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fe strife_huang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1 粉丝数: 940 发帖数: 18,812 关注贴吧数: 57
★CHAMPIONS★超级杯海港5大败因,及海港的未来之路(有点长) 超级杯输给申花后很多球迷怨声载道,对球队、球员的谩骂也开始多了,其实这样的情绪大可不必,早在开赛前我就预测超级杯申花的胜率在7成左右,其中主要有5大败因。 1、仓促上阵、备战不利 中超大部分俱乐部早在两个月前就逐个敲定外援,而且几乎都参与了冬训,反观海港,我们早早决定了新帅,但是外援的选定是远远落后于其他球队,至今为止还有外援在路上,仓促购入的茹萨也没参与冬训合练,古斯塔沃更是玻璃属性刚来就受伤。如此仓促的备战,面对5外援合练了一个多月的申花,谈何夺冠? 2、英雄迟暮,下山不易 上山登顶阶段的球员不容易,海港全员这些年不断的自我提升和突破,在一次次的冲击极限后把球技、身体磨合到极致,并2度摘得联赛冠军。这个时期球员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发挥不利时要承受球迷的质疑,但是只要通过调节和努力是可以提升自我,在下一场比赛中解决问题的。 登顶后的下山对于球员来说其实更难,2度夺冠后球队主力球员的年纪都超过了35岁,即便是武磊也已经超过了32岁,早在武磊打破顶级联赛进球纪录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个记录是前任用了一辈子达成的,武磊破纪录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到了后期,而其他球员放在过去也已经是退役的年龄段了。虽然这个时期球员面对的最大问题依旧是来自球迷和舆论的压力,但是和上山不一样,下山时球员已经无法再提升,相反每一天的能力都会出现下降,表现不佳已经是由于力不从心,想要下一场拿回来是难上加难。 3、青黄不接、此消彼长 2023赛季我们完成了对申花的大胜和夺冠,可谓再一次登上了顶峰,但其实去年年底我就预测从2024赛季开始申花、上港的胜负会变成五五开,我们对隔壁已经不再拥有绝对统治力。 崇明1期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的梯队呢?一直以来我们很多球迷都对隔壁的99~00表示不屑,确实当年申花找老领导巧取豪夺的手段不地道,但是这并不影响99~00是这个年龄段的佼佼者。海港虽然手握同样获得全运会冠军的93~94、97~98年龄段,但是对比一下两队球员一线队的出场记录,马上可以看出差距。 申花方面23岁的朱辰杰119场、23岁的蒋圣龙104场; 上港方面31岁的李圣龙157场、29岁的杨世元105场、27岁的魏震136场。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隔壁的23岁小将处于职业生涯黄金期,他们的正赛经验已经积累到了一百多场,而咱们的梯队断断续续这些年也打的比赛并没多多少,这主要源于早期俱乐部经验不足,没有让年轻球员租借出去历练,而是让他们混迹于毫无价值的预备队联赛。 4、成也传控、败也传控 相比隔壁依靠外援单打独斗,上港建队以来一直坚持传控,也可以说是整体足球,进攻靠传递渗透、防守靠人员协防,崇明1期一起踢球那么多年,整体足球是我们曾经的优势,无论是吕文君、王燊超、武磊还是其他人,相互之间只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队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后续引进的巴尔加斯等外援也是这种风格的球员,在传控体系中他们如鱼得水,但是没有擅长一条龙的球员。 如今这个优势正逐渐开始成为劣势,传控式的整体足球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只要其中一两个点的球员出现失误那就轻则全功尽弃,重则被对手反击一锤定音。随着崇明1期球员的逐步衰退,新来的球员和原本骨架默契度不再那么高,而崇明1期本身球员的身体、反应、失误率也开始出现问题,这就是前几年看海港比赛攻势如潮,这些年经常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相比之下隔壁靠外援简单粗暴反击的战术更为实在有效。 