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臂围52 俺臂围52
关注数: 8 粉丝数: 278 发帖数: 7,964 关注贴吧数: 21
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一个习惯孤独的人,最渴望的是一个温暖的怀抱。 当这个怀抱不再温暖的时候,就选择了流浪。 从这个城市走向那个城市。 从这个边缘走向那个边缘。 反反复复,刹那交错,习惯了悲欢离合,习惯了云散人去。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永远,也没有不能风化的爱情。 同样没有永远,如果有,那么也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在某一个角落,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停下了脚步,静悄悄的将自己交给了烟,也静悄悄的将自己的心情沉淀在迷失的隧道。在里面,我疯我狂我乱,没有任何理由的放纵。 角落的花,简单明了,只是淡淡的一点香气,或者,一点香气也没有,在孤独的地方成长,变大,观看人来人往,静守云起云落,最后,渐渐的消沉,渐渐的死亡。这没有谁去关注,也没有谁去了解。只是,自己在静静的看自己,自己在静静的体略自己。 喜欢一个MTV,海面上有一座孤独的房屋。旁白的话,仿佛是黄钟大吕敲打着心门。 房子建在海上,就注定了一生漂泊。 也许,在漂泊中才能够找到自我,在漂泊中才能够了解自我。属于一个人的天地,没有温暖,没有关怀,没有问候,没有嘈杂,只是静静的一个身躯,流淌着孤独的血液。终归,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都是编造的天堂圣物,而凡人,终归包含了七情六欲,终归有着自私卑鄙的想法,终归都记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有什么永恒,也没有什么等待。走,终归是要自己走,路,终归是要自己踏。 一个人的地老天荒,一个人走,一个人笑。 看多了世界上痴男怨女的故事,仿佛这些都是自己家里的景色,每天夕阳的时候,总是喝着茶水来静静的品尝这些故事。景色看多了,也就没有新鲜的感觉了。外面的世界也许很大,但是还有一点相同的: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在忙碌中展现,或者应该说浪费生命。 曾经有一个朋友说,她追求的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淡淡的一笑,问她,难道过程不是为了最后的结果所设的铺垫么?她冷静的告诉我,最后,谁也不能够去预测,谁也不能够去等待,所做的,只是能够抓住现在的感觉,哪怕最后自己孤身上路。我问她,为什么不找一个拐杖或者肩膀?她淡淡的语气要我吃惊: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真的还有可以相信的人可以依*的东西么? 我沉默了许久。本来在心头,还有那些电视剧中的天长地久萦绕在心头,被她的凉水一激,发现这些事情,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传播过来的声音影像而已,在自己的生活中,却没有任何的痕迹可以寻找。由此,开始听信朋友的话,生活中,只有自己,可以地老天荒。 因为自己永远属于自己,不是别人,不是你,也不是她。 静静的沉默,在漆黑的夜,点燃一根香烟,这个牌子,是她给我介绍的BLANK JACK。一种咖啡色的香烟。 慢慢的翻看自己原来的贴子,突然发现,那些东西也不属于自己。 出于自己心情,却不出于自己的灵魂。 灵魂永远和自己的肉体相互吻合,离开了,就不会属于自己,也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这种感觉是一种疲惫,还是一种难以解释的困惑? 没有多少解释,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别人,别的东西,都好像一种附属,没有可以依*,也没有可以相偎,两个人的地老天荒此生不渝,终归是夹杂了浓郁商业性质的产品,等来到现实中,已经变质了,被廉价处理在城市某个不起眼的小橱窗上,上面还挂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过期物品! 有人说,无助的时候拥抱自己,亲吻自己的面颊。 具体做一下,实在不知道怎么出来这样高难度的动作。 现在,一个人寂寞管了,等到实在不能够忍受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双臂紧紧的交缠,然后闭上眼睛,努力的接触自己深藏的灵魂。很静,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很轻,可以感觉自己的心跳。就在这个时候,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没有繁杂的声音也没有心烦的场景。黑暗的冥思中,自己面对自己,自己诉说自己,不要外人听,不要别人看。 还是喜欢一个人在雨中的感觉。 伸开双手,接收天的泪,看她的晶莹.   从小就喜欢上了雨,喜欢雨的潇洒自如,喜欢雨的清新飘逸.喜欢闻雨的味道,带有尘土的气息,带有飘荡的痕迹,这种滋味,如果你不深爱雨,那么,你就不会知道.喜欢雨,喜欢在雨中散步.每一个跳动的水泡就是一首诗,每一点溅落的水珠就是一首歌.用心聆听,在感觉自然给予的恩赐.淡淡的叮咚叮咚,幽幽的嘀嗒嘀嗒,仿佛天上宫阙的佳音,也恍如水中仙女的吟唱.喜欢这种享受,喜欢这种声音.   小小的雨珠,跳动美丽的幻想,小小的身姿,在天空中飞翔出绝美的曲线,小雨倒卷帘,夏日添梦幻.