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172605
469172605
关注数: 114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4,000
关注贴吧数: 28
索尼 FE 16-35 f4 OSS周年使用心得 去年6月份为自己准备的儿童节礼物,就是一台索尼A7M2单机以及一支超广角镜头FE 16-35 f4 OSS了,转眼已经过去一年了,由于工作上的原因,出去玩的机会并不多,之前已经写过好几篇器材文了,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品,因为拍得不好所以只是放了一些样片而已,看看画质表现就好了。这次打算说说我的第一支超广角变焦镜头:索尼 FE 16-35 f4 OSS。总体的素质很棒,重量518g,有点砸手,但也比隔壁两家的轻多了,滤镜口径只有72mm,对比隔壁两家的16-35/4来说,足足小了一圈,是最小巧的。价格上行货一直稳定在6800左右,并没有比隔壁两家的16-35/4贵出太多,综合其综合素质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一支良心的索尼蔡司自动头。绿色的镀膜对焦速度很快,但还没达到尼康24-70VR的飞快。尤其是在A6300上,满屏幕的对焦点任用,除了四周的对焦点受呼吸作用影响较大之外,每一个点都非常快,光线暗时对焦速度骤降,但好歹也能对准。采用线性马达,对焦极其安静,录制视频的时候丝毫不用担心对焦性能和对焦噪音。 全金属镜身,做工精良,变焦环很宽大,阻尼适中,拧起来属于非常有手感的那种,最外侧的是纯电子的对焦环,平时没什么用,只有全手动对焦或者DMF模式的时候才有用,而且手动对焦时相机会自动放大部分区域,对焦距离也一并显示在显示屏上。虽然对焦环与变焦环紧紧挨在一起,但平时也不会误操作的。16mm端镜筒伸出最长,35mm端最短,好像也只有索尼家是这样子设计的了,包括16-35GM也是这样子。后镜片组是16mm端最接近传感器,35mm端缩到最里面去。镜头四周没有一个拨杆或者按钮,也没有对焦距离窗,及其简洁,只有寥寥几个字写明型号和一个蔡司小蓝标体现身份。这种全金属镜身以及亚光黑色的漆面,很容易磨损,尤其是棱角处非常容易磨掉漆。我买来的时候镜头差不多就是这样子的了,虽然非常难看,但考虑到卖家的价钱尚可,就咬牙入了。使用一年后,发现在我手上并没有多磨损出多少来,就很好奇,它原来的主人到底是怎么虐它的。16mm画质很强,中央80%画面区域都很强,而且是全开就很不错,f5.6时中央35%画面区域锐度最高,f8-f11之间中央画质下降些许,四周画质提到顶峰,像场总体最均衡。16mm时光圈全开就能出现星芒,应该是采用了和尼康16-35/4一样的冗余光圈设计,如果光圈叶片能够全部打开的话,应该比f4要大的,能否到2.8就不知咯。 35mm画质骤然下降,可能是出于对重量体积的妥协吧,隔壁两家的16-35/4也不是白做成那么大的,毕竟人家有77mm的口径。曾经和尼康 35mm 1.8G DX这支镜头简单对比过,在全画幅等同光圈下,16-35ZA的35端锐度被吊打,从中央一路被吊打到边缘。你没看错,就是尼康半画幅的那支只要999的35mm DX,其像场几乎可以覆盖全画幅,只不过在四周会有很小很小的暗角,全开的时候暗角羽化非常大,光线稍好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当成全幅头来用。 72mm的滤镜口径,配ND镜片很方便,成本也不高。 T*镀膜带上“墨镜” 有意思的是无反系统在安装ND1000后,在阳光充足的室外是非常容易自动对焦的,速度与精度似乎并不会受影响,在明亮的白炽灯的室内就不行了,完全无法对焦。这相比单反系统简直就是天堂与地狱啊!装上ND后的单发,取景器里什么也看不清,相位对焦系统也都全部罢工,唯有切换到实时取景手动对焦。佳能的全像素双核能否在这种情况使用就不知道了 0.28m的最近对焦距离,拍近物很勉强,放大倍率不怎么样。上稳定器的状态,必须用很长的快装板,把相机放在很后的位置,这样才能平衡重心 由于A6300机身太小了,以至于安装大一点的镜头就不能安装长条形的快装板了,会顶到镜头。