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水尽不复来
藏而不喝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8
粉丝数: 4,529
发帖数: 37,892
关注贴吧数: 10
水井坊建国70酒评 水井坊建国闻香略带霉陈,香气呈现比较单一,无太多变化。入口口感柔和,较甜,香气不算浓郁但也还可以,窖香减弱,整个香气变化不丰富较为单一。中后很干净,回味长度相比清、公元十三啥的更短促。 特点:柔和、甜美,干净、尾短。 狮子头不错
14水井坊清 PK 06木盒风雅颂 PK 16木盒风雅颂 14清闻香窖香舒适,香气厚实有油感,蜜甜感不错。入口口感醇厚,香气浓郁丰富,窖香中带着比较厚的焦糊香,中后甜润略苦,悠长。好酒,明显强于普五。 06风雅颂闻香比14清更冲,香气没清那么厚实,略显单薄。 入口窖香、陈味表现得很舒服,同样口感上没有14清厚实,香气同样丰富但不带焦糊香。后味干净悠长。 16木盒风雅颂闻香就更冲了,明显比06还冲一些,窖香也似乎弱一些,但闻香给人的整体结构和06风雅颂很相似。 入口喝,16风雅颂和06还是差别很明显,16窖香表达更弱,口感不厚实但油感却挺好(二次闻香有点腻),整体香气也更单薄一些,特别是中后段区别明显,中段香气复杂度差一些,后段显得更短促。 整体评价,14清>06木盒风雅颂>16木盒风雅颂。如果14清8分,那么06木盒风雅颂7分,16木盒风雅颂5分。
水井坊世纪典藏酒评 本不是水井坊迷,奈何解惑水井坊高端后一发不可收拾,索性弄到底了。世纪典藏应该是水井坊酒友心目中很经典的产品了。 单闻世纪典藏还是酒体较厚的,酒精味也很淡,有一丝梨子味道的果香,陈味中夹杂窖香,同时还有种类似于人参的味道,香气变化不算丰富,显得内敛厚实。 入口酒体醇厚,气化感强,香气强度高冲高好,直冲口腔,香气变化也丰富,窖香足但其他香气不如明丰富,中后相对明下去得快。这酒甜中有点发苦,就犹如吃了颗很甜的话梅一样,甜中带一丝丝腻,一丝丝苦,甜苦甜苦的,口腔残留舒适的粮陈之味。 优点:香气很喷薄,强度高。缺点:中后相对下去得快,稍显短促,且甜中发苦。 评价:好酒,尤其喜欢香气喷薄的可以试一试。
水井坊明15年版本酒评 老版的水井坊明从14年下半年出到15年上半年,按理说二者酒质是没有差异的。嚯,忒么居然也有很明显的差异,供大家参考。 15明和14明闻香区别挺大,14的窖香更浓郁且带焦糊,15窖香相对弱化不少,不带焦糊且香气更内敛。 15明入口香气较为内敛,含在嘴里约3秒后才可以感觉到香气也很浓郁,对舌头不断冲击、刺激感强。吞咽后各种香气四散开来,浓郁、丰富,回味很长且很干净,饮后也令人十分愉悦。 15明相对14明而言,无论是闻香还是喝起来,弱化了水井坊式窖香(带点臭的那种,非贬义,令人很愉悦,个人很喜欢),同时弱化了焦糊香,由此而造成的香气浓郁度和丰富度,甚至陈味都是输于14明的。除此之外,15明保留了足够的香气浓郁与复杂程度。 但正是由于做了这种减法,适度而非极浓的窖香使得15明在香气大众接受度和中后味干净度上提升了,同时整个香气的表达更有序而不像14明那样让舌头应接不暇。 这种酒体和香气表达方式的调整和差异,看个人喜好吧。我反复喝了14和15版,二者都令我饮后非常开心舒坦。 都是美酒!
深夜放毒—水井坊元酒评 首先感谢佛导夫妇的美酒和家宴盛情款待,让我能一品水井坊元的芬芳。@佛的导师🌀 虽然同在北京,但以前素未相识,因为美酒而大家相聚。其实除了元还喝了很多款酒,如下: 1. 新元 2. 燕京八景 3. 原窖 4. 中华坛 5. 璀璨中华 6. 86年半斤白董 7. 武陵上酱 8. 90年代老湘泉 下面是元的酒评。 闻香,香气厚重内敛,霉陈带点焦糊的感觉,水井坊式的窖香不算太浓,不是那一丝水井坊式窖香,前段让人恍惚觉得是在闻国窖呢[奸笑]。入口呢,口感醇厚,老酒比例加得应该还是多的,但陈味不太突出了。香气还是很浓郁丰富的,香气喷薄气化感强,对舌头和上鄂的刺激较大,容易使上颚变麻。尾味香气层次变化比较平,净爽利落,回味长度可以但不算丰富,口腔留香粮陈之感挺好。 该酒最大的特点是增强了多粮粮香的香气,且香气喷薄气化感好,它突出多粮粮香之感,弱化了窖香,试图在粮香和窖香之间做一个相对的平衡(而明清这种窖香就很重)。回味干净爽利,确实是一款非常棒的酒。 但这么贵的酒,我认为这样的水平还是不够的。缺点在于,水井坊式的窖香虽然展现出来了但不够浓郁,无论香气强度和丰富程度都不如明,且不如明果香十足。中后的回味呢,大体走的是博物馆壹号的路子,虽然挺长很干净,但回味不丰富,相对平淡且缺乏层次感。 如果此酒增强中后的香气丰富程度,并把回味的层次增强,就更完美了。
郎酒百年郎——酒评 17年百年郎来自于一波开坛的酒样。 闻香,这个百年郎厚重、焦糊、酱味好带点舒适的果香,开瓶一会儿后焦糊消失。入口柔和醇厚,酱味不算太浓,随之而来的酸,回味长度还可以,但酒体层次显得平淡,香气不丰富。第一口,一点惊艳之感都没有。再来一口,居然有青花郎般的涩味。第三口开始,前段仍然平淡,回味喉头持续回暖,持续回嗝花果香,整体来看回味挺长,明显的粮陈,很舒适。 对比下02年茅30,茅30闻着明显更浓郁,陈味也重。浓郁强劲,油感好,香气丰富,层次感好。再喝百年郎,生涩,其它方面也还可以。第一和第二印象,百年郎好酒,但不是一口眼惊艳的那种。 整体点评:17年百年郎柔和酱味正但不算浓郁,喝着不如闻着醇厚且显得青涩,酒体层次不强略显平淡,不是那种一口惊艳的酒。但此酒整体协调适饮,回味挺长,吞咽后喉头持续回暖,持续回嗝花果香,有点回味一小浪一小浪的意味,回味明显的粮陈,很舒适。 值得细品,但一口抓不住人心,我喜欢这酒一浪一浪的小回味。