男孩看着雨,微微的笑了.雨珠打湿了衣服,头发,的眼角. 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浪漫,也是属于一个人的感觉,没有谁可以跟随你一起品尝,因为别人看见的,和你眼中的世界,完全是不同的样子。 自己还是自己,不要奢望什么知己。 断红化成飞花去,伤心总是叹别离。 叶落缤纷青鸟叫,波光涟滟晚风里。 叶落无声,花散碎风。 一片心情,就好像一片叶子的灵魂。在晚风中,没有归所的飘飘荡荡。 一种心事,即仿佛一朵碎红的影子,在波光里,没有依*的晃晃悠悠。 突然之间,看见了自己原来贴子中的这些话,忍不住重新说了出来,不是为了怕麻烦打字,而是觉得,这些伤感的东西,真的曾经属于自己么? 居然一年前的自己,在记忆中已经模糊,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自己付出,还有什么值得自己去等待,还有什么值得自己去关注? 壁上观,一个脱离了纷杂的个体。 记得听过这样的歌。里面的歌词有一句是“爱自己爱自己”,想来这首歌曲的作者,也是一个经历了很多事情的人,否则,早就开始写“爱你爱你爱你”了。没有经过风雨波浪,总是有那些接近于神话的浪漫思想,总是将自己的眼睛放在了别人身上,而自己,早已经因为红尘的情感而变得模糊不见,等到回首苍凉时,却发现早已经遍身伤痕。不复有昨日的青春蓬勃了。一种悲哀的感觉,莫名的悲哀。 香烟盒还有最后一只烟,燃尽,在这个孤独的夜晚。
大重量训练法 重量训练法是高水平健美运动员为克服肌肉发达缓慢,突破训练“低谷”,进一步拓展身体潜力的一种重要的训练技法,它是指练习者在做某一动作时,采用力所能及的最大重量进行训练的一种大负荷训练方法。 大重量训练法通常采用1一 3RM的负重量,即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完成一至三次练习的重量进行训练。由于采用的负重量很大,做动作的次数和练习组数较少,组间间歇比较短,一般是十五至二十秒钟左右,因而训练中的耗氧量和体力消耗都很大。大重量训练法用公式表达,为: (1-3RM+15"一20")X3-4。就是说,采用只能做一至三次动作的负重量(RM为同这些动作次数所构成的实质运动量的关系)进行练习,练完(一组)休息十五至二十秒钟(15"一20"),共做三至四组(X3一4)。 由于这种训练超出了平时惯用的8一12RM的重量,并接近了做该动作的极限负重量,加之组间间歇短、密度小、强度大,因而练习中肌细胞要付出很大的承受力,很快会出现肌紧张,甚至痉挛,从而产生突破生理常态的动力作用,促使肌肉迅速增长。 训练有素的高水平健美运动员对负荷量的耐受力很强,而大重量训练的刺激频度偏低、时间偏短,肌细胞的兴奋性维持不了很久,往往未能达到肌组织最深层便消退了,因而还要做一些补偿性练习才能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补偿性练习方法很多,如骑跨蹲拉杠铃,最好是在做完四组大重量练习后,接着用15RM的重量再做二、三组十二次左右的练习,让肌纤维快速伸缩,产主“唧筒效应”,从而使股四头肌全面进入兴奋和充血膨胀状态,达到更满意的训练效果。 实践证明,在大重量训练后有计划地进行高频率的定量补偿训练,能收到开拓性的训练效果。因为大重量训练能突破肌肉的适应性,拓宽肌肉发达的生理阈限;接着做高频阻力练习,使训练的动力效应深入肌肉组织,激发生理、生化反应,开发肌肉增长的潜在能力,从而获得开拓性的训练效果。这说明,贯彻轻重结合和快慢兼施的训练原则十分必要。 为了更好地进行大重量训练,还要注意处理好下列问题。 防止负重偏激,注意运动安全。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大重量训练更应如此切莫好高骛远、偏激冒进,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不要单一从事大重量训练。应与其他健美训练技法结合使用,确保以发达肌肉为主的训练宗旨。就是说,大重量训练目的在于突破训练的低谷期。一但达到目的,就要适可而止,回到递增负重量的定量训练上来,进行常规负重节奏的训练。否则有可能变成举重性质的训练。 大重量训练不宜过频。健美训练时间较长的人若遇上训练低谷期,可在一个月内安排一两次有大重量训练内容的课,每次做二至四个动作,每个动作练三或四组,达到突破低谷、活力旺发即可。 掌握好大重量训练的时机。一般来说,肌肉增长迟缓的“低谷”期才是进行大重量训练的时机,否则不必进行大重量训练。大重量训练经常安排在训练课的后部,同非大重量训练穿插进行,以加强共济性。大重量训练的内容不宜安排在训练课之首,大重量训练的动作不宜集中安排,不宜整节课都进行大重量训练。因为大重量训练的肌紧张来得迅猛,血糖消耗快,疲劳突发性强,前后动作易出现干扰现象,会降低训练质量。 训练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训练中要加强保护和帮助,训练后要充分放松肌肉。 总之,大重量训练技法是定量训练的一种辅助技法。可用它来突破训练中的低谷期,也可用它来辅助赛前训练,以加速竞技状态的出现。但它不同于举重运动员的大重量训练。这一点是从事健美训练的人需要明辩的。
