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优秀 国安优秀
关注数: 9 粉丝数: 786 发帖数: 13,176 关注贴吧数: 7
最新统计 报告: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更倾向新经济行业  中新经纬 04-23 14:45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媒体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3日电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经测算,今年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报告》主要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分析,学校所在地不仅覆盖31省市,还有部分境外地区的学生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择业期望、求职经历、疫情冲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新经济行业  毕业生期望行业分布。来源:《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报告》显示,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具体来看,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毕业生期望岗位分布。来源:《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从期望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生更青睐于技术、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运营等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8.3%、12.9%、11.6%和9.4%,这也进一步反映了与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求职竞争相对激励。 今年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  毕业生期望薪酬分布。来源:《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报告》统计称,毕业生期望薪酬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两个区间,经测算平均期望薪酬约6930元。具体来看,毕业生期望薪酬总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2.0%和21.4%;其次,为6000元-7000元,所占比例为13.4%;再次,为3000元-4000元和7000元-8000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1.9%和11.5%。 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分布情况有所差异。分学历来看,士生的期望薪酬均值和中位数均要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学校类型来看,科研院所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最高,其次为双一流院校学生,再次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最后为专科院校学生。 北京成最期望就业城市 《报告》还称,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励。  期望就业城市排名。来源:《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中国城市影响力排名1,四个直辖市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中国城市影响力排名 1,四个直辖市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3,五大战区总部城市:北京,沈阳,广州,南京,成都。 4,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 5,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6,十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 7,领事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北京(所有建交国家)、上海(76)、广州(62)、成都(18)、重庆(10)、沈阳(8)、南宁(6)、武汉(5)、西安(4)、青岛、厦门(3)。 8,GDP前10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 9,机场吞吐量前10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转发一个帖子,很有实际意义。哪些城市,“人气”在显著下降? 转发一个帖子,很有实际意义。哪些城市,“人气”在显著下降?  天天说钱 11-13 18:02 关注 原创:刘晓博 在交通部官网浏览数据,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观察一个城市的“人气”状况。 而“人气”,是重要的投资依据,尤其是楼市的重要投资依据。 这个指标,就是“中心城市客运量”的同比变动。“中心城市客运量”包含“公共汽电车运输量”、“轨道交通运输量”、“出租车运输量”、“客运轮渡运输量”。  也就是说,它统计的是“城市内部交通运输量”。用它来观察一个城市的人气,是比较合适的。 先看数据。下面的截屏,只保留了每个城市前9个月的“中心城市客运总量”(单位:万人),从第四栏的和去年同期比较,可以看出城市的人气增减状况。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 1、成都和西安,人气增长最为强劲,市内的客运总量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次是郑州、杭州、武汉、南京、兰州等城市,“人气(客运量)”都同比增长了超过7%。 2、一线城市里,广深人气增长好于京沪,其中深圳“人气”增长了5.2%,广州增长了4.1%。而北京只增长了0.7%,上海下降了0.1%。 京沪限制人口增长的措施,看来逐步发挥了一些作用。另外,北京今年有一系列重大活动,可能也限制了外来人口进京。 