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友MJ
真MJ改
微博:烧友MJ,b站抖音小红书:MJ的欢乐日常
关注数: 385
粉丝数: 3,320
发帖数: 43,174
关注贴吧数: 13
优质监听塞,极致IQ PRO评测 前些日子,发现极致的IQ PRO降价到2999了,真是一大喜讯,之前一直对IQ PRO有些长草,这回难得官方降价,果断定了一条。极致这个来自德国的牌子,各位耳机玩家也是再熟悉不过了,名字一度因为广告法而躺枪,专注高价位耳机,在那个大多数旗舰耳机还在两千价位徘徊的时候,极致的价格早已奔着一万去了...极致大多产品都是头戴式,耳塞产品并不多,IQ和IQ PRO属于其耳塞产品中的民用版和专业版(PRO)型号,当然价格也是不菲,不过相较于其头戴式的价格还是相对低一些的,但是这哥俩一圈一铁的圈铁配置相较于当时的价格来说有显得有些单薄,虽知道极致有大把的黑科技在手上,但是笔者也是依然难摆脱国人购物的癖好,喜欢花最少的钱买最实惠的东西,于是一直在观望IQ系列,模糊记得IQ PRO应该是2014年底发售的,一晃已是四年过去,终于守得云开见降价,耳机到手两天,颇有感触,赶紧来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听感。
真的热,开个箱 是啥呢,很长
这只螃蟹吃对了,艾巴索dx150详评 国砖,这是随身HIFI届经久不衰的话题,千禧年伊始,国砖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无数的型号更迭,有的只是流星划过,而有的则成为玩家口中传颂的经典。
Aroma八音盒三兄弟初、双、尧体验报告 Aroma这个品牌,笔者还是很熟悉的,远在三年前,也就是2015年是我第一次接触Aroma家的产品,映像深刻,因为他家在随身捆绑玩法的末年推出了功能单纯的随身耳放A10,我也是饶有兴趣的为A10写了一篇评测,大致内容是称赞了A10的耳放性能以及感慨捆绑玩法的没落,三年过去了,随身捆绑也确实几乎绝迹,值得一提的是Aroma竟然又在去年推出了解码耳放一体机N10(本次作为参考音源登场),只能说这个品牌对于传统玩法的执着让人敬佩。
假期开个箱 是啥呢,剧透播放器
铁汉柔情,ALO Campfire Cascade尝鲜评测 作为hifi圈老牌,耳机圈新锐的alo家这两年可谓是风生水起,其星座耳塞系列成为了玩家们时常称道的热门货,无论是动铁仙女座还是动圈织女星都是大卖,也成为了各自领域中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成功产品,比如笔者就对织女星十分有好感。不过alo显然没有安于现状,在今年推出了高端便携封闭式头戴耳机Cascade,这可是ALO家的首款头戴式耳机,也让拥有alo耳塞产品或者对alo耳塞产品有好感的烧友们摩拳擦掌,笔者作为广大烧友中的一员也是有幸蹭听到了这款高档便携头戴,接下来我将会为各位详细的讲一讲我的试听感受。
千元靠谱新选择,拜亚动力DT240 PRO 便携式头戴耳机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拥有比耳塞更好的舒适度,比耳塞更醒目的造型,隔音性能优秀等等都是这类耳机的优势,但是由于封闭式的结构以及较小的动圈单元,其音质通常远弱于全尺寸头戴式耳机,甚至在解析力上还要比一些高档耳机塞弱,而在便携度上也是不及耳塞的,所以这个门类一直是充满了争议,但是发烧友们有确实是有这样的需求,有耳塞,有家用大耳,一定会想去添置一款便携式头戴,这样作为耳机发烧友的收集癖才能治愈,于是各品牌也都紧盯着千元级价位的便携式头戴市场,适时的推出一些产品,往往能取得不错的销量。但是可惜的是,市场上千元级价位真正有实力真正有参考性的便携头戴屈指可数,甚至有许多型号一度沦为笑柄,笔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是便携头戴的产品定位就偏向消费级,厂家更愿意将成本投入到外观工艺上,而在声音上下的功夫就少了;二是便携头戴的结构限制着音质的进一步提升,一些技术较弱的厂家很难在有限的画板上画出花样。当然也有着不信邪的品牌,这不,拜亚动力就在最近推出了新品DT240 PRO,一款便携封闭式监听耳机。
