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neth_ Lenneth_
关注数: 23 粉丝数: 38 发帖数: 2,847 关注贴吧数: 28
(转)3个秘方,解决你拉球的8个问题 3个秘方,解决你拉球的8个问题-国球汇 by 张无忌 2014-07-24 阅读 (3314) 智在乒乓国球汇 文/张无忌 看过许多教拉弧圈球的文章,硬是把一个自然的动作生生分解得七零八落,有教指的、有教手腕的、一直教到脚指头,叫人无所适丛。就好比教人拿筷子,要说哪个手指屈度多少、发力大小、运力方向如何,末了又如何把力量集中到碗里的肉片上,你说损不损,还叫不叫人吃饭。眼见得有的球友被教得顾了手顾不了腕的,动作生硬、惨不忍睹,叫我看了心疼。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利用人的本能掌握弧圈球技术,摒弃生硬教条的东西。 做到对这篇文章真正的融会贯通,首先,你要具备以下三个能力。☛ No、1有一定的对攻能力 No、2平时打球体会到了一定的摩擦感 No、3对拉弧圈球技术的基本要领有大致了解 您如果完成了这些,那么好,务必牢记下面三个秘方。☛ No、1打球过程中务必保持身体前倾。 No、2击球时用腰带动上肢内收,至击球后身体正对球台。 No、3眼光务必随身体内收,落到对方的球拍上。 所谓“手从腿来,腿丛眼来”,如果你能作到这三点的话,你就可以通过练习、学会利用本能去拉弧圈球了。这三个要点主要解决你拉球技术上的8个小问题,听我慢慢道来。 No、1抬肘和翻肘 这个毛病的形成主要是初学时站位过直导致的,只要做到身体前倾的话,想翻肘都不可能,你要是向后抬肘的话恐怕只能打球台边沿了。 No、2腰不发力 只要做到前倾和内收,腰不发力都不行。不信的话,你可以站起来试试看。 No、3没有重心转移 前倾和内收是重心转移的基础,作到这两点就会实现自然的重心转移,刻意去转移重心只会导致重心失衡。 No、4包不住球 主要是击球时无法形成内弧线,要知道只向前发力是形不成内弧线的,只能拍子上扬形成外弧,而直着身体形成的内弧也不是自然的内弧,只有身体前倾腰带动身体内收才能作到包球。 No、5不向前送肩 向前送肩,只有真题前倾才能做到。 No、6拉球后身体钉住动不了 这个原因主要是身体过直、且发力向上、向前,不注意内收所致。 No、7发力拉球后第二板反应过慢动作不到位 和第6条一样,身体不能形成弹簧状的节奏,另外眼光不随身体内收到对方拍上,造成预启动过迟。 No、8拉球没有威力 首先是上一板完成时眼光没有落回到对方的球拍上,引拍过迟造成拉球时发力距离过短无法形成快而有力的摩擦——-拉球时是要有一定的发力距离的,这一点容易忽视但尤为重要;其次还是不注意前倾和内收影响了动作的质量。 本文源自网络,经国球汇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国球汇 观看更多乒乓球精彩视频,关注国球汇微信号后请点下方菜单栏“国球汇”,或者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SOUTH WEST ARROW] 阅读原文14 举报
【转】什么是正手攻球的“三角形”? 什么是正手攻球的“三角形”?   攻球“三角形”是个形象的说法。正确的攻球动作起始于引拍,引拍应是以腰控臂:大臂不直接后拉而是引拍手向身体右侧(以右手为例)横摆,然后在重心的转移中转腰向前,顺势收前臂击球,就可以在身前形成一个三角形——即从击球者上方俯视,以身体中轴线为一点,执拍手从引拍击球之起始点为一点,到挥拍结束处为一点,在这三点之间作连线,应该是一个较规范的三角形。   错误的击球方式往往不是以腰控臂,而是“后拉手式击球”,又俗称“跑步式击球”,当然就不会有所谓的身前“三角形”了。   凡无“三角形”的攻球动作,其基本功是永远难以练好的,因为没有正确的动作定型。后拉手式击球的顽固动作,会使击球的结果难以预测,左一下右一下飘忽不定,自己的球会打到对方球台的什么地方连打球者本人也不知道。   