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之魂
哥薩克之魂
关注数: 56
粉丝数: 543
发帖数: 50,802
关注贴吧数: 105
聊一下歐洲對古埃及的狂熱 其實很多東亞人不太瞭解,不過對古埃及史有初級瞭解的話就會知道,歐洲人為什麼很迷古埃及和兩河文明的考古,因為歐洲人的根源是希臘羅馬文明────精神和文化上是希臘,政治上是羅馬,而希臘人對埃及人的印象相當好,基本上希臘早期著作對埃及的描繪都是正面的....並且希臘也受到埃及很重的影響,因此對於歐洲人而言埃及就相當於希臘的啟發者,或者說希臘文明的起源之一 用通俗點的說法,如果說對於歐洲人而言希臘就相當於我們眼中的周朝,那麼埃及對歐洲人而言就相當於我們的商朝了(兩河則是夏朝和三皇五帝時代) 所以CA作為英國公司,出埃及是一點都不奇怪...就跟中國公司出商朝戰爭差不多...橫豎埃及考古的豐富程度還超過商朝,如果商朝都能有人出遊戲,那麼埃及出遊戲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新版-渾沌8權能 這個設定來自於GW的戰役書The Burning of Ohmn-Mat(歐姆-物的燃燒),這個小型鑄造世界是大遠征時期的一個中繼補給站,但是在大遠征超過他的支援範圍後,他就被機械教改成了支援附近星球發展的角色,整批整批的產線被搬走(換句話說被掏空),變成了更落後的星球,所以為什麼來支援/尋求庇護的鐵手領袖會把毀滅性武器帶到這顆星球上藏放,是有些讓人疑惑的。 作戰中比較有意思的點大概就是赫魯斯之子的叛軍目標是因為偵測到乙太擾動信號,想搞獻祭,所以一開始就放著這顆鑄造世界不打專打周遭星系,讓歐姆-物上的機械教自行陷於內戰,然後赫魯斯之子成功打到中心的時候才知道偵測到的乙太擾動是啥...他們於是就利用當地上百萬被忠誠派機械教拿來做成機械奴工/血肉工廠/生質回收的受苦者來強化其獻祭,這種帝國賤民(原文用的是Helot,斯巴達人奴役的其他希臘人)的苦痛剛好被渾沌叛軍拿來強化自己的獻祭效果的狀況,只能說呵呵了... 然後叛軍首領打爆鐵手首領(是個智庫)之後被一鎚反殺,劇情是典型的防了A沒防B,大概流程就是我有法防我不怕法術,但是偏偏對方把法術加點到力量上來了個超速爆擊... 但是鐵手首領這個反殺沒多少用,因為接下來就變成把叛軍首領的升魔儀式改成召喚Samus了,他出來之後直接獵殺鐵手殘黨,但是附帶的效果是全歐姆-物地表同時開始浮現4神的惡魔入侵,而且這些惡魔跟Samus這批被召喚的綁定惡魔不是完全同路,是敵我不分見人就殺的。最後鐵手殘黨被逼到死路之後引爆了鐵手首領帶到這顆鑄造世界的超武,大概幾分鐘之內就把整顆星球永久點燃了(中間還順路點燃了機械教的核發電機群),而且效果還順著無線電延伸到整個星系裡有開著無線通訊的地方,包含整支叛軍艦隊都很快被星球上求援的叛變機械教給點燃。 被求援叛徒一起搞死的叛軍,真是典型的GW惡趣味。 事後的事件還原主要有兩個完整的來源,一個是在戰鬥初期無線電通訊就壞掉,但是感測器和資料儲存還完好運作的殺戮衛星,另一個是在戰鬥晚期跑掉的一個(應該是忠誠派)機械教賢者,他是坐在某顆從核導彈改造成的飛船上跑掉的,文中還刻意描述他是期待著逃離星球的機會才藏起這顆導彈的,也不知是在懼怕星球的內戰還是懼怕自家的高層賢者。 最後的線索來源當然就是後來直接派人來當地勘探了,不過歐姆-物的火焰到今天都不曾熄滅,昭示著鐵手團那種絕不妥協的個性,所以大概也只能在周遭被超武點燃的那些虛空裝備中找線索了。 然後進入正題,新版的渾沌8權能的大概概念: 儘管凡人可能將亞空間的軍隊視為一支統一的怪物部隊,這樣的觀點與事實相去甚遠。在亞空間的深處有著好幾尊權能的擾動,每一尊都有其自身的計畫與慾望,並且每尊都有自己的部隊。儘管從毀滅風暴的噩夢中生成的惡魔入侵可能傾向某支特定的非物質界部隊,對於即使最熟練的召喚者而言,亞空間的繁複權能架構的複雜度也是全然不可知的。因此,受召惡魔經常是不知不覺地從廣大的惡魔類別中獲得,組成如此變幻莫測的召喚惡魔群是由綁定儀式來召集在一起的。 1.乙太領域(毀滅進犯): 渾沌的最純粹型態,是少有人能夠當面忍受並維持理智的。它僅僅渴望毀滅,那是所有凡物都將面對的命定末路,最終在歸於塵埃後被人遺忘。它由包含各種不重要的惡魔分支的噩夢般目標推動,向著這個特定的結局無情推進。 2.乙太領域(無情殺戮): 它是戰鬥的黑暗怒火和生命終末的血紅喜悅。對於亞空間中的某些魔軍而言,唯一的目標就是戰鬥和死亡────只要有鮮血流淌,就不論何方或為何。如此卑劣的實體會以征服者和處刑者的裝束出現,在乎的只有顱骨的計數和它們能從凡人世界收割的死亡,不理會所謂的"友軍"或"敵人"之類考量。 3.乙太領域(無形扭曲): 即使惡魔以凡俗型態的淫穢諧擬具現,混沌的真正本質仍是無盡的變化和不可知,扭曲、變化和反轉它所碰觸的任何事物。有些跨過帷幕來到現實的惡魔就完全體現了這種無休止的扭曲,將自身化作一團翻滾著的非物質骨肉,對這些存在而言死亡僅僅是他們對物質世界造成的永恆變動的一項元素而已。 4.乙太領域(惡臭腐化): 它是緩慢的腐化,腐朽身軀與靈魂,即便死亡亦非最終解放。在混沌的魔軍中有些並不在乎勝利或戰敗,僅重視苦難散播至越多人越好。如此的生物被召至物質世界時會包裹在瘴氣和汙穢之中,滿足於散播其惡毒的禮物至凡人世界。 5.乙太領域(饕餮終末): 亞空間中盤旋的恨意如此深刻以至於包含了所有事物,而且正如銜尾的永恆之龍一樣,這樣的恨意延伸到其自身。期望諸如此類的生物具有理性和清晰邏輯是愚蠢的,因為渾沌即是其名諱及本質。然而,在其自毀的恨意中找尋不到盟友,僅有更新更不可預測的敵人。 6.乙太領域(狂喜感官): 它是讓人發狂的感官尖嘯和狂野衝動。對無窮的渾沌浪潮中的某些存在而言,暴力的終點何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在場參與並感受其滄桑,加諸壓倒性的痛楚並吞吃凡人的恐懼。此類惡魔陶醉於戰爭造成的感官過載,踴躍前往彈幕分割的戰場傳遞死亡的喜樂,並在炫目的閃光和震耳欲聾的爆炸中歡騰。 7.乙太領域(惡毒技藝): 正如混沌映射的是人類每一面向的扭曲嘲諷,在非物質界中那股反向創造為打造惡毒且毀滅性的軍隊的驅動力亦如是。此類惡魔被召喚至物質界時會利用凡人的造物作為其湮滅的向量,其怪物般的機械實體在曾是血肉和造物的擬態上組成,每一個動作都展現出既超越凡人也超越凡人創造的每樣事物的優越性。 8.乙太領域(煉獄風暴): 某些惡魔魔軍相伴的是亞空間原料的漩渦,具現這些非物質界的能量為純粹的元素力量。在這些實體周遭是翻滾的光稜野火風暴,空氣在非現實閃電劈啪的電弧中被撕裂,而大地則扭曲成閃爍光芒的水晶碎片。對這些惡魔而言沒有比發出這些力量並將其揮霍在物質界域的戰場上更重要的目標了。 可以注意到其中四尊的描述應該就是目前最大的4神,另外惡毒技藝那段可能就是最新出場的瓦許托爾,次級渾沌神,也是準-第5神;饕餮終末對應的應該就是舊版的末戮(Malal),後來的惡意(Malice),當然可能也對應了中古的阻瓦辛和孽禍寇。 更有趣的是毀滅進犯可能指的是渾沌不分,換言之混沌不分或許不是代表全部的混沌;當然也有人猜那是中古的大角鼠。 然後渾沌八角星中間的原初湮滅者很有意思,它是單數形式,換句話說這詞可能不是4神的通稱...或許這又是初版渾沌規則書混沌國度的的設定再現:渾沌4神只是終極混沌神的4大惡魔。 然後國外相關討論有提到這個渾沌有8神的背景在2008年的黑暗異端(Dark Heresy)跑團書就曾有浮水印標記的暗示,大概是指這系列跑團書中的黑暗諸神使徒(Disciples of the Dark Gods)一書的書頁
新版-渾沌8權能 這個設定來自於GW的戰役書The Burning of Ohmn-Mat(歐姆-物的燃燒),這個小型鑄造世界是大遠征時期的一個中繼補給站,但是在大遠征超過他的支援範圍後,他就被機械教改成了支援附近星球發展的角色,整批整批的產線被搬走(換句話說被掏空),變成了更落後的星球,所以為什麼來支援/尋求庇護的鐵手領袖會把毀滅性武器帶到這顆星球上藏放,是有些讓人疑惑的。 作戰中比較有意思的點大概就是赫魯斯之子的叛軍目標是因為偵測到乙太擾動信號,想搞獻祭,所以一開始就放著這顆鑄造世界不打專打周遭星系,讓歐姆-物上的機械教自行陷於內戰,然後赫魯斯之子成功打到中心的時候才知道偵測到的乙太擾動是啥...他們於是就利用當地上百萬被忠誠派機械教拿來做成機械奴工/血肉工廠/生質回收的受苦者來強化其獻祭,這種帝國賤民(原文用的是Helot,斯巴達人奴役的其他希臘人)的苦痛剛好被渾沌叛軍拿來強化自己的獻祭效果的狀況,只能說呵呵了... 然後叛軍首領打爆鐵手首領(是個智庫)之後被一鎚反殺,劇情是典型的防了A沒防B,大概流程就是我有法防我不怕法術,但是偏偏對方把法術加點到力量上來了個超速爆擊... 但是鐵手首領這個反殺沒多少用,因為接下來就變成把叛軍首領的升魔儀式改成召喚Samus了,他出來之後直接獵殺鐵手殘黨,但是附帶的效果是全歐姆-物地表同時開始浮現4神的惡魔入侵,而且這些惡魔跟Samus這批被召喚的綁定惡魔不是完全同路,是敵我不分見人就殺的。最後鐵手殘黨被逼到死路之後引爆了鐵手首領帶到這顆鑄造世界的超武,大概幾分鐘之內就把整顆星球永久點燃了(中間還順路點燃了機械教的核發電機群),而且效果還順著無線電延伸到整個星系裡有開著無線通訊的地方,包含整支叛軍艦隊都很快被星球上求援的叛變機械教給點燃。 被求援叛徒一起搞死的叛軍,真是典型的GW惡趣味。 事後的事件還原主要有兩個完整的來源,一個是在戰鬥初期無線電通訊就壞掉,但是感測器和資料儲存還完好運作的殺戮衛星,另一個是在戰鬥晚期跑掉的一個(應該是忠誠派)機械教賢者,他是坐在某顆從核導彈改造成的飛船上跑掉的,文中還刻意描述他是期待著逃離星球的機會才藏起這顆導彈的,也不知是在懼怕星球的內戰還是懼怕自家的高層賢者。 最後的線索來源當然就是後來直接派人來當地勘探了,不過歐姆-物的火焰到今天都不曾熄滅,昭示著鐵手團那種絕不妥協的個性,所以大概也只能在周遭被超武點燃的那些虛空裝備中找線索了。 然後進入正題,新版的渾沌8權能的大概概念: 儘管凡人可能將亞空間的軍隊視為一支統一的怪物部隊,這樣的觀點與事實相去甚遠。在亞空間的深處有著好幾尊權能的擾動,每一尊都有其自身的計畫與慾望,並且每尊都有自己的部隊。儘管從毀滅風暴的噩夢中生成的惡魔入侵可能傾向某支特定的非物質界部隊,對於即使最熟練的召喚者而言,亞空間的繁複權能架構的複雜度也是全然不可知的。因此,受召惡魔經常是不知不覺地從廣大的惡魔類別中獲得,組成如此變幻莫測的召喚惡魔群是由綁定儀式來召集在一起的。 1.乙太領域(毀滅進犯): 渾沌的最純粹型態,是少有人能夠當面忍受並維持理智的。它僅僅渴望毀滅,那是所有凡物都將面對的命定末路,最終在歸於塵埃後被人遺忘。它由包含各種不重要的惡魔分支的噩夢般目標推動,向著這個特定的結局無情推進。 2.乙太領域(無情殺戮): 它是戰鬥的黑暗怒火和生命終末的血紅喜悅。對於亞空間中的某些魔軍而言,唯一的目標就是戰鬥和死亡────只要有鮮血流淌,就不論何方或為何。如此卑劣的實體會以征服者和處刑者的裝束出現,在乎的只有顱骨的計數和它們能從凡人世界收割的死亡,不理會所謂的"友軍"或"敵人"之類考量。 3.乙太領域(無形扭曲): 即使惡魔以凡俗型態的淫穢諧擬具現,混沌的真正本質仍是無盡的變化和不可知,扭曲、變化和反轉它所碰觸的任何事物。有些跨過帷幕來到現實的惡魔就完全體現了這種無休止的扭曲,將自身化作一團翻滾著的非物質骨肉,對這些存在而言死亡僅僅是他們對物質世界造成的永恆變動的一項元素而已。 4.乙太領域(惡臭腐化): 它是緩慢的腐化,腐朽身軀與靈魂,即便死亡亦非最終解放。在混沌的魔軍中有些並不在乎勝利或戰敗,僅重視苦難散播至越多人越好。如此的生物被召至物質世界時會包裹在瘴氣和汙穢之中,滿足於散播其惡毒的禮物至凡人世界。 5.乙太領域(饕餮終末): 亞空間中盤旋的恨意如此深刻以至於包含了所有事物,而且正如銜尾的永恆之龍一樣,這樣的恨意延伸到其自身。期望諸如此類的生物具有理性和清晰邏輯是愚蠢的,因為渾沌即是其名諱及本質。然而,在其自毀的恨意中找尋不到盟友,僅有更新更不可預測的敵人。 6.乙太領域(狂喜感官): 它是讓人發狂的感官尖嘯和狂野衝動。對無窮的渾沌浪潮中的某些存在而言,暴力的終點何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在場參與並感受其滄桑,加諸壓倒性的痛楚並吞吃凡人的恐懼。此類惡魔陶醉於戰爭造成的感官過載,踴躍前往彈幕分割的戰場傳遞死亡的喜樂,並在炫目的閃光和震耳欲聾的爆炸中歡騰。 7.乙太領域(惡毒技藝): 正如混沌映射的是人類每一面向的扭曲嘲諷,在非物質界中那股反向創造為打造惡毒且毀滅性的軍隊的驅動力亦如是。此類惡魔被召喚至物質界時會利用凡人的造物作為其湮滅的向量,其怪物般的機械實體在曾是血肉和造物的擬態上組成,每一個動作都展現出既超越凡人也超越凡人創造的每樣事物的優越性。 8.乙太領域(煉獄風暴): 某些惡魔魔軍相伴的是亞空間原料的漩渦,具現這些非物質界的能量為純粹的元素力量。在這些實體周遭是翻滾的光稜野火風暴,空氣在非現實閃電劈啪的電弧中被撕裂,而大地則扭曲成閃爍光芒的水晶碎片。對這些惡魔而言沒有比發出這些力量並將其揮霍在物質界域的戰場上更重要的目標了。 可以注意到其中四尊的描述應該就是目前最大的4神,另外惡毒技藝那段可能就是最新出場的瓦許托爾,次級渾沌神,也是準-第5神;饕餮終末對應的應該就是舊版的末戮(Malal),後來的惡意(Malice),當然可能也對應了中古的阻瓦辛和孽禍寇。 更有趣的是毀滅進犯可能指的是渾沌不分,換言之混沌不分或許不是代表全部的混沌;當然也有人猜那是中古的大角鼠。 然後渾沌八角星中間的原初湮滅者很有意思,它是單數形式,換句話說這詞可能不是4神的通稱...或許這又是初版渾沌規則書混沌國度的的設定再現:渾沌4神只是終極混沌神的4大惡魔。 然後國外相關討論有提到這個渾沌有8神的背景在2008年的黑暗異端(Dark Heresy)跑團書就曾有浮水印標記的暗示,大概是指這系列跑團書中的黑暗諸神使徒(Disciples of the Dark Gods)一書的書頁
[Lex條目]靈族版諸神黃昏────Rhana Dandra────翻譯 理論上本文應該以前有翻譯過,但現在新入門玩家比較少在接觸靈族背景,所以可能對這個真的比較不熟...另外8版丑角規則書加了關鍵描述,可以說是大大地增強了未來的戲劇性,所以也該來重新翻譯一下這個段落... Rhana Dandra是3版艾達規則書(1999年)就有的故事,基本上就是靈族版諸神黃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h40k.lexicanum.com%2Fwiki%2FRhana_Dandra&urlrefer=38622103c14cf435e41ad85a5ba36a41 「 拉那‧丹德拉是艾達靈族對於與渾沌最終大戰的稱呼。描寫於阿蘇爾詩篇(譯註1),此文預言了艾達和他們殘存諸神的毀滅。據說此戰將會同時摧毀物質界與非物質界(譯註2)。 鳳凰領主訃歌(譯註3)據說將是此戰的召集人,將其他鳳凰領主喚來共同參與最終之戰,並且將是死在戰鬥中的最後一人,同時鳳凰領主巴赫羅司(譯註3)也將最後一次死去。 自從靈族之殞的時代起,黑圖書館的核心區域的一根黑曜石基座上就擺放著一本以光之鎖鏈束縛著的水晶書本。隨著傳說的事件一一應驗,那些束縛的鎖鏈也一一消失,直到大裂隙開啟不久前該書完全打開。揭示於其中的,是據說由凱歌客(譯註5)親自撰寫的文章,描述了徹底改變靈族之殞故事的最終表演,這一幕將是凱歌客的終極把戲,他將戲弄色孽投注所有能量去拯救艾達,而非摧毀他們。這樣一齣事件如何實現則仍未可知。 」 1.Asuryata的個人翻譯,相當於Asur+yata,前者常見翻譯是阿蘇爾,是艾達靈族的自稱,後者的英文類似於羅摩衍那的字尾,所以這裡翻譯過來就是阿蘇爾詩篇。這是一本描述鳳凰領主們傳奇事蹟的史詩,靈族每一代人都會重新唱述一次,作為教導與比喻使用。 2.Immaterium,非物質界,亞空間的另一種稱呼 3.Fuegan的個人翻譯,他是火龍支派的鳳凰領主。 由於靈族事實上就是精靈,他們的神話也很有上古時代各文明的英雄史詩的味道在,所以個人認為必須把鳳凰領主盡量翻得有上古味道,並且要盡量像奇幻作品那些什麼星月夜歌之類的名稱一樣直白又不失詩意,這方面個人只能在兼顧發音的前提下盡力了。 4.Baharroth的個人翻譯,他是翔鷹支派的鳳凰領主,摩根‧拉的兄弟。 5.Cegorach的個人翻譯,他是靈族的丑角之神,以前因為Ce這個發音的不同看法,通常翻譯成凱高奇或西高奇,其中西高奇比較常見,甚至有人把這個翻譯盡量信達雅成了嬉高奇,但他的發音用英文Google查得到,是"KEGG-orr-ack",換言之比較接近凱高奇的翻譯,但又不完全對,因為尾音ch更接近"克",所以完整發音更接近"凱哥拉克"這樣 最近看到很多人不瞭解靈族神話的設定,來稍微翻譯一下。這其中很重要的是8版丑角規則書加入的一些內容,也就是凱歌客戲弄色孽的最終把戲這段。 這段預言我在國外看過一個猜想,就是色孽就是未甦醒的死者之神因尼,因為考量到色孽實質上就是靈族眾神的最新成員,那麼將他的性質從負面的吸收靈族靈魂變化為正面的管理靈族死者會是相當不錯的一個轉折。 這個假說其實可以很好地回答一些新版故事造成的疑問,比如死神軍怎麼搶奪色孽手上的最後一把老嫗之劍的問題────如果色孽就是因尼的前身,那跟色孽打最終之戰的時候讓他拿那把劍捅到自己,把自己復活成因尼,大概就是最終解答... (GW真寫得這麼直白我就哇操了...個人還是希望多一些轉折和隱喻,那才是靈族特色) 另外Rhana Dandra這段描述中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段落,也就是"同時摧毀物質界與非物質界"這段描述。如果沒讀過舊版的那些靈族天堂之戰神話,或者讀了但是沒把其中的一些有趣暗示讀進心裡,大概很容易以為這段描述是GW慣例的各族自吹自擂,但是過往靈族天堂之戰的神話,有一段故事大意就是"阿蘇焉困擾於諸神與凡人間的鬥爭,於是將凡間與神界分離"的描述,那恰恰是對應Rhana Dandra這段描述的。 因為眾所皆知,不論中古戰鎚還是戰鎚40K,神界基本上就是渾沌界,換言之靈族這段神話恰恰是在描述"物質宇宙與亞空間被分離"的過程,而Rhana Dandra的這段"同時摧毀物質宇宙與亞空間"的描述,或許就是在描述相反的過程────也就是物質宇宙與亞空間的再次相會,或者我們用人類角度講:恐懼之眼/大裂隙最終完全吞噬銀河。 老玩家都知道,靈族的天堂之戰神話,和40K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不完全是一回事,因為靈族的天堂之戰神話指的是靈族諸神的內戰,但是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指的則是古聖和星神+死靈族聯軍的超級大戰,惡魔口中的非時之時(Untime)。 但雙方又並非毫無關聯,因為靈族諸神被暗示是古聖造來打天堂之戰的工具人;同時,人類對於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的認知又是來自於靈族情報;換言之,靈族神話中的天堂之戰,恰恰是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的下半場,也就是說靈族的天堂之戰神話,暗示的或許是:古聖的小弟和造物們已經開始失控自走了。 而這種兩個天堂之戰相互關聯的描述,以及更前面神凡分離的神話,也能很好地解答一些老玩家對於故事設定的疑問:比如說傳說中的凱恩與致夜者對打、恐虐與致夜者對打之類情況,在40K當下時空這種亞空間神進不了物質宇宙,星神進不了亞空間的設定前提下,究竟怎麼發生的... 說白了,天堂之戰早期,亞空間和實體宇宙並非平行宇宙,而是相關甚至重疊的,這就給靈族諸神/混沌諸神與星神的衝突給了舞台;而下半場發生的神凡分離,恰恰將這種可能性斷絕了。而恐虐與致夜者的衝突又是如何發生的呢?渾沌大典裡,凱恩就是恐虐的化身之一,但是我們換個角度看,是不是恐虐也是凱恩的化身呢?或者說,凱恩正是恐虐的前身?渾沌規則書裡,靈族諸神乃至秩序諸神是渾沌諸神的化身的暗示,著實給故事帶來了絕望感;但是如果換個角度描述,或許秩序諸神恰恰是真正原始的狀態,而混沌諸神則是他們劣化後取而代之的版本,那也就暗示了或許有可能讓混沌諸神"轉而向善"重新回歸秩序諸神的角色? 而靈族諸神是混沌諸神的前身這個猜想,也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靈族帝國當時有自信不被混沌擊敗────因為KTN三神在靈族諸神中都有對應對象,換言之對於靈族而言KTN僅僅是靈族諸神的黑暗面,只要壓制住或安撫住這些面向,就能不受其毀滅,而靈族確實也很擅長這部分。 有趣的是,在新的故事裡,天堂之戰時的靈族也與大敵死靈族聯手封印過惡魔。如果說靈族和死靈族對應的是凡物,而靈族諸神和惡魔對應的是神界,那麼靈族神話中作為阿蘇焉分離神界凡界的理由的"神凡衝突",我們似乎也找到對應描述了。 所以,Rhana Dandra中物質界與非物質界一同被毀滅的預言描述,或許昭示的是物質界(身)與非物質界(心靈)重新歸一,諸神重新行走於凡人間的新時代。(又名Age of Emperor是吧?) 所以最後還是引用一下舊版故事中,帝國審判官齊茲維克(Czevak)的名言: "Ask not the Eldar a question, for they will give you three answers, all of which are true and terrifying to know." 「不要問艾達靈族任何問題,因為他們會給你三個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全是真實的,而且會令你恐懼不已。」 ------------------------------------------------------------------------------------------------------4版艾達規則書(2006)