开个大箱子 重惹
这条单单元开了挂!Jomo Audio Haka尝鲜评测 要说最新一批崛起的新兴定制品牌,jomo audio绝对排的上第一阵列,去年以旗舰Flamenco一炮而红,大杀四方,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口碑都是级高,jomo凭着在Flamenco上展现的高完整度调音,强悍的硬素质,可以说在各种口味的烧友群体里轻松的完成了通杀的成就。而今年jomo audio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做起了入门级的单单元动铁公模产品,旗舰成功后,直接转手做入门,这一手不按套路出牌让广大烧友措手不及,包括我在内,对这条来者不善的单单元,充满了好奇心,而今天我们这篇评测的主角就是这条单单元动铁——haka。
红红火火,钰龙 Aquila天鹰座尝鲜评测 钰龙作为较早一批开始研发台式HIFI音源产品的厂家,烧友们应该也都比较熟悉了,想当年在圈内引起热议的巨人杀手DA8,以及现任旗舰DA9都是有不少的用户和拥护者,DA8和DA9属于钰龙的高端产品,而在入门产品方面,前阵子大火的金丝雀更是赚足了眼球,亲民的价格,亮眼的配色,靠谱的声音都成为选购的重要要素,而这回钰龙显然是尝到了甜头,发布了对应金丝雀的中端产品——Aquila天鹰座,这里一定会有朋友吐槽了,HIFI圈内的星座名快不够用啦!然而人家起天鹰座显然是有根据的,相对于金丝雀,更高级的产品叫天鹰,非常的合适,没毛病!那么既然是更高端的定位,相信各位朋友也很好奇到底天鹰座的实力有多强?是否能够延续金丝雀的辉煌呢?待我慢慢道来。
开个箱子
狗年第一篇,横评暮光4、君临升级线 新的一年,先祝各位吧友狗年大吉发大财哈。笔者去年可以说是听了一年的榭兰图,现在榭兰图也是彻底煲熟听透了,那么今年的目标自然是寻找一条合适的升级线来将榭兰图最后的潜力挖掘出来了。于是在节前笔者先找到了国内升级线老师傅阿飞借来了两条同价位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升级线,暮光4和君临进行试听,经过一个假期的使用,觉得这两条线值得说一说,所以来开一篇横评,供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吃鸡T求验真假 求大神验真假
贴吧首测,TANCHJIM新品darkside评测 为新产品写评测,或者说是首发评测,总感觉责任重大,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厂家,一旦倾注了太多主观的内容,可能会越走越远,所以写首测我都是尽量的客观详实,也意味着我得再三斟酌后下笔,费时费力,但是这款新品最近确实很火,许多朋友都在向我询问,贴吧也是开箱不断,刚巧我在杂谈的年终盛典上有幸试听过,当时就觉得价格低廉东西实惠,回家后就定了一条玩玩,所以这篇首测也是势在必行了。TANCHJIM天使吉米darkside暗黑面,这是官方的翻译,不得不说,中二程度非常的高,甚至自己念出来会感觉有点脸红,所以我不大愿意将这个中文译名写在标题里面(笑),不过说不定会有许多中二期的年轻烧友喜欢呢,关于名字的话题就聊到这了,接下来就是关键的评测环节了。
早晨开个箱 新产品
吃螃蟹评测,ar新品m200播放器 俗话说,螃蟹总得有人去吃,这不,笔者这次找着机会吃了回螃蟹,ar家的播放器相信各位都熟悉,有第一代的m1,口碑不错的m2,以及新品m20,然而最近又推出了价格更亲民的m200,当然,你也不用去搜索了,因为国内还没有发售,最多只能买到没有保修的水货,个人还是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观望一下行货,笔者手中这台是国际友人的,这位友人说m200的声音很不错,希望让我评判一下,于是我也就欣然接受了这次吃螃蟹的机会。
这家的东西,我也算是一直没错过
耳机与杂谈年度盛典小游记 这次活动规模可谓是空前,我也是赶着点到达上海。
没人感觉命中被削了? 只有双档的库里准其他都是不进
