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882619
276882619
关注数: 106
粉丝数: 2,487
发帖数: 2,663
关注贴吧数: 53
佛说如来并没有说法 佛并没有说出一个可得的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嘛。个人见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谤佛者实无佛可谤 自迷而已。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看六祖坛经的时候我老在想对不对那 看六祖坛经的时候我老在想对不对那,直到看到怎样叫做禅定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对不对都是幻觉,只要静心敬心的去看就是了。不取对不对,不取好不好。以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六祖惠能菩萨
追美女是在追美女吗 不是的,你只不过是在追逐自己的贪心,欲心,爱心。美女本身是清静的,你本身也是清静的,你追的只不过是你自己的贪心,欲心,爱心罢了。难道美女是贪心,欲心,爱心吗。那美女要是病了你不的也病了,可是没有。在比如说有的人有恋物癖,难道物会产生贪心,欲心,爱心吗,不是的,是你自己的贪心,欲心,爱心而已。而相对于人的彼此追求不过是彼此加重彼此的贪心,欲心,爱心而已,彼此污染而已,可对方的贪心,欲心,爱心还是对方的,跟你没任何关系,你不过在追逐享受自己的贪心,欲心,爱心而已。不是吗,比如他爱你,你有感觉,你享受的难道是他的感觉吗,如果你没感觉,他的爱心难道对你起作用吗,你还是在自己的感受里。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谈谈善缘与恶缘 善缘他是个整体,恶缘他也是个整体。怎么说那,比如一个恶人把一个善人杀了,恶人下了地狱,善人上了天堂。可恶人在地狱受的罪并不是善人给他的,善人也没有去地狱去给他施刑,可以说他受罪和善人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他住于恶念所的的恶果。同样善人上了天堂,可山人在天堂享福也并不是恶人给他的,也不是因为恶人杀了他他才上天堂的,恶人也没有去天堂伏侍他让他享受,可以说他享福完全和恶人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他住于善念所的的结果,所以我们遇到善缘也罢遇到恶缘也罢都不是以后我们的果的根本,我们以后的果的根本是我们住于何念。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择念 念念是业力也罢是虚幻也罢,我们没办法也罢,我们有办法也罢,可有件事情我们是可以做的,我们可以择念而住,择善念或舍念而住。或许我改变不了我的业,我的念,但我可以选择,我可以择善念而住,择舍念而住。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记得以前有人发帖说灵魂被掉包读佛经没有那么彻悟了 他说他的灵魂被掉包了,所以读佛法没有那么彻悟了。我今天早上才搞明白这个道理,帖在这里希望他能看见。 其实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亦无我念,众生念,寿者念,念无所谓你,我,他,众生,皆是因缘,看你住于何念,所以你的灵魂没有被偷,只是不知该住于何念,你可以当这个灵魂就是念,其实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我念,你念,他念,众生念。你说这个想法是你的,那个想法是他的,其实本无你,我,他,没有的,想法本身不过是一种因缘,你,我,他。都没了何来的谁的不谁的。既然无谁的不谁的皆是因缘造作,那么其实可以不起念的。 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建议一些读经的顺序 先读阿含经在结合读心经,然后开始读金刚经,接着可以拜读圆觉经。然后怎么读我就不知道了。个人见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说说往生极乐 这个世界里的一切无常,苦,空那谁往生那,因缘往生。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触生受 不触无受,所以戒的很大一个方面是阻触。