水井坊明酒评 终于还是撸了瓶子坊,解惑了瓶子坊高端。世纪典藏、明、博物馆壹号、建国70、02木盒、06风雅颂、公元十三、14清都齐活了,慢慢点评。 本次点评14明,一共撸了三瓶,开的一瓶来自于酒样。 闻香:14年明的香气非常柔和而且浓郁,香气呈现出一种非常舒适的某种软糯的热带水果之感,典型的水井坊式窖香,同时带一点陈味,即使深吸也几乎感受不到“酒精”刺激味。总之,整个香气柔和温柔,但香气又浓郁而无酒精刺激感,真的是令人非常舒适,闻闻就很满足了。 入口很甜,口感柔和,含在口腔中,香气不断气化喷发,这个度数能做到如此的香气浓郁丰富,非常牛了,我这一口在口腔中含了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弄得口腔都有点麻了。吞咽后,整个酒体也很有层次感,明显的从胃到食道到喉头的多轮次回暖之感,回味复杂而悠长。口腔残留一些粮陈之香,舒适。回了几个嗝,舒适,令人想到热带水果之感。 确实好酒,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让人感觉到喝的不是酒一样,非常愉悦。多一分则过艳,减一分则偏淡,香气恰到好处。让人一眼倾与他的外貌,品一口忠于它的品质。
收几坛爱我中华璀璨中华 试试在这儿能收到爱我中华璀璨中华不。有没有想要出爱我中华璀璨中华的?直接出给我或者换酒也行😁
水井坊世纪典藏酒评预告 某酒友要开这个水井坊的世纪典藏,我的藏酒中没有这个世纪典藏,但又想解惑,遂分了四两。 这个酒,我还是相当期待的,老水井坊确实是有点东西的。等收到货后,再酒评
国窖世界品味,品味世界酒评 世界品味的瓶子比较独特,和轩尼诗XO的瓶子挺类似。这款酒总是卖得很贵,大概四千大几百以上了。那么到底值不值呢? 这款酒无论闻还是喝,香气都比较淡,呈现出一点陈味,口感柔顺,有点甜润之感,尾味干净但短。几个字总结:香气淡薄、口感柔顺、尾净但短。 点评:垃圾,不如普国 可惜我的银子啊,哎!大家别买了,见一次喷一次。
经典五粮液摆一排其实也挺好看且耐看的 这款经典五粮液真是五粮液的用心之作,酒质上乘,非常好喝。虽然定位很高,价格从发售开始就一直掉(五粮液特色),掉到1400左右居然稳住了。先存个几箱,等1200了喊我声,多撸几箱,哈哈
五粮液龙坛酒评 挺长一段时间,对白酒兴趣不太大了,啥浓酱清董兼,基本从低到高都喝了一个遍吧,连买酒和发帖的兴趣也没了。 以前极力推崇的68度国窖之流的,喝得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儿。任何东西,经常造,也就失去了惊艳之感,这个用在男对女方面似乎也一样??很少白酒能给我惊艳之感了。 回到这个五粮液龙坛,这个五粮液的酱酒吧,也是趟出了自己的风格,以酱为主,但同时具备浓香窖池之感,且蜜甜感明显比茅系重,中和了茅系尾苦之感,给人愉悦感很强。这酒无论用料还是勾调,我觉得都很赞,勾调方面很均衡,虽然不是茅系风格,但也不是如永福老酱般兼香风格,主体以酱为主,但辅助以浓香窖池之感,并以浓香的蜜甜中和茅苦之感,让人舒适愉悦。 这酒有个厉害的地方,和其他高端酱酒同台PK,居然一点不怵……这是我没想到的,反过来证明了五粮液的料还是堆得足,风格问题看自己喜好选择。 酱酒呈现不同的风格,对酒友而言有更多选择,是好事。谁说只能说茅系?或者郎系风格?喝酒这东西吧,看主要用途是啥,喝自己喜好的、愉悦感强的。收藏或者宴请,一般是选择广告多,大家认可度高的,都知道那个价是啥档次。
国窖大国花VS定制壹号VS03年首批公斤原窖 我擦,好酒,哈哈
求购国窖爱我中华璀璨中华 哪位大佬有这个璀璨中华的纪念版和白金版想出的,和我联系啊 。长期有效
求购国窖爱我中华璀璨中华 哪位大佬有这个璀璨中华的纪念版和白金版想出的,和我联系啊 。长期有效
求购国窖爱我中华璀璨中华 哪位大佬有这个璀璨中华的纪念版和白金版想出的,和我联系啊 。长期有效
求购国窖爱我中华璀璨中华 哪位大佬有这个璀璨中华的纪念版和白金版想出的,和我联系啊。长期有效
搞到一坛爱我中华璀璨中华,在高端国窖中也算稀罕货了 国窖爱我中华系列,可以说是老窖的巅峰之作系列了,分为:爱我中华满堂红、轩辕黄、璀璨中华纪念版、中华坛、璀璨中华白金版、中华坛卢浮宫版。 这个系列无一列外都是老窖的上乘之作。如果说68度原窖在浓郁度等各方面做得比较极致,那么爱我中华系列更协调圆润,适饮性还是比68度国窖高。 各位强大的吧友,有知道璀璨中华和中华坛渠道的,可以私信我哈………求求求
