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_CC
翡翠_CC
翡翠_cc
关注数: 13
粉丝数: 53
发帖数: 1,009
关注贴吧数: 101
这怎么形成的,算哪类错 不怎么好拍
荣耀v8关闭移动数据仍然偷跑流量原因 荣耀v8关闭移动数据仍然偷跑流量的原因找到了,无意中发现联通详单里面每天都会跑些流量,手机管家里面没有显示,手机移动数据关闭,有WIFI状态下还是偷跑。把华为能卸载的应用都卸掉还是会偷跑。后来把通话网络启用4G关闭似乎就好了,启用4G还是会偷跑。
【中兴资讯】 发退货贴就删除吗?刚很认真的写了下退货经历,秒删?
荣耀v8偷跑数据流量,手机管家 荣耀v8偷跑数据流量,手机管家流量管理里面看不出来,联通详单查询里面每天会有1k到10几k的使用流量。整天在家里有WIFI的情况下,不知道如果没WIFI一天会跑多少,关键是流量管理里面一点显示都没有
探讨下拍和实物接近的颜色 前两天发个贴蓝色翡翠会发灰,图片颜色总感觉和实物有差,今天拍了一个感觉和实物手机上看非常接近了,调整背景的黑白占比应该能拍出实物的颜色效果。这东西放手上和纸箱拍都仙,带个纸箱效果图,实物是那样就好了
蓝色翡翠会发灰 喜欢蓝色,买过几个发现都发灰,尤其是光线不好的时候。 这是几十块买的,拍照很蓝,实物和那两发灰的感觉一致。
有必要推出真实图片商家认证了 这几天没事看看贴,虽然前几天吧友发帖,管理也处理了,但还是感觉很多图片好鲜,翡翠各种环境拍出来的效果确实不一样,虽然有些很难拍出实际效果,但图片和肉眼自然光下实物是不是感觉差不多应该自己清楚吧。 认证商家是收钱的,有些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处理起来可能也比较尴尬。 网上仙图横行,贴吧也难独善其身,但还是有些商家在坚守自己的底线,让这部分实在人得到认可,让仙图最终在贴吧消失。 认证要求除了图片自然光拍摄还要最大程度接近自然光实物视觉效果 这就是个建议
【03-22 讨论】这100块有瑕疵 兜里的钱,边上有个不规则的黑点,透光清晰,背光前后都不可见,应该属于纸张内部异物。这瑕疵位置不对,否则也可以讲故事了。大部分所谓错币都属于瑕疵吧
付邮龙炎铲子收到非专业评测 先说声抱歉,本人对铲子了解不多,对于我来说铲子只要不是太软能用住就够了,所以也写不出来很专业的评测。 铲子以前用的基本都是折叠的,也就是出去玩的时候携带方便备用,使用率也不高。 来本吧也是没事想了解下看看别人都用的什么。付邮试用的第一个帖子我看到没回复,对这个没什么兴趣。第一个帖子因为刷楼废掉了,第二个帖子我又看到了,没事路过顶一下,发现17楼,于是又顶了一下就中了。我发贴的时候级别不够,发完贴够了。这个时候其实我也没打算领,有谁非常想要就让给他的想法。如果不是看到没上漆的铲子图片我不会领这把铲子,和客服沟通的时候我说了,可能我和这铲子有缘吧。 7月1号联系客服领取,7月5号收到的。本打算实际使用中做个评测,但最近没时间出去。就家里拍几个图片吧。 尺寸参数什么的产品页面介绍的挺详细了,领取的时间晚,收到的铲子就是大量生产的成品,本人如实评价我感受产品的优缺点。 收到第一感觉挺好,木把光滑手感舒适。最关心的当然是锹头的钢性,敲击的声音感觉真好。对我来说这个时候评测结束,这个铲子满足使用要求。就这样结束好像有点太敷衍,那就再干点多余的事。找了把废旧螺丝刀,材质不好,但也应该不太坏。测试方式用螺丝刀别铲子的六方孔看铲子的强度硬度。用力的时候螺丝刀有弹性变形,松开后恢复。说明螺丝刀的材质不是很差。铲子无变形,掉点漆正常。螺丝刀表面的伤痕说明铲子比螺丝刀硬。 其实这种价位这样的铲子不应该再有更高要求,但我还是挑挑我这把毛病。最先看到的是锯边的一小块开刃过热留下的一小块痕迹。木把和锹头连接间隙大了。铆钉铆的不好,对于我这种习惯握那个位置的人来说铆钉圆滑一点就不会刮手了。 总结下如果想要个这样的铲子那这把龙炎值得入手。
昌林208C铲子头部两侧间隙问题 入手发现两侧间隙很大如图,换了一把。换的这把间隙小了些。感觉铁很厚,自己紧的话感觉未必成功,还可能损坏内六角螺钉。这款产品有明显间隙正常吗?
【杂谈】红米3提前加购物车的方法 用手机淘宝可以,用手机天猫不行。我提前加了,但是结算没成功,提前加的人很多,放货太少,所以提前加也不一定抢到,多数人会象我一样,浪费感情
【05-01 讨论】错币高价成交的新闻是真的还是忽悠? 看了些新闻,感觉似乎都是有别的目的。能出几百万买错币的人有多少? 另外问下硬币错币的价值大吗?有高价成交案例吗?
“中国油橄榄之乡”花落开江 4月18日,中国粮油学会命名达州市开江县为“中国油橄榄之乡”,并于4月22日在开江县举行了授牌仪式。 开江县引种发展油橄榄已达40年,拥有我国现存品种最多、品质最好的油橄榄品种资源库——川东北油橄榄品种资源库,现已累计发展油橄榄8.1万亩。该县“绿升”牌初榨特级食用橄榄油,已成功争创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2013年,该县产油橄榄果2380吨,产橄榄油285.6吨、化妆品3吨、橄榄酒21吨,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陈国岳 记者 万瑶)来源: 四川日报 =
适量增加橄榄油摄入 有利于减少慢性病发生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任张坚日前表示,根据多个城市实地调研及分析结果,建议国人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用适量橄榄油替换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以促进膳食结构平衡,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张坚是在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橄榄油高峰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此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欧丽薇兰国际橄榄理事会公布实验室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市场橄榄油消费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联合调研”和“橄榄油营养与健康推动”专项调研。 张坚指出,超重、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流行与膳食结构改变密切相关。中国居民营养监测数据显示,有65%的城市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20%至30%推荐量的上限。居民膳食中,畜肉类食物、植物油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全谷类食物摄入大幅下降。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蔡南海表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种中,亚油酸含量较高,超过了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建议摄入量的上限,导致体内膳食脂肪酸失衡,为慢性疾病的爆发埋下隐患。 张坚对此表示,建议国人用适量橄榄油替换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这有利于植物油消费多样化,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适量减少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促进膳食脂肪酸摄入平衡,同时,有益于增加橄榄多酚等活性物质的摄入,减少过度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
进口原装橄榄油与分装橄榄油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橄榄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国外生产,并在国外原瓶原装后,进口到中国销售,简称为原装; 另外一种则是在国外生产后,用大桶运送到国内,之后再进行分瓶灌装,这种一般简称为分装。在选购时,原装的要比分装的品质更好,因此价格也会更高。
初榨橄榄油的三个级别 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油橄榄灯油。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橄榄油它可以从多方面保护心血管系统,①它通过降低高半胱氨酸(一种能损伤冠状动脉血管壁的氨基酸)防止炎症发生,减少对动脉壁的损伤。②通过增加体内氧化氮的含量松弛动脉,降低血压。③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LDA胆固醇的氧化的作用。④橄榄油中所含有的一种叫角鲨烯的物质,可以增加体内HDL(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LDL(坏胆固醇)的含量,而体内HDL胆固醇的数量越多,动脉中氧化了的LDL胆固醇的数量就越少。最新的研究证明。中年男性服用橄榄油后,平均胆固醇下降了13%,其中具有危险的“坏” 胆固醇竟下降了21%。⑤橄榄油能通过增加体内ω-3脂肪酸的含量来降低血液凝块形成的速度。
橄榄油的不适宜人群 菌痢患者、急性肠胃炎患者、腹泻者以及胃肠功能紊乱者不宜多食。
产地不同,橄榄油品质口味存在差异 即使通一个国家,不同产区的橄榄油也会有不同,加工方法,工艺等等。土壤坏境影响着油橄榄的口味和质量。
橄榄油是否有保健功效? 网上除了一些小贴士总结了诸多橄榄油的“神奇”功效之外,也有一些“辟谣”的声明,认为橄榄油并没有那么多神奇的功效。针对两种不同的声音,笔者就橄榄油的营养价值问题采访了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医师王兴国以及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 橄榄油有两大优势 王兴国在探讨橄榄油的营养价值时说:“橄榄油并不像广告宣传的那么神奇,与普通的花生油、大豆油相比,橄榄油有两大优势。第一是橄榄油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它与其他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橄榄油的油脂酸占到了60%—70%,从分类上讲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高、动脉硬化的人比较有好处;第二是加工方法上的优势,橄榄油的加工方法是特级初榨,我们吃到的橄榄油其实是橄榄果的果汁,食用的时候一般来说不需要加热。没有加热的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针对橄榄油是否如网上一些健康贴士所说具有一些类似代替母乳之类的神奇功效,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认为这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他说:“橄榄油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它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网上所说的抗氧化等功效,其实橄榄油中抗氧化成分很微弱,因此应切忌神化橄榄油的营养作用。” 橄榄油更适合凉拌 橄榄油要怎么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营养作用呢?王兴国说:“加热后,橄榄油的第一条优势不会变,但加热过程中,对热敏感的营养物质会流失。”只要是油脂,高温的作用下都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营养成分都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王兴国说:“拌凉菜、煲汤、做饺子馅时更适合用橄榄油,这时候它的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营养价值最高。”当然橄榄油也可以用于普通炒菜,只是油温不能过高。 食用油应该多样化 应该如何选用食用油呢?王兴国认为,在选择食用油时应遵循多样化原则,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来选择不同的油,家里应该多备几种油。 顾中一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食用橄榄油挺好的,当然也可以选择转基因的油菜籽油,这种油和橄榄油区别不大,也比较便宜。什么油都该换着用一点。” 来自:海口晚报
