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在斯帕
飞驰在斯帕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1,475
关注贴吧数: 19
白色涂装战车夺得F1分站冠军,近15年仅有两次 除了25年日本和20年蒙扎,再往前追溯,就是2009年布朗gp的巴顿在土耳其获胜的比赛了。 21世纪头一个10年,有威廉姆斯,本田,宝马索伯,布朗gp,4支白色涂装的车队获胜过。但21世纪第二个10年,没有任何一辆白色涂装的赛车拿到过分站冠军,直到2020年蒙扎,小牛的加斯利爆冷逆袭夺冠。 另外白色涂装赛车夺得杆位,这个场景也是十分稀有,在25年日本之前往前数,就是22年巴西,哈斯的马格努森那个依靠天气的惊天杆位,再往前追溯要到2014赛季奥地利站威廉姆斯车队的马萨了。
AI围棋之李昌镐分析专贴 这是我在b站发布的李昌镐AI分析系列视频,欢迎大家在这里交流观点~ 【AI围棋分析之李昌镐(三)棋盘上的阴谋家 才是他的围棋底色-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9pQ26Lm&urlrefer=94a33e377bef870e273953723b0dc7f8 【AI围棋分析之李昌镐(二)局部的战神-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gjpnGTB&urlrefer=67ddb38fd98cc45af0f1769b7d225066 【AI围棋分析之李昌镐(一) 石佛?官子之神?世人皆看错我-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lRmXfK1&urlrefer=a6597ed2b7777b58033805bffc2f6edc
投票:你所见过的f1历史上最接近的一对队友是哪组 一共列出了20组队友
经典游戏,我坐过的地铁站,猜猜我住过上海几个地方? 制图略糙,将就着看
全上海最需要打通的一条地面公路,毫无悬念应该就是这里吧 刘五公路联通沪青平国展,这里理论上建一条地铁都不为过,居然连地面都没有
所有中国棋手,在学习AI前,都要先放弃过去的一种想法 就是胜率不重要,要下自己擅长的棋,不去下不易掌握的棋 这个想法必须给我根除掉!围棋是科学,有些变化胜率关系自己不理解,就要想法设法的去理解它,搞懂它,没有必要去证明这个胜率的合理性,但必须要学会淘汰、放弃下一些自己“擅长”,但AI掉胜率的棋。
给你们看看50岁的曹薰铉实力有多强 2002-03年第7届三星杯决赛第二局,曹薰铉(黑)VS 王磊(白) 白棋挖强行作战,下一招棋老曹下出了AI的一选,你们猜猜看下在哪里?
为什么各类元老交流赛很少看到赵治勋? 近些年元老赛也举办不少了,日本那边参赛最积极的是武宫,其次是依田,两位小林,台湾二王也经常来凑热闹,唯独赵治勋,为何一直不参加这种比赛呢? 因为性格高傲?似乎也不是,老赵一向是以幽默风趣老顽童的形象视人的
李昌镐时期是围棋推广和影响力的低谷 虽然大李的人品没啥黑点,可他的人设形象可是影响了围棋好多年。以前聂卫平时代带起了围棋热,2010年后柯洁的出现也带动了一波热度,唯独李昌镐时期,围棋关注度和人们的学棋热情走向低迷。那时候围棋在生活中被彻底小众化,大家都认为要下好围棋,都要像李昌镐这样不动声色,心如止水,如同深林高僧一般,远离世间纷扰。各位回想一下,有没有感觉那时候学围棋,下围棋会被周围的人以一种敬而远之的眼光看待?如果之后的高手都是李昌镐那样的性格,对围棋将是一种灾难
许皓鈜2023年5月的围乙战绩 5胜3负 所以这四个月发生了什么? 这是今年五月,我们宝岛许仙的围乙战绩,作为第一台主将,拿下5胜3负,带领环旭电子宝岛队勇夺围乙第11名。围甲他也不是没下过,一登场就输给上海四台小将王楚轩,所以围甲下个2-16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四个月他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蜕变?