今次来谈谈一个"新小品牌"该如何做耳机 前阵子,从一位友人那里发来了一条耳塞,不用避讳,这条耳塞是友人特意发给我让我提点意见的,并非我自费购买的,型号叫做osv3,品牌我就不吐槽了,容易误认为是hifiman的子品牌,这位友人一直向我力荐这款新品,说实话,笔者对于此类小规模新品牌的耳机态度保守,因为客观上来说确实难做,最难的事就是从无到有,这位友人也比较实在,说发现缺点尽管提,也可以说自信吧,当然,如果连开发者都没信心的话,东西也就不用卖了。所以借此机会,笔者通过一些osv3的使用感受来谈谈,“新小品牌”该如何去做耳机。
开个小东西 算是新产品吧
动圈耳塞巅峰?迟来的re2000评测 上半年,hifiman推出了万元旗舰耳塞re2000,作为一款国产动圈耳塞,售价过万也是不得不让人关注一番,笔者随后就在siav的展台上看见了它,虽然会场嘈杂,但依然可以判定出这是一条实力很强的塞子,绝对值得一玩,但是囊中羞涩,不能把它带回家仔细的琢磨,自然也是不能第一时间写出“赶得上时髦”的评测来,实在有些让人失望。不过,缘分终究还是有的,身边有位大款正好持有re2000,于是笔者决定厚着脸皮借回家,好好的把玩一番,来与各位分享一下听感。
今天来谈一谈T1的一体机选择和搭配 在旗舰耳机价格水涨船高的今天,拜亚动力T1渐渐成为了最平价,最具性价比的旗舰耳机,而相对许多旗舰耳机对前端的苛刻要求,T1又相对的好伺候一些,因此最近不少想尝试升级的朋友们购买了T1来尝试旗舰耳机的魅力,因此也有不少朋友向我询问T1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搭配问题,而我作为T1的忠实玩家自然也是非常愿意推荐一些靠谱的搭配。在谈论一条耳机的前端搭配时,我们先要弄清楚这条耳机本身的一些特性,然后再去说搭配,这样才是有的放矢。T1作为笔者的第一条旗舰耳机,也是用的最久的一条,期间各家期间耳机进进出出,唯独T1一直留了下来,无论是T1一代还是T1二代,都是长期持有的状态,至于一代二代的区别这里就不再进行赘述了,相信大多数对T1感兴趣的玩家们也都听过这两代产品,这简单说一说一代和二代的一些共性,这样有益于我们下一步来讨论前端搭配问题。首先T1的最大特点是高密度,可以说这是T1的独门绝学,而多数喜爱T1的玩家也都是对此大为称赞,高频则是拜亚动力特有的鲜亮且具有穿透力,中频中性染色少但具有很高的厚度,声场算不上大但是极其完整,至此我们就大概清楚了怎样的前端是适合T1的。
尝鲜评测,劲浪 Focal Clear 银乌 前不久,劲浪推出了新型号clear,这是一款定位介于大乌和小乌之间的次旗舰产品,考虑到大乌与小乌之间的巨大价格差,再做一款次旗舰来充实产品线也是可以理解,作用三兄弟中的老二,所以许多玩家称之为中乌,不过个人更喜欢叫它银乌,因为clear使用了完全不同于大乌小乌的那种以黑色作为主色调的风格,而是大胆的使用了银灰色作为主色调,虽说是同属劲浪乌托邦系列,却突然改变了配色,而且还是这种高调的色系,显然,劲浪不想让它成为一个安分低调的次旗舰,银色是这款耳机带给我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所以我更愿意用银乌来称呼他。
浅析飞朵2345处女星 不知何时起,发烧新品器材开始喜欢用星座的名字命名,说真的,我真的担心天上的星座会不够用,这不,飞朵在旗舰圈铁天狼星之后又推出了中端圈铁处女星,当然,对于飞朵家的产品,朋友们更喜欢用数字去称呼,天狼星我们叫他5678,而处女星则叫2345,非常的顺口,得以于飞朵家微妙的定价,有时候会让人怀疑这定价是不是随口说着玩的,不过除去戏谑感十足的定价,飞朵这个品牌还是不会让人反感的,宣传的不多,非常低调,基本是靠口碑在支持的牌子,属于埋头苦干型,特别是旗舰天狼星,听到实物前多数朋友都会感觉5678的定价在国产塞里显得有些膨胀,而在听到实物后,多数朋友都多多少少的会称赞一番,甚至认为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产品。不过今天的主角是新品2345,所以下面我就开门见山的谈一谈飞朵处女星。
