青松翠柏 青松翠柏
关注数: 260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2,296 关注贴吧数: 15
借鉴历代的医事管理,改变中医管理方法,才能解救中医之困厄。 借鉴历代的医事管理,改变中医管理方法,才能解救中医之困厄。 不必高谈什么发展,中医能不能全面继承就是一个大问题。 到2030年,有经验、会看病的老中医全都可能死光了! 怎么办?问题在哪?很明显,问题在管理! 这里恐怕也得有象安徽小岗村分田到户的那种决心和办法,全部退回到原来的阶段。 毛主席说过,“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中央立法机构应当成立专家组,组织人员对历代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医事管理方法好好研究。因为,众所周知,明清两代中国医药发展是高峰!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一下明清两代的医事管理。 那时虽然有官办的医药教育和医药机构,与官医比较起来,更大量的是民间个体医生,他们都是自由授徒、自由行医卖药!——中医在历史上一直就是如此。并且出了很多人才和成果。驰名中外的李时珍就是明朝的民间医生。有了数量众多这些民间医生,才解决了中下层广大百姓医疗保健问题。明清两代大量的民间医生并没有造成大乱子,反而有大贡献。 现代卫生部门搞层层管控是为什么?是怕出问题!这是对人民健康和生命负责! 历代民间自由授业、自由行医,没有象现代那么科学的层层管控。那时为什么不出什么大乱子? 因为,中医药只是一大堆医疗保健的经验,它不是一种现代科技!它几乎是跟做馍馍、腌咸菜、磨豆腐、捂腐乳、闷臭豆子、晒豆瓣酱……一样,讲的是多少年来各地各族各个师傅各门派经验的传承,不过是项目多而更复杂而已,本质却是一个样:它只是复杂的难以言说的经验。至少在目前,它还不是现代科学!不能用管理科学的办法来管理它!
论中医立法的基础 论中医立法的基础 中医立法的基础 青松翠柏(此文在中医吧同时发表) 中医(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界的各门学科相比,根本就算不上是一门科学!这一点也是许多攻讦中医者根据。实际上的确是如此!但是,它并非攻讦者所诽谤的那么不堪。他们尽是翻它的错误和缺点,却不愿意实事求是地承认:它是我们祖先千万年来,历尽艰难积累下来的无比珍贵的医疗保健经验的结晶。直到今天,它还是那么的宝贵和实用。在目前的正统医药科学统治下,民间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在暗地传承!?又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随着传承人的老去而淹没 !?就像在高产优质的稻谷统治下,民间各种各样的几百种稻谷品种渐渐被淘汰淹没一样!这种状况和形势对谁有利?对谁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这种状况和形势对国外那些垄断行业的公司和资本家太有利了!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利益则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攻讦中医者有意或无意中,帮助了外国那帮人。 中医(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界的各门学科相比,根本就算不上是一门科学!因此,根本就不能用管理现代科学事业的一套办法来管理中医(中医药学)!不能用管理现代主流医学(西医)的办法来管理中医事业!解放后虽然毛主席重视中医,但是在现代主流医学(西医)的统治下,中医药不断遭受摧折,日渐萎蔫。民间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被迫在暗地里艰难地传承!?又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随着传承人的老去而淹没 !?虽然党中央和政府屡屡表示重示中医药,给中医药与现代主流医学同等地位。但是,中医药日渐萎蔫的局势仍然继续,中医药就像在优质稻谷面前被淘汰的老稻谷品种一般,中医药传承的内涵日渐不停地因失传而减少! 鉴于中医药的萎缩,前几年搞了个“中医申遗”。试图靠联合国来支持保护中医药。这对中医的生存与传承几乎没有实际作用。只有认识到中医药的本质——它只是民间传承的经验和技术,从这个基础认识上制订管理法规,去促进它的传承和研究、发展,这才是传承和研究发展中医药的有效办法。跟其他行业会出现问题一样,对于中医药行业出现的诈骗,及致残、致死,等等,都属刑法等法律管辖范围,依法追究就行了。(此文在中医吧同时发表)
中医立法的基础 中医立法的基础 中医(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界的各门学科相比,根本就算不上是一门科学!这一点也是许多攻讦中医者根据。实际上的确是如此!但是,它并非攻讦者所诽谤的那么不堪。他们尽是翻它的错误和缺点,却不愿意实事求是地承认:它是我们祖先千万年来,历尽艰难积累下来的无比珍贵的医疗保健经验的结晶。直到今天,它还是那么的宝贵和实用。在目前的正统医药科学统治下,民间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在暗地传承!?又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随着传承人的老去而淹没 !?就像在高产优质的稻谷统治下,民间各种各样的几百种稻谷品种渐渐被淘汰淹没一样!这种状况和形势对谁有利?对谁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这种状况和形势对国外那些垄断行业的公司和资本家太有利了!