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友MJ
真MJ改
微博:烧友MJ,b站抖音小红书:MJ的欢乐日常
关注数: 384
粉丝数: 3,322
发帖数: 43,093
关注贴吧数: 12
如图,说说斯泰拉和伊克斯 到手后,做钓三次吧,换着用的
舒服了,国行价格下来了 玩玩微物,小日本这包装真是够省
收台国行se200 带价来
出条ie400pro 如图
出台spkm黑色
出点闲置,如图 品相都很新,吧友有优惠
聊聊IE400 PRO 很久没写听感了,年底实在太忙,时间精力都不够,这条IE400 PRO其实在去年十月底已经开声了,硬是拖过了年,好处就是彻底煲开了,森海家的微动圈也属于比较吃煲机的那一类,刚开声还是有些僵硬发闷不够自然,而现在手中这条400的声音算得上巅峰状态了,宽松度刚刚好,应该具有一定参考性了。关于声音,我是比较爱聊的,特别是森海家的耳机,可说的地方很多,即使是IE400 PRO这样的中端型号,还是有着森海独有的优势。如果只是单独聆听的话,你会觉着400的声音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出彩或者明显的缺陷。但是如果与一些同级别耳机横向对比,脑海中只会浮现一句话:森海,永远滴爹。这不是夸张,这是我和身边多味烧友对于400的统一意见,要说硬素质,400没有碾压同级的表现,但是在调音水准上,实实在在的吊打,背景的黑度,声音的安定感,三频能量的分布,音色的明暗对比,声音的真实与还原,有一定听音经验的玩家都可以一耳朵听出来,IE400 PRO是条真正的好塞。再细说,400的低频很好的传承了森海家的权威感,质量兼具,说标杆有些夸张了,毕竟是条中端塞,但是说照妖镜完全没问题。人声是400官宣内容里的重点,森海家用人声作为宣传的耳机不多,甚至有些型号是公认的偏科乐器,但400的人声确实值得一提,饱满厚实又不缺少真实自然,无论男女声均可以很好的演绎,染色不多偏还原,但又足够好听,告诉玩家,人声好听并不是只能靠染色的,中正健康同样可以很好听。高频也是森海的味道,作为HD800S的用户,这个味可是太熟了,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突出四个字“名门正派”。关于前端的选择,IE400PRO是要划重点的,与之前的微动圈型号一样,依然不好伺候,对前端推力有要求,什么手机直推就别想了,甚至一些日韩系的低推力前端也无法做到健康驱动,需要推力较高的便携一体机或者砖头来驱动,笔者比较推荐HUGO二代或者类似的音源,可以很好的发挥出400的潜力,同时较暖的声底也可以形成一定的互补,有兴趣的也可以拿些像图中的DAT这种模拟时代的老古董来搭配,会有惊喜。
JVC HA- FW1000T使用报告 真无线耳机这个门类作为耳机里的新一代,其推陈出新的速率已远超其他门类的耳机,高中低端的新品层出不穷,但是真正称得上高端旗舰,可以俯瞰同类产品的型号屈指可数。在我看来,真正能称为旗舰真无线耳机,或者说是顶级真无线的应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定价够高,这话说起来有点搞笑,但是在如今市场早已成熟的大环境下,一分价钱一分货已成为共识,想花几百块买顶级真无线那是做梦,目前来看,定价超过一千五的应该算得上高端,超过两千的就可以称之为顶级旗舰;二是传统音频大厂,得有专业音频产品的成熟研发经验,不是随便搞个消费电子品牌卖两千也能叫旗舰,那基本属于骗外行了,做耳机是需要技术积累的。三是工艺要成熟,技术要丰富,随便搞个没技术外包的蓝牙耳机,是不能称之为旗舰真无线的。正巧,今天的主角JVC HA- FW1000T是兼具上述特性的。JVC作为传统日系音频厂牌,无论是发烧友还是非烧友都是很熟悉了,前几年也早早的涉足真无线产品,不过基本将产品重心放在中低端上,真正的高端旗舰型号迟迟没有面世,这也符合JVC沉稳的品牌调性,经过多年了技术积累换代,如今终于推出了真正的旗舰真无线耳机,HA- FW1000T,从型号标识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些信息,首先这是与在产有线发烧耳机FW系列同产品线的,1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可以用的,目前JVC的当家旗舰是FW10000,作为真无线型号则是对应的FW1000,旗舰地位显而易见。再看一看HA- FW1000T(下文简称1000T)的工艺和技术,外观方面1000T采用了JVC家族标志性的木质面板,无论是颜值还是手感都远超同类真无线的塑料面板,档次蹭一下就上去了。腔体不算小,但是佩戴稳固且舒适,侧面的弧度与耳朵刚好贴合,在人体工学这块算是玩明白了。标配了足足5对螺旋点PRO耳塞,别小瞧这玩意,这可是JVC的专利技术,发烧友们都很熟悉了,螺旋套无论是佩戴还是对音质的优化效果在各类塞套中稳稳的第一梯队,价格也是不便宜,标配了5对也算是足量了。充电盒是低调的纯黑仙贝形状,但是特殊的亲肤材质给用户很好的触感,防滑且不易粘指纹,内侧更是用柔性材质针对木质面板做了特殊保护,这设计也太细节了。上面说的是1000T的外功,内功方面作为顶级旗舰自然更是强悍,在FW10000上使用的专利“木振膜”技术,突破性的继承到了真无线产品上,11mm大口径木质穹顶碳振膜配合不锈钢单元外壳这种发烧级的配置毫不夸张的说已经秒杀多数真无线产品了。