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在斯帕 飞驰在斯帕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1,475 关注贴吧数: 19
奔驰车没有宝马车那样卓越的驾驶乐趣,是市场策略,还是真造不来 这其实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在同级别的车型里,几乎每款宝马车都比奔驰更有驾驶乐趣,无论是动力的响应性,还是操控的灵活性,宝马带给驾驶员的驾驶质感、驾驶乐趣都比奔驰高出一筹。 “开宝马,坐奔驰”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两个品牌特性的认知。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百年技术积累的车企,在不考虑市场因素的前提下,如果让奔驰造一台驾驶乐趣超过宝马的汽车(比如造一台驾驶乐趣超越E46的奔驰C),奔驰能造出来吗? 这个问题,乍一听会让人笑掉大牙——奔驰造的F1赛车都让其他人吃不到尾气了,造个200马力的小破车还不是跟玩一样,聪明的工程师们把3系一拆解,研究一下,分分钟给你造个加强版宝马。人家只是矜持地把自己装扮成庄重文雅的绅士而已。 可再仔细想想,也许没那么简单。近40年来,各种车型至少有6次换代了吧,为什么每一次换代,让任意一家媒体来试驾,都能让他们得出宝马驾驶性能比奔驰好的结论?为什么其他品牌的换代车型,媒体总是评论“XX车型在操控方面又取得了进步,不过离宝马还有些许距离”?就算奔驰认准了,我就是把车卖给那些喜欢四平八稳开车的人,可是上升到AMG,M系列这个层面呢?买这部分车的车主总在意性能了吧,我相信奔驰也肯定不愿意让这个级别的车型在动态性能上输给宝马,可为什么M3,M4在无论在单圈性能上,还是主观驾驶感受上依然可以压制C AMG系列一筹? 近几年市面上有一款公认的操控性能超过宝马3的车,就是凯迪拉克ATS。结果一看,原来是宝马当年研发E46的那批人来到凯迪拉克研发这辆车。也许,即便是普通买菜车的操控,也有很多独门的研发秘籍,而且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或者说,奔驰造不出宝马那种操控超一流的民用车,是他们的工程师真的无能为力?
从梦梦和尹航比较来看,死活题强不等于实际棋力强? 我感觉,职业棋手尹航的死活题能力可以吊打梦梦,至少是“死活题让二子”的水平。尹航不仅能破解很多高难度死活,还能创造死活。而从泰格网络自战解说来看,只要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实战死活型,梦梦就会非常头疼,而且总是失误。比如LG预选赛对丁世雄漏看的那个一路扳,就是一些死活题里出现过的棋型。但梦梦常年位居等级分前30,围甲绝对主力,而尹航呢?只能混迹于围乙围丙,世界大赛预选出现也是奢望。 那么问题来了,死活真的是对棋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吗?很多人说涨棋要靠做死活,但实际死活大师却连职业一线都很难进入。而有些棋手,死活能力并不是很强,却可以成为顶尖棋手。那这些死活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到底强在哪儿呢? 我个人感觉,当然这些职业棋手的计算力和战斗力都完爆我们,他们起码都具备了15步以上的计算能力。死活是基本功,没有一定的死活能力,很难和对手战得起来。但计算力到了一定程度,行棋的思维广度、宽度,甚至是行棋第一感就显现出作用了。有可能对手会下一步完全在你预料之外的招法(通常是有些违背常识的),这个招法你想都没有想过,甚至没有见过,结果算算才发现,这个招法真的很奏效。这哪怕你计算再强也没办法了,因为对手把你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另外,关于梦梦,我发现他最强的地方是对全局棋势的判断和把控能力,看梦梦的棋,你会看到很多怪招,但这些怪招都可以称为是在特定局面下的“场合下法”,这些超出平时教科书上普通棋型思维惯性的招法,让我看到了吴老的影子。我想如果梦梦小时候如果死活基本功扎实,那他得是多强的棋手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