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生欢喜😂 龙优素福
关注数: 51 粉丝数: 586 发帖数: 57,002 关注贴吧数: 109
预计投资1.2亿元!这里将还原乡愁里的荫营…… 7月27日,雨后初晴。位于郊区荫营镇后沟村的荫营古镇项目建设现场又切换回往日的“奋战模式”:脚手架上,工人为民居安装砖雕;窑洞内,工人分工合作,一边粉刷墙壁,一边复原土炕;烈日下的凉棚里,工人比照图纸赶制仿古窗框、门框;项目工地的各条街道,工人指挥各类工程车辆有序进出…… 今年5月荫营古镇项目开工后,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看着规划图上的街巷民居变成实实在在的风景,荫营镇副镇长、后沟村党总支书记任喜忠感到踏实而有盼头:“荫营古镇,不仅是荫营镇今年的重点项目,更是后沟村今年要集中力量办好的大事要事。项目一期占地35亩,预计投资1.2亿元,主要包括古镇主街建设和红色文化展区、会议培训中心、特色餐饮区等功能区建设。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本土特色鲜明、传统文化汇集、风貌古朴自然、辐射带动周边的地标性休闲度假区,能解决20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作为后沟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荫营古镇的打造既要结合市场需求,又要体现地方特色。这是项目被提上日程之初,后沟村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就达成的共识。翻看一张张村里的老照片,后沟村村委会主任史双义说出了他们的初衷:“我们不仅要还原乡愁里的荫营,而且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古镇。”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委托经验丰富的山西历代古建筑传承保护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这家公司参与过大同古城墙、青龙古镇、济州古城等众多项目的设计建造,有着丰富的古代建筑修缮、仿古建筑设计施工经验。他们在与我们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了解了我们的历史文化,规划设计上也突出了很多能勾起‘荫营记忆’的元素。”史双义说。 任怀忠是荫营古镇项目现场负责人,项目开工后他就早出晚归盯在现场。“古镇建设中,我们一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推进。由于老街两侧的老旧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而且年久失修,修复难度很大,一些大型机械无法靠近,修复只能依靠人工。”任怀忠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我们要赶工期更要保质量,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艺都不能马虎。” 项目现场南侧的魁星阁、仿古长廊主体已经完工,几名工人正忙着粉刷、彩绘。“工程时间紧,要求高。进入雨季后,工程进度免不了受到降雨的影响,我们就抢抓晴好天气施工。最近,我们每天早晨6点就开工了,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多干点活,才能保证工程进度。”工人荆成明说。 顺着正在修缮的古镇主街,人们很快就到了已见雏形的特色餐饮区。史双义介绍:“未来,我们计划依托古街和特色餐饮区承接中式婚礼。结婚仪式上,新人可以在古镇体验骑红马、坐花轿、跨马鞍、拜天地、掀盖头等习俗。此外,我们还计划组织村民编排一些特色情景表演,进一步丰富古镇内涵。” 荫营古镇项目建设工地紧挨着村民居住的世纪花园小区。几位正在小区乘凉的后沟村村民提起正在建设的荫营古镇话语里透着兴奋。在后沟村生活了60多年的荆仓福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迁:“原来这里可热闹哩,如今村里大部分人外出务工,在城里买了房,古街也变得冷清了。听说荫营古镇年底就能对外开放,将来这里又会热闹起来。”
保障服务“拉满”!阳泉万达广场项目最新进展来了 7月23日下午,阳光“挤走”了连续多日的降雨。位于新城大道与平阳街交会处的万达广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近1000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奋战。已经完成地基建设的商业综合体,进入地上施工部分。正在建设中的主体一层,工人们有的绑扎钢筋,有的浇筑混凝土,干活儿认真细致。主体二层开始部分施工,工人们正在有序搭建支撑体系、铺设模板。 图片 从4月正式动工,到5月完成商业综合体地基建设,再到7月主体一层基本完工,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在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倒排工期、科学施工, “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问及原因,项目负责人王小辉概括为“良好服务”。 王小辉说,阳泉万达广场项目是阳泉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8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步行街、写字楼、住宅等,建成后可成为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集中购物区域。开工以来,相关部门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跟进服务,全方位、多渠道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建设单位山西泉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完善项目方案,积极筹措资金,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图片 除了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良好服务,作为承建单位的中建四局也从工人利益出发,尽可能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在项目建设现场走一圈,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茶水亭,里面储备了防暑常用的绿豆汤、藿香正气水、扇子等。王小辉介绍,现在正是暑伏,项目部根据实际调整作业时间,工人早晨上工时间由7点30分调整为5点30分,中午下工时间相应提前,下午则是推迟了上工、下工时间。 图片 临近中午,工人们结束上午的作业回到宿舍,打开空调,不一会儿,整个屋子就凉快了。来到员工食堂,灭蝇灯、消毒保洁柜、空调等,应有尽有。