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布施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为什么有大果报 因离欲故,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离欲,你布施你也离欲,因你离欲故而的大果报,你感召到的是你个人离欲的果报。非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给你的果报。个人理解具体请参阅佛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昨晚鼻塞睡不着 在黑漆漆的夜里,我坐了起来,看着黑漆漆的房间,忽然我发现被子图案有个象狗头一样的影子盯着我,我越看越害怕,越看越恐惧,于是我用脚动动被子,结果那个图案变成了鸡型,马型,猪型,人型,鬼型,神型...。我忽然明白了,如果执着于物质世界,那么就会被物质世界捏成狗型,鸡型,马型,猪型,人型,鬼型,神型...。那捏物质的那只“脚”是什么那,我想到了十二因缘法。哎呀,我鼻子好像又通气了,啊,睡觉。
宇宙的能量是恒定的(原创) 所以我们应该不取而的,无须展转因缘就可的,因为你本身就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他是恒定的,那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现象不都是造作吗,说白了就是吃饱了撑的。佛陀太伟大了,膜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真的太伟大了。宇宙能量是恒定的,真理原来就在我们眼前,真是何苦造作,你想既然是恒定的何来的流动,何来的失去,何来的得到,全是造作,不取而的才是真理,真理啊,真理啊。
谈谈疼(原创) 疼很好玩的,真的,你看,你的手让刀划一下,你会感受到疼,可你想过没有,到底是谁在感受到这个疼,手嘛,手只是血管皮肤神经的堆砌,他们本身如何感受到疼那,那么是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同样是物质的堆砌,物质本身怎么能感受到疼那,那到底是谁在感受这个疼那,电信号吗,可电信号本身也不过是一种物质形态,他怎么可能感受到疼那,说来半天你发现没有,这个疼他落实不到物质实体上,这个很好玩的,这个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可物质本身没有疼的感觉,也就是说物质本身无法寄托疼的存在,可我们又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疼,疼是一种神经信号,可神经信号是由那部分物质来感受到疼痛的那,物质本身不可能感受到疼痛,否则的话你踩地面,地面会号叫的,可很明显地面没有好号叫,所以这个疼他是非物质性的,他是一种精神感受,也就是说实实在在有一种非物质的精神感受可以感受到疼,如不然死了的动物你怎么收拾他,他为什么感受不到疼那,所以,精神感受和物质是不同的两部分,或许是一部分,但我们很能将两者统一。 就此可以发现人体的所有感受都是非物质的,但他与物质又能很好的契合,那么这个和物质可以契合的感受他是否可以独立存在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物质可以独立于精神感受而独立存在,那么我在想,精神感受也可以独立于物质而独立存在,因为身体并没有那部分物质可以感受到疼痛,因为物质本身不具有感受。 所以我想到,这个世界到底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或者他们不过是统一的,而我们却没有发现他们的契合点罢了,唯物又怎么样,不过精神和物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唯心又怎么样,不过物质和精神都是精神的不同形态,在要不半精神半物质,可半神经半物质的话他们又是如何彼此影响的那,他们是如何契合的那,科学家说只有物质可以影响物质的运动,那么他们又成物质的了,宗教家说精神可以创造一切,那么他们又回到了唯心还是唯物上面,精神还是物质?物质还是精神?这,是个问题。
