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fe strife_huang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1 粉丝数: 940 发帖数: 18,817 关注贴吧数: 57
讨论下中国青训问题吧 中国足球差在青训谁都知道,但是到底青训差在哪里?或者怎么解决谁知道呢?又或者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能落实? 从最表面来看,中国的青训差在青少年的教练水平上,哪怕徐指导的崇明基地教练水平也只能说差强人意,用上港佩雷拉的话来说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功有很多问题,上港、鲁能目前都是国内青训做的比较好的俱乐部,但是很可惜即便是这些队伍的青训水平,在国际教练眼里依旧是有问题的。没错,徐指导是国内最好的青训教父,崇明岛也已经是国内金字招牌,但是即便是这样,在外籍教练看来我们的水平也是不够的。以上这些绝非贬低徐指导,实事求是说,崇明岛的教练组年龄都偏大,他们虽然也在不断学习充电,但是世界足坛的发展太快了。崇明的成材率很高,那是因为徐指导搞青训的眼光、激情、精神等建设都很棒,但是没有高水平的外教和少壮派加入的话,球员长大后还是很少能够和世界接轨,这就是事实。好在东亚1期的球员3-5年内有退役的已经表态愿意去深造和回崇明继承徐指导衣钵。青训教练问题其实更多的是无奈,老甲A时期的球员退役后愿意做教练的太少了,主要因为不赚钱,国外好的教练团队又价格不菲,所以这里又引申出另一个方面。 中国足球青训差的另一个方面其实足协、体育局、很多圈内人都明白,但是基本很少有人说、更加没人做。中国足球对于青训的保护做的非常糟糕,钱是这些机构赖以生存的标准,所以这是非常致命的一个问题。未成年球员只要稍微给球员家长一些甜头,家长就能带着铺盖、馒头去青训基地闹转会,最终倾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好苗子会以很低廉的价格离开,而且最重要的是之后他的转会金额再高也和刚开始的青训机构没有任何关系,这在世界足坛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个良性发展的青训体系一定要对青训机构有足够的保护,无论是球员转会,乃至于后续的二次、三次转会,青训俱乐部应该得到合理的补偿,只有这样青训俱乐部的常年耕耘才能带来回报、才能用基地出去明星球员的二次、三次转会分成去做更多的事情,去请更好的教练,去建设更好的青训设施。只可惜这些与世界接轨的政策在我们很多当权者看来是动了他们的奶酪,中国青训在现在这帮人看起来只是割韭菜的菜地罢了。
中国足球的青训到底差在哪里? 中国足球差在青训谁都知道,但是到底青训差在哪里?或者怎么解决谁知道呢?又或者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能落实? 从最表面来看,中国的青训差在青少年的教练水平上,哪怕徐指导的崇明基地教练水平也只能说差强人意,用上港佩雷拉的话来说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功有很多问题,上港、鲁能目前都是国内青训做的比较好的俱乐部,但是很可惜即便是这些队伍的青训水平,在国际教练眼里依旧是有问题的。没错,徐指导是国内最好的青训教头,崇明岛也已经是国内金字招牌,但是即便是这样,在外籍教练看来我们的水平也是不够的,这并非贬低徐指导。实事求是说,崇明岛的教练组年龄都偏大,他们虽然也在不断学习充电,但是世界足坛的发展太快了。崇明的成材率很高,那是因为徐指导搞青训的眼光、激情、精神等建设都很棒,但是没有高水平的外教和少壮派加入的话,球员长大后还是很少能够和世界接轨,这就是事实。好在东亚1期的球员3-5年内有退役的已经表态愿意去深造和回崇明继承徐指导衣钵。青训教练问题其实更多的是无奈,老甲A时期的球员退役后愿意做教练的太少了,主要因为不赚钱,国外好的教练团队又价格不菲,所以这里又引申出另一个方面。 中国足球青训差的另一个方面其实足协、体育局、很多圈内人都明白,但是基本很少有人说、更加没人做。中国足球对于青训的保护做的非常糟糕,钱是这些机构赖以生存的标准,所以这是非常致命的一个问题。未成年球员只要稍微给球员家长一些甜头,家长就能带着铺盖、馒头去青训基地闹转会,最终倾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好苗子会以很低廉的价格离开,而且最重要的是之后他的转会金额再高也和刚开始的青训机构没有任何关系,这在世界足坛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个良性发展的青训体系一定要对青训机构有足够的保护,无论是球员转会,乃至于后续的二次、三次转会,青训俱乐部应该得到合理的补偿,只有这样青训俱乐部的常年耕耘才能带来回报、才能用基地出去明星球员的二次、三次转会分成去做更多的事情,去请更好的教练,去建设更好的青训设施。只可惜这些与世界接轨的政策在我们很多当权者看来是动了他们的奶酪,中国青训在现在这帮人看起来只是割韭菜的菜地罢了。
关于球迷去看NBA问题,微博看到一段不错的文字 在很多人最引以为豪的汉民族意识最强的汉武帝时期,汉匈关系决裂,到了最剑拔弩张的时候,仍没有禁掉关市,一是互市其实是各取所需,二是民间生活对这种互市关系存在一定的依赖,很多时候对立的情绪,停留在政府这个层面就可以了,能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是最好的。 所以我才说:民间的抵制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拿看NBA中国赛来说,有票撕票的,很热血,不应受到嘲笑;有票没撕去看了的,是过日子的正常人,不应受到指责;本来就没有票的,可以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爱国,没必要特别关注有票的同胞和一件本来就和你生活无关的比赛。 那些去看了比赛的人,一定也有在生活里为阅兵热泪盈眶的,也有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也有对社会成就无比自豪的。除了看了一场官方都允许进行的季前赛,他们未必比指责他们的人更不爱国。 有人觉得这些看比赛的导致了自己连带被外国人瞧不起,其实多虑了,外国人也有明理的、偏激的,偏激的总能找到理由瞧不起你,和你的同胞没有多大关系。你信不信,你对同胞的指责也会让一部分外国人敲我们不起。 说到底,还是大家觉得爱国总有一个标准的姿势,你不和我一样,你肯定就是不爱国,就是汉奸。看了一场比赛就能成为汉奸,汉奸也太好当了。 对我来说,花自己的钱,看一场允许的比赛,这件事并不可怕,至少不比做了这件事就被同胞当成汉奸可怕。
