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OL_Breca CSOL_Breca
关注数: 89 粉丝数: 238 发帖数: 5,645 关注贴吧数: 270
多轴安装调试经验谈,通俗易懂共同探讨,增加电机效率表 基础理论:(理论强的跳过) 飞行性能要素:多轴飞行器里,抛开些比较基本的震动、稳定性的问题不说,大家关心比较多的我想应该就是续航时间了,为此我也潜了不少的水,但是潜完水后感觉对如何装机、装多大的机、装多重的机、选择怎样的电机、装完了到底能飞多久、能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要求等问题还是一头雾水,心里没底,后来经过自己的实践才慢慢开始清晰起来。其实决定一架多轴飞行能力的主要指标简单的说无非就是飞行时间、飞行重量、耗电量这三个要素。搞清楚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你就会比较容易的设计出你想要的多轴飞行器。飞行时间和飞行重量这两个都很好理解,飞行时间一般我们习惯以分钟为单位,飞行重量我们习惯以克为单位。耗电量就是指你以某个飞行重量飞行了某段时间所损耗的电量。 耗电量的计算:不管是做什么形态的多轴,我们都想做出载重大,飞行时间长,耗电小的机子,如果说飞行时间和载重都是必须的,那么耗电量就是唯一可控的变量了,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多轴耗电量是怎么出来的。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在这里有必要先普及一些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我们家里的日常用电都是以度为单位的,一度电其实就代表一千瓦时(1000WH),指的是如果你有一台功率是1000瓦的电器,使用一小时所耗的电量就是一度电。那么这台电器的1000瓦功率指的具体又是什么呢?功率其实就是电流和电压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一般我们用“功率=电压*电流”这个关系来表示。好,搞清这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去看看我们平时所使用的电池的电量到底有多少了。以最常见的3S2200MAH(毫安时)的锂电来说,储存在里面的电量理论上大概应该是(3*3.7伏)*2.2安时=22.42瓦时,其中2.2安时(2.2AH)就是电池上所标称的2200毫安时(2200MAH)的换算结果,因为1000MAH=1AH,电压我们就按平时最常说的3.7伏的单片电芯电压来算。算出来的22.42瓦时就代表如果你的多轴使用的是这块电池,而且整体飞行时的功率只有22.42瓦,那么飞行一个小时是没问题的了。如果你的多轴功率是100瓦,那么用3S2200MAH这块电池能飞多久呢?换算一下就知道了:60/(100/22.42)=13.45分钟。其实,耗电量在实际情况下我们不是算出来的,而是飞出来的,飞完一块电池后回来能充回进去的电量才是比较真实的耗电量,一般好点的充电器都会有充电量显示。说了这么久,那到底耗电量我们应该怎样去控制才能让多轴能载大、航长、耗小呢?这个问题就取决于你如何去控制你多轴飞行器的飞行效率了。 飞行效率:飞行的效率一般我们用‘克/瓦’表示,代表每瓦的消耗能产生几克的拉力,其高低与电机自身的效率和桨的搭配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电机的效率一般都是生产厂家给出的数据,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水分,电机的型号相同厂家不同效率上也会有所不同,我们无法控制,只有选择的权利。一般好点厂家的电机都会给出相应的配桨效率参数,在厂家给出的效率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电机效率高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大桨低转速时才会有,所以如果想让多轴飞行效率高可以考虑尽量用KV值低的电机上大桨。 经验心得:(不要错过) 在不考虑多轴的结构、震动、平衡等方面带来的损耗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下面两个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来对飞行器的安装和调试进行一些判断。 方法一:(适用于装机) 飞行时间 = 60 /(飞行重量 /(电池实际容量 * 电池电压 * 效率)) 例如:你看上了一堆配置,大概参数是这样:4S5000MAH的电池(重500克)、六轴机架(重400克)、电调(6*20克)、飞控图传(200克)、云台和狗(200克)、电机和桨(6*100克),飞行器的飞行重量在2020克左右。假设根据厂家给出的数据,电机在和某桨搭配时,在30%的输出功率时拉力是300克效率是13克瓦,在50%的输出功率时拉力是500克效率是10克瓦,在80%的输出功率时拉力是800克效率是7克瓦,根据多轴的2020克飞行重量得知每个电机的输出拉力应在340克以上才能实现悬停,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厂家给出的参数保守的推算一下,在输出340克的拉力时效率应该还会有12克瓦左右。好了,所有参数都知道完了,我们就可以推算出这令自己心怡的配置大概能飞几分钟了。 飞行时间=60 /(2020 /( 5 * 14.8* 12))=26.43分钟 所以理论上这套配置配出的多轴可以飞行26.43分钟,但最后剔除一些电池放电是否能达到标称值、电机参数是否存在虚标、桨的标准程度等因素,保守估计应该会有20分钟左右的悬停时间。 方法二:(适用于调试) 效率 = 飞行重量 /((60 / 飞行时间)* 电池实际每小时电流 * 电池电压) 例如:接上例你把飞机装好了,飞行重量2020克,悬停爽飞了18分钟,回来充电充进了4500MAH充满,那么机子的实际飞行效率是多少呢? 效率=2020 /((60 / 18)*4.5 * 14.8)=9.1克/瓦 所以你的多轴飞行效率应该是9.1克每瓦,对比当初的厂家效率表效率明显偏低的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是厂家虚标了?还是机子结构上有什么其他不合理的地方增加了内耗?或者还是其他什么方面的原因了。 以上就是本人玩多轴以来得到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在安装调试多轴的过程中起到一些帮助作用,能容易的装出自己需要的机子,少装机、装好机。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谢谢!
