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ioyoeu jeioyoeu
关注数: 6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454 关注贴吧数: 13
与其说丧气话或装内行,还不如看看实际问题并着眼于变化 前半句我就不过多解释了。今年,有两位长期在北京工作的同学(大学在北京上的,现在三十五六)回了天津,现在生活也不错,工作上变成了地区的小主管,其中一个至少还招了六七个人。我自己在高校工作,想回但肯定是中远期计划(高校不是谁动就能动)。说这些故事只是想说,实际的细节变化很多,只盯着最差的,对自己没好处。 实际问题有三个可以关注: 首先,七八月规工下降,综合数据和务实网友回复,主要是医药、化工、汽车下降。体现的问题可能有:咱们的产业能不能对得上市场需求(汽车业肯定不行,油车还会有市场,西北东北乃至西南可能还需要,但就是在缩小),新能源还有没有可能;化工什么时候大规模投产,用水量的限制有多大,海水淡化有没有帮助。 其次,去年前三季度核减的口径和原因是什么,和五经普有什么关系。大家想象五经普调增,是因为税收不错,于是有人说税收和GDP无关,什么工资消费进出口投资就业最重要,不无道理。不过,考虑到天津的就业有增长(当然同时期肯定也有反向的失业问题),考虑到天津的工资也没那么低(非私营和私营增长都较快),到底GDP和经济状况都关系如何?持续调减之前我们已经根据新方法统计了吗? 第三,社零和可支配收入到底是怎么统计的,困扰我十几年了,特别是后者。后者是调查数据吗?以及,比工资排位低那么多,一说就是投资产生的收入少,是天津人不买基金理财?还是工作人口不够大?还是根本不准? 现在的问题就在大规模制造业不好弄。中高端服务业有一定进展。 总之就是如果真感兴趣,咱们可以讨论问题。真丧气到不行了,想搬到哪儿搬到哪儿。我一年只要有寒暑假和长假都回来,只要不出差,经常去新建园区看看,就算不懂也比在网上瞎琢磨强。
07级小外毕业生关于语言专业选择的个人看法 大家好: 小外的同学我想还是有一部分回去学语言专业的,不管是英语还是小语种,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角度是本科毕业后的出路。 首先,语言专业我觉得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外国语大学的语言专业,第二类是综合大学的语言专业。前者比如北外每年4月份的提前招生,还有上外、北二外、广外、天外、西外等;后者比如北大、人大的外国语学院。北大作为综合大学,和其他综合大学的外国语专业有些区别,就是种类多,东方语言种类比其他综合大学丰富不少。 其次,专业可以分三个类型,第一是英语,第二是法德西日韩阿俄葡等专业,第三是其他小语种,以北大为例,包括缅甸、蒙古、Tagalog、越南、泰、印地、乌尔都、波斯、希伯来、梵语巴利语。我的分类是依据使用范围的。 第三要说明的,是对个人本科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的规划,我的看法是,中学开始规划一点也不早,人生是很短的,走几个弯路就没了。并不是说,你做出的决定一定需要是最优的,这一点谁也无法预判;也不是说,做出的决定不能更改,但要知道,每次更改都涉及大量的时间成本。打个比方,你想找工作,就很可能需要学经济学双学位;你想出国,就可能要在专业成绩是十分注重并且安排好托福、GRE的考试时间,每个学期都有该干的事,一旦错过基本很难弥补。这一点可以分为:工作、在本校读研和出国读研。工作可以分为企业、国家部委等两种。 结合这三点,我谈谈专业的选择。我觉得第三条是指导因素,这涉及总体决定如何做出。 如果本科后打算工作,那么建议去外国语大学读英语(同传、翻译)类,收入可观,但淘汰率高(就业上,并不是难考与否,这个不在考虑氛围),或者外国语大学或综合大学的第二类语言专业,就是非通用语种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外国语大学的水平往往高于综合大学,即使是北大。外国语大学的语言专业从课程设置上基本就是高级新东方,综合大学稍微更像大学。但如果你的目的就是靠专业吃饭,新东方是最好的选择。大学老师大多还是比新东方的老师负责得多的。每周几十个学时的强化训练很有效。其次,外国语大学的语言专业有更多的预算和出国交换的机会,在综合大学,人文学科一般受到的重视很低,并且不稳定。另外,关于语言学习质量,我觉得所有专业都是外国语大学更好一点。但在个人上不一定,我接触过北外和我同专业的同学,我认为平均水平高于北大同时期的同学,但北大拔尖的绝对比他们要强,而且短时间提高能力还是北大的高。反映出来就是北大的学习能力还是高于北外的,看个人选择学不学,北大管得送,课时少。言归正传:第二类外院,往往容易找到国企或外企的工作,比如葡萄牙语、法语、阿语可能会找到中石化中石油驻非洲工作,只是打个比方。收入很高,但生活上的代价也不低。这个看个人承受力吧。同时,这类工作偏爱男生,特别是阿语。 如果是国家部委的话,都需要考公务员,和学的语言关系不大:你学法语,去考外交部,可能全国有100个人抢一个职位,你学希伯来语,全国可能就你一个人考。但问题是招收与否。法语国家这么多,每年很可能好歹也有个职位,但希伯来语他们招一个人能用十几年。 第三类外语在就业上并不差,但很随机,并且职业与专业的相关程度也很随机。一方面可能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比如我们某位老师。超小语种的翻译,拿的薪水都是英语的1.5-2倍——但问题就是一年能有多少活儿的问题。还是要看对象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对本国语言的重视程度以及和中国关系的紧密程度。还得看你是否积累了人脉,越是小语种,你靠人脉挣钱的可能性越大,很多活儿最后只有你能干。如果相关部门照片,去CCTV、新华社、外交部、驻外使领馆、***、总参(我反感这种工作)的可能性都很大——我举得例子就是我的专业往年的情况。 —————————————————— 第二类,保研。 无需多说,一般人不是没办法不会保研的。保研可能是工作没找好(准确地说是敏锐地发现了某年苗头不对),可能是想提升薪水(其实还是没有最好的职位),或者是为出国深造大哥基础,制造缓冲期。越小的语种越容易保研。全国除了几位超级发烧友,不会有人和你抢研究生名额,虽然名额本身也少。
