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lin110166 zhenglin110166
我来自山青水秀/秀美的江西/革命的苏区/将军县/兴国/魅力和美丽的均村
关注数: 4 粉丝数: 53 发帖数: 358 关注贴吧数: 45
G356湄西线兴国至蕉溪段、蕉溪至均村公路改建项目 日前,G356湄西线兴国至蕉溪段、蕉溪至均村段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已上报市交通运输局审批。 据悉,兴国至蕉溪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已列入国道升级改造计划,项目起点位于319国道(G319、G356共线段)西门坑K571+800处,沿既有道路向西在埠头乡大禾村水背下穿京九铁路下埠大桥,经渣江、猪牯岩、永丰乡麻子窝,在蕉溪村黄金坪下穿在建昌吉赣铁路黄金坪特大桥后,与G356湄西线改建工程蕉溪至均村段相接,全长8.161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建设,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断面为双向六车道,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城-A验算)。京九铁路以东K0+000~K1+800段为利用现有城市道路补强改建路面宽度40m,行车道为双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度40m,采用近远期结合的方案对32m路面范围进行改造(不含既有人行道),近期在满足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对路面进行加铺处理,远期将32m范围内双向四车道改造为双向六车道。 蕉溪至均村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已列入国道升级改造项目,拟起于兴国县永丰乡蕉溪村,与G356湄西线兴国至蕉溪段公路改建工程终点(桩号K8+161.085)相接,起点桩号为K0+000,终于均村乡入口处加油站附近,终点桩号为K20+573.248,路线全长20.566872公里(其中设短链6.376m),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为BZZ-100KN。项目起点K0+000至K4+973.804段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20米;K4+973.804至K20+573.248段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10米。
兴国县通25户人口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方案,2018年底完成 《兴国县通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2016-2018)建设实施方案》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已由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文。现小编就方案的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 目标任务 力争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1580公里通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改造。其中,2016年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县130个重点贫困村通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组水泥路建设。 建设范围 2016-2018年,以《江西省自然村(25户以上)通水泥路建设规划(2013-2020)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内项目为主,重点优先安排“十三五”期间130个省定贫困村通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的建设计划,库外其它项目暂不作考虑。 建设标准 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4.5米,水泥路面宽3.5米、厚18厘米,每300米左右设置一个错车。 建设流程 凡已列入《江西省自然村(25户以上)通水泥路建设规划(2013-2020)项目库》的项目均视为已立项。建设流程如下: 所在行政村(或沿线理事会)实施路基改造→乡镇区初验(合格)→报县公路站审验(合格)→施工队伍(村委会)填写水泥供应申请表→预供水泥→路面施工→乡镇区初验(合格)→汇总报县公路站验收(合格)→拨付资金→整理档案。 队伍选择 根据项目总投资或以乡镇(或自然村)为单位将多个同类项目以捆绑方式按相关招投标规定进行招标确认施工队伍。 补助标准 凡为2016年新验路基且为项目库库内项目,除省市补助12万元/公里外,县财政另行安排10万元/公里补助。不足资金由受益沿线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或投工投劳、发动社会捐资捐物解决。 水泥供应 2016年起至2018年项目库内通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项目建设所需水泥,由县交运局依法依规按政府采购程序集中采购统一供应,采购资金从上级补助资金中据实扣除。 资金拨付 补助资金实行每季度拨付一次,路基路面随时申报随时验收,路面完工且经过养护期并经竣工检测验收合格的,先拨付补助资金的80%,剩余部分待质保期满后按规定拨付。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和竣工验收办法由县交运局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中共兴国县委办公室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国县通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2016-2018)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兴国县公路建设指挥部关于印发〈兴国县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和竣工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可登录兴国县人民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中的交通运输局信息公开(法规文件-规范性文件)中查阅。
江西省“十二五”省级扶持贫困村名单 赣州市(1119个) 一、兴国县(165个) 埠头乡:程水村、枫林村、凤岗村、蕉田村、廖溪村、旺口村、玉口村 茶园乡:茶园村、河背村、孔目村、匡坊村、六科村、罗坑村、全坑村 长冈乡:长冈村、合富村、集瑞村、仁塘村、石燕村、秀水村 城岗乡:城岗村、大获村、东坑村、横坑村、榔槎村、凌陈村、 石浒村、小获村、严坑村、余溪村、增溪村 崇贤乡:大龙村、东风村、贺堂村、龙潭村、三角村、上沔村、太平村 鼎龙乡:古顺村、湖溪村、麦鹅村、水东村、田溪村、杨村村 东村乡:坝子村、澄江村、齐心村、小洞村 方太乡:宝石村、分水村、富坑村、黄丰村、井口村 枫边乡:坊坑村、河溪村、茅坪村、山下村、社坪村、西林村 高兴镇:合兴村、黄群村、龙山村、蒙山村、启光村、山塘村、上密村、水口村、小春村、樟坑村 工业园区:猫岭村 古龙岗镇:大仚村、建设村、万溪村、蜈溪村、瑶前村、营前村、寨上村、中坪村 江背镇:澄龙村、高寨村、江背村、来源村、洛光村、园岭村、寨联村 杰村乡:白石村、古镜村、含田村、和平村、横江村、里丰村、韶溪村 均村乡:长教村、东方村、东山村、高溪村、横柏村、泮溪村、三坑村、上达村、石门村、石溪村、 中坊村 潋江镇:澄塘村、联群村、下渡村、杨澄村 良村镇:蕉坑村、良村村、龙升村、前村村、群山村、西岭村、雄岗村 龙口镇:都田村、留村村、睦埠村、文院村、中岭村 隆坪乡:熬源村、兰溪村、龙下村、隆坪村、牛迳村、吾立村、咸坛村 梅窖镇:水南村、寨脑村 南坑乡:富兴村、楼溪村、南坑村、郑枫村 社富乡:稠村村、东韶村、黄岗村、金龙村、九山村、廖下村、留龙村、鹭溪村、社富村、五龙村 兴江乡:陈也村、大岭村、江口村、南村村、墅田村、桐林村 兴莲乡:富溪村、官田村、立新村、睦田村 永丰乡:茶石村、船溪村、果溪村、豪溪村、荷岭村、马良村、西山村、永丰村、樟坪村、洙坊村 樟木乡:牛岭村、塘埠村、新城村
