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水尽不复来 藏而不喝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8 粉丝数: 4,529 发帖数: 37,892 关注贴吧数: 10
人生得喝九十年,千浓万酱皆暗然。繁华落尽终有时,水王水尽不复来 一句话酒评: 浓香顶级,琼浆玉液!我认为这酒最牛逼的地方在于: 能把入口醇厚、随后浓郁爆香却又不妖艳、中后甜蜜软妹子之感这种割裂反差的东西,非常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浓郁而又无突兀的强劲,酒体协调流畅,圆融而浑然天成,真的是让人余味绕脑、经久不息。这种功力绝对深厚,浓香顶级!详细酒评:闻香窖香突出略带淡感酱味,能感觉到香气复杂度很高,蜜甜中带一丝果香和霉陈,闻着非常板正的浓香,真的是让人很愉悦。入口酒体醇厚,香气浓郁度真高(60度中可能单从浓郁复杂来看印象中没啥能盖过它的),气化感强喷香感好,持续时间较长。中后段酒体设计得很细腻,犹如微波荡漾细细袭来,尾段非常干净带点焦香和非常舒适的粮陈香,甜蜜而口齿生津。整个酒体显得协调圆融自然,愉悦感很强。这酒确实是扛把子酒,饮用后让人觉得非常圆融自然,愉悦感极佳,酒体前中后过渡得也非常自然,余味给人以在饮用某种果汁般的甜蜜之感。人生得喝九十年,千浓万酱皆暗然。酱吧带来各种知识,也带来各种欢笑,孕育了不少网红,也见多了多少悲欢离合,短短几年,每个香型也算品尝到头了,没啥可水了。酱吧时光是人生中挺有意思的一段旅程,记录给自己也记录给众酒友,再过几十回首,回望文字,记忆犹现,跃然纸上!繁华落尽终有时,水王水尽不复来!PS: 家里老爷子喝完巴拿马九十年,居然觉得是要比五粮液70度好一点,甚感诧异也觉得老酒鬼还是懂点酒的。
膜——有没有很重要!记国窖国礼的那层……膜 国窖国礼,属于高国窖颜霸之一,定位也足够高了,60年原酒,牛B轰轰。 我前后喝过四坛国礼,忒么差异很大,其中有三坛,一波寄来的全盲酒样,我反复对比后三坛闻香有相似之处但却似是而非,喝起来三坛明显差异很大,我也指出了其中一个样品是国礼,其余两个样品酒很好,但不知道是啥玩意儿,后来才知道忒么三个都是国礼,谁喝谁懵圈。 说回膜,国礼的这层膜。我买的国礼不多,前后4坛,包括原箱未开。开的第一坛是没膜的,喝着是高端国窖的霉陈味、复杂度、回味长度啥都很好,闻着甚至还有点巧克力奶香之感,确实是60度国窖的水准,也强于国学,但确实没觉得多好,与其定位和价格相比,令人比较失落,所以我的评价也不是太高,后来品鉴完一波的三个酒样并后续得知三个都是国礼后,惊掉我大牙,到底真国礼是啥样的? 我买到的国礼包括原箱未开的、开箱的,三坛没膜的(包括原箱未开的),一坛有膜的(见图,细节图可显示,大圆膜里面封着方形的防伪膜,个人觉得不易造假)。原箱未开没膜的和我最初在垮掉的专卖店买的闻香一致,我买的没膜的也应该没问题,后来买的无膜的也是高度相似,不太可能从不同渠道随机买的无膜的原箱和开箱都高度一致,也不用怀疑灌的其它60度国窖,60度国窖里没有那么相似的。有膜的还没开,也未对其中差异。 经过反复比对,我更倾向于是国窖自己搞的不同勾兑不同封装,既有最初罐装流向市场的一批,也有不同个体定制后二次封装的一批,差异化较大,神之操作! 无论怎样,选择有膜,总比无膜的靠谱,特别是开箱后的无膜国礼,要是没喝过多少60度国窖的,造假的人随便给你灌点60度国窖,你也会说是真好喝的酒,很正,但你能确定那就是国礼么? 所以,膜很重要,特别是酒,尤其是高端酒!