当然,真无线这种有些数字属性的产品,在数字技术上也得拉满,1000T搭载了先进的“K2技术”,果然还是那个钟爱玩“火星科技”的JVC,该技术是日本“Victor Studio”演播室与JVC共同研发的专利数字高音质技术,可以对压缩、劣化的数字音源的高频带和微信号进行扩展,尽可能的还原高音质,不严谨的可以理解为针对流媒体低质量音频的一种升频,注意这是在播放低分辨率数字文件才有效,如果放的是无损则无需这种升频技术了。同时一些主流的高端真无线技术,例如主动降噪和环境音模式,1000T也是具备的,主动降噪虽然只有一档,但是足以应付地铁和公交通勤。支持aptx以及高至96Hz/24bit的高分辨率,麦克风的功能也足够丰富,不仅支持麦克风静音和降噪,更是搭载了口罩模式,可以修正佩戴口罩时的模糊音,真正的“与时俱进”了。左右耳可以独立传输,支持蓝牙5.2,具有百段音量调节,无需安装APP,全程支持触摸操控,并且在触摸传感时会有清晰的提示音,在连击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耳机本体有长达9小时的续航,充电盒续航27小时IPX4级的防滴溅,开盖取下秒连,实际使用起来顺畅无比。关于音质,作为一款顶级旗舰真无线,如果音质不够好听,不够发烧,那绝对是不行的,1000T在上述硬件的加持下,在调音上也下了狠功夫,Victor Studio的音响工程师们参与了调音,保障了1000T的声音足够专业足够发烧。而在我听来,也确实如此,1000T的音色保持了JVC传统的醇厚细腻,与新一代有线旗舰FW10000的音色并不相似,更像是一些JVC老型号的味道,可能是觉着这种传统经典调音更符合真无线用户的需求,这一点我觉着是明智的选择。特别是低频质量堪称真无线天花板了,量足,弹性充沛,下潜极深,很难想象蓝牙信号可以有这样的低频表现,中高频也是日系HIFI产品惯有的通透干净,染色不多,但绝不干冷,结像完整细腻,三频能量偏下盘的金字塔形态,下盘稳固,声场也铺的开,属于经典的传统HIFI走向,兼具了耐听和素质,解析力1000T也远远的甩开多数真无线耳机,夸张一点说仅谈音质水准,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是传统耳机大厂认真做出来的真无线,着实让人敬畏。 如果你的预算充沛,且需要一款真正的顶级旗舰真无线耳机,想把钱花在刀刃上,想有一款技术够先进,工艺够高级漂亮,音质可以踏入发烧领域的真无线耳机,那JVC HA- FW1000T就是你的不二之选了。
30是不是塞巴斯塔和眼镜只能二选一? 我选地球线没看见钢之魂任务
Manley 曼丽的第一台耳放 ——Absolute 尝鲜评测 看见标题的老玩家应该会觉得我起错了标题,经典录音室厂牌Manley怎么会才出第一台耳放呢?之前大名鼎鼎的300B不算?没错,按照官方给的定义,300B应该算是前级,耳机口只能算是附带的,虽然这耳机口确实很强,笔者也曾有幸聆听过,驱动T1一代,那人声让人“过耳难忘”,一度成为T1的天花板搭配,但是300B仍然算是一台前级。而曼丽至今才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耳放——Absolute。曼丽对一些刚接触HIFI的新玩家们来说也许有些陌生,这位在电子管领域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真正意义上的胆界老炮,经典型号无数,他家的顶级胆麦可以说是天花板了,而经典魔鬼鱼功放Stingray也成为玩家们津津乐道的产品,300B则是前级跨界耳放的成功案例。今天的主角Absolute其实也集成了前级,算是家族遗传吧,也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玩法,不过Absolute的定义是耳放,所以今天我们就仅针对耳放部分的功能和声音来谈一谈。惯例让我们先看一看耳放外观和功能,这次Absolute采用了大胆的立式结构,与传统横放耳放完全不同,好处是更省空间,也许是考虑到耳机玩家们往往是在桌面组建系统的,坏处就是前面板太小,无法容纳耳机插口,XLR平衡和6.35单端耳机口是放在背面的,插拔属实不方便,背面除了耳机口外还有一对RCA前级输出,两对RCA输入,和一个耳机过载保护旋钮,这个旋钮确实贴心,防止玩家误操作烧耳机或者炸耳朵,耳放的身份已经很明确了。电子管使用了2颗ECC83和4颗EL90。正面的功能可就多了,顶部银白色的是开关,我第一次还摸索了一会才找到它,下侧按钮分别是切换阻抗匹配(12-50欧、50-200欧、200-600欧),切换输出,切换输入,切换单声道,切换前级、切换推挽,甚至还有EQ功能,耳机玩家能用到的功能几乎全部涵盖,旋钮则可以调节左右声道平衡和三频,不过我这种保守派玩家一般是不会用的,没事当调音台玩一玩也行。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功能就是推挽和阻抗匹配,下文会细说。为了更好的了解Absolute驱动各类耳机上的表现,笔者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耳机进行搭配,森海HD800S,劲浪大乌托邦,拜亚T1一代,这三条耳机阻抗不同,风格也完全不同,对于耳放有不同层面的需求,按照以往经验,一台耳放还是比较难兼顾这三条耳机的。