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颓废的我们 日渐颓废的我们
关注数: 36 粉丝数: 1,510 发帖数: 78,247 关注贴吧数: 93
(微剧透慎入)看完攻壳好莱坞版发现两个画面bug 首先电影版确实改了很多设定,比如世界大战以及相关内容全都删了,素子义体化时间改到一年前,等等等等。。。。但是先暂且忘掉原作,光说这个电影里面的设定,(毕竟电影化也没规定必须照搬原作,那样的话美漫改编电影基本都不要活了。)我发现了两个画面bug。 一个是按照电影设定,素子老妈的外貌,回忆杀里被抓的时候的外貌,都能明显看出被义体化之前的素子是典型东方人面孔。是义体化之后为了配合被修改了的难民身份的记忆所以被做成了西方人面孔。那么为什么电影一开始以及后面的回忆杀里,素子在接受改造前躺在病床上戴着呼吸机的时候还是用的斯嘉丽的脸?那时候不应该还是原来的东方人脸吗?我理解这么做的目的是不想一开头就揭开谜底,但是那样的话完全可以不露脸处理啊。比如整个脸都被绷带缠上了之类的, 第二点是斯嘉丽估计在电影拍摄前中期吃麻辣烫上火了,脸上长了个痘痘。。。然后这个痘痘就时有时没有。。。这也不后期处理一下。。。义体长痘痘什么鬼。。。。同理演员皮肤的皱纹褶皱之类的也应该后期处理一下。从电影里展现的人造皮肤结构来看不应该会出现那样的皮肤松弛体现。 其它的我倒是挺满意的。氛围,bgm和叙事手法还原度都不错。很多原作经典画面也都出现了,人设也足够还原。很多人批判的动作僵硬打斗不够帅之类的我也没看出来,就是九课的人除了素子,巴特和课长外的人限于篇幅基本没剧情,没看过原作的怕不是以为是杂兵。但是总的来说超乎预期很满意了。
[转贴】尝试绕过WINDOWS DEFENDER的动态启发 (这个帖子看完觉得挺有意思的,对微软自带的安全软件的分析。) 之前分享了动态启发绕过的一些简单手段,有人在底下吐槽说这些没意义,现在的安软厂商肯定都考虑到这些手法了。 真的是这样吗?这些手段的确都是两年前的过时货色,但“现在的扫描引擎对这些方法肯定都已经有了万全的对策”并不是想当然就能得出的结论。这里就以传说中的“基准线”——Microsoft的引擎作为例子来试试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Microsoft(MSE或者WD)是有动态启发的,这从它高超的卡exe技能就可以猜出一二。这里测试的主要难题是要构造一个只能通过动态启发才能查出的“恶意程序”,因此我写了个基于EICAR测试的一个无聊程序EICAR Dropper(对,就是早年很多人喜欢发“测测你的杀软灵敏度”,而现在都已经被大家免疫的那个字符串)。EICAR的确被应用于测试杀软的一些指标,例如VB100测试杀软解包层数/解包能力仍然通过内嵌EICAR测试文件进行考察。 这里我的程序行为很简单,在程序中嵌入一个EICAR的字符数组,先过一遍VT:大部分都没报,除了ClamAV(因为ClamAV引擎基本就是扫描静态特征,而我因为懒并没有给EICAR字符串加密)。CrowdStrike的报毒在这篇文章里请无视它,这货在我以前的测试中就没怎么靠谱地报过东西 然后我改一下程序,让它在本地目录释放一个EICAR测试文件,再过一遍VT:这时候Microsoft报了EICAR,说明其动态启发检测到了这个释放行为 为了验证的确是因为动态启发,我删去关闭输出流的指令,这样只有在程序异常退出时才会强制将EICAR内容flush到本地硬盘:这时候Microsoft又不报EICAR了,基本可以确定是里面的虚拟引擎检测到了EICAR的“恶意行为” 这样就可以开始测试Microsoft扫描虚拟机的能力了,以下所有程序都在实机上跑过以验证其性能影响和行为正确性 测试一 