5、地利不合、反客为主 选择虹口足球场作为超级杯的赛场是另一大败因,虹口对于隔壁的意义就像八万人对于我们的意义,选虹口作为赛场,隔壁无论球员还是球迷都极度兴奋,虽然名义上说是上港主场,但是这个场地无疑在开赛就给隔壁加上了一层Buff,导致了整场比赛隔壁反客为主。俱乐部当时没有对此提出反对也质疑也只能说国企在这方面太大度太轻视对手了。 最后还想说几句 海港昨晚的势力是必然的,当然这个赛季并非灾难,崇明1期的经验和能力还是不小的财富,球员的半场统治力还是摆在那里。只不过整个赛季怎么打?成绩压力和如何尽快培养年轻球员?是俱乐部必须面对的问题。指望刘小龙、刘柏杨、刘祝润马上去拯救球队并不现实,但是我们去年已经成为第一批获得B队打中乙联赛的资格,这对于俱乐部未来5年的球员成材率非常重要,海港要做的就是加紧B队的建设和培养,甚至我建议B队直接招募外教或者让主帅的助理教练带队,以便后续和一线队无线衔接。安稳度过这5年的阵痛期是俱乐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超级杯海港5大败因,及海港的未来之路(有点长) 超级杯输给申花后很多球迷怨声载道,对球队、球员的谩骂也开始多了,其实这样的情绪大可不必,早在开赛前我就预测超级杯申花的胜率在7成左右,其中主要有5大败因。 1、仓促上阵、备战不利 中超大部分俱乐部早在两个月前就逐个敲定外援,而且几乎都参与了冬训,反观海港,我们早早决定了新帅,但是外援的选定是远远落后于其他球队,至今为止还有外援在路上,仓促购入的茹萨也没参与冬训合练,古斯塔沃更是玻璃属性刚来就受伤。如此仓促的备战,面对5外援合练了一个多月的申花,谈何夺冠? 2、英雄迟暮,下山不易 上山登顶阶段的球员不容易,海港全员这些年不断的自我提升和突破,在一次次的冲击极限后把球技、身体磨合到极致,并2度摘得联赛冠军。这个时期球员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发挥不利时要承受球迷的质疑,但是只要通过调节和努力是可以提升自我,在下一场比赛中解决问题的。 登顶后的下山对于球员来说其实更难,2度夺冠后球队主力球员的年纪都超过了35岁,即便是武磊也已经超过了32岁,早在武磊打破顶级联赛进球纪录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个记录是前任用了一辈子达成的,武磊破纪录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到了后期,而其他球员放在过去也已经是退役的年龄段了。虽然这个时期球员面对的最大问题依旧是来自球迷和舆论的压力,但是和上山不一样,下山时球员已经无法再提升,相反每一天的能力都会出现下降,表现不佳已经是由于力不从心,想要下一场拿回来是难上加难。 3、青黄不接、此消彼长 2023赛季我们完成了对申花的大胜和夺冠,可谓再一次登上了顶峰,但其实去年年底我就预测从2024赛季开始申花、上港的胜负会变成五五开,我们对隔壁已经不再拥有绝对统治力。 崇明1期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的梯队呢?一直以来我们很多球迷都对隔壁的99~00表示不屑,确实当年申花找老领导巧取豪夺的手段不地道,但是这并不影响99~00是这个年龄段的佼佼者。海港虽然手握同样获得全运会冠军的93~94、97~98年龄段,但是对比一下两队球员一线队的出场记录,马上可以看出差距。 申花方面23岁的朱辰杰119场、23岁的蒋圣龙104场; 上港方面31岁的李圣龙157场、29岁的杨世元105场、27岁的魏震136场。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隔壁的23岁小将处于职业生涯黄金期,他们的正赛经验已经积累到了一百多场,而咱们的梯队断断续续这些年也打的比赛并没多多少,这主要源于早期俱乐部经验不足,没有让年轻球员租借出去历练,而是让他们混迹于毫无价值的预备队联赛。 4、成也传控、败也传控 相比隔壁依靠外援单打独斗,上港建队以来一直坚持传控,也可以说是整体足球,进攻靠传递渗透、防守靠人员协防,崇明1期一起踢球那么多年,整体足球是我们曾经的优势,无论是吕文君、王燊超、武磊还是其他人,相互之间只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队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后续引进的巴尔加斯等外援也是这种风格的球员,在传控体系中他们如鱼得水,但是没有擅长一条龙的球员。 