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建块0M 蓝天和大海好
关注数: 5 粉丝数: 81 发帖数: 4,496 关注贴吧数: 1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激励和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家长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但赞美要实事求是,必须真诚。想“夸”出好孩子,要做好三个方面:         首先,实事求是地认识孩子。家长最难认识的是自己的孩子,过高、过低地估计孩子的实力,都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然而这是大多数家长都难以避免的。因此,深入了解孩子的智力、能力、习惯、性格、优点、特长、缺点、弱项等,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家长不能把夸奖孩子当成督促孩子的工具,要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由衷地称赞,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其次,抛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减低标准。每个人的智力都有高低之分,大多数孩子的智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家长受感情因素的影响,不自觉地高估了孩子的智力,而不是客观地分析孩子的不足,给予孩子切实的帮助和辅导。智力虽然难以改变,但方法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家长应合理降低自己内心对孩子的要求,这样才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第三,学会夸奖孩子。作为父母要有慧眼,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夸奖要有内容,赞美到具体的行为和行动,使孩子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受到了表扬。在夸奖孩子时不要附加任何条件,赞美还要有境界,其实,让孩子受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继母的账本      她对亲生母亲并没有印象,母亲离开家的那年,她还太小,两岁,是没有记忆的年龄。与父亲一起生活到5岁,便有了继母。与其他类似家庭不同的是,自己与父亲住在继母的房子里,花着继母的钱。      继母家里有一个大她3岁的男孩,并不欺负她,却也很少讲话,偶尔看她一眼,带着不屑的神情。继母开了一家水果店,同父亲的感情似乎很好,做好饭要等着父亲回家才可以吃,还要为他烫上二两酒。那时,父亲在一家工厂做临时工,领着很低的薪水。      她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与继母间不算亲近。继母出学费供她上学,为她和父亲洗衣。与同龄孩子相比,算不上幸福,可也相安无事。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直到10岁那年,父亲所在的工厂出现旧厂房坍塌事故,4个工人被压在下面,其中就包括父亲。      她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被纯白的单子盖住,身旁是号啕大哭的继母。她怔怔地站在病房门外,继母的儿子在身后推她,快去看看你爸爸啊……她回过神来,死命地扑过去,哇地一声哭倒在父亲身上。      父亲出殡那天,她呆呆地捧着遗像,听到有人说,这孩子多可怜,不知道会不会被后妈赶出门去。当晚,她梦见,自己衣衫褴褛地沿着街头乞讨,不时地有男孩子们向她身上扔石子,骂着。醒来后,生平第一次,她有了极强的恐惧感。      清晨,继母像平时一样做饭,唤她起床,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她头很疼,低声乞求,我今天,可以不去上学吗?我想爸爸。      她以为继母会同意下来,可是,继母面无表情地说,不行!不去上学,你爸就能活过来吗?他要是活着也会打你几巴掌。      那天,她是哭着吃了饭,哭着背起书包出门的。出门前,继母在身后叫她的大名,周家玉,你记住。从明天开始,别再让我看到你哭。      从那天开始,继母几乎没有对着她笑过,说话时也是大吼大叫,与父亲在世时完全不同。她想,果然是后妈的作为,自己一定要快快长大,离开这个家,再也不要回来。      她读初一那年,第一次来了月经,她害怕,恐慌。继母知道了,扔给她一个卫生巾。      她捏着卫生巾不知如何使用,继母并不帮她,也不指导,斜着眼睛看着,大声吼她,周家玉,什么事情都要靠别人去教你吗?      只是一瞬,她委屈的泪忽然涌了出来,她知道,从现在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指望任何人帮你。      她开始学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有缝扣子。继母说到做到,再没为她洗过一次衣服,也不需要她洗家里的衣服。      二      继母没有读过多少书,她的儿子学习成绩也一般,中学毕业后读了中专。可继母却命令她,必须拿第一,不然就别回来。      尽管她的学习成绩不算差,可距离第一名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她心中是有恨的,恨这个狠心的女人,对自己的苛刻,她觉得,继母是在千方百计找理由赶她出门,可她现在不能离开这里,她不能成为乞丐。      于是不得不学习,万家灯火已熄灭后,唯独她的灯还亮着,有时候实在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醒来洗洗脸,接着学习。她讨厌学习,但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必须拿第一。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她的名字向前跃了二十多名。排班级第三。连班主任老师都有些震惊,一向沉默寡言的她会忽然排到前三名里来。同学们也惊讶地望着她,她却用力咬着嘴唇,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
