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林 杏子林
*^_^*
关注数: 5 粉丝数: 629 发帖数: 7,766 关注贴吧数: 23
【新闻】十二五开通厦漳城际轨道交通 构建半小时经济圈 加快厦漳同城化发展进程      昨日,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市长刘赐贵等市领导的陪同下,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市长陈冬率漳州市党政代表团在厦考察。在下午举行的厦门漳州党政座谈会上,两市及对口区县签订了开展新一轮山海协作协议,提出两市合作要进一步提升水平、拓展领域、加快步伐,推进两市同城化发展进程。      刘赐贵主持座谈会。市领导陈炳发、钟兴国、杨金兴、叶重耕、魏刚,漳州市领导杨建平、吕传俊、黄耀光、游婉玲、林晓峰、谭培根、许荣勇、何红孙、黄浦江、谢毅泰、赵静、陈汉夫、沈元坤,两市各区、县,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考察和座谈会。      于伟国代表厦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对漳州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漳州市长期以来给予厦门市的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在全省上下“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关键时期,两市党政领导在厦共谋发展大计,十分及时,很有意义。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引领发展的格局。其中,推进厦漳同城化发展,基础最扎实、条件最成熟、形势最有利。无论是从天然联系、交通条件看,还是从工作基础、发展趋势看,两市合作空间广阔、动力巨大。      于伟国表示,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把两市合作推向新阶段:第一,提升水平。要提升产业分工合作水平,在联合开展招商、共建产业园区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交通便捷化水平,厦漳同城,交通先行,要加快厦成高速公路和厦深高铁、厦漳跨海大桥和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使厦漳交通更为快捷、便利,联系更加紧密、全面;提升旅游业协作水平,打响“海峡旅游”品牌。第二,拓展领域。要拓展人才科技交流合作、环境共治、民生共建共享领域。第三,加快步伐。要加快同城规划,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进行通盘布局、合理安排;加快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厦漳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确保“十二五”期间开通;加快项目协调推进,建立务实高效的紧密合作机制和落实推进机制。于伟国说,厦漳同城化发展越快速、越系统、越全面,两地互利共赢的成效就会越多越好。      刘可清对近年来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说,厦门广大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中,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这次实地考察,让我们深受启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把厦门发展的经验带回去,把考察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加快漳州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刘可清介绍了漳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他表示,漳州的发展与厦门的辐射、经济的合作、联盟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下阶段,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厦漳城市联盟、山海协作议定的事项,着力推进两地区域合作。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厦门湾,加强与厦门在港口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衔接与协调。更加积极主动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交流合作,共同培育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加快推进长泰水利枢纽工程、厦漳城际轨道交通、厦漳海底隧道等项目建设,为厦漳同城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相信本次山海协作协议签订,对进一步密切厦漳区域合作、加快厦漳一体化进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副市长叶重耕和漳州市副市长黄浦江分别代表厦门、漳州市政府签订开展新一轮山海协作协议。两市对口县区思明区与华安县、湖里区与长泰县、海沧区与平和县、集美区与云霄县、同安区与南靖县、翔安区与漳浦县分别签订新一轮山海协作协议。      漳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先后考察了正新海燕轮胎公司、东渡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厦门城市规划展览馆、软件园二期、高林社会保障性住房、五缘湾片区、翔安隧道等7个产业、城市建设项目,全面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杨家慧) 杏子林
【新闻】七匹狼·恒禾置地圆潭项目开工 造安溪新客厅      9月30日上午,七匹狼·恒禾置地圆潭项目开工仪式在项目现场隆重举行。作为安溪海峡茶博园的启动项目,七匹狼·恒禾置地圆潭项目的开工备受瞩目,安溪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代表约200多人莅临出席仪式。      此次七匹狼·恒禾置地圆潭项目开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作为安溪海峡茶博园的首期项目开工是加快安溪茶产业发展及向茶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从现场嘉宾云集的盛况,便不难看出该项目受关注的程度。据了解,安溪海峡茶博园将建设成为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对接平台、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和强化海西区影响力而策划并实施的一个项目,是安溪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茶博园圆潭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米左右,拥有山水景观、现代建筑、超前规划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为了把项目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现代城市休闲生活社区,恒禾置地在产品的整体规划、景观、户型、环保、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恒禾置地圆潭项目将打造成安溪的‘新客厅’”,恒禾置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洪德利在接受采访时说,项目在整体规划方面,在设计上与茶博园融为一体,突出显山露水、现代休闲的设计理念,拥有茶博园、文化艺术中心、华侨博物馆、休闲商业街、社区教育等等多项配套,在整体规划理念中提倡一种现代城市休闲生活方式。 杏子林