所以我买了个底座垫在了相机底部,这样才能顺利安装快装板及平稳稳定器。 整套系统安装完成后还剩下6块小砝码,有效减轻了重量。相机每轻100g,砝码同时也可以减轻一些呢,所以不要小看一百几十克的重量,上了稳定器后分分钟翻倍。稳定器的转轴处就是整个系统的重心所在,重心以上每少100克,重心以下也对应减少100克,这样上下质量相等,移动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摇晃。 稳定器收纳尺寸,大致相当于一支70-200/4镜头搭配A6300已经明显头重脚轻了 变焦环上白花花的地方就是被磨花的。 带底座的A6300整体还是比较和谐的。畸变很小,以至于一眼看上去不像超广角。朋友拿到后第一感觉就是不广,其实并不是,只是畸变小而已。个人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感觉很安静祥和
A6300直出4K无调色视频 A6300直出4K无调色视频,大自然是最美的调色板。 本来买了个索尼E18-55寄去广州朋友那,帮我代收,我到广州玩的时候他就交镜头给我,结果他忘了。5月27号回程的时候,买了张卧铺火车票躺在车里睡了一下午,快到站时醒来发现晚霞好美,就拿相机拍了。录了几段4K视频,色彩配置为风景,饱和+1,对比+1,锐度+0,由于没有E18-55原厂镜头,就还在用佳能的18-55转接到A6300上用,视频对焦那叫一个捉急!必须先在拍照模式下对好焦,开启录像后就不要动对焦环,也不要半按快门,这样才能拍得清晰。转接不仅损失对焦性能,防抖性能也损失好多,所以视频比较抖,后期部分有用PR加防抖,无调色。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YzMjU0NDM1Mg%3D%3D.html%3Fspm%3Da2h3j.8428770.3416059.1&urlrefer=87b1cb202a4a4ecf8e4da85086de5c5e 虽然拍的是4K,但上传到贴吧肯定被压缩了
这是我见过最美的晚霞了
在火车上的旅途,拍到了好看的晚霞
在贴吧看了些华为P20 PRO的样片,确实不错,构图工整耐看,鲜亮通透,明暗关系处理很好,于是就说秒杀单反。说这些要么没用过单反要么不会用单反。原贴地址就不转发了,会和谐的。 P20系列的长处在于AI智能后期,将多帧合成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手持4秒长曝。大幅度提升了动态范围和宽容度,再提升对比度和饱和度后就比单反的直出的JPG来的鲜艳讨喜。单反相机/微单直出的颜色都会比较淡的。其虚化我就不想说了,喜好全看个人。反正为了完美焦外而大手笔花钱升级镜头的摄影师大有人在。 有水印的就是华为,没水印的就是我的相机,别问我是什么相机,反正是18-55狗头,APS-C画幅。
求助,电脑所有USB口突然失效 求助,电脑所有USB口突然失效 鼠标用不到,U盘也用不到了!何解?
2013年买的显卡,前两天坏了,用了5年。GPU一上负载就花屏且死机,浏览网页偶尔花屏。已经排除了电源供电问题,排除散热问题,剩下的就只有显卡本身问题了。有人说是GPU虚焊。 AMD HD7850 1GB,微星。 已经被我大卸八块了。显卡的散热器设计真心不错,费了我好大劲才拆开的。
索尼大法无直出? 都说索尼大法无直出,我也不知这算不算难看。A6300直出,创意色彩为标准,无白平衡漂移,自动白平衡自动ISO。自动动态范围优化。
重量和体型算是降下来了,之前拿16-35za挂机,头重脚轻,而且还很短。 比16-50还是要大很多的。 加上转接环,比E18-135都要大一点点。所以更加想要买E18-135了。 不是STM对焦马达,前镜片组会跟着旋转,而且马达噪音嘎吱嘎吱响,遮光罩也都跟着旋转,特定角度下会挡住视线。 对焦容易犹豫,判断不出目标,不过总体还是过得去的,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还蛮快。 放大倍率0.36,最近对焦距离0.25米,挺不错的