海沧口岸第一季度植物油进口量突破4万吨 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4月25日披露,今年第一季度该局共检验进口植物油52批、重量4.22万吨,货值3787.0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54%、31.59%和28.69%。植物油首季度进口量已突破4万吨,增长趋势显著。 据统计,第一季度海沧口岸进口植物油主要包括氢化棕榈仁油、棕榈液油、起酥油,初榨橄榄油等,其中氢化棕榈仁油、棕榈液油、起酥油为非预包装食品,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初榨橄榄油为预包装食品,主要来自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橄榄油产区。 海沧口岸进口的非预包装氢化棕榈仁油和棕榈液油主要作为原料油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起酥油主要作为糕点配料用于烘焙食品加工产业,其进口量随着国内需求的上升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抗氧化物,天然保健功效佳。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进口橄榄油在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增长迅速,进一步带动了海沧口岸的发展和地区影响力的增强。 针对植物油进口量显著提高的贸易现状,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实施“5+2”工作制,24小时预约加班、随到随验,充分运用电子化监管手段,对经现场查验合格的植物油,利用移动检验检疫设备厦门E检通系统现场放行,减少货物堆场存放的时间,降低由于光照、高温造成的植物油酸价升高、氧化蚝败风险。在严格执行电子监管查验指令,确保进口植物油卫生安全的基础上,海沧局对首次进口的预包装植物油的标签符合性项目实行批批检验,并开展了第一季度进口植物油备案标签专项自查工作,确保反式脂肪酸、橄榄果实年份等关键信息的标注和橄榄油CIQ标识的加贴,保证质量安全合格、标识清晰易懂的植物油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让消费 者看的明白、买的放心。(武睿)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初榨”“调和”大不同 □ 本报记者 甄书秀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礼品市场没有出现往年常见的火爆场面,从高端烟酒到挂历等普通礼品均表现出销量下滑的态势。但令人意外的是,以橄榄油为代表的进口健康食品的礼品市场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有媒体报道,富有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改用橄榄油烹饪,这进一步催生了橄榄油的消费热潮,2013年,中国橄榄油进口总额达1.8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9.3%,而10年前仅为100万美元。 橄榄油在西方被称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由于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不仅适宜烹调,也可用于美容和医疗,从而被视为最健康的食用油。由于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形势,橄榄油益处众多的宣传广告也推升了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日前,记者在北京的物美、华联、翠微等商超里看到,橄榄油已占据食用油货架的一大块阵地,品牌多达10余种。一位50多岁的北京居民王女士说:“我以前用花生油,现在只用橄榄油和葵花子油,我觉得它们更健康。” 据了解,橄榄油的性状与制油工艺密切相关,优质橄榄油采用冷榨法制取,并且需要从低压到高压分道进行。低压首榨橄榄油色泽呈浅黄色,是最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饪油脂。从理论上来说,根据国际橄榄油理事会2008年颁布的《橄榄油和油橄榄果渣油贸易标准》规定,橄榄油的名称按其等级只能分为特级原生橄榄油(或特级初榨橄榄油 - Extra Virgin Olive Oil)、原生橄榄油(或初榨橄榄油-Virgin Olive Oil)、油橄榄果渣油(Olive Pomace Oil)等。所谓果渣油,就是从油橄榄果渣中提炼出的油。这种油质量比较低,国际橄榄油理事会标准规定,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而特级初榨橄榄油,是指用橄榄鲜果在24个小时内压榨出来的纯天然果汁经油水分离制成。采用纯物理低温压榨方法,不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化学指标和感官特性也必须达到相关标准。“初榨”油对橄榄油的原料品质、加工方法、时间、运输、保存等环节都有很高的要求。 高品质的橄榄油是“初榨”的,也是和高价格相关联的,但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张坚介绍:“真正高品质的‘初榨’油的营养作用应该是高于普通工艺加工的食用油,但从国内市场购买到这种高品质‘初榨’油很困难,因为从原料加工地经过运输到超市,再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橄榄油的价值高、需求量增大,所以就出现了一种橄榄调和油,也打着橄榄油的旗号吸引眼球。 所谓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制而成的食用油。目前国家关于食用调和油仅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这一标准并未对调和油的比例作出要求。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国家强制性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也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要求,这让一些厂家打起了“擦边球”:使用90%的橄榄油和使用1%的橄榄油,都可以叫“橄榄调和油”。《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如果橄榄调和油中橄榄油的比例低于2%,那么它的成分配料表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据一家食用油企业的技术顾问介绍,目前针对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所以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这样一来,一些厂商倾向采用低价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有一滴橄榄油,就敢自称橄榄调和油,反正也不用标注比例,吹起牛来也毫无压力。”这么做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损害了橄榄油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用油专家华金中建议,鉴别是否真正的橄榄油,首先是查看标签上的“CIQ”标志。国家明确规定:所有进口预包装橄榄油经检验合格必须加贴“CIQ”才可进入市场销售;其次是查看产品等级名称。选购时要注意选择有PDO标志的橄榄油产品。PDO意思是“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PDO可以保证产品全部在其原产地生产,并且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 来源: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甄书秀
消费者生疑问 橄榄调和油到底含有多少橄榄油? 慈溪新闻网讯 家住周巷的韩女士经常听别人说,现在吃橄榄油好,橄榄油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液体黄金”,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美容养颜,她便也动心了。前段时间,她到超市里精挑细选买了一桶价格比较高的金龙鱼橄榄调和油,没想到买回家没多久,附赠的小瓶橄榄油就出现结块。这让韩女士心里直犯嘀咕:会不会质量有问题?橄榄调和油中到底含有多少橄榄油? 调和油结块 消费者顿生疑问 韩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超市对比多个品牌的橄榄油后,挑了一桶5升装的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还附有一瓶900毫升的同款赠品油,一共花了124元。 回家后,韩女士先从大桶开始用,把大桶的油放在灶台边,赠送的小瓶放在了橱柜里。没多久,韩女士发现橱柜里的小瓶油底下三分之一都结成了块状,像是凝结了的蜂蜜。“吃了那么多年的油,还从来没见过凝结得这么厉害的。”韩女士说,大桶油没有凝结,小瓶的凝结了,她便担心是不是赠送的油有问题?韩女士又仔细查看了产品配料说明,发现调和油中有好多其他的油品配料,总共有六七种,但没有写明各种油的含量。“我是冲着橄榄油才买的,但这当中到底含了多少橄榄油的成分?” 记者咨询了市食品安全监测中心的王主任。“如果是纯正橄榄油,不可能凝结成大块状。调和橄榄油里混了较多凝点比较低的其他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王主任举例说,在食用油里面,花生油的凝点就比较低,纯正压榨花生油在冬天很容易出现底部结块沉淀现象。 为什么大桶油没结块,小瓶油却结块了?王主任说可能是灶台边的温度高于橱柜里的,所以大桶油没有凝结。 橄榄调和油中 有多少橄榄油成分 橄榄调和油里含有多少纯正橄榄油?记者在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的包装上看到,配料一栏写的是: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食品添加剂,没有写明各种油的含量。按照2011年修订的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上的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放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所以这款橄榄调和油中含量最多的是大豆油和菜籽油。 根据金龙鱼官网上的介绍,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融合了意大利精选特级初榨橄榄油。