打造国内性价比最高之450pro!汇聚国内"山寨"品牌之最高水准! 本帖不带任何商业色彩,标题有点唬人,不过,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帖子中的内容,都是本地模友西西,凌志,大海,水手等人传授于小弟,小弟广播于论坛,不敢独贪其功.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设置一下回复可见. 性价比的定义:全称是性能价格比,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公式:性价比=性能/价格。通常不会在同一性能基础上比较或比较的机会较少。性价比应该建立在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再谈价格是否合适。 百度百科上性价比的定义: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10012.htm&urlrefer=a31c9d1e3c707223e504553307647d18,性价比谈的不仅仅是价格,搞清楚这个定义以后,再继续往下看. 整套东西并不便宜,但是全摔机以后在精度有保证的前提下,修复成本低.大件都不易损坏,摔机后一般只需更换易损件. 先从电调说起,中特威40A,老版,外型包装好看的前提下,性能也是极其稳定,线性好,价格也合适,可惜已经绝版.再说舵机.本人水平也就那样,经济水平也一般,搞不起神舵DS95,450对于我来说是模拟器和练手专用机,为了能在大机上做动作,先在450上预演一遍,所以,耐炸是我的第一标准,于是就选择了260MG,可能有人觉得不对,但是,260MG对于我来说,速度已经足够,力量不用说,耐炸程度,谁用谁知道.陀螺和尾舵机用GP780+DS520,锁尾还是很不错的,很多人说DS520可能不是那么好,但是目前我用起来,没啥大问题.一直是杠杠的.尾舵机座换成了飞越金属件,精度还是相当不错的,表面处理至少在我看来,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原厂塑料的滑丝了)电池板,采用飞越加长电池板,固定电池更牢固.(原厂塑料滑丝)尾波箱,为了炸起来修的快,修的方便,采用冰人一体化尾波箱.尾轴极其顺滑,谁用谁知道.当然,皮带传动还是不及轴传效率那么高,等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我还是会换回轴传.接收机,由于我是Futaba的控,所以Frsky的兼容接收机的低价吸引了我,稳定性目前来说还不错,无失控,反应速度也还不错.中联,目前我用的是亚拓原装的中联,等炸坏了就换冰人出的中联,冰人中联据本地模友反应那是相当的不错,赶超亚拓.至于桨,不二之选,天天飞的玻纤和碳纤桨,25块钱的玻纤桨,在同价位产品中,他说第二,再没有敢说第一的.由于换了260MG,头罩柱就短了,于是自制Bubu牌加长头罩柱,头罩垫圈用600的垫圈,更稳.献丑了.为了方便天线的放置,在脚架底部粘了2根管,按道理来说,2根天线应该90度放置,可是上了天,摆起来,2根天线甩得黄瓜不认得瓠子,天晓得那是几多度,为了好看,就这样将就啦.最后说一下头罩,图中是ALZ最便宜的一款25块钱的PRO的头罩,我这里还有ALZ稍微贵一点的款式,个人觉得,ALZ在头罩上的工艺,还是不错的,样子也不错,性价比在国内也算数一数二了,配件和其他不谈,但是有一说一,头罩还是做的不错的.本人这辈子最恨乱,于是布线全部在内部,外面基本看不到一根杂乱的线,还比较满意.一台直升机,最关键的部位到了,就是电机. 根据本地模友测试,使用51模型的6S1200电池,蝎子的6S电机和花牌的6S电机表现不相上下,暴力3D中完全不掉转,在人民币的影响下,可能蝎子稍胜一筹,又在人民币的影响下,我决定牺牲那略胜的一点性能,购买花牌6S电机,于是花牌厂家,厂家告诉我最新款的6S电机马上就要上市了,等待一周左右的时间,目前,450pro只能这么先空放着,等待最后的强大心脏,搭配飞越的3.17 14T齿轮,想必暴力非凡. 旋翼头,目前我没有上无副翼,不太清楚无副翼旋翼头各个厂家的精度,但是在有副翼旋翼头中,暂时还没有能够代替亚拓的厂家,国内品牌尚需努力.