如今这个优势正逐渐开始成为劣势,传控式的整体足球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只要其中一两个点的球员出现失误那就轻则全功尽弃,重则被对手反击一锤定音。随着崇明1期球员的逐步衰退,新来的球员和原本骨架默契度不再那么高,而崇明1期本身球员的身体、反应、失误率也开始出现问题,这就是前几年看海港比赛攻势如潮,这些年经常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相比之下隔壁靠外援简单粗暴反击的战术更为实在有效。 5、地利不合、反客为主 选择虹口足球场作为超级杯的赛场是另一大败因,虹口对于隔壁的意义就像八万人对于我们的意义,选虹口作为赛场,隔壁无论球员还是球迷都极度兴奋,虽然名义上说是上港主场,但是这个场地无疑在开赛就给隔壁加上了一层Buff,导致了整场比赛隔壁反客为主。俱乐部当时没有对此提出反对也质疑也只能说国企在这方面太大度太轻视对手了。 最后还想说几句 海港昨晚的势力是必然的,当然这个赛季并非灾难,崇明1期的经验和能力还是不小的财富,球员的半场统治力还是摆在那里。只不过整个赛季怎么打?成绩压力和如何尽快培养年轻球员?是俱乐部必须面对的问题。指望刘小龙、刘柏杨、刘祝润马上去拯救球队并不现实,但是我们去年已经成为第一批获得B队打中乙联赛的资格,这对于俱乐部未来5年的球员成材率非常重要,海港要做的就是加紧B队的建设和培养,甚至我建议B队直接招募外教或者让主帅的助理教练带队,以便后续和一线队无线衔接。安稳度过这5年的阵痛期是俱乐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5/再谈东亚1期 之前发了一帖,很多人说我洗白东亚1期,但我还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很多人会说东亚1期是球霸,占着茅坑不拉屎,抢占年轻队员的出场时间。这类言论要么是倒钩,要么是后期看球的新球迷。从东亚到海港,从中甲到中超。只要十几年来一直看球的球迷都知道,东亚1期这批人什么时候对比赛懈怠过?除了实力不济状态不佳,他们的态度从来没让人怀疑过。如今这批球员因为年纪上涨状态下滑遭受质疑,这对于他们十多年的付出是不公平的。 哈维尔排兵布阵有自己的想法,合理或者不合理都不是球员能改变的。球员的思想很简单,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能让老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练需要就一定会咬着牙齿上,这是运动员的基本精神。总体来说东亚一期的经验、技术等综合水平还是队内最高的,教练没有协调好,球员就是背锅的。但是东亚1期都是乖宝宝,他们那么多年来对每个教练都是严格服从,从来没有出现质疑、忤逆的情况,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短板。哈维尔再不好,俱乐部没有发声,球员会无条件力挺。 所以事情没那么复杂,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傻球员,在为一个能力有限的教练买单罢了。 再回来说下蔡6,其实我真不觉得蔡6的言论有多大问题,只不过很不辛,互联网环境不好被人带了节奏。小蔡为了不让自己孩子伤心,哄骗孩子说球迷背身是在看哪个灯泡坏了,这个原本没有什么贬义,只是一个给孩子的谎言,但是公众人物对外说了就是被黑子们放大添油加醋。小蔡唯一错的是忘记了自己是公众人物,没有克制住自己情绪,那也是基于对球队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最终的言论其实平心而论并没有太出格。大家可以试着把蔡6换成范志毅年轻那会儿,如果当时球队排名第一、领先十几分,忽然球队开始输球了,球迷开始怼教练和范志毅,大家觉得范大将军会怎么应对?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球迷和球员相互理解包容吧。