总有一款适合你,简评QDC新品anole v6变色龙 qdc在前不久推出了新品anole v6变色龙,配置6单元动铁,在当下动辄十几个单元的的耳机圈内,6单元会稍显单薄,不过作为国产耳机新锐的的qdc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变色龙的设计核心在于多段位的自由调音功能,之前也有多个品牌包括qdc自己也生产过双子座这样的可调音旗舰型号,目前从双子座的口碑来看,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款产品,但像变色龙这样带走多段调音的却不多见,这次的变色龙是将调音功能发挥到极致,一条耳机可以变换出4种不同音色,着实让人期待,变色龙的称号也是名副其实。
走过春夏秋冬,细数tfz四款耳机 tfz这个品牌可谓是将入门耳机做到了一种境界,完全不同于一些品牌只在入门价格里浅尝辄止的随意做上一两款产品,充实一下产品线糊弄一下消费者,tfz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入门耳塞型号的开发和生产之中了,笔者当初有幸作为第一批用户接触了tfz的初代1系,当时我的结论是:tfz是个非常会把控声音的品牌,调音成熟老练,但1系受限于素质,期待tfz未来的中高端产品,然而,现在一年半过去了,高端型号的影子都没见着,tfz期间只做了一条千元级的风格浓郁且老派的2m,其余产品全部是千元以下的入门型号,而且型号还超级丰富,也不能说是不思进取,毕竟其中不乏优秀的产品,比如king这样的超级入门耳塞,而且整体销量喜人,笔者身边的多位朋友也都购买了tfz,有烧友也有非烧友,得益于其工艺,颜值,声音和亲民的价格。当然,也有许多朋友在众多型号中挑花了眼,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款,价格都比较接近,还是想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那笔者今天就来细数一下tfz的几条主打入门型号,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很久没开箱了,来开个吧 是啥呢
让我们静下心来谈谈“银黄鹂” 今年老人家最重量级的产品,银黄鹂,售价高达1.5万,创下最贵国产耳塞售价记录,男默女泪。发售伊始万众瞩目,评论出现了两极分化,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是不少,而且言辞激烈,当然其中也不乏听都没听过,兴口胡说的专业国货黑子。不过,一个国产耳塞卖到此价格也确实容易招黑,老人家显然不是什么善主,定价极其任性,一般来说一万出头是个心理价位,他偏要撕破烧友们脆弱的小心脏和瘪瘪的小钱包,开价直接突破1.5万大关,不黑你黑谁?那么,抛开售价,这条耳机到底是什么水准,我感觉还是有必要坐下来,静下心,撇开对高价国货的恶意,好好的谈一谈,这样,无论是对于烧友还是对于行业和厂家才是比较有意义的。
大新闻,拜亚出便携一体机了 官方宣称是t5p二代的西装解码耳放一体机,t5p二代我评测过,结论是手机直推是不行的,这次的一体机也许是个相对简单直接的处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一体机与线材似乎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只支持双边3.5的耳机,除了部分拜亚低阻版,应该改适用部分索尼及劲浪耳机
加侨广场人不多呀 是不是下午人才多呀
继续梦想,ns2作曲家简评 记得5月的时候,我为自然声的ns1写过评测,作为一条入门耳机,ns1的声音虽谈不上成熟完整,但我将ns1称为是一条有梦想的耳机,因为其声音风格独特大胆,且不失水准,明显充斥着设计者较多的个人意志,在当今保守随大流的大环境下实数难得,在时隔五个月后,自然声推出了升级型号ns2,因由国内知名青年作曲家方岽清参与调音,故命名为作曲家,与ns1使用动圈单元不同,ns2为双单元动铁,售价1.7k,价位方面虽比ns1贵了许多,但依然算得上是亲民定价的耳机。那么ns2的具体表现如何,我将在下文里与各位分享。