董酒国密1977、1997和国窖原窖大PK 浓香、酱香、清香都喝到头了,老董还没喝到头啊。我口味非常广泛,各种香型白酒、红酒、白兰地和威士忌都喝,虽然红酒还没喝得明白。 这次解惑的是董酒1977,吧友撸了一起分来解惑,同时对比下1997和国窖原窖。 酒评:1977闻香很舒适的药香,没有一丝酒精味。入口香气浓郁度极好,甚至浓郁得稍微有点苦味,酒体强度和冲击感一般,中后层次感和回味在入口表现的衬托下很一般,后段的味道集中体现在口腔内,喉头、食道和鼻腔只能感受到少许,给人以爽而不透的感觉,作为一万块一斤的酒,差点意思。 1997呢,入口也是很浓郁,后味干净,酒体比1977略微强劲些,但在浓郁度、口感醇厚度和香气持久性上,都被1977按在地上摩擦。 喝完后开了个国窖原窖,看看能不能压住这么浓郁的1977。结果68度的原窖,在浓郁度上也没法压制住59度的1977,可见老董的浓郁度真是牛,但原窖的中后段比1977长很多,回味和回嗝也长很多。 或许有人要问,1977的浓郁度干得过茅50么,答案是茅50的香气浓郁度在1977面前就是个弟弟。 我喝过的几款董酒,1977、1997、95褐董都很不错,确实有料,值得推荐。
求购一坛爱我中华璀璨中华 有货的带价来吧,差一坛这玩意儿就完整了
酱香完结贴—从普茅、精品、茅15、茅30到茅50酒评 图1是我的,图2茅50是网图。我买茅子也就是普茅、精品和茅15,再高也没买过了,茅30和茅50斤价太贵,超过了我买来喝的斤价了,过。 这次茅30和茅50的酒样来自于一波。 好了,前情交待完毕,酒评来了。 普茅为2022年份,精品17陈酿、茅15是2020年、茅30是2002、茅50是2013年。 闻香。22年普茅闻香正,香气不算浓郁甚至有点淡。17精品,闻香强劲浓郁。茅15闻香带“霉陈”,酒体更醇厚,茅香好,但略微带丝丝酸。30年闻香茅香浓郁强劲,刚闻还能闻到一丝焦糊香。茅50闻起来比茅30陈味更重、更醇厚,但香气也更内敛柔和。 喝:茅50口感醇厚,入口柔和,喝起来很纯正的茅香,尾巴也还是能感觉到一丢丢苦。 茅30相对茅50,更“青涩”一些,口感没那么厚实,但酒体冲击力要强一些,尾巴比茅50明显要苦,中后味持续时间非常长。 再往下喝,茅15茅香也很正,但被衬托得更“涩”,更苦,接着喝一下子感觉不到中后,但稍缓一会儿回味还不错。 17精品,虽然不如茅15醇厚,但给人以更浓郁强劲之感,回味悠长。 22年普茅,无论是单喝还是对比喝,都不咋地。哪怕是21年的普茅,也是很不错的,也不知道为何,22年的普茅就是很差,酱香淡,中后居然有水感,回味也不咋行。 评价:总体来说,从普茅到茅50,茅苦逐渐减弱,但到茅50尾巴都还是有一点点茅苦。从普茅(2022年)、17精品(2017年)、茅15(2020年)、茅30(2002年)、茅50(2012年),依次呈现柔和淡寡、浓郁强劲、醇厚柔和、浓郁强劲、醇厚柔和之感,回味长度方面基本上是逐步加强。 有意思的是,从普茅一直喝到茅50,苦味越来越少。倒着喝,从茅50喝到普茅,到茅15都很正常的苦味加重,但精品的时候,精品也会有一丝酸。。。这就是衬托造成的,单喝17精品没半点酸。 茅30相对茅15提升还是很大的,而茅50相对茅30提升不大。17精品比2022普茅提升很大,很接近2020年茅15水准,但风格不同。 至此,浓香五粮液和国窖解惑完毕,茅台完毕,清香完毕,董酒喝过1997和褐董还没到头。
五粮液完结篇—从10年到五粮液60年 图1是我的,图2也是我的,图2是倒出来的酒样封装了。 认真酒评开始,超长酒评,发不下,回帖中会有更丰富的内容。 闻香:10年柔和舒适,15年酱陈焦糊明显,30年已经略微有淡淡的川酱(参考五粮液自己的老酱、15酱系列)之感了,50年川酱之感更明显些、略带焦糊香,60年整个闻起来的川酱之感很明显了。从15年开始,五粮液的年份酒闻香呈现的风格高度一致,那就是前端偏川酱、偏陈、略带焦糊香,酒体香气闻起来内敛不奔放,当然闻香后端还是浓香风格哈。 喝:五粮液60年,**,莫非是五粮液酱酒来着???50年相对没那么酱,30更没那么酱,忒么喝着真的很一般,玩意儿??好歹以前有喝15年的经验,五粮液年份酒得醒酒。
80年代60度琵琶汾酒评 这个80年代琵琶汾,是酒友免费分享的,感谢下,白嫖真香。 初闻有较浓的清香之感,随之而来的浓浓的陈味,再闻,几乎整个酒体被厚厚的陈味笼罩得化不开,还带点酸的那种,真是“老物件”。 喝在嘴里,果然是老陈之感十足,就好像你刚打开一个陈年木箱子或者走进那种老旧地下室的那种陈,陈中都略带丝丝酸感了,口感厚,整体清香之感已经较弱了,中后悠长,留香口中带陈、酸、一丝清香尾端的那种苦甜苦甜混杂在一起。 总之这款酒,中后挺棒的,但过于老陈甚至有点发酸影响了这款酒的体验。顺便说一句,这个陈并不是现在不少汾酒上的酱陈,和酱没一毛钱关系,纯碎的老物件的陈旧之感。 这瓶酒用流量计测得的度数是60.14度,共540ml,并不跑酒,保存得非常好了。可见过于老陈的东西并不那么好,主要体现在陈味重得不那么舒服了,且还会发酸。陈味可以通过醒酒散掉些,发酸就没法处理了。
听说这儿能收到好价的国窖—收各种瓶子货,欢迎回血的来找我 什么国窖花好月圆 中华坛 啥的
六大神兽祝祖国繁荣昌盛 不得不说中华坛实物确实精美,不知不觉就集邮了六坛,收工。除了费银子,没其他毛病。
68度定制国窖大坛品鉴—娜娜大战军军 65-68度定制国窖,分别由周军和曾娜调制,不同人调制到底有差别么? 闻香上,军军和娜娜差不多。但喝着区别挺大,军军阳刚挺拔,娜娜柔和舒适、柔带尾刚。 这两货对比68度温永盛,闻香还是温永盛强,68度温永盛明显醇厚,浓郁复杂不少,余味缭绕。 毕!