再谈东亚1期 之前发了一帖,很多人说我洗白东亚1期,但我还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很多人会说东亚1期是球霸,占着茅坑不拉屎,抢占年轻队员的出场时间。这类言论要么是倒钩,要么是后期看球的新球迷。从东亚到海港,从中甲到中超。只要十几年来一直看球的球迷都知道,东亚1期这批人什么时候对比赛懈怠过?除了实力不济状态不佳,他们的态度从来没让人怀疑过。如今这批球员因为年纪上涨状态下滑遭受质疑,这对于他们十多年的付出是不公平的。 哈维尔排兵布阵有自己的想法,合理或者不合理都不是球员能改变的。球员的思想很简单,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能让老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练需要就一定会咬着牙齿上,这是运动员的基本精神。总体来说东亚一期的经验、技术等综合水平还是队内最高的,教练没有协调好,球员就是背锅的。但是东亚1期都是乖宝宝,他们那么多年来对每个教练都是严格服从,从来没有出现质疑、忤逆的情况,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短板。哈维尔再不好,俱乐部没有发声,球员会无条件力挺。 所以事情没那么复杂,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傻球员,在为一个能力有限的教练买单罢了。 再回来说下蔡6,其实我真不觉得蔡6的言论有多大问题,只不过很不辛,互联网环境不好被人带了节奏。小蔡为了不让自己孩子伤心,哄骗孩子说球迷背身是在看哪个灯泡坏了,这个原本没有什么贬义,只是一个给孩子的谎言,但是公众人物对外说了就是被黑子们放大添油加醋。小蔡唯一错的是忘记了自己是公众人物,没有克制住自己情绪,那也是基于对球队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最终的言论其实平心而论并没有太出格。大家可以试着把蔡6换成范志毅年轻那会儿,如果当时球队排名第一、领先十几分,忽然球队开始输球了,球迷开始怼教练和范志毅,大家觉得范大将军会怎么应对?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球迷和球员相互理解包容吧。
海港主要球员点评 武磊:10场7球状态神勇,对长春的比赛中多次中柱吐饼并非因为状态不佳,武磊擅长的是启动速度、跑位以及轻触求,长春的场地问题干扰了他对于足球轨迹的预判,影响了最终结果。 奥斯卡:这个赛季都在踢养身球,合同最后阶段小心思也多,看得出他更多的是不想受伤,所以面对一些争抢球并不积极,但是即便这样,他的贡献依旧可怕,传球、成功传球、关键传球排第一,助攻目前排第二,目前也有了进球,总体来说奥斯卡的表现依旧是大腿,能否激发他的斗志是关键。 保利尼奥:赛季初几场比赛堪称灾难,但是随着进球和助攻,进来表现越来越出色,盘带突破和传球时机也越来越合理。 吕文君:很多人一直在骂他不配边后卫,如果就看防守,吕文君的边后卫确实表现不太好,但是如果看攻防两端的贡献,吕文君的作用非常明显。就上一轮对长春的表现来看,吕文君逐渐开始适应边后卫防守的职责了,希望未来越来越好。 魏震:多次被教练安排在了不熟悉的位置,说明日常训练中表现还是突出的,只不过作为年轻球员,他对于陌生位置的适应时间会比吕文君更长,威震在中后卫的表现还是可以的,主教练希望他在其他位置有建树还需要时间,希望不要付太多学费。。。 王燊超:本赛季已经3个进球了,上一场差点再进一个,除了无可挑剔无话可说。 卡隆:小个子速度快,非常懂得扬长避短,本赛季作用明显,即便不看昨天那个进球也是整个球队提速的关键,海港只要有他在,前场的进攻压制就没有问题。 平克:很多人说他像海森,其实两者不是一个类型,平克像海森的特点是个人能力非常均衡,但是他只有均衡没有特点。无论速度还是强壮他都不沾边,作为大前锋支点作用还没有当年麦克布林明显,这种类型的球员未必不是好球员,但是他更需要理解球队的战术体系,熟悉队友的跑位和传球,否则他的个人能力难有建树。 巴尔加斯:绝对是好球员,绝对是好球员,绝对是好球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赛季巴尔加斯表现不佳,被球迷诟病。但是巴尔加斯去年在奥斯卡不在的情况下火线加盟,和武磊一同挽救了球队,拿到了第四名和亚冠资格。本赛季由于位置重叠,需要和保利尼奥争夺首发,和主教练闹矛盾后保利尼奥抓住机会证明了自己。如今巴尔加斯只能在下半场70分钟左右才有机会出场,从上场表现看得出他的焦虑,一些球的处理并不合理,但是总体来说水平还是摆在那里。并非所有人在压力下都会爆发,有的人面对压力反而会焦躁,作为武磊的好搭档和前西甲球员,他是俱乐部的财富,我建议给他安排一些心理辅导,帮助他走出困境。 暂时先这些。
