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青松老三届 傲雪青松老三届
1952年2月生,现在河南焦作居住,已退休。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1,108 关注贴吧数: 2
【老三届练笔】——往事回想 【老三届练笔】——往事回想 人到暮年常把往事回想, 当记忆在回想的屏幕播放时, 就像钱塘江的潮水滚滚而来, 撞击在往事的礁石上, 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飞起令人陶醉不已的浪花, 在陶醉中带着惬意进入梦乡。 往事回想, 让回想穿越时光, 来到五十年代, 把往事锁定在这个年代的人身上, 他们的经历丰富, 人生足迹刻画出了共和国的发展史; 他们出生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长在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 如同雪上加霜; 背起梦想的书包走进求知的课堂, 如饥似渴般的学习时,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提前离开了学校; 毛主席挥挥手, 知识青年跟着走, 到农村到边疆, 开始了原生态的人生课堂, 接受大自然冰霜雪雨的洗礼, 打下了坚实的人生基础, 把广阔天地当第二故乡; 成家立业相应号召, 晚婚晚育独生子女当头羊; 粉碎四人帮,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在改革中经历了, 摸石头的彷徨, 痛苦的事业和下岗, 艰辛的下海吧业创, 经济转型的无情市场, 经历是这代人的财富, 岁月的砥砺, 有了坚毅的性格, 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风尚, 奉献是主旋律 他们在各业各行, 默默贡献力量, 不愧是共和国建设的脊梁。 往事回想, 让回想在脑海中播放, 老骥嘶鸣彰显往日的辉煌, 不因虚度年华而忧伤, 虽不富有也缺少健康, 奉献的人生充满正能量,, 回想可以调整心态, 使人快乐开朗, 开始生活的新篇章; 往事是经历的足迹, 是镌刻人生的素材, 可以收藏在心房 可以共同分享, 让往事回想在心中流淌。
【老三届练笔】——昙花 【老三届练笔】——昙花<?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引言: 今年七月10日我家的昙花在夜间(11:00)又开了,那洁白琐大的花朵,吐着淡黄的花蕊,飘逸着淡淡的幽香。不禁使我想起去年老同学为我转来的关于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故事和神话传说。 神话故事和传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真善美的赞美,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故事中的昙花为报答精心呵护自己的小伙,产生了爱情,遭贬后不忘小伙的恩情,集合一年之力,在夜间为韦陀开放,这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追求爱情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知恩图报的品德;韦陀潜心习佛,修身正果,忘却前尘,痴心护法。韦陀的“无情”是一心不二的敬业精神;也通过神话传说和故事,表达了对两种精神的赞美和传播。 练习写赋以敬昙花、韦陀的精神,以飨吧友。 {转传说和故事} 韦陀菩萨,为四大天王坐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 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 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 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於肘间。 韦陀杵方向的含义: 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 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典故: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花神,美丽而盈弱,四季开着小小的、洁白的花,香味幽幽而绵长。 一个年轻怜花的小伙子每天精心照顾着花神,施肥、捉虫、浇水。(呵呵,是不是很像绛珠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啊?)两个人日久生情,相爱了。 佛祖知道了,很生气,要拆散两人。小伙子被送到普陀山上习佛,并赐明韦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却前尘。而花神被贬做一年只能开一次的昙花。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 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 或许还要过了很多很多年,韦陀无意间的回头,或许会看见那无怨无悔为他盛开了几千年的小小的昙花,或许会记起曾经在很久很久以前,他曾如此的爱过那朵美丽的花。 《传说》 盈弱花仙开年年, 香飘月月昙花现。 朝朝呵护获芳情, 情意相合仙缘建。 《遭贬》 佛法离分两情缘, 孤花独影夜间现。 修身情郎佛心愿, 难忘情恩佳人念。 《昙花》 情郎下山朝露收, 昙花怒放夜幽幽。 春花秋月交千回, 谁怜昙花苦苦守? 《韦陀》 修身正果佛径念, 护法痴心守门前。 雪雨风霜飘千载, 晨钟暮鼓忘花缘。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昙花盈弱称花神,呵护朝朝两情深。 佛法离分美婚缘,孤花独影夜深沉。 修身情郎佛经念,习佛痴心佛祖臣。 一现昙花为韦陀,谁知情人忘花身。