重磅酒评—五粮液红坛70度酒评 恰遇漏价分酒,错过了,后问了问分酒之人能否割爱尝尝,得之。今天到了迫不及待开喝试试。 酒评有点长,附带感受,耐心些。 整体来讲闻香窖香很好,还有类似闻生核桃仁的香气夹杂其中(那个桃仁皮+油脂香),淡淡一丝霉陈,酒体能给人以厚重感,香气闻着总体还是较为含蓄不张扬的。入口窖香很好,口感喝第一口有点爆,第二口开始入口很醇厚,香气复杂有爆发力但又含蓄不突兀,中后长度还不错,口留窖香带点苦,口腔残留窖、曲、一点点焦香,留香较久。对比建国70,比建国70丰富,对比之下建国70香气过于直白了,但没有建国70前中后顺;对比日月生辉,没日月生辉那么丰富复杂使得嘴巴发麻。对比国窖定制1号,我个人觉得入口后稍后的那一段是压定制壹号的,后段层次感和长度是不如定制壹号的。 结论:在70度五粮液中,没啥值得一口惊艳值得喝彩的地方。 总评:一款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惊喜的五粮液。这引发了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五粮液强在哪呢?一口香无敌+后味干净净爽的结合,所谓又香艳妩媚+又清纯净爽。这种反差突兀,一口抓人心,而又不失余味的欲罢不能! 你要拼尾味的层次和持久,特别是那个持久的嗝香,那是不好干过国窖顶端,何不如把自己的酿造特色(妩媚妖娆+清纯净爽,这种割裂又统一的反差做到极致呢) 引申:说句不恰当的,五粮液就应当坚持“事中淫如魔,事后圣如佛”这种“又欲又清纯”的割裂而又统一极致。
董酒建国60年酒评 一句话总结,董酒建国60周年是次新天花板,也是董酒最顶端之一。 这次其实是和82蓝董、81飞天董一起喝的。 闻香:建国60药香浓郁,略带董腥骚之气,后段蜜甜中混合一丝白醋酸。建国60比蓝董更浓郁更腥骚一些。蓝董药香也很浓郁,但相对没那么腥骚,更干净一点。飞天董闻香相对较弱。 入口品尝:建国60入口药香确实非常浓郁,香气也复杂,回味长、有层次且丰富,酒体协调干净,非常棒的酒。蓝董药香也浓郁复杂,中后更干净清爽,回味更透亮一些,但建国60香气比蓝董还要浓郁复杂,回味也更丰富、长度也略长一些。飞天董入口基本没啥董酒的腥骚,还呈现出一种软糯的热带水果香。入口口感不算强劲,药香不够浓但曲香足,香气不够复杂,后段香气下去得快了一些,回味香气略单一,略泛苦。 空杯留香:建国60仍然香气浓郁复杂,蓝董也挺浓郁复杂、陈味不错,飞天白药香寡淡只剩较明显的酸味。 结论:建国60非常浓郁复杂,是1977++版,更浓郁复杂,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中后长度和复杂度。蓝董相对没建国60浓郁复杂,但中后透亮清澈些,没那么腻。飞天董香气相对单一,凑合用。 个人喜好:小口品建国60>82蓝董>>81飞天董。喝得多的话,建国60容易发腻,蓝董中后的透亮清澈反而会中和老董的腻,可能蓝董更突出。 至此,董酒高端基本解惑完毕。火炬董、飞天董、蓝董、塑盖白、铁盖白、红董、褐董、扇董、方董、建国60、1977、1987和1997等,都喝了一遍了。老董和高端次新,确实魅力很大。个人喜欢的前三甲为:建国60、蓝董、84塑盖白。
70年代末60度工农泸特酒评 玩儿老酒的人,都说70年代工农泸特(60度)好,我个人其实是坚定的技术进步派,尤其是一直在前列的大厂,有资金、有底蕴、有工艺、有技术改良进步的自驱力,没有理由现在的高端产品干不过七八十年代的高端产品。比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酒厂。 但小酒厂或者没落的大酒厂就不好说了,就喝过的而言,这些没落的大酒厂,八九十年代的高端产品酒质基本完全盖过现有高端产品。比如董酒、古井贡等这些酒厂。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以前底蕴好,曾经有资金实力,酿造出了有特色的名酒,但现在没落没啥资金实力了,反而随市场大流,毫无特色了。 老酒虽然品质各异,但确实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陈味充足,比如风格特色鲜明,比如一般都很浓郁。 扯了那么多,直接上60度70年代末工农泸特酒评。 闻香陈味比较足,整体香气比较浓郁但窖香没那么足,甜润,明显焦糊。 入口口感醇厚油润,吞咽后香气浓郁,但不算多么复杂,有明显的焦糊香。酒体醇厚舒适,前中后衔接很好,中段能挺住,但尾段下去得快了些,回味层次和长度也不弱但和很多目前的60度国窖相比就一般了,不如现在的高端国窖那么甜润,反而略呈苦味。 总评:口感醇厚油润,酒体前中后衔接好,使得整个酒体协调流畅。香气浓郁但不复杂,回味长度一般,挠人痒痒,让人爽而不透,酒体穿透力弱了些。明显带焦糊香,回味甜蜜之感弱,反而略微带苦。好而不突出,对不起它那大几千的价格,不如买60度的高端国窖!
浓香型白酒酒质排序图,可能是史上最全图了么?—写给入吧5年纪念 2018年618期间入吧,学会了各种撸酒姿势,期间也发过很多姿势,后又总结了很多技术普及贴,再后又发了很多品酒贴。现在断断续续来吧里看看,已经不咋想得起来酱吧了,偶尔发帖,断断续续水帖了。 当然,我仍然还在撸酒,只不过特别集中于钟爱的非流通款罢了。 又一年度618,正好入吧5年了。按个人喜好,整理了一下浓香型白酒的酒质排序,以供吧友们撸酒作为参考。简单说明下排序。 1. 里面的99%的酒我都亲自解惑过,排序也是按照我个人喜好排的,仅供参考。 2. 对白酒的酒质排序,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仅供参考。 3. 排序大概考虑了香气浓郁度、香气复杂度、回味长度、回味层次及衔接度、酒体干净度、酒体协调适饮度、香型特色典型性等几个方面。我个人偏好香气浓郁喷薄的,也喜欢有特色且无其它明显短板的。中庸的酒不是很喜欢。 4. 对浓香型白酒,要做到顶端,就需要度数高,度数越高,能溶解的香味物质的上限也越高,就更能浓郁、更丰富,同时回味也更长,再配合勾调陈化等才能做到做到顶级。不是说浓香型度数高的就好,而确实是它要提升香味物质含量的上限,就需要提高度数。当然度数高,对味蕾的刺激感越大。 5. 大体上对浓香型白酒,度数高的好酒多,但不一定适饮,因为度数太高,可能部分人会觉得哇塞真是好酒,但对舌头和口腔冲击太猛,接受不了。 6. 品鉴和大口畅饮还是两回事的。品鉴需要的酒量不大,而畅饮得需要合适的度数,一般50-56度适宜。在香气浓郁和协调顺口方面,结合得很好的有不少款美酒,比如剑30,又比如经典五粮液和得名100。 7. 各花入各眼,希望为酒友们提供个参考。喝酒,选择自己喜欢的就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