16-20的红牛赛车,如果换个车手开,是不是会失去存在感? 那几年红牛赛车的真实实力很可能是类似07年宝马索伯,属于火星之下,地球之上的无人区水平,如果不是VER,RIC的超凡发挥,估计每站会损失1小时的镜头爆光。加斯利,阿尔本已经从某种程度上证明这点了
【世界围棋群英传】第一集 1988年富士通杯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B站节目【世界围棋群英传】,多多支持 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来制作【世界围棋群英传】这档节目(绝对良心),也是看了明玥老师的围棋视频后,有动力做起来的。这档节目我会分享过往围棋大赛的所有棋局,用AI的分析来带大家回顾每一局的进程,这样小伙伴们能看到几乎所有顶尖骑手的对局。而且我会保证每一盘棋的讲解在10分钟以内。 欢迎关注我的B站账号“驾驶艺术家”,对我的视频节目一键三连!(希望这周粉丝能多一些,这样我的电磁力就能升为3级,可以创建合集了)感谢大家!
棋院完全可以安排轩豪老师给众国手讲课啊 既然人世间存在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形AI,棋力达到了ELO5000分的水平,棋院还不高薪聘请轩神给国家队全员授课?所有国手把自己不明白的输棋全交给轩神检验一番,让轩神为你们答疑解惑,多好的事啊!
我们现在的围棋国手 日常生活是不是很爽很舒服? 感觉围棋国手这个职业,没有比赛的时候,平时自由的时间大把,无拘无束,不用受上级的怨气,也不像企业经营者那样为现金流和事业绞尽脑汁。没有比赛的时候,完全可以吃吃喝喝,游山玩水,玩得更high一点的还可以自己搞个工作室玩自媒体,没事上网聊聊天打打游戏,顺便下几盘棋,把该拿的奖金拿了。至于训练,只要天赋足够,完全看心情,了解一下AI最新的变化即可。这生活不要太神仙啊!感觉教围棋的要比他们苦一万倍,更不要说其他各行各业从业者了。
看周睿羊的大赛直播解说,就知道中国棋手差在哪儿了 周睿羊解说柯洁VS老朴那盘的时候,当柯洁右下角下完还有30%左右胜率的时候,还说胜负尚早,这点差距很正常。 其实现在韩国人大量通过AI训练以后,胜率差个15%,目差差个1.5目,他们就默认为很大的差距了,也就是说掉10个点的招法就是不能接受的问题手,而我们的棋手还把很多掉胜率的棋归结为“风格喜好问题”。这就是对围棋真理的不尊重
孟泰龄 阿含桐山杯 下出了AI评分81.9的神发挥 泰哥这盘棋,全程吊打围甲主力陶欣然:全盘没有任何一步疑问手,没有任何时刻处于落后,通过三处劫争,狂胜对手30目! 弈客鹰眼评分81.9,申真谞都没达到过。按照弈客的说法,这已经是AI水平了,关键这居然还TM是30秒一步下出来的,太离谱了,太恐怖了!