后拉手式击球为何会造成击球不稳甚至带侧旋?我想是因为:   后拉手式击球使击球动作人为地复杂化了。一旦后拉手引拍,那么在迎击来球的过程中,首先必然是以肩为轴、大臂发力——你想想,后拉手时迎球,怎么可能再收小臂?直接收小臂,极端结果就是收拍碰到你的右胸上(以右手为例)!   假如先动大臂,待执拍手挥到右前方时再收前臂,这就使一个连续完整的动作分成了“双截棍”,哪个天才能把握好?动作不变形才怪!不妨留意一下,凡是后拉手的球友打球,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几乎不变而肩关节在大幅度运动!而这正是正手击球的大忌!   如此攻球,球不仅不稳,还总是带侧旋,很难体会到撞击的发力是怎么回事。而正手攻球没学到家,拉球也学不好!要知道,拉球的正确动作应该是在正确攻球的动作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不好好下功夫体会就会走弯路。   引拍对头了,正确的攻球动作其实就学会了一大半。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知道,人天生就是习惯于后拉手的。因为引拍拉肘,是一种习惯动作,受先天生理性的条件反射的支配;而正确的正手攻球动作则是一种非生活习惯性的动作,是人的创造,须经后天长期的刻苦学习和磨练才能养成“习惯性的”条件反射,从而成为人的第二天性、第二本能。   使许多乒乓球爱好者深感困惑的是,按前述“身前三角形”的理解练攻球发不出力来。这是因为已用惯了大臂,一旦要改就会觉得使不上劲儿——问题在于他们不会利用重心的转移击球,只会原地收缩地甩臂,这当然就没有多少击球的空间了。   而用重心引拍和击球必须懂得重心转移——向前迎球时要有重心从右腿向左腿的转移(即重心平动,忌上下起伏),移动的同时向击球方向转腰。   请留意:此刻即使不特意收前臂,执拍手的空间移动也已获得一定的摆幅。在此基础上,只需顺势收前臂即可获得击球的动能。这时的前臂发力,已不是孤立的局部收甩,而是从属于整体动作的一个必然的组成部分。在大肌肉群的参与下,击球动作具有质量大、惯性也大的特点,所以击球就更加稳定和准确。   李晓东教练在谈到击球协调性的6个关键词中的“重心”一词时,曾指出过:“重心与手基本是一体的,而绝不是分离的。   所以,在不夹臂的前提下,我觉得手如果能离身体近一些,就能比较好地利用重心的力量,两者的结合会稍微容易一点,动作也会更协调。对于重心帮助发力,大家都比较好理解,但其实重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正反手衔接、发球、搓球……重心的影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我们应该认识到:脱离重心运动的手臂动作,除了会造成击球不稳等情况外,它还白白做了完全没有必要的“无用功”。李晓东曾这样谈到“以重心带动手臂还原”的问题:   “假设还原只以手臂为主,手臂攻球时前进的幅度可能是两尺多或三尺,如果还原还是这么大的距离,每打一板球,手就需要工作六尺,几板快速来回之后,由于频率太高,手就已经僵硬了,没感觉了。如果你能用重心帮助还原,在快速连续中几乎不用明显引拍就可以还击,因此能给手以更大的自由,利用节省下来的这段时间,你的手可以放松,可以比较从容地去找击球点、去取位……好处无穷。”   手臂的还原与引拍是有连带关系的,其实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李晓东所说的“还原只以手臂为主”的情况,当然未必就一定是后拉手,但后拉手的情况居多。   所谓“用重心帮助还原”或用重心引拍,只需懂得在重心向右脚转移的同时腰部向右侧压转即可完成——就是说在身体的垂直轴上略有转动的同时还要在身体的矢向轴上有向身体右方的压转。在此过程中,几乎没肩关节和大臂什么事!即使是拉弧圈球,引拍时手臂的右后引也要与脊柱成一顺,即所谓“沉肩坠肘”。