金龙鱼品牌下还有一款名叫欧丽薇兰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同样来自地中海国家,750毫升市场价是98元,相当于每1元能买到7.65毫升的特级初榨橄榄油。 我们可以试着换算一下,韩女士花124元购买的橄榄调和油有5900毫升,如果换作特级初榨橄榄油只能购买949毫升。即便金龙鱼橄榄调和油中其他配料价格为零,它的橄榄油含量也只有16%。 记者又走访了城区多家超市,发现所售橄榄调和油都有这种情况,明明是其他油的成分比较多,取名时都强调了橄榄油。例如多力橄榄葵花油,配料一栏葵花籽油却写在特级初榨橄榄油之前,岂不是该取名为葵花橄榄油?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调和油国标还未出台,调和油的配比比例成迷。商家抓住卖点,过度宣传,使得盲目追崇营养概念的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 食用油品种繁多 选健康油有技巧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用油,那么,怎样挑选才能买到相对健康、放心、物有所值的食用油呢?王主任说,挑选食用油有技巧。 首先,以选择单品油为上。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等都是单品油,调和油是混合油。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调和油是几种油混合,营养比较全面,但这是一个误区。王主任说,现在的营养不是从食用油中取得,而且市场上的调和油基本上以棕榈油加上其它植物油为主,棕榈油熔点低,比其它植物油差。再者调和油里如果加了地沟油是检不出来的,而其它单品油标准基本上都有特征指标的规定,可以通过检验特征指标检查油品是否合格,地沟油就很难混进去。其次,以选择压榨油为上。看食用油标签上注明的加工工艺即可知道是否是压榨油。从加工工艺上来分,食用油有压榨油和浸提油两种。压榨油是采用机械方法把油从油料中榨出来,是一个纯物理的过程,油料不会受污染,品质高,但出油率低、价格高。浸出油是用6号汽油作溶剂把油从油料中浸提出来,再把溶剂挥发掉,所以油中会有溶剂残留。有些油厂先用压榨法把头油榨出来,再用浸提法把油渣中的油浸出以提高出油率,这样浸提出来的油品质更差。 稿源: 慈溪日报 编辑: 郭静
挑选橄榄油 学会看标签 由于国家规定的诸多限制,生产厂商再不愿意也必须将产品的成分等标注在标签上,消费者只要能够学会看标签,就能够掌握买好油的诀窍。挑选橄榄油,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看品名和分类 从理论上来说,橄榄油的名称按其等级只能分为特级原生橄榄油、原生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等。所谓果渣油,就是从油橄榄果渣中提炼出的油。这种油质量比较低,国际橄榄油理事会标准规定,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 中国市场销售的还有一些标签上标明橄榄果核油或烹调橄榄油,实际上就是果渣油。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辨别产品标签上的品名。 看油酸含量 橄榄油中最重要的六种脂肪酸分别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最主要的部分)的含量是最高的。质检报告中这一项指标的高低意味着产品的真伪和品质的高低。国内外媒体曝光的一些橄榄油造假丑闻就是利用传统油脂勾兑成橄榄油,油酸含量远远低于标准水平,以假充真。此外,脂肪酸组成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能达到6:1到12:1就是品质很好的橄榄油了。 看加工工艺 如果是特级原生橄榄油(或特级初榨橄榄油),有一种方法是冷榨(标签上会标明ColdPressed,或ColdExtracted),通过这种方法提取的橄榄油,天然纯正,营养没有受到任何破坏。还有一种方法是精练法(Refined),这种方法是实际上就是化学浸出法。 看产地 产地对于价格和质量的影响很大。目前,橄榄油主产国中,西班牙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意大利四分之一,希腊五分之一,其它产油国包括土耳其,叙利亚,葡萄牙,法国,埃及等。根据统计,希腊的特级原生橄榄油的比例占该国橄榄油产量的75%,意大利50%,而西班牙仅30%。品质好次的原因在于树种,及气候,纬度等地理条件。 看包装 橄榄油的包装五花八门,橄榄油中有很高的抗氧化成份,它在阴凉避光处能保存24个月的时间,这是其它任何油类及天然果汁无法比拟的。但是橄榄油对光敏感,光照如果持续或强烈,橄榄油易被氧化,因此,建议购买深色玻璃瓶包装,或不易透光的器皿包装,这样,保存的时间会较长,且橄榄油中的营养不易被破坏。另外,除小包装外,橄榄油的国际标准包装为:250毫升、500毫升、750毫升、1升、3升、5升等。
两个方法教你辨别橄榄油纯不纯 为了健康,许多人会选择橄榄油。可是,现在有不少不法商家往橄榄油里添加别的油种,以降低成本。怎样辨别橄榄油到底纯不纯呢? 品油师吴文玲说,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橄榄油有特级初榨橄榄油和精制橄榄油两种。不管是哪一个等级的橄榄油,想辨别纯不纯,统一的标准就是,纯橄榄油颜色较深、较浓稠、气泡较小。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倒入高脚杯。纯橄榄油比较浓稠,气泡较细;调和过的会比较稀,气泡较大。 2.淋在盘子上。纯橄榄油像蛋黄,流动较慢,会附着于盘子上;调和过的像蛋白,流动较快,不太会附着于盘子上。 来源:健康报
传橄榄油接近母乳 专家:纯属胡扯 和其他植物油相比,橄榄油显得相对“高档”,也日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健康饮食追求。除了被视为“最健康食用油”外,一些文章更宣传橄榄油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防癌、防辐射等功效。橄榄油,啥功效都敢揽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含ω—3脂肪酸可以抗癌? 【回应】橄榄油中ω—3脂肪酸含量极少,且抗癌作用无证据 有文章称:橄榄油中含有的ω—3脂肪酸能降低癌肿从血液中提取的亚油酸的数量,使癌肿戒除一种非常需要的营养物质,降低肿瘤发病率。 橄榄油真能抗癌吗?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告诉记者,虽然有调查结果表明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发病率较低,但这还不足以得出橄榄油抗癌的结论。 “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说,其实这些地区的“地中海饮食”中“多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鱼类”本身就是健康的食谱。 据介绍,橄榄油主要成分为55%—83%油酸(ω—9系列),属于ω—3系列的α—亚麻酸,低于1.5%。“ω—3脂肪酸与癌症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况且橄榄油中ω—3脂肪酸含量极少。”王兴国指出。 有网文称,“实验表明,橄榄油含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消除体内自由基,恢复人体脏腑器官的健康状态,能防止脑衰老,并能延年益寿。”西班牙脂肪研究所研究员、橄榄油营养学专家温瑟斯劳·莫雷达说,橄榄油中包含的抗氧化剂等成分有助于帮助修复小的皮肤创口和防止皮肤过敏,但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明可以预防衰老和抗癌。 脂肪酸比例适合婴幼儿? 【回应】尚无证据表明婴幼儿需要食用橄榄油;首先应考虑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其它油脂如芝麻油、玉米油等 有关橄榄油功效的宣传还包括:“橄榄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所含比例最接近母乳,6个月以上婴儿辅食中就可以添加橄榄油了。”对此,云无心直言“纯属胡扯”。一般母乳的饱和脂肪占总脂肪40%左右,构成相当独特。 王兴国说,母乳的脂肪酸构成中油酸的含量的确比较多,这一点与橄榄油相似。但这并不能得出结论说,婴儿辅食要添加橄榄油。因为橄榄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不高,而这两种脂肪酸才是必需脂肪酸,即人体无法合成,必须由食物摄入。添加辅食时(6个月以后)应首先添加富含这两种必需脂肪酸的油脂,如核桃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等。 还有网文称,橄榄油含有多酚和脂多糖成分,所以橄榄油可以防辐射。“橄榄油含有脂多糖,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也从未看到这样的学术研究。”王兴国告诉记者,橄榄油含有的角鲨烯等抗氧化物质属于多酚,但多酚和脂多糖没有防辐射功能。云无心说,多酚在各种蔬菜水果中都有,橄榄油中并非更优越。 每天喝一勺能降血脂? 【回应】很多植物油都可预防心血管病,正常饮食外吃一勺油的做法反而影响健康 有文章建议,“每天清晨起床或晚上临睡前,直接饮用一汤匙橄榄油可以降血脂”。这一建议的依据是,美国食药局(FDA)曾表示:“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于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每天吃两勺(23克)橄榄油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为了获得这一可能的益处,橄榄油需要被用于代替相似量的饱和脂肪并且不增加全天的卡路里摄入”。 云无心认可橄榄油是健康食谱的观点。但他认为,正常饮食之外再吃一勺橄榄油的做法没有意义,还很有可能造成油脂总量增加,反而影响健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工俞宁博士强调,橄榄油毕竟是一种油,不是药品,吃橄榄油防病治病,是不现实的。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这一认可具有限定。”云无心解释说,这意味着,如果你原来是吃猪油等饱和脂肪的,现在不吃了,换成等量或者比它量少的橄榄油,长期坚持,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但如果猪油照吃,只是额外增加橄榄油,不会有这一“可能的益处”;而且,“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是说有一些科学证据支持这一点,但尚非“定论”。FDA对橄榄油、卡罗拉油(即双低菜籽油)的认可内容基本一样。 王兴国认为,双低菜籽油也是高油酸的菜籽油,这表明FDA认可的主要是“油酸”的作用。理论上,橄榄油、山茶油(油茶籽油)、双低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等能提供较多油酸的植物油都可以预防心血管病,但研究较多、证据较充分(有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干预实验等)的只有橄榄油。 莫雷达告诉记者:“研究证明,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是高密度胆固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人体排出成分较差的低密度胆固醇,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有帮助的。” 该怎么选怎么吃? 【回应】初榨橄榄油适合生吃,普通橄榄油适宜煮或炸,人均每天摄入橄榄油不宜超过25克 橄榄油如何吃?西班牙橄榄油协会总经理拉法尔·皮克告诉记者,市售橄榄油主要分为初榨橄榄油和普通橄榄油两种,初榨橄榄油味道浓郁,适合生吃,比如拌沙拉等;而普通橄榄油则适宜煮或者炸。