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溜溜兔 year溜溜兔
关注数: 8 粉丝数: 2 发帖数: 820 关注贴吧数: 16
滑冰注意安全 随着气温的下降 无论是城市公园的人工湖 还是郊区的天然水塘都已经结冰 很多人都加入到滑冰的行列 但是要知道 最近的气温并不算低 很多时候还在零上 在非正规场合滑冰 绝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冰面上有哪些风险 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 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 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如何预防冰面溺水 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 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 危险 在冰面上行走或滑冰时 万一冰面意外破裂 就会掉入冰窟中 滑冰溺水是冬季一大杀手 每年都有不少 掉入冰窟溺亡的事故发生 不去不安全地带滑冰才是正确的选择 冬季滑冰防溺水安全知识 如何自救 1.如果掉入冰窟窿,不要惊慌,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 2.万一掉入水里后不要急着呼吸。刚一掉进水里,身体会强烈反应让你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克服这种反应。这种身体反应会在1-3分钟里渐渐消退,然后在失去意识前,你有15-45分钟的时间来脱险。 3.双手及双臂千万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 4.细心观察四周破裂的冰面,找到冰面最厚且裂纹少的部位。 5.身体靠近冰面最厚部位的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下半身浮起,全身成一条直线。然后用手肘爬动,使全身逐渐离开水。 6.离开冰窟窿后,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要卧在冰上滚动或爬至岸边再站立。 牢记“五不” 1、不私自滑冰、滑雪、下水游泳; 2、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滑冰、游泳;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游泳; 4、不擅自下水施救; 5、不去冰钓。 希望以上自救知识我们永远用不到。但冰况是脆弱多变的,风险无处不在。所以,去冰场滑冰前了解冰面风险及防溺水方法非常必要,同时遵守冰场规定,不去滑野冰,才能将溺水风险降到最低。
每天喝一杯牛奶,对高血脂有什么影响?血脂高的人,可以了解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有高血脂的人群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检查出高血脂以后能不能喝牛奶,或者是能不能吃鸡蛋等问题。其实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于高血脂并不是太了解所导致的。 血脂主要包括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误区,觉得这些成分全部来源于食物,所以平时什么都不敢吃。这种想法并不是正确的,因为血液中的这些物质,主要还是由于自身肝脏合成而来的。 除此之外,人体对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不能完全吸收,有害物质也是如此,比如胆固醇在进入人体后只有30%左右会被人体所吸收,并且随着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的增加,人体其吸收概率还会逐渐降低,这是人体进行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现象。 所以说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只是造成体内血脂升高的原因之一,但是也并非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内合成脂肪的功能发生障碍,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长期久坐不动的习惯时,肝脏的合成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说每天喝一杯牛奶并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必过于感到担忧,只要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且保证营养搭配均衡的话,就可以使血脂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当中。
秋季保养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康复一部传统治疗部主任、副主任医师王舰说,秋季在中医“六淫”中,燥邪明显,大家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干痒、皮肤起屑、瘙痒等秋燥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秋分过后,早晚温差变化大,此时的秋燥已从“温燥”转为“凉燥”。   从保健养生角度,王主任提醒,饮食上要少饮酒,避免辛辣、煎炸食物,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冰糖羹、淡菜汤、猪皮汤等。此时运动量不宜太大,以微出汗为宜,避免耗伤津液。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liuxue86.com&urlrefer=ec92b480f844558618e931d377e40865   手脚发凉、畏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脾肾虚寒的人群,可逐渐开始服用一些温补之品,如右归丸。如果有上述症状的人在服用右归丸等温热之品后,出现咽喉肿痛、口干等上火症状,可以用炙甘草10克、砂仁5克煎汤送服。   “这个时节还可以适当吃一些麻雀、洋茄、鸽子、红虫寻和菜虫寻等温补食物。”王舰说,有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人,虫寻要少吃。王主任还特别提醒,秋分寒邪不甚,所以服用右归丸以及温补食物可以按照半量服用,避免伤阴。   王主任说,中医里面与秋天以及肺脏相匹配的情绪为悲,人们在秋天容易出现悲伤等不良情绪,但可以练习“六字诀”中的“呬”来调节情绪。吸气时,想象吸入大自然的清气,呼气时念“呬”的音,早晚各20-30次。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中医认为,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   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