当然以目前的价格来看,无副翼想要达到好一点的性能,花费就比有副翼要大很多,本帖谈到的性价比也就毫无意义啦,哈哈. 其他部位的零件,侧板是亚拓原装的,其实用飞越的侧板,或者飞越的大舵机侧板,冰人的大舵机侧板都可以,精度都已经足够了.本地模友已有在使用中的,都很不错,没有什么问题,轴承座,我用的是冰人的推力轴承座,但是这个我不好评价好与坏,只能说炸机不容易炸坏,但是炸多了以后还是会有涩的感觉,在亚拓原装和冰人之间,大家还得自己权衡一下.尾管座目前亚拓的还没有其他可以代替. 使用上述这套配置,一般炸机只用换三轴和易损件,大件上很难损坏. 除了舵机,其他都是国产产品,这就是目前我认为国内性价比最高的450pro了.(台独分子请点击右上角的X)希望大家能看帖回帖,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写在最后:其实本帖的标题我想了很久,思量的问题就只有1个----是否该用山寨二字,国内的品牌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飞越是其中的佼佼者,已经不再是抄袭,已经有创新,有自己的产品,我记得在一个帖子里看到,有人说把亚拓的零件升级成了飞越,回帖中说,亚拓变成飞越是升级吗?我想说,KDE也做升级件,同样的,作为一个品牌,飞越也做升级件,难道换了KDE的零件叫升级,换飞越就叫降级?不要一味的拿价格来比较,我们可以看得到国内品牌的努力和创新,冰人的产品在精度上也不输给亚拓,尾轴的顺滑程度只有用过的人才知道.花牌电机在经过不断改进后,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们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山寨,为了吸引大家来观看,我不得已,还是加上了山寨二字,不过打了引号. 骂国内厂商的人也不少,但是没有他们,玩的起450的人是不是又少了一大半?是不是让你在爽炸的同时,又更心疼你的钱?请尊重他们,他们已经不是山寨.
直升飞机安检经验分享!魔友请继续补充,把危险消除在起飞前 最近看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受伤以及被受伤的魔友或观众。大家应该对直升机的危险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如何规避,把危险降到最小,除了我们平时说的小心,谨慎,我想还有非常多的例行飞机安检动作需要做,这就是飞前检查。个人入魔一年,总结尚有欠缺,请魔友们一同分享各自经验,惠及大众,规避危险。 本人玩电直,油直请其他魔友补充: 1.机体安检; 1).机体螺丝检查,重点部位:大桨夹内部螺丝至少10次上空,检查一次,防射桨;中联,大齿盘螺丝检查松紧及是否有弯曲;主旋翼基本球头螺丝,用手轻拉几个连杆或球头,看虚位情况,经常可以发现松动的螺丝;微管支撑杆,是最容易因震动而松动的,每次必查;尾旋翼告诉部位螺丝以及尾螺距拉杆部位轴承螺丝,经常容易松动,双推的上下紧固螺丝。另外,关于电机的齿轮紧固螺丝,同样需要经常性的检查或更换。 2).机体拉杆及球头扣检查,重点部位,通常球头拉杆,最容易受损的是经常拆卸的拉杆以及受力较大的部位,如大桨夹连杆和球头,球头扣由于胶体件,经常受伤后,首先是缺口或裂纹,需要经常用手测试虚位的办法,拉一拉或轻按这些拉杆或球头,有些事需要在日光下才能发现。 3).机体电力连接件检查,机体电力接口部分,包括电调到电机,电调到接收,接收到舵机,陀螺等首先检查物理连接以及线缆是否有走线干扰或破损。 4).上电自检,检查陀螺仪是否初始化正常,灯常亮,声音正常,舵机动作正常到位。 5).皮带检查,看一圈皮带是否有纤维拉线,或皮带干裂老化迹象,若如此需要及时更换。 6).轴承检查,部分轴承在震动中检查,其余重点部位,如大桨夹,尾桨夹轴承,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桨夹,看顺滑程度/虚位情况即可判断,旋转有堵塞,或有阻尼感,不用想了,赶紧更换轴承。 7).舵机动作检查,基本上电后,看是否有舵机抖舵,或无动作,操作杆波动,看动作是否到位,除油门,飞行模式外。另外,尾舵中立点一旦存储,不要再用控上微调调整。 2.接收及控安检; 1).检查上电过程中,接收机指示灯闪烁状态,以及自检完成后是否正常匀速间歇闪烁,电机自检声音是否有异常; 2).