谈谈社会 原始社会也可以称为部落主义社会,奴隶社会也可以称为地区主义社会,封建社会也可以称为国家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称为洲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称为全球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可以称为宇宙主义社会。 管你乐意不乐意,现在就是全球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一不同是只是分配方式的改变而已,从原始社会开始说起,部落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地区主义社会是奴隶主分配,国家主义社会是封建主分配,洲主义是资本家分配,而全球主义社会将是全体人民分配,而现在的状况是我们正在从洲主义社会过渡到全球主义社会,所以有的国家资本家在分配,有的国家人民在分配,我们中国是半资本家半人民在分配,可总体的趋势是全体人民分配,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资本家说让市场决定一切,这是很滑稽的,市场只是一个公平交换体系,市场本身是无法主导分配的,从奴隶社会起就有市场了,可市场即无改变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也无法改变市场,如果那个社会去强行改变市场,那么市场就不存在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掠夺了,所以我们要建立的是分配体系下的市场,而不是市场体系下的分配,所以市场与分配的主体必须脱离才是正确的,有些人说政府不能管理企业,不能约束市场,其实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跟市场就没什么关系,政府企业你们不能生产有毒食品等等,难道政府说市场你不要生产有毒食品,可惜市场没那个机能,市场不负责生产商品。至于对市场的约束,政府就没办法约束市场,打个比方政府采购,他还是的到市场去采购,难道也市场主动送给政府吗,那怎么可能。政府只能约束分配体系,而分配体系和市场他就不是一个东西,还有些人说政府应该脱离市场,让市场自行发展,那也是不对的,市场存在的根本条件就是公平,如果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的市场如何做到公平那,那是没有的事情。 不论那个国家愿意不愿意,这个世界正在稳步的迈向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的分配方式职能是全民分配,资本家也将会和封建主一样走进历史的尘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我也没办法,言下之意,你有办法你继续。)
谈谈社会 原始社会也可以称为部落主义社会,奴隶社会也可以称为地区主义社会,封建社会也可以称为国家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称为洲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称为全球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可以称为宇宙主义社会。 管你乐意不乐意,现在就是全球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一不同是只是分配方式的改变而已,从原始社会开始说起,部落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地区主义社会是奴隶主分配,国家主义社会是封建主分配,洲主义是资本家分配,而全球主义社会将是全体人民分配,而现在的状况是我们正在从洲主义社会过渡到全球主义社会,所以有的国家资本家在分配,有的国家人民在分配,我们中国是半资本家半人民在分配,可总体的趋势是全体人民分配,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资本家说让市场决定一切,这是很滑稽的,市场只是一个公平交换体系,市场本身是无法主导分配的,从奴隶社会起就有市场了,可市场即无改变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也无法改变市场,如果那个社会去强行改变市场,那么市场就不存在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掠夺了,所以我们要建立的是分配体系下的市场,而不是市场体系下的分配,所以市场与分配的主体必须脱离才是正确的,有些人说政府不能管理企业,不能约束市场,其实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跟市场就没什么关系,政府企业你们不能生产有毒食品等等,难道政府说市场你不要生产有毒食品,可惜市场没那个机能,市场不负责生产商品。至于对市场的约束,政府就没办法约束市场,打个比方政府采购,他还是的到市场去采购,难道也市场主动送给政府吗,那怎么可能。