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树º 家在秦岭汉水间
关注数: 46 粉丝数: 389 发帖数: 59,702 关注贴吧数: 74
这年头,好人难当呐!怪事天天有 汉中女孩“巧遇熟人“帮忙修车,不料却被绑架勒索。《第一新闻》)汉中的小张在下班路上遇到了熟人,对方说自己的车坏了,需要找人修车,小张就热心地拉着他们一起买零件修车,没想到自己却被绑架了。   12月4号一大早,家住汉中南郑县的张先生到南郑县公安局报警,称自己的女儿可能被绑架了。   受害人父亲 张先生:早上起来有事情,我看了下手机,发现不对头。   张先生说,头一天晚上他发现女儿的手机关机了,但是当时并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早上就收到了这样的短信,短信上说要158万才能够赎回女儿,而且不允许他报警。接到报案后,南郑县刑警大队立刻展开行动,经过大量走访、摸排,分析判断,最终划定了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于汉台区朝阳北路一带,并于当晚进行了搜捕行动。在搜捕时,一辆停在村子路边的白色汽车引起了刑警的注意。   汉中南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城关中队队长 郭东:因为当时调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感觉车里头有动静,这个显然不太符合常理,然后我们对其进行调查,拿手电往车里一照,发现里面有人。   打开车门后,民警发现车内藏着一男一女,那名女子正是被绑架的小张姑娘,民警将小张解救出来后,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经审问,杨某透露他还有另一名同伙,就在旁边的楼上。   汉中南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城关中队队长 郭东:在抓捕的过程中,嫌疑人发现事情已经败露,然后从三楼跳楼跑了。   最终,这名逃跑的犯罪嫌疑人在他的老家河南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据了解,两名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的父亲在工程上合作已经有6年了。因犯罪嫌疑人家中急需用钱,便从几个月之前就开始计划绑架小张勒索她父亲。案发当天,犯罪嫌疑人假装称自己的汽车有问题,找小张帮忙,随后便绑架了小张。   犯罪嫌疑人杨某向警方交代,因为小张认识他们,所以无论小张的父亲交不交赎金,他的同伙都很有可能对小张灭口。幸亏民警及时发现,小张才幸免落难。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中国工程院院士回应“南水北调失败“ 近日,一篇题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文章在网上风传,也让不少人开始对这项经过50年研究论证和12年建设的工程表示担忧。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日前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对网文中提及的“流速过慢”“泥沙沉积”“半道结冰”等三大质疑作出解答。据新华社电   质疑1   水速慢致调水目标难实现?   回应:靠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流速“不可靠”   这篇网文称,根据本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当天电视新闻中“大黄鸭”的漂流速度,推算出“通水时的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0.1米,输水量为每秒22.4立方米”。由此文章推断,南水北调真实水流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工程设计的“每年平均输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并得出结论——“水流非常缓慢,证实工程完全失败了”。   王浩表示,靠“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水流速度“不可靠”,其结论“不科学、不准确”。他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基本上是自流输水,主要依靠重力。中线干渠渠首陶岔到输水终点北京团城湖之前落差约为100米。江水在输送过程中要经过大量节制闸、分水口门、退水口门、倒虹吸还有渡槽等水利设施。这些都会增加输水的阻力,使输水水流慢下来。   “根据我们的计算,南水北调的水面线有几毫米的误差,就会减少3至4个流量,这里面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但总体来说输水正常流速应是每秒1米到1.5米。”王浩认为,根据“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流速“不可靠”,因为不管水流流速多少,任何一个渠道断面的流速分布都是一个“子弹头”的抛物线状,水面和水底的流速会慢一点,而渠道中心流速最快,“不能仅根据水面轨迹来推算流速,而要精确的水利计算”,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质疑2   泥沙沉积已彻底毁掉工程?   