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清静慈悲
中和清静慈悲
关注数: 19
粉丝数: 73
发帖数: 8,270
关注贴吧数: 10
此贴一出,众贴皆伏。《老子》一书,以道为准,以德为修。尤以《 此贴一出,众贴皆伏。 《老子》一书,以道为准,以德为修。尤以 《帛书德道经》为真本。 是书,穷天地之奥,通古今之变,更有超越三维世界之哲理。 凡学此书,必修身心,身心无忧,以德悟道。 既已悟道,定当行道,行道既久,以成大道。 或入世建功立业,济世安民,致百业之精微;或借假修真,红尘炼心,山林炼神,超三界而脱苦海,入多维而无生灭。 是书非理论可深知之,须躬行成其圆满。 学《老子》者,必修己而勤行,方得其真意。 道在万物,法在其中;德在修行,岂在文字? 以上虽愚人拙见,亦非妄言,君宜品之。
此贴一出,众贴皆伏。《老子》一书,以道为准,以德为修。尤以《 此贴一出,众贴皆伏。 《老子》一书,以道为准,以德为修。尤以 《帛书德道经》为真本。 是书,穷天地之奥,通古今之变,更有超越三维世界之哲理。 凡学此书,必修身心,身心无忧,以德悟道。 既已悟道,定当行道,行道既久,以成大道。 或入世建功立业,济世安民,致百业之精微;或借假修真,红尘炼心,山林炼神,超三界而脱苦海,入多维而无生灭。 是书非理论可深知之,须躬行成其圆满。 学《老子》者,必修己而勤行,方得其真意。 道在万物,法在其中;德在修行,岂在文字? 以上虽愚人拙见,亦非妄言,君宜品之。
本吧,原来的吧主教授还在吧里吗? 本吧,原来的吧主教授还在吧里吗?
拉筋,养筋,易筋,然后洗髓,洗心,脱胎换骨,形神俱妙,练成纯 拉筋,养筋,易筋,然后洗髓,洗心,脱胎换骨,形神俱妙,练成纯阳光身,方为大成之道。
心意道能入道吗? 既然为心意道,应该能够入道,入道的基本标准就是返老还童,恢复十八岁的青春。 不知道心意道能不能做到,做不到,还是叫心意拳好了。
修行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道德。 如题。 吧里清谈的人这么多,可是能实证性命的太少了。 如此下去,有何意义?!
请问有修驻世长生之道的吗? 愚人认为: 身体没修好,就说修阳神,感觉不靠谱。 身体好了,能驻世几百年,才能真正形神俱妙。
【论道】愚人初证潜呼吸。欢迎实修朋友讨论。 如题。 虽没有达到水中呼吸程度,但感觉不到呼吸。 应该离真胎息不远。 初证寒暑不侵,饥寒不迫。
太极拳交流 道门太极拳交流, 有缘加不才微信wandongming0128
【国学】无为之道 本人修无为之道,有缘可加微信
吕祖养气存神真经 (这本经文妙不可言,十分简洁) 吕祖养气存神真经 吕纯阳 天尊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斯孟子之大训也。夫道在天地间者,气也,日非气不临熙,月非气不生光。故四时成岁,万物生成者,无非资乎日月。日月之行,无非资乎气也。道之在人者,亦气也。胎卵湿化,非气不生,一阴一阳,非气不成。天地非气不位,万物非气不育,气之时义大矣!是故胎从气结,气从胎息,气入则生,气出则死,知养其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其气,神行气行,神住气住,若欲长生,神气长住。我不动心,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长住。宽急得中,常自调适,制而无着,放而不逸。处喧无恶,涉事无迹,真定真空,真密真默。默则存元,空则内烛,定则息长,密则不触。断想觉梦,留神弃识,定可生慧,太虚太极。定心之上,豁然贯通,定心之下,旷然无覆。无所障碍,冲和回溢,心与道合,养气始足。鍊形为气,名曰真人,鍊气成神,名曰神人,鍊神还虚,名曰仙人,鍊虚合道,名曰至人。 天尊说是经已,又说偈曰:欲养浩然气,务在制心田,使心为之舍。神为气之主,又为气之子。气又神之母,安则主人居。躁则主人逋,神去气即散,气散身则殂。忘言降其心,无为可以固,使不离伭牡,不渴且不飢。食气即阴气,纤毫亦须除。澹味依其候,阳壮是为助。不为物所牵,一息深深处。不出亦不入,忘九勤可住。夜气百字碑,是因养气故。妙道实空伭,悟得真常路。 吕祖养气存神真经 终