[Lex條目]靈族版諸神黃昏────Rhana Dandra────翻譯 理論上本文應該以前有翻譯過,但現在新入門玩家比較少在接觸靈族背景,所以可能對這個真的比較不熟...另外8版丑角規則書加了關鍵描述,可以說是大大地增強了未來的戲劇性,所以也該來重新翻譯一下這個段落... Rhana Dandra是3版艾達規則書(1999年)就有的故事,基本上就是靈族版諸神黃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h40k.lexicanum.com%2Fwiki%2FRhana_Dandra&urlrefer=38622103c14cf435e41ad85a5ba36a41 「 拉那‧丹德拉是艾達靈族對於與渾沌最終大戰的稱呼。描寫於阿蘇爾詩篇(譯註1),此文預言了艾達和他們殘存諸神的毀滅。據說此戰將會同時摧毀物質界與非物質界(譯註2)。 鳳凰領主訃歌(譯註3)據說將是此戰的召集人,將其他鳳凰領主喚來共同參與最終之戰,並且將是死在戰鬥中的最後一人,同時鳳凰領主巴赫羅司(譯註3)也將最後一次死去。 自從靈族之殞的時代起,黑圖書館的核心區域的一根黑曜石基座上就擺放著一本以光之鎖鏈束縛著的水晶書本。隨著傳說的事件一一應驗,那些束縛的鎖鏈也一一消失,直到大裂隙開啟不久前該書完全打開。揭示於其中的,是據說由凱歌客(譯註5)親自撰寫的文章,描述了徹底改變靈族之殞故事的最終表演,這一幕將是凱歌客的終極把戲,他將戲弄色孽投注所有能量去拯救艾達,而非摧毀他們。這樣一齣事件如何實現則仍未可知。 」 1.Asuryata的個人翻譯,相當於Asur+yata,前者常見翻譯是阿蘇爾,是艾達靈族的自稱,後者的英文類似於羅摩衍那的字尾,所以這裡翻譯過來就是阿蘇爾詩篇。這是一本描述鳳凰領主們傳奇事蹟的史詩,靈族每一代人都會重新唱述一次,作為教導與比喻使用。 2.Immaterium,非物質界,亞空間的另一種稱呼 3.Fuegan的個人翻譯,他是火龍支派的鳳凰領主。 由於靈族事實上就是精靈,他們的神話也很有上古時代各文明的英雄史詩的味道在,所以個人認為必須把鳳凰領主盡量翻得有上古味道,並且要盡量像奇幻作品那些什麼星月夜歌之類的名稱一樣直白又不失詩意,這方面個人只能在兼顧發音的前提下盡力了。 4.Baharroth的個人翻譯,他是翔鷹支派的鳳凰領主,摩根‧拉的兄弟。 5.Cegorach的個人翻譯,他是靈族的丑角之神,以前因為Ce這個發音的不同看法,通常翻譯成凱高奇或西高奇,其中西高奇比較常見,甚至有人把這個翻譯盡量信達雅成了嬉高奇,但他的發音用英文Google查得到,是"KEGG-orr-ack",換言之比較接近凱高奇的翻譯,但又不完全對,因為尾音ch更接近"克",所以完整發音更接近"凱哥拉克"這樣 最近看到很多人不瞭解靈族神話的設定,來稍微翻譯一下。這其中很重要的是8版丑角規則書加入的一些內容,也就是凱歌客戲弄色孽的最終把戲這段。 這段預言我在國外看過一個猜想,就是色孽就是未甦醒的死者之神因尼,因為考量到色孽實質上就是靈族眾神的最新成員,那麼將他的性質從負面的吸收靈族靈魂變化為正面的管理靈族死者會是相當不錯的一個轉折。 這個假說其實可以很好地回答一些新版故事造成的疑問,比如死神軍怎麼搶奪色孽手上的最後一把老嫗之劍的問題────如果色孽就是因尼的前身,那跟色孽打最終之戰的時候讓他拿那把劍捅到自己,把自己復活成因尼,大概就是最終解答... (GW真寫得這麼直白我就哇操了...個人還是希望多一些轉折和隱喻,那才是靈族特色) 另外Rhana Dandra這段描述中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段落,也就是"同時摧毀物質界與非物質界"這段描述。如果沒讀過舊版的那些靈族天堂之戰神話,或者讀了但是沒把其中的一些有趣暗示讀進心裡,大概很容易以為這段描述是GW慣例的各族自吹自擂,但是過往靈族天堂之戰的神話,有一段故事大意就是"阿蘇焉困擾於諸神與凡人間的鬥爭,於是將凡間與神界分離"的描述,那恰恰是對應Rhana Dandra這段描述的。 因為眾所皆知,不論中古戰鎚還是戰鎚40K,神界基本上就是渾沌界,換言之靈族這段神話恰恰是在描述"物質宇宙與亞空間被分離"的過程,而Rhana Dandra的這段"同時摧毀物質宇宙與亞空間"的描述,或許就是在描述相反的過程────也就是物質宇宙與亞空間的再次相會,或者我們用人類角度講:恐懼之眼/大裂隙最終完全吞噬銀河。 老玩家都知道,靈族的天堂之戰神話,和40K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不完全是一回事,因為靈族的天堂之戰神話指的是靈族諸神的內戰,但是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指的則是古聖和星神+死靈族聯軍的超級大戰,惡魔口中的非時之時(Untime)。 但雙方又並非毫無關聯,因為靈族諸神被暗示是古聖造來打天堂之戰的工具人;同時,人類對於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的認知又是來自於靈族情報;換言之,靈族神話中的天堂之戰,恰恰是總體視角的天堂之戰的下半場,也就是說靈族的天堂之戰神話,暗示的或許是:古聖的小弟和造物們已經開始失控自走了。 而這種兩個天堂之戰相互關聯的描述,以及更前面神凡分離的神話,也能很好地解答一些老玩家對於故事設定的疑問:比如說傳說中的凱恩與致夜者對打、恐虐與致夜者對打之類情況,在40K當下時空這種亞空間神進不了物質宇宙,星神進不了亞空間的設定前提下,究竟怎麼發生的... 說白了,天堂之戰早期,亞空間和實體宇宙並非平行宇宙,而是相關甚至重疊的,這就給靈族諸神/混沌諸神與星神的衝突給了舞台;而下半場發生的神凡分離,恰恰將這種可能性斷絕了。而恐虐與致夜者的衝突又是如何發生的呢?渾沌大典裡,凱恩就是恐虐的化身之一,但是我們換個角度看,是不是恐虐也是凱恩的化身呢?或者說,凱恩正是恐虐的前身?渾沌規則書裡,靈族諸神乃至秩序諸神是渾沌諸神的化身的暗示,著實給故事帶來了絕望感;但是如果換個角度描述,或許秩序諸神恰恰是真正原始的狀態,而混沌諸神則是他們劣化後取而代之的版本,那也就暗示了或許有可能讓混沌諸神"轉而向善"重新回歸秩序諸神的角色? 而靈族諸神是混沌諸神的前身這個猜想,也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靈族帝國當時有自信不被混沌擊敗────因為KTN三神在靈族諸神中都有對應對象,換言之對於靈族而言KTN僅僅是靈族諸神的黑暗面,只要壓制住或安撫住這些面向,就能不受其毀滅,而靈族確實也很擅長這部分。 有趣的是,在新的故事裡,天堂之戰時的靈族也與大敵死靈族聯手封印過惡魔。如果說靈族和死靈族對應的是凡物,而靈族諸神和惡魔對應的是神界,那麼靈族神話中作為阿蘇焉分離神界凡界的理由的"神凡衝突",我們似乎也找到對應描述了。 所以,Rhana Dandra中物質界與非物質界一同被毀滅的預言描述,或許昭示的是物質界(身)與非物質界(心靈)重新歸一,諸神重新行走於凡人間的新時代。(又名Age of Emperor是吧?) 所以最後還是引用一下過去故事中,帝國審判官齊茲維克(Czevak)的名言: "Ask not the Eldar a question, for they will give you three answers, all of which are true and terrifying to know." 「不要問艾達靈族任何問題,因為他們會給你三個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全是真實的,而且會令你恐懼不已。」 ------------------------------------------------------------------------------------------------------4版艾達規則書(2006)
九版規則書描述的黃金年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read%2Fcv18118699%3Ffrom%3Dsearch&urlrefer=8e20062dee4b7cdd21379fac57fa6d77 「 科技纪元:M15-M25 人类的第一次亚空间旅行时间可以追溯到这个时代的最初的几个千年之中。虽然经历了可怕的灾难与诸多挫折,但最终这项技术得到了完善。伴随着对导航者基因的优化与导航者家族的建立,人类的星际旅行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人类得以在群星之间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随着人类力量和影响力的增长,他们的傲慢也在逐步增长。依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人类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星际探索、贸易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战争。在群星之上,殖民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在这个时代,人类政权体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分裂与改进,最终变为了敌对或竞争的权力集团和口袋帝国,但没有什么可以破坏人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稳定性。 人类中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与革新者们成为了新的神明。他们在自己种族的设备中植入了异形科技以用来提高它们的功效却从没有考虑过其中的风险。他们对物种的基因组进行了大胆的修改,构筑了一支庞大的基因改造人大军,在他们身体和思维所上发生的一系列奇形怪状的改变后,他们的人性几乎消失了。他们发明了stc,使人类殖民者能够利用任何可用的自然资源迅速制造出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用以主宰新世界。他们发明了有感知能力的纳米瘟疫,足以撕裂世界的能量武器与无尽的可怕铁人大军,这些东西被释放出来对付那些拒绝屈服于他们意志者,无论对方是异形还是人类。他们打造了拥有巨大智慧的思考机器,以满足将殖民地世界转变为闪耀的乌托邦天堂世界的每一个需求。 人类的灵能进化在此时据说也迎来了加速,这也为第一个人类帝国的灭亡埋下了种子。可怕的崩坏突如其来,一波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席卷了整个人类空间。可怕的战争摧毁了整个星系的生命。大批的机械士兵向它们的创造者进军,数十亿的人口惨遭屠戮。从以神明自居统治整个世界的灵能者们到恶魔附身与全面的现实崩坏,突变与灵能灾难在此刻开始变的频繁。随之而来的则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过的最为凶猛的亚空间风暴。 」 看看這句,"这些东西被释放出来对付那些拒绝屈服于他们意志者,无论对方是异形还是人类" 所以黑暗科技年代的人類也用自身的科技力量打壓過異族,那些動不動就拿"異族背叛人類"說事來合理化帝國的排外主義的新人真的是夠了,40K裡面沒有什麼誰背叛誰,單純就是人類自身造的孽太多了而已 異族中除了有亞空間生物或者寄生屬性的以外,其他很多根本是單純跟人類有仇報仇而已,多看點次要種族相關的設定也會發現這點 說真的,靈族帝國搞到過上千個和黑暗科技年代人類相同水平的種族,結果靈族帝國滅亡之後也不見這些種族針對靈族遺民追著打,只能說人類在對待異族這點上可能做得真的比靈族帝國差不少
會不會最後走黑暗騎士的結局路線呢? 以前我拿Joker比喻過渾沌,就是說Joker根本不在乎現實的輸贏,只在乎靈魂的輸贏 昨天看到Dark King消息出來後的各種猜想,突然覺得GW說不定也想學黑暗騎士來上這麼一個反轉 目前很多人都意識到了,Dark King很可能指的不是荷魯斯而是帝皇,不少側面證據(30K與40K兼而有之)也說明了故事走向傾向這點,換言之第五邪神即將誕生,祭品是荷魯斯以及人類帝國。 甚至開場Samus的說法就是凡間的爭鬥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毀滅,毀滅即新生,而Samus自己就是"毀滅風暴"的惡魔親王。 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麼我都可以想見決戰的場景了...: 1.荷魯斯腦控禁軍的時候灌輸給禁軍的那種"理性感"不是假的,因為帝皇即將升神導致人類滅亡,所以在獻祭成功前殺死帝皇才是對人類的最優解 2.同時我們知道荷魯斯應該已經被4神控制了,這點Samus也說得很明白,惡魔視角來看,荷魯斯已經不是自己了,或者起碼不是原先的自己 3.所以荷魯斯的真實意願就是4神(或者渾沌本身)的意願,換言之殺死帝皇的肉身,或者準-第五神親自殺死4神送上來的祭品,然後第5神誕生,渾沌大獲全勝,人類帝國附帶銀河全被亞空間吞噬(帝皇自己在《人類之主》中的說法) 4.所以按照上述流程走的話,帝皇所有的努力,到頭來都成了他自己所想要對抗的目標的助力....這就是4神的底牌────帝皇身為第5神的天命....劇透說4神都在唱誦Dark King的名諱,如果帝皇真是命定的第5神,並且在決戰的時候帝皇才發現這點,我都很難想像他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5.所以最後結局怎麼落到40K的情況?答案是帝皇也出了張意料之外的牌,具體是什麼不好說,(說不定以前的荷魯斯清醒過來請求帝皇殺了自己的故事會有反轉,或者歐爾的亂入橋段有所反轉),總之這張意料之外的出招導致第5神誕生延後,混沌的大獲全勝也被延後了。以某種"犧牲"為代價,帝皇終於沒讓混沌大獲全勝,不過這個結局距離混沌大獲全勝也僅僅一步之遙了。換言之Dark King劇本的另一個涵義就是帝皇以某種犧牲為代價,保住了局面不崩壞...總之,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ing,電影劇本都只需要改一個字就能套... 或許這也是為何日後40K很多聲稱"揭露真相"的人存在,因為就跟蝙蝠俠第三部一樣,以謊言維持的假象,不論是否善意,終究會被戳破的 另外附帶一提,Samus出場的故事裡就是有個星球的統治者自稱皇帝,當年很多人笑那個統治者皇帝的無知與自大,但如今對照《終結與死亡》這段,說不定當年GW就有意透過那個故事指涉什麼...,畢竟當年Samus那個故事裡那個鄉下皇帝的祖輩也是在試圖封印Samus。
會不會最後走黑暗騎士的結局路線呢? 以前我拿Joker比喻過渾沌,就是說Joker根本不在乎現實的輸贏,只在乎靈魂的輸贏 昨天看到Dark King消息出來後的各種猜想,突然覺得GW說不定也想學黑暗騎士來上這麼一個反轉 目前很多人都意識到了,Dark King很可能指的不是荷魯斯而是帝皇,不少側面證據(30K與40K兼而有之)也說明了故事走向傾向這點,換言之第五邪神即將誕生,祭品是荷魯斯以及人類帝國。 甚至開場Samus的說法就是凡間的爭鬥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毀滅,毀滅即新生,而Samus自己就是"毀滅風暴"的惡魔親王。 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麼我都可以想見決戰的場景了...: 1.荷魯斯腦控禁軍的時候灌輸給禁軍的那種"理性感"不是假的,因為帝皇即將升神導致人類滅亡,所以在獻祭成功前殺死帝皇才是對人類的最優解 2.同時我們知道荷魯斯應該已經被4神控制了,這點Samus也說得很明白,惡魔視角來看,荷魯斯已經不是自己了,或者起碼不是原先的自己 3.所以荷魯斯的真實意願就是4神(或者渾沌本身)的意願,換言之殺死帝皇的肉身,第5神誕生,渾沌大獲全勝,人類帝國附帶銀河全被亞空間吞噬(帝皇自己在《人類之主》中的說法) 4.所以按照上述流程走的話,帝皇所有的努力,到頭來都成了他自己所想要對抗的目標的助力....這就是4神的底牌────帝皇身為第5神的天命....劇透說4神都在唱誦Dark King的名諱,如果帝皇真是命定的第5神,並且在決戰的時候帝皇才發現這點,我都很難想像他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5.所以最後結局怎麼落到40K的情況?答案是帝皇也出了張意料之外的牌,具體是什麼不好說,(說不定以前的荷魯斯清醒過來請求帝皇殺了自己的故事會有反轉,或者歐爾的亂入橋段有所反轉),總之這張意料之外的出招導致第5神誕生延後,混沌的大獲全勝也被延後了。以某種"犧牲"為代價,帝皇終於沒讓混沌大獲全勝,不過這個結局距離混沌大獲全勝也僅僅一步之遙了。換言之Dark King劇本的另一個涵義就是帝皇以某種犧牲為代價,保住了局面不崩壞...總之,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ing,電影劇本都只需要改一個字就能套... 或許這也是為何日後40K很多聲稱"揭露真相"的人存在,因為就跟蝙蝠俠第三部一樣,以謊言維持的假象,不論是否善意,終究會被戳破的
黑暗猜想────舊版混沌規則書節譯 以前黑暗之奴規則書裡介紹混沌諸神的橋段有段序言,這裡翻一下: 「 混沌諸神 混沌權能採用的型態眾多,變化多端且在凡人眼中經常奇詭非常。混沌權能面對不同種族採用不同的形態,所以不可能知曉究竟多個明顯存在的權能是否真的是不同實體,或者僅僅是同尊存在的不同面向。 有些人聲稱渾沌已經產生了無數的神,彼此爭鬥以求統御一切。其他人則說那幾尊明顯不同的渾沌諸神不過是一尊存在的不同面向與具現:大不可言者、禁名至尊、大神孽、渾沌之主、不可言的無形巨獸,以及無數其他的稱號。 」
黑暗猜想────舊版混沌規則書節譯 以前黑暗之奴規則書裡介紹混沌諸神的橋段有段序言,這裡翻一下: 「 混沌諸神 混沌權能採用的型態眾多,變化多端且在凡人眼中經常奇詭非常。混沌權能面對不同種族採用不同的形態,所以不可能知曉究竟多個明顯存在的權能是否真的是不同實體,或者僅僅是同尊存在的不同面向。 有些人聲稱渾沌已經產生了無數的神,彼此爭鬥以求統御一切。其他人則說那幾尊明顯不同的渾沌諸神不過是一尊存在的不同面向與具現:大不可言者、禁名至尊、大神孽、渾沌之主、不可言的無形巨獸,以及無數其他的稱號。 」 剛才跟人討論Dark King,突然想到以前看到的這個部分...不會最後Dark King就是混沌之主吧?不然4神一起歌頌它的誕生?