回应:水库及输水干渠不存在“泥沙问题”   “泥沙沉淀将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该网文称,丹江口水库的水来自汉江上游的陕西,“水流湍急,泥沙极大”,汛期之后丹江口的水因携带大量泥沙很浑浊,不能马上放水进入南水北调干渠,需要几个月在水库里沉淀干净,再放清水入干渠,但南水北调工程指挥者马上放水入干渠,使得渠道淤满污泥,“这个错误的决策,不幸已经彻底毁了整个南水北调中线。”   对此王浩回应: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干渠不存在“泥沙问题”。   王浩表示,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泥沙问题”是“无稽之谈”。他解释说,长江本来含沙量就很低,每立方米约为1公斤。汉江又是长江最大支流,比长江的含沙量还低。特别是近年来,陕西安康、商洛、汉中等地大力推进水土保持,使得汉江含沙量再次减少。   “汉江汇入丹江口水库后泥沙会进一步沉淀,再加上中线工程取水口是从水库表层取水,而输水渠道都是混凝土衬砌,最后进入水渠中的泥沙可以说‘极其少’,水很清澈,根本不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   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全线也采用全封闭立交设计,不与沿线河流、沟渠等发生关系。总干渠两侧还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并进行生态建设,确保沿线河道泥沙不进入总干渠。   质疑3   半道结冰会影响南水北送?   回应:冰期输水问题已制定应急预案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长1000多公里,沿途气候差别很大。冬季往寒冷的北方送水,是否会“半路结冰”影响江水北送?该网文推断,在每秒0.1米的水流速度下,输水渠道将降温到冰点,接触空气的水面会首先结冰,使水无法流至北京。“整个渠道的水基本停止流动,冰冻成一块,胀坏渠道、涵洞、渡槽,彻底破坏工程。”   王浩表示,国家已充分考虑冰期输水问题并制定应急预案。他说,冰期输水是南水北调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水力学问题之一。“国家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时就专门研究了冰期输水的问题,针对结冰期、冰封期、化冰期三个阶段输水都做了详细论证和充分预案。”   “比如在结冰期我们会适当加大水的流量,让水位高一点,冰盖在上面,而下面则有足够空间走水,有很详细的措施,专门经过国家论证并验收通过。对冰坝、冰塞等紧急情况也都做了应急预案,比如通过拦冰索等除冰设施,保障沿途水流通畅。”王浩解释说。   对此,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也能输水运行,只是会受到河南安阳以北明渠段水流表面结冰影响,输水能力会降低到正常情况的60%,但不会因结冰而影响南水北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回应“南水北调失败“ 近日,一篇题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文章在网上风传,也让不少人开始对这项经过50年研究论证和12年建设的工程表示担忧。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日前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对网文中提及的“流速过慢”“泥沙沉积”“半道结冰”等三大质疑作出解答。据新华社电   质疑1   水速慢致调水目标难实现?   回应:靠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流速“不可靠”   这篇网文称,根据本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当天电视新闻中“大黄鸭”的漂流速度,推算出“通水时的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0.1米,输水量为每秒22.4立方米”。由此文章推断,南水北调真实水流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工程设计的“每年平均输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并得出结论——“水流非常缓慢,证实工程完全失败了”。   王浩表示,靠“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水流速度“不可靠”,其结论“不科学、不准确”。他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基本上是自流输水,主要依靠重力。中线干渠渠首陶岔到输水终点北京团城湖之前落差约为100米。江水在输送过程中要经过大量节制闸、分水口门、退水口门、倒虹吸还有渡槽等水利设施。这些都会增加输水的阻力,使输水水流慢下来。   “根据我们的计算,南水北调的水面线有几毫米的误差,就会减少3至4个流量,这里面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但总体来说输水正常流速应是每秒1米到1.5米。”