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左右逢源 2013左右逢源
关注数: 3 粉丝数: 65 发帖数: 5,655 关注贴吧数: 70
中国企业首个海外高铁投资类项目签约 签约仪式现场 当地时间10月24日下午,在泰国总理巴育的见证下,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连接三机场高铁项目在泰国总理府和平友谊楼举行协议签约仪式。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日本驻泰国大使佐渡岛志郎、意大利驻泰国大使洛伦佐·加兰蒂出席签约仪式。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卓磊代表中国铁建参加签约仪式。 签约一方为泰国国家铁路局,另一方为正大控股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联营体“东部连接三机场高铁有限公司”,成员包括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泰国企业曼谷高速公路和地铁(大众)有限公司、意大利-泰发展(大众)股份有限公司和初干创(大众)股份有限公司等。泰国国家铁路局代局长沃拉兀与正大集团总裁谢镕仁代表双方签约。 本项目是中国企业首个海外高铁投资类项目,也是泰国首个高铁投资类项目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特区的首个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2245.44亿泰铢(约合人民币524.16亿元)。中国铁建作为高铁设计、建造的大型建筑产业集团,将承担项目EPC总承包任务。 本项目作为泰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将通过机场快轨和高铁把廊曼机场、素万那普机场和乌塔堡机场三大主要机场连接起来,总里程220公里,最高时速250公里,建设期5年,运营期45年。项目建成后沿线各车站将带动区域内城市化发展,在项目建设阶段将直接产生约1.6万个就业岗位,在未来5年内将产生约10万个就业岗位,带来约6500亿泰铢的社会经济回报,为泰国当地带来高新技术,助力“泰国4.0”经济发展计划,成为提升泰国经济水平的金钥匙,并促进东盟区域经济发展。 在国家有关部委和驻泰大使馆、经商处的大力支持下,在正大集团的精心组织下,中国铁建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系统内外优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在高铁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方面的优势,与联营体成员共同推动项目实现成功签约。 这是中国铁建落实“三转”战略、推动“海外优先”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重大项目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将有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步伐,提升中国企业在泰国乃至东南亚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影响力。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 12月19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新造的40英尺35吨通用标准箱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投入使用。这种大载重的新型集装箱净载重可达31.05吨,较之前的40英尺集装箱增加净载重4.45吨。这是国铁集团为推动铁海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公转铁”而推出的新装备。 曾经,运输成本高制约了“公转铁”进程。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运营管理部经理贺腾说:“一列新型集装箱货车较之前多运222.5吨,这一显著优势促使我们转向铁路运输。”19日当天,编组50辆的40英尺35吨通用标准箱列车装载着该公司的1550吨铸件由侯马北站驶向黄岛站。贺腾介绍,该公司年产铸件25万吨,主要销往青岛、广州、上海等地。考虑到运输成本,他们之前全部选择公路运输。现在,该公司1/3的产品将实现“公转铁”。 为确保新型集装箱发挥出最佳功效,太原局集团公司与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分公司共同赴企业宣传新箱种优势,为企业制订“公转铁”整体运输方案。侯马车务段针对61种规格的铸件,制订41种装箱方案,标画货物装载示意图,标明单件货物重量、尺寸以及箱内两端的货物重量和货物总重,最大限度满足满载需求,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该段副段长马建成说,之前由于没有过硬产品,“公转铁”营销常常底气不足,现在这种大载重集装箱已成为“散改集”“公转铁”的利器,企业争先恐后联系营销人员使用新装备,货运营销越来越有信心。
大虎山机务段  大虎山机务段于1917年开始由英国人建筑,占地面积为70.580平方米,1918年建成。有矩型车库1座,占地面积1380.6平方米。当时置名为沟帮子机务段大虎山分段、隶属京奉铁路管理局管辖。1930年,归北宁铁路局机务第二段管辖。1931年“9.18”事变后,东北逐步沦陷,于1932年改称为大虎山机关区。1934年归奉天铁路局领导。1935年归锦县铁路局管辖。1945年“9.3”胜利后,国民党占领大虎山时,将大虎山机关区改为大虎山机务段,受国民党政府的锦州铁路局管辖。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大虎山机务段隶属于锦州铁路管理局。1949年6月归属锦州铁路分局领导。1953年锦州铁路分局改为锦州运输分局时,大虎山机务段归锦州铁路管理局直接领导。1964年1月1日恢复锦州铁路分局,大虎山机务段重归锦州分局领导。1968年12月20日,锦州分局撤销,大虎山机务段仍归锦州铁路局直接管理。1970年7月1日,锦州分局恢复,称为锦州分局革命委员会,大虎山机务段重归分局革命委员会管辖。1983年10月1日,锦州铁路局撤销,锦州铁路局分局划归沈阳铁路局。大虎山机务段归由沈阳铁路局锦州分局管辖。盘锦机车折返段原属锦州机务段,1979年4月1日划归大虎山机务段管辖。   1948年至1949年只有2台机车,实行三班包车制。担当大虎山至皇姑屯、大虎山至锦州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   1950年配属机车24台,除原担当区段外,增加大虎山至苏家屯的货物列车交路及大虎山站、沟帮子站调车任务、从1950年至1968年全段担当区段和运输任务一直未变动。从1958年6月起试行三班轮乘制,到12月又恢复三班包车。同年开始使用建设型机车。从1962年起,除原担当区间和运输任务外,又担当郑家屯至锦州间312/1次,大虎山到郑家屯间314/3次客车的牵引任务。自6月起又增加大虎山至沈阳间295/6次客车列车交路。1963年11月20日起311/2次和313/4次客车牵引任务交给彰武机务段担当。295/6次客车牵引任务交给锦州机务段。从1962年3月1日起实行四班包车、直至1985年末。1967年起实行长交路,由原担当大虎山至锦州间货物列车牵引、改为担当大虎山至山海关间货物列车牵引,担当其他的区段未变。1973年开始使用前进型机车,1967年末撤销长交路,恢复原交路。   1980年5月,将担当的大虎山至沈阳的383/4次和大虎山至锦州间421/2次客车牵引任务交给山海关机务段。同年11月,大虎山至锦州间的383/4次客车牵引又交回大虎山机务段。   1979年4月1日盘锦机务折返段,划归大虎山机务段管辖。后担当盘锦、渤海、新开三个车站的调车任务,并担负盘锦至盖家间的小运转列车牵引。
