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usHuang
ナニヌササddd
因血战开播而暂时回归
关注数: 132
粉丝数: 266
发帖数: 13,756
关注贴吧数: 63
讨论一下初代十三队的一个设定问题 回看初代十三队名单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六番队队长这个职务是【斋藤不老不死】担任。众所周知98在各个番队的职务设定上还是比较严谨的(吧),那么【斋藤不老不死】当【贵族统领队】队长这个设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再见逻神!净罪940终锁定7人 只是不知道最后打的是7人9部署还是7人5部署,如果是7人9部署还真不好说一定会比8人5部署难,因为上的单位或者干员多让压掉小逻简单了很多(尤其是补伤害/控制)
恭喜维组把近重都带到了880,920似乎有望 值此佳节,维组实现了唯一一个阶段性的左推风解,击破了全右风解的格局,开创了维多利亚浸血焦土思路攻略新篇章,并将近(仇白)重(塞雷娅+黍)带到了这片极限大地。这种不懈拼搏的精神正是我们合约观赏价值和竞技价值的体现,望各组攻略团队持之以恒,勇攀高峰,谱写新的篇章。
恭喜海嗣攻略组摸到了近盾分支880的轴 左风解、余聚怪、歌蒂拉虫、一格蒸发,虽然思路没有狙辅解那么好压人,但是还是稍微证明了地面的含金量,而且和其他组的思路有巨大差异(虽然无刻解还是打不出来)
用一首新春贺诗寄托自己的体悟,然后邀个联 少与浮名争岁月 而立万里濯清心 蟒蜕春鳞尘故尽 马饮空山任我行 上联:栖旅太虚煅真我 解联:每个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非理性对抗世界的荒诞和意义的虚无,最终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和本真
关于哈斯战后的反应的讨论大伙漏了一点 这个时候友哈是通过全知全能看得到全局的,也看得见哈斯沃德与巴兹比时的选择。哈斯沃德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在没有切换到夜晚之前,都会被友哈看到,他没得选,这场战斗也只能有一个无法多言的结局。
【推荐】关于方舟的剧情解读 个人很推荐b站千灯盏这个up,她和杨颜走的路线不同。杨颜主要是在伏笔挖掘、故事细节和走向预测方面做的比较好,而千灯盏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对方舟的故事艺术性进行剖析。 例如最新一期对方舟反派塑造方式的解读,单纯杂谈电台就有好几个小时。她邀请了几个剧作方面业内人士一起讨论,言之有物,有助于提高自身剧情鉴赏能力。尤其是她对不义之财和春分的解读从个人认为比其他up都更出彩和透彻。 ps. 想尝试评价方舟剧情创作水平的话真诚建议先看看这位的解读
一张图结束争论了吧 这个输出质量,时代变了
几个月过去了,有些游戏也上线了 贴一下以前的对比帖子,如今帖子里面一些游戏的建模水平终于也是原形毕露了。来自星尘移动端即使不打补丁之前优化也实实在在比某游做得好,拋开美术风格接受度问题的话(其实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可惜时间不会给机会,来自星尘的印象已经被钉死了。 https://tieba.baidu.com/p/8916968211?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63.1.0&st=1720040193&is_video=false&unique=AAAF3843AB034AA389001701FB843A9B
尖灭850有解了 棋棋的永控流,压掉了叔叔,可惜最后收尾的时候闪退了,一次伟大的登顶
合约模式下我们讨论的“干员强度”标准到底是什么 蹭一波热度谈谈这个一直不被定义的“干员强度”的标准。这个帖子欢迎大家进来聊相关理解,但是请别互相攻击~谢谢 大家知道最近这个话题非常火热,缘起于一个有相当影响力的合约攻略区up新榜单的发布。然后大家争论的点在于,他虽然指出来按照是合约的“干员强度”进行排名,却没有给出一些明确的衡量标准,更多的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些主观判断。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如何讨论方舟的塔防体系下所谓的“干员强度”标准?