中国围棋届十大帅哥美男应该是这十位吧 从70后开始算,按年龄排,应该是这十位: 常昊 孔杰 古力 毛睿龙 时越 檀啸 连笑 李轩豪 黄静远 许嘉阳
前AI时代围棋世界大赛及棋手战力AI评测(长期更新) 本帖将使用KATAGO 40B Large引擎,对1988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大赛进行棋谱战力评测,以“AI评分“数值为标准,“AI评分”的概念及对一局棋的评估意义,详见职业棋手崔灿五段论文“名人还是业5?从AI分析看清代水平”。 我将以2016年3月9日,AlphaGo与李世石人机大战第一局这个时间点作为界限,该时间点以前,人类是用自己的理解下围棋,之后则更多以模仿学习AI招法来进步。因此,我主要评测2016年3月9日以前举办过的世界大赛,看看之前的时代,围棋整体的水平进步轨迹是怎样的?以及哪些棋手的棋离棋神更近,哪些棋手的棋言过其实被高估。 目前我选取七届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围棋大赛,对其中所有对局进行跑分评测,分别是: 1988-89 第一届应氏杯 (聂曹争霸) 1995 第八届富士通杯 (马晓小林争霸) 2000-01 第四届应氏杯(李昌镐巅峰时代) 2004 第九届三星杯(小李飞刀时代) 2008-09 第13届LG杯(古力李世石四千年之战) 2012-13 第七届应氏杯(中国一冠群崛起) 2015-16 第二届梦百合杯(窝壳:传奇是时候落幕了) 此外,我还将对几位取得过连胜的“”擂台赛英雄“的对局进行跑分评测,如聂卫平、常昊、徐奉洙、李昌镐等棋手。
如果维斯塔潘还不被禁赛,下一站其他19位车手集体罢赛吧! 现在其他车手在赛道上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了!
现役哪些棋手执黑棋的实力明显比白棋强? 现在大贴目时代,几乎没有职业棋手愿意拿黑棋。即使强如蜗壳,黑棋白棋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的白棋胜率还是明显强于黑棋的。现在还有黑棋明显强于白棋的职业棋手吗? 总体而言,棋风积极,擅长攻击的棋手应该喜欢拿黑棋吧?据说龙哥时越喜欢拿黑棋,但只是传言。我感觉,现役黑棋水平明显比白棋高的很可能是孟主播,尽管他在自战解说中多次说过喜欢拿白棋,但今年下半年联赛,他拿黑棋连续杀爆金志锡,姜东润和辜梓豪,而且几乎是全盘吊打,即使是时哥恐怕也很难做到吧。。。
奔驰车没有宝马车那样卓越的驾驶乐趣,是市场策略,还是真造不来 这其实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在同级别的车型里,几乎每款宝马车都比奔驰更有驾驶乐趣,无论是动力的响应性,还是操控的灵活性,宝马带给驾驶员的驾驶质感、驾驶乐趣都比奔驰高出一筹。 “开宝马,坐奔驰”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两个品牌特性的认知。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百年技术积累的车企,在不考虑市场因素的前提下,如果让奔驰造一台驾驶乐趣超过宝马的汽车(比如造一台驾驶乐趣超越E46的奔驰C),奔驰能造出来吗? 这个问题,乍一听会让人笑掉大牙——奔驰造的F1赛车都让其他人吃不到尾气了,造个200马力的小破车还不是跟玩一样,聪明的工程师们把3系一拆解,研究一下,分分钟给你造个加强版宝马。人家只是矜持地把自己装扮成庄重文雅的绅士而已。 可再仔细想想,也许没那么简单。近40年来,各种车型至少有6次换代了吧,为什么每一次换代,让任意一家媒体来试驾,都能让他们得出宝马驾驶性能比奔驰好的结论?为什么其他品牌的换代车型,媒体总是评论“XX车型在操控方面又取得了进步,不过离宝马还有些许距离”?就算奔驰认准了,我就是把车卖给那些喜欢四平八稳开车的人,可是上升到AMG,M系列这个层面呢?买这部分车的车主总在意性能了吧,我相信奔驰也肯定不愿意让这个级别的车型在动态性能上输给宝马,可为什么M3,M4在无论在单圈性能上,还是主观驾驶感受上依然可以压制C AMG系列一筹? 近几年市面上有一款公认的操控性能超过宝马3的车,就是凯迪拉克ATS。结果一看,原来是宝马当年研发E46的那批人来到凯迪拉克研发这辆车。也许,即便是普通买菜车的操控,也有很多独门的研发秘籍,而且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或者说,奔驰造不出宝马那种操控超一流的民用车,是他们的工程师真的无能为力?