训练后的恢复 健美训练运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多,神经负担重。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效果,也就没有肌肉的增长。恢复过程时间的长短由多种因素决定,如训练水平、负荷量大小、身体机能状态等。总的说来,健美训练后在营养充分和休息良好的情况下,机体恢复到90%需要18小时,完全恢复需要72小时。另外,较小肌肉的恢复相对较快,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48小时就能完全恢复,较大的肌肉,如股四头肌和背部肌肉则需要72小时才能恢复。如果肌肉没有完全恢复就进行第二次训练,则效果肯定不好。长此下去还会造成肌肉僵硬、过度疲劳及神经和其它系统的损伤。 那么,机体如何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呢? 我们知道,恢复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消极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是指一般的静止休息、睡眠等。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占优势,能量物质的合成过程也占优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被利用或被排除,疲劳得到清除,肌肉的恢复和增长在睡眠中发生。因此,健美训练后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 积极性恢复是指用转换活动内容的方法进行恢复,如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物理和机械的放松与按摩、适当补充维生素、心理放松等。积极性休息之所以能起到恢复作用,是由于转换新活动时,大脑皮质中枢的兴奋能诱导周围的抑制过程加强,使原已疲劳的中枢抑制加深,能量物质的合成进行更快,并能促进乳酸的消除。 健美训练后的整理活动,有助于人体由激烈的活动状态转入正常的安静状态,使静脉血尽快回流心脏,加快整个机体的恢复,防止出现急性脑贫血、血压降低等不良现象。整理活动包括深呼吸和较缓和的活动,如慢跑、四肢放松摆动等。健美训练后进行相互按摩和自我按摩,可使肌肉中的乳酸尽快排出或转化,促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按摩一般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内或晚上睡觉时进行。按摩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按摩要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即从脚、大腿到腰背,从手、小臂、上臂到胸部,也可采用电动按摩或水按摩。 健美训练结束20分钟后,最好洗个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0-40摄氏度。温水澡对心脏和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能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废物,消除肌肉紧张,减轻酸痛感,加快机体的恢复。 在进行较大强度的健美训练时,能量消耗大。因此,训练后要适当加强饮食营养,补充维生素。另外,如果只注重蛋白质的摄取,忽视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则机体不能获得足够的能源物质,肌肉在恢复过程中就不能以肌糖原的形式储存较多的能量。若下次训练时肌肉的能量储备恢复不到原有水平,则会导致肌肉持续疲劳。因此,健美训练后的饮食调节十分重要。 大强度训练时,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处于长时间的紧张工作状况,会使神经系统十分疲劳。因此,训练后宜采用气功形式放松,结合进行轻松愉快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消除心理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总之,健美训练后的恢复非常重要,无论健美运动员或健美爱好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谨防健身健美训练过度。 健身健美爱好者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到健身房训练提不起劲,见到器械很反感,摸什么器械都觉得重。如果在二周内发生三次以上这种情况,则可能是训练过度了。 过度训练也称过度疲劳,是训练不当造成机体的一种综合症状。过度训练主要有交感型和副交感型两种。健美训练中所发生的过度训练多属于交感型过度训练。表现是安静时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抵抗力降低、食欲下降、训练后感到疲劳、疲劳恢复慢,无训练欲望,见到器械反感,运动中最高血乳酸水平降低,肌肉停止增长,甚至萎缩。 国际健联公布的九条标准是: 受伤和肌肉疼痛的次数增加。 早上起床时的脉搏升高。 训练情绪下降,易激动,发热。 失眠。 肌肉的围度缩小。 提不起精神,缺乏耐久力。 性功能减退。 食欲减退。 在下一次训练前肌肉恢复不过来。 另外,血浆游离睾酮与皮质醇的比值比正常值低30%也可认定为训练过度。对照上述几条,如果有二条以上的身体反应与之相符,就可以确认发生了过度训练。 发生了过度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疗和处理: 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初练的人喜欢模仿明星的训练方法,忽略了自身的条件,以至练过了头。