检查遥控器的剩余电力状况及对应的飞行模型名称,参数等,有时,个人做了特别的设置,尤其是多个飞机的玩家,经常忘记或忽略了先前的油门,曲线设置,造成事故; 3).遥控杆,舵机动作检查,首先检查基本通道工作是否正常,除了3D模式,不要随便开,切记。 4).最好过一段时间,或有大的机体电器件更换后,最好重新对频。 5).上电前,首先检查操作杆,尤其是油门以及飞行模式开关,飞行模式及油门锁定开关,通常的控都会提示。 3.检查震动状况 1).首先上电小油门查看,飞机震动情况,尤其是主旋翼,是否同心,看刹车盘螺丝。 2).正式上空前,地面加油门,即可听到震动的旋翼声,有双桨和没有双桨时,旋翼声差别很大,一个细腻,声音平静,一个有明显气流受阻的摩擦声;有双桨震动会急剧增加,请勿在高飞。 3).检查尾旋翼的震动情况,首先看是否同心,再看机体的震动情况,震动剧烈的话,不要上空,更不要开3D。 4.电池检查 经常有魔友用用过的电池,当新电池上空飞行,有几个办法,飞前电量检查,或增加电压告警蜂鸣器,另外电池到电调的T插,也经常容易多次插拔而松动,或焊接不当而导致空中掉电,需要用手轻按检查有无松动。 上述是一年内,飞电直,修电直都曾经遇到或解决过的安检问题,希望对广大魔友有所助益,规避直机的危险,成为你真正的hobby。 欢迎魔友们继续补充!
转帖 YT450Pro故障排除一例 -- 较少遇见,值得分享 YT450Pro到手后,一直嫌其原配电机太烫,更换成好盈40A和3800KV的电机;顺便整理一下布线,原来布线太乱; 接收器是721,对Pro而言大了点,布线是有点困难。 搞定后,在调双桨时发现问题,推动油门,JJ快速向一边倾斜,差一点炸机;要说明的是,在此前,JJ的电调、螺距、斜盘等等都调整好了; 拔掉电机线,推动油门,观察斜盘舵机运动状态,十分正常,均匀同步上下,斜盘始终保持水平; 怀疑是旋翼头上有地方卡住,拆掉旋翼头,只留下主轴,插上电机线,推动油门,观察斜盘舵机运动状态;除了升降舵外的斜盘舵机(副翼、螺距)的运动状态不正常,不能均匀同步上下,斜盘有倾斜的情况发生; 得出故障现象:只要接通电机,推动油门,斜盘舵机运动不正常,不能均匀同步上下,造成斜盘有倾斜的情况发生; 在更换电机,排除电机问题后,有点晕了; 像是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干扰源与电机有关;只能是电调;起初,为了布线,将电调信号线与斜盘舵机信号线绑在一起,走同样的路径连接至721上; 重新布线;将电调信号线与斜盘舵机信号线分开后,故障排斥。 结论:在布线时事,要注意信号的干扰问题;主要信号干扰源是电调,电调信号线应该尽量避开其它信号线;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使用屏蔽套。
转帖 舵机,连杆,十字盘的调整 看到有关舵机安装,十字盘连杆垂直度的讨论,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理想状态下,对于有对称正负螺距的机器来说,连杆和十字盘,舵机舵臂应该有以下关系,以保证最大的线性度: - 0度螺距时,舵机连杆和舵臂垂直 - 0度螺距时,舵机连杆和舵机壳上平面垂直 (上两点也可以总结成舵机连杆和主轴平行) 一比较好办,0度在调试时对应的是油门杆的中点,只要舵机的自然中点比较准,舵臂就能和主轴保持垂直,再选择合适的舵臂安装孔就能使连杆和舵臂垂直。如果舵臂和主轴略微不垂直,对于2头或4头的舵臂,通常换90度,180度或270度安装就可以了,如果还不准或者是单头舵臂,那么用控上的副微调纠正就可以。如果没有任何一个安装孔能使连杆和舵臂保持垂直,也不必担心,往下看。 二比较有趣。某些侧板,舵机以及舵机的安装方式的组合可以使连杆和舵机保证近乎完美的垂直,但有很多情况,达不到这种要求。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某侧板加某舵机,如果舵机安装在侧板内侧,可以保证垂直,但是,大家都知道,安装在侧板内侧增加了不是一点点的工作量。 现实中,一和二都是有可能做到或者靠一定代价能做到。那么这个垂直那个垂直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不垂直又怎样呢?