政府只能约束分配体系,而分配体系和市场他就不是一个东西,还有些人说政府应该脱离市场,让市场自行发展,那也是不对的,市场存在的根本条件就是公平,如果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的市场如何做到公平那,那是没有的事情。 不论那个国家愿意不愿意,这个世界正在稳步的迈向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的分配方式职能是全民分配,资本家也将会和封建主一样走进历史的尘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我也没办法,言下之意,你有办法你继续。)
说说布施波罗蜜 昨天拜读阿含经看到有天人想起以前为国王的时候做布施,在他的带领下,妻子,儿女,大臣,将军,庶民都一起做布施,最后国库空了,国王就在周边小国收财物,一半入国库,一半继续做布施,最后得到做天人的果报。至此我在想一件事,收上来在布施,那不收不是也是布施吗,而且是无所得亦无所得心的布施。至此我想到六度万行里的布施波罗蜜,我在想,所谓施财,不收不取不就是布施吗,而且是无所得亦无所得心的布施。说到布施妻子儿女,我想到,不娶不就是布施吗,而且是无所得亦无所得心的布施。说到布施眼睛,鼻子,身体等我想到,不生不就是布施吗,而且是无所得亦无所得心的布施。
说说佛光 日天子如果降临人间,那么将把所有的动植物都烤焦包括人。可佛光远远大于日光,在人间却不会烤糊众生。美哉,妙哉。我斗胆说下感受,日天子还有所执,可佛无所执,因无所执故,所以佛光不但不会烤糊众生,还会普度众生。而日天子还有所执,那只能距离产生美了。
谈谈离执着 第一:不执着于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 第二:离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后,不执着于不执着。
烦恼即菩提 执着烦恼,烦恼还是烦恼。不执着烦恼,烦恼即菩提。
脾气大怎么办 放生可以对治脾气大,你想,动物你都能放过,何况对人,你还能发起脾气吗。至少每月放上一次,以无所的心放,念佛号祝它们早登极乐。
谈谈恐惧 恐惧皆因为有染着心,比如你看恐怖片,片中有一美女,如果你对此美女染着,那么当此美女变异为恐怖面目时你就会产生恐惧,昨夜想到此理,心中惊喜,跪在床上心中拜佛,看到柜子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子,我恐惧,于是开灯,在拜,结果看到柜子上自己的影子还是恐惧,于是将灯开到最亮,结果看到柜子上的自己的影子还是恐惧,我就跪在那里观察柜子上的影子,我在想我为什么恐惧那,忽然明白因为我对自身有染着心,也就是身见,所以看到柜子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子才会恐惧,然后我开心一笑,恐惧消散,忽然发现,柜子上那个影子蛮可爱的。所以染着心就会产生恐惧。染着钱,名,利,如果钱,名,利发生变异,你就会感到恐惧。在比如说,你越喜欢的人你越害怕,为什么那,因为他(她)的一点点变异都会使你的染着心感受到恐惧。
谈一点点感受 有些人总在想那里那里出事了,然后自己冲上去做英雄,这其实还是有所的心在做怪,他总想有所的,的勇气,的魄力,的等等等等,总之是有所的心在做怪,可真要出了事他才发现自己根本无可奈何,因此而感到羞愧,内心骂自己,我怎么这么窝囊。这个在美国大片里格外明显,你看他们总希望这出事那出事,甚至想到外星人来进攻,可如果外星人真来进攻他们就无可奈何了,你看他们现在为什么很少拍摄飞机撞大楼的影片那,所以除却有所的心,此想就会消失,你也就生不起那里出事那里出事的念想了,毕竟念想那里出事那里出事也属于一种意念加持,用白话文说就叫无事生非。 哦,你说我怎么这么清楚,我以前就这样,我昨晚才明白这个道理,结果发现就生不起那里出事那里出事的念想了。 凡人感受,但望有用。
说说大小乘 看来几天阿含经发现,当然我前边还读过大乘经典,结果发现大小乘是一体的,好比一座房子,小乘是根基圈梁支柱,大乘是房顶,双方谁也离不开谁,我以前读大乘,发现佛性之光我根本无法承受,如果我硬去承受那非把我乐出毛病不可,等看了阿含经,我找到了很好的根基以及框架结构,他完全可以承受大乘所散发出的佛光。看了阿含经几天,看到佛处处在为大乘的讲座做铺垫,做架构,就是为了届时众生可以从容的承受佛性之光,所以大小乘一体,不可分割。
