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所是 我是我所是
关注数: 4 粉丝数: 21 发帖数: 4,032 关注贴吧数: 2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http://www.qianlong.com/2008-05-16 08:43:19来源:新华网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   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刘宁说,我们跑出县委礼堂时,发现整座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往日的高楼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泥瓦砾垃圾场。到处是呻吟的声音,满目是被砸倒在地的人群。“学校肯定也出事了,我们赶紧往学校方向跑。”   跑回学校时,刘宁惊呆了。两座教学楼垮塌,其中一座被地震完全“粉碎”。刘宁说,要知道,这个校区有2600多名学生。后来刘宁才得知,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学生有1000名左右。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   幸存下来的教职员工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还无法救援。   女儿刘怡所在的初三一班,在二楼,地震发生后,她被压在课桌下面。“据同样困在里面的同学喊话,女儿还活着,只是脚受了伤。”刘宁说,但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由于这两天余震不断,女儿被困的空间已经被新塌下来的东西挤占,可爱的女儿永远回不来了。
媳妇捐款我哭了!! 媳妇捐款我哭了!! 80后的我们,现在成家的人,我们大多数的日子不怎么好过,大学毕业没有分配,社会压力和竞争十分的大。 在5。12发生地震后我们一家人都跑了出来。刚成家的我去年10月刚有个儿子,父亲上年纪了,也不能争钱了,弟妹要大学!生活的压力十分的大,去年我自己做生意也赔了,把房子车卖了,现在还欠3万多的债务,今年生意也不怎么好!家里连百元的票子也不经常有。 地震后我在家带孩子的媳妇说:知道去哪捐款吗?我没有说,因为我知道家里是困难的时候!5。14我媳妇用我的手机偷偷的捐了两元钱,我的手机就停机了,晚上她给我说:我偷偷的捐了2元钱,我们现在再难也有吃的,可以租房子住,他们什么也没有了,亲人、房子都没有了,我没有说什么!我自己哭了,为家里的困难哭了,为不能捐上百元的票子哭了,为了媳妇的捐款哭了,想说的是:对不起四川的亲人,我真的没有能力捐太多!5。18号是对遭难的人们最后考验,看着新闻,我说明天没有就出来的人就没有希望了!媳妇吃着饭的时候抱着儿子哭了。我安慰她说天灾我们能怎么办呢?晚上我也发了条短信捐了2元!我发誓以后见了四川的人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现在我没有能力以后我补偿上!灾难的亲人你们同意吗? 作者: 夜幕《降临 2008-5-20 02:26
乞讨老人搜遍全身捐款105元(图) 乞讨老人搜遍全身捐款105元(图)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昨天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工作人员郭小姐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无聊者的笑       自笑是个老实本份又很丑的女孩子,与自缚茧是大学同学,关系很好。大学毕业很多年后……  自笑:一天,你蹲在马路边,仔细望着一堆便便.你凑前闻闻:难道是便便?你用手抠抠:好像是便便.你放进嘴里尝尝:果真是便便!你高兴地大嚷:幸好没踩到!  自缚茧:好久不见,原来去研究便便了!不知是什么的便便?  自笑:死家伙这么长时间不理我,忙什么呢?  自缚茧:认识你至今,你在我心中的地位,你应该很清楚。除了你之外,其他人在我眼中根本是一堆屎,可是你不一样,因为你是…两堆屎!哈哈!  自笑:最近怎么样?女朋友找的怎么样了?  自缚茧:正在满世界找!已来北京某地找半个月了!  自笑:那你好幸福!到那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在那待多久?  自缚茧:七月底,可惜所见之物,都是雄性!唉,要是同性恋就好了,一定能带几头回家!  自笑:那你好好逛逛北京城,美丽的首都!  自缚茧:逛,岂非是自我折磨?美丽的女子遍首都!  自笑:那你就带一个回来吧!省得你家里人操心  自缚茧:带?多么伟大的幻想?没料到现在的你还有那样丰富的想象力!  自笑: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自缚茧:你说的是事实更是真理,我正在寻求真理,只是真理不睬我,因为我不是便便…你是否已被踩到?哦,你早已被踩扁了!  自笑:踩你个大头鬼  自缚茧:你被什么鬼采到了? 