初练者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要逐渐加大,切不可冒进。过度训练后要降低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行调整性训练。 加强训练后的恢复措施 训练后应加强蛋白质的补充(日均量以1公斤体重1.5克为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加强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补充,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口服一些维生素制剂,根据条件,进行按摩、桑拿浴和心理放松等,以加速疲劳消除,促进身体恢复 加强医务监控和自我保护 及时进行医学检查,监督恢复情况。感冒发烧时停止训练。大运动量后未恢复不进行训练。加强训练后的放松练习。注意环境、气候、生物节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过度训练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健美爱好者来说,最好是加强科学训练,注意自我监督,以防过度训练的发生。
健美身材参数 健美参数有胸腰比、腰臀比和身高体重常数等。胸腰比是健美体型的主要参数。理想的胸腰比为1.50一1.60。 六十年代未,澳大利亚世界健美先生乔奇,勃力松的体重(公斤)和各部位围度(厘米): 颈 45.7 腰 81.3 上臂(屈)47 大腿 68.6 胸 127 小腿 45.7 体重 85.5 身高体重常数(经典公式)=身高(厘米)一体重(公斤)。60年代前,身高体重常数较大,按95计算,乔奇·勃力松的身高等各种数值是: 身高=85.5十95=180.5(厘米)身高/胸=180.5/127= 1.42身高/腰=180.5/81.3=2.22胸/腰=127/81.3=1.5680年代未,香港健美明星万卓光先生的身高和各部位围度(厘米): 身高 165 腰 74 上臂(屈)43.5 大腿 66 胸 12280年代后,身高体重常数较小,按 85计算,万卓光的体重等各种数值是: 体重=165(厘米)一85=80(公斤)身高/胸=165/122=1.35身高/腰=165/74=2.23胸/腰= 122/74=1.65应当指出,身高体重常数的减小(小于70)和身高胸围比的减小(小于1. 40)会影响体型健美,而腰臀比不但影响健美,而且关系到身体健康,人们不是常说“腰带长,寿命短”吗? 有人提出腰臀比的上限是:男子:0. 85一0.90;女子:0.75一0. 80,腰臀比越大,对健康(心血管系统)越不利。对不运动的人来说这种威胁更大,即使运动,由于新陈代谢能力低,或减脂运动量不足,或饮食无节制,腰臀比也难以下降。不过,经常运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另外,有些运动员,如重量级举重、拳击、摔跤和相扑运动员要求增加腰围,腰臀比会超过1.0。他们的体型不美,但却没有心血管疾病。 从健美角度看,健美体型的腰臀比应该是:男子 0.80,女子0.65。身高体重常数是健美体型的主要参数。常人的身高体重常数是100一110,健美运动员<100。 下面是几位健美先生(小姐)的身高(厘米)、体重(公斤)·和身高体重常数。 身高 体重 身高体重常数穆罕默德·麦卡威 160 75 85简·皮埃尔·福克斯 185 90 95约瑟夫·威尔科兹 180 1l3 67戴维 183 102 81曼弗雷德·胡伯勒 195 150 45唐娜(女) 161 52 109伦达·默里(女) 165 68 97据不完全统计,男健美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常数是 45一95,女子是100一110。 男子: 80一90 体型健美 小于80 体型偏胖 大于90 体型偏瘦女子: 90一100 体型健美现按胸腰比1.5和身高体重常数 90的标准,计算健美体型的身高(厘米)与胸、腰(厘米)及体重(公斤)之比例关系,供参考: 身高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胸 107 110 113 117 120 123 127腰 71 73 75 78 80 82 85体重 70 75 80 85 90 95 100
增长肌肉的十种最佳食品! 不一定完全对,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下! 1、三文鱼。6盎司(170克)的三文鱼提供34克蛋白质,4克欧米伽-3脂肪酸,一种降低肿痛帮助肌肉修复的健康脂肪,并且它可以帮助抑制皮质醇。(皮质醇水平下降,睾丸酮素的水平就会逐渐升高,帮助肌肉增长。)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还可以让大多数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肌肉而不是转化为脂肪。 2、瘦牛肉。很多难长肌肉的人错误地抛弃脂肪,认为这样会增加体脂。但是,在鱼肉中的欧米伽-3协同作用下,牛肉里的饱和脂肪事实上可以帮助肌肉生长。太少的饱和脂肪摄取会危害到睾丸激素和类胰岛增长因子这些帮助增长肌肉的荷尔蒙的水平。牛肉还是胆固醇的一个来源,胆固醇是身体自己合成睾丸激素的主要原料。当然,牛肉还富含肌酸,维生素B和锌。 3、鸡蛋。营养学家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为各种蛋白食物促进生长的能力打分。几乎在各种标准里鸡蛋都排在最前面。因为它们最容易被吸收——身体可以轻易把它们分解为氨基酸,肌肉增长的原料。