隔壁40K的HH,最終決戰開打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bs.nga.cn%2Fread.php%3Ftid%3D35360967%26_fp%3D2&urlrefer=e1734fdbb08df58cc86f74d528b844e0 序章是某位渾沌無分惡魔的看法: 「 I 看看他们可怜的军团,那些破碎的领主,那些行走的尸体,活着就是为了杀人,为了杀人而杀人。他们精神错乱的努力和歇斯底里的牺牲不再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残存的东西足以界定输赢了。对现在的他们而言就是如此。他们的动机、理由和计划都不复存在。看!难道他们不明白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并不存在。只有现在,只有战争,只要还有燃料,战争就会继续下去。 II 不会太久了。看看被他们称作世界的岩石。纯粹的怒火以残酷无情的方式汇聚于此,将它大片大片地拆除。他们在战斗……瞧瞧他们!这些人以肢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为它而战。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如此重要。他们相信它很重要。两边都是愚蠢的杀手,叛徒和忠诚者的标签早已被火焰抹去。这块被他们当做战斗场地,又为之战斗的岩石,他们还认为这个东西很重要。 III 思考……嗯,这个词程度有点太高了。他们都不再思考了。但我要说的是某种冲动,他们脑干中的某种抽搐,正是这种东西让他们在早期的疯狂中相信他们自有其立场,并且正在为自己的立场而战斗。某种与生俱来的权力,某种摇篮,某种遗产,某个属于他们也是他们归属之地的地方,好像这种联系真的有多重要似的。其实并不。其实只是一些纤细的情感纽带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世界和物种,某些突发奇想,一些偶然事件,一种生物学污染的怪异细分,使他们在那块无关紧要的岩石上产生了短暂的血脉联系。 不过如此。这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 而如今它只是碰巧发生在了这里,这团物质,这片土地,这个……他们管它叫什么?恐怖(Terror)?哈!哦,不对,是泰拉(Terra)。他们的思想赋予了它意义,他们的语言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真是搞笑。这就是块大石头,由无数的石头组成,绕着无数个太阳旋转。它没有意义,没有特殊的性质,没有独一无二之处。 IV 可他们又是如何为之战斗的!瞧瞧他们。他们战斗,因为战争是他们唯一剩下的东西。他们为了征服或否定而战斗,被一种完全没有意义的观念所驱使,即“谁赢谁输很重要”。谁最后宣称拥有了这块岩石。谁能站到最后。 不是这样的,真不是这样的。全是徒劳! 他们错了。可悲又错误。瞧瞧他们,全是傻瓜,被不连贯的冲动和堕落的理想所迷惑。这个地方,这个泰拉,从来都不特别。它充其量只是某个短暂时间段中的一种象征,而到了现在,这种象征价值也被耗尽了。他们在最后一次精神病发的惊厥中燃烧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战斗并不在这里。 战斗无处不在。 V 我的名字是萨姆斯。萨姆斯是我的名字。这是你将听到的唯一一个名字。我是走在你身后的那个人。我是你背后的脚步。我是你身边的那个人。小心!我就在你身旁。萨姆斯!我即是终结与死亡。我现在告诉你,我以前见过这种情况,见过很多很多次了。究竟有多少次,我也懒得说。时间对我没有意义,我也懒得去记住所有喷涌而出的生物污染物。我也没有耐心去记住每一个大石块的名字。石头就是石头,而我的名字是萨姆斯。萨姆斯会啃噬你的骨头。这一切——瞧瞧他们杀人的样子!——不过是重复罢了。这是轮回,是黎明与黄昏交替。它无处不在,也必将再次发生。实在微不足道。一场王朝争斗。在我长途跋涉的路上,如果两个昆虫巢穴发生了战争,我可能会看都不看就踩过去。 除非… VI 除非他们之中有人意识到了什么是可能的。在这里能完成什么。那种潜力,美丽的潜力,虽然他们之中谁也没看到……谁也没看到……但它已经十分接近,比他们意识到的还要近。我都快能尝到它的味道了。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甚至比那场打破天堂的战争所发生的非时之时(un-times )还要近。 VII 他们之中又有谁有勇气去达成它吗?统共也没几个,能够看到它或者理解它意义的就那么几个人。我用我自己的指头都能数出来。他?那个坐在他的小王座上,微弱的光芒逐渐熄灭的浮夸国王?那个蜷缩在地狱咆哮的喉咙里,尖声长叫的伪装者?他可能也算一个?还是那个通过伤口穿梭在不眨眼的星辰间的疯狂先知?在一切都太迟之前,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能看明白今日能成就何事。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能在最后意识到,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毁灭的岩石、无尽的屠杀、可悲的狂怒……除非他们将这场战争提升到真正属于它的地方。不是这里。不是泰拉。而是向内、向外、向各处,直至破灭(Ruin)。唯有破灭,才是万物初始与万物终结,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 VIII 这是唯一重要的胜利。唯一有意义的结局。我望着这一切,警觉,好奇,兴致勃勃,不是为了岩石之死,而是为了某种现实的诞生。我是萨姆斯。我的名字是萨姆斯。我是你身边的那个人。萨姆斯来了。我走进你无意义的火焰,并为之欣喜。这一次,或许这一次,会有胜利。 因为这即是终结,还有死亡。 而在一切结束后,便是开始。 」
終結與死亡序章中薩莫斯說的話好有意思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bs.nga.cn%2Fread.php%3Ftid%3D35360967%26_fp%3D2&urlrefer=e1734fdbb08df58cc86f74d528b844e0 「 I 看看他们可怜的军团,那些破碎的领主,那些行走的尸体,活着就是为了杀人,为了杀人而杀人。他们精神错乱的努力和歇斯底里的牺牲不再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残存的东西足以界定输赢了。对现在的他们而言就是如此。他们的动机、理由和计划都不复存在。看!难道他们不明白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并不存在。只有现在,只有战争,只要还有燃料,战争就会继续下去。 II 不会太久了。看看被他们称作世界的岩石。纯粹的怒火以残酷无情的方式汇聚于此,将它大片大片地拆除。他们在战斗……瞧瞧他们!这些人以肢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为它而战。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如此重要。他们相信它很重要。两边都是愚蠢的杀手,叛徒和忠诚者的标签早已被火焰抹去。这块被他们当做战斗场地,又为之战斗的岩石,他们还认为这个东西很重要。 III 思考……嗯,这个词程度有点太高了。他们都不再思考了。但我要说的是某种冲动,他们脑干中的某种抽搐,正是这种东西让他们在早期的疯狂中相信他们自有其立场,并且正在为自己的立场而战斗。某种与生俱来的权力,某种摇篮,某种遗产,某个属于他们也是他们归属之地的地方,好像这种联系真的有多重要似的。其实并不。其实只是一些纤细的情感纽带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世界和物种,某些突发奇想,一些偶然事件,一种生物学污染的怪异细分,使他们在那块无关紧要的岩石上产生了短暂的血脉联系。 不过如此。这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 而如今它只是碰巧发生在了这里,这团物质,这片土地,这个……他们管它叫什么?恐怖(Terror)?哈!哦,不对,是泰拉(Terra)。他们的思想赋予了它意义,他们的语言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真是搞笑。这就是块大石头,由无数的石头组成,绕着无数个太阳旋转。它没有意义,没有特殊的性质,没有独一无二之处。 IV 可他们又是如何为之战斗的!瞧瞧他们。他们战斗,因为战争是他们唯一剩下的东西。他们为了征服或否定而战斗,被一种完全没有意义的观念所驱使,即“谁赢谁输很重要”。谁最后宣称拥有了这块岩石。谁能站到最后。 不是这样的,真不是这样的。全是徒劳! 他们错了。可悲又错误。瞧瞧他们,全是傻瓜,被不连贯的冲动和堕落的理想所迷惑。这个地方,这个泰拉,从来都不特别。它充其量只是某个短暂时间段中的一种象征,而到了现在,这种象征价值也被耗尽了。他们在最后一次精神病发的惊厥中燃烧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战斗并不在这里。 战斗无处不在。 V 我的名字是萨姆斯。萨姆斯是我的名字。这是你将听到的唯一一个名字。我是走在你身后的那个人。我是你背后的脚步。我是你身边的那个人。小心!我就在你身旁。萨姆斯!我即是终结与死亡。我现在告诉你,我以前见过这种情况,见过很多很多次了。究竟有多少次,我也懒得说。时间对我没有意义,我也懒得去记住所有喷涌而出的生物污染物。我也没有耐心去记住每一个大石块的名字。石头就是石头,而我的名字是萨姆斯。萨姆斯会啃噬你的骨头。这一切——瞧瞧他们杀人的样子!——不过是重复罢了。这是轮回,是黎明与黄昏交替。它无处不在,也必将再次发生。实在微不足道。一场王朝争斗。在我长途跋涉的路上,如果两个昆虫巢穴发生了战争,我可能会看都不看就踩过去。 除非… VI 除非他们之中有人意识到了什么是可能的。在这里能完成什么。那种潜力,美丽的潜力,虽然他们之中谁也没看到……谁也没看到……但它已经十分接近,比他们意识到的还要近。我都快能尝到它的味道了。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甚至比那场打破天堂的战争所发生的非时之时(un-times )还要近。 VII 他们之中又有谁有勇气去达成它吗?统共也没几个,能够看到它或者理解它意义的就那么几个人。我用我自己的指头都能数出来。他?那个坐在他的小王座上,微弱的光芒逐渐熄灭的浮夸国王?那个蜷缩在地狱咆哮的喉咙里,尖声长叫的伪装者?他可能也算一个?还是那个通过伤口穿梭在不眨眼的星辰间的疯狂先知?在一切都太迟之前,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能看明白今日能成就何事。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能在最后意识到,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毁灭的岩石、无尽的屠杀、可悲的狂怒……除非他们将这场战争提升到真正属于它的地方。不是这里。不是泰拉。而是向内、向外、向各处,直至破灭(Ruin)。唯有破灭,才是万物初始与万物终结,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 VIII 这是唯一重要的胜利。唯一有意义的结局。我望着这一切,警觉,好奇,兴致勃勃,不是为了岩石之死,而是为了某种现实的诞生。我是萨姆斯。我的名字是萨姆斯。我是你身边的那个人。萨姆斯来了。我走进你无意义的火焰,并为之欣喜。这一次,或许这一次,会有胜利。 因为这即是终结,还有死亡。 而在一切结束后,便是开始。 」 不知道到底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感覺薩莫斯的意思是連老先知也根本沒抓到重點
[Quora問答串翻譯]你們說帝皇在戰鎚40K中犯下的最大錯 下述翻譯中很多語句中的人類一詞,與人性一詞,兩種翻譯可以交替使用,都說得通,因為這正是此篇的核心。 問: 「你們說帝皇在戰鎚40K中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答: 「 一個很多人從未停下來好好思考的錯誤。 帝皇並未瞭解人類,因為他將自己設為與人類"不同",甚至到了並不將自身視為人類的一種程度。他並不"想要"瞭解人類。相反地他有一個人類所能成就之願景。他寧願試圖用自己的理想圖景再造他們,而那永遠不會成功。而正因如此,他所建立的帝國失敗了。也可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科技的時代被迷信的時代取代,直至今日。 是的,帝皇在乎人類,但是以一種遙遠的方式,並未真正瞭解成為人類意味著什麼。他大概從未有機會經歷信仰危機、去經受恐怖的艱苦,去目睹人類可以同時多麼地無情殘酷又同時多麼地仁慈。他使自己遠離了這一切,這點在故事中不僅身為凡人的魔紋馬卡多能輕易觀察到,就連許多叛亂方與忠誠方的原體也一樣注意到了。 你可以從他如何對待自己的子嗣────基因原體,以及他與魔紋馬卡多的關係中看出這一點,荷魯斯叛亂系列強烈地暗示了這一點,比如說,帝皇超然於他大多數的兒子之上,而其中某些全然地懼怕他(其中聖吉列斯就示意過他認為血紅飢渴的知識會使他的軍團遭到摧毀)。魔紋馬卡多主動涉入原體們的教育,聆聽他們的擔憂,並且在不只一次場合中主動鼓勵阿斯塔特們乃至原體去為自己著想。很明顯地,即便是安格昂,在談及馬卡多的時候也只會表示由衷地尊敬。最明顯的是,當泰拉圍城初期,馬卡多真的是名副其實地在取消帝皇本人以及羅格●多恩(他當時正領命負責帝宮的防禦以備即將到來的圍城)本人的命令,以讓更多難民得以進入帝宮本身的安全處;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親自去遞送毛毯、協助人們尋找容身之所、使離散的家庭得以團聚...等等。甚至到了使羅格●多恩動搖於是否有其必要為了保持人性而冒此潛在之安全風險的地步。 馬卡多也絕沒有錯以為帝皇及他的原體們並非人類────儘管他們與我們之間,有著通過實驗室製造,或者複雜靈能儀式所創造之完型,而造就之不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當魔紋馬卡多逝世後,再也沒有任何人會公開地質疑帝皇,或者告訴他他不想聽但是必須去聽的事物。而我們知道,即便帝皇被置入黃金王座後,他也下達了好一段時間的命令的。 」 很多人認為GW的HH寫得不好,帝皇的情商總是忽高忽低,事實上GW是故意的,這也並不是某些人所言的GW為了符合早年的原體故事設定,所以才讓帝皇的表現飄忽不定,而是GW刻意在塑造帝皇意欲超脫(或者說毫無)人性,因此也終將丟失人類的寓言。 因為40K本來就是《沙丘》故事的威力加強版。 原體列傳裡,佩圖拉伯曾抱怨過帝皇,很多人描述過這段,覺得佩圖拉伯是軟弱的,但是其實哪有兒子不像父親的呢?這段的重點其實不是佩圖拉伯是軟弱的之類的,而是佩圖拉伯已然預見到帝皇那條路是行不通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156867387&urlrefer=7ea7990b48853b6b45be40df859f8cae 「 “我最近認識到一些事情,”原體突然說道,姐姐的話激起了他的坦白,“達美克斯和我都有同樣的原因。帝國——它不會成功。”他發出一陣嘲諷的笑聲。 “達美克斯曾經把我所有的作品——計劃,合約,所有我熱切地做的事情——他都把其稱作我的愚行。這曾經讓我憤怒。如果我站在真理一邊,那現在我也會為此生氣。但是我開始想他可能是對的,也許我從真正的父親那裡繼承了這種做宏大計劃的傾向。” 佩圖拉柏死死地盯著他姐姐的眼睛,儘管這滿是皺紋的臉讓他感到沮喪。 “帝國是我父親的愚行,”他繼續說道,“我盡力相信它因為我希望它成真,就像我希望我的宏偉建築成真,能夠使用這些東西的完美社會能夠存在一樣。但是它們不能,沒有這種完美的東西。人性過於混沌以至於無法接受真正的秩序。” 」 「 “心想並不能事成。”他喃喃說道。 卡莉豐點了點頭,“你是軟弱的,鑄造的不好的鋼鐵看起來很強大但是就像乾掉的蘆葦一樣易碎。你從不理解這一點。人們不能被迫的活在理想的生活中,他們必須被引導。人們是混亂的,也比你最深的運算更為複雜。你想建造一個完美世界,在最後時刻認識到為此受損最多的是住在裡面的人。現在你可以為了保護你的造物而摧毀他們。你是一個冰冷的神。阿博,一個墳墓之主。你不可能獲得這些東西,所以你像一個孩子一樣憤怒,現在你向我們釋放了恐怖,因為你不能接受妥協。” 一個沉重的砲彈爆炸在宮殿附近,震撼著窗櫺。 “人們不聽,”佩圖拉柏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他們有好處的。” “沒有愛和尊重,人們就不會向你鞠躬!偉大的僭主帶著人民的祝福而統治,有效率的僭主則通過恐懼,但是沒有僭主能僅僅通過冷漠獲得什麼成就。你已經在為你的詛咒之路憂鬱,你拒絕接受人們的愛。你曾經被一個神所讚許,並且獲得了一個征服群星的軍隊,然後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你的軍團十一抽殺。” 」 這就是很多新鎚粉讚賞的那個"冷漠的太陽",佩圖拉伯的終極版 這篇我在主吧也有貼,有人質疑這樣的說法不公平...但其實GW在各方面都明示/暗示得很明白了,《人類之主》中的橋段是這樣的: 「 +已行之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然而,人類滅亡的慘烈程度連靈族之隕都相形見絀,因為我們正在進化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靈能種族。不可控的靈能力量將會把現實世界撕得粉碎,而亞空間生物們則會在銀河的屍體上大快朵頤。鐵腕是必須的,我必須掌控一切。 + “掌控一切……”拉喃喃道。如此龐大的野心…… 」 以及最終章的對比: 「 “在這裡能找到的,或許只有靈感。”皇帝輕輕地說。 “構思的源頭不是古老種族的成功,而是我們自己的失敗。”他長出一口氣,既非嘆息,也非輕笑,只有遺憾。 “我看著這些機器。昇華之路近在眼前,它們卻紛紛倒下,與各自的宏圖失之交臂。倒是有些詩意,不是麼,戴克里先?所有人都相信,它們一定會比前人走得更遠,避開前人的失敗,登上一尊成功的王座。” “主公,我……您還好嗎?” “或者說,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無數早已滅絕的物種,抱著同樣的期待,在我出生前數千年的失落時代就建造出了這些機械,它們認為這些一定會管用。每一個物種都相信自己有著某種獨特之處,相信自己一定能跳出怪圈。直到最後,和所有的物種、所有的帝國一樣,又走回了原點。” 」