讲讲心经 观想色,受,想,行,识为无常,变异,因缘造作而成,而得知或解脱后再去观照色,受,想,行,识其实就是空,空就是色,受,想,行,识。既然是空,(是诸法空相)自然没有生处,没有灭处,(不生不灭),没有垢处,没有净处,(不垢不净),没有增处,没有减处,(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就是因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四念处 看完大乘,感觉佛性美妙,可不知如何修习,或许我根浅,然后看阿含经,我觉的离修习的地方越来越近,至到看到四念处,我终于找到了下手的地方,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好,大好,妙不可言。
—0+ 0就是什么都没有就是空,正数就是所的也可以叫未来,负数也就是所失也可以叫过去。佛法有云,负中无我,空中无我,正中无我,过去心不可的因为已过去,未来心不可的因为他未来,现在心不住,而且0很好的解释了现在心,现在心他就是个空。
愿力与业力 有些人一边念菩萨的名号一边自残,受到伤害后还说为什么菩萨不帮我,因为自残是你的愿力,愿力大于业力,菩萨就是想帮你也没办法。
大家应该多读读阿含经白话文的 阿含经是如此的简单易懂,所有的道理说的非常清楚明了,但却可以开发出无可体量的甚深智慧。
也谈对空的一点点理解 初看心经,你或许会想贪,嗔,痴,及色,受,想,行,识为空,可如何空那,眼前的石头还是石头,砖头还是砖头。 但当你观想贪,嗔,痴,及色,受,想,行,识为无我,无常,如刺,如痈,而的解脱后。再去观想贪,嗔,痴,及色,受,想,行,识,就会发现原来贪,嗔,痴,及色,受,想,行,识他就是空。 也就是说等你读完阿含经理解体会后再去观想贪,嗔,痴,及色,受,想,行,识就可以理解心经的意思了。 所以心经是解脱后对贪,嗔,痴,及色,受,想,行,识的观想结果。 个人一点理解,对不对那我也不知道,写出来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拜读佛经。
也谈由爱生恨 爱是生不了恨的,欲才能生恨,也叫求之不的而生恨。爱本身无所求,但欲是有求的,象那些求爱不成生杀机的,他们不是求爱不成生恨,他们是求欲不成生恨,再者爱是用来求的吗,爱是一种给于,甚至只是一种精神给于。一种精神给于怎么能产生杀机那,没道理的。爱至深甚至是一种无给而给,既然连给都没了,恨从何起那。所以爱恨交织就不怎么正确,因该是欲恨交织才对。
也谈断色受想行识法 如何断那,切断吗,用刀切吗,好像不行,挖出来吗,用铁锹挖吗,好像也不行,那如何是好,想来想去,我在想是不是放弃我执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要死抓住不放,色受想行识就象发了疯的野马,如果你抓住马鬃不放,就会被其摔摆。话说放手放手。哎,你可搞清楚,放手不是用刀切。就好比那个舍得酒,美其名曰:舍得。你要真舍得就应该不喝。你看他说的很好听的,有舍才有得,对啊,我不喝你,我得清醒。其实本无所得,因为我本来就清醒,不是因为不喝才清醒。你本来清醒,因为喝才不清醒,你不喝了清醒了,难道你又得到一个清醒吗,得非得,名为得。
对小乘大乘的一点点心得 小乘认为,“欲”从想得。大乘认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那么“欲”想不想都不可得。
十二因缘法配合心经读感觉很好 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也谈爱情 这个世界无常,无常很厉害,撕碎一切的一切,撕碎身体,物镜,精神,还有那个什么爱情。 爱情看起来很美好,可他毕竟也不是永存的,他也会被无常撕碎,什么,你们的爱情是永恒的,有没有搞错。爱你一万年?一万年以后那? 咱先不说爱你一万年,你能活过100年就不错了,你这辈子爱的死去活来,可咔嚓没了,你们的爱情难道也跟着你走吗,好像没有啊,或者你们相约下辈子接着爱,好,下辈子到了,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你们就算又到一起,那么你们到底是在开始一段新的爱情那还是在延续旧的爱情那,如果是开始新的爱情,那么你们先前的爱情算什么那,如果是延续旧的爱情,那就应该彼此一目了然,可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你们难道在用新的躯体,新的思想,新的感情,新的爱情,去体验旧的爱情吗,那不是对新躯体,新思想,新感情,新爱情的背叛吗,你看,你们那永恒的爱情就此彻底完蛋了。 你们不是还很欣赏,一个等一个吗,一个活个一万岁,一个百年就咔嚓,结果百年咔嚓的到时候就根本不认识那个活一万岁的,那个活一万岁的,那叫一痛苦啊,可你们似乎为了表现爱情的伟大,还要活百年的另外在爱一个,以表示新的爱情打败了旧的爱情,你们这不是变相承认爱情无常外加不要脸吗。反正我只要爱不要脸。今天你夺我的明天他夺你的后天我夺他的,真的很不要脸,不要脸就不要脸还非要说伟大的爱情,我呸。 可怜的人类的爱情,据说有的天人可以活上亿岁,到时候咔嚓了都拿不走自己的爱情,你们可真心闲,爱你一万年,哈哈哈哈。