老三届练笔】——有朋友自远方来 【老三届练笔】——有朋友自远方来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马年的春季我的老同学和她的闺蜜结伴来云台山踏青游玩。自古道:“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按照古话所言我和老伴就筹划接风酒宴,提前去酒店定好座位,静等佳音。等待中我回想起了四十多年前那一幕幕 …… 。 时光穿越来到上个世纪 60年代末,在河南省的息县的南部一块贫穷的土地上,来了一批郑州下乡插队落户的知青,当时我们六位男同学分到了周老楼村,我的同学 Q和 Z及其他四名女同学分到了邻村的张高头村。两村大概只有 500米的距离,在我们村就能清楚的听到她门村的鸡叫声,呼喊小孩的声音,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啊!由于地理条件的优势我们两村知青的来往比其他村得要多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开始了分队、招工和招兵,几轮下来,我们村就剩下我个孤家寡人,她们村也仅剩她和 Q两个人。在那没有广播,没有时间计时的村子里寂寞是最大的恐惧,在寂寞的催生下,我和 Q、 Z三人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度过那一个个孤独、无助的日日夜夜、结伴往返于那千里之行的回家路,互相帮助、互相依存、在洁纯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每到春天散养在各家各户的耕牛就 要为全村的生计出力啦,可经过一个冬天的修养不但没健壮起来,反而弱不禁风,用村里人的话讲,此时的牛有三快:屁股比锥子快、脊背比刀子快、卧倒比站起来快,喂牛的草都喂了黑牛了(烧锅做饭),春耕大忙季节牲口都去犁地干活了,只好用人推磨磨面吃,以节省牛力。我也同村里人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推磨,可我天生的不能推磨,一转圈头就晕,抱着磨杆不敢松手,每次磨面就好像害了场大病 …… 。 那是仲夏的一个晚上,朔月加阴天,天色格外的黑, Q和 Z趁这夜幕背着磨好的面给我送,当走到接近我们村时 ,Z掉进了水库刚挖好的放水沟里了,当村里人去喊我来, Z的一条腿和身子在沟里,一条腿在沟沿上,我和 Q连忙用力小心的把他拉上来, Z疼的坐在地上抱住脚,脚脖子很快肿的像面包,由于当时没有经验加上缺医少药,只能村上的土医生给针灸治疗,肿是消了,但给后来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现在的腿有些变形 ……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内心都会涌起难以忘怀的情感,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那个时期我不仅在精神上得到了籍慰,更是有他们的帮助才使我渡过那个艰苦年代,令我终生难忘。 后来我们相继都参加了工作,天各一方,也都成家立业,一别就是 30多年 …… 。 Z 是个成功的女人,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和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曾遇到困难,但都被她得智慧所克服,有耕耘就有收获,在她老年的时候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儿子创业成功、并且非常的孝顺,老两口生活无忧无虑,她成功了!是我们那一批知青中少有的成功者,令人羡慕和称赞。 滴滴——楼下的汽车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老伴打开窗户往下看,来啦!来啦!紧接着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我赶忙把门打开迎接客人,随着上楼的脚步声只见几个肩背手提大包小包的人进来了,顿时桌子、地上放满了东西,肃然是“扶贫队”来了一样,寒暄之后认识了新朋友小 Z,她还给我带了礼物。 说笑声顿时充满了房间,盖住了电视的声音,增添了生机和阳光。···热闹一会儿,送走了老车夫两口子,就到了饭点儿,我和老伴儿要去饭店给她两人接风,但没有达到目的,在她两人的坚持下,一顿农家接风宴在说笑声中开始了,稀饭、构棒槌蒸菜加上几个时令小菜吃的津津有味,我和同学 Z还小酌了几杯。 虽然接风宴使我感到些许的“不舒服”,但听了我的建议她们俩住在了家里,这使我心里得到了一些平衡。第二天老伴陪他们去云台山游玩,我因伤病不能远行、在家担负起中午接送外孙女的任务。看到他们三人一连两天早出晚归的游玩和满脸笑容的照片,以及那种客如主归的样子,那么自然、随便,没有丝毫的拘束,买菜、做饭、洗涮如同在自己家一样,使我内疚的感觉释然了,仿佛回到了 40年前的情景 …… 。 在老车夫的接送下, Z和小 Z结束了踏青游玩之旅,相聚是短暂的,记忆是长久的,友谊是永存的,我们约定两年后再来相聚。 《相聚》 时光穿越四十年, 风雨历程友谊建。 新朋老友终生情, 相聚恨短来年盼。
《老三届练笔》——细品快乐五十年代吧 【老三届练笔】——细品快乐五十年代吧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时光逝水,岁月如梭转眼来到快乐五十年代把已经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每天如同上班时那样,天天都到吧里报到,天天在吧里学习交流享受虚拟空间带来的快乐。也在乐此不疲的上网中学习和掌握了许多的电脑操作技能,也熟悉和心交了许多朋友与老师,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快乐五十年代吧。 在回味快乐五十年代吧时,感到它就像一杯清茶,清而透彻、浓而不浊、香而不腻慢慢品来,沁人心脾;它仿佛又像是一杯陈酿的老酒香醇扑鼻,令人荡气回肠、它更像是一部描绘五十年代的小说,越读越入神,越感亲切越有新发现 就像闻一阳、清静如莲等朋友戏称的那样,快乐吧里怪事多。