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地看蚂蚁
蹲地看蚂蚁
猫见猫爱,花见花开。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54,949
关注贴吧数: 30
【亲拍】《北京----西黄寺》组图上
西黄寺
【亲吃】《二刷腊罗巴云南菜》组图 深深地被云南菜酸辣咸和薄荷味迷倒了··········第二次发腊罗巴搓饭图片
《今天天气真不错》 先去鸦儿李买了几个烧饼
【亲拍】《北京----西黄寺》组图 西黄寺位于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其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有着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 该寺庙于顺治九年(1652)建造,建筑面积达900多平方米,隶属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是西黄寺第一天正式对外开放,上午我花费20块钱门票进入参观。 下面是照片
【亲吃】《城乡购物中心里的美食》组图 前一段去公主坟,无意溜达到了西北角的城乡购物中心的地下一层,发现这里竟然隐藏着不少有特色,物美价廉的美食小吃,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二
【亲吃】《通州区百年老店---大顺斋》组图 如果你到通州来,不游览运河风光,别人一定会说你:“白来了!”如果你离通州而去,不拎一盒大顺斋糖人烧,想必到家也会受到奚落:“傻冒!”民谣有曰:“通州三宝大顺斋糖火烧,小楼烧鲇鱼,万通酱豆腐,”无论按名声还是创始,它都是打头的。大顺斋糖火烧何以通州三宝中独占鳌头?何以数百年间美誉久享?这还得从头说起。 大运河上一条船。客船,和现在没什么两样;河,可比现在热闹多了棗358年前明崇帧未年的运粮河。一船客。一担。一炉。甭间,只一看也不是什么豪门大户,此人本南京上元一位回民刘刚,乳名大顺,卖糖人烧,炸油果子的想到外地发展。
【亲拍】《通州西海子公园》2014年拍摄 西海子公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侧,占地面积210亩,其中水面近80亩。公园最早形成于1936年,扩建于1985年。 通州旧城之北,分东西二海,辽金元三代称湖泊为海子,故名海。西海靠西城墙,东海挨东城墙。西海子为建燃灯塔掘土垫基所挖,为增加塔基高度而从旁取土。东海子以无踪影,西海子至今仍在。西海子南北二百多米,东西一百多米。一九三六年秋,伪冀东政府辟为"西海子风景区",种树植花,建桥修亭,汉奸政府迁往唐山后,无人管理而荒芜。 解放后西海子建人民公园,并池塘为湖面,中间筑腰堤,水分南北二湖,建石桥一座,桥下可通小船,垂柳环湖为荫。近年腰堤之上建长廊,夹于绿柳之间,方亭白桥,苏式彩画,湖南松柏相簇,湖北挺立绿亭,南北相望,鲜花茂草;西为儿童乐园,东北角是迁修于此的李卓吾墓。中有翠嶂相连,外有湖心岛映衬。城墙基北,将通惠河故道葫芦头进行整理,筑土山石亭,将燃灯塔划归园内,湖光山色,满园笑声。
【亲拍】《春到棍贝子府》 棍贝子府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又赐给仁宗四女庄静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光绪六年(1880年),庄静重孙棍布扎贝袭贝子爵,成为此府的末代府主,俗称棍贝子府,直至清朝灭亡。嘉庆年间引玉河水入府,在积水潭之南和西岸存有花厅,潭东有土一座。积水潭医院在此。
【亲拍】《北京玉泉山下油菜花田》
【亲拍】《玉泉山周边景色》组图
【亲吃】《肥的流油---宝光熏肉鞋底火烧》 北京西城区护国寺是护国寺小吃店的发源地。 现在北京护国寺街成了北京小吃一条街,甚至于可以说中国小吃一条街吧。天南海北的地域性小吃这条街基本都能找到,地道不地道我不敢说。 今天就介绍一家其貌不扬的离护国寺小吃店总店不远的一家颇有特色甚至于北京独一份的地方性小吃----熏肉鞋底火烧。 我听说鞋底火烧加熏肉是河北省衡水地方性小吃,目测在北京这算独一份。