此外,西班牙饮食中使用葵花籽油、豆油和花生油等也较多。 专家认为,橄榄油营养价值很高,初榨橄榄油相当于油橄榄果榨汁,其他营养成分比起精炼的油要多,但差距并不像一些宣传中那么大。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营养师宋新建议,要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邓乾春说,既要控制油脂摄入量,也要平衡油脂摄入结构;同时尽量避免长时烹炒、煎炸。 邓乾春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膳食模式,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脂肪以60克—85克为佳,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豆类、坚果,烹调油的合理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烹调油就达到了42克。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ω—3系列脂肪酸摄入不足。邓乾春说,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其摄入量比例以4—6∶1为好。就此而言,比例最为符合的其实是低芥酸菜籽油。王兴国认为,我国大多数居民食谱中油酸的摄入量偏低。因此,橄榄油、油茶籽油、高油酸大豆油、低芥酸(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芥花油等都值得推荐。除油酸外,食谱中应多选富含亚麻酸的植物油。 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橄榄油造假相当猖獗,消费者应当注意包装、产地标识等信息。 本期栏目统筹:胡安琪 (原标题:传橄榄油接近母乳 专家:纯属胡扯)本文来源:人民网
专家称“无证据” 橄榄油没那么神 和其他植物油相比,橄榄油显得相对“高档”,也日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健康饮食追求。除了被视为“最健康食用油”外,一些文章更宣传橄榄油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防癌、防辐射等功效。橄榄油,啥功效都敢揽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问题1:含—3脂肪酸可以抗癌? 回应:橄榄油中—3脂肪酸含量极少 且抗癌作用无证据 【传言】有网文称,橄榄油中含有的—3脂肪酸能降低癌肿从血液中提取的亚油酸的数量,使癌肿戒除一种非常需要的营养物质,降低肿瘤发病率。 【专家辟谣】橄榄油真能抗癌吗?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说,虽然有调查结果表明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发病率较低,但这还不足以得出橄榄油抗癌的结论。 “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说,其实这些地区的“地中海饮食”中“多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鱼类”本身就是健康的食谱。据介绍,橄榄油主要成分为55%—83%油酸(—9系列),属于—3系列的α—亚麻酸,低于1.5%。“—3脂肪酸与癌症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况且橄榄油中—3脂肪酸含量极少。”王兴国指出。 【传言】有网文称“实验表明,橄榄油含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消除体内自由基,恢复人体脏腑器官的健康状态,能防止脑衰老,并能延年益寿。” 【专家辟谣】西班牙脂肪研究所研究员、橄榄油营养学专家温瑟斯劳·莫雷达说,橄榄油中包含的抗氧化剂等成分有助于帮助修复小的皮肤创口和防止皮肤过敏,但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明可以预防衰老和抗癌。 问题2:脂肪酸比例适合婴幼儿? 回应:尚无证据表明婴幼儿需要食用橄榄油 【传言】有关橄榄油功效的宣传还包括:“橄榄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所含比例最接近母乳,6个月以上婴儿辅食中就可以添加橄榄油了。”对此,云无心直言“纯属胡扯”。一般母乳的饱和脂肪占总脂肪40%左右,构成相当独特。 【专家辟谣】王兴国说,母乳的脂肪酸构成中油酸的含量的确比较多,这一点与橄榄油相似。但这并不能得出结论说,婴儿辅食要添加橄榄油。因为橄榄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不高,而这两种脂肪酸才是必需脂肪酸,即人体无法合成,必须由食物摄入。添加辅食时(6个月以后)应首先添加富含这两种必需脂肪酸的油脂,如核桃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等。 【传言】橄榄油含有多酚和脂多糖成分,所以橄榄油可以防辐射。 【专家辟谣】“橄榄油含有脂多糖,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也从未看到这样的学术研究。”王兴国告诉记者,橄榄油含有的角鲨烯等抗氧化物质属于多酚,但多酚和脂多糖没有防辐射功能。云无心说,多酚在各种蔬菜水果中都有,橄榄油中并非更优越。 问题3:每天喝一勺能降血脂? 回应:很多植物油都可预防心血管病 正常饮食外吃一勺油反而影响健康 【传言】有文章建议,“每天清晨起床或晚上临睡前,直接饮用一汤匙橄榄油可以降血脂”。这一建议的依据是,美国食药局(FDA)曾表示:“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于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每天吃两勺(23克)橄榄油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为了获得这一可能的益处,橄榄油需要被用于代替相似量的饱和脂肪并且不增加全天的卡路里摄入”。 【专家解读】云无心认可橄榄油是健康食谱的观点。但他认为,正常饮食之外再吃一勺橄榄油的做法没有意义,还很有可能造成油脂总量增加,反而影响健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工俞宁博士强调,橄榄油毕竟是一种油,不是药品,吃橄榄油防病治病,是不现实的。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这一认可具有限定。”云无心解释说,这意味着,如果你原来是吃猪油等饱和脂肪的,现在不吃了,换成等量或者比它量少的橄榄油,长期坚持,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但如果猪油照吃,只是额外增加橄榄油,不会有这一“可能的益处”;而且,“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是说有一些科学证据支持这一点,但尚非“定论”。FDA对橄榄油、卡罗拉油(即双低菜籽油)的认可内容基本一样。 王兴国认为,双低菜籽油也是高油酸的菜籽油,这表明FDA认可的主要是“油酸”的作用。理论上,橄榄油、山茶油(油茶籽油)、双低菜籽油、高油酸大豆油等能提供较多油酸的植物油都可以预防心血管病,但研究较多、证据较充分(有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干预实验等)的只有橄榄油。 莫雷达说:“研究证明,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是高密度胆固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人体排出成分较差的低密度胆固醇,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有帮助的。” 问题4 :该怎么选怎么吃? 回应:初榨橄榄油适合生吃 普通橄榄油适宜煮或炸 【国外】橄榄油如何吃?西班牙橄榄油协会总经理拉法尔·皮克数说,市售橄榄油主要分为初榨橄榄油和普通橄榄油两种,初榨橄榄油味道浓郁,适合生吃,比如拌沙拉等;而普通橄榄油则适宜煮或者炸。此外,西班牙饮食中使用葵花籽油、豆油和花生油等也较多。 【专家建议】专家认为,橄榄油营养价值很高,初榨橄榄油相当于油橄榄果榨汁,其他营养成分比起精炼的油要多,但差距并不像一些宣传中那么大。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营养师宋新建议,要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邓乾春说,既要控制油脂摄入量,也要平衡油脂摄入结构;同时尽量避免长时烹炒、煎炸。 邓乾春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膳食模式,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脂肪以60克—85克为佳,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豆类、坚果,烹调油的合理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烹调油就达到了42克。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3系列脂肪酸摄入不足。邓乾春说,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其摄入量比例以4—6∶1为好。就此而言,比例最为符合的其实是低芥酸菜籽油。王兴国认为,我国大多数居民食谱中油酸的摄入量偏低。因此,橄榄油、油茶籽油、高油酸大豆油、低芥酸(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芥花油等都值得推荐。除油酸外,食谱中应多选富含亚麻酸的植物油。 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橄榄油造假相当猖獗,消费者应当注意包装、产地标识等信息。 (据《人民日报》记者 蒋建科) 作者:蒋建科
妙用橄榄油美丽不是梦 传说中,古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每天清晨都用橄榄油擦遍全身,她那娇嫩的肌肤、乌黑的靓发,不但令世人艳羡,而且征服了盛气凌人的凯撒大帝。当代那些赫赫有名的明星们能够拥有健美的身材和年轻的容貌也得益于橄榄油(油食品)的滋养。不论这样的传闻有多么八卦,橄榄油具有护肤驻颜的功效却是不争的事实。 橄榄油是油水自然分离的果油,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含有丰富的脂溢性维生素和油酸,极易被皮肤吸收。其中,维生素A能滋润干燥的皮肤,防止皮肤起皱;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代谢,保护及强化皮肤弹性,预防小皱纹发生;维生素E能促使血液循环畅通,抑制皮肤老化及弹性下降;维生素(维生素食品)K能使皮肤有自然弹性,吸收皮下多余脂肪。 这种“可以吃的化妆品”可不能被我们的爱美女士(女士食品)们错过。为此,阿绿为您精选几个橄榄油护肤小窍门,您在空暇时间不妨一试。 1.洗完脸后,用橄榄油反复轻轻按摩,再用蒸脸器或毛巾敷面,能除去毛孔内污垢,滋养皮肤,去小皱纹。 2.嘴唇出现脱皮干裂时,涂上少量橄榄油。这样坚持两三天,红唇重现润泽光彩。 3.在秋冬季节皮肤出现干燥的时候,每个星期在身上涂抹橄榄油,可使皮肤重现自然弹性。 4.洗头发时,在温水中加入少量橄榄油,或滴几滴到手上直接抹在头发上,可使头发光泽柔顺。 5.每次用一根香蕉,放在盘子里用汤匙挤压成泥状,在挤压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橄榄油,制成香蕉面膜。每周做两次敷脸,可以使皮肤变得细嫩光滑。 (完) 来源: 天天营养网
