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猫阿狗黎 阿猫阿狗黎
阿言无鼻言遮,阿言无鼻言救,阿言无间鼻言无动,阿言极热鼻言极恼,阿言大火鼻言猛热,猛火入心名阿地狱
关注数: 81 粉丝数: 7,698 发帖数: 7,647 关注贴吧数: 39
努力实现你生命的百分之十 当人们遭遇到困难时,他们的口号是:“如果我做不到,那我就必须做。”对于这些人而言,达不到目标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他们会看不起自己。他们愿意承担困难和艰苦的任务。这样做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乐趣。 现在设想一下,你将在接下来的3 个月中每天做3 次俯卧撑,每次5 分钟,每一次你都付出全部的努力(100%)。当你完全不行了的时候,你再做一个(110%)。你并非每一次都能完成这110%,有时候,这最后一个俯卧撑你只完成了半个。但是,每个运动员都知道:本来根本做不到的“额外”的一次练习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水平。 如果你连续3 个月都以这种方式进行锻炼,那么你最终能做多少个俯卧撑呢? 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付出110%的努力。这些人将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成为精英并且得到奖励。这额外的10% 的努力是区分中等水平和重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也在生存底线和富裕之间画了一道界线。这额外的10% 将带给你预想不到的奖赏。通过这额外10% 的努力,你可以做出比原先多出一倍的成绩,常常是1000% 甚至是10000%。要想真正学会理财,积累财富,你就要做好准备付出110% 的努力,就要养成付出额外努力的习惯,甚至付出比别人的期望更多的努力。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亿万富翁约翰·坦普尔顿先生很少接受采访,他要节省时间用在别的地方。尤其是对照相采访,他几乎完全拒绝。一次,他破例答应一家著名的杂志社对他进行30 分钟的照相采访。摄影师先给他照相就花了将近7 分钟。当人们问约翰先生,他为什么同意这个人给他照这么长时间的相,他回答说:“我的确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照相上。但是这个男人付出了110% 的努力。他充满热情地工作着,而且他是那么深爱着自己的工作,使我不忍心去打扰他。” 为什么当有些人付出110% 的努力的时候,另一些人却最多只愿意付出自己能力的50%到80%呢?答案是极其简单的:我们喜欢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但真的有人在做110% 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当然,没有人生来就具有这种天赋。我们总是选择困难较少的路来走。 当我们只需要付出50% 的力气时,我们为什么要付出110% 呢? 答案就是:因为那样做可以使我们尊重自己;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对自己的能力有真正的了解;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充分地体验我们的生活;因为只有当我们付出110% 的努力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改善自己。 对于理财也是如此。特别是储蓄这个话题,当你习惯了每月都透支信用卡的时候,能不能收收心,至少从这个月开始,节省下100 元,下个月节省下300 元,以此类推,就能让你不再是卡奴。 储蓄同样适用这个原则。每个月你都计划存5000 元到银行,那么, 从本月开始, 你存5500 元,下个月这个数字涨到6000 元吧。 听起来简单, 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目标。让我们抛开理财的范畴,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一下。 当人们遭遇到困难时,他们的口号是:“如果我做不到,那我就必须做。”对于这些人而言,达不到目标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他们会看不起自己。他们愿意承担困难和艰苦的任务。这样做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乐趣。 有些人说:“ 我无法付出比100% 更多的努力。更多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想向这些人提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100% 是多少?自古以来,个性专家总是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潜力要比自己想象的大。通常,当我们认为已经做到100% 的时候,实际上也许只有70% 或者更少。我们的能力超越了自己的想象。 当我们只想付出100% 时,我们给自己的能力人为地限定了一个过低的标准。按照100% 战略生活的人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安于现状的最好借口:他们声称自己已经尽了全力。这些人无法继续提升,因为他们总是将一个过低的标准认做自己能力的界限。 依照100% 战略生活的人将80% 看做非常优秀的成绩。此外,他错误地认为自己已处于安全的领域,在这里,他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感到过多的压力。这样的人限制了对自己能力的开发,因为他最多只付出了80%。 与此相反,赢家不满足于他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按照110% 战略生活的人不会为自己的能力规定一个最高的界限,他们对自己寄予厚望,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潜力。他们不是以自己的现状,而是以自己心中的渴望作为衡量标准。他们知道,100% 不是好成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在自己划定的范围内行动,而无法实现自我突破。付出110% 的努力意味着达到你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理财似乎是个复杂的话题,很多人把股票、房产、期货、黄金放进这个话题里, 让读者觉得目眩神迷。而实际上,理财很简单,对于我们的内心而言,先学会抓住那110%,再说别的。
裤脚该不该翻翻遍 英国老牌绅士的标准打扮:定制西装、翻边裤脚的西裤加上翼纹雕花皮鞋,翻边裤脚体现的是一种绅士的优雅从容的气质。不过在国内,翻边裤脚的情况比较有趣:翻边西裤不仅仅是绅士的代表,或者说不再是。最早的时候,很多有资历有见识的成功人士借鉴西方人的穿法,穿翻边西裤,他们觉得这样穿比较权威,比较符合自己的身份。于是渐渐的,翻边裤成了一种地位的象征。再然后,一些土财主暴发户也附庸风雅一番,学着别人穿起了翻边西裤。 穿衣的艺术是什么,是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身份。季节不穿错、场合不穿错,这两点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身份的话,比较难。女士们都乐意展现自己魅力的一面,比如在婚礼中,对伴娘的着装其实是有着不成文的要求的,穿衣服一定要是素色,不能和新娘穿同一种颜色,裙子的长度不能比新娘的裙子长,着淡妆或者不化妆。如果一位伴娘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惹人注目的话,未免太喧宾夺主了。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如果你是一位下属,与领导共同出席某活动,如果领导喜欢穿条纹的衣服,那么请你一定要穿素色的衣服,可以再领带上做文章,但是衣服一定得穿素色的,因为条纹在某种意义上是代表着权威。 所以,从身份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你的地位既不权威,你也不是暴发户,那么请别穿翻边西裤。说完了身份之后,再从款式的方面来看一看翻边裤脚的特点。 翻边的作用是什么,是在裤脚处为西裤增加重量,为了让西裤更直,悬垂感更好。所以,基础是要有柔和顺爽的羊毛面料,全毛西裤的翻边的宽度以3.5mm为宜。化纤面料很硬,所以没这个必要。然后必须是正常的西裤版型,而且应该是带褶的西裤,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这种柔和的悬垂感,裤脚的翻边与裤腰的裤褶相呼应,才能让整条西裤显得柔中带刚。无褶西裤就完全没有必要让裤脚翻边。如果是像Dior Homme那样出位的瘦腿裤,就完全没有翻边的必要了,窄腿裤,甚至还要露出半个脚踝才显得正常。
被国人误读的欧洲贵族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爆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上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1、富与贵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那个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学的高材生。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人员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险,可是威灵顿就是不动,参谋人员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 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无疑问,是贵族。 英国皇室把他们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去进行学习。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英国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二战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