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地看蚂蚁 蹲地看蚂蚁
猫见猫爱,花见花开。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54,949 关注贴吧数: 30
【亲拍】《自做南煎丸子》 又是闷热天气,昨天去看了景山公园金鱼展,今天就没出门。 中午在家自己做了一道鲁菜----南煎丸子。 南煎丸子在鲁菜里是比较主要的一道菜,可以说和四喜丸子起名。 与四喜丸子不一样的是,南煎丸子不油腻,外形是扁圆的。 下面说说我是如何做的 首先是肉馅半斤【讲究的是把三七开的肥瘦肉用刀切成小肉粒,咱没那么牛掰的刀工,直接剁肉馅了】 加入少许葱末,葱末一半分量的姜末 少许五香粉 一个鸡蛋清【鸡蛋小的话放两个蛋清】 少许盐和酱油 放一点点糖,不放也行 加入玉米淀粉【视肉馅能打上黏性为度】 有些爱吃脆口的可以加入一些荸荠马蹄碎丁。这次我没加入。 平底锅放少许油 小火烧至三成热 然后把肉馅挤成两厘米左右的丸子挨着下入锅中 还是小火煎到四分熟后把丸子翻个,然后用锅铲把丸子压扁 还是小火把丸子煎成八分熟,丸子两面都成金黄色关火 把锅里的余油全倒出来,加入少许水,酱油上色,加入一些糖【看自己口味,最好多一点糖】。 水和酱油的量以刚刚末过丸子即可,不可多放水 小火慢慢炖,当汤汁减少到一半的时候加一点点料酒,不要多放料酒,容易苦。然后加入一炒勺水淀粉,一点味精。 慢慢晃动炒勺,使芡浓稠。然后关火放入一点点花椒油即可。 如果想有点蔬菜,可以把油菜心实现焯好几条摆在丸子周边一起浇芡汁儿。
【亲吃】《名不副实的----于师傅老汤酱肉》 此店就在什刹海后海野鸭岛南边的公园南口对面。 去什刹海路过此店无数次,但是一直没有进去过,因为我知道一般在风景区旅游区附近的饭馆基本都是贵和不好吃的代名词,或者贵,或者不好吃,或者又贵又不好吃。 后来无意看电视美食节目推荐此店,说他们家的老板是厨师世家,老板的父亲是鲁菜名厨,主持过国宴云云·········· 一时间被电视节目侃的糊涂了,相信了“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名厨的儿子永远是名厨”的血统论·········· 在一个天气明媚的中午我第一次走进这家店,点了一份强烈推荐的红烧肉饭。 一份红烧肉饭三十块钱,这在北京快餐店绝对算是略高了。他们家的店面倒是颇具小资情调,不知道还真看不出来他们家是卖酱肉的快餐店,还以为是小资咖啡厅呢。 当天老板也在,和旁边一桌熟客侃大山,云山雾罩牛气冲天,大谈现在北京餐饮如何如何手艺低劣,峨眉酒家等饭馆更是浪得虚名··········· 他们家桌子玻璃板下压着报纸,上面是采访他父亲的文章和照片··········· 这让我不禁肃然起敬,越发期待传说中好吃到爆的红烧肉饭了······ 不一会,老板娘把红烧肉饭端了上来,您还别说,他们家的红烧肉饭和他们家店铺装潢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叫一个精致! 米饭估计是按照茶杯计量的,还给配了一个大饭勺,基本三勺子下去,米饭就没了。红烧肉小猫小狗没几块,而且仔细看,他们红烧肉竟然还不是纯五花肉,纯瘦,肥囊肉都有,五花肉不过两块而已。 旁边配的小菜和半个鸡蛋基本没有什么味道,甚至于咸味儿都没有··········寡淡无味是真实写照。 没几口吃完了·············仔细吧唧吧唧嘴,以我个人点评,他们家红烧肉饭比田老师家的强一点,似乎还略微不如好嫂子家的。 可是田老师红烧肉才15块钱,好嫂子家才19块钱············你们家30块钱一份就这玩意? 说好的鲁菜名厨手艺呢?说好的国宴级别味道呢? 得了,擦擦嘴走人,电视节目真是不能信。又贵,量又小,味道还平淡无奇······ 一摸肚子,半饱都没有,得了,走到德胜门路口买个煎饼点补一下吧······哎
【亲吃】《宏状元吃“冷食”》 天一热就对热乎乎的饭菜缺乏爱意。 而且夏日肠胃负担重,太油腻的东西也尽量少吃了。 前一段大热天正好到了饭点,正好看见了一家宏状元的连锁店,门口广告隆重推出冰粥系列。 说到冰粥,我目前为止印象深刻的一家还是小二十年前。 那年也是一个赤日炎炎的大夏天,我去人民大学办事,出人民大学顺着小巷往大钟寺方向走,路过现在白塔庵那站的时候赶上饭点,那时候大钟寺周边还是比较荒僻,大钟寺村还没有拆除,属于当年的城中村城乡交接部的意思。 当年这边有家“小白羊”超市。【现在好像看不见这家超市的连锁店了,是不是倒闭了?】 他们家的超市外面是美食大排档,其中有一家小摊卖的是“冰镇冰糖荷叶绿豆粥。 我记得当年好像是两块钱一碗。 好家伙,老板拿起一个跟饭盆一样的大碗,哐当哐当几大勺子就盛的满满当当。 粥特别黏糊,碧绿的颜色看着就特别清凉,放在嘴边就闻到一股子淡淡的荷叶清香【这么多年我也买过好几次鲜荷叶自己做荷叶粥,可是怎么也做不出他们家的味道,邪门】。 一扬脖,一碗粥喝下去,浑身上下沉浸在冰凉的感觉之中。绿豆的糯软,荷叶的清香,冰糖的甜爽混杂在一起,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上下毛孔都都透着清爽············ 可惜现在再也吃不到这么物美价廉的冰粥了。
【亲拍】《北京---于谦祠》组图 说起于谦可能大多数人想起来的是郭德纲的老搭档。 又有几人还记得这位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的-----明朝于少保于谦?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 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 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 英宗(朱祁钰)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1457)将于谦杀害于京城西市(现西四)。 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朱见深)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明万历十八年(1590)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 北京城内的于谦祠位于东单东南隔原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 记得若干年前读明史的时候对这位可以和岳武穆相提并论的于少保崇拜非常,仔细了解后发现在北京居然还有他的祠堂,于是若干年前的一个夏天特意跑到这里想祭拜一下,没想到如此的英雄人物的祠堂居然被“**利用”成了某宣传部门的自留地,不对外开放成了办公场所。真是岂有此理! 前些年报纸又登出一个小新闻,说于谦祠又要被某大人物买下,改成高档会所餐厅········真是无语了! 中国人的骨头就是被这些唯利是图鼠目寸光的败类生生抽去了! 再后来前些天无意在大众点评发现此地竟然修缮一新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 在此为促成此事的领导点个赞!早该如此!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