喝咖啡对下围棋有帮助吗? 以我的亲身经历看,喝咖啡确实对下棋有很大帮助。我下棋前和咖啡比不喝咖啡的胜率明显要高。由于咖啡对人体神经中枢有刺激作用,和了咖啡后,我感觉在棋盘上的思维敏捷了很多,能够想得更快、更深、更远,而且越是下快棋越有帮助。我认为咖啡真的应该列入围棋比赛的兴奋剂名单。
在全雨胎条件下,F1配干胎和普通民用车那个快? 个人认为,只要是自吸2.0及以上,或是涡轮增压1.4T及以上的普通民用车,在这种条件下都能跑过装干胎的F1赛车(前提是开民用车的人知道最基本的赛道驾驶技巧)。 这里有一个依据,在07年日本富士站,当时是超级大雨,安全车带头,有几辆装配半雨胎的赛车甚至都跟不上当时的安全车奔驰SLR AMG。如果是干胎,恐怕一圈要慢将近30秒,以SLR AMG的性能推算,比他慢30秒的车基本上就是2.0以下自吸车的水平了。
梦梦的棋是不是很有女棋手的特点? 职业棋坛对大多数女棋手的评价都是力量奇大、生猛、缺乏理性判断、常下情绪棋、点不清目数、后半盘各种不靠谱。我发现梦梦和这些特征几乎完全吻合啊!看这么多期的泰哥解说,感觉除了布局相比女棋手有更深的理解外,其他时候的棋都很符合女棋手的特征。
从梦梦和尹航比较来看,死活题强不等于实际棋力强? 我感觉,职业棋手尹航的死活题能力可以吊打梦梦,至少是“死活题让二子”的水平。尹航不仅能破解很多高难度死活,还能创造死活。而从泰格网络自战解说来看,只要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实战死活型,梦梦就会非常头疼,而且总是失误。比如LG预选赛对丁世雄漏看的那个一路扳,就是一些死活题里出现过的棋型。但梦梦常年位居等级分前30,围甲绝对主力,而尹航呢?只能混迹于围乙围丙,世界大赛预选出现也是奢望。 那么问题来了,死活真的是对棋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吗?很多人说涨棋要靠做死活,但实际死活大师却连职业一线都很难进入。而有些棋手,死活能力并不是很强,却可以成为顶尖棋手。那这些死活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到底强在哪儿呢? 我个人感觉,当然这些职业棋手的计算力和战斗力都完爆我们,他们起码都具备了15步以上的计算能力。死活是基本功,没有一定的死活能力,很难和对手战得起来。但计算力到了一定程度,行棋的思维广度、宽度,甚至是行棋第一感就显现出作用了。有可能对手会下一步完全在你预料之外的招法(通常是有些违背常识的),这个招法你想都没有想过,甚至没有见过,结果算算才发现,这个招法真的很奏效。这哪怕你计算再强也没办法了,因为对手把你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另外,关于梦梦,我发现他最强的地方是对全局棋势的判断和把控能力,看梦梦的棋,你会看到很多怪招,但这些怪招都可以称为是在特定局面下的“场合下法”,这些超出平时教科书上普通棋型思维惯性的招法,让我看到了吴老的影子。我想如果梦梦小时候如果死活基本功扎实,那他得是多强的棋手啊!
几位日本棋手的棋风被人长期误读 1.吴清源 吴清源的棋,除了快速,追求效率之外,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一直没被人强调——那就是能搅!吴大师其实是搅屎棍流派的宗师级人物
本吧有多少人可以分先降服黑++? 目前黑嘉嘉在韩国女子围甲联赛里难求一胜,去年一年成绩也乏善可陈,就连武宫正树老师都能在棋盘上摆“心型”戏耍。估计吧里应该有不少筒子能分先拿下吧?
请问大神们,这时黑棋为什么认输?再走下去白棋不是弹了吗? 韩国女子围甲联赛一盘棋,金伸英小美女为什么认输?黑走B18,再A17,是白棋极重的打劫,难道黑棋打不赢这个劫么?