听说昌吉赣在本月20日开工建设 从省发改委获悉,继昌九城际铁路之后,我省第二条城际铁路——昌吉赣客专将于12月20日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据了解,昌吉赣铁路客运线路起自南昌,经吉安至赣州,全长419.6公里,其中南昌站至横岗站之间利用既有京九铁路17.9公里,其余路段新建线路长401.7公里。全线设南昌、横岗、丰城东、樟树东、新干东、峡江、吉水西、吉安西、泰和、万安、兴国西、赣县北、赣州西等13座车站。 项目总投资532.5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07.5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5亿元。项目由昌九城际铁路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建设工期5年。 据介绍,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正线工程为双线,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250公里。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明确“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优化线路局部方案和枢纽衔接方案”。列车运行方式采取自动控制,其他技术标准执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规划输送能力为单向每年5000万人次。 铁路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线路是未来京九客运专线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南昌-赣州-龙岩-厦门的跨省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该条铁路将和安徽、江西两省正在规划的合(肥)——(南)昌高铁对接,连接已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形成我国南北又一条高速铁路大动脉。
新建铁路昌吉赣客专线环境评价第二次公示 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项目正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据官方消息,昌赣高铁全线设车站13个,其中南昌西、横岗为既有站,樟树东、峡江、泰和为既有站扩建,丰城东、新干东、吉水西、吉安西、万安、兴国西、赣县北、赣州西为新建站。此前媒体报道的设站16个不实。站间距最小为南昌站与横岗站之间18.6公里,最大为万安站与兴国站之间51公里 昌赣高铁是规划中的京九高铁的一部分,为双线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大致为南昌至横岗为现京九铁路既有线,过南昌县横岗后左边分岔,经南昌县向塘镇沙潭村、高田村、合气村,黄马乡上洛村,三江镇溪源村,丰城市西洲村、小港镇、津头村、丰城东站、三溪村、汕田村,樟树市观上镇下聂村、陈家村,丰城市丽村镇游坊村,樟树市现有樟树东站、洞塘村、乌溪村,新干县大洋洲镇潭家坊村、溧江乡黎溪村、新干东站、金川镇水么村、桁桥村,峡江县现有峡江站、众村、金坪村,吉水县八都镇毛家村、双村镇马田村、醪桥镇槎滩村肖家附近一跨赣江、前进村、吉水西站、东溪村、坑梅村,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西逸亭村、新民村、良源村、吉安西站、虎溪村、田东村、彭家坊村,吉安县罗家村、店下村、白沂村、钱塘村、曾家坊村,泰和县大塘村、工业园、现有泰和站、罗湖村、二跨赣江、栗芫村、村岭村、儒社村,万安县连源村、枧头镇、万安站、蕉源村、安长畲族村,兴国县均村乡坪源村东山村、隆坪乡兰溪村、蕉溪村、兴国西站、蕉田村、来溪村,赣县南塘镇龙下村大都村黄屋村、吉埠镇白枧村、赣县北站、江口镇山田村优新村、茅店镇黄龙村万嵩村太阳坪村、梅林镇幸福村,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虎岗村、三跨赣江、水西镇赤珠村岗边村、湖边镇梨园村、蟠龙镇车头村,南康区凤岗镇塘屋村路塘村、赣州西站。 线路全长419.55公里,其中17.9公里为现向莆铁路既有线,新建401.655公里。正线设桥梁257座(特大桥86座、大桥147座、中桥24座),桥长213.594公里,其中最长桥梁为小港特大桥长24.264公里;新建隧道57座,隧道总长67263米,其中长度4000米以上隧道四座,最长隧道为万安隧道长10965米,兴国隧道次长为10410米。桥隧总长246.063公里,桥隧比61.26%。项目投资总额544.4亿元,建设总工期54个月。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据说今年年底正式动工,按此计算约在五四运动100周年(2019年)时建成。 据了解,赣州西站位于南康区凤岗圩镇东北1公里处,飞翔路南面,小地名为北坑口、狮孜口附近,从赣州西站沿飞翔路、迎宾大道到杨梅渡大桥城内桥头约14公里。今后赣井铁路、赣郴铁路、赣深高铁也接此站。此站将成为一个枢纽站。
新建昌吉赣客运专线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示   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即昌吉赣客专)目前正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示。该项目线路全长422.952公里,总投资4666723万元,施工总工期5年,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昌吉赣客专自南昌枢纽引出,沿既有京九通道向南延伸,经宜春市所辖的丰城、樟树,吉安市及其所辖的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泰和、万安,由兴国经赣县至赣州市。项目线路全长422.952公里,征地41808亩,拆迁各类建筑物总计879312平方米;沿线共设16个车站,按客运专线、双线设计,采用电力牵引,机车类型为动车组,设计行车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总投资为4666723万元,施工总工期为5年。项目建设单位为昌赣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示,公示范围主要包括项目涉及的4个地级市,15个县(市、区,含开发区),分别为南昌市所辖南昌县,宜春市所辖丰城市、樟树市,吉安市所辖新干县、峡江县、吉水县、吉州区、吉安县、泰和县、万安县以及赣州市所辖兴国县、赣县、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的利益相关者。; j( ^5 s$ ~1 Y) L4 e   本次公众参与重点是征求项目实施对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包括利益相关者诉求、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等,以及对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工程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可以通过书面意见、电子邮件、电话(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等方式提出与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公示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15日。联系单位为江西省工程咨询中心,电话0791-86202271。
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二作会在赣州召开 2月21日,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工作会在江西赣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举办,旨在研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在罗霄山片区实行扶贫开发金融联动的工作目标、机制、思路与任务。 罗霄山片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24个县(市、区),其中有1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3个革命老区县(市)。近年来,江西、湖南两地金融机构通过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贷投入、深化金融创新等多种措施积极加大对罗霄山片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目前,罗霄山片区共有县级及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199个,服务网点1359个,其中52.83%的服务网点分布在乡镇地区,除桂东县外,其余县市均实现了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在乡镇的全覆盖。2013年末,罗霄山片区各项贷款余额1736.94亿元,比年初增长26.32%,高出全省贷款平均增速8.51个百分点。片区内存量银行卡共计1146.47万张,人均持卡量达到一张。