哲吧的弱智与伪君子(答案)    弱智的事迹:  好几个月前,就煞有介事地要发大奖给什么科学主义哲学作贡献的人,造了无数声势,惹起很多人的注意,也让一些天真的人相信真有其事。结果事到临头,一个根本不成立的理由“依主不要”将过去的郑重许诺化为云烟,有如放了一个P……无影无踪。末了还把自己的照片贴出来献丑,事后甚至还竟然好意思再在哲学吧里出现……我摇头暗叹,一个人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本来我以为我已足够善良,没想到哲学吧里诸位更善良。对一个那样的人竟然如此宽容,也不计较。  很奇怪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会做出这种事?……结论:这个人没有正常人所有的羞耻心。对于这个正道原,我曾想了很多词来描述,比如,神经病、白痴、骗子、无赖、无耻之徒……等,发现都不准确,终于在两夜一宿没睡之后,想出了一个准确无比的词:弱智。  正道原是个弱智,请各位以后别理他或别与他计较。  伪君子的事迹:  因为现实生活里的我很笨,所以喜欢聪明的女孩子。看到某些女孩了的发言,我很想说:你真可爱,真想喜欢你……我是个伪君子,因为发现哲学吧有很多聪明爱智的女孩子后,很喜欢,却又装正经,不敢说喜欢……  我是我所是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请大家痛骂他,请女孩子们以后别再给他发信息,以免令他又想入非非! 
为何要学斯宾诺莎                    为何要学斯宾诺莎  近来物价上涨,猪肉长到五十元一斤,斯宾诺莎生活费不足,正想找个学生赚点费用。来了一个我是我所是,他一直对斯宾诺莎的学说有些兴趣,但是对他的学说有些怀疑,便向斯宾诺莎请教,以定取舍。  我是我所是毕恭毕敬地问:请问你的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何效用?  斯宾诺莎微笑道:我的学说不仅足以使心灵随处恬静,且指示我们的最高幸福唯在于知神。  我是我所是想了一想,摇摇头道:我们的最高幸福是否在于知神,这点尚待商榷,但让人心灵随处恬静,倒令人感兴趣。不过,佛教也教人随遇而安,所以你的学说不算特别。  斯宾诺莎有点尴尬,笑容僵硬:一切事物都依必然的法则出于神之永恒的命令,我的学说教导我们对于命运中的幸与不幸皆持同样的心情去镇静地对待和忍受。  我是我所是这时连身子都摇晃起来了,说:是否一切必然?这个我还不敢确定;对于命运中的不幸需要忍受,但对幸运也要以同样的心情去对待,这就有点奇怪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这种境界了,也不算特别。  斯宾诺莎有点心慌意乱,感觉明天还要继续吃青菜,他泄气地说:这个学说教人各个满足自己,扶助他人,但是又非出于妇人之仁、偏私迷信,而是独依理性的指导,教人勿怨憎人、勿轻蔑人,勿嘲笑人、勿忿怒人、勿嫉视人。  我是我所是转头想了一会儿,看着斯宾诺莎菜色的脸,点点头说:基督教讲爱人,儒家也讲爱人。但基督教害死的人比其帮助的人更多,而儒家产生了无数伪君子。你说出于理性地满足自己,扶助他人,这一点有些与众不同。我学了!  两个人皆大欢喜。 
争论的起源                          争论的起源  秋天是钓鱼的好季节。庄子在秋水河边钓鱼唱歌,极为快活。  这时过来一群马克思的门徒在河边野炊,并讨论哲学问题。马克思的门徒喜欢自吹自擂,说自己的理论如何正确如何伟大,还喜欢批判别人,动辄就说某某某是错误的。  庄子对此很是看不顺眼,耐住性子教导他们说“是非莫辩”,谁是谁非根本就没有明辩的必要,而事实上,争辩的双方可能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分歧。庄子说:人喜欢吃牛羊肉,鹿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蛇,乌鸦喜欢吃老鼠。毛嫱、丽姬,人人说她们美,但鱼看见了她们就下沉,鸟看见了她们就高飞,糜鹿看见了她们就奔逃。那么,人和这些动物到底谁的认识和感觉是正确的呢?  马克思的门徒张口就说道:你这是“知无是非”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是错误的、唯心主义的。  