消费者生疑问 橄榄调和油到底含有多少橄榄油? 慈溪新闻网讯 家住周巷的韩女士经常听别人说,现在吃橄榄油好,橄榄油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液体黄金”,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美容养颜,她便也动心了。前段时间,她到超市里精挑细选买了一桶价格比较高的金龙鱼橄榄调和油,没想到买回家没多久,附赠的小瓶橄榄油就出现结块。这让韩女士心里直犯嘀咕:会不会质量有问题?橄榄调和油中到底含有多少橄榄油? 调和油结块 消费者顿生疑问 韩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超市对比多个品牌的橄榄油后,挑了一桶5升装的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还附有一瓶900毫升的同款赠品油,一共花了124元。 回家后,韩女士先从大桶开始用,把大桶的油放在灶台边,赠送的小瓶放在了橱柜里。没多久,韩女士发现橱柜里的小瓶油底下三分之一都结成了块状,像是凝结了的蜂蜜。“吃了那么多年的油,还从来没见过凝结得这么厉害的。”韩女士说,大桶油没有凝结,小瓶的凝结了,她便担心是不是赠送的油有问题?韩女士又仔细查看了产品配料说明,发现调和油中有好多其他的油品配料,总共有六七种,但没有写明各种油的含量。“我是冲着橄榄油才买的,但这当中到底含了多少橄榄油的成分?” 记者咨询了市食品安全监测中心的王主任。“如果是纯正橄榄油,不可能凝结成大块状。调和橄榄油里混了较多凝点比较低的其他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王主任举例说,在食用油里面,花生油的凝点就比较低,纯正压榨花生油在冬天很容易出现底部结块沉淀现象。 为什么大桶油没结块,小瓶油却结块了?王主任说可能是灶台边的温度高于橱柜里的,所以大桶油没有凝结。 橄榄调和油中 有多少橄榄油成分 橄榄调和油里含有多少纯正橄榄油?记者在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的包装上看到,配料一栏写的是: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食品添加剂,没有写明各种油的含量。按照2011年修订的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上的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放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所以这款橄榄调和油中含量最多的是大豆油和菜籽油。 根据金龙鱼官网上的介绍,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融合了意大利精选特级初榨橄榄油。金龙鱼品牌下还有一款名叫欧丽薇兰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同样来自地中海国家,750毫升市场价是98元,相当于每1元能买到7.65毫升的特级初榨橄榄油。 我们可以试着换算一下,韩女士花124元购买的橄榄调和油有5900毫升,如果换作特级初榨橄榄油只能购买949毫升。即便金龙鱼橄榄调和油中其他配料价格为零,它的橄榄油含量也只有16%。 记者又走访了城区多家超市,发现所售橄榄调和油都有这种情况,明明是其他油的成分比较多,取名时都强调了橄榄油。例如多力橄榄葵花油,配料一栏葵花籽油却写在特级初榨橄榄油之前,岂不是该取名为葵花橄榄油?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调和油国标还未出台,调和油的配比比例成迷。商家抓住卖点,过度宣传,使得盲目追崇营养概念的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 食用油品种繁多 选健康油有技巧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用油,那么,怎样挑选才能买到相对健康、放心、物有所值的食用油呢?王主任说,挑选食用油有技巧。 首先,以选择单品油为上。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等都是单品油,调和油是混合油。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调和油是几种油混合,营养比较全面,但这是一个误区。王主任说,现在的营养不是从食用油中取得,而且市场上的调和油基本上以棕榈油加上其它植物油为主,棕榈油熔点低,比其它植物油差。再者调和油里如果加了地沟油是检不出来的,而其它单品油标准基本上都有特征指标的规定,可以通过检验特征指标检查油品是否合格,地沟油就很难混进去。其次,以选择压榨油为上。看食用油标签上注明的加工工艺即可知道是否是压榨油。从加工工艺上来分,食用油有压榨油和浸提油两种。压榨油是采用机械方法把油从油料中榨出来,是一个纯物理的过程,油料不会受污染,品质高,但出油率低、价格高。浸出油是用6号汽油作溶剂把油从油料中浸提出来,再把溶剂挥发掉,所以油中会有溶剂残留。有些油厂先用压榨法把头油榨出来,再用浸提法把油渣中的油浸出以提高出油率,这样浸提出来的油品质更差。 稿源: 慈溪日报 编辑: 郭静
天津橄榄油市场七乱象:各种概念满天飞 重要指标藏猫腻 2013-8-31 9:38:25 来源:天津日报 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的良好品质博得了国内不少“粉丝”的热情追捧。随着“中秋”佳节的日益临近,天津市不少超市的节日“营销大战”已经打响,记者发现,各商家除了在花样翻新的“月饼”主战场进行激烈的较量之外,“橄榄油”也成为各商家吸引顾客、促销比拼的阵地。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1 概念——多到让人一看就蒙 较真——销售人员都说不清 在红旗路某大型超市,食用油专柜可谓阵容强大,橄榄油专区更是以清一色的深绿色玻璃瓶、令人看不懂的各种外文标签显示着自身的高贵气质。“您看看这个,是意大利原装进口的,100%榨取的是第一道原汁。”“这个是专供皇室的,质量没得说。”“这个性价比最合适,特别针对中餐烹饪研制的。”发现记者前来购买,一位促销员走上前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看着货架上不同包装的各色橄榄油,不禁令人难以选择 ,记者粗略统计,光是其标签上标注的名称就多达七八种,“特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纯正橄榄油”、“有机特纯橄榄油”“冷榨橄榄油”、“顶级食用特级初榨橄榄油”等等不一而足,涉及到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十几个不同品牌。“这都嘛意思啊?‘纯正’与‘特纯’哪个更纯?‘特级’与‘顶级’哪个更好?恐怕我得成半个油脂专家,才能把橄榄油买回去。”同样与记者一起挑选橄榄油的姚女士一头雾水,该品牌销售人员坦言:“您要是非要较真,我还真说不清楚。应该都不错吧。” 在白堤路附近某大型超市,刘女士手拿两瓶同为意大利出产的橄榄油充满疑惑:“你看都是特级初榨,为嘛价格差别那么大?”记者看到,这两瓶均为500毫升的橄榄油,分别售价为78元和118元。刘女士到销售人员那寻找答案,“这两种油营养价值不一样,贵有贵的道理。”可仔细阅读两种油的营养成分表,刘女士并未发现明显不同。通过仔细对比,刘女士终于发现了端倪,“瓶子标签上的大字都写着100%意大利进口,仔细看背面标签,才发现一个是原瓶进口,而另一个用特别小的字体写着国内分装。”此外,刘女士还有一个新发现,她注意到其中一瓶油标注的是生产日期,而另一瓶却标注的是分装日期,“在进口到国内分装之前,谁知道这油已生产了多久呢?光有分装日期让人买着不放心啊!” 记者发现,在很多橄榄油专柜旁,还有一种名为“橄榄调和油”的产品,因为搭上了“洋油”的顺风车,成为促销员热捧的商品。一位促销员给记者推荐一款名为“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5升128元还另外赠送500毫升初榨橄榄油,现在这油卖得特好!”记者看到该调和油的标签全部印满了绿色的橄榄,俨然以优质橄榄油自居。在记者向促销员了解产品的5分钟里,就有3位市民购买了该调和油。“您知道这里边橄榄油的比例占多少吗?”记者采访多位市民,“这咱弄不清,这问题我还真没考虑过,光看这个价格合适了!”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2 文字游戏混淆分类等级 低级产品冒充高端橄榄油 橄榄油虽是舶来品,但近年来在国内的消费量却迅速增长,五花八门的名称令吃惯了大豆油、花生油的国人感叹“洋油复杂”。橄榄油到底该怎样分类、怎样选择呢? 记者找到一位长期从事进口橄榄油销售的张先生,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橄榄油主要分为初榨、精炼和混合三种,初榨橄榄油又分为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依照等级不同,价格也各不相同,特级初榨品质最佳,价格也最贵。他介绍说,初榨橄榄油,是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自然果油汁,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味道芳香醇正,质量极佳,可直接饮用。精炼橄榄油,也可称之为“二次油”。 在榨过第一次油的油橄榄渣里,仍含有大量未被榨净的橄榄果。为了把剩余的油挤压出来,生产商就采用了化学溶解方式从油渣中提取橄榄油。这种橄榄油颜色比初榨油要深一些,较为浑浊,不能直接食用。混合橄榄油是精炼橄榄油和特级初榨或中级初榨橄榄油(一般占很少比例)相混合的橄榄油。张先生坦言,正是因为此,特级初榨好像成了一块肥肉,动辄“特级初榨”,有的商家为了搭乘“特级初榨”的快车,可以说费尽心思。目前国内市场的橄榄油主要分为原瓶进口和国内分装两种,如果仔细辨认,不难发现,大部分是国内分装,而问题最多的也是这些国内分装橄榄油。 一位在橄榄油领域干了近十年的“油虫”给记者拿出两瓶橄榄油,乍一看两者区别不大,再细看,其中一个标签是“Extra Virgin”即“特级初榨”,而另一个是“Pure olive oil”,即“纯正橄榄油”,这两种售价不相上下,但是品质却大不相同。前者是质量最好的橄榄油,采用了最鲜、最好的橄榄幼果,而且是压榨的第一道油。但后者却是一种概念模糊的橄榄油称谓,也可能是特级初榨,也可能就是掺进了经过化学方式提炼过的精炼橄榄油的普通橄榄油。虽然看似相同,但两者生产的成本不同、油品的质量大相径庭。但由于国内顾客对此不太熟悉,屡屡被这些玩文字游戏的销售商所忽悠,花了大把的银子,买的却是很普通的橄榄油。张先生介绍,目前我国进口的橄榄油,一般都以特级初榨的橄榄油为主,然而一些不良生产商为了赚钱就将低等级的橄榄油冒充特级初榨橄榄油卖给中国客户。 橄榄油市场上,很多商家宣称西班牙橄榄油是最好的,对此张先生说,目前西班牙是橄榄油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其出口量约占世界的近一半的份额。虽然西班牙出口橄榄油所占份额最大,销售商自称品质最好;但来自意大利、希腊的橄榄油经销商却并不认可,反而说他们经销的橄榄油品质最好。例如一家经销原产希腊进口橄榄油的经销商吹嘘说,他们生产的果渣油都要好于其他国家生产的精炼橄榄油。面对莫衷一是的评价,顾客该怎样挑选一瓶货真价实的橄榄油呢?有专家支招:第一要看橄榄油瓶签上标明的酸度是在什么范围,国标规定特级初榨橄榄油是小于等于0.8。第二看标签上注明的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橄榄油质量越好。第三看颜色,低压首榨的橄榄油色泽呈浅黄色,是最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饪油脂。还有顾客非常愿意购买原装进口的橄榄油,又该如何分辨呢?有网友支招,认条码,69的为国产或国内分装。世界三大橄榄油生产和出口国分别为西班牙,条码84,希腊52,意大利80;再有就是上网搜索该品牌供应商是否有官方网站。 一些国外橄榄油生产商为了人为延长保质期,不管橄榄油出油有多长时间,只是把装瓶的时间定为生产日期,这样就白白偷走了长达几个月、短则一个月的保质期时间。