新一代棋手里还有像马晓春这种棋风“轻灵”的棋手吗? 小时候看棋手风格的介绍,一说到马晓春,就是棋风“轻灵”“飘逸”。一直搞不明白这个棋风“轻灵”是什么意思,棋走得薄?速度快?经常运用弃子?思维灵活?总之,这好像是一种极其模糊而怪异的棋风。而且自马老淡出后,很少听人形容一个人棋风“轻灵"了。请问新一代棋手里这种风格是不是已经绝迹了,或者谁与这种风格比较接近呢?
数了黑棋的目数忘了白棋,数了白棋目数忘了黑棋,这问题如何破? 好像孟泰龄梦梦同学也有这个大问题,看来职业棋手也有这种瞬间记忆恍惚的问题啊。就因为这个问题,我对点目完全放弃治疗了,吧里的人谁能帮我分析一下记不住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我的脑子有缺陷?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多谢啦~
其实吴、木谷、坂田那个时代的日本围棋也是暴力围棋吧? 日本“大正时代”出生的棋手,代表人物有:吴清源、木谷实、坂田荣男、藤泽秀行、桥本宇太郎、高川格、岩本薰、藤泽朋斋,第二梯队的棋手大致有杉内雅男、山部俊郎、梶原武雄、宫下秀洋、前田陈尔、岩田达明、半田道玄、岛村俊广等,这些人里面,除了高川格是“流水不争先”的本格派风格,其他人大多数都比较好战吧?最近又打了打坂田荣男和吴清源全集,发现那时候的棋手战斗力都好强啊,水平另说,但就好战程度来说,一点都不比现在的棋手差。 至于我们所认知的传统日本“本格派”风格,应该是大竹先生和林先生开的头,后来,日本六超的棋相比吴、坂田那个时期,棋局走向平缓许多,甚至很多棋手都开始消极避战。目前,日本老一派的二流棋手(六超那一代)中盘力量就是战五渣,全凭内功在混。这种情况从六超延续到平成四天王。直到井山裕太的出现,日本人才又开始在战斗中放开手脚,新一代棋手里,村川大介、一力辽、许家园、以及“妙手达人”余正麒都是明显的好战分子。 所以问题来了,说日本棋的传统风格是本格派,是不是有失偏颇呢?
现在回想,13-14赛季农心杯的中国队实力真心碉堡! 范廷钰、陈耀烨、檀啸、周睿羊、时越这五个人组成的队伍,无论从名气、实力还是整体发挥来看,都堪称三国擂台赛历史以来中国的最强队!尽管以前有常昊、谢赫力挽狂澜帮助中国队提前结束比赛的胜利史,但13-14届这支中国队是我个人认为平均实力最强,发挥最出色,赢得最稳最信服的一届。 从棋的内容上看就知道了。这届比赛范廷钰三连胜、小强三连胜,谈笑一胜精子稀,这些都是全盘压制对手的完胜,只有时越赢朴廷桓可以算逆转胜,但又是霸气侧漏的屠龙胜。而输的那几盘,只有小强输张栩属于漫长拉锯战后小负,可能就这一盘棋局面没有明显优势过,其他的,小范输姜东润,谈笑负朴廷桓都是大优的棋官子被人逆转,就连唯一不胜的周绵羊都几乎一度把朴廷桓击溃。可以说当时这五个人都把自己的状态调到了巅峰,从棋的角度来说,没有脆败,这是以前所有擂台赛里中国棋手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这届比赛,托老完败姜东润,可以看出我们的棋手状态有所下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笑到最后。
棋坛有哪些著名的“锄强扶弱”型棋手? 以前足坛有“锄强扶弱利物浦”,围棋界有没有这样典型的棋手呢? 首先我认为小范范廷钰可以算一个,他对朴廷桓的胜率是63%,对谈笑78%,对十月也是50%不落下风(强手中只有崔毒和陈耀烨他明显优势),但他和“扶不起的阿斗”古灵益的战绩竟然是0胜6败!,另外他对彭荃0胜3败,对安东旭、王尧、许嘉阳0胜2败,当然还有两次世界大赛都被河野临淘汰。确实挺奇葩的。 柯洁也应该算这类吧,他对韩国顶尖胜率极高,对周睿羊三战三胜,对十月胜率50%,对小强胜率57%,但却输给嫖娼民,朴进率这样的无名之辈,还有,他对刘星刘老板的战绩可是三战三负哦!
