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129 福尔摩斯129
笑口常开,知足常乐!
关注数: 991 粉丝数: 1,978 发帖数: 359,250 关注贴吧数: 28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这是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微情书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你还在我身旁》。 这首诗,是一名不知名的作者写给已逝的母亲,用来缅怀对她的思念。作者希望时间能够倒流,一切的一切都能回到母亲在世的模样。 假如,瀑布的水可以逆流而上,我能变回十年前的模样,母亲还能慈祥的陪伴在我身旁,可是,一切只是假如...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人世的轮回,谁都躲不过。望着慢慢变老的父母,你有没有想过,将来真的会有一天,他(她)只能活在你的记忆里... 在一起的时候,当时只道是寻常,寻常到不懂得怎么去珍惜。 因此,我们总对熟悉的给予默默面对,对陌生的微笑却报以感动。 转眼他们都老了,他们也走了,时光却不能倒流,假如,也只有假如。当父母还在我们身旁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值得每个人反思。 这是一封最美的情书,来自最美的情感。多想,你还在我身旁,可惜,你已不在我身旁... 人生最伤,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多想时光倒流,回到父母在身边的小时候...
重磅!省政府发文,随迁子女入学、中小学教师收入等有新政策! 老师、学生、家长注意啦! 省政府发文再出新规 要求中小学教师平均收入不低于公务员 新建小区首期项目要与学校同步交付使用 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 事关孩子上学、教师工资调整 详细内容看这里 ↓↓↓ 近日,省政府就贯彻国发〔2016〕40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下发实施意见。 1 随迁子女入学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 针对流动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我省提出,要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 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加强居住证管理,建立随迁子女登记制度,及时沟通有关信息。 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城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 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公开学校空余学位、入学条件、入学程序等,通过信息平台实行入学申请登记。 加强随迁子女教育管理服务,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2 新建小区首期项目要与学校同步交付使用 我省将加强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 各级政府要实施“交钥匙”工程,加快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新建居住区首期项目要与配套学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已建成的居住区,当地政府要统筹建设配套学校,确保有足够的学位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有关部门应当征求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校的,不得组织规划核实、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结合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3 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 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逐步建立义务教育学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 盘活事业编制存量,用好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 健全农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工资管理长效联动机制,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制度。在核定绩效总量时,向农村学校适当倾斜。 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逐步提高。自2017年起,对农村超过100人不足200人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经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在校寄宿生的15%扩大到30%。 落实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通补助、短缺学科教师走教补助政策,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此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落实县域统一的义务教育岗位结构比例政策,完善职称评聘政策,适当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 来源:生活日报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你能说出几个? 八拜之交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范云和何逊) 知音之交 知音之交——俞伯牙与钟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 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已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胶漆之交 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 陈重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钱数十万,债主天天上门索讨,小吏跪求暂缓,仍无法通融,欲诉诸官府,陈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还债。小吏感恩戴德,登门拜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这不是我做的,也许是与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偿还的吧!”始终不谈自己的恩德。 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豫章鄱阳人。初时任郡府功曹,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这个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斤黄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 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同僚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 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鸡黍之交 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的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角哀与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打天下,义字为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 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幼孤家贫,贩屦织席为业。玄德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 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后世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就是记载的孔融和祢衡两个不同代人之间的忘年之交。 孔融,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中,献帝都许,累拜将作大匠。见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就发文讽刺他。曹操忌惮孔融名声大,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山阳人郗虑为人奸诈,揪住孔融一点小错误上奏曹操,请求罢免孔融,曹操便趁机构陷孔融,孔融被害。 平原祢衡,字正平,亦有文采,自以有才辩,而气尚刚傲,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当时祢衡才刚二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了,但二人仍结为忘年好友。孔融曾多次向曹操推荐祢衡,曹操心里喜欢祢衡的才华,却无奈祢衡总是骂他,于是便把祢衡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将他送给了黄祖,最终祢衡被黄祖所害,时年仅二十六岁。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