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本保质期2年的橄榄油到了顾客手里,往往好几个月的保质期被偷走了。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3 重要标志酸度暗藏猫腻 “特级初榨”未必“血统纯正” 马先生是一位来自滨海新区的橄榄油经销商。他告诉记者,橄榄油的酸度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瓶橄榄油质量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少顾客特别喜欢购买酸度低的橄榄油,认为酸度越低,质量越好,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这要看购买的是哪种橄榄油。如果要搞清楚购买橄榄油挑选哪个酸度是正确的,这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橄榄油的酸度,它又是怎样产生的。酸度,是用来测定每100克油脂中自由脂肪酸所占的比例的指标。橄榄油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自由脂肪酸又叫游离脂肪酸,这是油脂中不安分的脂肪组成部分,存放的时间越长,其就越活跃,从而导致橄榄油酸度过高。一旦酸度过高了橄榄油就非常容易氧化,从而导致油脂酸败,不可食用。一般来讲,不管是原装进口的,还是国内分装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的酸度一般在0.3到0.8之间。但对于精炼橄榄油就不是这样了,因为精炼橄榄油经过了化学脱酸过程,因此其酸度往往要低于0.3,达到0.1或者0.2左右。 马先生提醒顾客:如果一瓶橄榄油所标注的酸度过低(0.1或者0.2),即使标签上所标明是特级初榨橄榄油,但按照正常的生产标准来看,这瓶橄榄油就很有可能不是特级初榨橄榄油而是不可直接食用的精炼橄榄油,或是精炼果渣油。所以如果单看酸度,正常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一般不会低于0.3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你所买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的酸度特别低,就不排除有其他问题,比如掺假。真正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的低酸度完全来自于采摘后压榨时间长短,生产压榨时间越短的,其酸度等品质就越好。例如一款来自国外的黄金级特级初榨橄榄油是在橄榄果摘取6小时内冷榨而成,其酸度为0.3,保持了一个很好的酸度值,成为特级初榨橄榄油中品质最好的一类产品。马先生说,现在国人购买橄榄油有一个误区就是只买价格最贵的,对于橄榄油来说就是只买特级初榨橄榄油。恰恰基于这一点,让一些不良经销商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把精炼油、果渣油混入特级初榨橄榄油当中谎称全部是特级初榨油骗钱。 专门从事过橄榄油进口生意的刘老板透露,国外橄榄果刚榨出油来时,一般酸度只有0.3左右。但在橄榄油密封冷藏保存的头几个月内,其酸度基本上也没有大的变化。但在其分装时由于橄榄油不可避免地会与空气、阳光接触造成其酸度迅速上升。为此,一些不良生产商为了让特级初榨橄榄油一直保持低酸度,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初榨特级橄榄油中加入酸度在0.3以下的精炼橄榄油。因为一旦加入了精炼橄榄油再经过调和加工,其酸度自然就会变得很低,但肉眼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4 分装日期“顶替”生产日期 “3年”保质期 可能是“李鬼” 一瓶橄榄油质量再好,也不能放过保质期。因为橄榄油脂非常容易氧化,从而导致营养物质消失殆尽。这就需要橄榄油生产商和销售商恪守商业准则,真实地标注橄榄油的生产和分装日期,切不可瞒天过海,欺骗消费者。 范先生是从事进口橄榄油代理清关业务的专业人员,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橄榄油从原产地到国内零售市场销售大概需要将近3个月的时间。其中,橄榄油在海上运输需要大约1个多月的时间,办理进口清关大概需要3周时间,国家商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等需要将近1个月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最少需要90天,一瓶进口橄榄油才能到达顾客手中。为了延长卖期,减少中途运输的时间损失,不少生产商和进口商合伙就把橄榄油的分装日期定为生产日期,也就是保质期的起始日。 一位负责市场检查的工商人员告诉记者,《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橄榄油保质期必须要以原产国的生产日期为起点,进口分装日期不能作为保质期的起始日期。橄榄油的分装日期和生产日期必须分别标注,还必须标注橄榄果采摘年份。一般保质期是:深色玻璃瓶或铁罐装:最长2年。透明玻璃品:最长1.5年。塑料瓶:1年。如果有保质期“3年”的橄榄油,消费者要慎买,很可能是假冒产品。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5 半路杀出“橄榄调和油” 就算1%成分也能“沾沾光” 记者了解到,目前橄榄调和油大行其道,看到“橄榄”两个字,很多人都认为里面一定含有大量的橄榄油,可结果怎样呢?记者走访一些大型超市发现,调和油大部分只标明了“配料”,但各组成部分的具体配比人们却往往无从得知。 记者发现,只要是在配料中含有橄榄油成分的调和油,其标签上都会以“橄榄油”作卖点,名称一般也均为“橄榄调和油”。那这样的油,橄榄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科技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授李昌模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国家没有调和油的比例标准,即便是叫橄榄调和油里面的橄榄油所占比例也很小。也就是说,即使一瓶油里只含有1%的橄榄油,也可以叫做橄榄调和油。 那橄榄油所占的比例这么低,其他那些都是什么油呢?李教授说,有一些是跟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调和在一起,还有很多制造者采用了廉价的进口棕榈油。很多人认为植物油很安全,岂不知棕榈油与椰子油、可可油都是植物油中为数不多的特例,即与动物油一样,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棕榈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几乎与猪油相当,打着橄榄油的旗号卖高价利润就更高了。一些调和油的制造商也刚好利用法规的缺失,用比例极少的橄榄油,加工制造价格昂贵的“橄榄调和油”! 那有没有一些机构能够检测橄榄调和油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呢?李教授说,调和油一旦勾兑完成,很难通过检测仪器分辨出添加了哪些油、成分比例是多少。但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介绍给消费者,按照2011年修订的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调和油中配料排得越前的,表明当中此成分含量越高。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6 国标要求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 一油品一标准 超标者有问题 橄榄油市场如此混乱,有没有相关标准对其规范呢?李昌模教授介绍说,因为我国橄榄油企业很少,主要依赖进口,所以主要参照国际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是欧盟执行的橄榄油分类标准和国际橄榄油理事会执行的橄榄油分类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没有把果渣油作为橄榄油,同时,两大主要橄榄油的分类标准都表明,酸度不超过0.8的特级初榨橄榄油是质量最好的橄榄油。 为了使进口的橄榄油有质量保障,2009年10月1日,酝酿多年的橄榄油国家标准《GB23347-2009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正式实行,国标规定,特级初榨橄榄油的游离酸含量为每100克油中不超过0.8克,中级初榨橄榄油的游离酸含量为每100克油中不超过2克。 这个标准实施后,产品的标签与过去有较大不同,除了要求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要求外,对标签还须做到标注符合该标准规定的产品所属的等级名称,而非企业自己所称的概念名称,首次明确了油橄榄果渣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同时要标注产品原产国,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标注油橄榄果实的年份,此外,由于目前市场上橄榄油基本为进口产品,国标因此特别规定,进口分装产品在标注分装日期的同时必须标注原产国生产日期。在这之前我国的橄榄油产品执行的都是《LY1534-1999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及其检测标准》,并没有要求标签上标注以上内容。 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反式脂肪酸量,初榨橄榄油的反式脂肪酸量必须≤0.05,而精炼橄榄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初榨橄榄油的5-20倍,只要反式脂肪酸超过了一定的量,所谓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就有可能掺了精炼油甚至是质量更差、价格更加便宜的果渣油。 橄榄油市场七乱象之7 过度宣传夸大功效 商家巧舌如簧 橄榄油变“神油” 在宣传中,橄榄油号称“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天然营养成分保存完好,不含胆固醇,消化率达94%左右。橄榄油还是可以‘吃’的美容护肤品;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最好食用油;也是孕妇极佳的营养品和胎儿的生长剂。”因此很多消费者对橄榄油的定位——无添加、无刺激健康油。 但是橄榄油真的有如此神效吗?李昌模教授介绍:首先,“不含胆固醇”确是事实,但不能作为橄榄油的优势,因为任何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豆油、花生油都没有。 其次,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是较高,但单不饱和脂肪酸并非橄榄油独有,反倒是国产的菜籽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更高。 第三,宣传所说的“人体消化率达94%左右”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优势”。食用油通常并不用消化率来衡量油的优劣,并且油的“消化率高”未必是人们想要的。 第四,橄榄油营养全面最适合婴幼儿的说法更是不准确,单从营养角度说,其他的油也能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第五,如果橄榄油真的存在“独特价值”,也就是其中的多酚化合物了。多酚化合物可以通过抗氧化达到保健的功效,一般情况下,食物加热一小时之内这种营养成分不会被破坏,但需要注意的是,初榨橄榄油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化合物,如果买的是精炼的,或者其他的一些橄榄油,多酚化合物较少。还要注意的是,橄榄油在保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高温,现在很多家庭,喜欢把油放在灶台周围,这是不正确的,这样会使油变质,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最后专家直言是宣传过度夸大了橄榄油的功效,橄榄油只是适合人体食用的普通植物油之一。(记者 张立平 陈忠权 杜洋洋 张磊 实习生 潘立峰 )