全鸡蛋还富含健康脂肪、饱和脂肪和卵磷脂,这些都是帮助肌肉生长的。蛋黄在雕塑线条时期也许不是太理想,但是在非赛季的增重时期,千万别忘了它。 4、全脂奶。如果你真得很难长重然而却很渴望长肉,别喝脱脂、减脂牛奶!那些是给减肥的人用的。16盎司的全脂奶提供16克蛋白质和16克脂肪。和其他食物比较起来,牛奶中的脂肪一般都是短链的。短链脂肪比较促合成,防止肌肉分解,而且它们比其他脂肪更不容易被储存为体脂。牛奶中的脂肪可以帮助身体吸收维生素D,减少癌症风险。60、70年代的大家伙-阿诺、弗朗科们喝那么多全脂奶并非偶然。 5、苹果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疯狂地去健身房其实是为了把肌肉撕裂。过后你会收获,当你的身体开始修复,而且是超量恢复。去健身前喝上12-16盎司的苹果汁可以提供45-60克碳水化合物并且迅速给你补充能量(因为果汁里的葡萄糖),而且能量源源不断(因为还含有果糖)。这得以帮助抑制皮质醇,减少肌肉损伤,让你可以训练更多组。 6、白面包。你知道这一原则——少吃精细碳水化合物,因为相比粗粮它们含纤维素少、营养也少,而且提升胰岛素水平。很多时候是这样的。然后,白面包对于刚锻炼完的你确实非常好的。因为你需要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来恢复你已经倒空的肌糖原水平并提升胰岛素分泌以帮助肌肉生长,并且抑制训练后的皮质醇。4片白面包就可以提供大约50克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7、意大利面。(pasta)增长肌肉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作原料。更重要的是,碳水化合物从根本上加强蛋白质代谢的效率使得摄入的蛋白质进入肌肉帮助生长。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碳水化合物,你吸收的蛋白质不会很好地用于肌肉生长。一杯煮好的通心粉大约有45克碳水化合物,一个难长肉的人要想长肉每餐至少需要的量。 8、大蒜。一种基本不含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或脂肪的植物怎么会帮助长肉呢?答案是,它会显著提升你体内的荷尔蒙水平。长肉就是在适当的时间摄入了适当的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但是这也需要适当的荷尔蒙环境刺激生长。动物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大蒜并摄入高蛋白使得睾丸酮素提升,肌肉分解降低。这正是一个促生长的状态。 9、酸奶。天然酸奶,不论是低脂还是全脂都能在健康食品店买到。最好的选择是含有活性“好细菌”的酸奶。这种前生命期的细菌到达胃肠道,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的平衡。这种好细菌提升免疫系统,增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另一个好处是钙,钙控制肌肉收缩,也可以减少脂肪储存。 10、橄榄油。提到赠重就不得不说橄榄油。研究表明:橄榄油抑制身体发炎,减少发炎意味着更好地恢复。橄榄油也提供类激素物质提高睾丸酮素,并且和任何脂类一样,它提供大量热量,帮助身体进入促进生长的状态。它也富含健康脂肪。
健身房不通风当心得气管炎 健身房不通风当心得气管炎 部分健身场所存在健康隐患 本报讯(付然记者吴天飞)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到健身房锻炼的市民日益增多。市卫生监督人员近期在检查我市部分健身房后发现,一些场馆空间封闭,存在空气污浊、光照不足、易交叉感染等问题。   部分健身房存在健康隐患   市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有的健身房看起来整洁,实际存在通风条件差、空气质量较差、健身器械长期不消毒等问题。   哈医大二院呼吸科专家据此介绍,健身运动时消耗大量体力,因此需要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但目前很多健身房在装修中采用玻璃幕墙内饰和全封闭式的中央空调系统,这种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空气交叉污染。如健身房人员密度大,人员活动的呼吸量也增大,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是平时的一倍以上,同时人体体表的汗液和微生物等增多。此时如空气交换不充分,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病原体以及二氧化碳堆积,易诱发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同时,室内灯光强度、噪声、高强度的健美操加上较大音量的音乐,可能损害人的内耳功能,引起眩晕、耳鸣、耳内胀痛以及对高频率声音的听力丧失等恶果。   锻炼的空间越大越好   专家提醒,市民去健身房,首先应看看其卫生条件是否合乎要求,如到新装修的健身房,要注意房间内的气味是否很大。其次,要注意室内是否有自然通风条件,如果实在没有,也应有良好的人工通风。另外,还应观察其是否对地毯、各种器具经常清洁消毒。   专家指出,市民锻炼场所应是空间越大越好,项目则最好选择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自行车等可改善心肺功能的活动。另外,在室内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馆等空间较大场所锻炼也较为有益健康。
