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dē傳人_sxx 龍dē傳人_sxx
关注数: 12 粉丝数: 48 发帖数: 2,239 关注贴吧数: 14
百年石桥暴雨后坍塌 两过路行人落水获救 本报讯 一场暴雨过后,浙江浦江县白马镇傅宅村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石桥轰然倒塌了。   6月21日上午9点多,来自附近村庄的数百名村民聚集在垮掉的桥旁边,议论纷纷。   “昨晚9点左右,我们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刚开始还以为是打雷。后来出去一看,才发现桥垮了。”村民傅献忠说。   桥塌的时候,两名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工人正在桥上散步。因事发突然,两人都掉进了河里,被湍急的江水冲走。幸运的是,两人被附近村民救起,其中一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另一人无大恙。   事故发生后,浦江县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在附近设置了警示标志,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并派专人监控事故现场。   据了解,在桥垮掉之前不久,浦江刚下过一场暴雨,浦阳江水大涨。但桥是否被河水冲垮的,当地有关部门称,还待调查。   记者在相关资料上查到,这座石桥名叫合济桥,建成于1912年,它曾是浦江县城通往诸暨、杭州等地的要主要通道。1978年,在离合济桥约30米处,兴建了白马公路大桥。自此,合济桥不再通行汽车,只作为村民步行使用。   通讯员 吴益文 见习记者 黄娜 本报记者 石磊   从 6月17日以来,金华地区入梅。连日大雨,造成兰溪很多地势低洼地内涝严重。特别是地处衢江和赤溪交汇处的兰溪赤溪街道插口村,几乎已经成了孤岛。而插口村附近的后龚村,因为建了防洪堤坝,洪水来后一直安然无恙。   插口村村民严元华说,“听说,政府要在我们村建一个水利工程,但因为涉及拆迁问题,迟迟没动静。我想,等大坝造起来后,我们这里也不会被淹了。”石磊 黄娜
2010年度浦江县重要工作一览科学发展 2010年度浦江县重要工作一览科学发展 1、深化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化“办事档案”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深化“道德浦江”建设,完善“道德档案”制度。 2、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预算总收入增长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 兴工强县 兴工强县 兴工强县 1、综合指标:实现工业总产值35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5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5亿元;新增工业性贷款不低于22亿元;全县工业性投入26亿元以上,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30个。 2、优化环境:深化“千名干部进百企,共渡难关促升级”活动,开展“上规模、增效益”服务活动。 3、招商引资: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引进内资7亿元;引进企业10家;力争完成市下达的引资任务。实行工业企业用地优化配置,依法收回闲置用地。 4、外向型经济:实现外贸出交货值98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5亿美元;举办第六届中国水晶及玻璃制品博览会。 5、园区开发:年内开发区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完成金垒大道向北延伸工程与捷仕达、齿轮厂、高压走廊、徐村、七里区块等道路配套工程。黄宅镇工业功能分区力争新增工业用地200亩,郑宅镇工业功能分区力争新增工业用地200亩,白马镇工业功能分区和开发区郑家坞分区等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00亩。加快虞宅水晶园区、中余锁具加工园建设。 6、来料加工: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实现年加工费达2.6亿元以上。 7、名牌培育:推进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只,争创省市著名商标6只,创省市知名商号3只;争创省市名牌产品4只。 8、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科研项目100项,组建企业研发中心8家,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开发省级新产品10只;完成校企对接项目8项。 1、综合指标:实现工业总产值35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5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5亿元;新增工业性贷款不低于22亿元;全县工业性投入26亿元以上,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30个。 2、优化环境:深化“千名干部进百企,共渡难关促升级”活动,开展“上规模、增效益”服务活动。 3、招商引资: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引进内资7亿元;引进企业10家;力争完成市下达的引资任务。实行工业企业用地优化配置,依法收回闲置用地。 4、外向型经济:实现外贸出交货值98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5亿美元;举办第六届中国水晶及玻璃制品博览会。 5、园区开发:年内开发区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完成金垒大道向北延伸工程与捷仕达、齿轮厂、高压走廊、徐村、七里区块等道路配套工程。黄宅镇工业功能分区力争新增工业用地200亩,郑宅镇工业功能分区力争新增工业用地200亩,白马镇工业功能分区和开发区郑家坞分区等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00亩。加快虞宅水晶园区、中余锁具加工园建设。 6、来料加工: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实现年加工费达2.6亿元以上。 7、名牌培育:推进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只,争创省市著名商标6只,创省市知名商号3只;争创省市名牌产品4只。 8、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科研项目100项,组建企业研发中心8家,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开发省级新产品10只;完成校企对接项目8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