乱七八糟的对比:八代普五、文君大师60度、普国、君雅 酒友聊天的时候,大家七嘴八舌,品酒的时候有啥较为标准的程序么? 我正好今晚喝了这四个酒,有点晕乎。回答如下: 除了别一口咽,我觉得没啥标准动作,跟着酒体走,让你含就含,含不住就咽,想闭嘴感受就闭嘴感受,想呼吸就呼吸…要说有啥标准程序的话,我觉得先观其色、再反复闻其味、后饮。你要说饮有啥标准程序,那是扯蛋的,唯一的建议就是别一口吞。后续的回味啥的,真的你的感觉会导引你,很自然的事情,该闭嘴闭嘴,该呼吸呼吸 要说啥叫品酒程序,我就我个人感受总结而言是以下十五字: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汇于心、共于情。
惊闻温永盛到天价了!还以为我眼睛花了 早上一吧友发过来一张图,说60度温永盛7000-7300了………68度温永盛到6800了!!这是某出货价,听说还不是个别这价出!! 也有些吧友在我以前的帖子里询问,表达出五千大几百错过60度温永盛的遗憾,六千大几百也想上!! 整得我一头懵,这俩温永盛不就一直4000-4500的价格么,作为一个没有这些瓶子货的吧友,看来我已经跟不上步伐了 啧啧啧,这届吧友不会贴吧搜索帖子么
换瓶温永盛,真还是假?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吧友问我:换瓶温永盛靠谱么? 明确说不靠谱,这哪是换瓶啊,瓶子都不见,忒么一散酒。曾经很久之前,我喝到过四川某酒商的换瓶温永盛,当时好像还叫原窖……绝对和68度温永盛或者国窖原窖是两个东西,一闻就出来了,度数也没有68度。当然,当初酒商们也不叫温永盛,也不叫国窖原窖,只叫原窖…… 套用贴吧的一句话:差价过大、必有一傻!!特别是这种小众酒,本来就没多少量,还整个换瓶,逗呢?别的大单品换瓶是经销商套费用,你这个小众品,套鸡毛?
调皮的一波寄来四个酒样,猜猜我翻车了么 酒友一波突然寄来四个酒样,说是一个老白干,一个93年名绿液,还有两个一样的未知名的酒,说是让我尝尝交流下。 收到酒后,开干!四个酒样,老白干不知道是哪款,明绿液第一次听说,另外两个一样的是全盲品。 直接上原样酒评。 老白干闻着醇厚油感好,粮陈也不错,但入口并不咋厚重几乎没油感,整个酒体显得比较轻快,强劲,回味很长,残留陈味,很不错的一款酒,除了入口醇厚和油感不如1915,我觉得中后比1915更强。 那个1993年的明绿液,闻起来忒么居然有类似于新鲜人参的那种味儿,闻着柔和带点甜,也有陈味,给人的感觉咋说呢,像是人参泡的浓香酒那种感觉。入口柔和,喝着确实也是那种浓香中带着泡人参的那种感觉,浓郁度上没啥高度,显得平淡,但回味还行,残留的粮陈感觉不错。 2号和3号一闻就是老窖。单从闻香上而言,二者是一个东西。喝着吧,酒体上感觉也是一样,但二者确实有区别。2号吞咽后的烈度或者说冲击感没有3号强,3号冲击感更强些口腔能发麻,而2号的冲击高度没那强但果香更好。同时2号的回味中带着些许酱陈,而3号几乎没感受到酱陈。这两点我觉得是两款区别较大的地方。2号和3号的香气复杂度在国窖中不算丰富复杂,中后味也不算很长……这两款我盲猜是大国韵。 我把品酒感受也和一波交流了,才知道老白干是05年五星老白干,我第一次听说,确实很强。那个明绿液也就是个味道独特,没啥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2号和3号虽然我一下就喝出来了是大国韵,但确实由于喝的先后顺序不同,也喝出来了一些区别……后来一波说是同一坛酒倒的,艾玛,这就有意思了。闻香能很准确地判断是一个酒,喝着也能准确地判断是同一款,但我以为是开坛时间不一样,或者批次有差别,但其实都一样。高度酒带来的口腔刺激感强,刚开始的几口可能感受都会有一些差别吧……但也有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导致喝出差别来了?? 挺有意思的体验。
茅15酒评——好像很久很久不来贴水帖了,估计都没几个人认识我了 前两天开了个20年茅15,酒友一波分完寄给大家。 直接上酒评。 看色泽已经很黄了。闻着酱香正、醇厚、带点霉陈味。相较之下再闻习30,艾玛,酸味漆味儿并出。茅15入口柔和,喝着酱香也挺正,醇厚、油感好,回味也不错,但没啥惊艳之感。 茅15相对于普茅的提升幅度,都没有习30相对于88的提升幅度大,更不如普国相对于60度国窖的提升幅度大。浓香的这种提升不仅是更醇厚的问题,那是浓郁度冲力度各方面鲜明的提升。 比较搞的是,虽然茅15除了口感柔和、酒体醇厚、油感好之外没多大惊艳之处,但一对比习30,把习30衬得各种不好味道都放大了。 我略微想了想,酱酒这种年份酒提升口感醇厚粘稠路数,和它工艺有关。它不那么讲究窖池,那高端和次高端带来的香气复杂度差异度就没那么大;同时呢,它又不提度数,那么香气物质的浓郁度也就不好提上去,也就不像高端浓香还能提高度数来提高冲击惊艳之感;那能咋办呢?就通过不同年份的调味酒,来提高口感、提高酒体醇厚粘稠之感。
求购国窖爱我中华—璀璨中华纪念版和白金版 价格不太离谱就行