按照大乌的80欧,800S的300欧,T1的600欧的阻抗,我将Absolute的阻抗匹配分别打在了中档位和高档位上,同时打开推挽按钮,笔者这里建议要开,推挽打开后,整个耳放的素质会直接提升一个档次,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底噪,如果不开的话则属于传统的纯味道玩法,并且有一定的底噪,不大符合目前新一代烧友的审美取向。驱动T1是可以说是轻而易举,600欧的高阻抗没有对Absolute造成任何困难,特别是较为直白的T1在胆机润色下,密度厚度润度兼具,不愧是300B的后辈,依然与T1保持了极高的向性,毒性十足。而在驱动800S时则很好的弥补了800S中频的弱项,虽然相对于800来说800S的先天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但是搞好800S的中频依然是核心问题,而Absolute的ECC83带来的饱满甜美的中频可谓是对症下药,让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能耳机。最让我惊喜的是驱动大乌,中档位驱动下的大乌可以说是刚刚好,大乌作为新一代旗舰低阻动圈,即使是高端耳放也常有过推的情况,但是有些小推力耳放又会显得声音太拘谨,大乌并非像800那样先天带着巨大声场,所以需要耳放对空间进行扩大,但是铍振膜高频又带着较明显的“金属色泽”,推过了就会太硬不耐听,所以笔者一直将其列为难伺候的行列,耳放不够好,不宜尝试。而Absolute则很好的在二者之间取得了平衡,扩大了大乌的空间感,又靠着细腻温和的声底将“金属色泽”的高频进行了柔化处理,注意这里并不是一味的压制高频,二是在保证延伸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柔化,真正达成“和谐驱动”。综合来看,Manley Absolute具有高档胆机的优秀共性,推力饱满,音色细腻厚润,对于音色直白的高档动圈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推挽模式下不失素质确实难得,考虑到超级丰富的功能和玩法,对于手持高档动圈耳机正头疼如何驱动的玩家是很好的选择。 系统清单 耳放:Manley Absolute 、 Headamp GSX-mk2 耳机: HD800S(SILTECH DuchessCrown)、T1、UTOPIA 音源:Chord CD ONE 线材:SILTECH 770i XLR、 ASCappuccino SE2、Audio Note ISIS 墙插:wattgate 381 避震:Sunshine ABA、TIGLON TMX
30的任务系统太像手游了 还是更喜欢以前的章节式
来来,代友出条闲置耳机Ether c flow Mr speakers ether C flow 配一根单晶铜镀银升级线,2m,四芯平衡和一根1.8m万隆单晶铜22awg 3.5单端随身线。
湖人CHRONOS原神小尾巴简评 小尾巴这玩意已经不新鲜了,近几年新品多到数不过来,但是传统老牌厂家涉足的却不多,毕竟相对于传统严肃HIFI玩法,小尾巴确实有些太小儿科了。直到前阵子,作为传统严肃HIFI代表品牌的德国湖人VIOLECTRIC竟然做小尾巴了!爷青结,笔者当年初识耳放的时候就是湖人家的V200耳放,那算得上是中档耳放的经典了,之后的V281更是被称为万元全能放,湖人耳放在耳机玩家心中已然成为了经典稳妥的选择。这几年随着耳机市场的消费力的攀升,湖人也是推出了US4、US5这样的顶级旗舰耳放,笔者有幸听过,只能感叹“高山仰止”了。让我们回到地面,谈一谈这次湖人推出的小尾巴。
出两个东西,k601,dac1 吧友有优惠
出点东西,akg601,鲁迪md1,自然声解码 价格如图,吧友包邮
聊聊新鲜玩意,IKKO OH1s圈铁 IKKO这家2019年创立的国产新兴厂牌似乎一直在国内市场保持着相对低调的状态,实际上已经连续三年在VGP上获奖了,最近也开始在国内烧友圈内“发声冒泡”了。一些烧友也向我询问过IKKO的产品,耳听为实,笔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尝试了他家近期主推的新品OH1s,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包装盒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二次元浓度颇高,不会又是那种贴个纸片人骗“死宅“”钱的牌子吧?在打开第二层包装的时候就我就基本打消此种念头了,无论是包装的设计语言还是配件的质量都能体现出厂商的用心。上层是珠宝样式的腔体摆放,注意中间那个徽章是个胸针,也算是小彩蛋了,下层则是足量的各类塞套和精致的收纳皮包,清理棍还集成了拔线功能,皮包有别于传统收纳盒或者收纳包,更像是卷轴的绕线方式,够文艺。
