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王侯 月影王侯
关注数: 1 粉丝数: 21 发帖数: 7,503 关注贴吧数: 15
【南京】南京迎来两年来的首场雪 我省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终于下雪了。  隔了两年才来南京的这第一场雪来得还有些羞涩。昨天早上9点左右,它先在六合区北端的冶山、竹镇、马集一带露了一下脸,很小,时间也很短,按当地人的说法“只有5分钟”。下午1:02,位于江宁的气象观测点也发现空中落起冰粒,一直持续了18分钟。下午3:50开始,六合下起小雪,持续了42分钟。不过,此时当地摄影爱好者叶先生没能等到路上行人“头顶白雪”的情景。他说,这时的雪还只是白色小颗粒状,而且断断续续的,随降随化。晚上6:20,六合雨中夹杂的冰粒变成了小雪,而且持续不停,越来越大,到8点,已经可以看见大片雪花了。今天凌晨1点左右,南京主城也下起小雪。  据省气象台提供的资料显示,南京初雪平均日期为12月14日,终雪平均日期为3月10日,最早的初雪日为11月9日(1959年),最晚的是1月14日(1958年)。但2000年以后南京的初雪日一再推迟,去年冬天甚至完全不见踪影,让人担心南京也从此成为“无雪区”。南大气象学教授余志豪说,近20年来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雪皑皑的场景会越来越少见了。  今天凌晨主城才见雪  到昨天晚上6点,我省徐州、扬州、如皋等地共有14个气象观测点先后都报了雪情。  我市南面、北面都出现了小雪,主城区不少市民却有些郁闷:一直等到天黑,虽然有人偶尔会感到脸上落了一两点冰凉的东西,但终究还是没能见到期待已久的雪花飘飘的场景。有人认为,昨天我市阵风达到7级,雪是“被大风给吹走了”。直到今天凌晨1点左右,南京主城才下起小雪。  昨天,主城上空还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灰黑色的云朵快速向南方飘移。云层很低,只有三四百米高,仿佛伸手可及。这叫“碎雨云”,又被称为“下在空中的雨”,它的出现证明空气中水汽充足,只是遇冷凝结后没来得及落到地面就被蒸发干了。南大气象学教授余志豪介绍,这种现象一般很少在冬日出现,显示出南京一带冷暖气流都很活跃,势力也较强,还在相峙着。  气象台预计,今天我市阴有中等的雨夹雪或雪并渐止转阴到多云,最高温度3℃左右,最低温度-4℃左右,有冰冻。明天雨雪就会停止,出现多云转阴天气,最高温度4℃左右,不过最低温度仍在-3℃左右,有冰冻。广大市民需注意防寒。  96天后再享“森林空气”  强冷空气还给南京人带来了“森林空气”。昨天我市空气质量达到“优秀”等级,污染指数仅有40。在被雾霾困扰多日之后,昨天的空气让市民们感到格外清新舒适。  据国家环保总局网站“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统计,我市上一个“优秀”天还是在去年的10月8日。此后的96天里,我市空气质量多在“良好”和“轻度污染”间徘徊。  警报:今天我省仍有大风  昨天,省气象台再度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大家做好防大风的工作。预计从昨天到今天白天,我省都会受北到东北大风影响,苏北沿海海面和江河湖面风力可达8级,阵风9—10级;陆上风力5—6级,阵风7级。  专家提醒,大风期间,要尽量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安全场所避风。最好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出行的人也要注意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则需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南京】今天小寒好似“小阳春” 未来三天依然温暖如春 今天7点25分,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小寒。小寒之后,江苏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但是这几天由于明显的回暖,南京又出现了“小阳春”天气。预计未来三天,这种温暖如春的感觉将延续。前天开始,南京温度终于结束了零下的寒冷,昨日中午最高温度已经接近14℃。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而后天就要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由于三九四九常有寒潮侵袭,所以常年“小寒”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0~1℃,淮河以南地区为1~3℃;平均最低气温淮北地区为-4~-5℃,沿江苏南地区为0~-1℃。