【厦门新闻】我市城市建设战役完工20项目 占全省完成额16%      我市城市建设战役完工20项目      进度高于全省平均6.3个百分点,占全省完成额的16%      来自市城管办消息,截至目前,厦门市城市建设战役上报省政府的122个项目中,已完工项目20个,在建项目9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12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0.85亿元,约占150天投资比例的46%。进度高于全省平均6.3个百分点,占全省完成额的16%。在9日下午召开的城市建设战役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副市长林国耀表示,下一步将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丰富项目,优化提升;完善机制,巩固成果;加强考评,强化督查,确保在年底前完成122个项目的建设。      最新信息显示,正在实施的14类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包括海沧大道LED夜景工程在内的20个项目已完工。这14类项目涵盖了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市政道路设施建设、改造,电力、通讯等架空线路下地,城市绿化,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公交优先等方方面面。      据悉,在实施城市建设战役中,我市按照以城市中心区域为核心,以城市主干道及沿路两侧景观整治和主要出入口、中心公园、广场周边整治为重点,全面开展景观整治、道路改造、市容市貌、景区提升和公交优先等工作。      20项目一览      ●110KV龙山变10KV尚东I回913金尚I回#29-#52档线路缆化改造工程      ●疏港I回#45——#53档线路缆化改造工程      ●疏港II回#45—#53档线路缆化改造工程      ●西炉污水提升泵站      ●翔安区汇景新城电缆工程      ●翔安区新店镇翔安东路缆沟工程      ●翔安海翔大道灯箱、广告、招牌整治      ●海沧大桥西引桥LED夜景工程      ●海沧大道LED夜景工程      ●海沧湾公园一期      ●海沧区北附高绿化景观工程      ●翔安区西亭路绿化美化      ●杏林大桥桥头及延伸段景观整治规划与城市设计      ●厦门大桥桥头及延伸段景观整治规划与城市设计      ●西亭中心区滨水地块城市设计导则      ●翔安大道北段沿线两侧操作性城市设计      ●平改坡整治规划      ●仙岳路沿线景观、建筑立面和广告整治规划      ●成功大道沿线景观、建筑立面和广告整治规划      ●嘉禾园地下停车库项目 杏子林
【新闻】河南固始开展闽台寻亲之旅      新华网郑州10月10日电(记者   李丽静)河南省固始县沿着先人南迁的足迹,开展闽台寻亲之旅。寻亲团队日前到达福建省福州市,在这里举行中原(固始)根亲文化福建行活动。      据河南省固始县县委书记方波介绍,固始县素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之称,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到福建一带,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次移民是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乡勇八千人南下漳州和唐末王审知兄弟三人率义军万人入闽。随后,其后裔又从福建迁徙到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寻亲团队由固始县姓氏研究学者、固始县根亲文化研究人员和媒体记者组成,从河南固始出发,沿着陈政、陈元光父子及王审知兄弟等先人的足迹,途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5省9个地市,全程2900公里,最后到达福建福州。      此前,8月24日,受台湾侨联总会邀请,固始县在台北等地举办了中原(固始)根亲文化台湾行活动。      福建省福州市统战部部长王玲说,固始南迁的人群极大地促进了闽南地区的开发。至今闽台地区很多家族存留的族谱上标示着祖籍在河南光州固始。根据台湾地区1953年人口普查资料,台湾排名前100位的姓氏中,有80%的姓氏族谱中明确记载,祖先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由此造就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说,固始县开展的闽台寻亲之旅,重温中原和闽台根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增进两省、两岸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促进文化、经济往来都很有帮助。      10月25日,第二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将在河南省固始县举行。届时,台湾、福建和一些姓氏宗亲会将组团前往,以进一步密切迁徙地与祖籍地的交往,推动“根文化”活动枝繁叶茂。(完) 杏子林
【新闻】河南固始开展闽台寻亲之旅,闽南人祖先相关新闻      新华网郑州10月10日电(记者   李丽静)河南省固始县沿着先人南迁的足迹,开展闽台寻亲之旅。寻亲团队日前到达福建省福州市,在这里举行中原(固始)根亲文化福建行活动。      据河南省固始县县委书记方波介绍,固始县素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之称,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到福建一带,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次移民是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乡勇八千人南下漳州和唐末王审知兄弟三人率义军万人入闽。随后,其后裔又从福建迁徙到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寻亲团队由固始县姓氏研究学者、固始县根亲文化研究人员和媒体记者组成,从河南固始出发,沿着陈政、陈元光父子及王审知兄弟等先人的足迹,途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5省9个地市,全程2900公里,最后到达福建福州。      此前,8月24日,受台湾侨联总会邀请,固始县在台北等地举办了中原(固始)根亲文化台湾行活动。      福建省福州市统战部部长王玲说,固始南迁的人群极大地促进了闽南地区的开发。至今闽台地区很多家族存留的族谱上标示着祖籍在河南光州固始。根据台湾地区1953年人口普查资料,台湾排名前100位的姓氏中,有80%的姓氏族谱中明确记载,祖先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由此造就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说,固始县开展的闽台寻亲之旅,重温中原和闽台根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增进两省、两岸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促进文化、经济往来都很有帮助。      10月25日,第二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将在河南省固始县举行。届时,台湾、福建和一些姓氏宗亲会将组团前往,以进一步密切迁徙地与祖籍地的交往,推动“根文化”活动枝繁叶茂。(完) 杏子林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