【亲吃】《略感困惑----张妈妈特色川菜馆》 三月份路过安定门内,到了饭点准备找个吃饭的地方。 我记得大众点评说这边分司厅里有一家特别地道的川菜馆子--------张妈妈特色川菜馆子。 据说很多四川人说这里地道,于是乎就打定主意来此用餐。
《我收藏的二百余张故宫的门票》
【我的藏品】《我所收集的200多张故宫门劵》组图 现在故宫用电子门票,使用几十年的纸质门劵推出了历史舞台·········可惜啊。
【我的收藏】《二百多张故宫的门劵》组图 我收藏的一些故宫的门劵,不同品种二百余张。
【亲拍】《白塔寺街区会客厅和徐记烧饼》组图 徐记烧饼的油酥火烧和糖火烧特别好吃。 普通的芝麻酱火烧也算可圈可点,但是个人感觉牛街几家烧饼铺和李记烧饼都略强于他们家 所以我这次只买了油酥火烧和糖火烧·········· 新鲜出炉先白嘴一样吃一个·····这是剩下的,打包带回家
【亲吃】《秋云萍》 话说秋云萍快餐店六月份房租到期,到期后恐怕这老店铺就给封了。 不知道是新找地方呢?还是就此结束这家店·············拭目以待 今年三月份路过秋云萍吃的快餐
【亲拍】《乐淘书屋里撸猫记》 乐淘书屋里老板养了一只小奶猫···········特别萌,特别黏人 淘淘书,撸撸猫,不亦乐乎!特别乖,看见我主动过来让我摸
【亲拍】《鲁迅故居里的陈介祺特展》组图 陈介祺(1813~1884), 中国清代金石学家。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 、齐东陶父。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他嗜好收藏文物。著有《簠斋传古别录》,《簠斋藏古目》、《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簠斋藏镜全目钞本》、《簠斋吉金录》、《十钟山房印举》、《簠斋藏古玉印谱》、《封泥考略》(与吴式芬合辑)等。他收集到秦代"铁权"(秤锤),别人以为是块"顽铁",他却视为珍宝,妥藏入库。对于古陶文字,前人没有收藏、著录的,他独予重视,不仅搜集了很多齐鲁古陶,而且进行开创性的研究,著成《簠斋藏陶》一书。他鉴精藏富,治学严谨,多有创见,与江苏学者潘祖荫被并誉为"南潘北陈"。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 此古器内壁铭文多达499字,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藏有商、 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因而"万印楼"又称"十钟山房"。又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名其楼曰"万印楼"。此外,还有商周铜器235件, 秦汉器物80余种,以及秦汉刻石、各种古钱、陶、瓷、砖瓦、碑碣、造像、古籍、书画等精品达万件以上。
《黑天鹅的游弋》[视频]
【亲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下集
《北京大钟寺亲拍》
【亲吃】《名不副实---京天红肉包》 虎坊桥那京天红天天排大队买炸糕,我也凑热闹买过,可是实话实说壳子硬,里面豆馅儿味道还行,但是北京好几家的炸糕馅儿不比他差啊? 搞不懂他们家炸糕为什么那么多捧场的。 后来又听排队的说他们家的肉包是正宗天津的,味道好。我也好几次在中午饭点进去看了看,人确实多,都是吃肉包的,还得排队等号。 今年春天的一天中午吃饭点又路过此地,好奇心之下排队等号吃肉包。 好不容易排到了,要了半斤包子。 结果端上来我就心凉了一半··········这肉包明显大小不一样啊?! 大的和小的明显差着两号。 在一吃,好么,肉馅儿也太少了吧?他们家的馅儿比传说中的吃一口没咬到,第二口过去了的多不了多少。一个肉包的馅儿不比我们家的馄饨里的馅儿多多少·········· 大失所望!