极端最低气温淮北地区可降至-15℃或以下,苏南地区亦可降至-8℃或以下。  “小寒”节气内冷空气入侵时常伴有雨雪天气,此时的积雪好比是麦子等越冬作物的“棉被”。此外,融雪时的寒冷,可冻死越冬的病菌、虫卵。故有“麦盖三床被,枕着馒头睡”之说。  省气象台昨发布了1月份气候预测,预计1月降水量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多,其中淮北及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正常偏多,比去年明显偏多,苏南大部分地区正常。降水(雪)过程主要集中在中旬前期、中旬后期和下旬中后期。预计1月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正常偏高,全省月极端最低气温比常年偏高,淮北地区约-9~-11℃,其他地区-4~-7℃。
【南京】本周多雾多阴雨 期间南京温度变化不大且有回升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的时间里,由于冷暖空气都很活跃,本省将迎来一段“晴雨相间”的日子,而潮湿、多雾、多阴雨将成为本年度最后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从未来三天南京的天气预报来看,今天南京有小到中雨,明天圣诞节雨止转多云,但是到后天和大后天,将又会有一次降雨的过程。不过气象专家表示,此期间南京的温度变化不大,甚至比前段时间还要稍有回升。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多阴雨,不少家庭都习惯于门窗紧闭,由于造成各家医院急诊室接到的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骤增,希望市民在洗澡取暖的同时要提高安全意识。  前天晚上8点半,南京鼓楼医院急诊中心就接诊了一家三口煤气中毒,送来时三人都已中毒昏迷,嘴唇和指甲呈樱桃红色。据悉,这一家三口之所以酿成不幸,主要是由于使用老式的燃气热水器洗澡时造成一氧化碳泄漏,引起家里两个房间的人都中毒。  鼓楼医院的专家特别提醒市民,冬季使用煤气洗澡、取暖,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通畅。一旦发生意外,有煤气中毒者,应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将中毒者移离中毒现场,安置到通风的地方施救,如松开中毒者的衣领,保持其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
【南京】今天“冬至”开始“数九” 小雨今天渐止较阴冷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里白昼时间最短一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第一个“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记数。今年最冷的“三九四九”是明年1月9日至26日。    气象专家介绍,就南京而言,一般市民所说的“隆冬”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的。2004年和2005年,我市在冬至前后,都出现了-7℃上下的极低气温。不过,气象专家说,今年冬至气温不会太低。从19日开始的大雾,并没有被昨天的小雨冲散,已持续50多个小时的雾气今天仍笼罩在南京上空。但弱冷空气已南下,从昨天夜里开始到今天上午,我市会迎来一场小到中雨,大雾有望在今天上午消散。由于天空云层较厚,空气湿度大,因此今天气温不会低至零下,但阴冷感觉比较明显。    民谚说“干净冬至邋遢年”,是说如果冬至这天天晴,那么农历新年就很可能下雨。这虽然不是严格的气象规律,但却是民间的经验总结,市民到时可以验证这一谚语的准确性。    在南京,冬至这天有吃年糕、汤团习俗,有“年年高”和“团圆”的吉祥意愿。不少市民还习惯在这天喝鸡汤。另外,冬至这天南京还有祭祖习俗。    据省气象台预报,今天阴有小雨并渐止转阴,东到东北风3—4级,最低温度6℃左右,最高温度9—10℃。明天全市多云转阴,最低温度5—6℃,最高温度10℃左右。后天全市阴有小雨并渐止转阴,最低温度4—5℃,最高温度8—9℃。