至于深圳和广州,2018年官方宣布的常住人口增长是全国第一和第二,但从交通同比增长上看,广深并不特别突出。这可能是两个原因:第一,广深交通基数大,增加40到50万常住人口影响不大;第二,可能有企业因为成本原因迁走,对冲了人口增量。 当然,今年香港因素,也拉低了深圳第三季度的交通流量。正常情况下,每天有80万人次穿越深圳到达或者离开香港(中国移动大数据,2017年11月数据)。现在,显然没有那么多人了。 3、从总量上看,北京仍然是最有人气的城市,前9个月市内交通运输量接近55亿人次,高居全国第一。 上海总量位居第二,达到了48.8亿人次;广州位居第三,达到了45.8亿人次。至少从市内交通反映的“人气”上看,北上广的三强结构仍然稳定。重庆位居第四,达到了32.9亿人次;深圳位居第五,为29.5亿人次;成都位居第六,达到了23.3亿人次。 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依次是武汉、西安、杭州、南京。 大城市的“人气”跟外来旅游、商务、转车的人群有相当大的关系,并不完全是本地交通需求。但只要有人来,就会带来机会、带来资金,对城市就是正面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表格只统计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数据,所以苏州、东莞没有上榜,估计这两个城市的交通运输量也非常大。苏州肯定可以进入前十,东莞至少在前12名。 4、人气下降最严重的城市,是海口。跟去年同期相比,市内交通运输量下降了11.8%,这个跌幅非常令人震撼。 海口为什么跌这么多?跟“壮士断腕”有直接关系。去年4月,海南建省、建特区30周年的时候,国家突然给了大利好——建设全岛自贸区、自由港。随后,海南全面收紧了楼市调控,海口、三亚的力度超过了一线城市。如今,海南经济遭遇了巨大下行压力。市内交通运输量的大幅下降,就是最直观的反映。 人气下降比较大的,还有哈尔滨,市内交通运输量下降了10.5%,也非常吓人。对哈尔滨的投资性购房,可以暂停了。 其次是西宁,“人气”下降了4.3%。至于银川、昆明、宁波、上海、石家庄、天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人气”也都是下降的。 宁波和上海“人口通缩”,我之前就在文章里提出过。交通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个判断。这两个财气旺盛的城市,都面临着人气偏淡的问题。 5、我们再看一下片区的情况。 东北三省,历来是人口流失比较厉害的地区。但过去一年里,四大中心城市的“人气”只有哈尔滨显著下降,沈阳、大连、长春都有微弱增长,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四个城市里,沈阳显然是人气中心,哈尔滨第二、大连第三,长春人气最淡(从总量上看)。 大华北的5城(包括太原、呼和浩特),只有北京微弱增长,其他城市基本上都是下滑的,太原缺乏数据。这显示在“大华北”片区,人气整体下降。 华东地区宁波、上海为负增长,其他城市还好,杭州、南京在人口争夺战中显然是赢家,人气比较旺。 中部地区(加上山东),武汉人气最旺,其次竟然是青岛,郑州只位居第三,长沙第四。济南只有青岛的一半(济南竟然不到武汉的三分之一)。青岛的数据之强,有点出人意料。 西南地区重庆和成都都表现不错,成渝双雄名不虚传,所以国家也给予了交通最高定位,比肩北上广深。西安因为旅游业的旺盛,再加上抢人成绩突出,所以人气非常好。 西北片区,除了兰州表现不错,乌鲁木齐、西宁、银川都是人气下滑的。 6、并不是人气偏淡的城市,都不可以投资性购房。 比如海口,虽然人气最淡,但海南即将全省建设自由贸易港,会有重大利好落地。所以,海口乃至海南东部岸线,其配套好、位置好的住宅,都有长线投资价值。 上海人气下降,北京人气增长乏力,但两个城市整体的财气非常旺,人口规模庞大,所以楼市也有中长线投资价值。至于宁波,由于地位稍低,所以需要慎重一些,但整体还是有价值的。天津的情况,也类似。 至于东北、西北,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偏弱、人口增量不多、人气下降的城市,就要谨慎了。 7、下面是主要城市前9个月的轨道交通运输量,大家也可以看一下。轨道交通,是未来构建都市圈最重要的因素。轨道交通运输量的四强是北上广深,成都位居第五。   举
2019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出炉:北京位列第九中商情报网05-3 2019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出炉:北京位列第九 中商情报网 05-31 14:32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中商情报网讯:5月30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ey,下称“科尔尼公司”)发布《2019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揭晓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据了解,《2019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包括《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和《全球城市潜力排名》,两份榜单对全球130个城市进行排名,其中中国城市共26个,分别评估了当前世界顶级城市的表现和未来城市的发展潜力。 据榜单显示:纽约、伦敦和巴黎位居榜单前三。据悉,今年是纽约连续第三年保持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第一;在中国,北京占据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单第9名,杭州、苏州首次进入百强,分别排名第91和95。北京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单中雄踞榜单第9名,与第6名新加披的总分差距仅有2015年的三分之一。北京的迅猛势头得益于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政治事务四大方面的突出进步和商业活动方面的稳定表现。苏州首次进入百强,其商业活动的繁荣,尤其是货运量的提升功不可没。 今年的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增长势头不减,综合指数排名平均得分增长速度是北美城市的3倍;在潜力城市排名中,增长速度是欧洲城市的3.4倍。以下是2019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单详细情况: 2019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单