其实说简单点,如果这个那个都垂直,而舵机的线性度又一致,那么可以保证十字盘在上升和下降时一直保持水平,也就是说推油门和收油门时飞机直上直下 —— 如果十字盘不水平,那么推和收油门时飞机会向某个方向侧倾。“而舵机的线性度又一致”,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很多舵机线性就是一致性欠佳。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看到,追求了半天这个垂直那个垂直,却并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实际当中到底该怎么办呢?可以试下下面的步骤。 安装及静态调整: 1) 选择个人喜好的方式安装舵机2) 螺距曲线设成默认(即杆最低对应螺距最低,杆最高对应螺距最高)。油门推到中间,即对应0度螺距。3) 0度时使舵臂尽量和主轴垂直。如有偏差可以旋转舵臂90,180,270 佐以【副微调】(sub trim)调整 4) 0度时选合适安装孔使舵机连杆和舵臂尽量垂直5) 0度时调【舵机连杆】佐以【副微调】使十字盘和主轴垂直,并且两个混控臂完全平行。转动主轴,以主轴为轴心,沿机身90,180,270度重新检查,调整,这样可以保证十字盘垂直,混控臂水平(四个箭头,“转动主轴,检查4个方向)。6) 油门推到最高,最低,调【ABCD连杆】获取基本对称的正负螺距 7) 油门推到最高,通过副翼,螺距和俯仰通道的【行程】(atv),把十字盘调到目测和主轴垂直 8) 油门拉到最低,通过副翼,螺距和俯仰通道的【行程】(atv),把十字盘调到目测和主轴垂直 9) 上面设定了油门最低最高对应的极限最低和最高螺距(例:油门最低,中,高分别对应螺距-12,0,+12)。通常设成对称的。实际需要的螺距,通过控的逻距曲线功能设置,比如普通飞行,油门最低对应-2度,中点5.5度,最高对应+9度 — 只要在螺距尺量的同时调整控上的螺距点1,3,5即可。 动态调整: 10) 悬停试飞,用副翼和俯仰通道【微调】或者副翼,俯仰以及螺距通道【副微调】使悬停时飞机保持水平 11) 推油门和减油门试飞,用副翼,俯仰和螺距通道的【行程】,使飞机直上直下 就这些。 编辑纠正了错字和不清的地方。
排除不安全隐患!!! 在过去的十年里严重的直机安全事发生过数起,造成安徽、湖南、香港、上海多地数人瘫痪或死亡。飞场的安全事件在各地更是时有发生。甚至在几次大型比赛或活动时都险些造成重大伤亡。安全是遥控飞行的最重要的前题。在飞场上常常看到一些安全隐患,其原因是缺乏一些基本的飞场规则意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点有关飞场的安全作法(见插图)。飞场最重要的是记住那条红色的禁飞线。不一定要在地下画出来,但在脑子里要有这条禁飞线。任何飞行活动只能在禁飞线前方的飞行区内进行。禁飞区前方至少70米内不应有人。禁飞线后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飞行的。除了放置或取回直机,任何人都不应进入飞行区。飞行区内可粗分起降悬停区和飞行区。这样可以避免相互干扰。飞手和助手应站在飞手操控区内。为安全起见并避免分散飞手的注意力,观众只能在观看区内观看。观看区和飞手操控区间留一缓冲带。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地上划标志线。不能划线的情况下,一定要在心里假想一条禁飞线,希望能对安全飞行有所帮助。飞手飞行的时侯最好身后站一名瞭望人,以保证周边安全。大家可以互相瞭望。另外在飞手飞行时身后最好不要有人大声喧哗和交谈,避免分散飞手注意力。低空3D飞行最好不要在水泥或其它硬质地面上空进行,以免炸机时桨内金属部件反弹起伤人。如遇到组织大型飞行活动,最好能在观看区前方设立安全网。安全网的高度应在4米以上。以上只是一些措施,当然最主要的是形成大家的安全意识。在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randonXue.com&urlrefer=df966e638f44ba4ae0e7183e3ce87c1d网站,《安全区》栏目有更多的有关安全的信息,大家可抽空访问一下。安全非小事,大家可相互关照。(用了链接,事关安全,对大家有好处,请别删帖哦,谢谢!)祝朋友们飞行安全、愉快! 本帖转自5MIX