关于PC HIFI系统中USB环节的讨论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PC+解码器的组合确实逐渐成为HIFI音源的一种主流搭配,PC端作为转盘的资源自由度是传统转盘无法企及的,但是PC HIFI系统的不安定性有让许多玩家头疼,从软件的选择到设置,再到PC端的净化处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声音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映像比较深的就是笔者参加一次音响展会时,一套十万级的解码+耳放系统,通过USB直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当时笔者抱着比较期待的心情去试听,结果播放过程中爆音连连,噪音失真不断,让人大跌眼镜,显然这是一套失败的PC HIFI系统,安定性极差,PC端的优化非常粗糙,这样一套系统拿出来展示也只能说是自砸招牌了,是解码和耳放的问题吗?显然不是,问题就出在PC到USB再到解码这一段极短却极其重要的环节上,展商对于HIFI的粗糙态度让人心寒,而作为玩家,当然不会像这种展商一样不上心,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优化自己的PC hifi系统。
直播,合肥线下活动 小城市,难得活动,果断参加
周五心情好,开个箱 猜猜是啥?入耳新品
两年后,再叙拜亚动力t90 记得两年前,帝捷组织了一次t90的征文活动,我满怀热情的参与了那次活动,而且有幸获得了二等奖,说来也是不大好意思,因为在获奖结果出来前,我就自费购入了一台t90,写“毒文”写到自己掏钱,也是没谁了…在那篇评测里我毫不吝惜溢美之辞,并非故意的堆砌词汇,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毒的不轻,那时候我还未接触过声音如此充满个性且鲜亮的耳机,那时候我对于全尺寸耳机的概念还是停留在老一代三驾马车上,t90真正算得上新锐次旗舰的代表。现在,两年过去了,官方已经发出了t90正式停产的消息,看着手上这条t90,感慨良多,决定再来写一段,以现在的系统和视角,重新审视一遍这位功成身退的次旗舰耳机。
大佬们帮忙验个货 17fw的腰包
浅谈水月雨旗舰平头塞“花洒”Liebesleid 现在想一想,我也算是个水月家的忠实用户了,m1n vx,vx pro,夜曲,到现在手中的旗舰平头塞Liebesleid花洒,每一条我都拥有过,也都写过评测,有幸鉴证着水月家的产品越做越高级,即使是现在,我依然会在与友人们聊天中称赞初代平头塞m1n vx,这是个人非常喜爱的一条充满个性和美感的平头塞,虽然当时的发售价格只有两百块,如今vx已经在水月的店里功成身退了,成为了唯一停产的型号,现在店里摆在最高处的则是这条Liebesleid花洒,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条被水月冠以旗舰之名号的平头塞。
周末开个箱 剧透,平头塞
求大神鉴定卫衣真假 求大神看下真假
进化?新版威士顿um50尝鲜评测 作为威士顿um系列的旗舰型号,um50自上市以来已经有三年了,威士顿似乎并没有要给这个面向专业舞台监听的um系列耳机制造新旗舰的意思,而面向民用的w系列则是推出了万元级新旗舰w80,但um系列也并非是不思进取,最近威士顿将um系列进行了一次升级改款,冠以“new”这个前缀。笔者作为威士顿的忠实老用户,自然是不能错过,第一时间入手了新版um50,来与大家分享。
让我们来谈一谈he1000 v2 记得在去年十月的时候,我和鲁大师共同写过一篇关于hek的文章(http://tieba.baidu.com/p/4809230426?share=9105&fr=share&see_lz=0),那时候hek一代几近退市,hek二代也就是hek v2刚刚上市,于是很多朋友在留言问hek v2到底如何呀,有多少进步呀,值不值得升级呀之类的问题,但是那时候hek v2作为最新一代的高端旗舰产品,笔者身为一名普通发烧友也是鲜有接触的机会,仅仅在展会听过几耳朵是不足以来用笔墨书写下来的。时隔一年,笔者终于得以将这台高价耳机请回家欣赏,在近一个月的聆听后,特来此与各位分享一些hek v2的使用感受,也希望各位能够各抒己见,多多交流
非典型万元级圈铁jh lola简评 前阵子jh audio发布了万元级圈铁混合单元耳机lola,在lola小小的腔体内塞进了2个动圈单元和6个动铁单元,分频使用比较传统的三分频三导管即高中低频,但是在单元的使用上却是非典型的。传统圈铁耳机通常使用动铁单元负责高频,动圈单元负责低频,动铁单元负责中高频,从而达到发挥两种单元的优势形成互补的局面,但是jh lola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热的翻皮水,开个箱 这箱子也是丝毫没有神秘感