聊聊新出的NSX-max 世上的难事很多,而突破自我这件事就属于难上加难,特别是在自己的上限上进行突破。自然声的主理人杰长老之前在NSX上花费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而NSX的最终水准也是没有令广大烧友们失望,在五千元价位上表现出了8单元动铁应有的强悍优势,甚至有些越级的意思,成为了当家旗舰。 时间飞快,翻阅一下NSX的首篇评测竟是2018年,时隔三年后,自然声发布了全新的NSX-max,单侧单元数量由8个增加为12个,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单元堆叠,无脑堆单元的惨剧可是太多了,杰长老可舍不得随便砸了牌子,在上一代这种完成度很高的旗舰上再进一步升级,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是翻倍的。而仅加了一个max作为后缀,笔者觉着有些保守,完全可以启用新的名字更适合营销,不过品牌调性还是主理人的性格属于保守型,无可厚非。
EarMen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评测 EarMen这个品牌也许有点陌生,但是要提起Auris Audio一些玩桌面台式系统的玩家就会眼熟了,没错,就是那台使用实木和皮革工艺的塞尔维亚高端胆放,近年来随身市场不断扩大,Auris Audio已不是第一家传统音响涉足便携设备的厂家了,EarMen正是其便携产品线的子品牌。目前EarMen在国内代理正式售卖的有三款便携解码耳放,分别是Eagle、Sparrow和TR-amp,价格与产品定位由低到高,体积也是有小到大,要想了解一个品牌就要先听一听旗舰,于是TR-amp成为了本次评测的主角。
出条经典601
秒价出台抓轨机 cd玩家少,超低价出,当缘分了
出台外置光驱抓轨机 现在cd玩家怕是不多见
出条银丝绸
出艾利和小尾巴pee51 AK艾利和Iriver PEE51小尾巴安卓3.5mm旗舰解码耳放线 typec手机 国行,五月底买的
出akg k601 akg k601 经典停产型号,成色不错,还有包装盒,少见的收藏成色,耳罩饱满,稍发黄
出点东西,吧友优惠 具体看图
DARK SKY这名字还是有点绕口,所以下文还是通俗的用蓝神圈称呼吧。蓝神圈还是继承了家族式的外观,一眼就认出来是FAudio家的塞子,但是一改大小神圈土豪金的颜色,采用了低调深邃的暗蓝色,某种意义上是品味上升级了。光亮的医疗级不锈钢导管和打磨圆滑的CNC铝合金腔体加以细腻均匀的磨砂漆面,处处体现出成熟精湛的加工工艺,佩戴上挑不出任何毛病,官方还贴心的赠送了一对硅胶保护套,一般是手机或者播放器里才会出现配件,在耳机上还是头一回见,对于害怕漆面受伤的“处女座”玩家可是大利好,对于耳朵较大的玩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佩戴体验。 再说说蓝神圈的技术配置,FAudio家是把动圈给玩明白了,这回10.2mm的双振膜动圈仅在技术层面就让人眼前一亮,人工纤维振膜负责中低频,刚性较强的DLC振膜负责高频。标配了24AWG的高档银合金线材,玩家免去了选购升级线的烦恼,2.5mm的平衡插头搭配赠送的3.5mm和4.4mm的转接头,适配各类播放器,又帮玩家们省去了一笔开销,这么厚道的厂家真的是不多见了。线材外皮为PVC,佩戴舒适柔软没有听诊器效应,深蓝色的线材更是与腔体相互呼应,颜值提升到了新高度。 重点聊一聊声音,不夸张地说,蓝神圈是FAudio家个人目前最喜欢的型号,它对动圈的调校达到了一个成熟从容的新境界。三频能量金字塔式分布,这种能量分配是最经典也是最耐听的,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结实的舞台,低频宽松大气,很好的烘托出氛围,下潜深量也足,且具备动圈特有的动态和弹性,中频厚度健康,人声稍近,染色不多但是保持着一定的丰润和细腻,高频亮丽,结像完整平滑。三个频段单独拿出来均是动圈塞中一流的水准,同时拥有比大神圈更加自然的衔接,音色生动鲜活。硬素质上由于DLC刚性振膜的加持,解析力也是稳稳的动圈旗舰水准,声场开阔,定位也够精准,甚至可以表现出不错的空间高低差,这在此价位的动圈产品中亦是难得。 Major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低频量感过多,导致了对中高频有明显的掩盖效应,当然,这种很猛的声音还是很多人喜欢的。蓝神圈在低频的量感上有所收敛,中高频那顺滑的线条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算是我个人最认可的进步。 曲种适配方面,蓝神圈可称之为标准的杂食塞,流行乐和古典乐均能兼顾,流行乐中的氛围烘托和人声感情反馈都有很好的表现,而对于弦乐的演绎也带着些松香味,有着自然柔和的泛音,算得上是耐听有好听了,对于大场面,优质的低频动态也可以驾驭。 前端搭配上,蓝神圈虽然是动圈,但是不算难推,不以推力见长的日韩播放器能够驱动出相对均衡和谐的音色。但是不推荐手机直推或者小尾巴,作为一条旗舰动圈是不能这么随便糊弄的,大几率会出现低频失控过量的情况。而最优前端选择自然是一众推力充沛的砖头们,动圈的大力出奇迹依然是至理良言,在推力充沛的前端上,蓝神圈的低频层次质感会进一步提升,中频能量也会加强一些,整体上可以获得更加真实开阔的空间感和更鲜活的感染力,迷恋单动圈的玩家们应该没理由错过蓝神圈这样一条优质的动圈旗舰了(小声说,比前代旗舰大神圈还要便宜)。
开个箱
收lcd4 带价来
出 银丝绸
各位大佬,推荐个二手店 准备收一台
这包还是不错的
出条银丝绸
出条银丝绸 吧友有优惠