北京,全世界排名第几?乐居网07-08 05:02北京怡生 北京,全世界排名第几?  乐居网 07-08 05:02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来源:北京本地快讯 上月《2019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和《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2019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国北京排在第9名,位居大陆榜首,《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北京位列No.1。 当中国城市的第一已经不足为奇,只是全球第九多少有点不服啊!北京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单中雄踞榜单第9名,与第6名新加披的总分差距仅有2015年的三分之一,中国城市中,香港第5,北京第9,上海第19。  《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北京第一! 与去年相比,北京的综合实力排名上升1位,位列中国城市之首。北京在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 未来可塑性方面均赢得首位,在交通联系度、人才吸引力、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等4个细分指标均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的未来可塑性总体排名远超其他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初创公司数量、创业平台数量、高新企业数量等6个企业发展类指标均排第一。  我们就针对北京在上述部分指标中部分详情来看看——“北京第一!真的服众!” 1.交通 截至2018年12月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共有22条地铁线路均采用地铁系统,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运营里程637千,共设车站391座,开通里程居中国第二位,在建线路15条。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形成线网由30条运营总长117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16年底,北京公交拥有运营车辆29515辆,运营线路1020条,线路总长度19158.14公里,其中2016年公共电汽车年行驶里程12.76亿公里,平均每天行驶348.56万公里,年客运总量达到35.27亿人次,日均客运量963.56万人次,最高日达到1104.61万人次。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全长6.5公里,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东起昌平回龙观同成街与文华路口,西至海淀后厂村路,全长6.5公里,专用路全程共设置了8个出入口,出入口平均间距约为780米左右。市交通委表示,开通后,自行车专用路将直接服务于沿线约1.16万通勤人口,30分钟内可从昌平回龙观骑行至海淀上地软件园。 “北京成为全球宜居城市的最大竞争力:北京的轨道交通非常发达” 北京的轨道交通规划在中国各大城市当中,可谓“一骑绝尘”。 北京轨道交通方面的优势。相比中国的其他城市,具有三大特点:北京轨道交通的线路多,覆盖面广。覆盖面最广北京轨道交通采用网格化的结构,非常有规律;北京轨道交通的换乘非常方便,同样,由于北京轨道交通是网格化的结构,因此在北京轨道交通覆盖的范围内换乘是非常方便的。  从全球宜居城市的角度,北京轨道交通方便的换乘对于外来的游客非常方便,在北京任意两点范围内,只需要进行一次换乘就能通达。这种设计,对于北京轨道交通覆盖,可谓非常的方便。这样也是全球宜居城市的“宜居”特性所在。  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之西单站  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之东单站  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之西直门站  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之东直门站 即便是外来的游客来北京,不用看北京轨道交通站台,只需要找到自己需要去的目的地,然后从最近的一个轨道交通站点进去,基本上闭着眼睛也能通过轨道交通,来到自己的要去的地。 2.人才吸引力和人才储备 智联招聘去年发布的《2018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从不同城市的竞争指数来看北京仍然是人才吸引的头部区域。去年3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引进人才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天使投资基金管理人、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等金融机构高管有机会直接落户,除此之外,北京人才引进、抢夺的还有科技创新人才。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在经济利益、教育医疗资源、成长空间、发展机会等方面积累了享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吸引力。 当然北京的人才储备,更能体现在首屈一指的教育资源上,根据公开信息可知,北京共有9所985大学。   3.上市公司数量,市级单位中北京排名第一,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五  (来源:排行榜123网的统计数据) 4.北京500企业数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城市榜首 去年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新一期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中国公司上榜数量达到了120家,在中国上榜的企业中总部位于北京的企业数量达到53家,占世界500强总数的10.6%,占中国企业入围数量的44.2%,北京入围企业数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城市榜首。 5.北京独角兽全国第一!企业数量占比超四成! 5月9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家,达到202家,其中,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在全国占比超四成,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分布于22个行业领域,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新文娱、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角兽数量分列前五。