我们方舟有什么听上去很云,但实际上真实存在的冷知识吗
蹭巴别塔热度聊聊方舟剧情的特殊性 方舟玩家当中有很多和我一样,比起干员强度、设计、核心玩法等方面,更关注明日方舟世界观的塑造以及发生在其间的万千生态的剧情厨。在具体谈方舟剧情的特殊性之前,我们要先展开探讨一些问题作为铺垫,以及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样的特殊性的缘起。 我们先聊聊方舟游戏剧情的创作目的。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方舟的剧情同时服务于几个目标,并且这些目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表达结果: 1. 世界观铺陈 (要求有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创作大纲与框架,框架中的剧情具有统一的背景和内在连贯性,同时叙事方式要有利于玩家对其的整体感知。而群像更容易通过不同角度创作一个具有多样认知视野的世界。) 2. 利好于商品销售 (不同于固定主角叙事方式,方舟的剧情以其他人物的经历和故事为核心。这个模式的采用确实有方便卖卡和皮肤的因素存在,可以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干员人设表现) 3. 方便同步创作和更新 (各自独立的叙事可以充分提高多作者创作效率,并且最大程度避免分工创作带来的细节吃书问题) 4. 打造IP效应和形成核心爱好者群体 (方舟的剧情服务于所面向的目标人群,他们经常具有类似的特质:对二次元文化有一定了解、有一定通俗作品阅读量、能接受类小说表现形式、关注社会/文明/近未来/末日/多元文化等创作议题) 5. 传达主创团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其剧情创作,当然也包括其美术、玩法等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追求——甚至包括了其中呈现出来的一些稚嫩的部分,方舟获得了很大一部分的“公司粉”“双亲粉”“世界观粉”等。这其实离不开它们一直以来持续不断的游戏创作核心价值观输出。)
我在这边还是解释一下吧,针对某个帖子里面的讨论 有人把我嘴堵了不让我说开始瞎扣帽子,野蛮到我有点震惊。因为相信此吧应该都是明白人比较多,所以还是发个帖说明一下。 首先声明来自星尘这个游戏的整体素质不好,没有任何可以包庇的借口,被清算是正常的,这是第一前提。 第二前提是来自星尘主要的问题在于角色形象设计、场景设计、剧情叙事、文案、布光等方面。 第三前提就是建模技术包括几何建模、纹理建模,包括各种布线法线处理等,并不包括场景长啥样角色长啥样这种设计类工作,关注的是呈现的是否准确到位符合设计师要求。 第四前提是游戏渲染技术包括PBR和NPR两大阵营,其中目前各大厂商在卷的技术难点在二者结合的混渲方案设计以及移动端的降配移植。 第一结论是来自星尘整体不好,这个结论虽然与第一前提有重复,但是由第二前提推导。之所以又变成第一前提是因为不写在前面会有人看都不看开喷扣帽。 第二结论是游戏整体虽然不好,而且有众多问题,但是建模技术和渲染技术这两方面反而是不弱于甚至强于市面上主要二游在【移动端】中呈现出来的技术的。 第三结论是大伙该骂的骂,没人洗地,看不明白我帖子的也不用带我节奏了。有的人虽然没瞎也看得出整体谁好谁坏,但是就像去欣赏两幅画,你就看个感觉有意义吗?构图你看出来啥没有?色调呢?影调呢?笔触呢?想象力呢? 一些看到我第二结论就否定我第一结论和其他前提的人,既然这么喜欢断章取义扣帽子然后阅读理解还糟糕到像小学没毕业,那你去扣你的,我就留这个说明在这里就行了。以上
关于游戏真正问题所在的一些探讨 在本帖当中,我这边会对来自星尘真正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剖析,和我之前提到的“来自星尘真正的问题不是在建模和渲染”这个核心论点一脉相承。本帖可能会出现比较多的对来自星尘的负面批评,和之前谈建模和渲染问题是两个角度(当然这里也会谈到一些) 前两个帖子谈了很多关于来自星尘模型和渲染的技术方面问题,也着重提出在移动游戏当中,来自星尘的建模和渲染不是问题的观点,这个观点还附带了和很多游戏(原崩幻逆)移动端效果的同设备对比,以补充说明。感兴趣可以移步另外两个帖子看看。 镇楼我放几张游戏前后期的对比,以直观看到场景设计的优缺点。