大郑铁路的历史变迁 大郑铁路,建于1921-1925年。该线南起沈山线上的大虎山站,线路自沈山线上的大虎山站向北引出,经黑山、芳山后转向东北至新立屯,越柳河至彰武转向北,抵达辽河西岸的通辽站,再向东抵吉林省双辽市(郑家屯站)与平齐铁路相接,线路全长370千米,共有车站29个,是国家I级非电气化铁路,列车运行最高时速为120km/h。它是贯通吉、辽、蒙三省区的重要客货运输通道,经由该线,通辽、白城、齐齐哈尔各地进出东北可不再经由沈阳枢纽,这样可以分担京哈线、沈山线和沈阳枢纽的运输负担,在辽宁境内长180公里。南运物资以木材、原油、粮食及机械设备为主,而木材运输占2/3。北上货物为矿建材料、煤炭、钢铁、非金属矿石、粮食及日用工业品等。同时,也是京哈线各站去往通辽、赤峰的便捷通道。该线路还是东北木材、原油、粮食南运的捷径。铁路沿途由南向北穿越松辽平原,过新立屯后是稀疏的草原;由甘旗卡到通辽,是科尔沁沙地;而过通辽转弯向四平方向又见小片平原,解放后可从通辽到太平川,然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到大庆,西支到白城,贯通黑龙江、吉林西部。该线也是我国东北西部地区南北铁路大通道大齐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郑线(大虎山至郑家屯)大虎山至通辽段是东北西部齐齐哈尔至大虎山第二南北大通道(大齐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平行于京哈线、纵贯东北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也是中俄贸易的后方通道,在东北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副省长王明玉来锦调研 12月11日,副省长王明玉率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关领导来到我市,重点就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进行调研。市长于学利陪同调研。 王明玉首先来到位于凌海市双羊镇紫荆村旧站屯的秦沈客专K497处隐患问题现场,实地查看存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隐患的大棚清理拆除情况。随后,王明玉又深入新庄子镇秦沈客专K504处和K505两处隐患问题现场,了解整治措施落实情况。 调研中,王明玉听取了我市整治工作进展汇报,对目前我市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进度表示满意,认为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工作部署要求,认真开展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组织得力、措施具体、成果明显。王明玉强调,开展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部署,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提高站位,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措施,全力以赴落实到位。对发现的问题持续进行整治,要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就下一步工作,王明玉要求,要重点清理铁路地界红线内的违法建筑、违法侵占、违法经营问题,实现红线内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隐患全都清零,彻底消除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突出隐患,并落实有效的防护监控措施。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隐患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于学利表示,我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与铁路部门的协同配合,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整治工作,确保高铁沿线隐患问题整改完全到位,为2020年春运创造良好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 杨林陪同调研。
朝凌客专跨沈山铁路连续梁成功转体 9月26日15时31分,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朝凌客专跨沈山铁路连续梁顺利完成转体,这是朝凌客专全线第一个转体工程,为朝凌客专按期通车奠定了基础。 朝凌客专跨锦阜高速特大桥地处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区,全长2391.75米,先后并行和跨越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乡镇道路,构成“七跨两转体”的孔跨结构,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其中,上跨沈山铁路为出入关主要运输通道,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火车通过,是国内货流密度最大的线路之一。为确保铁路行驶安全,朝凌客专跨锦阜高速公路特大桥跨沈山铁路连续梁采用总重5900吨,跨度97.5米长的(48 48)米T构梁,顺时针转体60度后与边跨直线段合龙,在沈山铁路23米上空对接。 在梁体施工中,梁部距铁路接触网回流线最近点距离仅为7.54米,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中铁十二局集团建设者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艺,钢筋绑扎、预应力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各项施工均在挂篮内部完成;施工时,吊车与汽车泵均停放在远离既有线一侧,并严格控制吊臂长度、旋转方向及施工半径,严禁侵入既有线安全限界内。 据中铁十二局集团朝凌客专技术负责人姜德海介绍:承台下直径为1.75米的转体球铰是连续梁转体的关键构件。转体开始后,操作人员同时启动两组液压、同步、自动连续牵引系统,通过拽拉锚固且缠绕于直径9.3米的转台圆周上的12根钢绞线,以每分钟0.012弧度的速率缓缓转动,直至转体完成。为防止梁体超转,在转体接近设计位置时,停止自动牵引操作,采用点动控制,精确定位。 朝凌客专是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京沈客专,进一步延伸东北地区进出关的快速客运通道。建成通车后,实现京沈客专、京哈铁路秦沈段(秦沈客专)、哈大客专互联互通,大连始发的动车组列车可以通过盘营客专、朝凌客专、京沈客专进入北京,压缩运行时间1.5小时。同时还将打通辽西与辽南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形成东北开放城市大连与辽西欠发达地区的有效连接,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