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倚幽篁 斜倚幽篁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9 发帖数: 581 关注贴吧数: 4
洪洞走笔 洪洞走笔   文/刘建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若不是出差或走亲戚,很少会到山西临汾的洪洞县来旅游,毕竟要旅游的话,桂林西双版纳武夷山或者台湾香港等地是首选。我因为出差跑业务,就来到了洪洞县。   一   最早听说洪洞县这个名字,是在《玉堂春》这个戏曲中,中间有一段苏三起解就这么唱:苏三离了洪洞县。从临汾市到下属的洪洞县才20多公里,坐火车更快捷仅20分钟。   一出洪洞火车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干净整洁!后来在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近期正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所以全新的洪洞县城给人一种清新愉快的心情。真希望,验收小组的领导离开后,洪洞县人民能继续保持这种整洁和美观,也希望政府领导能一如既往地常抓不懈。这是一个小县城,一共才四条公交线路,运行的是小公共汽车,还没有苏南的镇区大,管理也轻松呀。   在洪洞的大街小巷,有一个特色,却是全国各地绝无仅有的,卫生间不叫卫生间,统统叫解手间。当然也可能正是创建卫生城市吧,这些公共解手间外观建造漂亮,里面装修高级,一尘不染,干净卫生且别无异味。   全国各地,“解手”这个词也常用着,就是特指小便啦,这是有来历的。大明朝的头三位皇帝期间,从山西大规模移民到河北山东安徽等地,一路上双手反背捆着,长绳子一串串地牵着,离开洪洞县。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以致于,现在我们口头继续使用“解手”这个词。   对我外地人来说,没有机会去考证,洪洞县把公共厕所是何时统一定名为“解手间”的?在此统一定名的过程中,有抵触吗?咱就不得而知了。相邻的临汾市,却不使用这个名词。这个特色,我个人觉得蛮不错的,它是大槐树文化的延续,给人一种新鲜感。试想:在明代初期移民之前,洪洞肯定没有“解手”这一词;在押解移民过程中,极可能移民向东已经走出了洪洞县界了,才逐渐有人要方便,才逐渐逐渐把“解手”一词广泛开来;那么“解手”一词,就有可能发明和发展在去各省县的道路上了,如今却成为洪洞的一个特色,不能不说洪洞人的聪明呀。   为此,我特意给解手间拍了照片,相信所有人在全国各地旅游,都不会自感无聊地去拍厕所的照片吧。   二   作为洪洞县的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大槐树文化了。   记得,多年前,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主讲《胡雪岩的启示》中,曾说过:“中国人无论出外打工求学,还是移民到哪里,都是把父母扛在肩膀上走的。”当然他说的是,把父母无形中扛着走,也就是说,中国人都有一种思乡的观念在脑海里,无论你去何方!   洪洞的大槐树之所以出名,成为华人的寻根之地,正是中华尊祖文化的体现。在大明朝的头三位皇帝时期,因为推翻元朝过程中,华北华中等地战乱频繁,使得这些地区人口锐减,以致于千里无人的境况,而山西地区却人口旺盛,加上其他地区逃荒进山西,便是人满为患的了。为此,由朱元璋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到华北华中地区,而所征集的移民都陆续集中到洪洞大槐树下,所以统一向外面迁移。被迁移走的人民,含泪告别故地热土,越走越远。到了安置地后,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父亲告诉儿子,爷爷告诉孙子,传得久远了,就不记得到底老家在哪里了,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棵大槐树,当年一步一回头,看见的还有大槐树上的老鸹窝。至今,一首民谣仍在传唱:“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据不完全了解,当时移民总数达到了100多万。而这100多万的人,在安置地居住后,经过六百年的子孙延续,其后裔的总人口将达到数亿。当年移民较多的地方是山东,至今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山东人,是山西移民的后裔。
广府镇开发的几点浅见 广府镇开发的几点浅见(附榆次照片)    文/刘建东   自广府镇旅游后,去了石家庄,然后出差去了太原,某日去晋中市拜访客户,花了一点点时间,参观了榆次老城,我感觉广府镇可以借鉴一些榆次老城的经验和活动方法。   因为,来广府镇的游客,不一定会去山西的榆次老城旅游,同样,山西的西南部人,也极少能来广府镇旅游,这样至少不会引起共同感。   对广府镇,首先要做的是,对街道规范并且清洁起来,涂料油漆要统一使用,能符合河北地区的民间特色,切不要太红或太绿。   其次,组织广府镇以及永年县城和邯郸市里的民间文艺家,对广府镇采风,挖掘民间文化,编写和扩写民间故事。这方面,也可以从该镇人的家谱中,寻找线索。文化上,多多听取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汇编成书,以半卖半送的形式,让游客带走。恢复明清民国时期的饮食店和各种店铺,并刻上介绍和传承。这个方面,可以把本不是广府镇的特产,附近村镇的特产,一并汇集到一条街上。   即将筹建的广府城府衙,定期定日定时,举办审案等办公程序的真人古装秀,等于是表现一样,不收费,游客随到随看。古庙古祠,广泛地挖掘传统文化,同样定时定日,举办巡演。对名人的挖掘,目前远远不够,所以广府镇的管理人员,还要下功夫挖掘。   旅游和保护是双刃剑,国内的许多旅游景点,如丽江、凤凰、周庄锦溪等等地方,就变味了很多很多,让当地人失去了原有的淳朴,想着法子赚游客的钱——是令任何游客都反感的。这一点,广府镇在今后的运作中,是要特别注意的,管好本地人,尽量多多维护游客的利益。也希望广府镇的人民,在如今的物质经济社会中,能保持本色,为子孙后代积德造福。   就目前来说,广府镇上交通和景点指示牌,是远远不够的,不光要有指示牌,还需要介绍牌。关于这个,可以去北京的东四和西四各胡同,参观一下,借鉴嘛,取长补短,彰显特色。   在广府镇上,可以开办十家,统一的“太极拳速成班”,可以收费十元每人,也可以免费学习,目的就是推广和宣传广府镇。这个速成班,用半小时的时间,教会游客简单的太极拳,假如有游客愿意深入学习,那么可以住一晚,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相信,这些游客本来就兴致勃勃的来旅游,学拳回去后,必定会兴致勃勃地教会周边的朋友和同事。喜欢炫耀,是绝大部分的人的本性呀。但是,这些开办学习班的拳馆,一定要统一,千万不能互相诋毁和暗斗,要明确,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广府镇美好的明天。有了美好的明天,利益自然而然也就来了。这也就是,光想着找财,财不来;无心插柳,把工作做好,财运必定会落到广府镇的每一个人头上,包括刚出生的宝宝。   广府镇的饮食,饭馆一定要有特色,并且菜谱简单,不要太复杂,也不要太贵,充分利用目前蔬菜基地的功能,让游客吃到满意的菜,野味和河鲜,也会留住游客的心。   简单说这些,今后我会继续关注广府镇。(完,约1100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