庄子于是冷笑着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养猴人对猴子说:早晨给你们三升橡子吃,晚上给你们吃四升,好吗?众猴听了都发怒。于是养猴人又说:那么早上给四升,晚上给三升,怎么样?猴子听后皆大欢喜。事实上,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养猴人分给猴子食物的数量并没有变化,但结果却是一喜一怒。猴子如此,人并不比猴子高明多少,人们费心劳神地去计较谁是谁非,而看不到是与非之间的相同点,这不也和猴子相似吗?  马克思的门徒振振有词地说:第一,任何比喻都是不准确的;第二,食物数量不变,说明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猴子一喜一怒说明意识有主观性;第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即使错误的观点也是对事实的反映,无非扭曲的反映而已。  庄子连气愤带恶心,差点晕倒,好半天才恢复正常说:“假使我和你进行辩论,你胜了我,我辩不赢你,难道你果真就对,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辩不赢我,难道我果真就对,你果真就错了吗?那么,究竟是我对呢?还是你对呢?还是我们两个人都对了或者都错了呢?对此,我们两个是无法判定的。那么,请谁来判定呢?假使让一个与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判定,他既然和你意见相同,又怎能判定呢?假使让一个与我意见相同的人来判定,他既然和我意见相同,又怎么能判定呢?假使让一个人与你我意见都不同的人来判定,他既然和你我意见都不同,又怎能判定呢?假使让一个与你我意见都相同的人来判定,他既然与你我的意见都相同,又怎能判定呢?那么,我与你与第三者都无法判定谁对谁不对,还能再等谁来决定是非呢?”  马克思的门徒说: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仅仅逻辑推理是不够的……  ……  晚上,斯宾诺莎磨完了镜片,出来散步,迎着令人沉醉的秋风,发现柿子树下庄子与马克思的门徒还在争论,而此时庄子已经有气无力,口吐白沫,几近瘫软,马克思的门徒却是愈战愈勇。  斯宾诺莎弄清事情原委后说:许多争论所以起源的原因,即不是由于人们没有将他们的思想表达清楚,便是由于对别人的思想有了错误的了解。因为当他们彼此辩争得最剧烈时,究其实,不是他们的思想完全相同,就是他们的思想自始即互不相干,没有争辩的必要,所以他们认为是别人错误而且不通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如此。  
《道德经》背诵部分     虽然仅有五千言,但仍有重复部分。更重要的是,再好的东西,也要有选择地吸收。这里提供一个线索,但希望高人愿意前来纠正与改善!  天之道: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圣人之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求道之道: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治国之道: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天意  神学家:神创造万物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所创造的事物。因为,在创世以前,除了神以外,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作为神创造万物的目的。  斯宾诺莎:既然神还须创造工具以达到某种目的,则神必有所需要,有所欲求。这一点表明神有所缺乏,并非全能与无限。而且,假如直接由神产生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达到神的某种目的的工具,那么最先的东西既是为了最后的东西而存在,而最后的东西就会必然超出一切了。  神学家:空谈无益,不若举例。譬如,忽然有一块石头自高处坠下,恰好打在从下面走过的人的头上,竟把这人打死了。这块石头坠下的目的就在打死那人。因为假如神没有意旨居心命那块石头达到打死那人的目的,天地间哪里会有种种因缘那样凑巧发生的事?  斯宾诺莎:这件事情发生是由于刮大风,而那人恰好在那时打那里走过。  神学家:若不是天神作主,那天哪会起大风,又哪会那样凑巧,那人恰好那时打那里走过,偏偏把他打死?  斯宾诺莎回答道:那天起大风,因为海上有了大风浪,而前此天气又清明,无人提防;而那人因朋友有事邀请他去,所以从那里走过,因而遇难。  神学家又追问道:若不是天公有意,为什么那天海上会起风浪?为什么朋友恰好要邀请他?  ……  神学家似此辗转追诘,以求因中之因,一直把斯宾诺莎穷追到不能不托庇天意以自圆其说为止。  斯宾诺莎仰天长叹:天意便是无知的避难所。 