【亲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上
《视频——红楼电影院里的书楼》
【亲拍】《老红楼电影院变身----书香西城文化家园》组图 对很多生活工作在西城,乃至全北京的人来说,红楼电影院都是难以磨灭的美好文化记忆。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红楼,2012年,因为建筑破损老旧,影院停止放映。今天全新的红楼公共藏书楼揭开面纱。 一楼先发张老红楼电影院的照片
【亲吃】《腊罗巴》组图 腊罗巴是一家专营云南菜的小饭馆。 地点就在皂君庙那法雅体育用品服饰店对面。 腊罗巴营业面积不算很大吧,但是也有包间。 腊罗巴的名字我一开始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后来搞明白腊罗巴是指云南彝族人。 第一次路过这里还是去年夏天去法雅买运动鞋,中午吃饭时间看见了这家店铺,一看大众点评评价很高,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去吃饭。 没想到第一次吃云南菜就被这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前前后后多次来此吃饭。 个人感觉云南菜味道重,油大盐重,酸辣结合,实话实说和北京口味还真对的上。 下面发图介绍下,是我几次去吃饭的照片一起发上来先
【亲拍】《登景山,赏牡丹》组图 北京电视台采访的
【亲拍】《百望山上拾野菜》 副食品再涨价老子就上山挖野菜! 先去离我最近的百望山踩点···········
《野草》
【亲拍】《正阳书局里的小展览》 正阳书局的吉祥物···········昵称“掌柜的” 实话实说,我就没见过这么懒的喵星人,十次去十次看见它在睡觉············ 在屋里,在房檐下,在石塔旁边,在椅子上··········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不在睡觉········ 吾皇万睡···········万睡,万万睡··············不过掌柜的有个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脾气相当好······ 不管你如何撸,它都乖乖的无动于衷,该睡还睡········朕这是···········虚胖
【亲拍】《PageOne书店》组图 话说春节前去前门外六必居打酱油路过了这家位于廊坊头条的PageOne书店,但是看看里面好像没什么人的样子,就以为是家小资情调的咖啡厅就没进去。 前一段听书香吧友提起了这家书店,才知道原来是一座书店。 上个月的一天我来到了这家书店,虽然地处闹市核心,但是这家店冷冷清清的。 我从一楼一直转到三楼几乎都没有什么顾客,营业员也三三两两各自忙。 整体感觉这家书店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是一家以书刊为装潢风格的艺术空间。 他们家环境倒是非常好,可以有很多的位置让你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书。而且感觉他们家根本不是打算以卖书为主旨,各种各样书籍你随便看,绝对不会有营业员过来表示什么不满。 很多书都是用来装潢的,所以根本够不到,有不少外刊和港台书籍,这些在其它书店都是很少见的。尤其是一些欧美原版小说,更是很少见。 整体感觉他们家似乎不是卖书的,是用来提高B格用来拍照的···········
【亲拍】《初春百望山》 苍炒饭···特别软萌的一只喵给猫主子捋捋毛······猫主子很舒服的感觉来啊····一起玩我走了还念念不舍跟着我
【亲拍】《纳兰明珠家庙----毗卢殿》组图 普济寺位于什刹海畔的西海南沿48号。 门口挂着西城区文物保护牌(1989年)和西海48文化创意园区牌。 看介绍,这里曾是纳兰明珠家庙。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网站介绍: 普济寺位于什刹海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寺内有明正德十四年重修碑,因地势高耸俗称“高庙”。普济寺坐西朝东,现格局已不完整,仅存部分殿堂。寺的北面为桂林梁巨川在什刹海投水自尽处,曾有“梁巨川先生殉道碑”,后遗失。现为北京市有机玻璃制品厂使用。 西海48文创艺术中心网站介绍:普济寺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毗卢殿是普济寺唯一保留的殿堂,2013年由政府投资修缮,2014年作为西海48文创艺术中心投入使用。 