[Quora問答串翻譯]你們說帝皇在戰鎚40K中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下述翻譯中很多語句中的人類一詞,與人性一詞,兩種翻譯可以交替使用,都說得通,因為這正是此篇的核心。 問: 「你們說帝皇在戰鎚40K中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答: 「 一個很多人從未停下來好好思考的錯誤。 帝皇並未瞭解人類,因為他將自己設為與人類"不同",甚至到了並不將自身視為人類的一種程度。他並不"想要"瞭解人類。相反地他有一個人類所能成就之願景。他寧願試圖用自己的理想圖景再造他們,而那永遠不會成功。而正因如此,他所建立的帝國失敗了。也可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科技的時代被迷信的時代取代,直至今日。 是的,帝皇在乎人類,但是以一種遙遠的方式,並未真正瞭解成為人類意味著什麼。他大概從未有機會經歷信仰危機、去經受恐怖的艱苦,去目睹人類可以同時多麼地無情殘酷又同時多麼地仁慈。他使自己遠離了這一切,這點在故事中不僅身為凡人的魔紋馬卡多能輕易觀察到,就連許多叛亂方與忠誠方的原體也一樣注意到了。 你可以從他如何對待自己的子嗣────基因原體,以及他與魔紋馬卡多的關係中看出這一點,荷魯斯叛亂系列強烈地暗示了這一點,比如說,帝皇超然於他大多數的兒子之上,而其中某些全然地懼怕他(其中聖吉列斯就示意過他認為血紅飢渴的知識會使他的軍團遭到摧毀)。魔紋馬卡多主動涉入原體們的教育,聆聽他們的擔憂,並且在不只一次場合中主動鼓勵阿斯塔特們乃至原體去為自己著想。很明顯地,即便是安格昂,在談及馬卡多的時候也只會表示由衷地尊敬。最明顯的是,當泰拉圍城初期,馬卡多真的是名副其實地在取消帝皇本人以及羅格●多恩(他當時正領命負責帝宮的防禦以備即將到來的圍城)本人的命令,以讓更多難民得以進入帝宮本身的安全處;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親自去遞送毛毯、協助人們尋找容身之所、使離散的家庭得以團聚...等等。甚至到了使羅格●多恩動搖於是否有其必要為了保持人性而冒此潛在之安全風險的地步。 馬卡多也絕沒有錯以為帝皇及他的原體們並非人類────儘管他們與我們之間,有著通過實驗室製造,或者複雜靈能儀式所創造之完型,而造就之不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當魔紋馬卡多逝世後,再也沒有任何人會公開地質疑帝皇,或者告訴他他不想聽但是必須去聽的事物。而我們知道,即便帝皇被置入黃金王座後,他也下達了好一段時間的命令的。 」 很多人認為GW的HH寫得不好,帝皇的情商總是忽高忽低,事實上GW是故意的,這也並不是某些人所言的GW為了符合早年的原體故事設定,所以才讓帝皇的表現飄忽不定,而是GW刻意在塑造帝皇意欲超脫(或者說毫無)人性,因此也終將丟失人類的寓言。 因為40K本來就是《沙丘》故事的威力加強版。 原體列傳裡,佩圖拉伯曾抱怨過帝皇,很多人描述過這段,覺得佩圖拉伯是軟弱的,但是其實哪有兒子不像父親的呢?這段的重點其實不是佩圖拉伯是軟弱的之類的,而是佩圖拉伯已然預見到帝皇那條路是行不通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156867387&urlrefer=7ea7990b48853b6b45be40df859f8cae 「 “我最近認識到一些事情,”原體突然說道,姐姐的話激起了他的坦白,“達美克斯和我都有同樣的原因。帝國——它不會成功。”他發出一陣嘲諷的笑聲。 “達美克斯曾經把我所有的作品——計劃,合約,所有我熱切地做的事情——他都把其稱作我的愚行。這曾經讓我憤怒。如果我站在真理一邊,那現在我也會為此生氣。但是我開始想他可能是對的,也許我從真正的父親那裡繼承了這種做宏大計劃的傾向。” 佩圖拉柏死死地盯著他姐姐的眼睛,儘管這滿是皺紋的臉讓他感到沮喪。 “帝國是我父親的愚行,”他繼續說道,“我盡力相信它因為我希望它成真,就像我希望我的宏偉建築成真,能夠使用這些東西的完美社會能夠存在一樣。但是它們不能,沒有這種完美的東西。人性過於混沌以至於無法接受真正的秩序。” 」 「 “心想並不能事成。”他喃喃說道。 卡莉豐點了點頭,“你是軟弱的,鑄造的不好的鋼鐵看起來很強大但是就像乾掉的蘆葦一樣易碎。你從不理解這一點。人們不能被迫的活在理想的生活中,他們必須被引導。人們是混亂的,也比你最深的運算更為複雜。你想建造一個完美世界,在最後時刻認識到為此受損最多的是住在裡面的人。現在你可以為了保護你的造物而摧毀他們。你是一個冰冷的神。阿博,一個墳墓之主。你不可能獲得這些東西,所以你像一個孩子一樣憤怒,現在你向我們釋放了恐怖,因為你不能接受妥協。” 一個沉重的砲彈爆炸在宮殿附近,震撼著窗櫺。 “人們不聽,”佩圖拉柏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他們有好處的。” “沒有愛和尊重,人們就不會向你鞠躬!偉大的僭主帶著人民的祝福而統治,有效率的僭主則通過恐懼,但是沒有僭主能僅僅通過冷漠獲得什麼成就。你已經在為你的詛咒之路憂鬱,你拒絕接受人們的愛。你曾經被一個神所讚許,並且獲得了一個征服群星的軍隊,然後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你的軍團十一抽殺。” 」 這就是很多新鎚粉讚賞的那個"冷漠的太陽",佩圖拉伯的終極版
靈族帝國許願機────天堂之塔(Tower of Heaven)節譯 Reddit上討論靈族和黃金時代人類孰強孰弱的文章,其中有人節錄官方小說中靈族許願機的故事,即靈族口中的天堂之塔: 「 有些人與其家人打包離開,逃往新的星球或是搭乘巨大的世界艦出發。有些人選擇建造巨大的避難所,讓他們可以躲在魍道內。他們開始試驗能夠碰觸力量之流、讓他們重塑現實的機器... -------------------------------------------------------------------------------------------------------------------------------- 終於,我所長久追求的東西已近在咫尺。天堂之塔聳立於我面前,而其內部就是古人所設計之現實引擎。... ------------------------------------------------------------------------------------------------------------------------------ 它的狀況比我設想得更佳但也更糟糕。古人的機器就在我面前。它仍在運作,但它看起來也已被混沌的影響所扭曲。這意味著它未必會按照其設計功能運轉,或許早已被飢渴女士的意願所扭曲。我被迫面對了一道讓人發狂的抉擇,要嘛試圖使用這臺機器而可能面臨毀滅,要嘛轉身離開並試圖穿越大批等在外頭的敵人離開此地。在通訊頻道中,我能聽到告訴我戰鬥進展的交談。我的戰士們正在出生入死,但一個接一個地,他們正殞落於我們那些野獸般敵人的壓倒性數量之手。我一路拚搏可不是為了被猴種殺死。我將手放在控制祭壇上,讓起始程序的複雜符文一一閃起。現在我就要來看看古人的書籍是否撒謊了。... --------------------------------------------------------------------------------------------------------------------------------- 我將手伸向機器,觸碰到了無限。我感受到創造的脈動正環繞於我。我感受到了宇宙的能量流動。除此之外我還感受到了別的,那是彼端宇宙中混沌的無限力量,正與我們的宇宙毗鄰。我感覺自身的心靈已開始在輸入流的重壓下彎折。這不該是這臺機器應有的運作方式。或者它就是如此?它的設計意圖是使思想和夢境成真。它是怎麼做到的?我開始集中心神,去對抗在我腦海中陣陣脈動的痛苦與喜悅。我開始想像我周邊的現實在按照我的意願改變。我開始瞭解到自己到底找到了什麼。這整個次宇宙都是可塑的。所有實然與已然的事物,都改變了。我目睹科摩羅的街道匯流於我身邊。我看到絲樂鱗裸扭動著,就在我面前自在地舞動。這些事物給人一種蒼白朦朧的感覺,就如幻影般不真實,但我知道只要我能更專注一點,我所希望的就都會成形。我瞭解了那些久遠之前就已逝去的艾達靈族在被吞噬前究竟在做什麼。他們正在試圖觸碰渾沌那禁忌的力量以允許他們重塑現實。而且他們成功了。儘管他們的成功也許也促成了他們的滅亡。我知道如果我使用這股力量,就能召喚無數軍隊來協助我,他們會對我敬若神明,那將會使我晉升到我身邊那些庸俗者無法想像的高度。我聽到了絕對力量的誘惑低語,而我並未抗拒它們。誰又會呢? 」 有些新人可能覺得很扯,不過靈族的基礎材料靈骨就是直接從亞空間能量塑形來的,比帝國的精金更硬、比精瓷更耐腐蝕、堪比塑鋼的輕便性...同時具備自我修復能力和靈能導通性....是帝國夢寐以求的材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h40k.lexicanum.com%2Fwiki%2FWraithbone&urlrefer=405146a01f7a7795beca139d7ae3c07f 事實上黃金王座連接魍道時最缺乏的材料恐怕就是靈骨,用亞空間材料銜接淺層亞空間與現實,是很合理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如果能跟靈族要到魍道口的材料技術,大概率帝皇就能不用顧忌黃金王座的破口了。
[心得]背景裡的混沌諸神、惡魔與凡人的性質與關係 渾沌,這是一個大概念,混亂就是其本質,甚至混亂到可以自相矛盾,但是混亂也可以形成(偶然的)秩序,就如一堆無序的雜訊也可能偶然變成有意義的訊號,或者一如古人要解決世界怎麼從虛無的0變成存在的1,這兩種矛盾的概念彼此如何連接的問題,於是有了盤古開天或者上帝創世之類從虛無/混沌之中創造世界的神話傳說。 而這正是鎚子背後的核心概念,即秩序是渾沌的一部分,或者說秩序是渾沌的一種偶發事件。 而渾沌邪神之所以是渾沌邪神,更在於其代表的概念本身有可能自相矛盾,以前的渾沌規則書中有個著名的故事,就是一個混戰不休,永恆變動的世界,被奸奇變成了不再混戰,永恆不變的世界,因為永恆變動本身就是一種不變,為了改變這個不變的變,所以又變化成了永恆不變... 為什麼以前說混沌的恐怖是一種瘋狂,因為上述的說法可以無限套娃,可以說,任何活動,甚至那怕不活動,基本上都會造成渾沌持續強大。 我們首先來談談邪神,其實邪神不只4尊,但是KTNS這4尊實力最強影響最廣(或者說代表之概念最普遍),所以通常只討論這4尊,其他更稀奇古怪的次級邪神依然存在,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核心概念比較不明確的哈蘇特,疑似種族神的大角鼠,也有在關注背景的人才知道的,代表反信仰/無神論的孽禍扣。 所以邪神是什麼?邪神是一種概念的濃縮,特定情緒的聚合/極端化,是一種別樣的"秩序",比如奸奇代表的一個重要情緒就是希望,任何對自己未來有所期待有所規劃的生靈都是在給奸奇提供力量。換言之,除非你渾渾噩噩度日,對周邊一無所知,否則奸奇都能從你的靈魂中得到能量...;反之,如果有個人天天謀劃東策劃西,樂此不疲,一秒鐘不算計一下就不舒服,那麼他其實就是準‧奸奇信徒,隨時有可能得到奸奇的青睞而秒變神選(或者已經是神選而不自知)。 不過要知道,其實我們看到的邪神並不是邪神本體,而只是邪神力量的焦點。渾沌規則書中提及過邪神能夠一念間創造一整個世界,指的其實就是邪神本身的神國,比如說經常提及的納垢花園。 納垢惡魔、納垢花園,乃至納垢本身(其實應該說化身),其實都只是真正的納垢本體投射出的形象/概念而已。經常有些聲稱描述納垢大不淨者跟納垢本體最像,是因為牠們是納垢身上的一部分變成的;然而實則所有惡魔都只是邪神的一部分意念&能量的投射,納垢大魔與納垢化身最像,其實只是反映了納垢代表停滯的那個本質而已。 那麼究竟,渾沌規則書怎麼形容真正邪神本體的?套用40K那邊的概念,就是"亞空間風暴"。 用比喻來說,這就像一堆雜訊偶然同頻共振導致的強大自然現象,而當這樣的自然現象甚至能夠擁有自己的意願,並利用手段維持這樣的共振長期存在,這就成了邪神。 換言之大裂隙/恐懼之眼/大漩渦等橫亙在銀河系之中的亞空間裂口,其實就是邪神本質(在實體宇宙)的真正體現。40K的色孽誕生(Manifest,翻譯嚴格來說是"顯形"或者"具現")為什麼會導致瀰漫全銀河的亞空間風暴,進而成了人類進入紛爭年代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邪神的本質就是超級亞空間風暴啊! 所以回到正題,上述這個邪神不是邪神的概念要怎麼理解?其實這方面有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概念就不難理解,聖父、聖子、聖靈,同本質同權能同榮耀,說白了耶穌就是上帝開的分身帳號;同理,恐虐那個坐在顱骨王座上的形象,其實就是幕後真正恐虐開出的主帳號啦! 而惡魔呢?惡魔就是邪神開的分身小帳號,就像網遊玩家想拿斧頭砍人就練個斧頭角,想玩狂戰士就專門再開個狂戰士角這樣。所以我們很難用惡魔或者邪神化身去反推真正邪神的力量和想法,因為說白了人們不能用一項遊戲帳號反推玩家本體的能耐和性格,可能人家今天就是角色扮演上癮了,那可不能真當成本人的性格和能力。 至於邪神和惡魔的關係?其實這中間並沒有很明確的定義,承上,理論上惡魔是邪神的概念碎片,是其力量和意願的一種體現,所以砍了恐虐化身而被摔爛翅膀的斯卡布蘭德依然是恐虐意願的體現,因為牠依然是恐虐惡魔,只是不再受到青睞(幕後玩家練這角色的心力比較少了);同理,那個被丟進永恆之井而得到未來和過去的全知視角,因此經常被奸奇化身徵詢的卡洛斯,其實也是奸奇本體權柄和意願的一部分。 但是,要知道,所有惡魔都會試圖自稱神,越強大的惡魔越是如此(每個玩家開的分身帳號都會自稱是玩家)。在渾沌規則書中也有提出過這麼一種可能性:即4神也只是某位更高位存在手下的4大惡魔而已,換言之或許變與不變、希望與絕望等概念,其實也是一個更大概念下的分支/不同體現(所以其實是玩家開最重要的四個帳號玩互毆)? 所以邪神和惡魔的界線並沒有非常清晰,唯一的標準只有"夠強大的惡魔才會被承認為神"這條(玩家玩得夠好的帳號才被承認是重要帳號)。 但足夠強大是多強大?GW不明說,就誰也不知道不是嗎? 甚至邪神和正神之間的區別其實也不是那麼明白的,中古有暴政之神等"秩序"渾沌邪神,也有獵巫人認為人類的謀殺神凱恩=精靈的戰神凱恩=恐虐的大魔/大型分身帳號,或者說陰謀論一點就是許多秩序神或許根本就是邪神開的小號,只是就和斯卡布蘭德砍恐虐化身一樣,站在與邪神對抗的立場,以反向與邪神對抗的方式去促成邪神的強大;40K那邊,神皇不論行為還是思想上和4神的區別也不甚明顯:吞噬靈魂?有了。有自己的大魔和神選?有了。信仰祂就成了祂的奴隸?有了。仇恨其他邪神將之視為異端邪說?有了。 當然這也是40K比中古更絕望的原因,因為那邊的正邪之分甚至比中古更模糊。在那邊,混沌更大程度代表了"真相"甚至"天道",秩序陣營更多時候體現的卻是不下於渾沌的荒謬性,可謂是魔幻現實主義了。 最後來到惡魔親王和信仰渾沌的凡人們,其實邪神和惡魔覬覦凡人的靈魂就在於凡人的獨立性,換言之凡人有"選擇權"。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中古戰鎚公認最強的凡人英雄不是西格瑪而是初代鳳凰王,因為他就是那個為了選擇權而選擇不再被魔劍操弄的存在,從這點來看也可以說中古戰鎚的那些最強英雄們(包含阿查等混沌冠軍/神選)幾乎都是最自我的,也正是最被4神追求的靈魂。 這裡還有幾個概念值得一提,首先是凡人死後靈魂的去處,渾沌規則書也有提過這部分,即凡物死後靈魂按照與邪神們向性相合的部分拆分給邪神,這可能也是為什麼40K中能看清亞空間的靈族特別畏懼死後靈魂看到的"真相",並不僅僅是因為色孽覬覦所有靈族靈魂,更是因為看到的關於未來真相(靈魂的去處)或許過於絕望,以及為何靈族帝國作為比黃金時代人類更先進的文明,反而並未拋棄信仰,因為同理,有信仰者其死後靈魂更容易被所信仰之神祉截流,那正是凡人對抗絕望的真相時所殘存的最後一絲希望。 另一個概念是,亞空間的時空問題,渾沌規則書提過亞空間沒有時空概念,也就是說對於邪神&惡魔而言可能過去=現在=未來,《人類之主》中誕生於首宗謀殺的那尊惡魔的敘述就是這樣。 這些超凡存在看實體宇宙的視角和凡物是不同的,因為時間在祂們眼中不再是線性的(40K那邊的早期設定提過一種比喻,即實體宇宙和亞空間的時空關係是彼此"有角度"的),甚至是可逆的。可逆的時間也意味著因果的逆轉,邏輯因此也不復存在。這也是為什麼討論邪神誕生的原因和時間意義並不大,因為對祂們而言過去=現在=未來。 