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利益则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攻讦中医者有意或无意中,帮助了外国那帮人。 中医(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界的各门学科相比,根本就算不上是一门科学!因此,根本就不能用管理现代科学事业的一套办法来管理中医(中医药学)!不能用管理现代主流医学(西医)的办法来管理中医事业!解放后虽然毛主席重视中医,但是在现代主流医学(西医)的统治下,中医药不断遭受摧折,日渐萎蔫。民间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被迫在暗地里艰难地传承!?又有多少中医草医草药经验随着传承人的老去而淹没 !?虽然党中央和政府屡屡表示重示中医药,给中医药与现代主流医学同等地位。但是,中医药日渐萎蔫的局势仍然继续,中医药就像在优质稻谷面前被淘汰的老稻谷品种一般,中医药传承的内涵日渐不停地因失传而减少! 鉴于中医药的萎缩,前几年搞了个“中医申遗”。试图靠联合国来支持保护中医药。这对中医的生存与传承几乎没有实际作用。只有认识到中医药的本质——它只是民间传承的经验和技术,从这个基础认识上制订管理法规,去促进它的传承和研究、发展,这才是传承和研究发展中医药的有效办法。跟其他行业会出现问题一样,对于中医药行业出现的诈骗,及致残、致死,等等,都属刑法等法律管辖范围,依法追究就行了。
为什么不少名医保不了自己的命? 为什么不少名医保不了自己的命? 有的网友说:“为何治得了难的,却连简单的往往治不了,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呀。” 我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才有体会的:每个医生都不是万病皆已通晓的!不论中医或西医,都不能做到全通,每个人只是对一些病掌握得深些。更可惜的是,有不少名医,并没有享有高寿!半途就死了,死在他研究不到的那地方。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机会)在他掌握得深些的领域为人们作更多的工作。可惜了他的才学。 就我的历程来说,当初,我对小病如牙痛、皮痒、发白、面黚之类,就不在意。因为,它们与人的性命无干,不会要人的命。认为必须花大精神去学习研究那些重病危症。然而,目前医界的整体水平是,重病危症也只有一部分能治好,有许多都还是“绝症”,是医生们都不懂得病因病机更不懂得治疗的病。因此,即使是名医,“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也是很恐怖的事情。亚圣仲景当年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近年来常对儿孙及弟子们说:现在的我,更有紧迫感,比过去年轻时还更加努力钻研业务!因为,我认识到,基本情势就是:我学习研究到什么程度,就活到什么程度。将来,如果病到一个我不懂的病上面,我可能就会死在那上面!我说这话,也是在激励他们。我社交很少,也不想去追求什么名与利。只想更多学习研究点学问,这是性命攸关!能为自己保命,也可为人们治病。当然,我一定把这些研究得到的知识传给下代,不会让其泯没。 这就是我近年来的思想。不知其他医生是不是这样想。他们到我这个地儿(年纪)可能也是这样想,或者比我更有高度些。我想是这么想,不知能研究到什么地步。 这里,也是跟网友们同道们交流:我们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学问,不一定要说是什么雄心为国为民为科学,学好医学也是自己保命的重要手段。
中医,其实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技能。 中医,其实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技能。 很多东西必须要耳濡目染,耳提面命,而不是死背书本能够得到的。 更且,几乎每个有水平的医生都有些特别的体会——奥秘!就如古代的炼剑家族,各有秘密技术!我们要不要保护这些秘密技术?是不是什么奥秘都必须向全世界公开? 为什么外国佬有许多科技奥秘不向我们公开?为什么瑞士可以永远保护其私营企业的秘传绝招,以便瑞士钟表永远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钟表。为什么外国的航母用钢的炼钢技术资料不向我们公开? 为什么我们就要自己公开中医药的秘密?在某个意义上说,保护私人中医药的秘密,于国有利,于人民有利。如何保护中医药的秘密?让私营业者自己保守自己的中医药的秘密,是最好的办法(就如瑞士让其私营企业自己保护自己的秘传绝招一样)。国家应当承诺支持保护私人中医药的秘密,支持并鼓励中医创业,生产各种各样的名牌中成药!行销国内外。 因此,作为秘技的传承,就必须承认中医、中药师带徒的合理性。至于其医学、药学水平的高低,能否胜任医疗工作?那就把他们放在民间,让人民群众去选择和淘汰!卫生部门只要适当地集中作些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对西医消毒、防疫等有些了解。不需要按照西医医生的标准),和监控医疗,看看是否出了事故,给予帮助和处理!中国,太需要恢复中医中药世家,太需要民间的名中医、名药师了。 国家一方面努力培养现代的懂西医的中医师和研究人员,一方面又大力扶持中医民间医生,以求最大限度地继承和保存各种各样的中国医药秘密技能。这才能把中医的事办好,这才能把中国医药卫生的事办好。如果没有把中医的事办好,那肯定是执政者的一个重大失败!其损失之大,是无可比拟的!