和讯网引2013年4月8日法制晚报《普济寺修缮保护启动》摘录: 本报讯(记者 周超) 今天上午,记者从西城区获悉,普济寺本月启动修缮保护,预计工程7个月,届时将恢复原貌。普济寺大殿拆除了原东墙后建的违章建筑,现存西墙和南北山墙将不会被拆除。目前大殿已经落架,所有大木、瓦、石均已编号收存。“每一根梁和瓦都得做标记。”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工人拿着笔在一根梁木上写下“北次间”。拆除下来的瓦片和梁木都标有原来所处的具体位置。等拆除完成后,监督站、设计、施工等5方一起进行研究,看拆除的拆料的腐烂情况,能用的尽可能继续用,以保证原貌。普济寺在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清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
《当年西直门外那8元书店的新址》组图 几年前在西直门外开了家8元书店,全部是正版出版社库存图书。前前后后开了有三四年吧,那几年我在这里淘了不少物美价廉的好书。 再后来物价上涨,8元书店改成了10元书店,但是还是很实惠的价格。 后来西直门外治理拆墙打洞,这家小小的书店被迫搬家,先是搬到了阜成门外,后来没多久又因为治理拆墙打洞搬到了白塔寺那边。 春节前去白塔寺那家书店发现又关门了,又搬迁到阜成门外一家新址了,和其它一家咖啡馆和打折书店合租的一套两层的屋子。 一层是这价10元店,书籍比小店时候多多了,二层是一家打折书店,打折幅度不小,而且都是新近出版的书籍,比去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便宜很多,二层还有一家小咖啡馆,可以用闲置书籍抵10块钱喝咖啡。
《北展后湖玩空竹的大爷》
【亲拍】《什刹海畔普济寺---纳兰明珠家庙》组图 普济寺位于什刹海畔的西海南沿48号。 门口挂着西城区文物保护牌(1989年)和西海48文化创意园区牌。 看介绍,这里曾是纳兰明珠家庙。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网站介绍: 普济寺位于什刹海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寺内有明正德十四年重修碑,因地势高耸俗称“高庙”。普济寺坐西朝东,现格局已不完整,仅存部分殿堂。寺的北面为桂林梁巨川在什刹海投水自尽处,曾有“梁巨川先生殉道碑”,后遗失。现为北京市有机玻璃制品厂使用。 西海48文创艺术中心网站介绍:普济寺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毗卢殿是普济寺唯一保留的殿堂,2013年由政府投资修缮,2014年作为西海48文创艺术中心投入使用。 和讯网引2013年4月8日法制晚报《普济寺修缮保护启动》摘录: 本报讯(记者 周超) 今天上午,记者从西城区获悉,普济寺本月启动修缮保护,预计工程7个月,届时将恢复原貌。普济寺大殿拆除了原东墙后建的违章建筑,现存西墙和南北山墙将不会被拆除。目前大殿已经落架,所有大木、瓦、石均已编号收存。“每一根梁和瓦都得做标记。”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工人拿着笔在一根梁木上写下“北次间”。拆除下来的瓦片和梁木都标有原来所处的具体位置。等拆除完成后,监督站、设计、施工等5方一起进行研究,看拆除的拆料的腐烂情况,能用的尽可能继续用,以保证原貌。普济寺在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清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
【亲拍】《纳兰明珠家庙----毗卢殿》组图 普济寺位于什刹海畔的西海南沿48号。 门口挂着西城区文物保护牌(1989年)和西海48文化创意园区牌。 看介绍,这里曾是纳兰明珠家庙。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网站介绍: 普济寺位于什刹海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寺内有明正德十四年重修碑,因地势高耸俗称“高庙”。普济寺坐西朝东,现格局已不完整,仅存部分殿堂。寺的北面为桂林梁巨川在什刹海投水自尽处,曾有“梁巨川先生殉道碑”,后遗失。现为北京市有机玻璃制品厂使用。 西海48文创艺术中心网站介绍:普济寺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毗卢殿是普济寺唯一保留的殿堂,2013年由政府投资修缮,2014年作为西海48文创艺术中心投入使用。 