簡單一點可以理解為,或許從一開始祂們就注定誕生,無法以任何手段阻止;或者,用量子力學的概率雲的概念來說就是,並非因為觀察者效應(凡物的行為),讓觀察者決定了光是波還是粒子(邪神是否誕生),而是光本身就是波粒二象性(邪神本來就存在),不同的觀察方式僅僅是看到個別的部分真相而已(觀察到邪神的存在/不同面向)。 而以上這點,結合前述第一點死者靈魂的去處,我們又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即換言之,邪神們恰恰就是過去到未來無數死者的靈魂構成的,渾沌規則書也提過混沌邪神那個亞空間風暴般的本體,就是過去到未來無數靈魂的回聲、回聲的回聲、回聲的回聲的再回聲...所組成的...也是為什麼我開場的時候要用雜訊及亞空間風暴去形容邪神的本質。 回到混沌凡人的主題上,為什麼要提上述兩種概念?因為惡魔親王就是一種活著的時候就將自己投注於某尊渾沌邪神的概念,昇華為惡魔其實就是選擇與邪神的概念同調,選擇成為邪神的一部份,從而變得"不再自由",但即使如此惡魔親王和大魔也依然是不同的,因為惡魔親王作為曾經的凡人,依然有比純粹的惡魔們更多的選擇權。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活物才擁有這樣的自由,而那些已死之人的靈魂則沒有(不論他們是過去死、現在死,甚至未來才死)。 所以究竟投身渾沌換取永恆究竟划算不划算?我們換個問題好了:成為黑暗之奴替邪神打工,和成為秩序之奴替秩序神打工,有本質的差別嗎?最終,或許忠於自我才是最好的那個答案。 (為了自我的利益卻被更高存在忽悠去奮戰,以及為了更高存在自己都作不到的"崇高"理念去奮戰,我們很難比較出哪邊的人比較愚蠢或比較聰明。同樣地,被渾沌神當作好用玩具用過即拋,和被秩序神當作好用工具用過即拋,也很難比較出選哪個方案會是比較好的答案。) 至於混沌神選?其實從惡魔親王的概念就可以看出,這是你投身邪神程度的區別,還是神選就意味著你並未將你的存在完全與邪神的概念同調,你只是比較接近那個概念了而已。而從故事中人物的角度看,誰是神選其實看的只是有沒有變異,但這種觀察方式無疑是很有侷限性的,畢竟4神和惡魔們很少會主動告知神選"恭喜你被XXX選中成為了神選",更多情況下,是凡人們依據自己身上有沒有變異,以及變異的特性,猜測(或者陳述)自己是哪尊神的神選,但有些變異甚至是不易察覺的,比如說感覺自己有變得更聰明一點,但誰知道那究竟是因為你精神變好/讀書方法有進步,還是真的是腦袋有變異導致你變聰明了呢? 而這中間更有趣的概念就是變異的本質,這點《荷魯斯之爪》中卡楊的說法就是很明確的,之所以會有變異,僅僅是亞空間反映了你內心最深處的慾望罷了。打個比方,或許某某直男內心深處其實是個同性戀,那麼亞空間會幹的事情就是把這個秘密展現在他的血肉之軀上,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臉皮夠厚到能接受那個不願意承認的自己...也是為何會有神選最終承受不了變異,變成渾沌卵,說白了這些人內(臉)心(皮)不夠強(厚)。 這個概念換言之就是,你是不是哪尊邪神的信徒/神選,或許從你得知邪神的特性時就已經決定了,因為或許你內心深處早就知道哪尊邪神跟你向性更合,只是你承不承認而已,而亞空間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他只是按照你的內心你的本質去描繪你。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神選一直被敵人幹翻,還是一再被邪神復活繼續當神選,甚至或許最終得以升魔。說白了,他們向性跟邪神更合,每一次的變異每一次的"祝福",或許都是在進一步解放他的"天賦"、他的"特質"。有些人說渾沌單純就是強者為尊,這只說明了大概的遊戲機制,卻無法解釋一些特殊人物如瓦爾基婭的經歷。
發現還是很多人沒搞清楚CA和GW簽約作戰鎚的時間 戰鎚全面戰爭1代出品年是2015沒錯,但是CA和GW簽約是什麼時間點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engadget.com%2F2012-12-06-creative-assembly-gets-warhammer-license-in-multi-title-deal-fi.html&urlrefer=f2be652ea7b57864cc541e7d8d1a3bee 答案是起碼2012就有相關新聞了,那年頭還是幕府2和羅馬2之交,事實上羅馬2沒記錯的話更晚一點才會出來 然後常見的謠言是GW不想做戰鎚了才隨便甩賣戰鎚給CA 但是對照一下時間線就知道,13年的時候ET的起源故事才剛開局呢,曼光頭復活Nagash的劇情剛剛展開,吧主還在翻譯8版規則書的這個橋段,並且中古戰鎚吧一票吧眾難得盛讚了一下GW難得推進劇情主線了: https://tieba.baidu.com/p/2357622155 猶記得當年還有不少討論就是在討論Vlad的真實身份,就是因為這幾段劇情明裡暗裡的暗示其起源,當年算是證實了不少老鎚粉的猜想。 所以很多新人時間線完全搞錯了,GW不可能是要把中古給拆了才甩賣給CA,GW跟CA談好合作項目的時候ET才剛露出苗頭了呢,事實上GW那時候還在做最後的挽回,推進劇情線就是在走一步看一步,後續Nagash復活還出了模型和規則,算是難得讓Boss級別人物露面在桌面了 事實上決定ET徹底終結中古戰鎚的那位CEO這時候根本還沒上位...ET正式戰役書/小說的第一步,《Nagash的回歸》,事實上是2014年的書籍...
什麼是最混沌的混沌神選? 參考知乎的某篇問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426191203%2Fanswer%2F2366626975&urlrefer=ffffc40f5243f9379daa747e3fac83a6 這篇回答是個問題,題目是"猜猜我是誰": 「 我的军团几乎要被邪神的诅咒所毁灭,一种可怕的恶疾将他们变成怪物,独立的眼球从我的学生面孔中的每一寸皮肤里挤出来,以至于他除了眼睛之外再没有嘴巴,鼻子或者其他任何器官,那无数眼睛一齐凝视着我,祈求我结束他的痛苦,我最好的兄弟,在发现自己的嘴变成口器,全身没有一处与人类相似之后走向了自我毁灭。唯有他们中最强,最受堕落前的父亲宠爱的我能靠自己的力量抗拒它,这是能力,更是责任,更加说明我义不容辞。 我的故乡,人类千年来最伟大的知识宝库,光明之城 ,因为荷鲁斯的卑鄙背叛,混沌诸神的黑暗诡计,以及人们的愚昧偏见夷为平地 多少知识已经失落,多少鲜血已经白费,我最尊敬的父亲灵魂支离破碎,已然沦为邪神的奴隶,我们为之付出的理想已经被荷鲁斯付之一炬。 “如此多事物尽皆失落,但我会将其重塑”我立誓道,“所有一切,无论花费多少时日!”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兄弟,为此我愿意付出生命,只愿军团得到救赎,再现往日的荣光。 我憎恨混沌诸神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一切。尤其是那万变之主,我要从他手中夺回我珍爱的人们的命运,在救赎之路上,我越走越远,对抗一切敢于反抗自己的恶魔之力。我的同伴被强大而变化莫测的力量所压倒,但我仍然不屈不挠,仍然愿意为更美好的未来而战。 混沌诸神的诱惑无处不在,我时刻提醒自己抵抗它,但即使是我的兄弟,军团的首席之一,也在他们的蛊惑之下为了缓解自己的诅咒饮鸩止渴,去吞食他人的血肉, 这带来了报应,当他被恶魔抓走之时,我们没有救他,为了利用恶魔的传送门回到过去,拯救父亲,虽然我无比痛苦,但这是必要之恶,他已无可救药!我知道帝皇也曾不得不做出过这样的决定。 我的父亲堕落了,因为他的行为从来不受他的控制,因为他忘记了一切奥秘中首要的原则。 他任由自己的野心与高傲一叶障目,忽视了自身的缺陷以及天外有天的现实。 我不会犯下那个错误。 我们毕竟是血肉之躯,往往会重复昔日的过失,因此我特意确保身边之人与我唱反调,从而驾驭我的自负。 在军团的幸存者中有些人不相信救赎的可能,而我们受诅咒的命运便是那可悲事实的明证。 他们错了。 这个世界充满了潜能,但也危难重重。我相信有一条道路能够让我们摆脱缓缓堕入末日的命运,然而我一旦踏足其上便再无退路。我开展的工作会是第一步,它将证实我们昔日的正确与忠诚,并表明我们依旧能够是忠诚的。 我曾发誓要重塑在故乡的覆灭中失落的一切,而我打算履行那个誓言。我的努力将是让我们在帝皇眼中重获荣光的开端。 父亲的书在我面前摊开,其篇章中充满了禁忌的秘闻和源自被遗忘年代的上古知识。它蕴藏着通向我们救赎的钥匙。在那迷宫般的咒文,密令和仪式之中,一个强大的法术已经初现端倪,我相信它能够消解我们所遭受的一切。 我是谁? 我是阿斯塔特 我是悲情的英雄 我是最憎恨奸奇的人 我是人类中首屈一指的灵能者 我是最渴望救赎,渴望挽救一切的人 我是一切奥秘的探索者,一切知识的索求者 我是不相信任何神,只会遵从自己的选择的人 我是将高尚目的至于一切之上,胜于自己生命的无私的人 我是奸奇神选哈扎克阿里曼 」 其實多看幾次混沌最核心神選的描述就會發現,所謂比拉克和4神不合、或者阿查蔑視4神等等描述,其實背後的真相究竟為何 是的,阿查痛恨諸神,為此不惜踏上滅世之路,以消滅4神 所以他最後真的滅了世,但是4神是否因此而滅亡呢?沒有 比拉克其實也是一樣,4神剝奪他的力量,但又沒讓他變回凡物,所以他依然是惡魔親王,依然為了痛恨諸神的玩弄和成神的誘惑而奮戰────實質上他依然在替4神工作而不自覺 鎚三也有同樣性質的存在,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尤里吧?惡魔親王的宣傳片中他是怎麼說的? "I'm a puppet no longer","我不再是他人的魁儡" "I am god slayer.","我是軾神者" 但是惡魔親王的設定就是把自己具備獨立性的靈魂貢獻給混沌神祉,所以"不再是魁儡"從一開始就是自欺欺人 這就是混沌玩弄人的標準作風,尤其是針對那些神選,4神更是喜歡這樣搞,讓你既恨他,又不自覺地為祂們作事 這種情況其實在隔壁40K還有位更大的被玩弄對象,是的,自稱帝皇的那位,和混沌4神交易而製造出了基因原體,並以此基礎創造了星際戰士,而得以收復人類領土再造帝國 帝國粉很喜歡拿這說事,認為帝皇是成功賴帳,卻忘了荷魯斯叛亂怎麼來的────混沌諸神的帳是那麼好賴的嗎? 結果就是帝皇被打殘跑上黃金王座,人類帝國衰退回宗教迷信的落後國度,空有龐大的體量,卻是無時無刻不在滋養著混沌 而帝皇跑出來幹這一切的原因呢?GW在30年前的設定中就寫得很明白,"帝皇預見了人類墮落的慘烈光景,若然不受管束,人類墮落造成的危害將遠勝於艾達,銀河將被徹底吞噬" 結果其實他和靈族先知的預言一樣,是自己促成了自己的滅亡(或者更準確地說,命運弄人,不論你是試圖自救還是試圖躺平,結果都一樣,只是自救的行為可能導致更慘烈的結果) 現在,大裂隙已經被觸發,銀河已經被切成兩半,就看什麼時候混沌再進一步,發動末日決戰吞沒銀河了
Lex上兩篇靈族相關戰役的小小翻譯 萊希靈娜之役(Battle of Rasilena) 萊希靈納之役發生於777,M34的艾達靈族與帝國之間。是役由貝爾坦發動,旨在自人類侵佔者手中奪回萊希靈娜這顆處女世界,貝爾坦的盟友伊楊丹判斷這場戰役不過是對抗混沌的一次分心而拒絕協助他們的同袍。即使整整兩支帝國星區艦隊以及十支星際戰士戰團被投放到貝爾坦的軍隊頭上,這種拒絕仍舊持續。儘管如此,貝爾坦浴血而勝,雖然是役也破壞了他們與伊楊丹間的紐帶。 鮮血星雲之役(Battle of the Blood Nebula) 鮮血星雲之役是帝國最近的其中一次徹底摧毀一艘艾達靈族的方舟世界的嘗試。這場攻勢被證明是一次代價慘重的災難,整整一支星區艦隊損失在靈族防禦者手中。在這場敗戰之後,帝國採行了一種應付方舟世界造成的個別威脅,而非試圖徹底摧毀他們而激出其全部怒火的姿態。
討論:高精設定的根源是大英還是希臘為首的古典文明 最近發現好多人對高精設定還是抱持著是奇幻大英的想法,理由不外乎高精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和長弓,但是詳細跟這些人討論後發現,這些人對於古典時代的海洋強權認知頗少,對於古典殖民方式和近代帝國主義殖民方式的差異似乎也缺乏認識,才會用一兩項的相似之處去解釋高精的設定根源,故在此稍作討論,由於本人能力有限,期望此文能有拋磚引玉之效果,使參與討論的各方對於戰鎚參考之世界史與奇幻發展史能卓有認識之增長: 1.遍布各地的殖民地:雅典帝國的海洋霸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kknews.cc%2Fhistory%2Fqgozl9r.html&urlrefer=a247fd6faa7ae871682c8c9b19fd557f 這方面其實個人是透過遊戲Hegemony系列認識到的(某種程度上也推薦全戰玩家去玩,這遊戲雖然戰術層面沒有全戰優秀和複雜,但是戰略層面還是有些可圈可點之處的),雅典帝國在整個愛琴海到黑海之間遍佈殖民地,在波斯兩次入侵希臘失敗後,東地中海上的海洋霸權其實是雅典獨佔的,在遊戲中的體現就是玩家扮演亞歷山大他爸時,不論怎麼擴張,從頭到尾都會被雅典海軍騷擾;關於這點從地圖上也看得出來,波斯的地中海沿岸都是雅典城邦,說明此時的海洋上就連波斯也得對雅典海軍退避三舍,甚至對於一些沿岸城邦拱手相讓 而希臘人控制的城邦還遠不只到拜占庭一帶,前陣子烏俄在爭的奧德薩也是希臘人的殖民地之一,而文獻記載希臘人最遠甚至繞過了直布羅陀殖民到大西洋沿岸去了 所以"遍佈大洋"的殖民地,其實不僅僅是大英特色,而是所有海洋霸權的特色。 那麼為什麼說高精像希臘多過像大英?這就要說到殖民體系了: 2.大英的商業殖民VS古代的武裝殖民 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方式其實也是分成多種的,但不論哪種,其實殖民的歐洲人都是少數,只有在北美,由於疫病的傳播和數百年來不斷遷入的殖民者,才有歐洲白種人口佔多的情況,其他如中南歐則是白種人與當地人混血的情況;而大英帝國更是歐洲殖民強權中最奇葩的一方,因為大英的殖民體系更類似"加盟店",也就是給當地人掛個招牌就弄去市場了,在法律上甚至會沿用當地法律,只是設立了獨立的司法體系來執行判決;這點上熟悉40K人類帝國政治體系的人會發現何其相似,因為GW真的是拿大英帝國這種海洋體系來加諸在人類帝國上的。事實上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很多時候並不在乎大英的上層統治,因為對於當地人來說其實是多了一條商路的,在大英進入晚期橫征暴斂之前,屬於好處多過壞處。 或許正是因為北美殖民事業的慘敗(為了殖民地打了七年戰爭,結果多收點稅就被鬧獨立),導致大英在殖民心態上和其他強權的心態不太相同,如果說法葡西等殖民強權還著重於"同化當地人",導致對當地原生文化的壓迫,大英則根本把殖民當生意,東印度公司不是英國獨有,但是經營到變成掌握印度這還真不是其他殖民強權辦得到的事情,這也導致英國在"認賠殺出"這點上比起法國更優秀,後者在二戰後於越南的慘敗更說明了英國的戰略眼光優秀,敢於放手反而保障了自己的利益 那麼高精的殖民形式是這種嗎?其實看看長鬚之戰的描述就知道了,矮人王國與高精的戰鬥,在高精的殖民地死傷的可都是高精的軍隊,而不是從當地徵招的僕從軍(而大英經常幹徵招當地人當炮灰的事兒,包含八國聯軍時也是找日本人當主力),事實上從相關描述中也看得出,當地的高精城市中人口還真的多是高精,所以高精其實不是那種跑來當人上人的商業殖民,而是傳統文明中常見的武裝殖民,希臘如是,周朝對商朝屬地的殖民亦如是。 事實上從高精的兵制也看得出,高精是以公民兵形式招募部隊的模式為主,而非封建制度下對自由民的徵招,所以高精毫無疑問更接近傳統古典城邦的軍事體制,佐證在於高精的方陣陣型,英文就是馬其頓方陣的Phalanx(玩過中世紀2的高精內戰Mod的人應該就知道鳳衛和女王侍女都有開Phalanx的技能),而高精民兵的升級體系是從長弓兵升至長槍兵,也說明了高精更加重視近戰而非遠程。事實上,不論是中世紀2的高精內戰Mod、召喚戰鎚Mod或者現在的全戰戰鎚2,高精的弓手的遠程殺傷力確實都不怎麼樣,因為他們的破甲能力相當有限。 3.文化上的相近性 這些算是林林總總的部分,文化氛圍畢竟不好述說,每個人發現某些文化有特定相近之處而認為該奇幻種族是基於該文化也是很主觀的事情,但是高精確實有幾項非常希臘的特點: 高精的戰爭文化:高精尚武,但是又不喜歡戰神,這點和希臘人頗為相似,希臘人以傭兵為生者眾多,但是依然普遍厭惡戰神阿瑞斯,這點也是希臘人和羅馬人最明顯的區別之一,無怪乎羅馬人喜歡把希臘人視作軟弱的娘炮,而無視了希臘人曾經的傭兵文化。 高精的英雄人物:正牌的白獅隊長(而不是遊戲中那位,我喜歡把遊戲中那位叫作白獅副隊長),高精中力氣最大的柯希爾,故事裡經常用"摔跤"手段幹掉猛獸或者對手,毫無疑問原型正是希臘最受歡迎的英雄人物赫克力士(他的著名事蹟中恰恰就是空手勒死獅子的,這下大家知道為啥高精會設計出白獅這個兵種了吧?);或許是他沒出在遊戲才導致新人玩家忽略他的存在。事實上高精的英雄人物們是很有希臘神話和史詩中那些半神英雄的味道在的,比如艾那瑞翁不聽阿蘇焉之言而拔出了凱恩劍,就很有希臘神話中那幫子不聽諸神警告而一意孤行最後付出慘痛代價的英雄們的感覺在。 高精的學術氛圍:毫無疑問的白塔學術氛圍更類似希臘時代的自由風氣,因為GW把文藝復興之後那種冒著教會監督風險下偷搞禁忌實驗的學術圈氛圍留給了帝國。 高精海軍的作戰風格:毫無疑問的,不使用火炮的高精自然不能套用大英,以撞角和弩炮為重的風格更類似希臘式划槳船的風格,事實上觀察高精海軍船隻的狹長輪廓也會發現高精船隻更類似古典時代地中海平底船艦而非中世紀以降的大西洋尖底船的風格;當然高精有龍船這點,也讓他的核心戰艦有近現代的航母的味道在,從這點上說高精海精有類似大英的成分也不算太過份,雖然用這個當論點的人可能沒注意到高精撞沉黑方舟的那些紀錄正是靠龍船上的撞角搞的。 4.奇幻發展史層面 現代史詩奇幻公認的始祖是魔戒。或許很多年輕一輩不太接觸魔戒的世界觀,而僅僅看過其電影或正傳小說,但是精靈寶鑽中的故事才是魔戒世界觀的真正大綱,而精靈寶鑽的主角們正是魔戒的高等精靈的一支,也就是諾多精靈。