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之姿ლ LS煜9
海边即使是现在没有还是以后就可以有
关注数: 36 粉丝数: 90 发帖数: 3,073 关注贴吧数: 27
转自新浪网友饭好吃的一篇文章-《不喜欢甘草》   一直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新白娘子传奇》堪称经典,都足以笑傲一时。当然,任何经典都可能存在瑕疵——医学显然不是编剧的强项:描述许仙学医有成,许官人看到师傅的处方后不吝赞美之词,忽而一句转折“若再加一味‘甘草’……”,师傅何等聪明,顿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师傅清醒了,我却糊涂了。难道我记错了?甘草药力平平,无所建树,多它一味不多,少它一味不少,许仙的师傅至于做出这种“茅塞顿开”的夸张姿态?   好吧,我承认自己不怎么喜欢甘草。中药本草数以万计,性质或毒或补,味道或辛或苦,各有特色,而甘草,说它什么好呢?没有个性,没有姿态,没有棱角。   大红人   说到大红人,《鹿鼎记》的韦爵爷是个中翘楚。韦小宝长袖善舞,巧舌如簧,见风使舵,没脸没皮,但他左右逢源,春风得意,平步青云,人见人爱。这么一个缺乏道德原则和人格追求的人物,却受到了君主、将臣、江湖、美女的追捧,红极一时。   而甘草,是中药本草界的大红人。   讨好医者   甘草的圆滑世故、八面玲珑,颇得医者欢心。“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攻者,下而不上;温者,燥而不濡;清者,冽而不和;杂者,众而不群;毒者,暴而无制。” 这是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评论药物的一句。在这位医者眼中,无论是补药泻药、温药寒药,都太有个性,难以驾驭,唯独甘草例外。甘草以和为贵,在哪里都吃得开,上下拉拢、左右斡旋一番,所有药物都服服帖帖。比如“半夏泻心汤”(半夏、人参、干姜、甘草、大枣、黄连、黄芩),半夏有毒,而人参大补;干姜大辛大热,而黄连黄芩大苦大寒。看起来南辕北辙、乱七八糟,但也只有这样的方子才能治疗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症。甘草在其中不见得有什么大作用,无非是“调和药性”,扮演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调和药性的作用令甘草在中药界大红大紫,甚至有“十方九草”的说法。甘草没有人参大补元气的功力,也拿不出黄连苦寒清泻的本领,仅凭一个“和”字,就在无数中药处方中占有一席之地。想想看,10个方子里未必能见到一味人参、黄连,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   韦小宝该圆滑时极善于逢场作戏,该狠时决不手软。而甘草貌似一团和气,实际上也不好惹。中药配伍中有个绝对禁忌,称为“十八反”。“相反”的冤家彼此一旦碰头,无毒的药物会产生毒性,而有毒的药物则毒性愈烈。“十八反”的黑名单上,甘草的名字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