教你8招辨识真假橄榄油 来源:新华网 即使是完全进口的橄榄油也有真伪之分。这里介绍一些识别橄榄油的简单方法,以供参考。 1、看品名和分类。 橄榄油的名称按其等级由高至低可分为特级原生橄榄油(或特级初榨橄榄油)、原生橄榄油(或初榨橄榄油)、普通原生橄榄油(或普通初榨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等。果渣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 2、看加工工艺。 相比较精练法而言,冷榨法也就是将油橄榄果通过物理机械直接压榨出,更天然纯正,营养没有受到任何破坏。按照中国新的食用油管理办法,加工方法必须在标签上注明。 3、看产地。 产地对于价格和质量的影响很大。目前,橄榄油主产国中,西班牙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3,意大利1/4,希腊1/5,其它产油国包括土尔其,叙利亚,葡萄牙,法国,埃及等。 4、看瓶装地。 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绝大多数橄榄油依赖进口。进口的橄榄油主要有原装和分装两种。 5、看包装。 由于橄榄油对光敏感,光照如果持续或强烈,橄榄油易被氧化,建议购买橄榄油时选择深色玻璃瓶包装,或不易透光的器皿包装。橄榄油的国际标准包装为:250毫升,500毫升,750毫升,1升,3升,5升等。 6、看证书。 中国合法进口的橄榄油应该有一系列的出口国官方证书,品质证明文件和中国官方证书和品质证明文件等,其中包括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出口国官方检验报告,出口国实验室报告,国外厂商的质量认证证书,卫生证书,品质证书,中国实验室检验报告及卫生证书等。 7、品尝。 不好的橄榄油有以下特点:油体混,颜色浅,有陈腐味,霉潮味,泥腥味,酒酸味,金属味,哈喇味等异味。 8、如何保存橄榄油。 橄榄油如果放置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最佳保存温度:为5~15℃),保质期通常有24个月。橄榄油的保存要注意四个方面:①要避免强光照射,特别是太阳光线直射。②要避免高温。③使用后一定要盖好瓶盖,以免氧化。④勿放入一般的金属器皿保存,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橄榄油会与金属发生反应,影响油质。
“五招”挑选橄榄油 近年来,橄榄油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超市里卖的橄榄油有上十种品牌,价格也不尽相同,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五招”进行挑选。 1.看品名分类。橄榄油的名称按其等级由上至下分为特级初榨(原生)橄榄油、原生橄榄油、普通原生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等。市场上一些标为“100%纯橄榄油”的产品往往是精炼橄榄油和原生橄榄油的混合油。 2.看加工工艺。如果是特级初榨(原生)橄榄油,通常是冷榨,还有一种方法是精炼法。按照我国的食用油管理办法,加工方法必须注明。 3.看装瓶地点。进口橄榄油分原装和分装两种,前者的安全概率相对高,两者可从油瓶背面下方的食品条码进行区分。如果条码是60或者69,就很有可能是大桶进口,然后国内分装。 4.看产品包装。橄榄油对光敏感,光照如果持续或强烈,橄榄油易被氧化,因此建议购买深色玻璃瓶包装或不易透光器皿包装的橄榄油,这样保存的时间会较长,且橄榄油中的营养不易被破坏。 5.看品质证书。合法进口的橄榄油应有出口国官方证书、品质证明文件、中国官方证书等,国外厂商的质量认证很重要,其中HACCP危险分析与关键点控制认证及ISO9001质量管理系统认证能证明该厂商的规模和正规程度。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11月刊 文/褚学林
一些橄榄油功效被夸大 来源:《中国质量报》 近年来,橄榄油在市场上迅速兴起,尽管价格高昂,但购买者仍络绎不绝。橄榄油真的如此神奇?对此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表示,橄榄油的作用在宣传中被夸大,它的功效与普通植物油基本无异。 近年来,橄榄油在市场上迅速崛起。在宣传中,橄榄油号称“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天然营养成分保存完好,不含胆固醇,消化率达94%左右。并且由于其基本脂肪酸的比例与母乳相仿,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用油。”有如此功效,橄榄油成为了许多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近日笔者走访丰台马家堡、洋桥附近的多家大型超市,这里销售的许多橄榄油均为进口,一瓶500毫升的油售价就超过百元。即使如此,购买者仍非常多。一家超市工作人员透露,每天都能卖超过50瓶进口橄榄油,销售额远高于国产的花生油、豆油。 “听说这种油清淡,没有胆固醇,我们家有孩子,所以炒菜、凉拌菜都用橄榄油。”市民杨燕女士说,她家每个月就需要用掉一瓶橄榄油,“开支虽然大了点,但只要健康,就值得”。 橄榄油真的如此神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直言宣传过度夸张了橄榄油的功效,“其实它就是适合人体食用的普通植物油之一”。她说,只要是植物油,就都没有胆固醇,豆油、花生油都没有;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但不及国产的茶籽油;至于营养价值,它更不可能与母乳相当,“从健康角度讲,婴幼儿就不应该吃用食用油炒的菜,无论是橄榄油还是别的植物油”。
行业提示:选购进口橄榄油有三招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4批进口橄榄油不合格,其中包括上海帝志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两批三大牌特级初榨橄榄油因为掺假;厦门市天润和商贸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大统金初榨橄榄油因为甾醇总量、紫外吸光度、豆甾二烯等含量超标;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进口的一批特级初榨橄榄油因为过氧化值超标。上述公布的进口不合格食品都已依法作了销毁处理,并没有进入市场销售环节,消费者不必担心。 近年来,橄榄油以其美容养颜、促进血液循环、去除妊娠纹等健康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又由于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不少消费者偏爱进口橄榄油。那么如何选购品质佳、效用高的纯正进口橄榄油呢?浙江义乌检验检疫局有妙招,帮助消费者扫除疑惑,擦亮双眼。 了解命名。消费者千万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橄榄油名称所迷惑,按照国际橄榄油理事会标准,橄榄油分为特级初榨橄榄油、优级初榨橄榄油、普通初榨橄榄油、低级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和纯橄榄油。 了解证书。正常途径的入境食品都需要通过当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首先大家可以询问经销商或代理商是否取得境内收货人备案资格,获得唯一的备案号,这是他们进口食品的前提。其次要求进口商提供该橄榄油的原产地证书、国外的卫生证书、至少包括酸值、过氧化值等在内的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卫生指标和强制指标的检测报告,以及通过检验检疫机构审核后出具的健康证书、标签备案号等证明文件,这是进口食品在市场正常流通的必要条件。 了解标签。凡入境的预包装食品都需要加贴符合GB7718要求的中文标签,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内容。而且根据GB28050的规定,橄榄油的中文标签里要附有营养标签。这就要求显示能量、蛋白质、脂肪,尤其是反式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钠及其他声称并经过检验合格的元素含量值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的比重。 (孙 薇)
橄榄油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橄榄油不仅适宜烹调,也可用于美容和医疗,从而被视为最健康的食用油,被称为“液体黄金”。面对“纯正”与“特纯”,“特级”与“顶级”,以及价格差较大的橄榄油,不少消费者在选择上犯了愁。 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不仅适宜烹调,也可用于美容和医疗,从而被视为最健康的食用油,被称为“液体黄金”。鉴于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有关橄榄油益处众多的宣传广告也推升了消费者对它的需求。 概念多到让人“看不懂” 在省城各大超市,橄榄油专区以清一色的深绿色玻璃瓶、令人看不懂的各种外文标签显示着其高贵气质。看着货架上不同包装的各色橄榄油,记者粗略统计,光是其标签上标注的名称就多达七八种,“特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纯正橄榄油”、“有机特纯橄榄油”“冷榨橄榄油”、“顶级食用特级初榨橄榄油”等,涉及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十几个品牌。 面对“纯正”与“特纯”,“特级”与“顶级”,以及价格差较大的橄榄油,不少消费者在选择上犯了愁。不少销售人员表示,不同的油营养价值不一样,贵有贵的道理。具体贵在哪里,营养高在哪里,他们也说不清楚。 市民亓女士拿起两款售价分别为78元和118元的特级初榨橄榄油,通过对比后,亓女士发现了端倪:“瓶子标签上的大字都写着100%意大利进口,仔细看背面标签,才发现一个是原瓶进口,而另一个用特别小的字体写着国内分装。” 混淆分类等级,低级产品冒充高端橄榄油 近年来橄榄油的消费量迅速增长,其五花八门的名称令消费者感叹“洋油复杂”。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橄榄油主要分为初榨、精炼和混合三种,初榨橄榄油又分为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依照等级不同,价格也各不相同,特级初榨品质最佳,价格也最贵。初榨橄榄油则是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自然果油汁,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可直接饮用。精炼橄榄油也可称之为“二次油”,即指在榨过第一次油的油橄榄渣里,仍含有大量未被榨净的橄榄果。为了把剩余的油挤压出来,生产商就采用了化学溶解方式从油渣中提取橄榄油。这种橄榄油颜色比初榨油要深一些,较为浑浊,不能直接食用。混合橄榄油是精炼橄榄油和特级初榨或中级初榨橄榄油相混合的橄榄油。 正因为如此,商家动辄大打“特级初榨”牌。此外,市面上一些“纯正橄榄油”是一种概念模糊的橄榄油称谓,也可能是特级初榨,也可能是掺进了经过化学方式提炼过的精炼橄榄油的普通橄榄油。