出点闲置小玩意,银丝绸,na2+,s1,er4p 都是便宜货,懒得标价了,想要的直接开价。银丝绸银的氧化没办法,其他成色都不错,小4c套才换的
现在水的ie900啥价了? 随便问问
简单聊几句HUM MA-1S 这台耳放发布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是文案写错了,1S被标注为4.4单端输入输出,哪来的4.4单端呢?再三确认,就是4.4单端。 按照官方的说法是经过大量测试,决定做一台4.4的单端放,在我看来这是胆大包天的行为,甚至有些反主流hifi理念的意思。我用了几天,实际体验倒是挺顺手,因为4.4的平衡音源和插头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不过线路走的是单端罢了。 声音依然保持了HUM耳放的饱满鲜活兼顾细腻,推力充沛,对于播放器自带的耳机口有质的提升,相对于之前的平衡耳放1B来说,分离度少了一分,却多了一分自然耐听,确实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想换个口味的玩家们值得一试。 肯定还会有人问u18s咋样?这么说吧,天花板级的素质,三种泄压阀玩法也多,音色要比前代a18丰润许多,可以说是顶级杂食塞了。
【合肥耳机发烧友聚会】6月26日,耳机与杂谈 耳机与杂谈2021年线下巡回试听活动继续开启,安排如下:3月南宁,4月西安,5月长沙,6月合肥,7月厦门,8月武汉,9月兰州,10月成都,今年的耳机与杂谈年度盛典在上海,时间待定,敬请期待。(以上时间地点非特殊情况不会更改,聚会时间通常是第二/三个周末,详情请留意公众号:耳机与杂谈 相关消息。) *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 聚会时间 6月26日(本周六)下午13:00-17:30 聚会地点 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150号合肥富力威斯汀酒店三楼火土厅 (现场有指示牌) 交通 地图直接搜索:合肥富力威斯汀酒店 地铁1号线,包公园站,A出口步行100米即可到达。 协办经销商 合肥百惠 注意事项 请务必记得戴好口罩!!! 现场也将配备电子体温计,出示健康码+量体温方可入场。 疫情尚未结束,请保护好自己及他人。
【合肥耳机发烧友聚会】6月26日,耳机与杂谈 耳机与杂谈2021年线下巡回试听活动继续开启,安排如下:3月南宁,4月西安,5月长沙,6月合肥,7月厦门,8月武汉,9月兰州,10月成都,今年的耳机与杂谈年度盛典在上海,时间待定,敬请期待。(以上时间地点非特殊情况不会更改,聚会时间通常是第二/三个周末,详情请留意公众号:耳机与杂谈 相关消息。) *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 聚会时间 6月26日(本周六)下午13:00-17:30 聚会地点 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150号合肥富力威斯汀酒店三楼火土厅 (现场有指示牌) 交通 地图直接搜索:合肥富力威斯汀酒店 地铁1号线,包公园站,A出口步行100米即可到达。 协办经销商 合肥百惠 注意事项 请务必记得戴好口罩!!! 现场也将配备电子体温计,出示健康码+量体温方可入场。 疫情尚未结束,请保护好自己及他人。
收台spkm 带价来
开帖收条lcd4 带价来
不懂就问,现在spkm什么行情了? 问了几个咸鱼,价格有点虚
真好听啊
说说研音科技的卡农 第一次知道老烟,是帮一个朋友找个不错的定制改模,原来我认识的那些都已经不做了,于是我问了几个朋友,耳机与杂谈群里厦门的一个大哥说,他认识一个叫老烟的人,做定制做得不错,但只是在小范围里卖一卖,改模应该也没啥问题,于是就以一个半卖半送的价格帮朋友改了个模具。厦门的那个大哥跟我说,他也算是老烟的铁杆粉丝,觉得老烟这样只在小范围内做一些销售,有些浪费他自己的能力了,跟老烟说过几次,想让他把“烟塞”这个品牌注册下来,当作一个品牌正式来运营,但老烟本身是给一些定制做代工的,实在是没有时间去运营,所以也一直搁置在那了。我就回一句了,那为啥你不直接帮老烟品牌化运作呢?反正你也喜欢,就当给自己的idol打Call了呗哈哈哈哈~当时其实是句玩笑话,结果今年厦门大哥找到我说,烟塞注册不下来,于是注册了个研音科技,前期就做了两款产品,一款旗舰1圈8铁,2个调音档位,叫做迷迭香,一款偏入门 ,但是配置满满:1圈4铁,3个调音档位,名字就叫卡农。当时一看到卡农,我就想起了《我的野蛮女友》里面,全智贤弹奏的那一首卡农,从此我也疯狂的爱上了这首曲子。简单介绍一下研音科技,应该许多老烟的粉丝已经知道了,烟塞正式转型为研音科技,相对diy时期,不变的是老烟对声音的理解、对做工的坚持;品牌化运作带来的是更好的售前体验:之后你可以在更多的实体店试听到研音科技的产品;以及更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那么接下来,还是说回卡农也就是烟塞1+4P升级版本身到底如何。 做工上相对之前要更好了一些,具体如何可以看照片,没有修饰。标配的线材是单晶铜镀银的,搭配上1圈4铁的单元,3档调音开关的配置,售价仅2千出头,对于刚玩到这个的用户来说,至少在可玩性和性价比上算得上是诚意满满的。