王浩认为,根据“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流速“不可靠”,因为不管水流流速多少,任何一个渠道断面的流速分布都是一个“子弹头”的抛物线状,水面和水底的流速会慢一点,而渠道中心流速最快,“不能仅根据水面轨迹来推算流速,而要精确的水利计算”,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质疑2   泥沙沉积已彻底毁掉工程?   回应:水库及输水干渠不存在“泥沙问题”   “泥沙沉淀将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该网文称,丹江口水库的水来自汉江上游的陕西,“水流湍急,泥沙极大”,汛期之后丹江口的水因携带大量泥沙很浑浊,不能马上放水进入南水北调干渠,需要几个月在水库里沉淀干净,再放清水入干渠,但南水北调工程指挥者马上放水入干渠,使得渠道淤满污泥,“这个错误的决策,不幸已经彻底毁了整个南水北调中线。”   对此王浩回应: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干渠不存在“泥沙问题”。   王浩表示,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泥沙问题”是“无稽之谈”。他解释说,长江本来含沙量就很低,每立方米约为1公斤。汉江又是长江最大支流,比长江的含沙量还低。特别是近年来,陕西安康、商洛、汉中等地大力推进水土保持,使得汉江含沙量再次减少。   “汉江汇入丹江口水库后泥沙会进一步沉淀,再加上中线工程取水口是从水库表层取水,而输水渠道都是混凝土衬砌,最后进入水渠中的泥沙可以说‘极其少’,水很清澈,根本不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   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全线也采用全封闭立交设计,不与沿线河流、沟渠等发生关系。总干渠两侧还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并进行生态建设,确保沿线河道泥沙不进入总干渠。   质疑3   半道结冰会影响南水北送?   回应:冰期输水问题已制定应急预案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长1000多公里,沿途气候差别很大。冬季往寒冷的北方送水,是否会“半路结冰”影响江水北送?该网文推断,在每秒0.1米的水流速度下,输水渠道将降温到冰点,接触空气的水面会首先结冰,使水无法流至北京。“整个渠道的水基本停止流动,冰冻成一块,胀坏渠道、涵洞、渡槽,彻底破坏工程。”   王浩表示,国家已充分考虑冰期输水问题并制定应急预案。他说,冰期输水是南水北调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水力学问题之一。“国家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时就专门研究了冰期输水的问题,针对结冰期、冰封期、化冰期三个阶段输水都做了详细论证和充分预案。”   “比如在结冰期我们会适当加大水的流量,让水位高一点,冰盖在上面,而下面则有足够空间走水,有很详细的措施,专门经过国家论证并验收通过。对冰坝、冰塞等紧急情况也都做了应急预案,比如通过拦冰索等除冰设施,保障沿途水流通畅。”王浩解释说。   对此,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也能输水运行,只是会受到河南安阳以北明渠段水流表面结冰影响,输水能力会降低到正常情况的60%,但不会因结冰而影响南水北送。
公共场合 请注意言行举止,若不当或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日,在武汉盘龙城巢上城车站,一男子抱着一个纸箱,被挤在乘公交车的人群中。为避免乘客挤坏他的纸箱及物品。男子突然大喊:别把我的爆炸物挤爆了!闻听此言,众乘客赶紧躲避,公交车司机立即拦下该男子,一检查,箱子里竟是鸡蛋,虚惊一场。男子只称口误,不过律师介绍此举违法,造成恐慌及其他不良后果可能要被拘留又罚款。 下午2点30分左右,在229路的起点站巢上城车站,出现小幅客流高峰,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一辆229路公交车刚要起步,一名青年男子边跑边抱着一个纸箱上车,可人上去了,箱子一直挤在车门口拉不进来。情急之下,男子大声吆喝:“请大家让一让,往里面挤一挤,别把我的易爆物品给挤爆了。”顿时,车里的几名乘客脸上现出了惊恐神色,给他让出了一大片地方。有乘客赶紧躲得远远的。 公交司机许光霞听后,赶紧上前,谨慎地问这名男子:“师傅,您带的是什么啊?能不能让我们检查一下,我们不能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咧。” 男子听后,有些不愿配合检查,但在其他乘客地质问下,只好把箱子打开了。 箱子打开了,原来是一箱鸡蛋,大家看到后,顿时笑了起来,还有乘客戏谑:“这是什么个易爆品哟,原来是一堆蛋蛋。” 青年男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着急上车,又怕刚刚才从乡里收的鸡蛋被挤碎了,所以就随口说是易爆物品,我这个爆不是易燃易爆的那个爆啊,大家安心乘车吧,以后我再也不随口说了。” 惊慌的乘客,心平静了下来,车辆安全舒适地向市区内驶去。 虽然只是个谎言,但懂法律的人知道,这可是违法的事情。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李澍青律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歌剧《张骞》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北京观众热情回应 10月4日一5日,受文化部邀请,陕西原创歌剧《张骞》赴京参加庆祝建国65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连演两场,场场爆满,演出中掌声不断,演员谢幕后仍有不少观众久久起立,不舍离去。 