和讯网引2013年4月8日法制晚报《普济寺修缮保护启动》摘录: 本报讯(记者 周超) 今天上午,记者从西城区获悉,普济寺本月启动修缮保护,预计工程7个月,届时将恢复原貌。普济寺大殿拆除了原东墙后建的违章建筑,现存西墙和南北山墙将不会被拆除。目前大殿已经落架,所有大木、瓦、石均已编号收存。“每一根梁和瓦都得做标记。”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工人拿着笔在一根梁木上写下“北次间”。拆除下来的瓦片和梁木都标有原来所处的具体位置。等拆除完成后,监督站、设计、施工等5方一起进行研究,看拆除的拆料的腐烂情况,能用的尽可能继续用,以保证原貌。普济寺在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清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
【亲吃】《潮汕小馆》组图 去年四道口这边的金五星批发市场关门前我曾经去了好几次,买了一些大商场和大超市没有的日常用品。 今天介绍的这家做潮汕风味菜的潮汕小馆就在金五星人口处的马路旁边。 这家店好像有年头了,十几年前去金五星这边买东西就看见过这家潮汕风味的饭馆,虽然中间这家店的门脸装修改变好几次,但是招牌一直没改。 这家店好像还是个小型连锁饭馆,除了四道口外还有两三家分店。 虽然这家店存在很久,我路过也很多次,但是我对南方菜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菜肴一向不感冒,所以从来没去过。 赶上金五星关门前,我感觉以后不会往这边来了,就在好奇心驱使下来这里前后吃过两次。 炒菜感觉一般般吧。但是卤水拼盘倒是蛮好吃,所以来了两次。 前几天又坐车路过此地,但是随着去年年底金五星的关门,和附近乐天玛特的关门,四道口明显冷冷清清了很多,当年那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我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家店就得搬走。
《 我是猫----的徒弟》 楼下的流浪猫···········
【亲拍】《早春二月的北京》 农历二月的北京溥杰的字到处题 不过此人当年在抗日时期气节有亏,虽然建国后得到赦免,但是此人的字实在是不适合再到处悬挂了什刹海前海
《中国百年鞋履展》
《七王坟》
【亲拍】《春节后的扫街》 三月初的照片吧
《旅行青蛙》
《鸦儿胡同——广化寺斋饭》
【老照片】《舌尖上的北京小吃----民初篇》 【胡同里的豆汁挑子】 豆汁历史悠久,说是乾隆十八年(1753),北京一粉房偶然发现发酵后的绿豆粉浆生食酸甜可口,熬喝更好,于是渐渐成了北京最独特的小吃。后来传入宫中,成了宫廷的御膳。第一次喝豆汁的人对犹如泔水般的酸味难以下咽,而老北京人竟能喝的上瘾,满处寻觅,非喝不可。喝豆汁时要吃浇上辣椒油酱菜,配上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更显风味独到。
【亲吃】《卖驴火的也开大酒楼---利桥顺酒楼》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驴肉的美味在民间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如同狗肉上不了台一样,驴肉菜肴也是大饭馆不屑贩卖的。 我什么时候第一次吃驴肉呢?在我印象里还是没上学的孩童时期,不记得哪家亲戚来京给奶奶家带了一块驴肉。 这玩意当年在北京还真没有卖的,也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奶奶就安装老北京煮白肉的方法把驴肉白煮熟了后切成小片,然后蘸酱油吃。 真香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依旧还记得当年那驴肉的美味········· 是不是证明我打小就是吃货??? 现在驴肉在北京不是什么稀罕物了,满大街小驴肉馆比比皆是,但是假冒的也不少。 我一般吃那王胖子连锁的,感觉他们家虽然贵几块钱但是不至于用骡马肉假冒。 去年秋天去四道口冷库买东西,无意路过一家叫‘利桥顺酒楼’的大饭馆,进去解决中午饭没想到他们家竟然是主打驴肉菜肴的酒楼!! 当时我很惊讶,小小上不得宴席的驴肉竟然也敢开大酒楼? 随便点了几个菜肴一吃还真不错!不怪他们家敢用驴肉当主打开酒楼。 顺便说下,他们家是河北馆子,北京河北风味的饭馆凤毛麟角。
【亲拍】《清纯一色-----清代御窑颜色釉瓷器展》
【亲拍】《位于紫竹桥的--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旅行青蛙到了奥林匹克体育公园》