实际表现上,卡农又比较符合《我的野蛮女友》这个标题,刚开声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卡农的低频量感是偏多的,低频带来的包裹感比较足,很久没有听到这种拳拳到肉这种爽的低频了。虽然量感多,氛围感十足,但好在控制得当,回弹速度较快,对中高频的掩盖效应比较小,这塞子,低频有点野。建议喜欢均衡一些的烧友搭配类似天使家的这种高频气压平衡套,搭配卡农把卡农的低频变得宽松了一些,让中高频更好的剥离出来,整体分离度高一些,并且还不影响低频的下潜质感,同理,类似SF这类对低频有削弱的套应该也是不错的。另外,收到之后煲了大概40小时,低频也由开始的攻击性较强的感觉变得宽松了些许,相信再使用久一点会更佳。卡农的人声距离适中,中间开关打开之后会近一些。应该是因为低频量足够多,人声的厚度比较足,韵味也很足,听蔡琴的《我要如何不想他》把蔡琴的那种沧桑中带一丝甜美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听王若琳这种毛绒绒的烟熏嗓也是十分对味,但听甜美系的小女声则会有些显得厚了一些,少了一丝清新感。整体来说,卡农的人声表现上,男声会比女声更佳,倒不是因为高频的延展不行,单纯只是因为低频的量感对人声的厚度有一定的风格改变。高频表现算是比较抢眼,延展不错,能量感较足,毕竟还是动铁做高频,优势是有的。在听一些弦乐、小编制时,高频的表现都不错,对于千元内的纯动圈耳塞升级上来的烧友来说,这绝对是一耳朵让你感受到动铁魅力的声音,够爽。毕竟作为研音目前的入门型号,易驱动性还是较为友好的,用贪吃鸡的Stargate小尾巴就能驱动得不错,并且Stargate本身是对低频略微有收紧,对高频有一些强化的,所以搭配卡农还挺合适。乐图S1这样的大尾巴也是完全足够驱动卡农,当然,上到山灵的M6Pro,更进一步到墨菊这样的前端就更上了一个台阶,对低频的控制会更好,收放自如。人声与背景的分离度更好,高频的延伸也会更加自然、舒展。至于换线,我觉得没太大必要折腾了,原配的这根单晶铜镀银线材已经够良心(粗)了,非要再整个跟耳机差不多贵的线肯定也是有提升的,但酱油贵过鸡的这种事情当然有人干,也肯定是少数。最后做个总结,老烟愿意从diy转型做品牌,我看着还是挺开心的,毕竟diy在我们国内的市场里似乎总意味着没有售前,没有售后,没有做工,没有设计,只有声音。但实际上“烟塞”的口碑不仅仅是声音,也有老烟做代工沉淀下来的做工和品牌意识,至少这套包装设计语言上虽然朴实无华,但也处处流露出对于“品牌”二字的重视了。希望研音和老烟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所熟知,所认可。
算是49年加入国军么?
Leema Elements Streamer串流播放器浅析 Leema Acoustics这个品牌大家也许有些陌生,虽说是1998年就已成立的英国品牌,但是进入大陆市场较晚,近年来多亏代理大胆的将全系产品一并引进了,发烧友们才有机会接触到它,为何说是“大胆”,因为大陆发烧友们相对恋旧,对于进入大陆市场早的牌子相对认可度较高,但是对于Leema Acoustics这样后入市的牌子就会持怀疑态度,但是入市早晚并不能代表产品的素质,相信老烧们都深有体会。Leema Acoustics有着很明晰完整的产品线,定位旗舰的Constelllation星座系列,高端Stellar恒星系列,中端Elements元素系列和入门Essentials要素系列,不仅价格分布均匀,而且各线亦存在差异化,例如星座系列主打功能细化的高性能单机,而恒星系列主打各类综合一体机,而元素系列则是全覆盖,几乎各类玩家都可以在元素系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今天的主角就是元素系列中的 Streamer串流播放器,虽然我个人手持大量的CD“塑料片”,但是依然不能否认串流的大势所趋,实体介质终究还会由主流变得非主流。如今串流玩法越来越成熟,线上资源质量也越来越高,线上服务商也越来越多,随着新一代发烧友的不断加入,串流市场可以说是未来可期。Elements Streamer的体积并不大,外观是Leema的标志性家族脸谱,说实话,他家的颜值是真的能打,银白色的哑光面板清新且耐看,不过也许是为了尽量缩减体积,并且主要依靠APP作为界面,所以直接连液晶屏都省去了,也完全不影响操作,背面接口齐全,RCA、XLR、同轴、USB、LAN一个不少,还可以接上双天线提升无线性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肚子里除了有高性能流媒体模块外还集成了高档的解码芯片,接上放大器即可出声。笔者不是深度串流玩家,所以下文简单说一说最常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用法,首先下载mconnect control APP(苹果IPAD和IPONE均可),然后将 Streamer接入局域网,就可以在APP里找到它了,操作非常简单直观,而作为串流播放器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流媒体服务的兼容性,在mconnect操作界面下的Streamer几乎兼容市面上所有流媒体服务,除了常见的Tidal、Deezer之外甚至还可以连上百度网盘,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太实用了。