故事很短,耐人寻味 女人在厨房做饭,男人在客厅陪我下棋。­      女人喊:“你进来一下。”声音很大,语气却温柔。男人去了一趟厨房,­      只有几步远,用了一溜小跑。­      出来时,­      他拿着切开的西红柿,边咬边问我:­      “该轮到谁走棋?”­      我问:“你喜欢吃生西红柿?”­      男人一边咬着西红柿,一边抬头瞅瞅厨房:“不太喜欢”­      “他为什么喊你 ?”我继续问,“还切了这么一大块”­      “她以为我喜欢”。­      男人说,­      “刚结婚那阵子,家里穷,我又馋,每次炒西红柿,她都要切一块,塞在我的嘴里。­      那时,我爱吃,现在,我不太喜欢”­      “为什么不告诉她?”­      “为什么要告诉她呢?假如她知道,我一直不爱吃她切的西红柿,你想,她会不会很失望”­      那盘棋,他赢了。冲着厨房,他扯开嗓子喊:­      “老婆,我赢了,吃了你的西红柿,我的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爱情需要表达,一起生活久了,爱情的表达就变成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习惯。­      比如为爱人沏一杯热茶,给爱人掖好被角,跟爱人开一个小玩笑,往爱人嘴里塞一块西红柿。当然。­      茶可能烫了,被角可能没有掖的必要,玩笑可能稍显粗俗,或者西红柿的味道不好。­      但是,千万不要拒绝,因为你拒绝的,不是一个动作,而是爱情。 那些握过手,唱过歌,流过泪,爱过的人。所谓曾经,就是幸福。­    1、世界上有一个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穿件衣服,要注意安全,你觉得很烦人,却也觉得很温暖。­      没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来训你,边教训,边塞钱给你。­      这个人,叫做父母。­ ­      2、世界上有一个人,­      和你在一起时候,偶尔会和你打架,偶尔会和你斗嘴。他坏道总是抢你点心,总是向父母打小报告,但也总是爱护你比谁都多,你们有最亲密,最亲密的关系。这个人,叫手足。­ ­      3、世界上有一个人,­      不见面的时候会一直惦记着他,见面时却又脸红心跳,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他总是轻易地把你心揪住,让你无法忘怀,也能让你胡思乱想睡不好觉,但你仍然甘之如饴。他是你最甜蜜,最甜蜜的负荷。­      这个人,叫做恋人。­ ­      4、世界上有一个人,­      知道你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犯错的时候,他帮着你找理由;暗恋一个人的时候,他帮你传话;­      和恋人吵架时候,你一定会哭着跑去找他。你很抱歉,你总是麻烦来到时才想到他,但你很庆幸生命中出现了这么好的一个人。也许你们在一起的日子,走得比恋人还要长久。­      这个人,叫做朋友。­ ­      5、世界上有一个人,­      总是在父母保护下成长,在手足关系中定位自己,在恋人呵护中找到真爱,在朋友关心中得到温暖。你知道这些人经过了你的生命,也丰富了你的一生。你谢谢他们带给你的一切,却又总是说不出口。­      这个人,就是自己。­ -----------­      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我双眼保持着眺望,我双耳仔细地聆听,唯恐疏忽错过。­      后来才发现,那些握过手,唱过歌,流过泪,爱过的人。所谓曾经,就是幸福......­      这就是人一生中要珍惜的五个人。
糊涂地过,快乐地活      健康第一,活得糊涂一点,活得潇洒一点,活得快乐一点。      忘记年龄,忘记名利,忘记怨恨,忘记烦恼.......有个朋友,有个知己,有个窝,有个伴,有点钱.......。      健康做为我们的生命之本,是最重要的准则之一,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家庭,财富,名利,快乐,幸福将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健康与我们的生活同行,健康与我们的生命同行,健康与我们的一切同行。      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健康的时候,总感到时间过的很快,健康的时喉,总说自己年轻等等。东西失去了,才明白它的珍贵,就如健康一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糊涂一点,让自己的心随风而动,随雨而下,大事明白,小事糊涂,这也是做人的一种聪明吧。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这个道理吧。      潇洒一点,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做人拿得起,做事放得下。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有付出就有回报,鱼和熊不能兼掌的。有时你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自己要想明白一些,不要太苛求自己,生命总有它的轮回,上帝是公平的,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垂青。人生苦短,就好好的潇洒走一回吧。           快乐一点,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享受自己的人生,过去的就让它永远的成为过去吧,希望总在未来,做人就快乐一点,让心自由的飞翔,忘记所有的痛与爱,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忘记年龄,不要让自己的年龄成为自己变老的理由,不管多老,只要有一个好的心理,只要自己不觉得老,别人怎么看是他们的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忘记名利,名利是身外之外,都是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一份名,也有自己的一份利,遇到不开心的事,总以为上帝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其实我一直以为,简单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忘记怨恨,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爱恨,也不可能没有矛盾,但只要你好好的想想,那个人值得你恨吗?那个人值得你爱吗?那个人值得你去怨吗?我只能告诉你,没必要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去憎恨一个不值得的人?恨别人,恨一个不值得的人,是一种最愚蠢的事。      有个知己,在寂寞的时候,可以找个人说话,在烦恼的时候,让心歇歇脚,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的心灵有一份纯净的湖泊。     有个朋友,财富不是一个人一生的朋友,而朋友有时则是你一生的财富,人人都希望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是可怜的,但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是很难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精,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这个道理吧。 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知足的人!
