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玩泥巴 最爱玩泥巴
认真地浪荡
关注数: 71 粉丝数: 623 发帖数: 3,648 关注贴吧数: 4
#话题#这个游戏可不可以这样玩? 能玩的大都被G社玩过了,纯粹数据膨胀的话只会是恶性循环。大家有没有有意思但是又不破坏平衡的创意? 我先提几个,抛砖引玉: 1、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三女神的名字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加入随回合数变化队长技能(或者主动技能)的神? 比如说,进地下城无条件攻击5倍,每过一回合降低0.5倍,最后2.5倍保底,类似这样。也可以反过来递增,但是需要限制最高倍率。还可以设定为打每一关的时候重新初始化开始计数。 另外,可以设置特定回合可变的队长技能。例如逢奇数回合攻3倍,偶数回合攻2回2。 2、对已经亮了的技能增加额外收益。 例如高CD技能亮着不使用,每三回合减少下一次使用的CD;或者转珠技每亮两回合会在使用时额外生成一颗特定颜色珠子;再或者盾类亮技能五回合后,为该宠物添加防封效果,使用技能后撤销;大炮也可以设计为每回合增加10%伤害。之类。 感觉这一思路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而且这样的变化并不会造成类似数据膨胀带来的数据碾压之类的无聊效果,只是增加了一些半可控的元素。 3、回复溢出。 这个是从笑爹想到的。 PAD的各种转珠都很有用,但目前转珠里最弱势的无疑是转心。可能也和游戏风格相关。可不可以通过某些主动技能,把溢出的回复利用起来? 例如新出一个主动技能,效果是两三回合内,血量可以超过血量上限。这样并不会特别强,某些几十万的伤害也扛不住,便于地下城设计的时候加以针对,又无疑能确确实实增强回复队的生存能力,对控血队也有奇效。甚至可以进一步添加效果,两回合后超出的血量直接转化为大炮打出去。 大概就想到这些,话说最近看到地下城先制换随机队长,我看着手中的极光埃一阵蛋疼………… 以上,欢迎讨论~
【泥巴】 掉落消珠技巧与心得 大家好我是泥巴!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转珠的时候利用掉落的一些心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首先界定一下帖子中”掉落“的内涵。 这里的”掉落“指不利用天降情况下人为将珠子隔开,并实现分批次消除的排珠方法。 掉落的缺点是转珠思路容易混淆(转着转着不知道要干嘛了)、风险大(没连上往往就会少上好几C),优点主要有三个: 1、纯色队中,利用掉落把大量同色珠分开,能做到直接连无法做到的事。例如18珠以上的三横排排法之类。 2、杂色(凑色)队中,利用掉落简化转珠路径,把部分工作量从手转到脑。 3、利用掉落的分批次消除属性,提高天降消除概率。这个用得不多,难度大实用价值也看脸,性价比不高。 关于纯色队利用掉落消除的方法,@Zaac_Z 已经做过详尽的攻略(参见 http://tieba.baidu.com/p/2890142543 ),也有一些其他的排珠帖,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一类的排法用处比较广,主要通过记忆对应的排列图加以练习。用横排、二体队伍的朋友记一记很有好处的。 本文则主要针对凑色队伍,以极光埃的6色要求为背景,介绍利用掉落简化转珠的一些思路和技巧。由于杂色队版面复杂一些,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没有具体的排列图好记,更多倾向于小范围的范例以及一些宏观思路。而且目标也不是连接版面最大Combo数,而是尽量以 最简洁的路径连出六色。 ~~O(∩_∩)O~~O(∩_∩)O~~O(∩_∩)O~~O(∩_∩)O~~O(∩_∩)O~~O(∩_∩)O~~O(∩_∩)O~~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杂色队而言,通常在上下距离偏远并且不容易通过转珠凑到一起的时候,我们会考虑掉落。可以这么说,掉落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垂直距离的方案,而横向距离——当然只有靠硬转了。 下面介绍几种掉落的基本技巧以及实例。实例来源均为实战中的截图。 一、大江东去型。如图所示,指一横排隔开竖列。这种类型比较浪费空间,不太推荐单独使用,或者尽量让竖列靠边。如果除了红色还能顺便连上一列其它颜色,性价比就比较高了。 实例:下图左边是原始版面,可以看出主要难点在于光暗,上下分离均较远,因此考虑利用掉落同时加以消除。