最后还是要说一说声音,对于发烧友来说万物归一,终究还是要以声论价,Streamer作为万元级的串流播放器,声音是否能够达到万元级的音源水准呢?答案是肯定的。Streamer的声音与万元级纯解码比起来丝毫没有劣势,甚至可以和两万级的音源一较高下,作为一台集成了串流功能的播放器来说难能可贵。Streamer的声音相较于同级音源来说有两点优势,一是声底干净、背景黑,这是一耳朵就可以得出的结论,声底脏,安定感差是串流音源或者PC解码系统的常见问题,所以Streamer的干净声底给了我小小的惊喜,笔者在开声之前并未对声底抱着太多期待,串流音源能有这样的干净声底和安定感属实不易。二是低频扎实、下盘稳固,低频质量不够也是万元音源常见的问题,但是Streamer的低频就显得相当扎实了,也不似传统英系器材着重于中频的描绘,Streamer是比较现代的金字塔形态,好处是可以营造出宽阔的场面和宏大气势。这么看来Elements Streamer这台紧凑的串流播放器,无论在易用性、兼容性还在是同级音质pk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Leema Acoustics这个后入市的英国品牌给笔者留下了不错的映像,如果你正需要一台小巧且功能齐全的万元级串流播放器,Streamer应该是一劳永逸的好选择了。我现在对它家的高端CD机兴趣更大了,说不定就是我大系统音源升级的下一个目标了(笑)。
简单说两句Moji Monica H2O,纯粹运气好,抽奖中了条,咱也不是白嫖的人,还是要发图写两句。这塞子一圈两铁,卖899,包装顺眼,腔体工艺也不错,很小的腔体,小耳朵福音,单看配置和工艺已经值了。声音方面,风格可以说是鲜明了,偏上盘调音,挺大胆的,换句话说就是挑人,好这口的绝对喜欢,女声明显强于男声,二次元狂喜的那种清澈女毒味道。
TFZ Essence听感分享 TFZ作为国产“准新秀”(毕竟也经营四五年了,不能在称之为新秀了),虽有发售一些较高价位的塞子,但是主力依然是低价位耳塞,一直低价一直爽,乐此不疲的不断更新低价产品型号,同时悄悄的拉高低价产品的上限,不知不觉间将其他品牌的低价塞逐个击破,隐约有些要称霸国产低价塞市场的意思。这次TFZ ESSENCE又是定在了七百元这个价位,这是摆出了拳打千元脚踢五百的架势?TFZ ESSENCE(下文简称ESS)的包装可以说是极简了,有点致敬苹果的意思,连收纳包都不给,超级环保图片,好在店家一般会送一个盒子作为促销。但是打开包装后,ESS的外观着实有点惊艳到我了,面板上散发着一种难以描绘的流光溢彩,随着光线角度的偏转,颜色也会不断变换,甚至某个角度会变成半透明,官宣ESS使用了进口一体式手工倒模高透腔体,这不是什么虚假宣传,老玩家都知道,这种高透全填充腔体是高端定制耳塞才会使用的,中低端耳塞几乎没有,不但颜值高,更是大大增强了耐用度和隔音性能,还可以减少谐振,可以说是颜值、质量、音质的三重加倍,腔体内侧隐隐有些酒黄,光线透过其中,漂亮的让人爱不释手。技术配置上,ESS依然继承了TFZ家黑科技拉满的传统。11.4mm特斯拉镀铍振膜配合双磁双腔单元黑科技,原配就是金银铜混编线材,同价位很难找出第二条这种配置的动圈耳塞了。声音方面,说实话我是没有报太高希望,毕竟售价才七百块,我感觉也翻不了什么天?而且颜值又那么高,真是样子货也就算了,但是!ESS一耳朵让人惊艳。最大的感受就是三频结像立体鲜活,特别是低频质量不似低价位耳塞的表现,下潜弹性俱佳,量也够足,用澎湃这个词来形容ESS的低频不会夸张,听《鼓诗》的时候,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很强的爆发力,下潜、力量都十分强大,更惊讶的是ESS的回弹又较为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整体声音并没有因为低频的量多而揉作一团,鼓皮余震也是表现得很细致入微。这样的低频表现,又不影响中频人声和高频细节,听欧美流行更是一个“爽”字,对于初烧小白来说,这种爽的低频,也是更容易感受到的,毕竟低频是最容易感知的频段。声音方面,说实话我是没有报太高希望,毕竟售价才七百块,我感觉也翻不了什么天?而且颜值又那么高,真是样子货也就算了,但是!ESS一耳朵让人惊艳。最大的感受就是三频结像立体鲜活,特别是低频质量不似低价位耳塞的表现,下潜弹性俱佳,量也够足,用澎湃这个词来形容ESS的低频不会夸张,听《鼓诗》的时候,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很强的爆发力,下潜、力量都十分强大,更惊讶的是ESS的回弹又较为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整体声音并没有因为低频的量多而揉作一团,鼓皮余震也是表现得很细致入微。这样的低频表现,又不影响中频人声和高频细节,听欧美流行更是一个“爽”字,对于初烧小白来说,这种爽的低频,也是更容易感受到的,毕竟低频是最容易感知的频段。各种技术的搭载看来是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低频外,中高频也没有被掩盖,高频结像清晰,虽然延伸高度有限,但是胜在平滑耐听,毛刺较少,作为低端动圈亮度也没有打折,中频结像稍大,人声比较靠前,听陈洁仪的《重译》这张专辑的时候,能很好的感受歌者的情绪感染力。其实对录音爱好者来说,这塞子去做人声的监听也是没啥毛病的。杂食程度上,ESS对于各类流行、摇滚、电音是可以轻松驾驭的,鲜活有力感染力强势ESS的一大优势。不过想要ESS有着上述越级表现,对于前端是有一定要求的,镀铍动圈算不上易推,如果推力不足、控制力不够的话,ESS可能会出现中高频薄,低频过量的情况。前端需要有一定的推力和控制力,才能将ESS驱动成为一个相对稳固合理的金字塔能量分布,虽然是定价入门,手机直推还是不能完全发挥,如果你有更进一步的前端,不说高端播放器,一条优质小尾巴或者中端播放器就已经足够将ESS发挥出更好的水准。