【亲拍】《大觉寺---玉兰花》组图 大觉寺的白玉兰花久负盛名,姿、色、香均为北京之最。寺内四宜堂内有一株玉兰树,花繁瓣大,玉洁香浓。由于地处山区,寺中玉兰开花时节一般比市区晚十来天。一般在4月上旬开放,花期一周左右,遇到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花期还会延长数日。花开时节满树晶莹,花大香郁,花鲜而不艳。 大觉寺玉兰,戒台寺牡丹,法源寺丁香在北京很有名气。
《山西驻京办酒楼》 大门口比较低矮,位于市中心景区周边,所以不能够盖高大建筑物,餐厅什么的在地下,山西驻京办恐怕是北京所有驻京办里最低矮的了。虽然名字叫大酒店,但是里面的装潢什么的也就中档饭馆的样子,符合山西人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作风。山西油糕。好吃! 可惜啊,北京的山西馆子基本都是只有豆沙馅一种的,撑死了加上荤油馅儿的,没有素馅儿的。山西过油肉,味道比较正宗,美中不足蒜苗有点老山西韭菜盒子,味道相当正宗山西剃尖··········看了半天也没分出来和面条有什么不一样······ 一份面给荤素两种卤,自己随意加。我当然分成两份一半一半了。 不得不说山西这卤有独到之处,丝毫不比北京打卤面炸酱面差。 我这个对于面条不太感冒的人都感觉很好吃。香酥鸭 山西饭馆的招牌菜 相比晋阳饭庄动辄上百的价格,此地香酥鸭才三十多块钱。 外酥里嫩,但是美中不足由于价格便宜,所以所选鸭子比较瘦小,导致肉质有些柴。
【亲拍扫街】《回忆中的小玩意》 偶然路过地安门一家小店 里面卖的一些东西都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的皮筋枪,小时候记得两毛钱一把,可以崩小石头子写字板,当年风靡一时,可以用塑料笔写字,然后一拨下面的横棍字迹就都没了发条玩具小老鼠拳头枪,小时候也曾经风靡一时,庙会时候卖的很火万花筒,粉笔【当年上学时候偷偷拿了不少老师的粉笔,在胡同砖墙上作画写字】记得80年代末期小孩最最梦想的就是有一台属于自己的任天堂【也叫‘红白机】。但是那时候任天堂真的很贵,我记得在西单商场看见一台三百块钱吧?当年一般人一个月也就一百多工资。 后来小霸王游戏机出来了,比任天堂便宜很多,而且能玩所有任天堂的游戏卡。坦克大战······只有放假或者逢年过节才能玩一会。陆战棋,俄罗斯方块机三毛流浪记七八十年代的小盆友看,九十年代都看女神的圣斗士了褒褒蛙和螺螺鼠 贝克舒塔 擎天柱和大黄蜂 葫芦娃北海公园团城仰视
【亲吃】《山西驻京办----晋府大酒店》 在北京要想吃到地道的各省特色美食最靠谱的一种方法就是去当地驻京办开设的饭馆去吃,一般来说驻京办的饭馆都比较靠谱。 自打上次去大同疯狂迷恋上山西油糕后,回京的这段时间我不断探索北京有山西油糕的地方。 前一段顺着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相交的景山西街来到山西驻京办,果不其然有一家山西风味餐厅。 可惜正好赶上开会,这里招待山西领导了,不对外。 我过了一段时间再次来到此地,终于吃上了山西风味菜肴。
【亲拍】《春日北海公园繁花似锦桃红柳绿》组图
【亲拍】《通州三教庙---燃灯塔》下集 通州燃灯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北城。辽代创建,明、清多次重修。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45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均有精美的砖雕。塔身正南券洞内供燃灯佛,故名燃灯塔。其余三正面设假门,四斜面雕假窗。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整座塔上共悬风铃2224枚,雕凿佛像415尊。塔刹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承仰莲,再上为相轮、仰月、宝珠。塔顶部原生长有榆树一株,高数米,浓荫华盖,蓊蓊郁郁,堪称奇景,为保护古塔,今已移植塔下。北京大学的著名校园建筑博雅塔便是以其为原型修建。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校史 一、华北税务学校、中央税务学校(1949年11月~1952年6月) 华北税务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6日,1950年2月在其基础上成立中央税务学校,1952年6月中央税务学校并入中央财政学院。 