【南京】浓雾锁石城逾40小时 今天起小到中雨雾气将消散 从前天凌晨1点起,到昨天下午5点,灰蒙蒙的雾气已经笼罩南京城整整40个小时。昨天南京的空气和前天一样,仍然属于轻度污染,这已经是进入12月以来我市的第4个“脏天”。   省气象台观测,这40个小时里,前天早晨6点至9点南京能见度不足100米,前天晚上8点到昨天凌晨4点能见度不足200米,昨天凌晨4点到上午8点能见度不足50米。雾气忽浓忽淡,一直不肯消散,省气象台的大雾预警信号也不停升级,40小时内发布了两次最高级别的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介绍,这和去年12月连续3天不散的大雾情况十分相似。弱冷空气带来了大量水汽,夜间降温后在近地面凝结成雾。昨天我市刚好吹南风,南边的暖湿气流随风送来大量水汽,使湿度再次加大。加上这两天风力小,空气对流不畅,而阳光又被厚厚的云层遮挡,种种气象条件叠加起来,造成了雾持续40个小时仍难消散的罕见现象。   不少市民发现,近年来雾的“实力”似乎特别强。去年12月连续3天大雾不散;今年12月才过20天,已经出现了6个大雾天。而且以往一遇阳光就消散的雾气,现在变得越来越“顽强”,常常到下午城市还雾蒙蒙一片。   气象专家介绍,50年来,南京天气现象中变化最明显的就属雾霾天气,不仅雾霾天数越来越多,而且数量上升比例惊人。从1949年以来,1990年以后有记录的雾霾天,要比1990年前多50倍。现在12月份平均每5天就有一场大雾,轻雾出现的几率更是达到80%。   专家说,随着全球变暖日益明显,冬季原本应该退居南方的暖高压,在这几年冬天所处位置始终偏北,暖湿气流逗留我市迟迟不肯离去,使得湿度大、气压高而风力小,造成大雾多发又难消散。另外,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排放、建筑工地的扬灰和悬浮颗粒物,都形成了有利于大雾生成的环境,使近年来雾气更加容易产生。   不过,由于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结合,从昨天夜里起,我市出现一场降雨,并将持续到明天,雨量小到中等。雨水的冲刷,终于使得雾气消散。   据省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阴有时有小雨,夜里阴有小到中雨,偏东风3—4级,最低温度6—7℃,最高温度9—10℃。明天全市阴有小到中雨并渐止转阴,最低温度6—7℃,最高温度9℃左右。后天全市多云转阴,最低温度5—6℃,最高温度9—10℃。
【南京】热岛效应、干岛效应让雾"晚点" 今天可能雾更浓 昨天早晨,我市再度被大雾笼罩。尤其是早晨8点,上班高峰之时,整个城市白茫茫一片,不仅远处的高楼看不清楚,就连看红绿灯也十分吃力,不少路段交通因此受阻。   据省气象台观测,出现在我市城区的雾,从前天夜里就开始逐渐形成,能见度缓缓降低。到了昨天早晨7点,雾突然浓起来,短短一小时之内,能见度从六七百米,突然降至400米以内,江宁等地能见度最低时只有10多米。大雾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才渐渐消散。   据省气象台统计,昨天已是本月以来第4次出现大雾。这几次大雾十分相似,总在早晨七八点,大部分市民准备出门上班的时候,而且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才开始消散。   一般来说,大雾总是清晨五六点时出现,到了上午八九点阳光高照之后,就会迅速退散。可是,为何最近大雾变得爱“睡懒觉”起来?   气象专家解释,其实郊区的雾气在五六点时就已出现,大雾“晚点”是城区冬季特有的现象。这是因为,大雾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气温降低,二是湿度增加。一般来说,清晨时分,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就会出现雾,这一时间一般在五六点钟前后,也是我市郊区雾气浓重的时间。但通常城区的平均气温要比郊区偏高1.5—2℃,这一差异在冬季尤为明显,因此城区气温降低到露点温度的时间会比郊区晚。   另外,专家认为,城区除了有“热岛效应”外,还存在着“干岛效应”。水泥路面阻断了空气中水汽的循环,地面难以吸收水分,也就不能大量地释放水分,所以城区的空气相对较干,水汽达到饱和的速度较慢,尤其在冬季更是如此。   专家预计,今晨受地面高压影响,风小、早晨气温低、低层湿度大,我市仍将出现大雾,雾气可能比昨晨更浓。   据省气象台预报,今天我市多云到晴,早晨有雾或浓雾,西南风3—4级,最低温度5℃左右,最高温度12—13℃。明天全市多云转阴,最低温度4—5℃,最高温度11—12℃。