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人民银行总行2013年提出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要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一步做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作为罗霄山片区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牵头单位,积极推动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片区内金融机构工作合力,把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抓好抓实。 此次会议明确了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围绕国家《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区域发展目标,以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为支撑,以支持片区优势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健全联动协调机制为保障,不断拓宽县域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消除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片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王信在会上指出,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工作要按照开发式扶贫、商业可持续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实行市场化导向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立足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重点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体系完善等工作,努力达到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水平、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水平的目标,切实让片区群众得到更高效、更普惠的金融服务。 此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实施细则》、《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规划方案》。根据《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实施细则》,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将按照“总行统筹、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片区联动、多方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并实施组织机构、工作会商、政策联动、调研联动、信息交流与共享、专项统计监测以及政策效果评估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联动与协调。 《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规划方案》提出,一方面,要发挥央行调节引导作用,强化金融服务扶贫工作力度。片区内各县(市)各项贷款增速应不低于所属市州各项贷款增速,当年新增贷款总量应不低于上年同期。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的作用,支农再贷款发放优先考虑连片特困地区县市,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下达专项再贴现限额,引导市级金融机构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加工企业、涉农企业、扶贫助残企业签发或持有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融资力度,帮助连片特困地区企业吸纳就业。 另一方面,要围绕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适合连片特困地区需求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进一步探索扩大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探索用于贷款担保。推动农发行、农行、邮储银行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在每个贫困县市至少各支持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作为主办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探索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组织的功能,对有生产经营项目、村委会工作能力强、村民诚实守信的贫困村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或整村大联保贷款,力争各县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逐年提升。引导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力度,适当放宽对小微企业、三农、妇女就业、下岗再就业、大学生村官等贷款品种的审批条件,扩大贷款范围,满足弱势群体贷款需求。建立与当地扶贫、财政、农业等管理职能部门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机制,搭建金融扶贫政银企对接平台。
发扬苏区好作风、“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三送的干部考核 江西赣州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进社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傅丁根:搬家累是累但是心里还是高兴,将来有新房子住,哈哈哈。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原航运公司宿舍房破旧、路不平,居民生活不方便、不安全,启动棚改不到一个月就基本完成了房屋征收协议签订。棚改户傅丁根说,这个成效是“三送”干部做的大量工作换来的   傅丁根:反复给我们介绍党的政策,他们工作更认真、更仔细、更亲民。   相比于搬迁安置,更大的难题是解决群众的就业和致富。“三送”干部综合考虑各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因素,帮助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引导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创业。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驻村“三送”干部张富强:   张富强:支持引进发展了官桥千亩蔬菜基地,采用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年产值达了500万元。& D* _* C/ u) V: F# @: b+ Z3 P   三年来,赣州市已有9.3万名“三送”干部与228万群众结对服务,帮助解决了11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危旧土坯房近41万户,扶持发展小微企业1.9万个。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赣州市还建立统一的“96333群众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开放式服务,规范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运行机制,健全各项监督考核机制。赣州市委农工部副部长、“三送办”常务副主任李光健:   李光健:第一对单位要考核,评先评优有激励;第二就是对干部的考核,干部要提拔,一定要到他联系的村、他联系的户去考察。