而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中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20家,其中54家在北京,创意黑马发布的《2018中国独角兽T100》中北京有51家独角兽,占据一半以上。  独角兽上榜企业地区分布(2017年数据) 纵观北京,独角兽最聚集的地方,当属中关村。美国看硅谷,中国看中关村,榜单显示,中关村共有25家企业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占全球上榜企业总数的12.5%,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从企业估值来看,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590亿美元,占全球总估值的23.1%,占全国独角兽总估值的近七成(68.9%)。  6.北京城市创新竞争力,第一! 去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8)》 (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今年,北京、上海、深圳位列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的前三甲。在五个二级指标中北京的创新环境竞争力、创新投入竞争力、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均在全国排第一位。 7.中国百强医院排行:北京15家三甲医院强势入围! 去年艾力彼发布了在百强排行榜中前10强医院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成都5个城市。北京有15家医院入榜,它们的名次分别是:  综上,北京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各项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当然,北京也不是一个只是钱多人才多的首都,更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报告称京津冀整体创新能力领先全国中国经济网06-30 16: 报告称京津冀整体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中国经济网 06-30 16:27中经网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 构建高质量的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是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6月3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9)》指出,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在国内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其各类创新资源的富集程度、创新产出的规模和质量、各类创新主体的发育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首先,京津冀地区的研发投入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京津冀地区R&D经费规模和强度都有明显增长。从R&D经费占GDP比重来看,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研发强度为3.09%,明显高于江浙沪地区的2.81%和广东省的2.61%,其中,北京市研发强度高达5.61%,远高于江浙沪地区与广东省,也超过了OECD国家2016年2.40%的平均水平。从R&D经费内部支出来看,2011年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从1435.74亿元增长到2490.41亿元,增长了73.46%。2017年京津冀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人均支出水平均超过了广东省,但低于江浙沪。其中,北京市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高达7276.15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京津冀地区创新产出成果丰硕,北京市各类创新产出优势突出。从知识创新产出来看,2017年京津冀地区SCI科技论文发表数达到6.08万篇,高于广东省的1.81万篇,其中北京市SCI科技论文发表数4.86万篇,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6.71%,约为第二名江苏省的1.57倍,知识创新优势明显。从技术创新来看,2017年京津冀地区发明专利授权数有5.69万项,高于广东省的4.57万项,其中仅北京市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就高达4.61万项,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4.10%,高于其他发达省份,技术创新产出优势突出。从商业创新来看,虽然京津冀地区整体的商标核准注册数低于江浙沪和广东省,但北京市的商标核准注册数为26.42万个,远高于其他省份,商业创新产出较强。 蓝皮书主要作者、首都经贸大学特色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叶堂林教授指出,京津冀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新旧动能能否顺利实现转换直接影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打造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这些都需要靠创新和协同创新来加以实现。应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创新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三地可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任务和北京高精尖经济体系的打造,分阶段在区域内找出需要协同的重点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新科技等合作产业,形成三地间上、中、下游联动的产业分工和技术创新格局,鼓励合作建设主题型经济合作区和产业园区。 