上一个帖子人太多,应要求发点对比 还是那句话,移动设备全高来自星尘根本不需要比,场景建模和渲染比原崩幻逆都强,当然这里不包括场景搭建的设计,只是纯技术对比。 我也没想到上个帖子那么多人,还引来那么多好事者(这个我想到了),那我开篇先直接对比原吧,当开胃菜。等我玩完party之后回来删原下其他的 设备:ipad pro 2018,老设备了,服役了很久,所有设置均为全高,没有修改过游戏文件。所有图均为截图直出。
评价来自星尘居然要牵扯玩家认知问题 RT,就是这么暴论,不暴论估计没人看。 万万没想到这个游戏最大的喷点集中在建模和画质上,这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也是最为让人愤怒的。 以前“众所周知”说手机端不能比桌面端的效果呈现,不是因为手机玩家就应该自降一档当陪衬,而是手机性能和续航限制根本不可能也没必要让游戏建模和画质拉满。 现在我在这里直接发一个结论,来自星尘在手机和平板端的3d画面建模和渲染精度,高于其他任何游戏手机端(包括移植版本)的3d画面,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有好事者会拿各类3A大作和原,崩,幻塔,逆水寒来做对比,但凡有点基本认知都知道这些根本就比不了。如果认真体验过原崩幻逆四部游戏的手机端呈现就会发现,如果没有桌面端给玩家的“高画面呈现”,和来自星尘对比根本称不上“高画质”。
序章过去之后整体画面质量有所上升 序章的地图部分建模可能比较早,到了贸易地之后整个场景设计和渲染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其实从开发成本、参与人数和经验上看,整体还是合格的,画面优于逆水寒和幻塔,肢体也更自然(不想拐另外两部面瘫和动作僵硬的游戏),就是68对平时不氪金的玩家来说有点贵了
希望这个活动龙门币可以百分百兑现 过几天活动就结束了,现在每天买卖东西哪怕是网卡连点都得花半个到一个小时,而且每天花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翻倍,搞不动了 #黍的实验田##明日方舟# 幸亏今天好像没什么好屯的,可能观望一下小麦走势,明天最后满仓一次
小杯买卖上限,建议修改 明日方舟设计师,你也不想我最后一天花几个小时点卖出吧
Eason真的没有创作能力? Eason这个吧里面了解的人可能真的没几个,虽然他不像老周和JJ这几位唱作人有那么高的创作占比,但是他歌曲里面实打实的有不少经典曲目都是自己的词或曲,或者词曲全部。 最著名的陈奕迅作曲作品为:沙龙、落花流水 不出名但是评价很高的作曲作品为:PG家长指引、反高潮、时代曲、那一夜有没有说、可一可再、床头床尾、怪物、粤语残片等 自己包词曲的是:打得太快 其他一些作曲或作词的作品如下:兄弟(与刘德华合唱)、2001太空漫游、内疚、你会不会、给你、冲口而出、给你、温室效应、习惯说、下周同样时间(再见)、没有你、乜嘢啫、改造人、I Do、白色球鞋、解药、我也不会那么做等 不过他自己确实更依赖港乐的那些精英的作词作曲,尤其是作词方面确实不如他作曲,作曲又没有其他像Eric Kwok这样的香港创作人那么出彩。 因为有些人在讨论的时候直接把eason词曲能力归零,这个事情在听歌范围较广的人眼中其实是很奇葩的事情……《沙龙》《落花流水》当年拿过不少奖和提名,无论如何也归不到无创作能力的范围里面吧。这样总结就跟只听了伟作的小朋友评价老周一样搞笑。
深海,可能是春节档艺术性最高的片子 https://tieba.baidu.com/p/8231449563?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35.1.0&st=1674748991&is_video=false&unique=82967C4C10784FD6DB8E7EC4B7186F46 关于《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的讨论可以左转看一下这个帖子,欢迎喜欢讨论电影本身的人一起进来研究一下。 首先《深海》可能是一部极为挑观众的作品,它的叙事方式颇为浪漫和不直观,带有强烈的拼贴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意识流”。