【国学】很久没上贴吧了 很久没来,有朋友来说话的请加我微信。见二楼
现代人手绘要多学马蒂斯,别太执着,快乐就好。😊
每次阅读道家的道经都感觉神清气爽,但是看丹经则没有感应。 如题。 我觉得应当追求道的境界,而不是现代流行的丹道。
中性笔画初学者
最近学画中性笔画。 心静,忘我,画之道,人之道。
孔子的武功到底有多高?(转载) 详见二楼。
【国学】孔子,不得不说的秘密(转载) 这篇文章有点意思, 详见二楼。
结丹的大概特征。(转载自修真论坛) 所谓结丹(服食大药),应该是炼炁化神阶段完成。(炼精化气阶段只能说是服食小药)。 结丹的体征和外貌从下面几个方面看得出:(这里主要指有为法修持的特点。) 第一心性方面,性格很温和不好挣斗。结丹已进道的门槛了,此人知道“道”是无形无相无善无恶。对人总是以慈悲为怀。别人对他误解和攻违都是很平淡的对待。他也不敢争强好胜。身体已结了很危搦的三昧真火,一动噌心必对自己修为无宜。 第二,从身体方面可以看得出。结丹后的外貌特征是:脸上有红是白,就像女人化妆的。两眼有神如电,皮肤光泽滋润透明,气宇不凡。并且冬天不惧寒冷,三九天一件内衣一件春装穿在身身上就没寒意了。为何这样呢?经过玉液还丹,金液还丹对身体陶练已是纯阳之体了,就像处子一样必然是丰神俊逸。 第三,对财色名利非常淡漠,这就是自古以来大德常说的,君子安贫守道。也就是老子说的,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上面所说无论是从丹经上还是从实证上都可以证明,如果没有这几点,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都无用。 无为法修真与以上不同,但是也会多少有以上一些特征。 对照看看自己的修为,包括所谓名师。自己看看吧。
实证:修道之九易。 一曰易气,得胎息,可辟谷。 二曰易脉,经络大通,无穴位之分。 三曰易筋,力大无穷,刀剑难伤。 四曰易骨,关节相连,铁骨铮铮。 五曰易髓,寒暑不侵,精力超强。 六曰易皮肉,童颜不老,身无疤痕。 七曰易血,血化白浆,身有异香。 八曰易形,形变为气,日下无影。 九曰易神,气变为神,水火不侵,上天入地,千变万化。
吕祖论道 吕祖圣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愚人认为: 语言的表达是有局限的。 文字就像是手指,大道就像是明月。 观众的眼睛大多是看手指,尤其是手很美的时候。 修道者应该用心,或者说忘智。 感同身受才能明白个中味道。 直到先天,方能体会奥妙。 得意忘言,道德经无需尽解。
仙必求道,道不求仙。 如题。 这就是仙学的大问题。 其实,修德到境界,自然就明白仙学的道理。
修道德,就是修行。 如题。 自己悟,此刻修。 须臾不离也。 自然筑基,自然修炼精气神,自然合道。 关键看悟。 以清静为要,动静结合,不拘形式,不论火候时辰,不论药物斤两。
对终南山吧一些吧友的理论开始厌倦了。 如题,理论研究没什么用。 真懂修行的,说说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改变。 空谈误国,害人不浅。 自觉近来身心进步不小,不想在贴吧跟理论派说空话。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证自修,比什么都重要。 贴吧里几乎没有明师。 大家醒醒吧!