同时,应积极引导北京优质创新资源向外辐射扩散,形成区域创新链条。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在津冀两地布局,实现管理模式和品牌的溢出;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重点产业的实验发展和应用环节开展研究;努力提升北京技术创新成果的输出意愿,同时提升津冀两地的科技成果承接转化能力,在创新策源地与创新承接地间形成良性互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法媒:北京新机场定于国庆前夕开通运营环球网07-01 07: 法媒:北京新机场定于国庆前夕开通运营 环球网 07-01 07:32环球时报在线(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注 法新社6月30日文章,原题:巨大的北京机场定于新中国70华诞前夕开通运营北京将开通运营一座引人注目的新机场,这座耗资数十亿美元、外形像一只闪闪发光的庞大海星的机场,旨在满足中国飙升的航空客流量,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造工作按计划在周日(6月30日)正式完工,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一天的9月30日开通运营做好准备。这座新机场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46公里,将于2025年时全面投入运营,机场一期拥有4条跑道,每年的潜在旅客接待量为7200万人次。到2040年时,该枢纽预计会扩大到8条跑道,其中包括一条军用跑道,每年的旅客接待能力将达到1亿人次。就旅客吞吐量而言,这将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航站楼。美国亚特兰大机场目前年接待旅客1亿人次,但这是它的两个航站楼的接待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们的出行意愿增强,中国的航空运输业正繁荣发展。事实上,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计,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时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该组织估计从2037年开始中国每年航空旅客量将达到16亿人次,比2017年增加10亿人次。2025年,北京两座机场预计将迎来共计1.7亿人次旅客。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占地70万平方米,相当于大约100个足球场的面积,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站楼之一。这座建筑由已故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内部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流线和曲线以及对光线的使用,光线通过屋顶上的开口一直透到最底层。航站楼的地下就是高铁和地铁换乘中心,旅客在此乘车抵达市中心仅需约20分钟。 根据媒体报道,包括达美、法荷航在内的天合航空联盟将同中国东航、南航一道入驻这座新机场。
2019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家族信托 来源:《2019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家族信托》 从省市分布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最多,均超过1万户。北京仍然是拥有最多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的地区,比2017年增加2500户,达到19900户,增幅14.4%,其中拥有亿元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1700户;广东第二,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2017年增加1700户,达到17400户,增幅10.8%,其中拥有亿元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0200户;上海第三,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2017年增加1900户,达到16700户,增幅12.8%,其中拥有亿元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9840户;浙江第四,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2017年增加1500户,达到13500户,增幅12.5%,其中拥有亿元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7950户。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区域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最高,达到4.9万户,占大陆地区总户数的37.1%。 从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构成来看,企业主是最主要的群体,占比达到80%,比2017年增加5个百分点 ;炒房者在这部分人中的占比保持15%;职业股民占这部分人的5%,比2017年减少5个百分点。在企业主群体中,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2000万元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房产占比他们总财富的15%。在炒房者中,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八成以上。在职业股民中,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70%,房产投资占他们财富的20%。 从高净值人群特征来看,年龄方面,根据胡润研究院数据,中国超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47岁,他们多为各自行业的领军者,“企业家”是他们的事业标签,也是他们认可度最高的社会身份。 从中国榜单级企业家特征来看,《胡润百富榜》的上榜标准连续六年保持20亿元,根据2018年数据统计,共有1893位企业家上榜,平均年龄55岁。