整部片以一种梦境一般无厘头的碎片化叙事和线性悬疑解密的方式,向观众缓缓展开男女主之间生命与灵魂的羁绊,传达一种对生活的信念。 这样的作品对于习惯了线性叙事的观众来说,信息的获取难度加大,加上片中大量的隐喻(甚至到最后揭秘还有一些重要设定被隐藏),使得这部片初看容易感到“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继而在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思考的时候判断这部片的价值,或者针对一些比较浅显容易发现的逻辑问题(实际上真正逻辑可能是被隐藏在碎片之中)作出批评。 因此我很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这部电影,从各个角度看看中国的动画电影是不是“被关上了大门”。 前排提醒:认为片子消费了抑郁症患者的人可以先去看看片子,这其实是一笔带过的,真正作者想讨论的是女主形成抑郁症的成因,是家庭,是乐观坚强,是坚定生活的信念。
讨论一下为什么今年春节档龙争虎斗 先表明利益身份: 我是建筑设计师,涉猎广泛,电影方面阅片量还可以,做过一些剧评 两部片子都看过,看的时候状态都还可以,不疲惫也没有外来压力。两部片不是连续看,而是分两天看,力求让自己心态更加公正 首先说一下两极分化严重的满江红。 很多人认为满江红小成本,小场景,探讨的主题也不宽广,喜剧不像喜剧,合家欢不是合家欢。这样的片子为什么可以攫取那么多票房?一定有人刷票了! 实际上,这样的评价可以套用在很多影史留名的电影上面,典型的如《肖申克的救赎》《后窗》等,尤其是《后窗》作为同类型影片,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对比学习的模板。
个人觉得第八第九集应该被合理解读 原著当中潘寒的出现是比较突然的,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缺少铺垫的处理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隐性的东西在前后文字描述当中可以补充。我们通过阅读逐渐清楚了潘寒是降临派的人,然后这些人主张三体文明降临毁灭人类,他们的道德底线是被一定程度上破坏的,是处事更激进的,所以我们似乎明白了潘寒这个人的作用。但是关键是,你到了电视剧里面,要怎么样把仅仅只是文字描述的意会的降临派精神用一种视觉载体传达给观众?而且好的电视剧的人是更复杂的,是需要演出来的,是需要让我们触碰到人性的,是不能以工具人的方式去贴标签的,而三体原著当中,大量的人都只是工具人。 这意味着,在三体中以工具人出现的那些人们,需要在电视剧中被丰满,被重新演绎。有一些在书中可以以旁白的方式带过的内容,需要用视觉语言和故事情节去体现,这就百分之百会对故事改编提出了要求。在这方面看,动画创作比电视剧又更自由一些,因为画面语言和艺术处理手法会更多一些,而电视剧则更强调代入感。这也是为什么三体电视剧难拍而动画理论上更好展现。
路过一个小up,我觉得他对三体动画有些地方点评的不错 1. 制作组与刘慈欣本人对比起来有巨大的审美和观念差距,层次和格局上的天渊之别 2. 三体原著照出了社会的影子,不管是作品内部,还是作品之外的部分 3. 制作组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态度居然体现了列强的傲慢,这是对gm家的侮辱 4. 从三体动画折射出来的一些文化现象看,真正深刻的作品在现阶段似乎已很难正常产出 这也是我们很多人觉得扼腕和细思极恐的地方,不管三体动画对原著是否还原,其背后的问题更让人头皮发麻
三体动画已经彻底与原著党告别了 标题没错,是三体动画主动远离了原著党。 将剧情改低龄化,人物扁平标签化,然后彻底变成只用了三体一些桥段的“原创”动画。 画面的问题就不再多说了,建议喜欢原著的大家不要再去送播放量了,就当成没这个番吧。
闲着没事给中午动画更新加个报幕 呜呼! 艺三粪作,三章将过; 傲慢如斯,自食恶果! 八宗大罪,悉数定落; 待吾为君,一一诉说! 糟粕纂编,病如w g 之沉疴; 腌臜渲染,臭如漂尸之运河! 粗陋建模,烂如弗勒之庸计; 崩坏人设,彻如滴水之覆阖! 低劣赛博,废如程心之执剑; 谬误物理,浩如三体之穷策! 挥霍资财,糜如罗辑之炮响; 漠置批驳,盲如圣母之冬瞌! 午时将至,新篇伊始; 忘本小子,后事如何!