太玄宝典至简至妙,真无价之宝! 如题。 《太玄宝典》一书涵盖三元丹法,却比任何丹法都要简洁。真是千古奇书! 唯独解读困难,历代无人注解,可惜! 不知道吧内有没有能看懂一点的,能讲解一二,以解愚人之惑? 愚人当顿首致谢,感激不尽!
【国学】国学难以救国。 普天之下,人欲横流。 所谓成功,只在钞票。 尔虞我诈,表里不一。 世态如此,大病已久。 不断一臂,恐无希望。
自发的功夫居然和经典的功夫差不多。 比如我自发的睡姿,和还阳卧很相似。不舒服趴床上,和赤子桩几乎一样。两手抓脚尖,和十二段锦差不多,随意拉筋,和周版易筋经差不多。 由此可见,人的确有先天智慧,不用学也可以达到,只是不能超过一定的尺度。 所谓出偏差,只不过是因为对人体不了解,不受控制造成的。 至于走火入魔,不过是欺骗无知的愚蠢之人罢了。
真一不二。 如题。 有事专一用心; 事过毫无挂碍; 无事杳杳冥冥。 动则不慌不忙; 静则真空妙有; 动静相辅相成。 食色能少则少; 就寝亦睡亦醒; 修行就在其中。 愚人日常生活当以此自勉。
人元丹法能返老还童,天元丹法能做到吗? 如题。 请问各位道友。
【国学】愚人新解“忠孝”。 如题。 从六书而解,参万物为理,观时事之变,得心中之源。 愚人浅谈“忠孝”二义。 详见二楼。
太极吧不是太极拳吧,可以不谈拳。 这样好些。
潜龙勿用。 修德为上,拳为其末。 一个定式可练一年。 搏之不得名曰微。 希夷之境,微妙之道,为真太极。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贴吧的主要功用是玩儿。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有没有懂太玄宝典的道友? 如题, 有没有懂《太玄宝典》的道友?
有没有懂得五行丹药的道友? 如题。
水一贴:给吧内的所谓实战派脑后敲三下。 太极实战派高手,你们需要的不是实战,而是基本功! 眼睛没纪昌厉害, 耳朵没师旷灵敏, 手脚打不断火砖; 速度比野狗不如。 练个十年在来说实战吧!
水一贴。 太极贵守、贵补、贵化。 拳法贵静、贵明、贵胜。 做人贵和而不同。 详见二楼。
【话题】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君子,容貌若愚。 老子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偶感:真太极必须是自己的,形似不如神似。 详见二楼。
咱练太极就是修身养性,身心健康最重要。 咱不懂什么搏击,也不知道吧里有几个搏击高手。反正咱觉得如果不是职业需要,如果不是爱好搏击的人,还是养好身心,涵养道德比较重要。 一个身体不好,心理偏执的人,还要努力练习搏击,恐怕是作死的节奏。 反正咱练了太极以后,身心变化很大。 第一:心态改观。卒然临之不惊,无故加之不怒。但行好事,看淡荣辱。 第二:太极能易筋,能养气,能净血,能全神。人体松静自然而气血畅通,心清静则浩然正气内存,不贪则精不伤,不嗔则气不伤,不痴则神不伤。太极之道,平衡阴阳,归于无极而已。 第三:太极能开发智慧。人有智愚之分,有些是天生,有些是后天改变。练太极精气神充足,是为基础;练太极如果能洗涤身心,如同拨浮云而见青天,自然能产生智慧。智慧不是知识,但是有智慧的人学习知识能举一反三,一日千里。 第四:人人都有一太极,文治武功皆可修。自立,自胜,自强,止于至善,人人可修,修之必成,绝非胡说。知之,信之,行之,恒之。
【话题】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这是弟子规里面的话,同样适合于做其他事。 这样做是为了精通。 例如道德经,一章没有真正弄懂,没有真正实践,就不要贪读其他章,不是说不可以读其他章,而是说读其他章也是为了读懂这一章。 例如道德经第一章。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道门的开启。 你可能要参考读其他很多章,甚至其他很多书。但着力点仍然是弄明白这一章。 下面讲一点点: 道可道,非常道。讲了玄妙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讲了辩证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讲了体悟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讲的是名无定名。 名可,名非,常名。讲的是名之是非应用。 名,可名,非常名。讲的是逐步理解名的内涵。 这两句概括了玄与微、名与实的深刻含义。 但是对得道之人而言,这些都是可说可不说的,可以论可以不论的。 道不可得,名不可名。 道的玄妙需要意会,需要体悟,不可言及。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 大家如此精读全书,然后将全书融会贯通,一边实践一边感悟。 最后将所有的文字忘了,这才是心领神会,得意忘筌。
年轻人念太极讨人嫌,正如过年不打牌没人理。做个好人真难!