索尼 FE 85mm f1.8体验篇 说说索尼 FE 85mm f1.8这支没有任何头衔的镜头。 锐。分辨率表现足矣媲美高端镜头,在2400万像素的A7M2上无可挑剔,缩小光圈到4之后达到最佳,像场平整度很高,边缘分辨率很强,全开1.8的时候,就已经有90%+的锐度了,很合我意。因为我拍照很少收光圈来用的,全开即接近最佳甚是合我意。根据一些媒体评测,这支FE 85/1.8的锐度已经略超过了蔡司 FE 85f1.8了,这个价位上锐度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别无他求了。 静。镜头采用双线性对焦马达,及其安静,对焦速度中上,与索尼其它FE镜头一样,非常适合视频拍摄,当然,FE 50mm f1.8除外。线性马达没有旋转部件,同样也没有减速齿轮组,导杆就相当于马达定子,转子在导杆上做直线运动,带动对焦镜片前后运动,达到对焦的目的。双线性马达,我从官方的示意图上的理解就是一片对焦镜片同时由2根导杆及其转子负责驱动,以保证有充足的驱动力。佳能也有两款镜头采用这类马达,一是EF-S18-135 USM,二是EF 70-300 USM,佳能官方称之为Nano USM的对焦马达,其实跟索尼大范围采用的线性马达是同一类马达。这种马达宁静而且精准,非常适合视频对焦,但驱动速度和驱动力稍显不足。因此索尼采用双线性马达的解决方案,既保证高对焦精度和宁静对焦,又兼顾了驱动力,即对焦速度。这支85/1.8的对焦速度,在所有135相机镜头里面,我觉得算得上第二梯队,也就是从最近到无限远,走完一个行程需要0.4-0.5秒,开启实时显示效果后光圈缩小到F8,或者暗光下,还要更慢一点。那么第一梯队的镜头就应该是快到只有一眨眼功夫那种了,大约是0.25-0.35秒走完一个行程,例如尼康新一代电磁炮。不是乱说的,有媒体已经测得相关数值,体验过D850+24-70VR后感觉这一数值还是靠谱的。但是在日常使用中,通对焦并不需要走完一个行程,也许大多数只走1/2或者1/3,所以感官上对焦就非常快了。 轻。塑料的外壳,370g的质量,装机后并没有多少负重感,与尼康同规格的85/1.8G表现相似。 低色散。相比尼康85/1.8G,这支FE 85最明显的不一样恐怕就是色散了,无论是焦内还是焦外,色散都难寻踪迹。虽然焦内的径向色散可以通过后期减轻,但焦外的轴向色散就难搞了,所以镜头的硬光学素质还是非常重要的。 焦外旋焦。至于焦外玄学,这支FE 85并没有什么特色,恐怕只能用焦外过度自然,低二线性来形容了。而蔡司的FE 85据说有蔡司玄学的加成,反正我没用过,并不知道。焦外光斑有明显口径蚀,越边缘的光斑蚀得越厉害,而且有旋焦的感觉,这点我很不喜欢。 快捷键。索尼镜头通常非常简洁,FE 16-35ZAOSS镜身上没有一个按钮,而FE 85 F1.8有个AF/MF开关,以及一个圆形的按键,默认为对焦锁定按钮,可以自定义为眼控对焦功能,这点倒是挺方便的。 视频。搭配具备5轴防抖的大法7M2,视频对焦非常流畅平滑,与索尼其它镜头一样非常安静,完全没有马达杂音。定点拍摄可以手持,练过的人可以Hold得蛮稳,剪辑一下完全具备实用性。能上三维云台的三脚架或者电子稳定器来录制视频效果更佳。 小结。作为一支入门级的85定焦,比同规格的尼康贵出近一千块的价格,做工和锐度上并没有吊打尼康85 1.8G,也没有什么焦外玄学的加成,只是色散更低,对焦更宁静精准,那么这笔不小的差价就是入门索尼FE卡口系统的代价了。往上就是有玄学和防抖加成的蔡司FE 85mm f1.8 OSS,身价是索尼FE 85mm的两倍;再往上就是FE 85GM,价格突破五位数,价格与佳能的两元85L红圈镜头齐平。所以索尼FE 85mm 1.8的价值就是以不太入门的价格给入门用户一个交代,提供85mm定焦下的次顶级分辨率和对焦性能,没有明显的缺点或者短板,也没有玄学的加成,同样也没有骚包的蔡司小蓝标或者G标来提升Bigger。毕竟原生FE口的85自动头别无他选了,就数他最便宜。无论是半画幅还是全画幅微单,配上这支镜头都毫无违和感,出色的分辨率,迅速宁静的对焦,精致的做工,轻巧的镜身,总之这是一支值得拥有的镜头。