2013年取得赣州商品房销售十佳名单 在国家持续的宏观调控下,赣州房地产形势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2013年已经过去,我们对区域内的房地产发展形势做一个判断和分析,为赣州楼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 引导和支撑。鉴于此,赣州房地产信息网秉承公益为先,以负责任媒体的态度,以销售排行榜这样一份特别的榜单,来展现赣州房地产的风云大势。 销售排行榜,依托房管部门的备案合同数据,真实呈现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的市场情况。销售排行榜,基于权威数据,用诚实成就影响力,用数据造就新标准,量化呈现楼市生态,完整呈现赣州楼市2013年的整体运行轨迹。我们在统计中,着重考虑致力于改善居住条件、与民生 密切相关的项目。对于投资类的项目,如:赣州毅德商贸物流城、南方金属物流城、南康国际家居板材城等项目未纳入统计范围。为进一步扶持、壮大本地企业,我们在排行榜中新增设赣州(江西)本地开发企业项目三甲评选,激发本地开发企业热情,促进本地开发企业迎头赶上。 一、排行范围 赣州中心城区(含章贡、开发区)所有在售居住类商品房项目。赣州所辖各县市区项目(各县市销售冠军)。 二、排行依据 赣州中心城区(含章贡、开发区)所有在售居住类商品房项目,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合同备案数据。赣州所辖各县市区(各县市销售冠军)所有在售居住类商品房项目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合同备案数据。 得房率单项的评选中,按多层和高层(含小高层)划分两个类别。 要求:1.得房率为套内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的比值,数字越大,得房率越高。得房率评选以项目楼栋为单位。2.评选范围为2012年至2013年取得的商品房预售许取可项目(楼栋)的商品住房(不含别墅)。 (一)赣州中心城区销售金额十佳 1 中海国际社区 1763716152元 2 华润中心 1139938583元 3 东方鑫泰·江山里 867158399元 4 中航·公元城 812302512元 5 嘉福·尚江尊品 702095136元 6 中祥·玖珑湾 519012057元 7 劲嘉·山与城 464182897元 8 水韵嘉城 412270026元 9 云星·中央星城 358139966元 10 国际时代广场 340500982元 (二)赣州中心城区销售面积十佳 1 中海国际社区 240652.27平方米 2 华润中心 111543.59平方米 3 东方鑫泰·江山里 111502.58平方米 4 中航·公元城 102446.41平方米 5 劲嘉·山与城 100818.44平方米 6 嘉福·尚江尊品 76112.39平方米 7 中祥·玖珑湾 70050.83平方米 8 水韵嘉城 69252.01平方米 9 中洋·公园首府 46726.18平方米 10 春江花月 46430.47平方米
小城镇建设强力突破,赣州对17个示范镇重点扶持 赣州小城镇建设强力突破。从今年起,我市决定对17个示范镇建设给予 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项目倾斜等方面的重点扶持。这是记者12月1日从全市示范镇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市领导周光华、刘建平、孙黎明出席会议。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示范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根据《意见》发展目标,示范镇要打造成为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和谐秀美新城镇,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节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小城镇发展。 会议要求,全市示范镇建设要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科学地规划引导和调控示范镇有序健康发展,通过产业支撑,推动示范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跨越发展。同时,要提升功能,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提高示范镇的综合承载力,加快人口集聚。要牢固树立为民建镇的意识,在建设中注意特色,提升示范镇品质,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 南康市横市镇、赣县江口镇、信丰县大塘埠镇、崇义县过埠镇、安远县版石镇、于都县岭背镇、宁都县竹笮乡、兴国县高兴镇、会昌县麻州镇、寻乌县南桥镇、瑞金市黄柏乡、大余县新城镇、上犹县黄埠镇、龙南县里仁镇、定南县天九镇、全南县南迳镇、石城县小松镇。
赣州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1月6日,文化部、财政部在上海市召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赣州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授牌,成为江西省唯一的示范城市。在文化部、财政部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实地检查验收中,检查组认为,赣州市在创建示范区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既反映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成就,又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创造了特色和亮点。据了解,2011年6月,我市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大力推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实现了创建规划的目标任务,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文化设施落后面貌得到显著改变;一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大群众尽享文化盛宴;一批制度设计成果付诸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常态化、长效化;一批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公共文化建设活力迸发;一批支持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相继落地见效,示范区创建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文化实惠,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同类地区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加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的部分嘉宾来到兴国感受城市魅力支持老区 11月5日至6日,参加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的部分嘉宾感受城市魅力支持老区建设在赣州市中心城区、兴国、瑞金参观考察,近距离感受赣州独特的城市魅力,了解赣州发展现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市领导安宁、刘建萍陪同参观。11月5日,在赣州市中心城区,嘉宾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八境台、古城墙、郁孤台、赣州市城展馆等,感受我市深厚的历史人文风情和高标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他们对赣州优美的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印象深刻。嘉宾们每到一处,都饶有兴致地聆听讲解员讲述赣州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不时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随后,嘉宾们马不停蹄来到兴国县,在兴国县将军园、将军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1月6日上午,嘉宾们来到瑞金市,在瑞金叶坪、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参观考察。其间,嘉宾们跟随讲解员深入了解了赣南苏区光荣的革命史。当听到无数革命前辈英勇奋斗、不惧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事迹时,嘉宾们纷纷动容。中国航空器材集团规划发展部总经理冯春燕说:“赣南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和牺牲,我认为支援老区建设是央企应尽的社会责任。如果有与老区建设相关的项目,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