【20221216 原作討論】黑暗森林理论到底应该如何理解 大刘提出黑森理论之后,很多人对黑森进行了一些反驳,比如说:在只有两个猎人的森林中,若A发现B,则直接开枪胜率大于保持沉默;但是在引入第三者的情况下,保持沉默的胜率会逐渐大于直接开枪胜率。 实际上在我的理解看来,这个规律与黑森并不矛盾,因为宇宙文明图景中也存在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而黑森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规律,并且已经对自身的适用性做出限定:
【20221216 茶館雜談】很多人压根不明白船体被切割的结果 实际上相较于船体总长度而言,被切割的部件就像丝带和线圈一样柔软。众所周知船舱内部的隔墙是以龙骨隔墙或者干脆就是木隔墙为主,很轻质,外侧的船舷是钢板,楼板也是钢制楼板。切割完之后墙体船舷都变成了细条条,钢楼板则保持完整,根本不会压垮下面的东西 由于惯性作用,船体减速的时候每片东西会向前位移错位,然后因为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变形而使得整体还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绝对不是夸张的坍塌,也几乎不存在爆炸(连油箱爆炸都是意外),只是会变成一堆布片一样的东西堆在一起
有没有可能三体动画是在21年年初改了大框架 根据小道消息,三体动画中间框架全推翻过一次。大家发现没有,2020年年底刚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林奇被三体宇宙前CEO许三土,也就是自己下属给干掉了 大家都知道林奇还是很看重三体的,有可能他当时的方针和后来接手三体宇宙的赵骥龙不一样,所以就把框架给改了,更重视商业利益 然后工期因此缩了很多,三年周期只剩下一年多,仓促进行大的修改,经费也不够充裕了,一堆艺画的灵笼原班人马扛不住压力离开,内部各种撇清关系 最后导演就给了团队里面剩下的唯一一个资历看起来还过得去的人顶锅 大伙觉得会不会是这样呢( •͈ᴗ⁃͈)ᓂ- - -♡
两张图说明三体动画的问题 rofix真的讲的很好,三体分均投资40多万,灵笼10+万,秦时5才几万,胶囊计划也很少,但是这几部三体真的可以抗衡吗?具体渲染、建模、配乐、音效、分镜、剪辑、编剧、美监等方面b站有一堆专业人士分析,建议老觉得三体是国漫3d巅峰的冷静看看 国产动画技术力不是差,而是顶尖团队少,商业公司厨力不足,编剧分镜美监方面是对比国外团队最大的几条短板
过来看看发现一堆人真的觉得这部番画质很好 过来看看发现一堆人真的觉得这部番画质很好
【20221215 茶館雜談】三体星所在的恒星系统应该是个相对稳定的三星系统 根据天文学家观测,实际上现在宇宙现存的恒星三星系统都是双星+单星的较为稳定的空间公转结构,这里较为稳定的原因是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结构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当发生微小扰动时这个系统一般就会变化到再次稳定或者直接进入无尽的混乱 三体星所在的恒星系统理论上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稳定的早就散伙了),这里的相对稳定只是对于这三颗恒星自身而言。但是这个系统的行星将非常不稳定,天文学家确实观测到一些三星系统有这样的行星存在,大部分三星系统是没有行星的(可能甩出去了) 如果时间无限长,理论上所有的三星系统的行星都会被甩出去,也就是说如果三体人不跑路,那么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三体现在连唯一能吹的画面也要被攻破了 【【三体动画】画面技术出了什么问题?