增大肌肉块的12大秘诀 肌肉秘诀 增大肌肉块的12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15~2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   3.长位移:肌肉做功的位移越长,对肌肉的刺激越深。所以,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   4.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   6.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   11.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2.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如何快速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如何快速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体育锻炼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肌肉疲劳: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动作慢、不协调。   神经疲劳: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   内脏疲劳:呼吸变浅变快,心跳加快等。   由于运动量不同,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将疲劳分成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非常疲劳。运动后产生疲劳感是正常的。轻度疲劳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中度疲劳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也很快能消除,不会影响身体;但如果重度疲劳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损伤身体。研究证明,运动员提高体育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性。   如何加快消除疲劳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保证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法,中学生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在体育考试前一个月内安排运动量比较大的训练和测验,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并注意创造安静、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   2.整理活动和肌肉按摩   锻炼产生疲劳感后,一定要坚持做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可以使精神、肌肉、内脏比较一致地恢复平静,提高恢复体力的效率。   用推、揉、捏、按、压、拍击、抖动等手法按摩肌肉,能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开放,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得到改善,并可加速肌肉运动中废物——乳酸的排除,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3.温水浴   运动后进行温水浴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温水浴的水温以40℃为宜,每次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4.及时补充营养   合理营养是消除疲劳或预防疲劳的重要手段。运动后应及时补充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脂肪类食物不易多吃。夏季或出汗多时,应及时补充盐分和水。食品应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并尽量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运动间隙 运动间隙 参加运动的人都有运动时上气不接下气的经历,这时候该稍微歇歇。通过运动间的短暂停顿,人的肌肉能完成能量补充,以备下一次运动使用。但是,人究竟需要休息多长时间,才能补充足够的能量呢?前不久,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答案。   研究者设计了一套推举运动,试图发现在每组运动之间,肌肉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他们招募了28名经常锻炼的男士,先让他们推举杠铃,直至最大极限,取他们最多完成次数的75%,即12次作为正式测试时第一组运动要完成的次数。