中国核电站项目在瑞金选址建设第四代核电,大家有没有反对它建在那 从省核工业地质局获悉,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将在瑞金选址建设第四代核电项目,以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据悉,在省核工业地质局的推动下,10月9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属的核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瑞金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江西瑞金核电筹备处。按照协议,核建能源公司将在瑞金市瑞林镇选址投资建设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第四代核电技术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基地,并选址建设核电站生活基地。据介绍,高温气冷堆属于第四代核电项目,具有安全性能好、热效率高、发展前景好等优势。  此外,中国核建集团还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借鉴以往经验,通过综合开发模式,积极参与瑞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红色旅游开发、工业园区建设。  据了解,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核电工程建造领域,中国核建集团公司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我国压水堆、实验快中子反应堆、重水堆等多种不同堆型核电站的建造,具有30万、60万、70万、100万千瓦级各个系列机组的建造能力与业绩,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建造管理模式,承担着我国内地所有在建核电站核岛部分的建造任务。核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2年10月成立,是集团公司核能产业化的投资运营平台。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从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获悉,《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于日前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据悉,《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是跨行政区划的总体规划,也是赣州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了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核心区和赣州中心城市等三个规划层次内容。《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和“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未来,赣州发展规模为:至2015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0万人;至202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2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10万人;至203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3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0万人。 ■核心提示: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是跨行政区划的总体规划,也是赣州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核心区和赣州中心城市等三个规划层次内容。《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和“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至2030年,赣州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3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0万人。 赣州都市区发展蓝图绘就 ——赣县南康上犹将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赣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日前,《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据了解,会议认为《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较科学,较好地贯彻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了《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中关于全省“一群、两带、三区”的总体城镇空间布局,对培育和建设赣州都市区、做大做强赣州中心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完善全省城镇空间体系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国家、省规定的审批程序要求。   为更好地策应和落实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经报请省政府同意,在《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11年底启动了《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赣州市中心城区和赣县、南康市、上犹县的总体规划。《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程序严格编制,经历了方案研究、纲要论证和成果审查审议等三个阶段。规划成果先后经省住建厅组织省直部门及专家评审,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并通过网络、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平台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是:近期为2012年至2015年,中期为2015年至2020年,远期为2020年至2030年。《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是跨行政区划的总体规划,也是赣州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核心区和赣州中心城市等三个规划层次内容。其中,赣州都市区范围为:章贡区、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及赣州开发区;赣州都市核心区范围为:章贡区、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和赣州开发区,以及陡水湖水库区域的崇义县部分乡镇;赣州中心城市范围为: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全域,以及赣县、南康、上犹等城区及周边乡镇。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确定赣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规模为:至2015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0万人;至202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2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10万人;至203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3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0万人。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至规划期末,赣州都市区范围内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27个中心镇和24个一般镇等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城镇等级体系。同时,《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构筑了“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一带”为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三轴”为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和新兴功能拓展轴,“六区”为赣州古城文化振兴区、蓉江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南康产业聚集区、赣县产业聚集区和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区。