這些自阿門洲回歸中土以討伐魔苟斯搶回寶鑽的精靈們在諾多至高王血系死後逐漸(與當地灰精靈一起)分裂為多個國度,對這些國度有認識的人就會發現中古戰鎚設計的高精10國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了魔戒中這些諸多精靈勢力的概念(雖然高精10國的文化和藝術風格不見得與魔戒中精靈諸國一樣,但是介紹高精10國的文字風格是很魔戒的),這使得高精10國與魔戒中的中土精靈諸國一樣具備團結對抗黑暗但是又互相暗流湧動的樣貌。 魔戒正傳三部曲的故事線發生在第三紀元末尾,而這恰恰是精靈遠離人類的時代,因為精靈依賴精靈三戒的力量維持的生活,在至尊戒被銷毀之後無法持續下去,故殘存的諾多精靈們也將西渡回歸高精們集中居住的阿門洲,這是神話遠去,未來將只餘留人類的時代。 而阿門洲的故事地位恰恰相當於亞特蘭提斯,a.k.a.理想國(當然有人要把被陸沉的努曼諾爾島算作亞特蘭提斯也行,但努曼諾爾的文化水準毫無疑問是低於阿門洲高精的),這也是為啥高精的奧蘇安本島是一塊大陸而不是一塊島的原因────始祖就寫成了大陸了,繼承者當然要好好學習一番啊。 而阿門洲和奧蘇安的相似之處還不僅僅在於他們都是奇幻版亞特蘭提斯,魔戒中阿門洲最後被至高神伊露維塔給摺疊到了普通人觸及不了的地方,而只有精靈知道如何航行到阿門洲────有沒有既視感?這正是奧蘇安迷霧防護機制的靈感來源,奧蘇安這個亞特蘭提斯變體正如阿門洲這種"海外仙境"一樣不可輕易抵達。 而奧蘇安還有一項與亞特蘭提斯傳說相近的特點,就是他也有陸沉的故事,也就是大分裂中暗精幹的事情,黑方舟的起源,大英可沒有這種故事。 5.與大英的相似性 其實高精的設計理念是古典文化大集合已經是早就有人說過了的,詳情請參照本吧介紹戰鎚尚未出但是有潛力出的非軍書種族的那篇精品。說了這麼多,那高精有沒有與大英的相似性呢?畢竟GW是英國佬啊,怎麼可能完全不受本國文化和歷史影響?其實還真是有的,長弓不說(他原文真的是Longbow),高精的政治體系其實就不是那麼的"希臘",諸多貴族的政治體系其實恰恰是與大英相近的,而且高精的貴族權責也確實和大英相近,高傲而引領了大英黃金年代的英國貴族們與高精的貴族何其相似應該是不用多說的,高精相當於是大英貴族的嘴臭版本。 而高精海軍佈武全球這點也確實與大英相似,尤其在印地一帶的殖民地更是給人如此印象,雖然海權帝國都有這種特徵,但是佈武印地,還得特別找時間去當地搞武裝祭典,強調印地的重要性,這個味道就真的很大英。 至於暗精地盤在地理上與北美的相似性就更不用多說了,很多人可能會把他跟英美歷史上的相愛相殺聯繫起來,這點很難否認,雖然我更認為這是因為GW沒地方塞暗精,只好把他塞到類似北美位置,否則難道還把暗精塞回舊世界讓帝國和巴托當冤大頭嗎?中南美位置也已經塞了蜥蜴人了啊。 另外一項與大英的相似性則是高精的衰落,這點上頗有大英帝國的餘暉的感覺,不論高精怎麼作,都無法挽回人類興起精靈衰落的事實────即便暗精誠心回歸或許也無法挽回,而這點也是和英美霸權之爭最大的差異,因為英國是撐不住軸心國的不斷挑戰而把霸權遞交給了美國,而不是如故事設定那樣兩精對抗而人類在舊世界崛起。 當然如果這樣一回顧,我想應該很多新人就能發現了,高精確實像希臘多於大英,這是為啥吧裡很多老玩家和懂奇幻的人都堅持高精是古典文化大集合而不是參照大英的緣故,因為不論從淵源、體系、氛圍或者設計理念來看,把高精理解為大英都是很不恰當的作法,對於理解高精在故事中的地位和表現沒有幫助。 對於高精像大英而暗精像美國的這種指涉,更像是在說GW忍不住把自己帶入文化優越的地位,但是這樣看事情的人,其實對於GW喜愛自嘲的行事風格是缺乏理解的。GW在文化理解上把自身帶入的位置其實是巴托尼亞和部分的帝國,前者是崇慕其騎士文化(當然還是免不了嘲諷落後的封建制度一番,雖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英國人對於擁有充足騎士的法國佬是羨慕嫉妒恨),乃至鎚版英國長弓兵和俠盜羅賓漢都是放在巴托的設定之中;後者則是其近乎工業革命的風格,事實上帝國之所以是戰鎚主角,也明顯是GW基於中世紀西歐心理上將神羅視為正統而設計的。
官方40K聯動 好像沒人水這個,但是某個外國youtuber的斯卡布蘭德檔刷出了鏈鋸劍,就真是40K那個Chainsword沒錯
不知道Ep8會不會出現人蝠? 畢竟原著第一集有出場過,而且現在不介紹人蝠之後也頗麻煩的吧?
怎麼最近老是有一堆星際的跨世界比較帖? 一堆小號跑過來不知道抱著什麼心態天天在跨世界對比?我建議提這種意見之前先去摸清楚雙方的產能差距再說 星際歷史吧老早考據過了這些問題,好兄弟看似砲灰,實則是泰倫菁英,整個泰倫也只配得出20萬套動力甲步兵而已,事實上不夠帝國一天的消耗,而這20萬套絕對不是泰倫一天的產能,而是幾年的累加 至於維京那玩意兒屬於絕對的笑話,任何可動結構絕對比不可動結構脆弱這是機械常識,你要弄一堆可動關節那就要有變成後勤地獄的準備,這不是戰力問題而是後勤問題,因為很大可能你的飛機飛不到前線就壞掉,或是戰爭中打不到一個月就因為後勤缺料而壞掉,可以說這玩意兒致命缺陷太大,任何正經的軍事科幻作品都不會寫這類型的東西,何況產能跟不跟得上帝國日常消耗還是問題;至於對於浪費珍貴的飛行員性命在地面這點我就不多說了...飛官一般都是校級,比起戰車長可能只有尉級可高多了,你要嫌自己軍官太多那是你的事情,別浪費別人時間,弄維京還不如正經的弄現在老美那種運輸機配火炮的打帶跑方案來得實用
果然,藏得太明顯,煙霧彈沒啥用 看了一下國外的review影片,連某up主的爸媽看了第6集之後都琢磨出來誰是真龍了,理由很簡單,其他人都有煙霧有拿到某種力量,就某個人表現最普通,這個藏得太明顯反而被看穿了
第六集的道門感覺很可惜 用了一般傳送門的概念,而不是像原著那樣不用導引的人就能用 影劇這樣改,就沒有贈送給巨森靈聚落的用意在了,沒有人能導引,那就根本用不了
[40K相關]翻譯混沌規則書的文章的時候發現的亮點 橋段是位在以前1988年&1990年的兩本《混沌國度》裡,介紹光明會和星辰之子的那段: 「 帝皇是人類的堅盾和拯救者。祂已經坐在黃金王座中無法動彈了10個千年,由無以計數的犧牲所維持。祂的心靈就是航天器所用的星矩信標;祂的意志將帝國綁在一起,並且透過帝皇塔羅指引其追隨者;祂是神及祂所屬種族的父親。祂已經犧牲了自身,放棄了祂無窮的生命來服務人類。祂的意志投入在保護人類本身,並且培育這個種族直到轉換成靈能種族的危險過渡期完結。 而帝皇的力量正在衰弱。祂的心靈,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抗亞空間恐怖的堡壘,正在崩壞。祂那曾經不可分割的意志正在碎片化;祂的靈能中的部分正在交戰;獨立的思維和感受在祂的心靈中崛起,從祂那時光摧殘的人格的渦流和碎片中顯現。那些祂曾在數千年前拒絕掉的邪惡念頭終究回歸,在祂沉默的時刻縈繞其心。 祂清醒的心靈仍在控制中,但,一年又一年,祂的夢境和亞空間視野在變得更加清晰。混沌的誘惑,是向休憩和輕鬆的投降,在每個世紀中都在一點點增強。好意被帝國權力的現實所腐化;對於過往決策的罪惡感和羞恥心在這些世紀中不斷增長。而人類仍然一如往常的倔強,並且正在轉投混沌,儘管帝皇和其僕從已經盡了一切努力。 在這一切之外,帝皇能夠看到正在降臨的危難。終將有個時刻,當祂惡化到一個點上,祂將不再能夠持續下去,儘管有著百萬靈能者的支撐。祂的心靈將會徹底破滅,而祂強加在自身上的指引人類的任務終將徒勞無功。人類,作為新興靈能種族,將落入混沌之手。 」 所以 1.人類將晉升為靈能種族,帝皇在引導這個過渡,這是30年前就寫好的設定,《人類之主》裡的描述只是在回收這個設定 2.雖然這幾年都沒明說,但是按照30年前的設定就很明白了,帝皇的人格正在像瑪格努斯一樣碎片化 這其實能說明為啥他不能保留自己外顯的假象了,因為那個"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最理想的帝皇"的能力可能也跟著碎了 3.帝皇作的某些決策可能是有誤的,他自己也知道,所以會有罪惡感&羞恥感 至於為啥有錯?先不說人本身就必然會犯錯,人格的碎片化本身就會讓他變得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所以審判庭的誕生既可能是出於理智&不得不然("好意被帝國權力的現實所腐化"),也可能單純是糟糕的人格碎片幹的.... 至於"罪惡感&羞恥感"這段,所以說帝皇真的有情感,但是按照這個碎片論,基里曼能看到的可能只是他殘存的理智.... 4."祂曾在數千年前拒絕掉的邪惡念頭終究回歸"&"混沌的誘惑",別裝了,瑪拉,我知道是你 5."祂的夢境和亞空間視野在變得更加清晰",30年前GW沒有大裂隙的這種想法,所以其實這是在說帝皇正在死去,對應的是靈族,靈族死者在死去時能夠看清亞空間,所以會對亞空間有極大恐懼 亞空間視野變強不是單純靈能變強的結果,或者說單純環境變得更適合亞空間的結果,而可能是"身體和靈魂的關聯性"正在斷開的一種表現 所以這幾年的新版劇情哩,帝皇一直顯靈可能真不是好事,這真的說明他的身心靈在崩壞
翻譯混沌文章的時候發現的亮點 橋段是位在以前1988年&1990年的兩本《混沌國度》裡,介紹光明會和星辰之子的那段: 「 帝皇是人類的堅盾和拯救者。祂已經坐在黃金王座中無法動彈了10個千年,由無以計數的犧牲所維持。祂的心靈就是航天器所用的星矩信標;祂的意志將帝國綁在一起,並且透過帝皇塔羅指引其追隨者;祂是神及祂所屬種族的父親。祂已經犧牲了自身,放棄了祂無窮的生命來服務人類。祂的意志投入在保護人類本身,並且培育這個種族直到轉換成靈能種族的危險過渡期完結。 而帝皇的力量正在衰弱。祂的心靈,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抗亞空間恐怖的堡壘,正在崩壞。祂那曾經不可分割的意志正在碎片化;祂的靈能中的部分正在交戰;獨立的思維和感受在祂的心靈中崛起,從祂那時光摧殘的人格的渦流和碎片中顯現。那些祂曾在數千年前拒絕掉的邪惡念頭終究回歸,在祂沉默的時刻縈繞其心。 祂清醒的心靈仍在控制中,但,一年又一年,祂的夢境和亞空間視野在變得更加清晰。混沌的誘惑,是向休憩和輕鬆的投降,在每個世紀中都在一點點增強。好意被帝國權力的現實所腐化;對於過往決策的罪惡感和羞恥心在這些世紀中不斷增長。而人類仍然一如往常的倔強,並且正在轉投混沌,儘管帝皇和其僕從已經盡了一切努力。 在這一切之外,帝皇能夠看到正在降臨的危難。終將有個時刻,當祂惡化到一個點上,祂將不再能夠持續下去,儘管有著百萬靈能者的支撐。祂的心靈將會徹底破滅,而祂強加在自身上的指引人類的任務終將徒勞無功。人類,作為新興靈能種族,將落入混沌之手。 」 所以 1.人類將晉升為靈能種族,帝皇在引導這個過渡,這是30年前就寫好的設定,《人類之主》裡的描述只是在回收這個設定 2.雖然這幾年都沒明說,但是按照30年前的設定就很明白了,帝皇的人格正在像瑪格努斯一樣碎片化 這其實能說明為啥他不能保留自己外顯的假象了,因為那個"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最理想的帝皇"的能力可能也跟著碎了 3.帝皇作的某些決策可能是有誤的,他自己也知道,所以會有罪惡感&羞恥感 至於為啥有錯?先不說人本身就必然會犯錯,人格的碎片化本身就會讓他變得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所以審判庭的誕生既可能是出於理智&不得不然("好意被帝國權力的現實所腐化"),也可能單純是糟糕的人格碎片幹的.... 至於"罪惡感&羞恥感"這段,所以說帝皇真的有情感,但是按照這個碎片論,基里曼能看到的可能只是他殘存的理智.... 4."祂曾在數千年前拒絕掉的邪惡念頭終究回歸"&"混沌的誘惑",別裝了,瑪拉,我知道是你 5."祂的夢境和亞空間視野在變得更加清晰",30年前GW沒有大裂隙的這種想法,所以其實這是在說帝皇正在死去,對應的是靈族,靈族死者在死去時能夠看清亞空間,所以會對亞空間有極大恐懼 亞空間視野變強不是單純靈能變強的結果,或者說單純環境變得更適合亞空間的結果,而可能是"身體和靈魂的關聯性"正在斷開的一種表現 所以這幾年的新版劇情哩,帝皇一直顯靈可能真不是好事,這真的說明他的身心靈在崩壞
其實進攻渾沌魔域並非不可能 別忘了秩序神也有自己的神域啊 想想神恩系統還特別在特洛伊測試,說不定這是個有雙重正向效果的玩意兒,一方面是玩家自己求得Buff,一方面是積攢力量可以去混沌界替自家主神打一波 反過來說混沌說不定也是類似的概念,不用等魔風突變了,靠神恩硬開傳送門不是更讓玩家能玩得爽嗎?
愚人節玩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i.redd.it%2Fao6krfi4ujq61.jpg&urlrefer=53ff2bcc484b63cae5cf343fc1a59a85 Reddit上的新消息,Grace表示Cathay不是戰鎚3的可玩陣營,這....
Nutaku新遊war of venus(愛神之戰) 試驗了一下,黃的部分比較侷限,不是動圖不說,也沒有相應的配音 優點嘛,戰鬥節奏還行,而且可以自動,比某些一定要自己打才能玩的遊戲方便一些 然後這遊戲有爆衣系統,這個倒是真的少見的,但效果是把你+星(3星以上)的時候拿到的黃圖修改一下貼上去而已,所以雙方3星+的卡打一打都能看到爆衣的情況
下一版本會不會隨著DLC強化攻城戰? 畢竟黑方舟攻城戰有了,CA又說會試著強化攻城戰。有沒有可能隨著新DLC的更新一起出? 我覺得參考咕嚕在帝國的戰績,什麼拆神廟屋頂來造戰車之類的,把攻城戰中的中央廣場佔領變成分城區佔領可能也會有意思些,攻方如果有佔領過某城區,就算最後沒贏,也能造成該城區建築毀損,給守軍更大的壓力分兵防守
混沌4神的地位(懶得翻,只有原文) Eventually tiring of the vastness the gods at last laid aside their differences and determined to create a reality for their mutual pleasure. They took turns naming the laws they would make for the place: The Warrior ruled that the strong would always dominate the weak. He did this because he knew his followers would triumph as they were mighty and warlike. The Prince decreed that the heart would always rule over the head. He did this because he knew that the honeyed tongues of his followers would be able to sway their enemies through desire. The Deacon demanded that all beings should be mortal, so that which lived must inevitably die. He did this because he knew that then all would ultimately come to rest within the narrow houses of his domain. The Magus forbore to name any single rule of his own and instead reserved the right to make exceptions later as he saw fit, with much grumbling from his fellows. The gods were satisfied that they had shaped the crude frame upon which mortal life would be borne, each taking a part of it eternally as their own. They went on to shape the universe as they saw fit. They made a thousand times a thousand laws; that things fall down and not up, that fire needs air to burn, that rock should be solid, that water should flow, on and on they went, now trying to outdo one another in the many ways to bring restriction upon the formless void. Their laws crystallised inside the primordial ocean and became the skein that we know as the loom of fate, and upon that skein the detritus that we know as Reality began to gather. 其實混沌規則書蠻多相關暗示的,比如說4神能在亞空間中創造任意的宇宙...存在亞空間中的永恆之井是宇宙時空的起源...etc.這類設定,而這篇算是講得最直白的了 很多人一直沒搞懂,比如說40K的古聖搞亂了亞空間、靈族縱慾導致色孽誕生,這些是從實體宇宙的角度去看的,就像量子力學中經典的雙縫實驗,究竟是否因為觀察者的干擾,而造成了光的物理表現的改變?從實體宇宙去看,"亞空間因為實體宇宙的改變而動亂"這是表徵,但是不代表事實如此,對於不講時空的亞空間而言,焉知因果是否相反? 究竟是古聖的干擾造成了混沌4神,還是古聖的干擾導致眾生得以看到混沌4神的某些面貌,我覺得那些沒怎麼看過混沌規則書的人可以自己回頭想想。就像量子實驗的觀察者效應,是因為觀察者導致了光從波粒性中二擇一,還是波粒性本就存在,而觀察者的干擾只是導致自己看到了其中一部份現象?