【南京】周五南京气温将再降零下 市民宜“早睡晚起” 昨天清晨,在丰沛的水汽和南下的弱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南京下起了大雾,清晨5点49分,省气象台紧急发布了大雾黄色警报,而能见度直到中午才慢慢恢复。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报,昨夜今晨,南京的一场中雨,将肃清雾霾天气,但雨后的南京会更加阴冷,预计明天开始转晴,后天清晨气温再破“冰点”,最低气温在-1℃左右。   昨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南京地区就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气象观测显示,早晨8点钟,南京空气能见度只有600米,直到中午11点,能见度才回升到1500米。气象专家表示,这次大雾可能是一次混合雾。小雨过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大,水汽充足,冷空气前锋到达后,空气对流,辐射降温,水汽很容易达到饱和形成雾滴。  时至大雪节气,南京也已经进入冬季。自古以来,冬季养生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江苏省气象台资深预报员刘立忠介绍,冬季宜适当早睡晚起,这是顺应人体养阴藏神的需要,使人们在第二天保持精力充沛地去进行工作和学习。  提倡适当早睡是保证睡眠充足的关键。专家表示,早睡对于避开夜生活过度疲劳和劳累,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于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生,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倡导适当晚起,是让人们不要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急匆匆地起床;尤其是不要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到园林绿地中去晨练。因为在日出之前,太阳光还在地平线以下,林中植物尚未进行光合作用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来;天不亮,大气层结稳定,空气中积存了一天一夜的二氧化碳等各种污染物质,凌晨霜寒重,雾气浓,空气质量差,这时外出锻炼容易遭受寒气、雾气和浊气的伤害。但是适当晚起,也绝不是提倡早晨睡懒觉,睡眠时间过长和睡眠不足,或失眠一样,都会导致精神疲劳和人体疲倦,致使代谢功能下降而危害身心健康。
幸福很单纯(转) 有位心理学家曾写道,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必须经过四个阶段,那就是: 共存(Codependent)、 反依赖(Counter dependent)、 独立(Independent) 、共生(Interdependent)。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因人而异。 第一个阶段:共存 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反依赖 等到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作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 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第四个阶段: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你(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你)最亲的人。 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你们自己的人生。 你们在一起不会互相牵,而会互相成长。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过第二或第三阶段,而选择分手一途,这是非常可惜的。 很多事只要好好沟通都会没事的,不要耍个性,不要想太多要互相信任,这样第二、三阶段的时间就会缩短。 和所爱的人相遇相恋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要轻言放弃。 两人相聚是因为有缘,相知是因为有心,真的得好好珍惜这福份,莫说分手不是无由。 希望看到上述的四个阶段,真能给大家一些启示与领悟并惜缘,我们会逐渐变成我们所爱的人。 你和他本来没有相同之处,外表不相像,性格也是南辕北辙。 一旦爱上了,年深日久,你会惊讶你的眼睛有点像他的眼睛,他的微笑也有点像你的微笑。 你们走路的步伐也有点相似,说话的语气也愈来愈相像。 