我们先来弄一个计数器计数一亿次:Microsoft没扫出来……呵呵…… 为了照顾一下Microsoft引擎,我把计数减少到五千万次哈,Microsoft扫出来了……………… 基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Microsoft动态启发的引擎不够快,一亿次计数已经到了它的极限(实际上这样一段混淆代码在当代低性能电脑上也能在1秒以内跑完) 测试二 我们再来测一测分配内存 我malloc了一块十万个整数大小的内存:Microsoft报了,而我尝试分配一千万也报,猜测大概Microsoft的虚拟机对此是消极对待(即如果你只Malloc但不真的用这块内存,它不会真的就因此影响性能停止仿真) 于是我顺带给这一整块都填零:Microsoft不报了……看来启发引擎是超时了(这样一个流程在实机上1秒以内可以完成,我还是用我的破win10平板跑的) 测试三 最后来测一测睡眠 很多恶意程序为了逃避杀软检测(或者类似avast那种检测时长仅为15秒的deepscreen)都会让程序睡一段时间再起来干坏事,我们来试试看: 在EICAR写入数据流关闭之前,我使用sleep()函数让其睡眠5秒Microsoft报了,其实不报真的太对不起群众了,毕竟这种三流手段十年前都应该对付掉 再测一下时间偏移检测:Microsoft仍旧报了,估计其虚拟引擎在遇到sleep的时候会自动拨快内部时钟绕过睡眠。这样,通过获取系统时钟来探知时钟偏移的方法肯定也没效果 难道就没办法通过睡眠绕过了么……吼吼 这里我用了Anuj Seth在2000年写的一个第三方的sleep函数,xsleep()。这个函数主要区别在于在睡眠过程中仍能处理message pump。使用xsleep()函数让程序在关闭数据流前睡眠5秒钟,上传VTMicrosoft不报了…… 测到这里已经没兴趣继续测下去了,我想可能有些杀毒引擎比用户想象中要脆弱的多。 当然,免杀也没那么简单。当一个程序复杂度变高之后,免杀者需要猜测是哪些蛛丝马迹导致杀软报毒。这种黑盒逆向有时并不轻松,远比我这个无聊的EICAR Dropper免杀来得麻烦。
有人知道TE LIU是谁吗?民国时代的中国武器设计大师啊…… 我在看这个枪械拍卖行的拍卖品介绍视频里看到的这个名字。(这把枪8万刀卖出去了,这个拍卖行的信誉也很好,所以应该不是假的) “汉阳造”也就是国产的毛瑟88我想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吧。但是根据这个视频,其实汉阳兵工厂原来还打算生产另一个主打产品。 而且这个武器还是世界首批半自动步枪之一,论技术含量比1888年设计的拉大栓的毛瑟88是要高的,在当时也算是先进武器了。 而且设计者叫做T.E. LIU,是个中国人。也就是说,还是中国国产设计的。 不过当时中国的制造设备机床之类的不够生产这个设备。试生产的几把原型都有点质量问题。于是TE LIU到了美国找春田(嗯,就是春田步枪那个春田)买设备。顺便还在美国用春田的设备生产了几把改进型原型机(拍卖的这把就是这几把中的一把,当时被留在了春田),根据当时的报告,用先进机床生产的改进型性能不错。 然后一战爆发了,春田为了先供应其它大客户,就把这个订单推迟了。 然后这批机床到了1919年才到中国。但是这时候TE LIU已经心脏病死了…… 然后这个计划就随着TE LIU的死就不了了之,机床在港口放了好几年之后被搬去也造毛瑟88了…… 感觉挺可惜的。很有潜力的国产国设一战时期武器夭折了。 但是TE LIU我搜了半天没搜到,也不确定到底T.E. LIU到底这个T.E.对应的是哪两个汉字……有对那段历史了解的吧友知道没?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