求购国窖爱我中华—璀璨中华纪念版和白金版都行 有的带价来吧,不要太离谱就行
这个包装的大中品,还真是挺霸气的 把旁边的11年3L的1618都衬得小了
55度中国品味 PK 普通中品 这个55度的大家伙,确实大,大甚得我心。 结论:大中品类似于香梨和香蕉混合体的果香特别浓郁,令人非常舒适;普通中品带点酱、焦糊、更强调窖香,香气更厚重、复杂些。 大中品闻香香气浓郁,主要体现了浓厚的果香,类似于香梨和香蕉的混合气息,我在倒酒的过程中那种果香就令人非常愉悦。 迫不及待地喝了几口,入口香气浓郁,如闻香一般果香浓郁,酒体偏甜,回味长度还算可以,且非常干净,饮后非常舒适,身心愉悦。此酒虽然不如老中品香气那么复杂醇厚,但表现出浓郁的花果香,加上后味干净,酒体协调,饮用起来愉悦感极好。 我知道大家一定会关心价格,这货9500-9800的价格算好价。 当然也有人会问,和其他国窖55度的比如何,水帖嘛,慢慢来
中国品味 VS 经典五粮液 这两款都是同价位的好酒,二者PK谁更好呢?中品是2011年,经典是新年份。 闻香:二者区别非常大,经典五粮液呈现出更好的窖香,香气显得轻快,而中国品味闻香明显厚重且带点酱。 入口:经典五粮液既带着普五的喷香之感,但又带着丰富的窖香,使得整个香气饱满而不腻,吞咽后舌头两边香气刺激经久不散,回味层次好且长。整个酒体协调,香气不沉闷,显得流畅轻快,从吞咽到回味,像轻快活泼的音符跳过舌尖与喉头。 而中国品味入口明显较经典五粮液甜,口感更醇厚,略带点酱味、焦糊香,仔细品甚至有点熟芝麻香,整个酒体相对经典五粮液显得厚重些,香气似乎也复杂些,回味也长,但我认为层次感没有经典五粮液好,尾味也有一点苦味。 总结:二者真是好酒,可以说是52度浓香顶级之二了吧。风格区别明显,经典五粮液既有喷香又窖香更浓,酒体流畅,给人以轻快之感,而中品香气带点酱和焦糊香(甚至有点熟芝麻味),香气更厚重复杂,整个酒体厚重些没那么轻快,回味层次及味味处理我觉得不及经典。 二者属于同一水平的酒。就个人喜好而言,我选经典五粮液。就品牌硬度而言,也是经典五粮液更硬些。
国窖品味系列还算全乎了 中品系列的酒喝着很舒服,但在高端国窖中只能算是一般的酒。虽然我并没那么喜欢中品系列,哎,不知不觉品味系列居然全乎了
18年习30酒评 我是浓酱清董,白兰地威士忌都喝,只是似乎大家觉得我总是水国窖 这次水个习30的酒评。习酒喝过金典、1988、习15,但还没尝过习30,这次酒友分享给我个18年的酒样。 这个年份的习30已经很黄了,闻香酱香舒适优雅,香气细腻,令人愉悦的花蜜蜜甜之感,令人没想到的是香气中带着酸。 入口,非常明显的粘稠醇厚,口感柔和,花果香呈现明显,吞咽后仍然酸,随后有些苦味,回味非常不错,悠长中带蜜甜和少许焦糊香。 饮后让人非常愉悦。 这个习30是18年的,感觉综合了高端郎和一些茅的影子[破涕为笑],好酒无疑。
国窖国礼酒评 这个国礼其实是和中华坛一起开的,继续上个酒评。 闻香不算特别浓郁,带点酱陈,有令人愉悦的一点点花果香。入口相对柔和,这个级别该有的香气复杂丰富也还算可以,吞咽后香气铺满舌头,口腔留香久。整个酒体设计得流畅舒适,既保留了香气复杂丰富,酒体又协调适饮。后味很干净且生津感很好。 评价:国礼用的窖池年份不明确,号称用的是储存了长达60年的原酒,辅以传统的大红灯笼造型,用以馈赠外国元首。造型和宣传是格调满满,尤其是有某照片的加持。 整体上这款酒呢,无论浓郁还是香气复杂程度等各方面,都不算国窖中的顶级,口感也偏柔和不够醇厚,整个酒体协调,口感好,后味干净。这个价位的国窖中,国礼的酒质是没那么强的。但想到这个是馈赠国外元首的,那么调制得入口柔和,香气协调,后味非常干净,也就不难理解了。高端国窖中其实还有两个有名的单品:至尊和至美,调制也是这个思路。
国窖中华坛酒评—似乎是首开? 似乎有段时间不在酱吧发帖了,而且听说又涌现了很多水王。。 白酒喝过很多品牌的高中低,很多香型了,有点兴趣乏乏了,加上越来越只想喝,懒得发酒评,估计多数老酒鬼也和我差不多的状态。 先介绍下中华坛。中华坛是国窖顶级产品之一,爱我中华系列的一款,爱我中华系列的不少产品号称国窖最老窖池350-440年,分为:满堂红、轩辕黄、璀璨中华、璀璨中华白金版、中华坛。 大家熟知中华坛,恐怕还是因为其瓶子造型霸气和价格昂贵,而不是其酒质。 再说下来坛背景。这次开坛,是被吧里的一波、老马嘿等几个酒友撺掇开来解惑,他们知道我收藏了那么几坛,而且都是好价。 下面是酒评。 闻香:香气浓郁,略带点酱和陈味,闻香就能给人以厚重之感,夹杂些若有若无的花果香和蜜甜香,令人非常愉悦。 入口醇厚浓郁,带粘稠之感,香气凝聚。吞咽后香气铺开,略带点焦香,香气浓郁丰富,厚重感很好,回味层次感很好,干净悠长。 饮后心里蜜甜甜,愉悦感非常不错。 中华坛无愧国窖的顶端之一,香气浓郁复杂,口感厚重,回味层次感好,长且干净。 PS: 其实这次一次开了几个酒,中华坛、国礼、温永盛、06国学。对比评价嘛,显然得分几个帖子啊 国窖的各种高端基本上算解惑到头了。温永盛,定制壹号,大国花,国礼等等,可能国窖喝过的品种,我算是酱吧最多之一了吧?