第一组运动完成后,科学家们让志愿者在下一组推举前分别休息1分钟、3分钟、5分钟。   科学家们发现,两次推举之间休息的时间长度对下一次运动中所能完成的推举次数有很大影响。当志愿者们在两组运动间只能休息1分钟时,下一次只能完成5次推举,这比他们第一次能完成的次数的一半还少。当志愿者在两组运动间休息3分钟时,第二组则能完成10次。而如果两组推举之间休息的时间超过3分钟,例如5分钟,下一次能完成的推举次数并没有相应增加。这说明,休息3分钟后,肌肉已经完全恢复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说明,休息多长时间应视休息的目的而定。如果目标是完成3组推举动作,每组10次,那么需要在每套动作间休息3分钟,因为更长的休息时间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如果为了促进肌肉生长,强壮体魄,每组动作之间的休息时间只需1—2分钟,这是因为,休息时间短能激起更强的生长激素反应。
引体向上训练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锻炼背部肌肉的经典动作,很早就被列入中小学体育考核项目。这个动作主练背阔肌、肱二头肌,对肩胛骨周围许多小肌肉群以及小臂肌群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认真练习此动作,可以使人拥有倒三角形的健美体型,在攀岩、划船等运动休闲项目中表现得更出色。   引体向上的标准做法是:双手掌心向前握杠,略宽于肩,伸展后背悬垂在单杠上;收缩背阔肌带动身体上升,当下巴超过单杠时稍作停顿,挺胸、向后收紧肩胛,再控制身体缓缓下降,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动作过程中,可以弯曲膝关节、将两小腿向后交叉,使身体略微后倾,能更好地锻炼背部肌肉。一般每次训练3—5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分钟左右。   一般健身者做动作时,常常动作过快,导致身体晃动,不仅降低了训练效果,还容易拉伤背部小肌肉群。如何避免这种错误呢?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背部肌肉上,始终控制动作匀速进行,既不要猛地拉起身体,也不要突然松劲儿让身体自由下落,更不要做诸如蹬腿、扭动等多余动作。   此外,训练中适当调整握距、握位,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握距越窄,对后背中部锻炼效果越好;握距越宽,对增加背部宽度越有帮助;窄握和反转手腕都可以让肱二头肌更多地参与发力。   对初练者来说,力量可能不足,可以暂时用单杠悬垂代替,或做半程引体向上,等力量有所增长后再采用标准的做法。
名词解释:RM·强度·重量 接触健美不久,对许多名词术语甚感陌生或理解不透,譬如"RM"的确切含义,它与负荷强度和练习重量间的关系等等。还有,为什么有的文章在谈及训练计划或安排运动量时只提到组、次或强度,而没有重量的表述? 答:"RM"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中文译义是"最大重复值",引译为"最大重复次数"、"最大重复次数的重量"或"一定重复次数的最大重量"。在健美锻炼活动中,"RM"被约定俗成地规定为能够重复试举一定次数的负荷重量,如"6~12RM"所表达的就是"最多能重复或连续试举6~12次的重量"。如用100公斤进行卧推练习,当竭尽全力最多只能连续推举5次时,那么这100公斤就是该动作5RM的重量。为便于记写,在训练计划中一般都是这样表达规定的、因人而异的负荷重量。 强度或称负荷强度,较抽象的说法是"负荷对身体刺激的深刻程度",通俗的说法是"指完成某一练习时身体的用力程度"。在锻炼中,练习的密度、质量、难度、动作速度、负重量等都是负荷强度的具体指标。在健美锻炼中,由于间歇时间或练习密度、动作速度及练习质量等都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规定,因此,练习重量一般就被视为代表负荷强度的主要指标,或者说大多数情况下健美练习所采用强度的操作指标就是重量,实践中有时就是把练习重量看成负荷强度。在健美运动中负荷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训练因素,1~4次主要增长绝对肌力和体力、6~12次主要壮大肌肉、15~20次主要发达小肌肉群和增进肌肉线条弹性、30次以上主要用于缩减体脂和增强心肺机能等说法,实际上就是强度决定效果的表达。而1~4次或6~12次等的完全写法就是1~4RM或6~12RM等,"1~4次"的背后其实依附着强度或负荷量的含义。若要训练计划中完整表达,则应是"1~4RM/1~4"的操作模式,即用最多可以重复试举1~4次的重量连续试举1~4次。多数情况下就以次数或RM次数来表示负荷强度。当然也可用某动作极限重量的百分比来说明负荷强度,如85%负荷强度、80%负荷强度等等。在实践中,负荷强度的百分比与重复次数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般讲,50%的负荷强度应该是可以重复试举10次左右的重量,通常强度每增加5%重复次数就减少1次。比较这种负荷百分比法,次数或RM次数法的表达则更为直接而科学。 在现在代健美训练中,练习的组、次规定是构成训练活动最基本的元素。为了统一而规范地表达这个元素的具体内容,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课程计划的编排中目前大都接受"RM"的记写方式,如:"6~10RM/6~10、8~12RM/8~12、8~10RM/8~10、6~10RM/6~10或直接用数字"6~10、8~12、8~10、6~10"等。