回小外吧发个帖,关于出国的事有些自己的看法(一) 触发我发这个贴的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自己申请研究生院的经历,第二是看见小外吧南外的羡慕贴,第三是在北大模联认识的一些其他的确学校的小朋友,现在大多在申请国外大学本科。综合来看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并不了解本科申请。本科直接出国在小外似乎还不算多。之前去哈佛的那位同学固然引起了一阵惊喜,但并没有成气候。后来有一位耶鲁,一位杜克,两三位去知名文理学院的同学等。但本科出国在现在的小外看起来还是异类。我是2007年从小外毕业去北大的,我们级当时直接出国(并成功)的不多,涓涓细流而已。有一位是来自河南郑州的全国班好友(我是天津班的),这位同学对我各方面帮助非常大,一直有联系。一转眼他也要在美国工作了。 但另一方面,小外同学进入大学两年内转学到国外的不可谓不少。有的是校际合作项目,有的是自己转学。这里面不乏和我关系很紧密的人。这个现象本身是引发人思考的,我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和小外吧里面其他年级的同学分享。 第一,到底要不要本科出国呢?这取决于我们的目的。读书到底是为了工作,工作分很多种类:学术科研类,外企私企公司职员,国家公务员,国企员工,事业单位等等等等。总体看,除了带国字的,剩下的出国都没坏处。学术科研更是必须出国为上策(但不一定是本科)。现在大四,周围同学找工作,看得出,没有一定的背景关系,想在国内好单位站住脚难上加难(且不提意识形态上你是否喜欢国内的氛围)。这也是我从大二决定必须出国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希望从事学术类工作,而北大实力不够,资源更不够。另外,我想,希望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人绝不止我和我身边的这几位朋友。如果出国与在国外生活相连,本科出国是好事。所以我认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如果想学习,想在国外工作,想搞科研,趁早出国是有必要的。因为你到了清华北大,最后还得出国,否则在学术道路上基本就是死路一条(特别是学小语种的同学,如果你想把小语种和地区研究相连接,北大的资质不够)。另外,人文社科北大还没有哪一门在世界能排上前*若干百*名。(专业之间不同,北大社会学哲学还是有很好的老师的,学校不可能只靠老师) 第二,小外的出国同学很多去了日本立命馆太平洋大学。这个学校好与不好,我不好评价,因为我并不了解。其与立命馆的关系也未作调查,道听途说不可信。后来据说有了多伦多大学的项目。南外早就有多伦多的项目了。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有学校组织行为而非纯个人申请。这本身不大符合国外大学录取的步骤。纯个人申请,看起来在小外还远远不成气候。
部分语言类专业全国排名(转) 末列数字为全国高校开此专业校数外国语言文学类新专业W 1 山东大学 A++ 10 英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518 英语 2 北京大学 A++ 518 英语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518 英语 4 南京大学 A++ 518 英语 5 复旦大学 A++ 518 英语 6 河南大学 A++ 518 俄语 1 黑龙江大学 A++ 82 俄语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82 俄语 3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82 俄语 4 北京师范大学 A++ 82 俄语 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82 德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51 德语 2 北京大学 A++ 51 德语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51 法语 1 北京大学 A++ 57 法语 2 南京大学 A++ 57 西班牙语 1 北京大学 A++ 16 西班牙语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16 阿拉伯语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12 日语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241 日语 2 北京大学 A++ 241 日语 3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241 日语 4 东北师范大学 A++ 241 日语 5 上海交通大学 A++ 241 日语 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241 日语 7 南京大学 A++ 241 日语 8 吉林大学 A++ 241 日语 9 复旦大学 A++ 241 日语 10 同济大学 A++ 241 日语 11 中山大学 A++ 241 波斯语 1 北京大学 A++ 3 朝鲜语 1 延边大学 A++ 40 朝鲜语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40 朝鲜语 3 复旦大学 A++ 40 印度尼西亚语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5 柬埔寨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3 柬埔寨语 2 云南民族大学 A++ 3 老挝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3 缅甸语 1 北京大学 A++ 4 马来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2 马来语 2 中国传媒大学 A++ 2 蒙古语 1 北京大学 A++ 2 僧加罗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2 僧加罗语 2 中国传媒大学 A++ 2 泰语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6 乌尔都语 1 北京大学 A++ 2 越南语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8 斯瓦希里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2 斯瓦希里语 2 中国传媒大学 A++ 2 葡萄牙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5 葡萄牙语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5 土耳其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2 土耳其语 2 中国传媒大学 A++ 2 匈牙利语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2 匈牙利语 2 中国传媒大学 A++ 2 意大利语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8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