在这些上榜企业家中,有132位80后企业家的财富达到20亿元,比2017年多33位;有17位个人财富超过50亿元的接班人,平均财富达273亿元。报告认为,这说明中国的一代企业家已经到了财富交接的年纪,而年轻的企业家,包括二代企业家正在崛起。 从上榜企业家所属行业分布上看,制造业,包括智能制造、机械制造、日用品、家具、塑料制品、家电、工业电器产品等,仍是他们从事最多的行业,但人数占比从2017年的27.9%下降到26.1%。房地产行业上榜人数占比与2017年基本保持一致,排名第二。金融投资行业上榜人数保持稳定上升,人数占比从2017年的10.9%上升到11.6%,超过IT行业位居第三。 在生活态度方面,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态度总体表现为积极乐观,当幸福满意度满分为10分时,有71.1%的超高净值人群感到明显幸福(8~10分),其中对比财富、工作及健康,他们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其平均值超过8分。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已经具备了较强经济实力的超高净值人群也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他们对健康/医疗的焦虑程度最高,其次是子女教育。 在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偏好方面,数据显示,尽管目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投资环境,超六成的超高净值人群认为自己依旧会秉持“积极投资”的理念进行投资活动。不动产依然是超高净值人群个人未来三年投资方式的首选,除此之外,还有22.6%受访者表示未来或会增加海外投资,仅有10.7% 受访者选择继续投资股市。“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是超高净值人群进行海外金融投资的最主要目的,占比高达71.8%;其次是财富的“保值、增值”、“为子女境外留学做准备”和“为将来个人养老做准备”。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入境可实现“无感”通关中国日报网06-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入境可实现“无感”通关  中国日报网 06-26 07:37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关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已近尾声。作为超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与重要空港国门口岸,这里将给旅客带来全新的出入境体验。记者日前探访发现,各类智能设备齐上岗,旅客出境行李只需一次检查,入境将实现“无感”通关。不仅旅检更高效,货物通关速度也将迈上新台阶。 两关变一关 旅客出境行李一次检查 未来从新机场出境的旅客,需要到四层出境大厅办理值机手续。记者在现场看到,值机柜台已经基本准备就绪。 在值机柜台后方,是体积更小的新型X光机,旅客托运行李时,可以实现海关和安检远程判图,更敏锐发现问题。有问题的行李会被自动分拣到一旁的开箱间,工作人员会指引旅客到开箱间开箱检查。海关和安检联合设立了开箱间,采用旅客取号等号的形式,相比首都机场缩短了等待时间。 出境旅客过安检线时,海关和安检也进行了整合,实现两关变一关。出境旅客只提交一次行李、只接受一次检查,实现体验“最友好”。安检现场所有机器也实现了远程判图,旅客在安检时,海关就能远程对行李进行检测。 旅客走过“彩虹桥”,过了边检线,乘电梯到三层就能直接抵达登机口。虽然新机场体量很大,但出境却只需走很短的距离。 智能审图 行李分拣效率倍增 对于入境旅客来说,过的第一关是海关卫生检疫查验,这里设置了国内最宽的海关卫生检疫查验现场,15个智能检疫查验台集成红外测温、放射性物质定位检测、入境人员信息采集系统等多项功能,实现一次采集旅客体表体温、放射性物质携带、人员数据等多项信息,同时集中布置了微小气候监测系统与生化有害因子一体化监测系统,海关监管处置能力和响应速度都实现了提升。 在这里,入境旅客可以实现“无感”通关,3.5米长的通道,3到10秒就可以快速通过。如果发现发热人员,旅客会被引导到医学排查区。医学排查区特意设置了海关专用电梯,可以让旅客直接进入医学负压隔离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外面还停有救护车,保证旅客得到最快治疗。 新机场还单独设置了重点航班查验区,对来自重点地区、疫区的航班,通过指定国际停机位、指定廊桥、指定通道、指定行李转盘,保障海关对重点旅客及行李物品第一时间、准确地开展进境风险排查与管控,实现对普通入境旅客发热人员和疫区来源旅客分别监管。 入境旅客等待行李的时间也将明显缩短。偌大的行李分拣厅里,12条分拣线均安装了海关最新的高速CT机检设备,不仅分拣效率比首都机场翻倍,还实现了智能审图全覆盖,禁限类物品和应税类物品都能被实时查出。 二次分拨变一次 货物实现分类快检 新机场通航后,大量海鲜、水果等食品都会抵达新机场,这里将成为重要的空港口岸。为提高通关速度,新机场的国际货运区改变传统二次分拨模式,全部进出口货物均由一级库承接,既能提高通关时效,也能减少收发货人的运营成本。 记者在现场看到,货运区内建有动物、植物、食品等初筛实验室,以及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及食用水生动物存储和查验一体化设施,实现口岸分类快检。 “货物在国外起飞后,企业就能提前向海关申报,现场理货后就能快速放行或者通知企业查验。”大兴国际机场海关副关长张红梅介绍,结合通道式货站建设、园区统一调拨、智能统一安检、非侵入式查验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货物转运环节,极大提高口岸通关时效。 目前,新机场海关人员正在首都机场海关进行岗前实操培训,7月起还将开展海关流程演练,并将按照演练项目、转场开航计划分批次进入新机场。新机场海关将建成监管最有效、通关最便利、设施最先进、管理最科学、体验最友好的全国空港示范型海关。 相关新闻 首都机场国际中转缩短至100分钟 本报讯(记者 董禹含)在首都机场中转的旅客将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昨天,首都机场宣布,打通T2和T3跨楼国际中转和行李衔接,旅客和行李均可实现在100分钟内完成中转,比此前提速约20分钟。另据透露,本月底,首都机场国内近机位登机口自助登机覆盖率就可达到60%,今年内这一数据将达到100%。 首都机场此次推出的“经首都,转世界”中转产品将通过北京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打通T2和T3跨楼国际中转和行李衔接,强化跨航空公司航班保障,同时优化国际中转行李监管流程,为国际跨楼中转旅客提供引领服务,并在100分钟内完成中转;国际跨楼中转行李追踪达到100%,力争在100分钟内完成中转。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