右上火珠刚好隔开了作为竖列的暗珠和作为横排的回复,所以选作起手珠拿出来,绕一小圈后光暗的版面就比较舒服了,最后再绕一大圈把左下的回复珠推上一格即可。剩下的水火木非常轻松,略过不提。实用度:高 难度:低 技术要点: 1、脑海里要有中间一排(两排)不存在的意识,上下可以直接连在一起。 2、很多时候连好以后垂直版面已被填满,要事先考虑到起手珠的走位,注意能否顺利移出以进行后续转珠。如果被堵在角落,可以尝试通过横排(就是那条大江~)走出去 3、类似实例需要对两种两颗珠子进行处理(例如实例里右上的2光2暗)的情况比较常见, 如何把竖列排在想要的位置,同时注意到起手珠的走位,才是这种排法的精髓所在,需要多练习来掌握。 二、一柱擎天型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某个竖列把某个珠子顶上天际,消除后掉下来形成横排。与前面同样属于横竖搭配,空间利用率偏低,但是能很好地解决高度差异。 实例:通过原始图可以看出木水是难点,四颗木两个一组离得较远,但左侧两个木珠下面的火和回复非常好连。通过简单的路径连出两竖列之后顺势把中间木珠左推一格。之后在右侧连水光暗即可。补充一句,这里处理水珠可以在上连横排,也可以在右侧贴边利用先横后竖的掉落,中间通过暗隔开。水珠的转法属于掉落不掉落两可之间的情况。但木珠的处理肯定用掉落方便得多。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型最好横排的珠子处于最底层,不会因为漏算消除而发生失误,例如下图中的木珠,由于没考虑到光消除后1号木珠的下落,导致原本设计好的123号木珠掉落消除失效。这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一般我还是推荐在最底层使用。实用度:中低 难度:中等 注意要点: 1、适用于高低差异较大(通常2格以上)但水平相邻(或近似相邻)的珠型。 2、在三种类型里最浪费空间,而且不能像前一种类型一样利用“大江”左右转移珠子,使用前最好有走珠的宏观规划。 三、少儿不宜型如果说一是先横排后竖列,二是先竖列后横排,那么三就算是纯横排的类型。毕竟pad的版面限制了竖列+竖列的掉落消除(在padW里这种掉落还蛮好用的,那才叫一柱擎天呐)。这种类型我个人用得不是很多,即便用也仅仅是最底层的2~3组之间简单组合一下。层数多了以后非常容易失误。而且,除非是极端情况,多数时候如果能排成很好的横排+横排掉落消除版式,那么也会比较容易直接连上横排,利用掉落的价值不算高。 实例:这个版型其实非常好,下面两排的光水火心都排得很舒服,当然实际连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走珠问题。利用双层横排掉落,光心消除后的水珠与最下排掉落消除,可以适当简化路径。 实用度:中低 难度:中高 注意要点: 1、个人认为这种掉落看似简单,思路比前两种反而更容易混淆一些,这是我认为难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2、与前两种类型不同,这种类型要消除的珠子看起来总觉得不会消除,因此转珠时很容易排好后被后续转珠弄散,特别是类似涂鸦图里顶层的橙色珠子这种位置,千万注意。 ~~O(∩_∩)O~~O(∩_∩)O~~O(∩_∩)O~~O(∩_∩)O~~O(∩_∩)O~~O(∩_∩)O~~O(∩_∩)O~~ 总结 以上几种类型,是所有掉落的基础,我在使用光埃的时候,习惯与把六色分成2~3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要么直接连要么通过掉落连接, 原则就是尽量不破坏区域外的版面。这样可以很有效地避免版面被破坏后重新思考时间不足的情况。从这个原则出发,很多时候掉落是必要的,其意义也并非是连接本来无法连接的珠子,而是简化连接路径,减少对版面的破坏,从而为降低整体转珠难度作出贡献。 掉落的介绍到此基本告一段落,后续无非就是不同掉落方式的组合之类。但我也并非是想到两种掉落再去刻意组合,而是从具体问题出发,思考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所以在这儿我认为也没必要硬去分一加二啊,二加三啊之类的组合方式,没有借鉴价值。 这个帖子目前也只能算浅尝辄止。大家可以尝试一些利用掉落的眼光去解决一些比较难的版面,如果尝到了甜头,你就会多去尝试,之后自然熟能生巧。之后我会在本帖陆续发一些在实战中遇到的我认为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情况,都是利用掉落简化路径的类型。作为后续的实例讲解~ 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