盛菜盆里,尖椒肉丝、芹菜炒肉、辣子白、水煮肉片以及绿豆汤、鸡蛋汤等,让人垂涎欲滴。“工人们大部分来自河南、四川,根据他们的口味,我们每天会调整菜品。”王小辉说,“下一步,在餐饮上我们还计划推行‘点餐制’,即工人们轮流点菜,食堂按要求做菜,让大家在异乡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有了良好的外部服务和内部服务,万达广场项目快速推进。保证速度的同时,项目部推行“三检”制度,加强过程管控,严把各道工序质量,保证项目高质量建设。王小辉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绑扎钢筋,工人完工后需要先自检绑扎是否合格,下一名工人交接工作时,需要检查上一道工序完成情况。此外,项目部还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保证建设质量。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我们储备了水泵、沙袋、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汛物资。接下来,项目部将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抢晴天、战雨天全力施工、安全施工,努力把万达广场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让其早日惠及阳泉市民。”王小辉说。
阳泉桃河上游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项目 7月20日,我院生态园林二所赴阳泉市,向阳泉市市委书记姜四清、副市长王明厚等领导汇报了阳泉桃河上游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市发改委、城管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部门相关领导参与了本次会议。 为响应党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总体要求。为深入贯彻山西省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 ‘两山七河一流域’省级生态体系和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形成,全方位呈现美丽山西”的总体方案。为坚定落实阳泉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统筹‘两河四山一泉域’生态治理格局,实施桃河河底生态修复治理”的任务安排。阳泉市计划启动桃河上游(桑掌一号桥——赛鱼桥段)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对阳泉桃河实施源头治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周边景观效果。在公司领导的积极对接和安排下,我院生态园林二所赴阳泉市开展前期调研并进行了方案设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园林二所相关项目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方案设计任务,得到了阳泉市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在本次方案汇报中,我院项目组成员分别从项目背景、现状概况、设计理念、设计方案、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介绍。桃河横贯山西省阳泉市区,自阳泉市郊区新店村西入境,由西向东流经阳泉市郊区、阳泉市矿区,阳泉市城区以及平定县在河滩村西与温河合流为绵河。桃河在阳泉市境内全长91.4公里,流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约占全境面积的四分之一)。本项目位于桃河上游河段,西起桑掌一号桥,途径阳煤二桥,东至赛鱼桥。本项目包含河堤内主河道清淤、河道生态修复、湿地景观营造、拦河坝修建等内容。本项目采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植被恢复;在对当地对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湿地植物群落景观进行提炼和艺术再现,形成自然式河道湿地景观。通过恢复上游生态、净化河流水质将桃河上游段打造成河流碧水之源、城市生态之源、空间魅力之源。本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也可提高区域整体生态景观功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拉动周边餐饮、房地产、娱乐、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对阳泉桃河上游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十分有利,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图片 与会领导听取了项目方案的主要内容介绍,汇报结束后市委书记、副市长等其他领导对方案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也对方案一些具体细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设计人员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提供了优化方向,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工作动态】赵素卿带队到石家庄北人集团进行对接考察 7月14日,市人大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赵素卿带队赴石家庄北人集团进行对接考察。市财政局局长任晓华,市工商联副主席、市豪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春,市工商联秘书长王宏伟等参加考察活动。 赵素卿一行先后到石家庄北国商城、北国先天下、北国奥特莱斯、北国水世界等地考察了解北人集团的经营理念、运营管理模式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北人集团的了解。在对接座谈会上,赵素卿同北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春东等集团高管进行了亲切会谈,就阳泉市委市政府与北人集团在下一步深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 赵素卿指出,北人集团同阳泉已合作发展多年,阳泉北国商城是北人集团旗下百货卖场的第九家门店,同时也是第一家外省百货店,在北人集团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双方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按照“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发展要求,提出“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的工作目标,聚焦“六新”突破,在转型发展中不断寻找新路径。