这塞子好看么
新玩意Leema Elements Streamer 有人感兴趣么?网播解码一体,准备写个评测
来聊聊便宜的小玩意,自然声ns0 最为一名穷玩家,说出来挺丢人的,耳机只能越买越便宜,便宜也不见得就没好货,比如这条NS0就挺有意思,价格对于发烧友们来说基本等于白送,他家老板杰长老喜闻乐见的拍胸脯说绝对好听,王婆卖瓜我是不会信的,肯定要自己听听看,实际听来这个小家伙确实有点意思,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过由于年前年后都太忙了,去年12月收到的东西,今年3月才发评测,再不发怕是要卖光了。
来聊个买了不吃亏的小玩意,自然声NS0 最为一名穷玩家,说出来挺丢人的,耳机只能越买越便宜,便宜也不见得就没好货,比如这条NS0就挺有意思,价格对于发烧友们来说基本等于白送,他家老板杰长老喜闻乐见的拍胸脯说绝对好听,王婆卖瓜我是不会信的,肯定要自己听听看,实际听来这个小家伙确实有点意思,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过由于年前年后都太忙了,去年12月收到的东西,今年3月才发评测,再不发怕是要卖光了
余音惊蛰听感 惊蛰的包装有点意思,不是传统方块纸盒,而是冰箱样式的立式皮质收纳盒,侧开翻盖部分两块,而里面的盒子却分为三层,每层有独立的抽屉,分别收纳了腔体、线材和配件,最后一层抽屉更是可以拿出来作为独立的收纳盒使用,这台冰箱收纳套件有点意思,成本应该也不低。惊蛰本体的做工,这漂亮的腔体让人觉着物有所值,雀音匠精心手绘的腔体带来油画般的浓郁和绚烂,“钻石金粉”更是增添了一丝华丽。
达音科SA6听感分享 不得不说,国内的厂家真是越来越会玩了,现在公模也可以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了,达音科SA6采用稳定木面板使用彩墨浸染的方式,使得每一条甚至左右面板都是唯一的。SA6到手后,有种开盲盒的兴奋感,在揭开包装之前谁也不知道这条SA6是什么花色的。
来聊聊Campfire Audio ARA 天坛座 没错!CFA家又出新品了,自从ALO开始涉足耳塞领域后高产能力着实让人惊喜,不得不称赞其强悍的研发能力。不仅仅是新品层出不穷,其中更是有许多型号成为了玩家们口中的经典,如仙女座、太阳神等等。这次的主角再次以星座命名,ARA天坛座,象征自由与和平。
拍了张图 毒么?
优质平价解码自然声DAC-1使用报告 喂喂喂,还有人在玩台式耳机系统么?这是一个随身新品不断涌现,台机新品挤药膏的年代,市场导向如此,只能感慨台机黄金期已经过了,那时候国内厂家还扎堆做台机,现在纷纷投入随身市场的怀抱,但是,台式系统的美好只有玩过的朋友才会懂了。
平价解码自然声DAC-1使用报告 喂喂喂,还有人在玩台式耳机系统么?这是一个随身新品不断涌现,台机新品挤药膏的年代,市场导向如此,只能感慨台机黄金期已经过了,那时候国内厂家还扎堆做台机,现在纷纷投入随身市场的怀抱,但是,台式系统的美好只有玩过的朋友才会懂了。
耳放横评! HUM MA-1B VS AROMA A100 不会吧!2020年了还有人做便携耳放呢?在这个高档随身DAP战火焦灼的时代,似乎便携耳放已经快被玩家们遗忘了,退一步说,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还有品牌在做,单纯的便携耳放新品真的是几乎绝迹了。
全能王,奥帝兹 LCD4 Audeze LCD4作为顶级旗舰耳机在耳机玩家的圈里早已站稳了脚跟,但是没有任何一支旗舰耳机可以随随便便就玩的漂亮,LCD4在中端耳放驱动下声音还算能听,但是最多也就五成实力,要想真正的感受LCD4的顶级音质,还是需要一台实力强悍特质相符的高端耳放来驱动,所谓好马配好鞍,笔者这里就推荐给大家一套搭配。
1MORE ComfoBuds舒适豆评测 人有时候真的挺矛盾,笔者一直对真无线耳机的音质持着保守态度,但是日常通勤或者差旅时我又非常频繁的使用真无线耳机。真无线在公共环境中的功能性确实有着传统有线耳机无法比拟的优势,所谓出门听个响,即使是再优秀的发烧系统,你拿到外面去听,基本上也就谈不上什么发烧音质了。除了功能性之外,笔者认为真无线耳机还有一项重要指标,那就是佩戴的舒适度。1MORE作为国内的真无线耳机大厂也是注意到了佩戴舒适的重要性,之前时尚豆ColorBuds大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小体积带来的高舒适度,耳洞较小的女生也可以轻松佩戴,而本文的主角ComfoBuds舒适豆,更是主打佩戴舒适的新品。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