今天来谈一谈effect的三条线材风格及搭配问题 本次话题的主角是effect audio的三条中端线材,分别是ares II 单晶铜,thor silver II纯银,eros II铜银混编,搭配对象是笔者才入手不久的jh13 v2,为何突然想起写关于耳塞线的主题呢,其实升级塞线从个人角度来说是一直不大感冒的,笔者对于随身设备的态度一直相对宽容,有闲钱一般会投入到台式大系统上去,随身的话凑合听听,顺耳即可,既不会投入太多也不会去升级塞线来榨干耳塞的潜力,但是前阵子没忍住手,买了一条jh13 v2,于是又不小心坠入了随身设备的漩涡,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价位的耳塞,通常是需要换线来榨干潜力的,多数情况下,原线终究是成本压榨的产物,所以既然想玩好一条耳塞,除去前端的因素外,换线成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于是在笔者在茫茫线海中挑选出了这三条备选线材,原因有三:首先effect audio作为一个来自新加坡的专注制造耳塞线的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EA家一些明星型号更是成为了许多耳塞玩家挂在嘴边的神器,第二由于Jh特殊的四芯插针规格,市面上只有少数厂家专门为其生产耳机升级线,而ea则是少数之一,不但在插针使用JH规格,在线的末端更是加入了JH专用了低频调节器,第三这三条线材的价格还在预算之类,ares II三千,eros II四千,thor silver II五千,有人会吐槽价格有点高,实施情况是由于JH的四芯插针规格,导致其线材对少也需要八芯,所以起步价就不会低,大家应该也是懂的(笑)。
艾利和新任旗舰sp1000抢先评测 不久前,艾利和的新一代超级旗舰播放器sp1000正式开卖了,其售价之高虽然让许多发烧友望而却步,但是第一批依然很快就售罄了,证明发烧友对艾利和的新旗舰还是信心很足的。笔者有幸从朋友BOB冰哥那借来了一台进行评测,在此感谢冰哥对我的信任,将刚刚购入的崭新的spk直接寄给了我。spk拿到手之后,感觉到的是非常夸张的重量,沉甸甸的一块不锈钢砖头,艾利和的惯例是在一个型号的中后期开始升级外壳材质,将铝制外壳升级为铜和不锈钢,240和380均是如此,而此次的spk一上市就以不锈钢和铜制外壳示人,这次的新任旗舰可谓是非常豪爽的一步到位了。
今天来聊聊qdc8 live版 记得在去年3月的时候,笔者有幸听到了国产定制品牌的最新旗舰qdc8 hifi版,当时笔者也算是第一批接触到qdc这个品牌的烧友了,qdc8hifi版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做工扎实,声音素质惊人,可与国外顶级定制平分秋色,直到今天,一年多过去了,qdc由那时候的新兴品牌成长为了国产定制的领头羊,qdc8退居成为了次旗舰,双子座成为了qdc的当家旗舰,某种意义上说退居次旗舰的qdc8的性价比又提升了一些。
惯例周末开个箱 这次的东西,吧里开的不多
【jh13v2】圆了初烧时的一个梦 七年前,一个同学带我踏入了耳机发烧友的圈子,那时候的定制市场主要是ue和威士顿这种老牌大厂把持着,而jh audio则是新兴品牌,其创始人Jerry Harvey从ue分离出来,开始将定制耳机进行民用化的改革,与传统舞台用定制不同,jh的定制耳机更加自由和个性,不拘泥于直白监听,jh13更是被奉为神物,本人在那时也有幸听过一次jh13的公模,瞬间被毒翻,那种强横的硬素质和风格鲜明的调音与当时的其他耳机简直不是一个次元的,然而jh13的价格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是天价,于是它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梦想放在心里了。
周末开个箱,嘻嘻 也算是最早的梦想了