听说巅峰孔杰比巅峰古力还厉害,是这样吗? 巅峰孔杰是指09-11年亚洲杯3连冠,以及半年内连夺三星、LG、富士通杯的那个孔杰。巅峰古力是指08-09年连夺5个世界冠军的古力。 有人说巅峰孔杰的棋已经到达了一种境界,看似招法平淡无奇,但走着走着你就落后了,而且他的力量一点都不逊巅峰古力,只不过不轻易外漏而已。代表作2010富士通决赛12目半完胜李世石,对手全盘找不到一丝胜机。 巅峰古力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以一种大胆,阳刚,宏伟的构思,在乱战中击倒你。但有人说巅峰空姐比巅峰古力更加全面。我看过那会儿孔杰的棋,很多棋都是走熟悉的局部套路,以我的水平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绝对没有看古力杀赢的棋带感。但就是总能赢,而且大多完胜。也许这就是均衡的力量?我觉得巅峰空姐不一定强于巅峰古力,但他那会儿的实力,特别是对大局的把握,应该比现在所有的中国棋手都要强。
梦梦说,常昊是绝对的战斗型棋风 我曾经和围棋TV网的孟泰龄聊过一些棋手的棋风,在说到常昊的时候,梦梦对他的评价令我大吃一惊。他说“常昊绝对是战斗型的棋风,而且是主动挑起战斗的那一类”。我说,常昊在大家印象中不是那种稳健、厚重型棋风吗?梦梦回答“绝对不是这样!他的棋经常走得非常凶狠! 旁边的骆刚骆老师对常昊的评价更是彻底颠覆了我的感念。他说”在我印象中,常昊一直是个很能搅的棋手。" 不知常哥听了这话会作何感想。。。。。。
81-85的巅峰赵治勋究竟是什么水平? 这段时期是公认的赵治勋巅峰期,比他车祸后第二个统治期——94-98那段时期还要有统治力。这段时间赵治勋包揽日本大三冠,而且最重要的——他那时居然可以将山城宏、王立诚、小林觉等当时的中坚棋士打至让二子!这究竟得有多强的实力呢? 我个人认为当时老赵再强,也不可能强过吴清源、李昌镐的巅峰期,那么当时他的统治地位是否可以和64坂田,95马晓,05-09古李时期相比呢?他全盛时期棋的内容如何呢?强力治孤的棋风是否足以独霸棋坛?
各位棋友最害怕对手下什么定式和布局? 我弈城4D,极度头疼对手下小林流。对付迷你中国流我很擅长,但对小林流实在没什么办法。大飞挂往往轻易让对手成大空,二间高挂被对手夹击后往往又陷入全局被动。所以一看见对手下星对位小目,我坚决不走星位。 另外我还很反感对手下星位点角定式,虽然我能获得先手,但总觉得不易把控。无论是一间夹还是二间夹,外面的棋形都谈不上厚,以后总是容易被对手骚扰。
中国棋院最新一期等级分排名,刘,马终于跌入万丈深渊了 最新一期的棋手排名,虽然总体变化不大,但有两个自等级分实行以来,十几年屹立不倒的名字——长期维持在前50的刘小光,和长期位居前70的马晓春,最终被统计表无情地抹去了,成为了历史长河的一部分。乐哉?悲哉?