转帖 450机身调试技巧 近看见不少新人开开心把450带回家!却因为没懂调试好机子从来没上过天!深受打击后好鸡鸡从此封尘或者暗然退模(魔)深感遗憾!!今天空闲写下这篇450机身调试贴!!希望可以给新人一定帮助!! 450调试要细心进行以下步骤下.... 第一步要平衡大桨!我们每拿出一副新大桨就需要平衡两只大桨的重量!当装在旋头上时如果大桨重量不平衡导致旋头两边受力不均匀就会出现飞机飞起来的时候机身震动甚至出现双桨!我们为了爽飞、为了飞机能在电机转动时达到最大动能我们必须解决机身震动问题!我这里分享以下一个方法调大桨平衡(注意调整方法不是只有一种这里只说一种)。首先我们要找出2只大桨的重心点!我们拿出其中一只大桨和一根笔直的主轴,把大桨成90度的放在主轴上面。这时候大桨一头因为比另一边重一般会碰到地上,而另一边会翘起来。我们两手左右分别两边均匀用力向大桨碰地的一边滚动主轴(主轴会在大桨下面与大桨成90度水平滚动)直到刚刚好原本碰地面的一端和原本翘起的一端水平高度了!我们用笔或者其他工具在那个主轴支撑起大桨的支撑点做个记号,该点就是这个大桨的重心点。另外一只大桨也用同样的方法找出该桨的重心点。然后到下一步就是平衡2只大桨的重量,这里我们有很多方法:例如可以用电子称也可以用亚拓或者飞越的简单大桨平衡器对比2个大桨重量(具体该仪器使用方法可以自己另外研究了)。如果哪一边轻了就用贴纸或者胶纸剪一条适当重量的贴到刚才已量好相对比较轻的那只大桨的重心点上,直到2个大桨重量相等这步我们就完工了。(这里注意一点严格来说尾桨重量也需要平衡) 这里也可以参考下 yxu2008同志的“动、静平衡”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5imx.com%2Fbbs%2Fviewthread.php%3Ftid%3D367699%26extra%3Dpage%253D1+&urlrefer=6a008abc0109f73977d6f0ae4ebae9dc一贴!(图文并茂的精彩介绍)!! 再下一步就是装大桨!我们把2个大桨插进桨夹里上好大桨螺丝!(这里注意大桨是正时针转的别装反了)注意大桨螺丝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太紧了大桨会被大桨夹夹过紧电机转起来大桨甩不直!也不能太松,太松了有可能自锁螺母没上紧电机转动把它会被甩出来造成飞桨!而且太松动力也不理想!这里多紧说不准!只要用点力大桨能从大桨螺丝那转动折起就行了!然后又到关键一步了!!当两边大桨装好后还需要进行两边大桨夹松紧均衡调试。我介绍一种方法吧:两手分别用适当的力度捏住大桨2端然后均衡用力向自己的方向折起大桨!如果2边松紧不一旋头会扭转,紧的那边会向松的那边扭转!调整大桨螺丝松紧直到2边大桨折起时旋头不再扭动了就刚好了(如果大桨夹两边松紧不一会导致旋头两边旋转的时候受力不均衡,也会出现双桨。另外平衡两边大桨夹松紧的时候注意大桨夹不要总体调整成过松或者过紧。),这一步也完工了。 我们进入到旋头的调试阶段啦!!用手正时针旋转大桨!注意大桨和副翼应该是正时针方向转动的!注意检查大桨副翼有没有装反!同时转动的时候注意大桨正时针转的时候!尾翼应该是逆时针转动的!注意尾桨有没装反!尾桨有没反转!如果反转了可能你皮带装反了!!这里出了问题很危险飞机飞起来会快速自旋!! 然后开始调整旋头! 旋头连杆 都按照说明书要求的量好 然后按上去!!然后把 马达的线随便 拉掉 2根 为了调机安全推油门 让电机不转,最好先把线做好记号免得插上的时候反了!!(一定要拉!安全第1) !! 开控!你把控的所有螺距曲线都调会默认!!微调全部清0!!(我不知道你的控有没这些功能!反正都改回初始状态) ! 飞机接电 不要动飞机!飞机一般前几秒陀螺仪检测中立点 锁尾!差的陀螺没这个功能!听见尾巴唆一声响就OK了!然后可以开始调旋头!! 你把油门推到中立点!(因为你把电机接电调的其中2条线拉掉了所以推油门电机不会转)然后看下3个10字盘舵机!的舵臂是不是和地面水平或者和主轴成90度!如果不是如果歪的大了就下螺丝把舵臂下下来装到尽量水平的位置!!一般舵机因为精度问题都未能直接水平的!这里需要用控的微调(SUB TRIM功能)功能把他们一一调到水平!!!然后到下一步!!(这里解析一下名词!!