《张骞》由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20年前创排演出,先后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文华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该剧至今依然活跃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累计演出100多场。在京演出期间,观众早早到场,演出结束后仍留连忘返,一位张女士走在长安街上仍难抑兴奋之情,”这戏太好了,剧情感人,高潮不断,唱功一流,用歌剧形式塑造了张骞形象,能来欣赏真是享受啊!” 此次国庆优秀剧目展演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共在全国遴选11部剧目参演,《张骞》是唯一一部歌剧作品。为保证演出水准,9月30日舞美队已经开始装台,演出前演职人员连续进场排练,总导演陈薪伊再次坐镇指挥。着眼于落实中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及陕西“文化先行、促进交流“的目标,复排重调后更具观赏性,有多处场景凸显了丝绸之路印象。 10月4日晚,当陈薪伊和编剧姚宝瑄、作曲张玉龙、主演米东风、安金玉等原班主创人员一起谢幕时,剧场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北京观众和在京专家对复排重调后的《张骞》给予极大肯定。
歌剧《张骞》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北京观众热情回应 还上新闻联播了, 10月4日一5日,受文化部邀请,陕西原创歌剧《张骞》赴京参加庆祝建国65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连演两场,场场爆满,演出中掌声不断,演员谢幕后仍有不少观众久久起立,不舍离去。 《张骞》由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20年前创排演出,先后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文华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该剧至今依然活跃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累计演出100多场。在京演出期间,观众早早到场,演出结束后仍留连忘返,一位张女士走在长安街上仍难抑兴奋之情,”这戏太好了,剧情感人,高潮不断,唱功一流,用歌剧形式塑造了张骞形象,能来欣赏真是享受啊!” 此次国庆优秀剧目展演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共在全国遴选11部剧目参演,《张骞》是唯一一部歌剧作品。为保证演出水准,9月30日舞美队已经开始装台,演出前演职人员连续进场排练,总导演陈薪伊再次坐镇指挥。着眼于落实中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及陕西“文化先行、促进交流“的目标,复排重调后更具观赏性,有多处场景凸显了丝绸之路印象。 10月4日晚,当陈薪伊和编剧姚宝瑄、作曲张玉龙、主演米东风、安金玉等原班主创人员一起谢幕时,剧场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北京观众和在京专家对复排重调后的《张骞》给予极大肯定。
水稻产量到达836公斤? 你信吗 【袁隆平超级稻在汉中】陕西日报报道,袁隆平的“超级稻”在汉中试种成功。经技术人员对试种的近500亩超级稻产量测定,平均亩产796.5公斤,比2013年汉中全市水稻平均亩产高出365公斤。“超级稻”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团队培育出的系列优质水稻品种。 连续10多天的阴雨在9月18日终于停了,阳光下,勉县杜寨村杜福兴开始收割试种的2亩“超级稻”。经技术人员测产,杜老汉试种的“超级稻”理论亩产达到836.6公斤,超过汉中水稻历史最高产量。经对5个县试种的近500亩“超级稻”的产量测定,平均亩产796.5公斤,比2013年汉中全市水稻平均亩产高出365公斤,标志袁隆平“超级稻”在汉中试种成功。   从水稻种植区划上分,汉中是我国籼稻种植最北缘,昼夜温差大,水稻日照、生育期长,袁隆平先生曾盛赞“汉中是生产优质大米的好地方。”去年12月,围绕农业倍增工程和百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目标,汉中市积极争取被列入全国13个省26个水稻丰产工程示范点之一,由汉中市种子管理站牵头,今年在勉县、南郑、城固、西乡、镇巴5县开始,在全省首家大面积推广“超级稻”丰产示范。   “超级稻”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团队,通过增强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杂交培育出的系列优质水稻品种。这次在汉中试种的3个品种,试种期间,均表现出穗大粒多、增产优势明显,青秆黄穗、熟相好不早衰,抗病性强、不倒伏,适口性好、米质优等特点。其管理与种植传统水稻品种一致,仅略为增加水、肥、种子的投入费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