怎麼這幾天總有"這遊戲抄襲魔獸"的釣魚帖? 而且连标题都是一字不改,是哪来的机器人还是哪个闲得**的天天在换小号钓鱼?
官方靈能覺醒的鈦短篇太慘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arhammer-community.com%2F2020%2F02%2F03%2Fpsychic-awakening-in-harmony-restored%2F&urlrefer=fe5747a5100a35b0e36ffce2a833f457 人類鈦協軍視角,結果最後所有鈦的異族盟友都慘遭屠殺,原因是為了之前揭露過的鈦星人亞空間新神 這個結尾蠻反諷的,這下信奉For the Greater Good的人們真的被"為了大局"了
友情提醒:Cunt Wars有聖誕活動結束的一次抽獎 應該說是兩個獎品的樣子,一個是很普通的抽獎,只是卡池都不是平常的League人物,而是活動人物 另一個抽獎活動就猛了,隨選兩隻你想要的傳奇去抽,裡頭會抽到的傳奇就只有你選的這兩個而不會有不想要的雜魚,其他選項內容類似活動會有的Bonus箱,不過運氣不好的話有可能沒抽中。沒抽中的話可以花499寶石抽一次或花3000寶石來10抽
Cunt War的Titania太強了 今天幸運抽到了Titania,直接替換掉了我的Ice Berg,我的牌組戰力瞬間翻了一個檔次,Titania的能力太強勢了,Evasion意味著她卡著那一線上所有遠程,包含他們的攻擊性能力都無效,然後隊伍裡的女性還每回合加血加攻...我印象中以前她除了Evasion固定有之外,沒這麼強勢,看來是這個版本重新修改了她的技能了,就像之前某一版本把Aphrodite從廢卡瞬間升成神卡
終於歐了一把,必須分享一下 這角色出了這麼久終於抽到了。嘖嘖,用寶石抽從來沒抽中過,結果還是活動破關獎勵抽中的
CA有可能在三代出來之前強化混沌嗎? 如題,在想說三代混沌派系一定會有機制大改,畢竟4神信仰不同而且還有個混沌不分,如果CA想再作細一點還有些小邪神可以搞,總之應該會是個加強混沌的好機會,那這樣的機制有可能在3代出來之前先給2代跟上嗎?
[閒聊]三國的系統有沒有可能反哺戰鎚3? 眾所周知,三國不少過往歷史作沒有的系統,是CA在戰鎚三部曲中嚐到甜頭之後大力強化的,比方說比戰鎚這款奇幻作都還無雙的傳奇領主。三國作為戰鎚2之後才出的正作,從戰鎚1戰鎚2中汲取教訓強化玩家感興趣的特點無可厚非,但戰鎚3應該會在近期宣布消息,它必然會在三國出了好幾款DLC之後才可能上市(甚至才出宣傳片),那麼三國的系統有沒有可能給戰鎚3帶來什麼啟發呢? 個人認為三國最大的玩點其實就是那個像Pokemon一樣的"名將收集"系統,包含人物關係網、招募人才...etc.,而大家也知道,戰鎚本體作為一款超過30年的老牌桌遊,其實也累積了很多角色,雖然有的不過是一筆帶過,但即使寥寥幾筆的角色中不少也有非常有特色的角色特質,比如: https://tieba.baidu.com/p/5770106463 https://tieba.baidu.com/p/5826018390 https://tieba.baidu.com/p/5919628067 甚至在ET的故事線中GW也不忘給其中被可怖的作者們遺忘多年的許多角色出個場+發個便當,而玩家們往往也在抱怨角色出得不夠完整。 那麼,CA有沒有可能把這些角色放入呢?在先知與巫師的DLC更新中CA讓首代魔蟾克大師用傳奇事務官的形式出場,說明CA的確有意補上一些人物,那麼他們有沒有可能在戰鎚3透過三國中驗證過的人物關係網系統,來給這些人物出場的可玩性呢? 尤其混沌陣營的天生互毆的混亂特性,更是可以在人物關係網上添上一筆,或者各位認為有什麼三國的新系統可以帶入到戰鎚三部曲中,而毫無違和感,甚至大幅添色呢?在這懇請諸位一同暢想其可能性
Crystal Maidens(水晶少女)周末活動────無限體力 這次更新後官方宣布本周周末是無限體力週末,所有關卡能量消耗是2,回復體力速度大概是20秒回1點,基本可以看作無限體力,不過缺點是各屬性水晶(Crystal)和Gacha球(Gacha Orb)的產量大幅下降,但裝備的掉落率和錢的數量看來是沒變,可以當作刷裝/刷經驗/刷錢的好機會
Cunt Wars第一次打贏Pit傳奇Boss 去年10月底開始玩,無付費也無作弊,這次眼看深坑的傳奇Boss沒有限制輸出的能力,趕快連開了兩次公會的加成把手下都起碼+個20血20攻,拼輸出的結果終於成功在今天截止前最後一次機會打出最後一擊,不過可惜沒拿到最想要的傳奇卡,嘖嘖。 總之特地來秀一下,現在低階玩家在深坑模式不再不可能打爆傳奇Boss了
官方文章小翻譯:John French探討關於凱洛斯‧命運編織者的設定 譯者序言:John French,GW旗下的知名作者,作品主要在40K一側,包含《荷魯斯叛亂》系列中的《塔蘭》系列小說,也包含《行商浪人》和《死亡守望》等RPG規則書,他的看法基本上可以視為官方意見。 標題:「懼怕未來...John French對於命運編織者的思考」 序言:隨著這週凱洛斯‧命運編織者自亞空間浮現,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對這個惡魔謎團知道得更多,所以找到了黑圖書館作家John French────《命運編織者》一書的作者────來告訴我們他的所知。 (譯註:自亞空間浮現指的是當時新上市的小說《命運編織者》) John: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不是很棒嗎? 不需要再有擔憂、不會再有不確定性。你會知道每個機會的結果。你將能夠完美地作出計畫。你永遠不會被驚訝到,也永遠不會犯錯。 等等,哲學家先生,我點進這個網站是因為圖片上有隻雙頭鳥型惡魔────你到底在說什麼? 不錯的看法,但等我說完,我們將踏上的旅程絕對是關於一隻雙頭惡魔的,而剛才所說的那些關於未來的事情很重要,相信我。 「永恆之井」 凱洛斯‧命運編織者────有著雙頭惡魔的名聲────是奸奇的預言官。故事是這樣說的:所有時空都起源於也將終於永恆之井內,而這口井恰恰就座落在奸奇的不可能要塞中央。一個存在能夠藉著落入永恆之井內而得到對所有維度所有時間的所有造物的瞭解。顯然地,奸奇不可能進入此井卻不受毀滅的風險。所以它並不親身前去,而是把它的臣子────也就是不幸的凱洛斯────丟進井內深處。 凱洛斯並未因此而遭到毀滅,但他還是被改變了。自井中現身的那個存在枯萎憔悴,而且取而代之的是,他不再是一顆頭了,現在他有了兩顆頭。一顆頭只會道出謊言,而另一顆頭只會道出真相。這兩顆孿生頭顱能夠看到所有未來和所有過去,每一顆頭都能看向時間流的其中一個方向,但兩顆頭都看不到現在。因為這樣的改變,據說凱洛斯‧命運編織者就永遠坐在了奸奇身旁,述說著關於過去和未來的真相與謊言,而它的話語則被九乘九個其它的萬變魔君所記錄。 這便是凱洛斯‧命運編織者的故事,也是那種發瘋凡人可能會對於亞空間生物作出的典型描述。 但是────當然總是會有個"但是"────這個令人愉悅的關於井啊神祇啊的小故事有個問題,而那個問題就是矛盾。 「惡魔矛盾」 惡魔不是活著的生物。它們每個都是一尊黑暗神祇的力量和本質的一個面向。它們是半獨立的,但它們最終都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整體的一片碎片。混沌的凡人僕從也只是黑暗諸神的的奴隸,他們的心靈和身體都被亞空間所扭曲,但他們仍然能夠作出決定、感到希望、作夢和感到絕望。他們可以策劃和背叛。那樣的凡人獨立性,正是最終使諸神渴望其靈魂的緣由。 所以那又留給了凱洛斯‧命運編織者什麼呢?奸奇想要探入永恆之井但又不想冒險親自前往,所以派出了它的其中一隻惡魔,而這惡魔又是它的一部份......而現在凱洛斯‧命運編織者知道了比奸奇本身還要更多的未來,但又是作為它的一部份而存在著。這又如何行得通? 答案是它行不通。這不合理────因為那會表示奸奇既知道所有過去未來,又不知道所有過去未來。那意味著它的一部份是,在某種程度來說,比它的其餘部份更加強大。 而那是沒問題的。 那沒問題是因為凱洛斯‧命運編織者,以及永恆之井的故事,僅僅是那樣;這是個講述凡人心靈無法瞭解的事物,而僅能透過隱喻描述的故事。永恆之井僅僅是個名字。沒有那樣一個大洞存在於一個不存在的永遠下行的要塞中央。奸奇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在聆聽其惡魔的話語。所有這一切僅僅是對於亞空間中那廣大、無形但又充滿惡意的部份的膚淺描述。事實真相其實無法得知。 那真酷不是嗎? 不過... 即使接受了隱喻的說法,奸奇似乎仍然又知道又不知道所有未來。它讓這隻惡魔,凱洛斯,成為它知道未來的那一部份────但為什麼? 嗯,我認為那是因為不這樣就會破壞樂趣。畢竟,它是魔法之神、也是變化之神、又是陰謀之神,更是命運之神和操弄之神。矛盾並不僅僅是它計畫中的一部份,而根本是它的一部份。它喜歡看到巨大的謀劃突變、改變、失敗並成功。如果它知道了結局,又怎麼會有驚喜的空間存留,又怎麼可能還有變化呢? 如果你準確知道將要發生的事情,那你基本上就已活在未來;那會變得平淡且,無可避免地,無趣。所以,也許奸奇創造出命運編織者是因為,若不然,它就沒法享受觀看並操弄接下來將要發生之事了。 而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呢? 隨著第41個千年更趨黑暗,奸奇的預言官往外看向黑色的地平線。而它看到了什麼呢? 在鄰近現實界那被稱為大漩渦的流血傷口的諸多世界上,星語者們尖叫著關於帶羽之主和雙聲先知的景象。他們尖叫著關於血和黑暗和希望和英雄的事情。但如果這些夢境不過是命運編織者的聲音,那麼哪些是真相,哪些又是謊言呢? 我不知道,但我等不及要去找出答案了。
官方文章小翻譯:John French探討關於凱洛斯‧命運編織者的設定 標題:「懼怕未來...John French對於命運編織者的思考」 序言:隨著這週凱洛斯‧命運編織者自亞空間浮現,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對這個惡魔謎團知道得更多,所以找到了黑圖書館作家John French────《命運編織者》一書的作者────來告訴我們他的所知。 (譯註:自亞空間浮現指的是當時新上市的小說《命運編織者》) John: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不是很棒嗎? 不需要再有擔憂、不會再有不確定性。你會知道每個機會的結果。你將能夠完美地作出計畫。你永遠不會被驚訝到,也永遠不會犯錯。 等等,哲學家先生,我點進這個網站是因為圖片上有隻雙頭鳥型惡魔────你到底在說什麼? 不錯的看法,但等我說完,我們將踏上的旅程絕對是關於一隻雙頭惡魔的,而剛才所說的那些關於未來的事情很重要,相信我。 「永恆之井」 凱洛斯‧命運編織者────有著雙頭惡魔的名聲────是奸奇的預言官。故事是這樣說的:所有時空都起源於也將終於永恆之井內,而這口井恰恰就座落在奸奇的不可能要塞中央。一個存在能夠藉著落入永恆之井內而得到對所有維度所有時間的所有造物的瞭解。顯然地,奸奇不可能進入此井卻不受毀滅的風險。所以它並不親身前去,而是把它的臣子────也就是不幸的凱洛斯────丟進井內深處。 凱洛斯並未因此而遭到毀滅,但他還是被改變了。自井中現身的那個存在枯萎憔悴,而且取而代之的是,他不再是一顆頭了,現在他有了兩顆頭。一顆頭只會道出謊言,而另一顆頭只會道出真相。這兩顆孿生頭顱能夠看到所有未來和所有過去,每一顆頭都能看向時間流的其中一個方向,但兩顆頭都看不到現在。因為這樣的改變,據說凱洛斯‧命運編織者就永遠坐在了奸奇身旁,述說著關於過去和未來的真相與謊言,而它的話語則被九乘九個其它的萬變魔君所記錄。 這便是凱洛斯‧命運編織者的故事,也是那種發瘋凡人可能會對於亞空間生物作出的典型描述。 但是────當然總是會有個"但是"────這個令人愉悅的關於井啊神祇啊的小故事有個問題,而那個問題就是矛盾。 「惡魔矛盾」 惡魔不是活著的生物。它們每個都是一尊黑暗神祇的力量和本質的一個面向。它們是半獨立的,但它們最終都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整體的一片碎片。混沌的凡人僕從也只是黑暗諸神的的奴隸,他們的心靈和身體都被亞空間所扭曲,但他們仍然能夠作出決定、感到希望、作夢和感到絕望。他們可以策劃和背叛。那樣的凡人獨立性,正是最終使諸神渴望其靈魂的緣由。 所以那又留給了凱洛斯‧命運編織者什麼呢?奸奇想要探入永恆之井但又不想冒險親自前往,所以派出了它的其中一隻惡魔,而這惡魔又是它的一部份......而現在凱洛斯‧命運編織者知道了比奸奇本身還要更多的未來,但又是作為它的一部份而存在著。這又如何行得通? 答案是它行不通。這不合理────因為那會表示奸奇既知道所有過去未來,又不知道所有過去未來。那意味著它的一部份是,在某種程度來說,比它的其餘部份更加強大。 而那是沒問題的。 那沒問題是因為凱洛斯‧命運編織者,以及永恆之井的故事,僅僅是那樣;這是個講述凡人心靈無法瞭解的事物,而僅能透過隱喻描述的故事。永恆之井僅僅是個名字。沒有那樣一個大洞存在於一個不存在的永遠下行的要塞中央。奸奇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在聆聽其惡魔的話語。所有這一切僅僅是對於亞空間中那廣大、無形但又充滿惡意的部份的膚淺描述。事實真相其實無法得知。 那真酷不是嗎? 不過... 即使接受了隱喻的說法,奸奇似乎仍然又知道又不知道所有未來。它讓這隻惡魔,凱洛斯,成為它知道未來的那一部份────但為什麼? 嗯,我認為那是因為不這樣就會破壞樂趣。畢竟,它是魔法之神、也是變化之神、又是陰謀之神,更是命運之神和操弄之神。矛盾並不僅僅是它計畫中的一部份,而根本是它的一部份。它喜歡看到巨大的謀劃突變、改變、失敗並成功。如果它知道了結局,又怎麼會有驚喜的空間存留,又怎麼可能還有變化呢? 如果你準確知道將要發生的事情,那你基本上就已活在未來;那會變得平淡且,無可避免地,無趣。所以,也許奸奇創造出命運編織者是因為,若不然,它就沒法享受觀看並操弄接下來將要發生之事了。 而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呢? 隨著第41個千年更趨黑暗,奸奇的預言官往外看向黑色的地平線。而它看到了什麼呢? 在鄰近現實界那被稱為大漩渦的流血傷口的諸多世界上,星語者們尖叫著關於帶羽之主和雙聲先知的景象。他們尖叫著關於血和黑暗和希望和英雄的事情。但如果這些夢境不過是命運編織者的聲音,那麼哪些是真相,哪些又是謊言呢? 我不知道,但我等不及要去找出答案了。
Death of Hope序章預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0nEBYrEngH4&urlrefer=ce9c5a195474a93184b757109899b7ee 油管上的半分鐘影片,內容沒什麼,不過場地和當初的宣傳片場景的確不同就是 記得作者說過預計12月會發序章
測試測試 圖片上傳測試
反射盾/離子盾的Lex條目翻譯 本篇接續1年半前我對虛空盾的翻譯,這些都是當時條目下的"相關文章"。如果不知道相關內容,建議先去看過,因為第一篇就已經預設了你讀過虛空盾的設定了: 「 反射盾(譯註1.) 反射盾是帝國虛空盾科技的一種修改版本,被闇鴉護衛使用來從敵人眼中隱藏他們的船隻。本質上反射盾是一種逆虛空盾,其校準到更高的容許偏差(譯註2.)並重新指向內側,故而使所有該船隻產生的物質和能量都偏轉到亞空間中。這有效地使闇鴉護衛的船隻在反射盾啟動時對所有偵測手段免疫,因為即使自船殼反射的可見光亦被偏轉,而也因為其低度的能量需求,反射盾能夠無限地保持運轉。當啟動時,一艘鴉衛船隻將會在從裸視和掃瞄儀面前徹底隱形之前出現短暫的閃爍。 一項使用反射盾的嚴重不利面是其會顯著降低一艘船隻的感應器的能力,基本上讓他們處於半盲。不像傳統的虛空盾,其也不對攻擊提供防護,且可能需要數分鐘以讓虛空盾投射器(譯註3.)在兩種模式間切換。除此之外,反射盾還有相對低的能量閾值,超過此值後其將不在有效。一艘船的反應爐最多能在半運轉狀態下而還能維持隱形。 譯註1:Reflex Shield的翻譯,reflex指的應該是光波/電磁波的反射。我也在想有沒有更適合的翻譯,比方說映射盾之類的。 譯註2:Tolerance的翻譯,這詞一般是指"耐受度",不過在科學方面更可能指的是"容許偏差",因為虛空盾技術到底算哪方面的科技很難說,所以也沒法去用對應的學科查對應的用詞,只能說兩個意思都是可能的,但我認為容許偏差是比較可能的意思。 譯註3:Void Shield Generator,前面翻成虛空盾投射器過了,這裡照舊翻;不過也可能有人翻成虛空盾產生器或者虛空盾發電機之類的,這隨便,總之就是產生虛空盾這種力場的機器就是了。 」
裁罰者(泰坦)的Lex條目翻譯 本篇接續之前AI和機魂篇Lex條目翻譯(沒看過的自己去找囉),當時承諾過下個翻譯的就是這台泰坦 「 裁罰者(譯註1.) "以邪神與亞空間之命運的名義,以偽帝之死和垂亡群星的名義,我們向你,戰帥阿巴頓,混沌寵兒,眾人唾棄者,帶來這項獻禮。因為現今正是那最終之火燃燒的終末之日,是那吞噬銀河的黑色焰火,是那溺亡生命的亞空間風暴、是終焉之刻(譯註2.)亦是混沌之銀河的黎明之日。我們向混沌諸神及其使者,掠奪者阿巴頓,宣示效忠,以此獻禮,望其向屍皇追隨者投以恐懼,並使他們於其中得睹死亡真容。"(譯註3.) -----------------------------------------來自喀羅尼亞(譯註4.)的加密訊息 裁罰者級雙足武器平台是在喀羅尼亞星球上找到的一台腐化的AI(譯註5.)STC泰坦。 歷史 裁罰者是在黑暗科技年代被創造出來的,也是原初的泰坦設計,所有新的變種型號都不過是嘗試複製裁罰者規格的破碎成果。它本來是在黑暗年代失落於鑄造世界喀羅尼亞上,並且哪怕在數千年之後當該星球被拉入亞空間時也仍是失落狀態。當其在亞空間之內的時光,這台泰坦和黑色軍團締結了一項契約:藉由容許一隻惡魔附身它,它將被亞空間所強化。幸虧(譯註6.)亞空間的不穩定本質,裁罰者在亞空間中待了一個千年,也忘卻了這段時間發生的大多事情────包含其被附魔的事實。當該星球在一個世紀之後自亞空間重新回歸,裁罰者級又被一支由仲裁者阿拉里克率領的灰騎士軍隊重新發現。當與阿拉里克對質時,裁罰者並不相信其被附魔,直到附魔這台泰坦的惡魔出現並被阿拉里克斬殺,阿拉里克才說服了它這項事實。然後阿拉里克便摧毀了裁罰者,而他的袍澤杜馮和豪爾凡(譯註7.)則摧毀了該泰坦的STC,以免兩者落入附近的混沌軍隊之手。此種泰坦的STC殘片則被機械庭所收集用以歸檔和研究。 描述 裁罰者的外觀和標準的帝國泰坦不同之處在於其頭部並非自胸部位置前突而是真的在肩部之上。這台泰坦被註記為比近年的設計顯著地強大。裁罰者在所有已知泰坦中不單是外觀獨特,也是在於其是唯一已知由AI所控制的泰坦,以及唯一已知以STC製作的泰坦。 武備 一門發射惡魔的雙聯火砲 一門泰坦級的動力拳套 其他參見 混沌泰坦 帝國泰坦 譯註1:Castigator的翻譯,騎泰中有個同樣叫Castigator的玩意兒,我看翻譯是翻成懲罰者,不過注意,這兩者雖然同名,但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 譯註2:End Times的翻譯,中古戰鎚的結束用的也是同一個詞。 譯註3:個人不很擅長文言文,勉強翻譯一下,橫豎這段也不是這篇的重點,各位就姑且看看唄。 譯註4:Chaeroneia的翻譯,這個地名梗應該是亞歷山大18歲時協助他爸,以騎兵統領的身分大破希臘聯軍的喀羅尼亞Chaeronea戰役,位於維奧蒂亞。 譯註5:注意這裡特意強調AI,這台泰坦可是有自主學習和判斷能力的。 譯註6:原文用Thanks to,雖然這種開頭語一般翻譯的時候也是翻成"由於/因為",但其"謝天謝地"之意亦是流淌而出。 譯註7:Dvorn個人翻譯成杜馮,《灰騎士》小說的翻譯翻成多爾翁;Haulvarn個人翻譯成豪爾凡,《灰騎士》小說的翻譯翻成郝瓦恩。兩人都出現在該小說第5章。 一點個人看法是,可以注意到哪怕是黑暗科技年代,也有泰坦這種雙足武器,也使用泰坦級的動力拳套,這說明哪怕DAoT的武器上限多麼毀天滅地,他們也是得上肉搏機甲的....靈族泰坦也是個例證(雖然肉搏武器罕見得多),不信泰坦更信空軍那套的Tau看起來則正要走上這條路子,三者又一貫地擔任了鎚子裡老中青三代的對照組。 最後,裁罰者的內容來自Dark Adeptus,《黑暗奴僕》這本小說,這是灰騎士系列的一部份,好像沒聽說有人翻譯就是(我也沒看過)。 」
(水)目前鎚子全戰的發展趨勢 我覺得現在已經有好幾個八峰山級別的混戰地了,未來如果一一補上各路英雄好漢怕不是大地圖上處處八峰山...