万物皆是为了人                     万物皆是为了人?  人类主义者:我发现,自己身上和外界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例如:眼睛可以看,牙齿可以嚼,动植物可以资营养,太阳可以供给光明,海可以养鱼等等,因此,一切自然品类,都看成是对于人类有用的工具。  斯宾诺莎:须知自然事物,于人有利的固多,但于人有害的,也复不少,例如疾风暴雨、地震、疾病等等。  人类主义者:这些不幸事情的发生,不是因为人有罪过,渎犯天神,故天神震怒,以示惩戒,便是由于人们祀奉天神,礼节不周,有欠虔敬,致招天谴。  斯宾诺莎:怎么又与神扯上关系了?  人类主义者:要知道,我们得到的这些自然工具,当然不是它们自己创造而成的,也不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那么必然另外有一个什么东西创造了这些工具,以供人类使用。换言之,世界上必定有一个真宰,或多数真宰,宰制一切,创造一切,以供人类使用。  斯宾诺莎:为何要创造一切供人使用?难道这神也是人类的工具吗?  人类主义者:神造万物是为了人,而神之造人又为了要人崇奉神。  斯宾诺莎:认万物无一非为人用即是认无一不有目的,是无异于说自然和诸神也同某些人一样尽都发狂了。  人类主义者:人永远理解不了神。  斯宾诺莎嘲笑道:好像你已经理解了…… 
圆满心灵(总论)--真诚欢迎高人指教!                  圆满心灵              ——总论——           ——真诚欢迎高人指教!——    人是两种生命的复合体,一为肉体,一为精神(心灵)。骨血基因来自父母,精神构成来自所有对其产生影响的人或物。人的肉体表现为动物性,是人与动物相同之处。人与动物相异之处在于动物没有精神生命。人与人的区别很多,但质的区别在于每个人精神生命发育的类型与程度。  人的两条生命中,肉体有形,精神无形。肉体有限,依赖于外界物质世界;精神有弱有强,可以超时空传递,可以与别的精神相融而至无限,此乃心灵可能圆满之根据。肉体与心灵共同之处,都可以先天残弱而后天强健。  为了生存与发展,心灵需要精神,肉体需要物质。物质与精神不能互补。故富翁亦不免苦恼,万金买不来安乐。  心灵残弱之因,有先天智障,有弱小、无知、后天破坏等。破坏力量来自于外界。外界力量侵入人心,与人心本有力量不融合共生,便产生冲突。人的自我冲突表现为自相矛盾、强迫症、精神分裂等,亦称为人的异化。异化的人轻者表现为庸人自扰,重者表现为身不由己,极端者表现为失去自我、甚至自杀。  残缺心灵苦乐不能自主,常人的心灵都不圆满。心态表现为:虚荣、虚伪、恐惧等;感受情绪有:孤独、生气、嫉妒、烦累、骄傲与自卑等;人格表现:随波逐流、舍己为人、情欲薰心等。  心灵圆满之道在于心灵自我纯化与强大。强大之道在于吸收外力,纯化之道在于将所收外力消化为我所用。  圆满心灵不存在负面情绪,想象力无限,能够做到独立自主且自我满足,从而无求于外、心动于内。对待现实能够超越利害善恶以无限包容。对外界无所趋避,可以随遇而安。对待万物态度是:用而不弃,顺而不逆,利而不害,爱而不恋。  心灵圆满之态表现为游戏状态,最主要的游戏形式有两种:立与破。人的最佳状态就是在激情的游戏中完全忘记自我。游戏方式主要是奉行“顺水行舟之道”;游戏原则主要为:转化原理与最简原则;游戏精神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  心灵圆满的人称之为“游戏者”,奉行趣味主义,将人生当作一场大型游戏,主动且无畏,激情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是我的游戏场;人与人的关系:人是人的游戏伙伴。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