洋河最高端封坛68度、国缘V9 68度浓香,大战68度国窖温永盛 洋河封坛68度和国缘V9 68度浓香,大概代表了江淮派浓香的巅峰,来自于一波的酒样。 收到后迫不及待品品这两款酒的特色,并和国窖68度温永盛进行对比。 闻香感觉今世缘V9明显比洋河封坛浓郁,香气复杂。闻着今世缘V9浓郁复杂,厚重感好,窖香中带着点烤麦的焦糊香。封坛68呢,闻香香气还是比较足的,但感觉单薄不复杂,没啥厚重感,也没焦糊香,香气较为单一而干净。 入口,洋河封坛香气还是很足的,确实不够重,层次也不强,相对它68度的度数而言冲击力和层次都不够,甜度适中回味干净。 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吞咽完后舌头两边残留很长的熟“芝麻”似的腻香,经久不散(这个香很像那个58度内参洞藏钻石版入口那个香)。V9明显厚重,酱陈中带焦糊香,香气相比洋河封坛更复杂,绽放得更开,整个酒体比洋河封坛更有力度,后段会让舌头发麻而甜中带点苦。 这两款酒非常不一样的风格。整体上来讲,还是国缘V9胜出一筹,如果洋河封坛没有回味的时候在舌头两侧经久不散的熟芝麻腻香,它就很一般。 国缘v9的焦糊香比温永盛明显,但温永盛那个香气冲击力,一浪一浪的层次感中,带着一浪一浪的冲击力,这种持久而挺拔(冲击力)完胜国缘V9。温永盛后味也比国缘V9干净。 用小H文形容就是,V9是啊……满足2秒,温永盛是啊……啊……啊………啊………啊………一脸满足N秒。
收几瓶五粮液百年世博自喝 4000有想出的么
收几瓶五粮液百年世博自喝 4000,有要出的么
五粮液年份酒如何?——十五年酒评 五粮液年份酒,从十年,十五年,三十年,五十年,到六十年。十年到五十年,又有50度和55度之分。我喝过50度的十年五粮液,非常不错的酒,果香突出(类似于青苹果的那种),酒体柔顺,回嗝特别舒适。 这次解惑五粮液十五年,07年55度。 这酒刚开瓶来一口,艾玛,那股子带酱的老陈味非常强,同时有明显的烤麦香…然后在浓厚酱陈的掩盖下,后段基本没了。不过有趣的是,开瓶口醒个大概二十分钟,虽然酱陈也足,烤麦香也有,但后段的多粮香气和丰富又给你展现出来了,香气凝聚后扩散,回味长度也不错,非常有特色的一款好酒。 记得要醒酒,不然那个陈味会让你怀疑喝到假酒了。
那些大肉价购买国窖品味敦煌的呢? 刚入手一套国窖品味敦煌,并不是我特别喜欢这一款。无它,价格降到位了,觉得可喝可集邮了。 这款酒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款,为啥这样说呢?当初刚出来的时候,吧里不少人开始带节奏,说这酒秒杀普通中品,极具收藏价值……刚开始都没见过一个人开瓶甚至开箱的都少,我还记得当时一个字母ID,什么XXXboy的,说是一箱又一箱的买,艾玛,就是不开瓶。很多人跟着节奏至少1万5000左右买的,这酒是我当初怼过的一款,为此还专门开瓶对比过普通中品和敦煌……一款定制酒,也就和普通中品大差不差,被吹嘘得秒杀普通中品…… 现在这套收藏版,降价到普通中品价格了,集邮一套,感慨下当初
60度国窖熊猫品鉴—酱吧首评?? 这款熊猫是国窖最近两年新出的酒,宣传得还是比较牛的,说是30年调味酒,那这酒到底品质如何呢? 闻香还是刺激性较强的,陈香并不怎么突出。入口在60度中算柔和,窖香并不算太浓郁,显得干净,吞咽后香气复杂之感上来了,酒体醇厚,后味甜净。这款酒个人觉得胜在中后,一般酒在入口醇厚之感香气复杂之感就体现了,这酒下咽后才展现复杂香气和厚重感,整体上是款非常不错的酒。
56度五粮液老酒能否抗衡住国窖55度的瓶子货? 难得提前放假,进入五一模式。几瓶酒,一点花生米,喝起来。 五粮液在55-56度中还是有很多好酒的,比如老酒就是很知名的一款。老酒前前后后我喝过四次了,我记得第一次我给它的评价是1618增强版,到现在也是这么个感觉。 国窖这几款55度我也喝了很多了,没啥新意了。作为浓香二老的五粮液和老窖,它们相同定位的产品PK如何?也是个很有意思的对比。 先说结论:老酒整体上不如国窖的这些瓶子货。 老酒:窖香突出,略带酱和一点粮食的焦糊香,入口香气比1618浓郁不少,较甜但适中,回味长度比普五和1618都强,但还是略显短促。 书香门第:相对老酒香气还是复杂些,回味更甜,但没老酒那种带酱和粮食焦糊的特色。 女儿香:窖香浓郁,香气复杂丰富,回味比老酒要长一些。相较之下,老酒就不够香气复杂。 双桂联芳:同样窖香浓郁,香气比女儿香略丰富些,酒体给人更强劲之感。 金榜题名:窖香突出,口感醇厚,香气也很复杂,回味甜长。比双桂的口感更觉醇厚。 如果这几款选,从酒的口感醇厚、香气浓郁、香气丰富、回味丰富、回味长度的角度去评价,老酒大概和书香门第55开吧,但不如女儿香、双桂和金榜。 当然,老酒略带酱陈和粮食焦糊香的特点,又是国窖不具备的。