他的脖子上有一颗痣,一天,你发现自己脖子上也多了一颗痣,原来我们会变成我们所爱的人。 你本来喜欢脚踏实地的人,而他一向比较轻佻,但你们爱上了,他竟会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老实人,这个改变,连他自己也不曾察觉。 逐渐变成对方理想中的人,这种改变,绝对不是刻意的。两个人愈爱得长久,气质也愈来愈相近,你曾经以为他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那种类型,然而,有一天,你惊讶地发现,他已经变成你喜欢的那种类型,你不必再到处寻觅,他就是你要找的人。 深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你原来真的会一点一点的失去自己,为甚么你还会觉得快乐呢? 大概是因为你在失去的当儿,也是赚了,你把他的气质和他的微笑都赚回来。 幸福很单纯,所以要很单纯的人才容易获得...... 地球这么大,世界这么广,不去走走看,怎么知道你的黑夜是别人的白天。
今日是"大雪"节气 未来三天全省转晴气温走低 今日20时14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就是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而对于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来说,意味着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了。在经历了两天的阴雨过后,未来三天内,全省转晴,但是早晚温度仍然比较低。  在大雪节气中,我国的北方地区已经是大雪纷飞、银装素裹,而由于纬度的关系,江苏从“大雪”开始,可能会自北而南迎来初雪。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12月8日,刚刚迈入大雪节气的江苏就迎来了第一场雪。那次的降雪带主要集中在本省淮北地区,其中徐州地区的降雪量达到了大雪级别。而南京的初雪日平均为12月12日,而即便降雪也以小雪或雨夹雪为主。南京的平均雪日仅有6-8天,一般要等到1月下旬,有强冷空气与活跃的暖湿气流剧烈交锋时,才能欣赏到美妙的雪景。但是南京在大雪节气也不是没有下过大雪,如1956年12月17日,南京出现了2厘米的积雪,1951年还曾出现了深达7厘米的大雪。  由于强冷空气的光临越来越频繁,仅仅相隔半月,“大雪”节气的气温比“小雪”时低得多,根据南京近40年资料分析,“大雪”节气的日平均气温为4-5℃,平均最低气温为0.5-2℃,相比较而言,目前南京的气温比正常水平还偏高。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对本省12月天气的预测,本月全省的气温仍会以正常或正常偏高为主。  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市民注意,大雪节气里,由于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体呼吸道适应力减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细菌、病毒感染的发生。特别是儿童、老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市民不要因为寒冷而紧闭门窗,要注意室内的通风。及时根据气温变化添减衣物,同时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销售基准价敲定 14.5公斤液化气110.6元/瓶 继11月份民用液化气价格大涨突破百元大关后,昨天下午,南京市物价部门又敲定了本月份液化气销售基准价为7.63元/公斤,百江、华润随即出台了价格一致的12月市场户零售价,即14.5公斤装每瓶气售110.6元,9.5公斤装每瓶售72.4元,空军气象学院液化气站14.5公斤每瓶售价105元,此外,百江公司的集资户售价还略低,14.5公斤每瓶售105元,9.5公斤售68.7元。  根据南京两大炼油厂的气源价格,11月份,两厂价格都出现了“大起大落”的过程,前半月,一度超过7000元/吨大关,之后又快速回落,月底以相对较低的价格6560元/吨收尾。不过由于11月份气源价格整体偏高,据粗略计算,11月平均气源价格比10月份的5887元/吨的平均气源价,上涨了14%左右,按照南京民用液化气“气价联动方案”,由于11月月均气源出厂价上涨幅度已远远超过方案规定的4%,因此12月零售基准价也要相应上涨,考虑到10月份气源均价相比9月、8月份,其上涨幅度已超过10%,11月份零售价大涨了11元多,物价部门根据测算,最后考虑上调12月基准价为7.63元/公斤,百江、华润瓶装液化气14.5公斤装,也将从今天起突破110元/瓶的零售价大关。  