反中医的那帮科学粉真的懂科学吗? More is different反中医的那帮科学粉真的懂科学吗? 2012-04-27 22:32:53| 分类: 中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国物理学四大力学教科书有三大名著:汪志诚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郭硕鸿的《电动力学》、曾谨言的《量子力学》。这三大名著有什么牛逼之处呢?就是让那些非常喜欢物理的人看了他们的书后彻底地敬畏物理,然后远离物理。究其原因,那就是,他们写的东西太烂!先拿汪志诚的这本统计物理书来说吧,鄙人当时学习时没有用过汪志诚的那本书,不过多年以后随手去翻翻这本书还真觉得什么物理都没讲,最基本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竟然分开讲,最后的结果就是读者真的搞不清熵到底是怎么增加的,热力学函数和系综到底有怎样的对应,倒是可能会让读这些书的人做物理题的技能大增。再说曾谨言,我觉得他根本没有讲量子力学的思想和精髓,倒是把一堆量子力学的应用(解解氢原子啦之类的)全部摘抄出来,让读者去猜量子力学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脑子不怎么灵光的人又很虚荣的人,看这两本书(两册)肯定啃不明白,最后往往走上两条道路,一种是民科(我内心还是比较尊敬这种人),另一种是科学粉(如科学公园的@七是,其实我觉得他老老实实当自己教师能有更好的生活)。鄙人见过一个教授,是个老愤青,一谈起那本可以称作量子力学习题集的《量子力学》,他会大喊:“曾谨言不行,你去看看他这辈子搞出点什么?不做研究的人对物理的理解是不对头的!” 是啊,不做研究的人对科学的理解对头吗? 近日,有一大批科学粉轰轰烈烈向我传教,大谈科学灭绝中医。其实呢,假如你真去究根问底去问这个人,说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人多半会哑巴,或者吹牛吹错。这是因为,拜科学教教徒大多不懂什么科学,或者稍微学过点科学,然后望而却步,科学在这些人眼里是一个神圣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像以前年轻人看待马列主义。当然,这种狂热的背后是无知,最后变成红卫兵。科学目前有两种研究基本思路,一种叫做还原主义,一种叫做整体主义。科学目前有三种研究基本手段:传统的解析、实验和新兴的数值。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手段,然后本文将花大篇幅介绍还原主义和整体主义。所谓的解析,就是推公式。实验,是除数学之外的所有科学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数值,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对研究对象进行(Monte Carlo,分子动力学,有限元等)模拟,可以有传统研究方法达不到的优点:一是现在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我们很难求得解析解;二是很多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特别苛刻,所以利用计算机,你相当于做一个非常理想的实验。 现在,我们重点谈论研究基本思路。鄙人不得不引用Science上面的科普文名称:More is different (P.W. Anderson)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部分,(那篇文章一方面批判一些人的还原主义至上论,一方面科普复杂体系中的对称性破缺。本人真的不太想科普对称性破缺,因为对称性破缺的科普是必须假定你对量子力学略知一二)。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在于它里面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比如我们关心一个铁块,发现它是由铁原子组成的,铁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当然,有一部分电子是脱离原子作为自由电子存在的,继续往下剥,我们发现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中子和质子是由夸克组成的,你可以继续往下剥。又如生命,我们发现,动物是由器官组成,器官是由组织连成,组织是由细胞堆成,细胞分为好几部分,膜、质、核等等,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顺便说一下,在量化开始之前,生命科学不能算作一种真正的科学,只能说是一种集邮性质的东西。 将事物逐渐剖分,看清楚它的构造,是科学研究所必须的。这种剖分,就叫做还原主义。但是,你会发现,还原主义的功课做完了,你对这个事物仍然不了解,因为你仅仅是把事物拆开来看,但是你并不了解这个事物合起来是怎么工作的。比如,铁块,你不知道原子是怎么排布的,为什么这样排布,为什么会有自由电子,这个铁块的热力学性质是怎么样的?又如生命,你搞不清为什么病毒往往成20面体形状,有丝分裂经历了怎么样的自由能极小化过程,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为什么这样折叠,合成西药是否还有潜在的对称性破缺(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有一种镜面反演对称性破缺,导致上世纪一个悲剧:致使成万上亿的婴儿畸形的反应停)。有一个非常蛋疼的例子,就是我们的神经,现在我们搞清楚神经是通过电、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但是我们至今不了解神经信号是如何编码的。我们发现将这些拆掉的东西复原也非常困难,所以在开始处理时为了方便,往往使用整体宏观量进行抽象,这种思路就叫做整体主义。