瞎说从小白开始,喝酒的历程。酱吧老铁们对得上几个? 我个人喝酒有几个阶段: 1. 啥🐔 儿白酒都辣。甜?纳尼?白酒不是柔不柔,晚上口不口渴第二天上不上头么?甜是别人吹牛的吧…白酒会有甜?呵呵… 2. 咋那么多人说某些酒甜得发腻,我咋喝不出来?开始找品酒教程,慢慢训练感受…艾玛,好家伙,还真是有甜味儿 3. 喝出来甜了,嚯,咋大佬们的香气形容五花乱坠的…而我咋又喝不出来了?这次谨慎点,不轻易质疑…于是一通乱翻各种书籍网页,逐步体会…艾玛,直到某次喝红十五,居然确实有较强的花果香 4. 能喝出更多味道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一款酒不断地去品鉴其特色和味道,反反复复,让舌头知道这个就是那味儿,逐步能描述出来。各种品酒的词儿也学会了些。 5. 能喝出不少味道后,也学着别人先闻,呃…越闻越觉得闻还是别喝靠谱,对不少酒而言,闻区分香气挺靠谱,喝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感受。这个阶段,闻过不少单体香,闻的结果是和专业书本描述的一致,诚不欺我也… 6. 能品一些酒后,特别喜欢香气浓郁香无边的酒,比如初级版本的这种代表—普五,后续的喝酒也是体现了一惯的喜好,比如我推荐过的五粮液建国70。这种一惯的特色喜好因人而已,有人喜欢爆香无边,但有人就不喜欢这种香艳反而喜欢优雅的…也有人好陈味儿,看个人吧。 7. 虽然喜欢爆香型的,但喝着确实会腻歪,我会各种香型换着喝,酱浓清董,一般这四种。 8. 喝着喝着,也不一惯追求单一爆香的特点了,整个酒体还是得协调平衡。比如,五粮液68度虽然也很香,但后味短促略显烧喉,从酒体设计而言不够协调,头重脚轻,有比较大的缺陷,而建国70更爆香,入口在70度这个度数已经非常醇厚了,回味丰富而长,整个酒体协调平衡。(当然喝不了高度的会觉得艾玛喝不下去,个体差异无话可说)。只追求酒体协调流畅适饮的,而香气不够饱满丰富的,虽然好酒,但并不是我的菜,比如很多人吹的剑30,还有国窖56度典藏就属于这类。协调流畅但不失香气饱满丰富挺拔的,是我的菜,比如国窖轩辕黄、五粮液得名100都具有这样的风格特点。 9. 喝酒喝到目前的阶段,有时候会很奇妙地体会到一种心境,仿佛能和酿酒师酿造这款酒时想表达的感觉产生共鸣。呃,这属于神棍了…大家听听乐乐也就罢了,不过酒这种东西,能够成为一种文化,越品我觉得是能够达到心境的一种共鸣的。 品和喝是两种概念,瞎几儿大口喝,到最后必然是顺,我ca,好,干…
五粮液高端酒—百年世博酒评 最近花粉过敏严重,在北京这么多年居然第一次花粉过敏了,嗅觉废了,味觉也半废了。 顶着严重鼻塞和嗓子发炎,来个酒评。 百年世博是五粮液宣城的600年窖池,闻着窖香柔和舒适,同时带点类似梨子的果香(多的闻不出来了,鼻子塞着,也不知道准不准)。入口柔和,窖香突出,香气并不喷香反而显得优雅,回味很长且有层次,给人以甜润之感,中后段比较挺拔,适饮性很好。 这款酒在浓郁度上是赶不上原度的,但在香气优雅度、窖香突出、回味长度和层次方面还是明显胜过原度的。
系统过于敏感,有时候真不愿意发帖了 ……如图,歇菜,睡觉
瞎说高端五粮液 PK 高端国窖 高端国窖基本除了中华坛,我都开了个遍了,也算是国窖到顶了吧。 五粮液我也喝过不少了,细细数来至少二十来种吧,普五、1618、五粮液豪华、虎符令、交杯、801、经典五粮液、五粮液老酒、得名100、五粮液十年、十五年、60度金奖(三款)、68度、70度建国70、莲莲有鱼、日月生辉、72度原度。 家里还有的种类有五粮液三十年、50年、60年,大1618,百年世博等。 这些我喝过的五粮液中,不少都不错。五粮液年份酒中,10年表现出很好的花果香,回嗝很舒服;15年表现出浓厚的酱陈和烤麦香,初喝陈味过于重而容易盖过其他味道,醒酒后,陈味变淡中后段的回味和长度能舒展开,听说30以上也是这样子。55/56度的表现得可以,比如得名100,既浓郁又协调,回味也长;最近的经典也很强,个人认为是略微高于中品的(差距犹如普五和普国,差半档的样子)。但60度的五粮液比较拉垮(没喝金牌80),基本上是普五浓郁度的增强,回味短促,被国窖60度的多数吊打。度数在往上,70度五粮液,相比60度国窖更浓郁,回味长度也能抗衡,奈何度数高,可能不少酒友接收不了,会被一口干麻干趴,但确实好酒。70/72度的,也干不过68度国窖那几款。更高端的五粮液我也没喝过了,我相信是有牛逼的存在的,比如70度那几款大坛子,还有什么秦皇,什么巴拿马90年,什么60年之类的。奈何确实太贵,囊肿羞涩,不能集邮。 这个百年世博,号称600年明窖池,过几天收到货后和国窖的60度对比下,看看是不是款走心的酒。
国窖牛货—爱我中华轩辕黄品鉴 品酒之前说说这款酒,为数不多的56度,参数介绍把bi格拉满,国窖中为数不多的350-440年窖池(2013年的酒,2013-1573=440),基酒和调味酒年份也高。 前几年被炒作得价格一路飙升,现在单瓶都得4000多了吧,量少定位高容易被炒作,就如前两年的董酒一样,当然董酒小众,国窖还算大众。 酒评:这个轩辕黄香气饱满细腻,优雅中有强劲感,酒回味丰富且长,整个酒体协调流畅,适饮性很高。饮后给人以酒体圆润之感。这款酒我个人认为最大的特点是勾调得极其均衡且不失香气饱满和强劲,把香气饱满细腻,协调流畅,适饮性结合得很突出的一款酒。某些酒,可能香气突出但不协调,有些可能协调但香气不够丰富,而这款酒确实功力可以。
56度国窖典藏品鉴 这个大典藏吧,是国窖中不多见的度数,56度。 相对国窖的很多55度而言,此酒入口柔和,窖香不够浓郁,香气不够丰富复杂,回味长度也不算长。但是该酒有个很大的特点,整个酒体呢勾调得很协调,喝起来流畅,香气比较优雅的一款酒,是越喝越顺的那种类型。 这款酒的风格在国窖中,和2016年公斤春酿猴很相似。相对于普通国窖而言,这款酒非常不错,拼酒也会很适合,相对于金榜题名和双桂联芳这种而言,由于香气不够浓郁会被压下去。 如果能加强前段的香气浓郁度和复杂度,同时保持住它这种协调性,会好很多。
开个神酒喝,国窖56度典藏 国窖系列中,56度的见过的就两款,轩辕黄和这个大典藏。大典藏我集邮了两坛,轩辕黄倒是有几箱。 还没喝过56度典藏,今天开一瓶,酒评后面再上吧,龙泉青瓷倒是手感不错