《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提出,逐步实现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内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住区一体化、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都市绿网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和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进程。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从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获悉,《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于日前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据悉,《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是跨行政区划的总体规划,也是赣州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了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核心区和赣州中心城市等三个规划层次内容。《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和“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未来,赣州发展规模为:至2015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0万人;至202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2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10万人;至203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3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0万人。 ■核心提示: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是跨行政区划的总体规划,也是赣州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核心区和赣州中心城市等三个规划层次内容。《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和“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至2030年,赣州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3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0万人。 赣州都市区发展蓝图绘就 ——赣县南康上犹将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赣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日前,《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据了解,会议认为《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较科学,较好地贯彻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了《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中关于全省“一群、两带、三区”的总体城镇空间布局,对培育和建设赣州都市区、做大做强赣州中心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完善全省城镇空间体系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国家、省规定的审批程序要求。   为更好地策应和落实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经报请省政府同意,在《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11年底启动了《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赣州市中心城区和赣县、南康市、上犹县的总体规划。《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程序严格编制,经历了方案研究、纲要论证和成果审查审议等三个阶段。规划成果先后经省住建厅组织省直部门及专家评审,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并通过网络、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平台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是:近期为2012年至2015年,中期为2015年至2020年,远期为2020年至2030年。《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是跨行政区划的总体规划,也是赣州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核心区和赣州中心城市等三个规划层次内容。其中,赣州都市区范围为:章贡区、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及赣州开发区;赣州都市核心区范围为:章贡区、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和赣州开发区,以及陡水湖水库区域的崇义县部分乡镇;赣州中心城市范围为: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全域,以及赣县、南康、上犹等城区及周边乡镇。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确定赣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规模为:至2015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0万人;至202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2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10万人;至2030年,赣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3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0万人。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至规划期末,赣州都市区范围内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27个中心镇和24个一般镇等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城镇等级体系。同时,《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构筑了“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一带”为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三轴”为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和新兴功能拓展轴,“六区”为赣州古城文化振兴区、蓉江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南康产业聚集区、赣县产业聚集区和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区。《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提出,逐步实现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内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住区一体化、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都市绿网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和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进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