出美丽安mxc7000i cd机 [转卖]英国 美丽安MYRYAD MXC7000i CD机 美丽安旗舰,最新第三代7000i,自用两年,非常爱惜,没有任何问题,状态神勇,成色很棒,包装收据保修卡齐全,声音非常棒。没有拆机维修过。 出7000块,企鹅492434640
【大神交流】请问自己的大神简介如何添加呢? 现在是大神了。但是简介是空的,也没找到添加途径
【大神交流】没搞懂现在的贴吧推送机制 以前的回复排序不是很好吗,现在智能排序,发的新帖很快就沉了,写了半天,没几个回复,心累
【蓝牙兄弟】横评铁三角DSR7BT与DSR9BT 我曾说过,苹果取消3.5接口会开启一个蓝牙耳机的新时代,正如海贼王罗杰之死一样,大大小小的耳机品牌在蓝牙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市场需求带动着产品研发,我身边的朋友们总是会向我咨询关于蓝牙耳机的事,我本人作为发烧友向来是对蓝牙产品不感冒的,但是这种个人意志是阻挡不了大众需求的,我也不得不开始关注各类蓝牙产品,也确实发现不少相对不错的东西,一些品牌在蓝牙音频上的创新也确实值得称赞。今天我就来做一个横评,希望能给准备购入蓝牙耳机的朋友们一些参考,这次是同品牌同产品线的上下级横评,铁三角DSR9BT与DSR7BT,DSR这个型号可以看作是msr的衍生,msr即是大家熟悉的msr7,暂且不谈声音水准如何,卖的好那确是真的,所以铁三角似乎认定了便携式头戴耳机的市场,一次性在同一条产品线上推出了DSR9BT,DSR7BT,DSR9有线版三款耳机,BT即是蓝牙版的后缀。
开箱预热,做个同门相残的评测 猜猜是啥
应朋友们要求来说下新版榭兰图 大家也知道,新版榭兰图正式开卖了,许多朋友就来咨询我,新版和老版的区别,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找身边的朋友借来了一套新版榭兰图,好好的研究一番。首选可以明确的是,官方已经确认老版榭兰图也就是第一代的银白色版本确实是停产了,即使还能买到,那也是数量不多的库存了,以后的榭兰图默认就是这个银黑色的版本了。
来和各位讨论下天龙d7200 本帖不是评测,单纯的讨论和感触,至于为何不写评测,下文再说
人小鬼大——迟来的paw pico评测 lotoo乐图在制造出国砖标杆产品金菊花paw gold之后,一直在向下寻求着产品线的变化,铁菊花paw5000,以及现在手上这只pico,我笑称为小菊花的玩意,与金菊花相比价格越发的便宜亲民,而且在体积上也是越来越小,铁菊花已经够小了,pico更是小的不可思议,下图是与榭兰图的合照,可见这台播放器是有多迷你,为了将体积压缩到极致,pico抛弃了显示屏,同时将各类功能按钮也进行了整合,例如电源键就整合了随机播放和顺序播放两种档位,而核心的功能键集成了fn(语音提示)和mode(hifi模式与运动模式切换)。外观上pico传承了乐图的家族外观,整体黝黑的配色,磨砂质感且耐用结实的外壳,段落感清晰的音量旋钮,正面除了印刷了paw pico的型号外还印有DSD的金色加粗字体似乎在炫耀着其dsd解码的能力,背面印有hifi music player的字样,深怕因为小身板被人忽视了发烧播放器的身份。
意外的小惊喜,nuforce hem1 前些阵子,有好几个发烧友朋友跟我说,nuforce家的新款单单元动铁不错哟,我就纳闷了,这啥年代了,还单单元动铁,早年的小四gr10确实都是单单元经典,还有um1这种入门良品,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是堆单元的时代,随便一个diy都能堆出个六七个单元来,做个单单元动铁出来有啥意思,于是我还是带着好奇借来了一条hem1。 nuforce这个品牌大家也许还不熟悉,简单做个介绍,nuforce本是美国的一家做功放的厂子,在功放上颇有建树,并且价格相对实惠一些,然而hifi行业似乎向来对价格实惠的品牌不友好,后来就被Optoma这个台湾的投影机品牌给收了,如果我没猜错,nuforce在被收购后也开始照顾亚洲发烧友的喜好做一些小型设备了,一些耳机,解码耳放小一体机啥的。这款hem1算得上是其耳机产品线上的最新入门型号了。
周一上午开个箱,美滋滋 是啥呢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