关于新主场的评价 上周终于有幸去了一次主场,虽然3:2的比分看得战战兢兢,但是总算是3分拿到,这一轮又是3分,今年夺冠是有戏了。 回过头说说新主场,首先是喷,我喷的不是赛场,是管理。新球场的管理和运营实在是一塌糊涂,完全是外行在话事,无论是保安还是现场JC都没有什么大型赛事的管理经验。在针对一些政策的解读上完全是一刀切的懒政方式。就列举两个例子: 1、关于现场不允许携带餐饮:现场的告示牌明显说的是“不得携带超过自身使用量的食物”,但是现场保安会一刀切说不允许带任何吃的东西,你真的和他们较真,他们说要问领导,最后自己不占理还是会放行。一来二去非常耽误时间,心情也受到影响。 我能理解经验不足的安保人员为了确保现场不出状况严防死守的心情,但是总体来说海港球迷是中超所有球队最不来事儿的群体(这点现场我也和安保人员说明过),除了每年德比几乎不会和任何客队有矛盾冲突,所以我认为赛场的保安对于政策解读和执行还是要严谨,决不能自己擅自“层层加码”。 2、关于现场座位:浦东球场除了限流还限制了前三排和二楼后三排不能坐人,但是矛盾就在于你在大麦网购票的时候是能买到现场不开放的座席。到了现场以后保安就要求大家随便坐。前几年去万体馆看球的人都知道,因为万体馆位子宽裕,几乎所有人都是随便坐的。但是如今浦东足球场位子没那么多了,还做了限流。这种情况下随便坐,就会发生球赛期间不断被拿着票子的人驱赶换位子的窘境。真的现场因为这种事情遇到纠纷,要求随便坐的保安能做什么呢?如果不和人争执,我同样花了钱是来看球的还是来给人当球踢的?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工作没做到位,如果要限制座位为什么球场不能和票务提前沟通好开放的席位?为什么要出票后到现场才告知这里不能坐,那里不能坐?中超已经开始10轮了,不是第一轮,再没有经验这些事情也应该已经发觉了,发现问题不应该整改吗?再罗嗦一句,上海人在全国人民中属于比较理性的,既然中超那么多球队都不限制,甚至有些地方能满座,我们为什么要诸多限制?是上海人的素质不配吗? 喷完回过头说说新球场,球场的白瓷碗外观设计非常亮眼、大气,门口看着有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进入球场的观看体验感觉犹如来到了老特拉福德,无论是观赛视角还是聚音效果都一级棒,虽然海港主场没有隔壁那样的LED夜店风,但是现场灯光效果依旧非常出色。 由于足球场的席位比体育场少,观赛需要步行和爬楼梯的距离也短了,即便是在顶楼看比赛,也不用爬的气喘吁吁,而且中场出去上个厕所或者抽个烟也非常方便,不像以前万体馆总是会担心距离太长耽误时间,或者往返楼上楼下耗费体力。 总体来说硬件设施非常不错,软件方面因为球场刚刚启用,周边停车和餐饮都还没准备好,但是随着周边建设相信这些都会完善起来。至于管理方面。。。俱乐部真的应该好好和球场这里好好沟通培训一下,真的太业余太不专业了。
网上黑武磊的几种论点。。。 1、超级外援喂饼,没有超级外援他就废了。 这类言论不知道是否是这几年刚看中超,其实武磊早在孔卡等大牌外援加盟之前的2013、2014赛季,就贡献了单赛季12-15球的成绩。可以说大牌外援的输送炮弹可以进一步为武磊加分,但是武磊绝不是只依靠大牌外援才能踢球。 2、单刀水平太差。 武磊的最大优势是启动速度,和跑位。除了一些空档跑位进球,他的进球大部分都是通过在越位线快速摆脱后造成的单刀破门,这种单刀和靠身体挤压对手造成的单刀不一样。无论是全力奔跑还是足球的高速盘带都会导致最后一击出现不确定因素。但是实际上根据数据分析,武磊在中超的单刀命中率还是在50%左右,这个比例放在全球也是合格的。 3、对方防守队员太菜 这个论点其实不太想回复。。。因为能提出这个质疑的人大多是为了黑而黑了。众所周知中超是联赛,防守队员不管是好或是菜,每个球队的前锋都有机会和他们交手,为什么2013年至今的近10年里(去掉留洋)除了武磊没人能做到虐菜呢?你可以说武磊距离世界级还差很远,但是那么多年的进球数据事实证明了他显然就是国内目前最好的前锋,没有之一。 4、海港强行”造星“,球队围绕他作为核心才成就了他。 这个论点显然是成立的,但是同时又不成立,你说海港以武磊为核心,这毫无问题,优秀的球员自然会是核心。你说刻意造星就有点可笑了,球员和球队是相互成就的,没有哪个球队会为了所谓造星去扶一个”阿斗“,更何况海港除了武磊还有吕文君、李圣龙、冯敬等攻击好手,为什么不去扶持别人?退一步讲,既然”造星“的同时又能争冠,其他球队何不效仿?如果是只有海港和武磊能同时做到”造星“和争冠,那不恰恰证明了这是武磊的能力吗? 暂时想到这些,有其他黑点大家可以留言继续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支持的和讨厌的球队、球员,但是评论足球还是要客观,武磊有弱点有缺陷,但是总体来说他就是中国目前最好的前锋,可惜的是他无法拯救中国足球,随着年龄增长,他等不到能和他一起带中国足球走出亚洲的同等级伙伴了,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