二、中央财政学院(1951年9月~1952年8月) 中央财政学院1951年9月成立,1952年8月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 三、中央财经学院(1952年8月~1953年8月) 中央财经学院1952年8月成立,1953年8月撤销。 四、中央财政干部学校(1953年4月~1958年12月)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1953年4月成立,1958年12月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1954年5月~1958年12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1954年5月成立,1958年12月与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六、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1958年12月~1983年7月)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成立于1958年12月,1960年后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69年被迫停办,1979年重新挂牌,1983年7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七、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1983年7月~1998年12月) 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3年7月;1988年独立建院,但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领导;1989年单独成立党委;1998年12月重新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1960年1月~今)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成立于1960年1月,1969年被迫停办,1978年2月复校,1996年5月16日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亲吃】《位于西四的惠丰饺子楼》 此店位于西四广济寺的东侧 春节前一天去广济寺逗猫,出来在此用餐您别看店面有些老字号味道,其实他们家是一家九十年代才开业的的饭馆 大约92年,此店开业,当年名字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叫‘惠丰酒楼’。 但是生意是一直冷冷清清。 为什么呢?话说九十年代老百姓消费能力和现在不能比,一般本地人或者外地游客都很少在饭馆酒楼吃饭。 在外面吃饭一般都是宴请或者做寿什么的,一般老百姓在外面不方便回家吃饭也会选择一些国营小饭馆或者快餐店吃饭,不会来这种私营的档次比较高的酒楼。 而那些要去档次高一些请客的人又都会选择当年在西单西四一带驰名的老字号,比如曲园酒楼,玉华台饭庄,大地西餐厅什么的。 这家惠丰酒楼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于是穷则思变,变则通。惠丰的老板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当年饺子还是很受市民欢迎的吃饭选择,于是惠丰酒楼就改成了现在的惠丰饺子馆。 话说后来各种各样饺子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北京遍地开花,比如鸿毛饺子馆,东方饺子王什么的,但是这家算是饺子馆里最早的了。他们家的红豆沙,本身食材平淡无奇,但是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甜腻腻的红豆沙浑身上下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了。肉末茄子,老北京饭馆必有的家常菜,但是现在老北京口味的肉末茄子不多见了,他们家做的还不错,就是量不大。 看着满满当当一盘子,其实下面都是垫的洋葱丝充数,茄子并不多·······干炸小丸子,依旧是老北京风格饭馆必备的菜,很见功力。 他们家的干炸小丸子外酥里嫩,味道很不错,而且比传统干炸丸子只蘸花椒盐有所进步,还配了辣椒酱和炸酱两种调料。 个人喜欢沾上花椒盐,然后再微微沾下辣椒酱。
首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