谈谈最近的感受,请明师指点一二,谢谢! 因为近几年国学书看得很勤,练太极拳和八段锦、静坐、心斋。 觉得还是有一些进步。 以下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对于素食和辟谷,感觉很亲切自然。素食、少食觉得很舒服,辟谷则感觉是一次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洗礼。 第二:希言自然,万物有爱。这是静坐的一种观照,恰如多年前,画中国画时,感觉山河万物似乎在召唤。 第三:伸筋拔骨,理解熊经鸟引的道理,感受内外合一的混元境界。 第四:自胜者强。战胜游戏的诱惑、弃绝一切邪淫,感受到心底里自然散发出一种浩然正气、无形光芒,自信心增强不少,力量增加、气势更足。 第五:清静为天下正。心一清静,自然归中。所谓玄关,清静无为。正者,无需任何修饰,自然而生。 第六:智慧和定性。明白了万物不离道理,万法不离通达的意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请各位方家大师指教!
新年小语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能自正其心者,愚人实未见一人。 人道善恶交错,皆因不能自新。 不能自新,在于不能守中,心不在中,偏离正道, 所以一切言行,皆无法公正,而以时务为正。此小慧侧艳,竖子所以依仗。 所以太极者,形不能正,心不能中,纵然称雄一时,亦竖子小才小智,不足以言真太极。 若要太极归于无极,通达无碍,皓月普照,何异于缘木求鱼?! 是以操之在我,运之唯心。文成武德,何必外求? 当笃行不怠。 谨以此自勉。
浅谈五行之修与易筋洗髓。 易筋洗髓,本我中华之学。 后道、佛、儒三教并行,多有融合,医家也与之渊源非浅。 然而道门易筋、洗髓当为根本,因为道家为中华文明之根,源远流长,博大深邃,包容万物。 现以愚人浅见,略谈感受,不敢评述,仅作抛砖引玉之想。 详见二楼。
【国学】《道德经》实修浅谈。(欢迎指教!) 《道德经》无疑是国学当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今人学《道德经》,大多只是寻章摘句,笼统地说说,虽然书店里有很多学《道德经》以及应用方面的著作, 但很多只是学者的理论认识,似乎没有真正理解《道德经》的本质。 《道德经》不仅是哲学,也是科学,更是一本可以修身养性,开发人类智慧和潜力的圣典。 愚人不才,虽感此身微如尘埃,此心还未彻底澄清,然而自觉身心有所感悟,所以做抛砖引玉之想,特来献丑。 详见二楼。
【国学】关尹子教射 (作者:列子)选自《列子·说符》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 此文重点在最后一句。 知道难,行道难,守道更难,得道难上加难。 圣人难之,故不难。
关尹子教射 (作者:列子)选自《列子·说符》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 此文重点在最后一句。
【国学】也谈“食”与“色” 食以求生; 色以繁殖。 本无可厚非。 然修士谈之皆慎之又慎,何也? 盖正与不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慎。 儒以礼节之, 道以炼化之, 佛以定解之。 今人谈美食大都眉飞色舞,大快朵颐,其实暴殄天物,伤财劳命,杀生造孽。 不知食之真义,故不知真味至淡,回味无穷,伤身不知,损德不明。 美食是爽口快意,还是辅养正气,唯君择之; 今人见美色大都心猿意马,虽曰多情浪漫,其实不过欲望泛滥,心灵空虚,男因贪色而败者不计其数,女因滥情而苦者不在少数,不知人为万物之灵,能化欲为情,化情为道,看破过眼烟云,淡然而得真趣。 美色是吸精伤神还是赏心悦目,全在于君。 食贵素淡,则得天地清泰之气,其味悠远无穷; 真人唯食太和之气,神龙变化,非俗人可知。 色贵合道,则得阴阳调和之真,其味纯净甘美; 真人唯色自然之美,天人合一,非庸人所明。
十二月行功法并不适用于一般爱好者,因为没条件。 修炼易筋经,个人认为不一定要练很多。 八段锦配合打坐,很好; 十二式很好; 十二大劲很好; 伸筋拔骨很好; 哪怕就站个马步,配合达摩十八手,练成了也是了不得。 当然,条件好的可以去月月行功,甚至闭关潜修。 身体的升华才是最根本的,其他形式要学会变通。 大道贵简;法无定法。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就一个双手合十,练到浑然一体,万籁俱寂,一灵独存的有几人?