希望双方立足阳泉独特的地理位置、巨大的消费潜力、优质的营商环境等优势,进一步寻找深化合作的交点,以双赢共赢的发展,全力助推阳泉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阳泉经济开发区”更名为“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省政府同意 省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于7月13日批复 “阳泉经济开发区” 更名为 “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批复明确 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为 新一代信息技术 现代装备制造和新材料 批复指出,阳泉市政府要加强对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其切实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提髙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以下简称“阳泉高新区”) 阳泉高新区(阳泉经济开发区)创立于1993年,经过近30年发展,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绿色集约成效明显,先后荣获“山西省产业转移示范区”“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等殊荣,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产城融合示范区”等称号。 “此次更名,对阳泉创建国家高新区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提升高新区产业比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加强阳泉高新区产业承接能力,推动阳泉市主动融入京津冀等城市群发展,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阳泉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首届高职学生毕业典礼 6月26日,我院隆重举行首届高职学生毕业典礼。院领导荆存柱、曹学仁、武治学、陈立军、梁永庆、王海平出席了典礼。各处室、系部负责人,各专业教师代表,以及2021届全体高职辅导员及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活动。会上,院党委书记荆存柱为2021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院长曹学仁致辞。 毕业典礼共分回顾、感恩、激励、授礼、宣誓五个篇章。随着短片《最后一课》,大家共同回顾母校发展历程,重温在校学习时光。30名学生的手语表演《感谢》,用灵动的肢体语言道出了对母校的不舍与感恩。毕业生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各班毕业生向辅导员献花,向母校、老师们表达着深深的谢意。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分别发言,道出了对同学们美好的祝愿。 曹学仁代表学院,向圆满完成学业的598名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三年来教书育人、辛勤付出的全体教师、辅导员及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过去的三年,是学院砥砺奋进、高速发展的三年,同学们见证了学院办学环境的巨大变化,办学条件的不断优化,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过去的三年,是同学们成长成熟、成功成才的三年,大家在学业和思想进步的同时,体现并实现了自我价值。他要求,同学们一要坚定信心,在大有可为的时代中大有作为。希望能够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发展,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大有作为。二要珍惜情谊,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共同成长。希望今后能够不忘同学情,互相多帮助,在事业、生活和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支撑,彼此成就,顶峰相聚。三要提升自我,在激情奋斗的青春里奉献社会。希望勇于竞争而不“内卷”,善于放弃而不“躺平”。凭独特优势生存,以必胜信念奋斗,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市城南产城融合产业园区开始道路施工 日前,市城南产城融合产业园区地下管网铺设工作全部完成,开始进行道路施工。   市城南产城融合产业园区规划范围西起广阳路,东至义平路,南起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边界,北至南外环街,总建筑面积117.45万平方米,由市建设集团建设。园区内配套工程有道路、绿地、给排水、采暖、燃气、供配电工程等。   中环快速路西南环东段工程是市城南产城融合产业园区的基础性工程之一,西起广阳路,东至义平路(阳泉一中北侧),全长2.6公里,道路红线宽50米,双向八车道。日前,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虽然天气炎热,但施工现场仍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不畏酷暑,顶着烈日坚守在施工一线。在路面铺设作业区,一台台大型摊铺机正在摊铺路面,工人们紧随其后,对新铺的路面进行平整。经过初压、复压、终压作业后,路面变得更加平整结实。   “截至目前,工程电力管沟、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以及热力、煤气综合管网等已经全部施工完毕,这意味着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了进度的百分之七十。”工程现场负责人石蔚涛介绍。目前正在进行道路水稳层施工和路沿石、路平石的铺装工作,道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路基碾压也在同步进行。预计本月下旬基本具备通车条件。道路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南外环街的通行压力,同时作为产业园区的主干道,将为整个园区的建设奠定基础。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