-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opXNgUi&urlrefer=aadc86b29a5910f14f50809646cf83ce 各位自己点进去看吧,业内人士确认三体渲染可能开的maya默认色调映射,没有次表面散射,整个光比调节非常差,画面渲染水平除了贴图和建模精度以外梦回ps3 而且还提了说镜头完成度参差不齐,质量管理糟糕 其他方面就不用吐槽了,总的来说,成品根本配不上每集一千多万的投资(制作成本估计600-700w一集)
讨论一下三体人科技树的奇诡之处 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之后发现,按理说危机纪元之初三体人达到10%光速的航速根本不配给水滴表面材料提鞋。虽然说科幻本来就不严谨,不过我还是想挖掘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水滴表面材料的构成原理不考虑大刘所谓轻盈的质量描述的话,在宇宙中确实有天然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中子星物质。但是中子星物质的密度是钢铁的数百亿倍,那么大一个水滴哪怕只有一层薄膜外壳,其质量也有数亿吨级别。当然夸张一点的话有可能是单粒子厚度的合成材料,算下来大约是百万吨级别。 不管怎么样形成水滴表面材料的条件就极为苛刻,数十倍于太阳级别的恒星爆炸才能在中间形成中子星,如果三体人危机纪元的航速极限就是10%光速,那这个科技树点的实在是太材料科学了
公平讨论,三体动画的投资到底是什么水平 通常来说,小日子标准季番每集24分钟的动画,含宣发等成本在内,大约是1500-2000w日元,约合4wrmb每分钟 2022年也就是最近以“不缺经费”“有钱没地方花”“大牌云集”为噱头的电ju人,制作成本大约为12wrmb(按照3倍标准估算) 2014年的秦时明月第五季,网传单集平均投资为100wrmb,每分钟也约为4wrmb,刚好在小日子标准投资水平,考虑到通货膨胀和技术进步,一正一负放在今天应该也要到6wrmb每分钟 那么现在的三体动画是什么投资呢?网传三集5kw,每集40分钟,也就是40多wrmb每分钟,和前面的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有没有可能三体这个ip值得堪比《沙丘》《银翼杀手》这样的演绎 动画看下来之后,我还专门回头看了一下原著,大家吐槽的大史其实人设没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整个严肃而沉重的叙事在追车戏和浮夸的演出中不可抑止地滑入浅薄轻快的叙事当中。加上一些重要设定的篡改(比如对撞机那段),管中窥豹感觉后面多半还得出篓子,对原作字句的研究太粗陋了。。。
【剧情水】碎蜂这样下去得被全体队长讨厌死吧 好惨,两波怒吼不分场合感觉有点太爽直了,虽然不是不能理解
【逻辑盘点】友哈所说石田雨龙的“超越自己之处”到底是什么 一楼漫画英文版图镇楼
【动画制作】关于死神当前制作节奏和镜头速度偏快的问题 一楼放镇楼图今天和一个群友讨论血战的打斗是不是没有了之前的“死神风”打戏味道 群友认为缺少了很多动作细节,比如起跳动作,落地动作,前后摇,快慢镜头节奏变化等等 确实血战的动画节奏是比较紧张的,包括打戏的刻画在内,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有原因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苛求 原因大概有下面三点吧,欢迎讨论