隔壁的綠皮軍務部 https://tieba.baidu.com/p/5909832983 這次基賊綠皮和誤信混沌的綠皮都出現了 但總而言之他們還是綠皮,Waaaaagh!!!
外國猜測VC第4個LL 按照外觀推測可能是阿拉比的Silver Princess(媽的又一個連Wiki都查不到的人物,真不知道CA是在哪本書挖到的) 如果這個猜測正確的話就會是第一個出場的拉彌亞姐妹會LL
(水)本次DLC老外的搞笑評論 Shame Harkon never realised that the true One Piece was the adventures and friends he made along the way. 可惜哈孔從沒瞭解到真正的大秘寶就是他的冒險和冒險途中交到的朋友 (註:宣傳片台詞裡講說要把古聖遺物一片片找回來,恰好說了句One piece,也就是海賊王漫畫的英文) 然後其實重點在這句: I'm down to write +800 chapters about Harkon's adventures in the grand campaign. 我準備要寫800+關於哈孔在大戰役地圖的冒險的文章 有人想來用加勒比海盜或者海賊王的風格寫戰報的嗎?
我來猜葯!! 個人猜測不負責任 新葯會是阿比恩的聖物(乃至傭兵)+Dreadfleet海盜,全球海上尋寶開始,海戰可能會有,也可能只會是簡單的登陸戰
(隔壁吧)敵在軍務部 https://tieba.baidu.com/p/5902252698 今日的每周一篇內容:軍務部被特戰小子洗劫了
葯品文件個人小翻譯 方便大家理解一下內容: 「 將軍, 我已找到你所在尋找的。 這件物品由一位古董商所有,此人總是在鏽蝕港的碼頭進行他的生意。 不要被他看似衰老的外表或者他的店面所愚弄────儘管他的其餘貨物與之(譯註:指開頭要找的那件物品)毫無可比性,他仍然很清楚他所擁有東西的價值。 不過,你應該盡快────你的對手也已得知其位置,而且很快會到來。 因為渴望我們毀滅的那些破碎心靈,還有風暴塞壬本人正在行動,我建議你盡快啟航。 你的, Gerbild Klemme 」 老外猜測一是盧瑟哈孔(破碎心靈),二是薩圖沙那位女性變種人海盜船長(風暴塞壬,某權貴換上的新頭像,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指殭屍海盜那邊的可用兵種塞壬),所以的確很高可能是多陣營的海盜組合包DLC
我是沒特別關注過官方百科,不過船隻方面 官方百科好像有船隻的招募費、維持費和招募所需回合數的條目了....是真的海戰確認還是只是一代的老資料?目前只看到1代初始6族有船隻資料,看著像是老資料
機魂的Lex條目翻譯(AI晚點翻) 機魂 機魂是對他們科技中的內部運作和自動化系統的指稱。這些和AI不同,因為不像前述的AI,機魂缺乏自我改進的能力。對所有帝國科技中機魂的維持和運作都由機械庭的科技神甫們來監督。 概觀 這項先進系統由載具內部生體和機械部件的結合構成,在本質上被用作自動系統。並非所有載具都有裝上這種系統,但有裝上這種系統的能夠在沒有乘員的情況下完全自行運作,並取得一些成績。機械庭相信機魂能夠被宗教儀式影響,並在天性上更加接近獸性,能夠表現出諸如憎恨或者頑固之類的情緒。尤其泰坦和騎士的機魂更因其強烈程度(譯註1.)而被敬重,並且需要精巧的喚醒和馴順儀式。藉由王座室(譯註2.)之類的裝置,這些引擎的駕駛員可以直接和機魂連結。 機魂的加入有益於比方說乘員全亡或乘員全數被癱瘓的情況,因為這些自動系統能夠接管該載具來發射其武器並駕駛(假如系統本身還能運轉的話)。然而機魂並不能完全取代受訓過的人類駕駛(走到那種程度就很可能會侵犯帝國對於憎惡智能的罪刑,並可能獲得審判庭的注意)。 其中兩類最先進且最強大的機魂能在蘭德掠奪者和空降倉中看到。空降倉會使用其能力來處理路線修正並避免撞入危險地形或者防空砲火。一旦落地,它會重設(譯註3.)所有邏輯處理給其內任何武器,將之改成目標獲取及射擊。蘭德掠奪者的機魂能夠在短期內實質上控制整台坦克,甚至能夠追蹤多個目標並在同時迎戰之,或者讓坦克在以最高速行進的同時仍能發射超過正常允許之外的較重型武器(譯註4.)。一條有名的這類故事是關於被稱作瑞恩之威(Rynn's Might),從屬於腥紅之拳戰團的蘭德掠奪者,其存活過了夷平該戰團要塞修道院的導彈。儘管艙內無一員乘員,該機魂仍對進攻的獸人戰幫進行了一場一人戰爭,在最終被毀滅前,一夜摧毀了該戰幫的戰爭頭目和牠的許多追隨者。 機魂能夠被混沌所腐化,將其科技轉化為對帝國而言不潔且異端的事物。機械庭也相信異族科技缺少適當的機魂,因此是令人憎惡的(譯註5.)。 相關文章 機械教 STC 星際戰士載具(列表) 惡魔獵人武器庫 譯註1:原文說的是intensity,指的就是情感的強烈程度 譯註2:Throne Mechanicum的翻譯,就是一般科幻機甲會看到的駕駛座/駕駛艙,只是40K裡這東西是玩神經連結玩腦控的,詳情可以參考近年的幾篇騎泰翻譯,印象中應該會有提到比較詳細的說法 譯註3:原文是Reroute,重設路徑,就是說重新設定系統運作的邏輯路徑 譯註4:大概說的是可以進入超頻狀態吧,發射的較重型武器可能是指會運用到引擎供能的能量武器,比如激光砲或電漿砲 譯註5:可以對照一下靈族的"機械運作",比方說鬼船、冥靈守衛/冥靈君王/冥靈騎士...etc.,可見機械教偏見之高
蟲巢意志Lex條目翻譯 蟲巢意志 蟲巢意志是整支泰倫蟲族的集合意識心形(譯註1),是泰倫蟲族對於吞噬和毀滅的本能及種族需求的靈能具現。 概觀 蟲巢意志不是人類心靈那種能夠進行小型、有意識的思維的單一心靈運作方式,而是由無以計數泰倫生物的靈能存在構成的總集合。它是一種惡夢般的、不可理解的智能,能使泰倫蟲族適應和彼此協調,就彷彿任一泰倫生物不過是個單一巨型生體組織的一部份,而該生體組織完全投入在吞噬所有其他生命。 亞空間陰影 蟲巢意志的靈能存在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它如洪水般自泰倫蟲族中輻射出來。蟲巢艦隊這種巨型尺度上的這種瀰漫的靈能力量能夠扭曲艦隊位置周邊數光年的亞空間,從而防止帝國星語者傳遞或接收心感(譯註2)訊息、阻止太空船進入亞空間(譯註3),且讓亞空間旅行變得亦加不可預測而造成已在亞空間中的太空船瘋狂偏航。這個侵略性的"亞空間陰影"會在獵物世界散播恐懼和困惑,因為其困住並防止了那些面臨末日的居民的求援。它甚至會穿透附近生物的心靈,具現為一種無法驅除的原始不安。如果該生物擁有靈能潛能,他們感受到的恐懼會數以十倍(譯註4)的放大,而使用他們的靈能力可能驅使他們自身陷入不可治癒的精神錯亂。隨著一支蟲巢艦隊接近一顆目標星球,星球上的整批人口甚至可能會在第一批泰倫生物降落地面前就陷入瘋狂和絕望。 幾乎所有靈能者接觸蟲巢意志的嘗試都造成了精神錯亂或死亡,原因可能是需要強大到不可思議的靈能者方能抵受蟲巢意志那令人畏懼的靈能存在,或者是因為蟲巢意志的本質本就完全超出人類所能理解。然而這個論點可以被反駁,因為極限戰士首席智庫提格里烏斯似乎和蟲巢意志有某種聯繫,因為他能夠對泰倫蟲族及其動向作出卓越的預測。這一般說來可能是因為他那在進行預測上超乎尋常的天賦,但他對於大吞噬者的預測精度和頻率似乎顯示了他確實突入了蟲巢意志中,這是一項被認為只有帝皇級別的靈能者方能達成的技藝(譯註5)。 節點(譯註6) 在戰場上,某些大型且相對自主的泰倫生物,比如蟲巢暴君或者泰倫武士蟲,能夠以心感施加蟲巢意志的影響,以對附近較小的泰倫生物進行控制,這些生物如果沒有蟲巢意志的參與,將會退化回基因本能賦予的進食和自保行為。這些節點生物聚焦了蟲巢意志,成為了能夠壓制附近小型泰倫生物的天生本能的神經節點,因而是蟲群有效運作的基礎。 巢群意志(譯註7) 另一種較小且較當地化的蟲巢意志版本是由一支基因竊取者巢群間的心感連結所造成。這種巢群意志是用來控制被基因竊取者植入基因物質的受害宿主。它也實現了基因竊取者們作為滲透者的角色,因為巢群意志也用作吸引一支蟲巢艦隊前來其所在星球的靈能信標。然後當該蟲巢艦隊來到被感染世界的的幾百光年範圍內,巢群意志的一種本能反應會被觸發,驅使基因竊取者進入殺戮和繁殖的狂熱中。如此它們能使他們藏身的社群崩潰並替泰倫蟲族的入侵開路。 帝國理論 蟲巢意志這個概念對一個人類心靈來說是如此全然的陌生和嚇人,以至於帝國徒勞地尋找著他們假定控制著蟲巢艦隊的更高級存在,而雖然這種強大的生物確實存在,牠們對蟲巢意志的控制並不超過單一腦細胞對一個成年人身體的控制。是蟲巢意志的總合驅動著它,而非它的組成部份。 有些機械庭(譯註8)的科技賢者們認為蟲巢意志可能只是連結泰倫蟲族並容許牠們取得所有其他泰倫生物的位置和配置的集體知識的靈能網絡。其他人認為事實上是某個強大得不可思議的靈能怪物在操弄泰倫蟲族作為傀儡,還有些人認為那個靈能怪物可能正是古聖的一員(譯註9)。 譯註1:Gestalt的翻譯,Gestalt定義上就是構成人認知的所有部件,有些人翻譯成「心形」或「完形」,也有音譯成「格式塔」的 譯註2:Telepathy的翻譯,一般這東西翻成心電感應,為了語句通順我這裡翻成心感 譯註3:Lex上這段標註是Needs Citation,也就是還需要確切引例,建議暫時不要把阻止太空船進入亞空間的能力當作官設。 譯註4:原文是Tenfold,十倍的,我是覺得這種感官的東西翻成十倍未免太精準了,所以翻成數以十倍 譯註5:Lex上這段標註是Needs Citation,也就是還需要確切引例,雖然這段我在以前指揮官基地等老網站中對於提格里烏斯的翻譯也有看到過,可以認為是U團軍書自己的吹噓。雖然確實目前只有提格里烏斯達到過這種"侵入數以十億計靈能生物構成的通訊網"的成就,但要說這就相當於帝皇級別靈能者才能達到的成就,就可能過度推論了。 譯註6:Synapse的翻譯,Synapse在神經學上是翻成突觸,也就是神經元之間的接觸區,這邊我考量到以前節點生物的翻譯和實質的用途,還是優先翻成節點 譯註7:Brood Mind的翻譯,Brood這詞通常指的是一次生出的一窩生物,在恐怖故事中也蠻容易看到這詞的,一般翻成巢啥的,比方說龍騰紀元的Broodmother就翻成巢母,這邊因為我查不到共通翻譯,所以就翻成巢群,雖然以前也有人翻基賊設定的時候翻成"後裔"啊或"蟲群"啊啥的,不過我覺得這兩種翻譯都容易對原文造成誤解,所以改成了這個 譯註8:考慮到Adeptus Mechanicus麾下還有Cult Mechanicus,我還是優先翻成了機械庭而不是常見的機械教免得日後翻譯造成混淆。 譯註9:Lex上這段標註是Needs Citation,其實就是以前玩家討論過的蟲族幕後黑手的各種可能性,以前有星神說(外側者)、古聖說(清洗銀河,尤其可能目標是消滅混沌)、老T說(也就是說混沌邪神開了個分身帳號)...etc.,目前如果這種陰謀論有可能性,那古聖說才是最可能的,畢竟星神不會靈能應該是可以確定的,而蟲巢意志的那種冰冷無情緒和混沌邪神的本質多少有衝突,反而古聖在以前的傳言中有殘存成員跑到銀河外而存活下來....這些猜測我不清楚官方故事中有沒有暗示過,所以目前只能當作談資。 我之後應該會加蓋一層諾恩蟲后的Lex條目翻譯,因為哪怕793有收錄相關翻譯,似乎還是有些玩家不知道蟲子艦隊裡這種2版就有的主腦級存在
Lex小翻譯:蟲子的「亞空間陰影」 這周來翻譯的東西是用來澄清另一個新人容易搞錯的基礎設定(尤其只看過DoW2戰役劇情的玩家),也就是蟲子的"亞空間陰影"這項能力本質究竟是啥這點... 「 亞空間陰影 亞空間陰影是一項泰倫蟲族的靈能力量。它的效果就彷彿泰倫蟲族已經阻斷了與亞空間的連結,使得任何靈能力難以實現,對諸如艾達靈族之類的靈能種族的影響尤其嚴重。這項能力倒是確實有項附加的好處:阻止那些來自亞空間的亞空間居民。 許多學者提出亞空間陰影是蟲巢意志與其次級生物(譯註1)間持續不斷的雙向通訊所造成的,這製造出了數量驚人的靈能活動。這種廣播行為的主要來源是蟲巢船艦,雖然也有其他泰倫生物(如巢主、暴君、戰士)有如此能力。 不論其來源,泰倫蟲族的到來總會帶來一層刮過心靈的靈能噪聲。 效果 亞空間陰影的效果相當多樣: *普通公民體驗到不安和恐怖的惡夢 *靈能者或任何有亞空間感知的個體將受嚴重頭痛、不可控的尖叫、雙眼出血及昏迷之苦。 *它會阻斷大多數的星語信號 *讓亞空間航行變得更複雜 *阻斷靈能現象 譯註1:Lesser Organism的翻譯,其中Organism不只生物之意,其也能翻成"有機組織",這很說明泰倫個體在整個蟲族之中的地位 」 所以就像蟲子玩家的形容:亞空間陰影相當於大量靈能通訊造成的白噪音。這點上,很多新人似乎完全搞錯了亞空間陰影的本質
現在最新版當國王還能自訂兵種嗎? 上次玩的版本就已經沒這功能了,不知道後來有沒有改變設計?
哥特艦隊出新Trailer了 用手辦王視角介紹各陣營XD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XVghX8opHJU&urlrefer=8753763b5befb282acfe6f0d76b9374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