[转][技术帖]乒乓球技战: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浅谈乒乓球前三板 乒乓球技战: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浅谈乒乓球前三板技术 来源:楚天运动频道 编辑:物思羽lucky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 点击数: 461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浅谈乒乓球前三板技术 ,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进步!   我看了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在练习基本功技术时显的非常有功底,但是一但实战却很难以发挥其威力。如同学数学一样,三角函数,微积分都很精通,却算不出买8毛钱一斤的波菜1斤2两一共多少钱一样。   实战中是通过这三样技术打起来,慢慢打到相持技术中去,基本功的好坏主要体现在相持中,但是即使有很好的基本功功底,前三板不过关的话还没到相持阶段这一分球已经被对手拿下了。   所以说练球不能单纯的练基本功,还要把前三板技术融合进去,打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套路来。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呢?在这里我简要的谈两种打法,第一:两面弧圈结合快攻的选手,弧圈和中台相持就是自己的特色,从发球接发球开始就要引诱对手走到你的套路上来。   比如说发球,可以发转不转为主配合侧上侧下旋发球,让对方以搓下旋的手法回击,从而有利于自己的抢拉抢冲,然后过度到中台的对拉对冲中来,有利于自己的特色发挥。接发球时,以搓摆为主结合劈长,有机会就抢拉抢冲,没机会就劈长然后形成中台对拉中来。   一句话,拉球好相持好的选手以下旋起板为主,尽量多打下旋,从下旋里寻找机会,然后打成相持。第二:快攻或快攻结合弧圈选手,快攻快拉快点快突是你的特色,怎么样才能把对手引诱到你特色中来呢?从发球来说要以侧上侧下长球配合近网轻球为主,要求长球要奔要急,轻球要短要轻让对方不好接力,搓不出旋转太强的球,这样才能有利于快的发挥。接发球以摆短为主,搓长一定要快和长最好追身,要能挑打能快点。   一句话,快攻好的选手一般相持能力差,要尽量依靠前三板加强变化抢先上手,尽量把下旋球改成不转或上旋球,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打出自己的特色。   
【郁闷帖】对不起国人,今天被个日本来的高手“灭团”了! 昨天早上就听部长说,日本来培训的有个人 据说也喜欢打乒乓球,部长说约着明天中午一起玩玩,晚上我特意把大鸟正手的狂三撕下来 灌了一下,“俄罗斯灌胶法”果然不错,刷了两遍就已经卷成一圈了。我刷了三遍胶,粘上了。想着日本客人来,怎么也得准备个拍子给人家,把我VIS给人家用吧。 第二天,一大早,特意去超市买了几块 士力架,想着中午想吃点士力架,好兴奋一点,肚子也不饿,不能替国球丢人呀。媳妇儿骂我有病。唉,贪上这么个倒霉媳妇儿。打球一点不支持。快到中午,提前吃了两块,靠 肚子不饿了,信心满满呀。哈哈。 噩耗传来,日本人有事,不能来了。我靠,一定是怕我国国球神威呀。白折腾了。今天工作挺忙,晕头转向。下班时,部长突然来电话,日本人晚上有空一起打球。嗯~~~~~~日本人 果然 狡猾狡猾地呀! 对方是个挺秀气的日本青年,挺有礼貌,拿着我的VIS要给他,他说他带球拍了!咦~~~~~~~心里嘀咕,上中国还特意带个拍子,介是什么情况。好像有种不祥的预感。一上来先让我们实力第4号的跟他试试,嘻嘻,咱也先观察观察,4号跟他对练基本功,打不了几板就让人家拣球。4号连连摇头,让我上。心里想,倒霉孩子,让你不好好练基本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