关于球迷会矛盾的看法 我13-15年都在天狼星,首先来说我承认天狼星的核心团队确实很热血,对球队和主场氛围贡献也很大,但是总体来说在球迷会看球确实用户体验比较差,最终我选择了二楼,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尊重每一场比赛中他们的付出,离开只是我不觉得自己适合在那里 这次事件中最大的争议是球迷会说:”你是来助威的不是来看球的“,这句话其实有点偏激了,作为球迷会会长和核心成员,这句话他们可以当作自己的标准,但是不能强加于其他人。大部分球迷去现场首要目的肯定是看球,至于助威,可以和看球拉到同一高度,但是绝不会高于看球,如果球赛都不看,那我们为什么助威?在看不清场上局势的情况下难道我们盲目的随便唱歌吗,不看比赛的助威有灵魂和激情吗?为了助威可以放弃一些看球的体验,但是绝不是完全放弃。 所以如果说球迷会如果对成员有牺牲看球的钢性要求,我觉得也不是问题,但是这应该早在球迷会招募的时候就要说清楚,而不是为了人数先把球迷招进来,后续理念不合再骂。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说清楚了现场遇到类似情况也不应该有这种冲突,至少作为球迷会管理者应该克制。虽然你不是俱乐部的人,但是球迷会的领导或多或少代表了球队的形象,这种诸位和看球之间的矛盾根本不足以成为矛盾的爆发点,实在不行好聚好散,有什么必要现场五斤吼六斤? 最后祝上港成绩越来越好、球迷会发展越来越好、球迷会核心组织人员的心态和情绪也越来越好。
关于2019赛季我们队内几个主要轮换球员 今年板凳不差的,但是主要都是前场球员,中后场的相对少一些 崇明2期 李圣龙:昨天看他替补上场,这个身形已经接近埃尔克森了,而且不像蔡这种易胖的强壮,今年一定会有机会 李浩文:感觉和李圣龙有点相似,但是攻击性相比可能略逊一筹,考虑到前场球员数量溢出,他可以考虑转型后腰,而且李浩文也能打前腰的。 林创益:多年替补垃圾时间上场,加上不固定位置,导致他的天赋被开发的比较晚,但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登场的表现来看已经可以放心轮换,即便打big4不能大杀四方也绝对是合格球员,未来的前场万金油。 张卫:13年就开始被挖掘,之后因为u23政策登场比较少,技术和身体素质还可以,需要更多经验积累。 崇明3期 陈彬彬:没话说,左路一条龙应该除了后卫都能打,今年按理说即便没有u23政策也可以和吕文君、李浩文、李圣龙竞争一下,但是考虑到后防有了魏震,胡靖航又回来了,他可能更多会尝试边翼卫的位置。 胡靖航:作为东亚三期早期天赋最高的球员之一,18赛季实在不怎么样,希望他吸取曹28的教训,摆正心态好好训练,用实力向教练争证明自己,今年如果352经常打的话,他还是可能偶尔顶替埃尔克森打大前锋的,两个边锋位置的表现还要加强才能提高竞争力。 幸运星 魏震:差一点变成25仔,冲超以来队内事情闹的最大的孩子终于浪子回头,而且训练水准和球商居然没有因为这一年的雪藏报废,是个可造之才,希望他的家人不要再拖后退,可边可中的他是上港未来几年的后防中坚,后腰位置不建议他这个年龄太早尝试太多位置。 张华晨:已经消失很久,但是当年博阿斯能看中他说明他绝不是庸才,希望俱乐部好好开发,也能成为后腰位置上的一个可靠替补。
关于大保健挖角魏震 如果权健真开千万签字费,魏震家里内心动摇要转会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现在23岁年薪百万,千万的签字费足够他踢10年到33岁,一个职业运动员能否踢到33岁本来就是未知数,对球员和家长来说提早拿到10年的工资是多大的诱惑?如果不是足球领域,在职场上,相信很多人也会选择离开原来的企业。 或许我们站在球迷立场觉得球员应该讲一些人情,要对俱乐部感恩。其实这是因为每个家庭成长环境不一样,我相信大多数球迷从小家庭环境并不差,对于金钱看得比较淡,如果同时家长能从小给予正确的引导,长大后无论是发家致富还是山穷水尽,大家都能对一些不义之财嗤之以鼻。 但是如果反过来一个家庭从小一贫如洗,家长也无法给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当孩子长大后面对一些金钱诱惑的时候就未必能坚守了,魏震这种情况感情上不能接受,道理上却能理解,毕竟大保健给签字费道理上说不过去,但也只是钻了漏洞没有触犯法律。 这件事情的发生最大的责任人不是魏震一家,甚至也不是大保健,归根结底还是足协拍脑袋想了个U23政策,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个政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影响。其实早在政策出台前我就质疑过,这种顾头不顾尾的政策会对一些青训强的俱乐部会因此造成损失,现在看来果然应验了。 现在作为球迷我们没办法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其他人,走或者留一切随缘吧,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希望俱乐部用好法律来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加强对于年轻球员的管理,避免之后发生同样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足协那帮高高在上的“大佬”们下次再想到一些什么馊点子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公布,再三探讨。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