如此记写既有4组的组数表达、每组的次数规定、每组的强度规定等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指标要求,又有负荷节奏和加重方式的表现,容易理解和操作。至于为何难在书刊上看到具体的重量数,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每个身体局部和每个动作所采用的重量都不尽相同,用具体的重量数表达反而不易说清强度规定等问题,因此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但个人计划有时是可以直接用具体重量来编写的。
父母体形决定你的身材 父母体形决定你的身材吗? 看着眼前身材婀娜的美女们飘来飘去,胖胖族肯定是满肚子怨气:怎么父母就没遗传给自己一个好身材呢?遗传基因真的会影响到体形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父母的遗传基因会在我们的腿部和肚子上大做文章。因此,如果父母是胖胖族,一定要“打小”开始减肥持久战哟。      父母体形面面观      母亲体形      a、水漏体形:细腰美人,这种体形的脂肪分布比较均匀。      b、苹果体形:上半身的块头比下半身大,这种体形的胸部和臂部很容易积聚脂肪。      c、梨子体形:下半身的体重比上半身重,即臀部和腿部堆积了大量脂肪。      父亲体形      d、矮粗形:个矮腿粗,脂肪主要集中在腿部。      e、高挑形:身材均称,这种体形的男人脂肪分布比较均匀。      f、啤酒肚形:大腹便便,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      破译你的遗传基因      以上6种体形中,你父母属于哪种体形呢?找出来,然后用母亲体形+父亲体形就是遗传给你的体形了。      C+E=腿短粗、髋骨较宽、臀部肥大      危险破译:这种体形的人精神易不佳,易受流感和病毒性疾病的感染。      B+F=上半身肥胖      危险破译:因为你在靠近心脏和肺的上半身积聚了大量脂肪,所以任由这种体形发展下去,易患糖尿病和心脏病。      A+D=腿短粗、肚子肥胖、肩宽      危险破译:任由下去,腿会越来越粗,肚子会越来越大,从而易患糖尿病和心脏病。      C+F=肚子肥胖、髋骨较宽、臀部肥大、腿短粗      危险破译:这种体形的人容易患心脏病,精神也易不佳。      B+D=肚子肥胖、腿短粗      危险破译:腰部脂肪的增多比腿部脂肪的增多对你的健康危害要大,上半身肥胖易患乳腺癌、子宫癌、心脏病和糖尿病。      A+E=体形较完美的细腰柳美人      危险破译:尽管你天生一副好坯子,但也要随时为健康和苗条保鲜,否则会“乐极生悲”。      C+D=髋部较宽、臀部肥大、腰细、腿粗      危险破译:这种体形的人易受疾病感染,易患心脏病。      B+E=腹部肥胖      危险破译:过多的脂肪堆积在上半身,靠近你的重要器官,脂肪能渗入肝脏、血液,引起胆固醇偏高。      A+F=腹部肥胖      危险破译:这种体形易患心脏病。
在健身活动中应注意如下异常感觉 在健身活动中应注意如下异常感觉: 1.头晕:在健身活动中,除开始练习某些旋转动作外,都不会出现头晕的感觉。若发生持久或短暂的头晕,则不应勉强活动。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停止活动,就医诊疗,特别要侧重于心血管系统和颈椎方面检查。 2.头痛:在一切体育活动中或活动后都不应发生头痛感。发生头痛时,应停止活动,侧重于神经、心脑血管系统检查。 3.喘:喘在运动中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运动的不同强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喘,经休息可恢复正常,这属正常生理现象。如轻微活动就喘,且休息时间很长还不能恢复,这属异常现象。应停止活动,侧重呼吸系统检查,诊疗。 4.渴:运动后常感到口渴,这属正常现象。如喝水多,仍渴而不止,小便过多,这属异常现象,应检查胰腺功能。 5.饿:运动后食欲增加,属正常生理现象。但若食量骤增且持续,应去内分泌科检查胰腺分泌功能。 6.厌食:激烈运动后,暂不想吃饭,休息后食欲好,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时间不想吃饭而且厌食则属异常。应去检查消化功能。 7.乏:健身活动后产生疲乏是正常现象,一般在活动后休息15分钟左右应有所恢复,如果持续数日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量不适应,可减少活动量。如减轻活动量仍感持久疲乏,应检查肝脏和循环系统。 8.痛:刚开始活动的人,长久停止活动而又恢复活动的人或变换新的活动内容,都会引起某部位肌肉酸痛,属正常现象。虽酸痛,一般不会引起功能障碍。若发生在关节或关节附近疼痛并有关节功能障碍,这就不正常了,应停止活动,检查关节有无生病。 同时还要注意麻、肿等异常感觉。 要根据个人身体特点,锻炼时不要运动量太大,青少年和儿童可以锻炼到出汗,对中老年人只要身体感觉发热,微微出汗和感觉舒适即可,切不可为了提高身体免疫力而盲目地大运动量练习。从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而过度地锻炼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