大家认为围棋下战斗棋累,还是下铺地板棋累? 战斗棋要时时刻刻想着攻击对手的弱点,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弱点,一处小型战斗就会有数十个变化,一不留神就崩了;而下铺地板棋虽然变化少一点,可压力很大,要时时刻刻判断目数,少一不留神被别人抢了大棋,很可能就追不回来了。 个人认为还是下铺地板棋累,感觉有一种压抑而又紧急的压迫感。
围棋和DOTA都属于策略经营类战斗游戏,为什么受欢迎程度相差... 本人有业余3段,DOTA菜鸟,但玩过两者之后发现,其实它们本质上都是一回事,都有经营、策略制定、战斗这些元素,只不过DOTA里的队友,在围棋里是由你一个人支配。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围棋甚至你个人的发挥空间还更大,为什么在我们这代人里,两者受欢迎程度差了这么多?
谁能从技术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红牛总是不能征服上赛道 上赛场应该是近些年红牛最不擅长的赛道了吧?这是唯一一条近两年红牛没有登上过领奖台的赛道,他们仅仅在09年依靠大雨拿到过1,2.要说上赛场有大直道吧,蒙扎直道更长,速度更快,红牛照样有11,13年的统治性夺冠,要说慢速弯多吧,巴林,马来也有很多类似的慢速弯,红牛照样玩得转。就是这样一个布局,红牛这几年不但没有夺冠,就连速度优势都没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下哪位高手的棋风最消极避战?
以KIMI作为参照,目前的格车神是否以达到蒙托亚的水平? 当年的冰火组合,KIMI在积分和速度上都能压过蒙托亚,不过蒙托亚能在大概4,5场比赛中稍稍压过KIMI,这和目前格车神的速度很相似。基本上可以把格车神看成排位加强,缠斗削弱版蒙托亚。大家以为如何?
金角银边草肚皮 和 高者在腹 是矛盾的说法吗? 学棋的时候老师都教我们“金角银边草肚皮”,这是围棋的棋理,一开始大家都把棋下在角上。很显然,谁占角的效率更高,谁就能占据全局的先机。而“高者在腹”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呢?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高手都是会选择注重中腹。这不是和棋理矛盾吗? 以前听王元老师讲棋说过:以前的理论认为四角穿心你就赢了,现在的观点是四角穿心你就输了。难道现在围棋注重边角的理论已经改变了?
我每天在ipad上坚持打20盘职业棋手对局,对涨棋有帮助吗? 本人实力业余2段左右,以前学过围棋,好长时间没下了,现在又想重新回来下。我觉得看定式、死活什么的都太枯燥了,于是每天在ipad上看20盘职业对局,让自己对各种局面都有所了解,增强棋感,请问这样对涨棋有帮助吗? 另外我喜欢下厚实的棋,然后利用厚味攻击对方,请问我应该多研究哪些棋手的对局?
如何对付小林流下面的手法?我下完这局部局面已大差 面对小林流,白8大飞挂几乎是唯一一招,但如何面对黑棋先冲后夹呢?实战我选择尖33后压出,但一圈走下来,我没有明显恶手,却已经被黑棋甩出盘面近40目了,而且还让黑棋铁厚。我这里哪手棋走的有问题呢?
我下棋总是输给那些棋风厚实猥琐的棋手,怎么破? 本人上了TOM3D后,频频输给那些尖顶跳完扳粘,拆二之后跳补的那些猥琐主。跟这些人下棋,布局阶段十个大场我能抢到七八个,但对手的空都很坚实,我不可能破。然后他们打入作战,我和他们作战也不会吃太大亏,一般也不会死棋,但下到最后都是我的实空不够。我对那些棋风积极的棋手成绩很好,那些喜欢四处打入的棋手,经常会被我利用缠绕攻击战术击溃。喜欢围大摸样的棋手,我的胜率也很高,因为我的治孤能力很强,在大摸样里碰碰靠靠挖一挖,总能出些棋。我就是总输给那些总是爱补棋护空的厚实猥琐流,我始终觉得布局就把尖顶跳扳粘的手法,实在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就是找不出破敌之策。究竟如何对付这种棋风的人呢?