华润液化气零售商介绍,11月下半月起,南京两大炼油厂的气源价明显下调,主要受北方气源南下的影响,市场上气源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预计接下来12月份的气源价格不会再出现大涨,基本处于平稳并呈小幅下降趋势。“预计下月销售价会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一直到春节前,南京民用瓶装液化气价格才会有一个小幅回落,但也维持在100元/瓶(14.5公斤装)左右。”同时,从本月20日前后开始,南京两大炼油厂气源价也会有所下降,该趋势将持续到下月底,也对明年年初销售价起一定“限高”作用。另据悉,由于10-11月份,政府给液化气零售企业一定补贴,因此从今天起,空军液化气站也有小幅让利给特困户,每瓶气比市场价低了2-3元。
省气象台发布红色预警 今日全省转晴仍需防雾 昨天,东移南下的一股冷空气进入江苏,冷空气带来的“副产品”除了降温外,还有大雾。清晨,我省的淮北地区如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和盐城的北部地区都出现了浓雾,省气象台为此拉响了最高级别的大雾警报——大雾红色预警。预计今天起全省转晴,清晨仍可能会有雾。后天,又有一场冷空气南下影响江苏。  由于前日降雨的影响,丰沛的水汽久久不能散去,加上夜间辐射降温的影响,昨天清晨,我省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辐射雾。其中清晨5点左右,苏北地区的能见度急剧下降。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和盐城北部地区的能见度降至100米以下,个别地区甚至10米开外都看不到人。省气象台紧急拉响了最高级别的大雾警报——红色预警。之后大雾仍然在持续中,10点左右,能见度上升到500米左右,气象部门将红色预警降为黄色预警。南京地区的能见度虽然高于苏北,但是整个上午同样是轻雾缭绕,下午由雾转霾,霾比雾要厚重,持续时间也比雾长,会给人带来压抑感。  大雾的形成主要是受较大的空气湿度、适宜的降温和空气中的微粒等条件共同影响而生成的。目前正是大雾的高发期,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南京12月的平均雾日数仅次于11月,位居全年第二。  据了解,此次入侵我省的冷空气本身势力并不是特别强,冷空气到达南京后,气温在前天下午下降7℃的基础上,昨天早晨8点钟,又降下了4℃之多。此轮冷空气影响过后,南京天气将迅速转晴,阴霾天气会有所缓解,但今明两天早晚温差大,清晨的温度较低,局部地区有起雾的可能。此外,6日前后,还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天气转阴,气温继续下降。
本周两股冷空气先后杀到 最低气温持续3℃以下 昨天早晨天气一直阴沉,11点左右,市区飘下了零星小雨。尽管雨量很小,部分地区甚至没能降雨,但在连续天晴半个月之后才迟迟赶来的首场冬雨,却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已经扑面而来。昨天直到下午2点,气温都没有超过10℃。  省气象台专家说,这一轮阴雨天气非常短暂,今天我市天空云系就会完全打开,天气放晴。但这并不意味着气温回升,因为正是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大部队到达我市,挤走了造成降雨的暖湿气团,天气才开始转晴。而冷空气带来的将是新一轮的降温。  专家预计,未来两天我市将维持晴冷天气,今天早晨最低气温将重回0℃以下,部分地区将再次出现霜冻。周四前后还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在它到达之前,周三白天将会出现一次降雨过程。两股冷空气夹击下,本周我市早晨最低气温将维持在3℃以下,白天气温也仅在10℃上下。  本周五是“大雪”节气。仅仅相隔半月,“大雪”节气的气温将比“小雪”时低得多,不过专家仍认为此时降雪的可能性很小。气象专家说,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江淮流域平均“初雪”日期在12月上半月,南京的初雪日平均为12月12日,而此时即便降雪也以小雪或雨夹雪为主。南京年平均雪日仅有6—8天,一般要等到1月下旬,有强冷空气与活跃的暖湿气流剧烈交锋时,才能欣赏到美妙的雪景。  据省气象台预报,今天我市多云到晴,偏北风4级左右,最低温度-1℃,最高温度12℃。明天晴转多云,最低温度0℃,最高温度12℃。后天阴有小雨,最低温度2—3℃,最高温度12℃。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