其实我也说得不是很准大概是这么个名字吧: 10字盘就是那个用球头连接3个舵机连杆的那个带全转向轴承的盘;L混控臂就是那个10字盘上面那一截;;副翼混控臂就是旋头中联日字框里的那2个臂)正确的时候!应该是旋头10字盘水平面!水平就是和主轴成90度!L混控臂水平!副翼中联混控臂水平!意思就是全部都是平的 没有一个臂是翘起来!有翘起来就调整 对应的连杆长度!!(很多时候说明书说的的长度不准或者自己量得不准!)!一直调到符合要求为止!!这部完成了!!然后用螺距量角器量下大桨的螺角是不是0度!!正常在这个设置下 大桨的螺角角度应该是0度!(量角器怎么用可以问问掏宝的卖家或者老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如果不是0度证明你的拉杆还没调整准!精度好的旋头应该是刚才说的在控在没作任何调整的时候!!油门在中间的时候!!10字盘 2个控臂都是水平一线的!两边大桨螺角是0度!! 这些都调整好了!!然后继续推动油门!到顶!这时候两边大桨螺角应该是 正10度!!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可以通过 控的混控量调整(SWASH MIX功能)PIT就是螺距一项通过调整百分率可以自由增大最大最小螺距总量!(大概5%就是1度螺角!我的是DSX7!可能其他控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自己用的控需要自己研究一下了)调整到最大油门能到正10度!最小油门在负10度!这是亚拓机型最标准的螺距!!一般旋头精度高不用调 默认就是正负10度!!(这个总量不是一定的 高手会把总量调大有些人会调到11或者12度)!把这一步也调整好了!旋头基本调好了!旋头螺距调试也可以参考 mitsui kkk 同志的!!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5imx.com%2Fbbs%2Fviewthread.php%3Ftid%3D345984%26extra%3Dpage%253D1&urlrefer=c2b52f405c07358c03870ab58b10c952一贴(图文并茂的精彩介绍)!! 然后到调尾巴!!尾舵机!首先你要按照调整好具体的陀螺仪!按照说明书装好!选好锁尾舵机种类!基本设置!!这里就不说了!! 又到下一步咯!!到调整尾舵机中立点调整环节了!这里一个好的陀螺仪在接电后会自动找中立点!(接电后几秒内不要动飞机)陀螺仪接电后听到嗦一声就是陀螺仪找好中立点开始锁尾了。这时候注意尾桨2桨片是不是成0到5度角!如果不是的话要松开尾舵机固定座的螺丝前后调整尾舵机固定座直到在陀螺仪锁尾中立点的时候2片尾桨成0到5度左右的角度(首先保证尾舵机连杆尽量和尾管平衡!保证尾舵拉杆在尾管正底下!)。然后到下一步尾舵机最大航程调整,把尾舵机左右尝试打到尽头!这时候如果尾桨夹控制组碰到了机尾波箱的固定件!我们可以通过前后微微移动尾舵机座调整!!一直调整到尾舵控制杆左右打到尽头尾桨组器件两边都不会碰到机尾波箱的固定件为止!(这里调整的时候要注意保证锁尾初始中立点两片尾桨角度还是0到5度)!然后上紧尾舵机固定座螺丝。 以上完成了进入尾巴部分下一个环节检查!提起飞机旋头!!左右旋转飞机机身!!观察陀螺仪有没工作!陀螺仪有没按照反大桨扭力方向打舵!如果反了!就调整陀螺仪工作方向!!你打尾方向舵 尾桨会打角度!!当你从飞机后面向前看的时候!你打左舵 飞机尾巴应该向右!你打右飞机尾巴应该向左!应该和你打的方向相反!!如果不是按照这个方向就用控的舵机正反方向调整功能把RUDDER尾舵机方向调整一下!! 最后一步!装好电池!!手提住飞机旋头日字框!!把整台飞机提起!看下飞机有没前倾或者后斜!!如果有点微微小斜没问题!!哪边如果斜得很厉害 就是哪边太重了!需要调整一下飞机的机身配重,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电子仪器摆放的位置调整飞机的配重!当然最好是飞机提起来是水平的!这时候就是最好飞的! 以上飞机的硬件调试基本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设置遥控器了!飞机飞行模式的油门、螺距等设置在控的说明书通常都有介绍!或者问老手经验自行设置了!这里就不详细讲解啦!! 通过了以上调试以后,在现实中因为有机身精度问题、机身配重没办法准确调整或者真实飞行中的环境外力作用等等原因!飞机是无法像理想状态下平稳精准飞行的!这时候飞机的调试还需要最后一步——把飞机飞起来!!!联系实际调试!!这里我就不谈它了!新手们多问问老手就懂了!!哈哈!! 文章就写到这先了!如有不足或者错漏之处 请 高手们拍砖指错!!小弟在此谢过!! 本帖转自5MIX 感谢原作者的技术支持