不能淡然正定,终归镜花水月。 看淡名利,抛弃虚荣,一心求真,方可成就太极大道; 不能看淡身外之物,太极拳终归是一种装饰,没啥用。 不如广播体操远矣。 至于打拳斗狠,意义不大,有钱有权的人从不自己动手。
“正能量”名词解释。 正 能 量。 详见二楼。
【国学】治国如治身。 圣人以身为国,精气血为民,神志为君,五脏六腑为省市政府,十二正经为交通要道;奇经八脉为大江大河;360穴位为湖泊仓库;手足为国家机器;肌肤骨骼为硬件环境。 民强国富,内外和谐,方可以图天下。 固精、养气、净血,以强神志,以正五脏,五脏六腑正气足则权顺,权顺则经脉畅。 精气神足则国不危; 精气神合则天下大同; 精气神一则无为大治,可达无极之宇宙。 上医治未病;无非精气神; 大圣治未乱;无非民与君。 奈何?!
【国学】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通达不孤。 若文,穷理尽性; 若武,混元无敌。 笔所未到,气已吞。 神目如电,敌胆寒。 咫尺之间,蕴千里。 雷音无形,醒迷魂。 宁为狂狷,不为乡愿; 宁为直取,不为曲求。 如龙,变化无端; 如山,岿然不动; 如海,深不可测; 如月,皓皓不掩。
关于打坐时手势的问题。 佛家定印: 男的:到底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说法不一。 道家子午决或者太极印: 男的:为什么很多书说的是右手在外,男的右手不是属于阴吗?阴在外不合自然啊! 难道说腹部属于阴,所以左手(属阳)盖在腹部,是为了阴阳相济吗?然后外面右手属阴,前方属阳,也是阴阳相济吗? 可是钟云龙却说男的应该是左手在外,右手在里,才是对的。 以上问题请教有修养有师承的吧友,希望指正! 谢谢!
【国学】以修身为修心,还是以修心为修身?红尘炼心,难,难,难 如题。 滋味不去,真气不来; 女色不淡,真阳不至; 虚荣不死,真我不生; 名利可要,仅仅免受干扰而已。
此书如何? 如题。
自学,有何不可?古人很多自学,重要的是要知识渊博,肯实践。 如题。 真传其实只有几句。 古人没那么多条件,武术的原理明白,就行了。 剩下的,就是练习。 只要心态好,肯动脑,明白医学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自己学习。 其实现代自学武术,特别是太极拳,已经公开了很多东西,自学已经不是纯粹的自学了。 所谓走火入魔,那是吓唬人的鬼话。 除非你违背人的生理规律,那也只是出偏差而已。 世上没几个明师,所谓的四大金刚之类,就是一介武夫。 他们的话,仅供参考而已。
自学,有何不可?古人很多自学的,重要的是要知识渊博,肯实践。
刻苦练习,乐在其中,何有于我哉?! 这段时间俗事缠身,耽误了练拳,惭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