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 画饼望梅2
“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不把时间放在恩怨里。向善而生,比心而行。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律己不律人。
关注数: 258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14,603 关注贴吧数: 137
我的大五人格测试结果,大家帮我看看怎么改进? BigFive测试结果 外倾性   您的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属于高外向性。 外倾性(Extraversion):外向代表了在外界投入的能量。   高外向的人喜欢与人接触,充满活力,经常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他们热情,喜欢运动,喜欢刺激冒险。在一个群体当中,他们非常健谈,自信,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低外向的人比较安静,谨慎,不喜欢与外界过多接触。他们不喜欢与人接触不能被解释为害羞或者抑郁,这仅仅是因为比起高外向的人,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刺激,因此喜欢一个人独处。低外向人的这种特点有时会被人误认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实一旦和他接触你经常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 宜人性   您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属于低宜人性。   宜人性(Agreeableness)代表了“爱”,对合作和人际和谐是否看重。   宜人性高的人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慷慨大方的、乐于助人的,愿意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宜人性高的人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相信人性本善。   宜人性低的人则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的利益之上。本质上,他们不关心别人的利益,因此也不乐意去帮助别人。有时候,他们对别人是非常多疑的,怀疑别人的动机。对于某些职位来说,太高的宜人性是没有必要的,尤其是需要强硬和客观判断的场合,例如科学家、评论家和士兵。 尽责性   您的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属于高尽责性。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尽责性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   高尽责的人容易避免麻烦,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人们一般认为高尽责的人更加聪明和可靠,但是高尽责的人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工作狂。极端尽责的个体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缺少生气。   冲动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环境要求我们能够快速决策。低尽责性的个体常被认为是快乐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但是冲动的行为常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虽然会给个体带来暂时的满足,但却容易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比如攻击他人,吸食毒品等等。低尽责性的个体一般不会获得很大的成就。 神经质   您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属于低神经质。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神经质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   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   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比较平静,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经常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繁程度是外向性的主要内容。 开放性   您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属于低开放性。   开放性(Openness):开放性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   开放性得分高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奇,欣赏艺术,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开放性的人偏爱抽象思维,兴趣广泛。开放性的人适合教授等职业。   开放性得分低(即封闭性)的人讲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封闭性的人适合警察、销售、服务性职业等。
理解的哲学含义 哲学名词 概念 理解就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般也称为了解或领会。理解与概念和问题都有密切关系,有时是互相重叠的。 类别 理解又可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直接理解是不要求中介性的思维过程的,常和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如对本民族的语言和其他熟悉事物的理解等。间接理解须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常是从最初模糊的、未分化的理解逐渐过渡到明确的、清楚的理解,其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间接理解总是针对复杂的、陌生的事物,并带有问题解决的特点。 辨析 理解、 概念和问题三者关系。 理解不等同于体会,两个词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理解是个体对事件的逻辑表示赞同,也不排除有个人体验,但主要是承认事件的逻辑关系。 根据理解的对象不同,可将理解分为不同的形式,如对人们的言语和行动、自然和社会现象以及科学理论的理解等。对人们的言语的理解是把握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对人们的行动的理解是把握其动机和效果;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常是把握其因果关系或其结构和功能;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主要是为把握论据的逻辑联系。 理解常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来进行。对提出的问题所给予的回答,可以表现出理解的不同程度或不同水平。理解的标志之一,是对所理解的对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包括对语言材料能加以改组,改变其表达方式。对某事物理解不确切,难以用自己的话表述,或仅能背诵原文,这说明对文句或事物并未有真正的理解。理解的另一标志,是根据对某一事物的理解,能独立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如仅能根据他人的指导来完成它,也不能认为有真正的理解。对客体进行实际操作常能帮助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表达和实际动作有时并不一致。良好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结合。 理解事物时,须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过去知识经验的有无或多少,对理解能否顺利地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词与直观形象的结合,在理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词的说明可能还不足以使人完全理解,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直观形象不仅有助于说明所要理解的客体,而且有助于把握其本质。 总之,最重要的是大家学会理解。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