【战力水帖】抛砖引玉,关于复杂的死神战力分段讨论 最近好多人发了各种T0-T5的排法,感觉人物关系和战绩关系大多不够齐全,也没有明确讨论阶段。我这边就一时兴起抛砖引玉做了一个出来 先声明一下,我是剧情党但是也很喜欢研究死神的战斗体系,死神的战斗一直是非常时髦而且对剧情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对死神世界观建构也有影响 虽然因为98在画打斗的时候考虑的方面很多,很难量化比较,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差距,比如尸魂界篇恋次的始解对比血战篇的真卍解,基本上可以说不存在前者打赢后者的可能。基于战绩和战斗表现原则,以及一些小的能力克制关系,我这边尽可能地做了一个战力等级分类。但是因为有很多没直接对比条件的原因,肯定有些地方存在争议,希望各位老大斧正,我也会给出我自己的逻辑链条 那么从二楼开始,我会逐个等级发图:
讨论一护完现术卍解的强度感觉应该引进来一个变量 这个变量就是银城空吾的战力,在漫画和动画中的表现就不提了,基本上是中上级别队长以上的水准,以下着重补充一些官方小说中的表现方便定位: 首先是彦弥对银城的评价:很强。这个评价发生在彦弥前往流魂街大乱斗之前和时滩的对话当中,在此之前彦弥和破面与灭却师团体已经交手过,人员分别是葛力姆乔、赫丽贝尔、妮莉艾露、莉托托、吉赛尔和邦比爱塔,战果是战败逃离。而这里后续彦弥的战力已经可以立于三大破面+灭却师女团+涅骸部队+银城月岛的联合攻击之下而不落下风(虽然不一定都全力出手)。由此可见银城的综合战力应该是值得被肯定的拿得出手的水平。 第二段与银城交手的是血战后的常态葛力姆乔,这里双方都未尽全力(葛力姆乔未归刃,银城未发动能力未卍解),基本上旗鼓相当。 第三段是与时滩的对峙,在与得到京乐的评价为“与血战后大白和夜一灵压相提并论”的时滩战斗并不落下风,当然此时时滩的“镜花水月”是被限制住的,不能算全力出手。 第四段是京乐对此时全场能有能力与彦弥对战的人的判断:场上剑八是绝对没问题的,与彦弥交战很久而且是不开卍解,甚至野晒都没拿出来的状态下;另外联想到的是不在场的一护和蓝染,以及不在战斗现场的涅和店长;最后想到的人是银城,当时场上除了三大破面之外还有灭却师女团,包括京乐自己,都不被考虑在内。 由此可见银城的水准即使放在血战后的战场上,也是不逊色于甚至超过血战后的葛力姆乔等人的。而这样一个人在完现术篇被一护的完现术卍解堂堂正正击杀了。 基本上可以看出来一护的完现术卍解的强度大概在血战后大白和银城之间的水平,强于血战后的三大破面。放在血战前期对阵友哈的时候,已经是除和尚蓝染山本之外第一梯队的战斗力,远高于普通的队长级别。 吧里有人说大致有死蓝的强度,综合对比下来应该是有的,基本上也是站在死神顶峰的战斗力。至于对比锁链一护或者崩五蓝染,参照其他人与这两位的对比,应该还是达不到的。首先完现术卍解一护的实力必不可能和血蓝相提并论,只能说在死神的顶峰附近,而血蓝与崩五蓝染的对比目前暂未有定论,但是锁链一护的水平和这几位是持平的。 欢迎理性讨论✧٩(ˊωˋ*)و✧
【剧情讨论】死神的世界观和现实差异也太大了 基本上就是神创论为背景的设计,生与死的历史也仅有百余万年,过去的世界没有灵魂的循环,但地狱早已有之
官方小说中提及了山本和白哉灵压的对比(血战后) 时滩的其中之一能力是根据自身灵压强度复制他人斩魄刀的能力,他使出的流刃若火被现场的京乐判断为【朽木白哉】或者【四枫院夜一】级别的灵压,而远不及山老头
【剧情讨论】五大贵族最后一家应该是伊势吧 小说八镜剑不止一次被提到与九天镜谷类似,包括前面时滩跟七绪对话提到她母亲死去的事情。时滩毕竟是个尊卑观念极深,把下级贵族看做贫民的人,能把其他家名和自己相提并论应该侧面说明伊势家族地位了吧