由于消费者对此不太熟悉,屡屡被这些玩文字游戏的销售商所忽悠,花了大把的银子,买的却是很普通的橄榄油。 “特级初榨”未必“血统纯正”,国家标准要求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 橄榄油的酸度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瓶橄榄油质量高低好坏。不少消费者认为酸度越低,质量越好。从事橄榄油进口生意的刘先生介绍,《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正式实行,国标规定,特级初榨橄榄油的游离酸含量为每100克油中不超过0.8克,中级初榨橄榄油的游离酸含量为每100克油中不超过2克。 这个标准实施后,标签还须做到标注符合该标准规定的产品所属的等级名称,而非企业自己所称的概念名称,首次明确了油橄榄果渣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同时要标注产品原产国,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标注油橄榄果实的年份。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反式脂肪酸量,初榨橄榄油的反式脂肪酸量必须≤0.05,而精炼橄榄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初榨橄榄油的5到20倍,只要反式脂肪酸超过了一定的量,所谓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就有可能掺了精炼油甚至是质量更差、价格更加便宜的果渣油。此外,标签上注明的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橄榄油质量越好。 分装日期“顶替”生产日期 市民安女士在一次购买橄榄油的时候发现,有些瓶装油标注的是生产日期,有些标注的是分装日期。“在进口到国内分装之前,谁知道这油已生产了多久呢?光有分装日期让人买着不放心。”安女士表示。 业内人士刘先生介绍,将装瓶的时间定为生产日期的情况的确存在,这是商家为了延长卖期,减少中途运输的时间损失。 在《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橄榄油保质期必须要以原产国的生产日期为起点,进口分装日期不能作为保质期的起始日期。橄榄油的分装日期和生产日期必须分别标注,还必须标注橄榄果采摘年份。 由于目前市场上橄榄油基本为进口产品,国标特别规定,进口分装产品在标注分装日期的同时必须标注原产国生产日期。 含1%橄榄油也能称为“橄榄调和油” “橄榄调和油”因其价位相对较低是销售人员热捧的商品。对于不少消费者,看到“橄榄”两个字,认为里面一定含有大量的橄榄油。而调和油大部分只标明了“配料”,其中各组成部分的具体配比却无从得知。记者发现,只要是在配料中含有橄榄油成分的调和油,其标签上都会以“橄榄油”作卖点,名称一般为“橄榄调和油”。 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制而成的食用油。目前国家关于食用调和油仅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这一标准并未对调和油的比例作出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这让一些厂家打起了“擦边球”。 (本文由:Echo信息聚合中心 提供)
适量增加橄榄油摄入 有利于减少慢性病发生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专电(记者于文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任张坚日前表示,根据多个城市实地调研及分析结果,建议国人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用适量橄榄油替换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以促进膳食结构平衡,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张坚是在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橄榄油高峰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此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欧丽薇兰国际橄榄理事会公布实验室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市场橄榄油消费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联合调研”和“橄榄油营养与健康推动”专项调研。 张坚指出,超重、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流行与膳食结构改变密切相关。中国居民营养监测数据显示,有65%的城市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20%至30%推荐量的上限。居民膳食中,畜肉类食物、植物油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全谷类食物摄入大幅下降。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蔡南海表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种中,亚油酸含量较高,超过了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建议摄入量的上限,导致体内膳食脂肪酸失衡,为慢性疾病的爆发埋下隐患。 张坚对此表示,建议国人用适量橄榄油替换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这有利于植物油消费多样化,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适量减少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促进膳食脂肪酸摄入平衡,同时,有益于增加橄榄多酚等活性物质的摄入,减少过度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 国内橄榄油品牌欧丽薇兰总经理陈波指出,目前国人对特级初榨橄榄油的认知多为凉拌使用,其实其也适用于高温短时类的中式菜品中。橄榄油在高温时化学结构仍能保持稳定,可在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食物营养成分免遭破坏,并防止食物吸收过多脂肪。
每天摄入橄榄油应控制为25至30克 适量,过多会增加身体负担
揭秘橄榄油大骗局 作者 Cathy Huyghe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 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你厨房里的橄榄油——你为了它的健康裨益、为了一丝诱人的地中海情调而购买的橄榄油,有可能是一个骗局。 “骗局”是说它实际所含的橄榄油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少。也是说其中可能混入了着色剂和相对更便宜的食用油,如葵花子油。也就是说,你花了冤枉钱。 事实上,这样的欺诈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一时半会儿不太可能得到逆转。无论是在意大利、西班牙还是希腊,乃至在美国,都不会即刻改变。这很不堪,也很不幸。其中有很多(很多)多国商业力量在起作用,并涉及几乎同样多的跨越行业敏感议题,比如标签中的真相(纳帕谷酒商[Napa Valley Vinters]等葡萄酒贸易机构已开始认真对付这个问题)、松懈的政府监管,资金不足或腐败的食品检验机构。 每个人每次站在当地杂货店的橄榄油货架前时,都会经历这样的争斗。于是我选择就去那里检验我们的选项;这不是一项科学研究,但它复制了我们每次购物时都会看到的现实。 你会在货架上看到无色透明瓶和彩色瓶装的油;有色瓶能够更好地保持橄榄油的品质,特别是当瓶内所含为100%橄榄油的时候(虽然很有可能不是如此)。你还可以看到诸如“轻橄榄油”和“冷榨”等词汇,它们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就比如冷榨,它是指在液压机榨油的年代,压榨过程分成冷榨(第一遍)和热榨(第二遍)两个步骤,但这一工艺早已过时。你也会看到标签上的各种原产地,如西班牙、希腊或意大利;这也许是真的,但更可能的是,这些橄榄树是在某个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地方种植,然后运到另一个国家并在那里灌装的(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原产地”标示上的地点规定应为灌装地点)。 这是一个充斥骗局的体系,从瓶身标签到瓶内所装,我们迟早会受到它的影响。
【五一福利】小米盒子、红米Note等你拿 这个活动很给力,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哦!
小米3适配4.4了!参与赢大奖 这个活动很给力,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哦!
【04-13 问答】多彩的移动电源和普通的就是差个颜色吗? 是的话为什么贵了10块?多个色就差这么多吗?
热烈欢迎本吧第1000位吧友 就是我了很巧,刚刚关注本吧,提示我是本吧第1000名会员 天河石前些天偶尔看到张图片,那种蓝色的感觉很迷人。。。。。 刚刚想起来就来到本吧了解学习下。。。请多关照,谢谢
染色的可以出A证书?褐红色未检测 网上转发现个证书是这样的,人家在卖的东西,我把信息涂了下,保留一小块颜色和大家探讨下,这个褐红色未检测我有定没理解
我感觉我需要去实体店转转了,真贵? 前几天一个朋友胸前挂了个大豆角,小白看着应该够冰糯了。颜色是发蓝的,个人感觉很漂亮,够个。问价,100买的,要价800,在一个商场里的小摊位买的.我这属于三线城市了,本人不喜欢逛街,虽然金店什么的挺多的,我一直也没去过。实体店的东西贵一直是听说,还真没去过,看来需要去感受下了
发个现在戴的如意,160买到的,不知道实际该值多少 这件东西是拍来的,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路过看图感觉挺合眼就出价了,150(+10邮费)当时没看描述,卖家描述里是存在裂纹的。 如意长:41.4mm 宽:25.5mm 厚:5.2mm,前面肉眼和放大镜都没看出来裂,后面肉眼看那纹挺清晰的,肉眼看不出裂,20倍放大镜看下面似乎是裂纹,很细,比表面那些小坑点都不好找,中间和上边没有。起胶的感觉是有的,卖家描述是冰种晴水绿起胶感,冰和起胶感是有的,这是晴水绿吗 ?图片是商家的,实物感觉基本一致
缘如玉 缘如玉-爱玉的人一起交流,相识相知。。。共同的爱好也是缘分,路过即是缘。 如果你是爱玉的人,希望你能在这里停留。。。。。 缘如玉 2013年6月18日开吧。
发个独一无二的东西吧,请教下那是荧光吗? 这件东西得来的有点偶然,为了摊运费选了几件。东西收到的时候这就放一边了,后来偶尔拿到手里无意间转动,发现反光会随着变化转动,小白,我不知道那是不是荧光,感觉是是内部反射出来的,与转动方向同向变化。
刚看个贴,挂件孔下的问题,我提供个方法大家参考 去买鱼线,我有的也是孔小,刚好家里有0.37的鱼线。穿过去打个结,多打几扣结实了和挂绳系在一起再打几扣,然后用火机把两个线头烤在一起。外面用挂绳把鱼线缠绕下,看不出来的。鱼线无色的彩色的都有,直径很细的也有,自己选择。。。一般一卷100米,我买的10块,穿翡翠的话估计够用一辈子了
发个主题帖吧,一片叶子自己刚刚手机拍了几张图片 没事自己手机拍着玩的,自然光,室内光线较暗。一个叶子不同背景下的几个图片,老手机,拍照功能不强。拍出效果感觉不一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