〈对《伤寒论》的质疑〉读后——观察这些“反中医者” 这是讨论中医药的网吧。我不賛成对楼主 春光灿烂老中医 的批评与责骂! 我觉得他很有头脑,看帖子就知道,他能够深入研究问题。 我以为,他之所以会得出这些认识,只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的钻进去。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观察这些“反中医者”。 我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 一,智商高,有热情;二,他们都是急性子;三,他们都没有真正读中医书,没有真正的尝到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神奇效果。因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可能相信新天之外还有老天 !!!当一个有志气的人陷入一种偏见时,他可以至死不悟,他可以为它而献身!历史上这种例子太多了。 对于这种人,我们只能等待他自已觉醒。然而,必须是在他的品格里面,保留有一点慧根:实事求是 !如果他连这一点都没有了!那么他就没有可能看破迷团,只能一辈子都错下去了。 现实中,中医药治病的有效性,那是否定不了的。楼主没有看到各种中医治疗效果的报道吗?对现在流行的“甲流”,中医药也是很有效的。如果您身边有人染“甲流”,别忘了看中医也是一个选择。 如果你真是有志有慧的人,那么,请您去深入研究它。你有本事,你能弄清楚这是为什么吗?这可是比随意写些(将来会令自己脸红的)文章,要困难一千倍!但是,贡献却是很大很大。我是能力不足的,吧中的大多数网友能力也不太行,你呢?你行吗?帖子最后,我得对你说声感谢!谢谢你的真诚。
[建议] 别与那些无聊的帖子较真 这里是讨论、学习中医药的园地。但是就是有些人自已不是来好好参与讨论,认真学好中医药,以便为人为已,解除病痛。却把大好的聪明才智,用在寻找巨人身上的“老泥”,以此来为难学习中医的人。他们似乎觉得有许多乐趣!我实在不知道他究竟得到了什么!?他们真能伤害中医药?消灭中医药? 中医药学,与其他学问一样,有许多不足。随随便便都可以抓到一大把可以攻击的地方。因此,有人总结世事说,要想攻击任何事物,都可找到一百个理由。攻击者可以有写不尽的材料。 中医药有许多地方被人攻击。但是,它只要一条就可将那些攻击化解掉:中医药在临床治病中有效 !!!  正是:任凭狂犬吠日,太阳不减其光辉!中医药将犹如日月之长存,反对者将耗尽其生命中的能量,在失望中结束短促的生命。  这里,我说,别与那些无聊的帖子较真。比如,《给所有认为五行学说只是符号,无须证明的人 》。发帖者是自恃自已聪明,有意逗人,用意不是研究学问,而是消遣自已的无聊,大家怎么还陪着他无聊。因此,我主张一个帖子也不回他。 顺便说句:聪明才智,用到大事上,可以做成大事业。如果不爱惜自已的才智,专在小节上玩技巧耍花枪,甚至是非邪正不明,那就不是聪明,而是不聪不明---昏庸了。
我2009的第一帖 理论只是解释:先有中医经验然后寻找理论解释 不论谁不理解或由于不理解而攻击中医的理论。也无法否定中医(当然包括中草药)。因为,中医的主体是一大堆经验。并且,由于经验太多了,甚至出现许多表面看来是相互矛盾的经验。比如,苦的黄连黄芩可治腹泻,辛辣的干姜细辛吴萸也能治腹泻,甘甜的人参党参甘草也治腹泻,。。。。。。后来,经验更多了,发现治感冒的麻黄桂枝羌活葛根及利尿的茯苓泽泻车前滑石,甚至助消化药如谷芽麦芽及曲也能治腹泻,。。。。。。(说句“题外话”,西医于腹泻,根本就没有去积累这些方面的经验,因此它简单易学,但很肤浅,经常面对腹泻而束手,断送了许多病人的性命。)面对这许多经验,也可以换句话说,面对这许多事实!中医界的表现是真正科学的-----承认它(而不象有些“现代科学人士”那样除了实验室就再也看不见其他资料),研究它,找个理论去解释去掌握去运用来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这就有了病理的表里寒热虚实和病病因的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食虫伤毒,还有它的总纲阴阳。并且,这些理论是总体性的理论,与西医的一时一见的理论,要不断推倒重建的局部性一事一见性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再说句题外话:没有树立起哲学帅旗的学科,处境是艰难的。或者有一天,西医学界出一个黄帝歧伯伯式的圣贤才可解决问题。)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西医还是浅薄的(并且它还有许多方面是片面深刻的浅薄),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中医(再一次说,包括中草药)学来学去学不完,因为自古来,它积累得太深厚太丰富了。并且,为了解释它们为了掌握它们运用它们,古代医家们创造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还同在一个唯物辩证的框架之内!因此,人们将中医誉之为瑰宝,实在毫不为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