四十二条家教方法 1、任何时候给孩子听高雅优美的音乐。 2、家里摆设书架,营造书香门第的氛围。 3、能认真并且很有耐心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问题。 4、慎重地从孩子所提的疑问中找寻问题所在。 5、提供子女一个房间或室内的一部分供他单独使用。 6、让孩子知道,是因为“他自己”而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爱他。 7、要孩子对其行为负责。 8、协助孩子去拟定自己的学习或活动计划。 9、带孩子去风景名胜地区旅游。 10、教孩子如何去改进他所做的工作。 11、鼓励孩子与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的儿童和谐相处。 12、订立孩子合理的行为规范,并监督他是否确实遵守。 13、从不将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14、从不以辱骂的方式去惩罚孩子。 15、提供孩子所喜爱的图书资料。 16、鼓励孩子客观地思考。 17、按时地读书给孩子听。 18、很早就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19、鼓励孩子去编故事和幻想 20、仔细地考虑每个孩子的个别需要。 21、每天有一定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 22、允许孩子对于家庭事务有发言的机会。 23、从不因孩子犯错而加以嘲笑。 24、鼓励孩子讲故事和朗诵诗歌。 25、鼓励孩子与成年人和谐相处。 26、设计实验来帮助孩子探索事物的原理。 27、让孩子利用各种旧物品去做游戏。 28、鼓励孩子去探索问题并谋求解决方法。 29、从孩子的活动中找出特殊优良表现来赞扬。 30、避免空洞的赞扬。 31、很真诚地表现出对孩子的情绪,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32、第一样主题都愿与孩子讨论。 33、在孩子权力范围内,给孩子作决定的机会。 34、鼓励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要盲从附和。 35、帮助孩子找出健康的电视节目。 36、鼓励孩子认真衡量自己的能力,不卑不亢。 37、在孩子失败时告诉他说:“我也曾经一样做不好!”让孩子面对失败而非逃避。 38、鼓励孩子尽可能表现得像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39、对孩子要有信心。 40、宁愿孩子因他自己的错误因素而失败,也不能替他做大部分工作而成功,让他自食其力,也享受自己勤劳的成果。 41、提供场所给孩子,展示他的工作成果。 42、假如孩子有些未完成的创作,如油画、水彩、雕塑等,要能容忍他那杂乱的工作空间
数学谜语的制与猜      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制谜和猜射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编制和猜谜数学谜语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会意法            这是一般谜语的主要表现方法,通常对谜面形象描述的理解,使谜底、谜面扣合.例如:            (1)诊断以后.(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开方.            (2)两牛打架.(打一几何名词)            谜底:对顶角.            (3)考试作弊.(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假分数.            2.象形法            通过比喻、夸张、巧借将谜面刻划成简练的图画或象形扣合谜底.例如:            (1)并肩前进.(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平行.            (2)擦去三角形的一边.(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余角.            3.谐音法            这种方法的谜底是用谐音字代替,以扣合谜面含义.例如:            (1)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加法.(谜面意即“加罚”,“罚”与“法”谐音)            (2)剃头.(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除法.(“法”与“发”谐音)      4.拟人法            把谜语所指的数学知识人物化、性格化,从它比拟的形象上去领会谜底.例如:            弟弟千百万,在哥周围站,到哥等距离,围成保卫圈.(打一几何图形)            谜底:圆.            5.问答法            通过回答谜面的有关问题而猜射谜底.例如:            新产品为何不出售?(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等价.(等待价格,取等价)            “百鸟图”中的数字谜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并且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            归来一只复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名.
人 的 本 质 需 求    人的本质需求分两大类,一类是生物层面上的需要,如食物、衣服、房屋等等;另一类是社会意义方面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人文关怀。这里简略谈谈后面一个问题。      所谓人文关怀,如交流、理解、重视、肯定、激励、奖励、赞誉、报酬、同情、安慰、看望、开导、帮助、支持等。      小孩需要大人的关怀,下级需要上级关怀,弱者需要强者关怀 ,人民需要领袖的关怀,领袖需要上帝的关怀,人与人之间都需要这样的关怀。离开了这些关怀,人就会在一种病态的人文环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会出现消极、伤害、坠落、犯罪、战争,即便是物质极大满足,丰衣足食,社会也难免走向衰落甚至灭亡。相反,有了这些关怀,人就会在一种健康的人文环境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有了这种关怀,个体之间、社会各层面就会变得和谐、健康、充满生机,就会出现关爱、友爱、友好、友情、友谊,社会就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才会幸福,人性美丽的光辉就会尽情展现。无论过去或现在有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有的家庭并不富余,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敬如宾,尽享天伦之乐;而不少家庭金山银垛,成员之间彼此猜疑没有信任、理解和关爱,生活得好苦好累甚至破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到团体,大到国家无不如是。       是人就需要人文关怀,我们都是人,都食人间烟火,都需要人文关怀。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所以我们都强烈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朋友们,让我们千万别忘了,更多得给亲人、邻舍、朋友、同学、同事、同类,甚至另类更多的人文关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携手向前,不遗余力,把人文关怀——普通自然而又圣洁高贵的爱——给亲人、给朋友、给邻舍、给同学、给同事、给社会——也给我们自己。
家教的良方 第一方: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第二方: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还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有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第三方: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地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第四方: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和孩子沟通的9个秘诀 ●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家长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家长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家长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辛苦,压力大。 ●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您一起去买菜。”假如您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