一段时间来我常思考这个怪,越想越觉得怪的好,越品越觉得怪得耐人寻味,怪中彰显着和谐,折射出快乐,传播着正能量。 首先从美女当吧主所起,三位大吧主两男一女,一老两新,刚柔相济优势互补,最佳组合。看快乐五十年代吧的现状就可以看出美女吧主所带领的管理团队的管理理念——和谐、快乐、正能量。在这个理念下出现了诸多的怪,如快乐五十年代吧吧主平稳更换过渡、不掐架 ……等等。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快乐五十年代吧正是有了许多的好汉(骨干力量)的帮助和添砖加瓦,浇水施肥才得以经风雨见世面茁壮成长,众吧友才有了一个享受快乐展示自我的好平台。 这些怪人怪事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着正能量。总在忙但又看不到人影的陆陆 gg的这种怪事上,可以看出默默无闻为他人奉献,做事不张扬的品质;老一横一勾的吧友半月笔会中的扶与不扶等问题的笔会讨论,正像俗话说的那样,话不说不明、灯不拨不亮,在无声中传播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西山老农的学习雷锋同志的文章,在传播雷锋的精神;岁月如歌的散文妈妈的味道、重子先生的新歌——妈妈的味道、为马航失联客机上的同胞祈福,向人们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和仁爱,行孝不可迟,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实心果老儿的俗话说,用看是对立矛盾的俗话引起吧友的讨论,使吧友明白了话该如何说,事该如何做的方法论;见酒晕乎的诗草——成长的足迹,忧悠之间转的才女薄命的诗词都在传播着正能量;乐成红歌的歌友们不畏严寒酷暑以红歌会的形式抒发心中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爱,;冬夏青老师用视频朗诵的形式,让吧友在欣赏中得到学习和教育,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的打油诗接龙和网名藏头诗的发起,使得春节增加了乐趣,学习提高了写作水平,丰富了生活享受了快乐。 这些人和事仅仅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但可以窥见一斑,也正是这些人和事,也正是许许多多默默为快乐五十年代吧的成长浇水施肥,关心呵护的吧友们的热情参与,才
有感《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 2014年2月10日晚8:00中央电视台对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进行了现场颁奖。受奖人物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迹,震撼着我的心灵。他们当中有默默献身国防,为我国核潜艇的研制舍家别子30没回过家的科技人员;有耄耋老人在几十年的时间用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困恩的孩子上学,在自己收入满足不了资助时,他也没有放弃,而是收费品继续资助,在生活拮据时甚至捡垃圾吃......的大善老人;;98岁高龄的妇科老专家,一直忙碌在医疗一线,用她精湛的医术和视患者为亲人的医德,为病人服务:有为实现承诺,在高寒的天山为战友守坟墓30年的大义军人;有身患癌症放弃昂贵的治疗费用,为孩子攒下学费圆她的上学梦,硬是将熟练绣工每天绣8小时需五年绣完成的长6米的清明上河图,在短短的15个月完成的大爱母亲;有为杂交油菜试验父子两代坚持不懈的农民科学家;还有为山区孩子不辍学,爬山涉水挨家劝说的乡村教师......等等。尽管他们的身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做的事情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义大善大德的传统美德。感动之余心灵受到了震撼与教育,深愧不如,社会需要真善美,民族复兴梦需要文明,让民族文化、文明之风在我们身上传承光大 。 赋诗一首以表敬意。 感人事迹美名传, 义爱德善事迹现。 民族文化我辈杨, 文明风吹万里帆。
感受快乐享受生活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之中加入快乐五十年代吧快一年了,回顾在吧里的生活感受颇多。首先是感受到吧的热情,刚入吧时受到吧主和吧友们的热情欢迎,遇到有事问长短,给与鼓励使我感到入吧如家的温暖。 再就是感受到吧友们在快乐五十年代吧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快生活。有些文章的、写诗的;有传授养身方法、养颜秘笈,烹调技法......。尤其令我佩服的是吧友们的点药技能,真是令我眼花缭乱,且不说转来转去的技法,但说那摇来晃去、蹦蹦跳跳的动画,煞是喜人。在吧里我阅读了重子先生的歌作、290先生的文作、、老一横一勾、西山老农和吧主的文章,海韵、海哈牡蛎、陆陆gg\安和何、杜秋、秋雨夏到冬等的摄像、摄影图片制作处理技术,冬夏青先生的蓝送等等。使我再在阅读和欣赏中获得了精神食粮,享受了退休的料年生活。 感受很深的还是吧友聚会,天南海北的吧友聚在一起,在组织者缜密安排下,游山川赏美景,沟通交流结朋友,一路行一路歌,忘记了年龄(虽然年龄不由己,但生活张无哦在自己手中),留住了快乐。从聚会的图片中那一张张如桃花盛开的笑脸上、从那甜美的歌声中、从聚会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无不透露出一个信息——快乐!恩的快乐传导感染了我使我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了快乐。快乐五十年代吧就像一个大家庭,吧主好比家长,吧友就是兄弟姐妹,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缘份,就是快乐,快乐的回报就是健康长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