也谈大悲咒 大悲咒从头至尾只是在说一件事:佛性 大悲咒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四句)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灵魂本是因缘物 靠称生前死后的体重的灵魂的重量是没有道理的,灵魂乃无常而出,可以说就无灵魂,好比鼓掌出声,难道可以靠称两只手而知道声音的重量吗。
发愿文 愿所有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弟子:王星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前两句在发愁,愁什么我不知道。后两句真乃点睛之笔,钟声到客船,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客船,真是钟声惊醒梦中人。这诗意境高啊。
随便说下 我觉的你至少到音乐学院或学校去深造下把,个人建议。发完,走人,拜拜。
也谈一些婆婆 一些婆婆哭天呛地:我苦了一辈子怎么就换不来一句好撒,啊,啊,啊。啊,啊,啊。看起来很常见把。可背后的因缘那。 孩子小,为了让其听话,动辄不是巴掌就是拳脚,全然不顾孩子的年龄和思考方式,反正基本都是惩罚式的,即便不是惩罚式的也是有所求式的,总之是在用有所求的心做无所求心的事。 在要吗今天让孩子感恩,明天让孩子感恩,反正要求个什么,不求好像他心上就不踏实,睡不着。你看捐助善款希望不留名,怎么慈爱孩子就要求着要求那那,而且在生恩大于生身恩,照那种感恩的逻辑,是不是要那些被你捐助的学生对你磕头到吐血才能达到所谓感恩的目的那,这么告诉你,孩子光明快乐就是对你最大的感恩。 孩子大了要结婚,你更是左要求右要求,左不满意右不满意,全然不管孩子满意不满意,还美其名曰:“慈爱”。反正我是没看出来你的慈爱在那里,等人家结了婚继续横加干涉,等你老了子女因害怕烦恼都开始躲避你了,你就哭天呛地,我苦了一辈子怎么就换不来一句好啊。啊,啊,啊。啊,啊,啊。 子女好比一棵树,你们美其名曰,需要修剪,可你们要吗不剪,要吗把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全剪掉,要知道一棵树要顺其势,去其败枝,扶其正即刻。何况人要比着复杂的多。
也谈鬼压床 当急火攻心时,容易发生鬼压床,也就是说当有所的心重时容易发生鬼压床,比如别人欠你钱,你一着急,就容易发生鬼压床,那如何对治那,如下。 首先要平时多培养无所得心,比如行善,布施,救助,维护正义等善时会增加无所的心,还可以多读读佛经,尽量抑制有所的心使其不要对你形成骚扰,然后发生鬼压床时你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当驱离压鬼以后可以对压鬼布施几句佛号:阿弥陀佛。 平时的培养无所得心抑制有所得心很重要,因为有所的心重鬼就压的重,具体该怎么办我就真不知道了。 这么解释把,精神压力大就感觉承重,精神压力小就感觉轻松,而精神压力来自于所得心,所以培养无所得心可以有效的减轻精神压力,你见过那个慈善家是不开心的。
也谈发心 当你发心要担众生罪果时,你的私心就会显现,与之抗衡,你可以强行发愿,那么这时你就可以感觉到发心之善可以融化私心。你说如何发心,假想就可以,从内心深处假想更好。
也谈四大皆空 不离欲及色想受行识而的空,因为欲及色想受行识本身就是空,不空而空。估计离欲及色想受行识而的空为小乘,而不离欲及色想受行识而的空是大乘。你或许会问难道佛菩萨不会受到欲及色想受行识的侵染吗,这就好比问黑暗会把光明侵染吗,或许你接着问光明会消退吗,佛菩萨的光明是常乐我净是最终真实的真理,真实如何消退那。 顺便说下什么是无所的,佛没有教,我没有想,无所的而的。比如说佛说那里有个月亮,我抬头一看那里有个月亮,佛没有造那个月亮,我也没有造那个月亮,但月亮本身就在那里,这就叫佛没有教,我没有想,无所的而的。
无为与有为 无为就是没事的时候你不能想有事,有为就是有事的时候你不能当作没事。 具体就是什么事都没有你不能幻想你如何斗争邪恶与危险而成英雄。而真正出现邪恶与危险的时候你不能当作什么事都没有不管不问。 比如消防系统,你不能天天盼望他出事,但你要时刻警惕随时检查不要让他出事,真出事你则要机警勇敢的应对。 也就是说不要用空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对论看样子写的太迟了,佛经上早已说过 《维摩诘所说经》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第九章 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说:「说四大元素是一回事而空间元素是另一回事;这样是二元的。四大元素本身就是空间的性质。过去本身也是空间的性质。未来本身也是空间的性质。同样,现在本身也是空间的性质。以这种方式来洞彻元素的灵慧是入不二之门。」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