器材党体验之——索尼大法之ILCE-6300篇 2017年12月12日,伴随着双十二的到来,双手已经剁去,购入一台全新索尼 A6300,用来当做全幅备机。本已经有全幅大法A7M2了,原想着购入一台A5100或者A6000当做备机,替换掉NEX-5T的,可是A6300的吸引力确实太强,加上手头刚好够闲钱可以购入,于是就买了高配A6300。至于为什么不买顶配A6500,因为没必要(qiong)。在已经拥有一台全幅大法的情况下,依旧购入半画幅机,标志着我已经成为一名器材党了。 这台相机发布于2016年3月,非常小巧精悍,称得上APS-C画幅的次旗舰。最值得说道的还是这台机的对焦系统,官方称之为4D对焦,拥有425个相位对焦点+169个对比检测混合对焦系统,几乎覆盖整个取景范围。实际追焦的时候确实好用,哪里都有对焦点,但有个问题是,极边缘对焦点效果并不好,受镜头呼吸作用影响极大。这套对焦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对焦速度都非常快,媲美中高端单反。官方宣称的0.05s自动对焦速度,我想是夸大其词了,把启动响应时间说成了对焦时间,混淆视听,至于CIPA到底是用什么测试方法来衡量对焦速度,我暂时没查到。 *采用CIPA内部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需要安装E PZ 16-50mm f3.5-5.6 OSS镜头并关闭预先对焦。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对已经合过一次焦的位置再次对焦,由于镜头马达几乎不用运动,半按快门即完成对焦,我想这个响应时间是0.05秒可能是准确的,但从大脱焦到合焦的时间,小于0.5s就已经算得上是飞快的对焦速度了,个别极品镜头可以做到0.3s左右,接近一眨眼的功夫,比如FE 100-400GM这支大师头在搭配A9的情况下。 PDAF不同于单反相机的纯相位对焦系统,接近焦点时尚需来回拉动一下以确认焦点,这个来回来动的过程极短极快,使微单相机对焦速度落后于单反相机0.1-0.2秒,有时候我能察觉得到,有时又候察觉不到。这个利用对比检测来回拉动的过程对大光圈镜头、中长焦镜头来说尤为重要,是确保准焦的有力手段,也是无反系统的优势之一。以前在使用尼康D7100+85 f1.8G的过程中,频繁出现跑焦的情况:人物距离较远时易跑焦、光线较暗时易跑焦、人物稍稍移动时也是跑焦,最尖端的一次,无论使用中央单点还是广域AF,无论是先对焦后构图还是先构图后对焦,反复拍都还是跑焦,一但跑焦,85 1.8G的轴向色散就凸显出来了,绿边紫边非常严重,严重到后期难以修复。如上图,为100%放大截图,焦点明显在人物后面,焦点处几乎没有紫边色散,焦点以后是绿色色散,焦点之前则为紫色色散,有紫边的地方全都没有准焦。这是模特慢步向镜头走来,用D7100的AF-C追焦模式所拍摄,每一张焦点都落在模特后面了。而在模特身上画质已经肉成一片了。如果这些照片都能准焦的话,按照85 1.8G的素质是可以数毛的。 而这种情况在换了大法系统后不复存在,A7M2在搭配FE 85 1.8时,就已经可以做到单次对焦弹无虚发的程度,换装A6300时更是实现了不间断的流畅的追焦+连拍,也是弹无虚发,虚了的都是没控制好快门速度。以下这张也是阴天拍摄,模特慢步走来,快门速度没把握好,但焦点是实的。以上这张放大后略虚,1/250的快门,明显快门速度不够,焦点是准确的。本来是在摆拍的,想着1/250的速度应该够了,拍完后模特向我跑来,我觉得画面很好,就转过相机拍了下来。如果能有1/500的快门速度就很完美了。如果焦点没跟上,落到模特后方的话,按照轴向色散的特点,焦点前方则是会出现紫边,尤其是在模特衣服黑白相间的地方,上图白色衣服边缘没有任何紫边,说明已经准焦。以往被D7100+85 1.8G的色散所感动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下图是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阴天,多霾。我带上A6300+FE85 1.8去扫街,一小孩冲我这个方向跑来,我就顺手拍了几张试机,8fps连拍已经很爽了,没有用11fps,会删照片删到手软的。对焦非常非常准确,迅速,人脸被牢牢锁定,这次用1/640s的快门就没有拍虚了。下图是近距离低机位拍摄,搭配FE 4/16-35mm ZA镜头,步行走在它前方拍摄,近距离对焦非常准确。不知索尼会不会针对APS-C画幅的后续产品开发“狗脸识别”或者“猫脸识别”等功能,方便宠物爱好者拍摄他们的宠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