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动力配置 朋友们常谈起动力配置问题。电动直机的动力性能取决于整个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电调、电机和传动系统。特别是电机、电池和电调一定要匹配,根据飞行需求配置动力系统以获得较高的性价比。以下分享薛童铭目前使用的F3C和3D直机的动力配置,仅供参考。1) 亚拓700E F3C动力配置:采用亚拓700MX 470KV电机,凤凰120A电调和格氏2X6S,6200mAH,25C的锂电。该电池可提供162.5A的最大瞬时电流,动力能完全满足F3C上空动作的飞行需求。一套F3C静态加上空动作约10分钟下来,电量最少剩15%以上。2) 亚拓700E 3D动力配置:采用亚拓750MX 530KV电机,K-120A电调和格氏2X6S,5500mAH,45C的锂电。该电池可提供247.5A的最大瞬时电流,能满足一般3D飞行包括“暴力”飞行的需求。如设定每分钟2200转的转速,充满电可以飞4分钟。3) 亚拓700E 3D DFC动力配置:为追求“极限”飞行,特别是在5级以上的大风条件下飞行,今年9月在700 DFC上配置了“超级”动力,采用天蝎星4525 520KV电机,亚拓高强度升级大齿盘,K-200A电调和格氏12S,5000mAH,60C的锂电。该电池可提供300A的最大瞬时电流,能满足强风中的“暴力”飞行的需求。我们飞行过程中记录到过250A的瞬间电流。不过该配置飞行时间较短,如设定每分钟2230转的转速,充满电只能飞行3分钟。另外由于发热严重,每次飞完后要不停转动大齿盘散热以免其受热软化。从今年六月份起使用格氏动力电,五个月下来,飞行最多的一组电池已飞了40个起落,充电一般用4C到4.5C,最大放电量到过剩余1%。迄今电池还没有任何肿起迹象。当然起落数还不够多,我们将继续观察。本帖转自5MIX论坛
分享电直动力配置和电池与燃油费用比较 自从2010年9月薛童铭改飞电动直机以来,直机动力系统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万瓦电机、60C电池、200A电调……。电动系统提供的动力已远远超过当年油动的动力。那成本情况如何呢?由于我们使用的电池的起落数和启用时间都有详细记录的习惯,今天做了一个粗略统计,与大家分享。首先介绍一下动力配置:3D动力配置:电机曾用过亚拓BL750MX530KV和天蝎星HK4525-520KV。目前刚开始使用亚拓BL800MX520KV;电池为格氏5000mAh60C 12S。F3C动力配置:电机为亚拓BL750MX530KV配凤凰120A电调,和KONTRONIL PYRO700-52L配KONTRONIK HELI JIVE120A电调;电池为格氏6200mAh25C 6S X2。根据薛童铭的电池使用记录,每年3D飞行约350个起落,F3C飞行约200个起落,共550个起落。如果使用燃油动力,以CoolPower30%燃油为例,每桶价格约为270元,可飞7个起落,每年燃料费用为21214元。如假设每组电池使用寿命为80个起落,以每组电池价格2000元计算,一年的电池费用为13750元,比燃油便宜35%。根据我们使用格氏电池至今的经验,最早启用的电池在九个月里飞了59个起落,没有丝毫“大肚子”或充电容量降低的迹象。我们飞得起落数不多,估计超过100-200个起落应该绝不是问题。(有使用该电池已超过100或200个甚至更多起落的朋友请分享一下你们使用的情况)。如果以100起落使用寿命计算,年费用会进一步降低到11000元,仅为油动费用的一半。如果达到200个起落,则仅为燃油成本的四分之一。(电费没算哦)看来电动直机有很好的前景。 本帖转自5MIX论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