舍身取义于舍身取利 修习戒定慧叫做舍身取义,修习贪嗔痴叫做舍身取利。修习戒定慧舍的是贪嗔痴的身的佛性佛身常乐我尽,修习贪嗔痴舍的是戒定慧的身的魔性魔身地狱受罪。 比如王成手提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舍身取义,而汪精卫投敌卖国与敌人同流合污就是舍身取利。 既然舍身取义自然极度排斥贪嗔痴,对待贪嗔痴如秋风扫落叶般。既然舍身取利自然极度排斥戒定慧,对待戒定慧如兔子见到狮子般恐惧,就会想办法诋毁侮辱修戒定慧的人,比如他们会抹黑王成,摸黑戚继光,摸黑刘胡兰等舍身取义的人。反而抬高修贪嗔痴的人,比如他们会抬高汪精卫,抬高秦绘,抬高西特勒,抬高东条因机等舍身取利的人。
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是的理论证明 大家或许看或我发的这个世界甚至连影子都算不上,没看的可以不看下,看了的我这里略微的证明下。 科学家试验发现人的关注于否可以影响物质微观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心可以影响物质,这也从微观上证明了这个世界他就是一影子所成的形状而已,心是可以影响这个影子所成的形象的,如果微观上不好观察,那么我们看宏观,恶心造恶物,比如海洛因,善心造善物,比如治病的良药。那么微缩到微观上后他的作用是一样的,不过由于变化细微难于观察而已。 那么之前你觉的我在说宗教吗,或者你以为佛经仅仅是狭隘的精神层面的事物吗,非也,佛经本身就是科学论点以及科学论证,他是一门科学,一门让你发现真理的科学,他就在现实中,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的发展他必将奔流入佛经的海洋。因为事实就是如佛经所说的
读大般捏盘经的一点心的 佛无处不在,打个比方,比如地球是一口钟,不论那个人去敲他都会发出声响,大家觉的所发出的声音就是钟,可钟那里都没有去,佛也一样,你有所求所见,悟道所见,做梦所见,等等见到佛的音身,觉的佛出现了,可佛那里都没有去,佛也没有来,佛无所在,无所不在。
读大般捏盘经的一点心的 有好多人疑惑,为什么那些心善行善的人反而过的不怎么好,而那些心恶行恶的人反而过的很逍遥那,昨天看到捏盘经所讲终于明白,原来他是这么回事。 众生自无始以来纠缠了很长时间,种了无数的种子,有善的有恶的,而心善行善就象一把锄头,把恶的种子刨了出来,而将恶的种子刨出来置于阳光下,恶的种子就会被晒死,但在晒死前还会散发毒气,所以善心善行的人看起来就过的把怎么好。 而恶心恶行的人,非但不刨出恶的种子,还继续把现世恶的种子继续埋到土地里,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恶心恶行的人过的似乎很逍遥,可恶的种子却在土地里生根发芽,如果其极恶将前世的善因耗尽,则此世就会引爆恶种,造到恶报,死后继续堕地狱受苦,如果没有耗尽前世善因,如果死时还不知悔改,死后因此世恶因或累世恶因堕地狱受苦。 而善心善行的人由于刨出恶种恶因,若前世善因雄厚则可能此世就受善报,如果前世恶因很多,则受轻报抵消(恶种死亡的毒气熏一下而已),下世因此世善心善行或累世善心善行的善报。
读大般捏盘经的一点心的 这几天看大般捏盘经,佛陀说自己不需要饮食,甚至呼吸都不需要,不生不灭。于是我在想,那么供养佛陀食物的意义是什么那,我想供养佛陀和供养僧众的意义或许略有不同,供养僧众是为了让他们饮食无忧安心悟道早的佛果,可供养佛陀那,佛陀已无须饮食,那么我们供养佛陀的意义是什么那,忽然我想到,其实我们供养的不仅仅是饮食,而且还有善心,善心是最主要的,这个世界固然连影子都算不上,可善的心善的行就会造就美好的相妆,恶的心恶的行就会造就丑陋的相状,也可以理解为果报,所以善心甚至比善行更重要,如果怀着恶心去布施,所造成的相状是丑陋的,如果怀着善心去杀戮,所早成的相状却是美好的,比如消灭侵略残害中国人民的日本鬼子,所的的果报就是美好的。 所以说我们可能暂时看不见本真,但我们可以根据相状来更正我们的心于行,我们也可以通过更正我们的心于行,用善心善行来改变相状,直至消除相状成就佛果,恶心恶行就好比玻璃上的灰,阻碍了佛性,而善心善行就好比扫帚,扫除灰尘显现佛性,固然佛性本身是无善无恶,无型无状,但必须通过善心善行来显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扫尘埃。答案就是:正心(善心)扫尘埃。 关于这个世界连影子都不算可以参看我发的这个世界连影子都算不上。