马晓和曹燕子谁更强一些? 这两人棋风都是轻灵型的,曹的攻击力更强,马的防守和官子更好。我记得有一度曹遇上马总是输,但曹比马多拿了7个世界冠军吧好像?这两人谁更强一些呢?
王元现在还有业几的水平? 就算他巅峰的时候也不够八段水平吧?他是不是中国所有八段里最弱的?
实话说,头哥超车的胆子是越来越小了 这站超HAM那几下,实在是配不上世界冠军的水准。犹犹豫豫,没有必须干掉对手的决心。抢内线晚刹车已经很久没有在头哥身上看到了,毕竟这种方式方法撞车几率比较大,但现在就连去年瓦伦西亚那种外线超车也看不见了。这赛季基本都是走外线——早刹车——切弯心——拼出弯这种及其保守的超车法,这种方法轮胎优势巨大的情况下确实可行,但如果前车不比你慢很多,你当别人都是开卡丁车的小孩儿啊?只要前方赛车保持住速度和线路,你越这么超,对方越防的有信心。而且这种超法还容易被后车偷袭,就像今年摩纳哥那样。不得不感叹,现在头哥的超车问题实在太大了!
F1历史赛系列之1997澳大利亚站 Schumispa解说 鉴于目前网上极少有03年以前的F1赛事中文解说的比赛视频,作为97年开始关注这项运动的老车迷,我愿意和车迷们共同分享过去F1比赛的辉煌岁月,更加方便地回顾F1的赛事历史。因此,我决定不惜老命,铤而走险,做一件自认为对大多数人有意义的事——将过去的F1比赛配上中文解说,以便让更多的车迷和非车迷欣赏,从而爱上这项运动。 由于工作和学习精力有限,解说只能慢慢一站一站来,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项任务。(计划94-02赛季推出完整解说版,93年以前以集锦方式呈现)再此期间,我会查阅大量当年的比赛资料,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当年的赛况及各种背景,尽可能减少错误。但由于资历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对我的解说提出各种意见。我会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解说,帮助大家更好地呈现当年的盛况。如果你也对解说有意,欢迎新浪微博@Schumispa-韬哥,我愿意和大家合作,共同解说,创造更完美的作品! 下面是F1 1997赛季的揭幕战 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 中文解说从13:29秒开始
同为强制拆两牌技能,新凌统和太阳神里的庞令明那个强? 庞令明 4勾玉 势力魏 【抬榇】:出牌阶段,你可以扣减一格体力或弃掉一把武器,拆掉你攻击范围里一名目标角色及其判定区域内的攻击两张牌。在你的回合内,你可以多次使用【抬榇】 个人认为这两人就相当于拆迁办里的太史慈和高顺,一个分散打击,一个定点打击。相对来说,庞令明可以拆判定牌,但距离限制是硬伤。凌统拆牌的代价小,不过不够主动。不过庞令明真是2位反的绝佳人选,能爆出黄盖100条街。这两人的强度对比大家如何看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甘宁加进来一起讨论三者的强度。
下一位诞生的世界冠军是?
我魔需要古斯塔沃!!!咱们能把他从白刃挖来吗??? RT
在目前F1所有车队中,只有两支车队会永远保持目前赛车的颜色 红牛 and 法拉利
F1历史上还有比马萨更杯具的车手吗???
华佗当内,忠不救,反不救,只给自己补血攒装备,如何? RT
张飞现在大家公认很弱吧?但在场上嘲讽依旧很高。。。真是悲剧 只要张飞出现在2位,8位,甚至是远位,主公只要有距离都会去杀他,按理说弱的武将嘲讽度应该比较低啊?又弱又嘲讽的武将以后谁还去选?三爷的技能真该改改了。。。
一道经典的测试题,看你仇内不仇内 你是忠臣,1血,手里握有1桃(酒),主公1血无手牌,此时其他人除内奸以外全部阵亡。这个时候,内奸使用铁锁连环,将你和主公连起来,接着一张属性杀杀到你头上,令你进入濒死状态,那么,你会使用这个桃(酒)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