不得不承认曾经的死神粉都离开了很多 过了十年,身边以前👀死神的退圈的退圈,不少蓝染篇看完就不看后续的。 现在ac状态好但是其他榜单上面综合热度确实再也不复以前辉煌了,ak和mal都是热度廖廖。 一方面确实时代不同了,很多成家立业的人没有了以往追番的动力,甚至连死神动画出新都不知道;另一方面死神700多话的漫画和400多的动画总量也形成了很大的观看门槛,别说死神了,除了少数时代印记,其他的动画超300都得变成冷门番。。。
Can't fear your own world 前两卷的内容jump吧的帖子不全了 @歌剧院的敲钟人 敲钟大大还在不,有空的话麻烦补一下档呗~
这个练度还能再往上走走吗(#吐舌) 这个练度还能再往上走走吗
偶然回村啦 偶然回村啦
关于今年招生情况的解读 今年和啥出不出省没关系,就是冲着热门专业和兴趣专业去的一次尝试,每个高校专业分数区分度拉开了而已。 很多人除了计软可能其他专业全都不要了,宁可退一步去下一个学校,所以造成这个分数线奇低的局面,生源都成倒三角分布了。 还有就是相比起学校牌子,专业成为更重要的选择标准,这其实也算是好事情…… 计软制霸 师范领衔 医科复苏 法学冰点 土建滑坡 基科底垫 财管退热 传工走远
老帖子被系统删了,又无法申诉,内容是之前六级地震之后我做的科 老帖子被系统删了,又无法申诉,内容是之前六级地震之后我做的科普和警告……还请小吧看看能不能恢复
警惕大地震前震的可能性 目前发生的地震与去年12.16的5.7级地震属同一序列,有专家认为是双震,但是从这几年的地震次数看这两次地震的能量释放完全不足以占大部分。 或许短时间或数年时间内宜宾附近会有强震的可能性,各位同胞加强警惕,保护自身安全,日常生活尽量远离危险地带。
最后**出现全场会心一笑(防剧透屏蔽) 最后**出现全场会心一笑(防剧透屏蔽)
SN确定无缘季后赛了 路人一个,今天在统计各队季后赛形势的时候,算了一下: 最理想状态下,即使BLG和SDG一个小分都没有,剩余两场全败,也是同积17-18,SN是18-19,净胜场相同都是-1。 此时看胜负关系: BLG 2-1 SDG BLG 2-0 SN SN 2-0 SDG 所以BLG以第八晋级。 心疼一下马哥上把拼命C。。但是今天WE赢了之后,SN已经凉了。。。
有贴吧老哥一起错过9600k版kp2的吗,太难过了……血亏 有贴吧老哥一起错过9600k版kp2的吗,太难过了……血亏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国行关税从10%升到25%了...这吧很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国行关税从10%升到25%了...这吧很多人不关注时事的吧。而且下放的tensor单元对于中小型工作室的利好和rtx单元分走cuda的光影计算负担,单纯看单浮点的话很傻啊,这卡港行美行都很良心了。2080ti感觉会成为新一代智检卡,当然不玩游戏大作不跑计算的当我没说,10系足够了
【真的紧急,DDL在即】网络问题求助 请问一下,win10自从本月12号更新之后,出现了无法上网的问题。如图所示。然后无论怎么样重装驱动都没用,换官网提供的主板网卡驱动也不行。更换了网线和独立网卡,还是出现一样的结果,请问应该怎么解决,很急,希望不要重置系统因为电脑安装了一堆工作用的软件,重装很麻烦很繁琐。
【两大阵营故事】发现lol吧没人看于是跑到这边来发了 1L献给这里有爱的朋友们
【两大阵营故事】希望喜欢我的小说的人去掌盟支持一下我谢谢 1L献给lol吧的吧友们,我知道没有图你们是不会进来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