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是,甚至连影子都不算 好比光透过一块平整的玻璃,那么通过这块平整的玻璃照在墙上的光线就没有任何影像,如果这块玻璃被扭曲了,那么照在墙上的光线就有影像,而这个影像的形状就是我们眼中的现实世界,他甚至连影子都不算,他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也就是说光照到物体上有个影子,可这个影子还并非我们眼中的世界,而是这个影子形成的型才是我们眼中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这个现实世界连影子都不算,他仅是个影子所成的形状而已,我们看见的只是形状而已。
我是如来 昨日看大般捏盘经,释迦牟尼佛说真正的我是如来,其他皆是虚幻,都是假我,真我是如来。
专想(专心的想一件事) 我这几天病了,耳朵响,头晕。可在我专想(专心想一件事)的时候并感觉不到耳朵响,也感觉不到头晕,当我从专想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耳朵又重新响起,头似乎又重新有点晕,后来我想到看楞严经的时候上面好像说过,识本身是不会动的,于是我就定了下识,这才发现识确实没动,是意识在那里旋转,识如果不定一下就会随意识旋转。 说了这么多,我在想,为什么我专想的时候耳朵就不想了那,当我定识的时候头也不怎么晕了那,于是我就想,这个耳朵响,头晕不过是识造出来的,应该是幻觉,那么眼前的一切都应该是幻觉,什么都没有,这么想来,这么看去,发现确实什么都没有但什么都有。 我就一凡人,我眼前砖头还是砖头,石头还是石头,我说的仅仅是一点感觉。 就说这个度,在菩萨眼里无度,在众生眼里有度,这么说,在觉醒者眼里无度,在迷者眼里有度。在觉醒者眼里无船,在迷者眼里有船。 好比有些科学工作者,专心科研,如果有病痛,他就会忘记,除非科研成功他从专一中出来,或者别人把他从专一中拉出来,所以你给病人说你病了,你病了,只会加重他的病情。 我目前知道的好像就这么多了,这些佛经里都说过了,我也就随便在说说。
静心 安静的坐着或卧着,不要有什么都不想的概念,也不要有什么都想的概念。
弥勒菩萨笑世篇 哈哈哈,真可笑, 笑世人,都没窍。 世上难逢百岁人,何须枉作千年调。 时时心地好修境,不必欺心横逆要。 念头端正福星临,心术不正灾星照。 贫莫欺,富莫傲, 富贵前生修积好,贫贱今生受孽报。 儿孙自有儿孙福,何须苦苦萦怀抱。 子孙贤,尚可继;子孙愚,不时废。 福祸寿夭皆自取,修心改命莫逞计。 任你家私可敌国,无常到来没处躲。 钱权势力不得用,金银繁华总抛却。 房屋量人斗,娇妻渡客船; 田园身外物,儿女眼前冤。 争何名,夺何利,求田问舍斗闲气。 若人想起黄泉路,铁石心肠也流泪。 空手来,空手去,骷髅抛在荒郊地。 阎罗殿上受审判,善恶是非分明记。 轮回果报不差异,自作自受无人替。 锦绣江山也是空,阿弥陀佛牢牢记。
末那识其实就是能量 打个比方,比如你要挥手,你就必须依靠能量,包括宇宙的运作,都是建立在末那识上的,或许你要问,那阿赖耶识是什么,你眼前的山川河流乃至整个宇宙还有组成你身体的本身都是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那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有什么区别那,阿赖耶识认为一波两波,如来藏认为一波两波都是我,没有一二,区别就是阿赖耶识有分别,如来藏无分别。
镜子里什么都没有 镜子只是反射影像,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影像其实在镜子的外面,不论是投射的主体还是影像本身都不在镜子里,镜子里什么都没有。如果佛是一面镜子,那么佛什么都没说,如果佛性是一面镜子,那么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空的,统统都是幻影,如果将整个宇宙刨光,那么所有的影像就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估计众生不过互为影像罢了,其实什么都没有。
有时候会问,为什么佛无虚妄行 人,天人,恶鬼,人问恶鬼,你为什么不喝水,或问佛,你为什么无虚妄行,站在虚妄揣度难免生此想法,恶鬼眼里没水,你让他喝什么水,佛眼里没虚妄,你让他怎么做虚妄行。
学而不知是个伪命题 学了却不知道,至少你获得了不知道,至少你知道不知道,既然知道不知道,怎么能说不知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