国窖顶级扛把子—定制壹号、原窖、温永盛、大国花横评 匿了很久了,主要是人懒,撸酒兴趣也索然了。 最近看别人开定制壹号,心痒痒了,干脆来个68度国窖顶级货的横向对比得了。 虽然我的存货还可以,但不是所有都开了的,感谢狗蛋儿小两口的两个酒样@狗蛋儿😄老爷们 @爱丽丝狗蛋儿🍺 。 酒评 闻香: 原窖(土色瓶)窖香浓,夹杂些较浓的窖陈味(类似于粮食老陈中带着点霉的那种感觉,不是五粮液那种带点酱味的陈),香气有力略冲。 定制壹号,闻香相对原窖没那么冲,显得更厚重些,同时窖陈味更重。 温永盛(原窖),对比闻香之下窖陈味少一些,窖香也足但给人较新鲜,可能是新开的缘故,香气冲。 68度大国花,窖陈味一样很足,香气厚重,但后续的香气比定制壹号更张扬。 定制壹号入口气化感强,含在嘴里香气源源不断地刺激舌头,带喷香之感,吞咽香气复杂持久,有厚重之感,回味甜长,尾味净。 大国花入口气化感更强,香气复杂,冲击力强,对舌头刺激感强,入口给人以香腻之感,回味长,后味显得很腻歪,这种腻类似于70度五粮液的那种多粮的香腻。 对比喝温永盛,入口显得香气内敛,吞咽后香气复杂冲击力强,中段香气有爆裂之感,酒体中后挺有劲道,回味长。这个温永盛(原窖)和土色瓶装的那个原窖很相似,混喝难以区分,应该是一个酒体,因为年份的原因导致略有不同。 有意思的是,以前单喝温永盛,觉得入口气化感强、入口就觉得香无边且张扬了,但对比混喝,温永盛在定制壹号和大国花入口气化感的面前,就显得弱了许多,在中段吞咽时才开始展现香气的复杂、绽放与强劲之感。 对比来看,这四款酒把香气复杂丰富、浓郁、回味层次感好且复杂甜长等这些优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特点偏重不同,定制壹号和大国花入口气化感更强,定制壹号香气厚重,大国花入口和回味显得香腻,而温永盛和土色瓶原窖入口气化之感相较之下较弱,中后香气绽放更强劲有力。 不要问和国学比如何,任何一款吊打国学。国学在国窖中也就是个量产的高端,和巅峰不沾边,和浓香巅峰更不沾边。 今北京瑞雪,祝各位酒友撸酒开心,喝酒舒心。
从十年到六十年,五粮液年份酒集齐整了,找机会对比品鉴下 不久前我发了五粮液、国窖、剑南春的品酒贴,可以给入坑的吧友一个大概的参考。一直遗憾的是没有集邮五粮液年份酒,目前也只喝过十年,最近集了个邮,把十年、十五年、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弄齐全了,作为一个五粮粉还是合格的吧。 国窖喝到顶了,剑南春也到顶了,汾酒也到顶了,五粮液这次也算到顶了吧。神马501之类的,巴拿马90啥的,可能噱头大过酒质,就不做念想了。
凡尔赛一把吧,爱我中华快大圆满了
集齐了能召唤神龙吗?爱我中华系列,看起来还是挺漂亮的 貌似还差个璀璨中华白金版
解惑个第一次听说的小众酒—霸王醉70度 这个霸王醉,闻香酱陈香很浓郁,给人感觉醇厚。在陈香的加持下,不用力吸,清香表现较弱,大力吸才会有明显的清香之感。至少在闻香上,和汾20差异很大,主要就是在陈香和醇厚方面的感受差异巨大,霸王醉强调这两个,而汾20闻起来清香感重多了。同样,汾30虽然开头陈香也不错,但强度和给人以醇厚的感觉还是差霸王醉不少。 霸王醉入口满口陈香,陈香真是浓郁,粘稠醇厚,中后段清香之感展现得更多,后段有明显的豌豆香,陈香自始至终伴随,尤其收尾的时候还有一波明显的陈香涌出来。这酒,陈香表现尤其好,而且醇厚,这方面比汾30强很多,但后段不是汾30那种一清到底且透的那种感觉,表现的是整个酒体厚重般的清香,而不是清爽且透的清香。 整体评价:高于汾30,也高于复兴版。 别问我好价,我不知道,这种小众酒不天漏我也不会买,哈哈。不过解惑乐趣挺好
从K6到剑三十,剑南春系列对比 以下均是52度(除了小瓶水晶剑,水晶剑后来补了个大的52度)。至此,三大浓香的系列对比完了,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 我对比酒的时候都是干喝,反复闻香后,再入口对比,中间清水漱口,让味蕾休息下。 反复闻香的结果:k6香气很弱。水晶剑闻香有花果香,但香气相对较为单一,珍剑闻着明显比水晶剑厚重、香气更复杂丰富。52度东方红至少在闻香上和珍剑的感觉挺类似,厚重、粮香好,窖香和陈香也不错。52度东方红感觉比珍剑还厚一些。剑十五和剑三十也能闻到花果香,窖香更好。剑三十比剑十五陈味更足。 入口喝:K6香气绽放不错,回味也有,100元档可以首选。水晶剑明显比K6好,香气更复杂回味更长,但整个酒体还是显得单薄。珍剑明显比水晶剑更厚重,爆香也更好一些,但整个酒体收着略显沉闷,放不开。52度东方红闻香虽然和珍剑很类似,但整个酒体特别柔,没有点剑的风骨,有点意外。52度剑十五,再次喝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挺拔浓郁,香气也较为复杂,回味也还可以。剑三十,相比剑十五而言,没那么挺拔,反而更柔顺,显得酒体更流畅,但回味也更长一些。 总结:剑南春系列单喝确实很不错,特别是K6、水晶剑,或许还加个珍剑,都是在各自档位(100、300-350,500)性价比王者般的存在。但剑南春的高端溢价厉害,在高端被同价位的五粮液和国窖吊打,除了所谓的流畅协调,无论在酒体醇厚度、浓郁度、香气复杂丰富、回味悠长(相对泸州)等方面都被五粮液和国窖无情吊打。举个例子,52度剑三十斤价大概2700,但被2300的国学无情地按在地上摩擦,就连其引以为傲的协调流畅,也被1600-1700的五粮液得名100按在地上摩擦。 建议:K6,水晶剑,珍剑,100/300-350/500档性价比知名度属于王者般存在。再高溢价严重,价不配质,摆柜可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