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
爱吃菠菜8
酒,喝掉才是属于自己的
关注数: 160
粉丝数: 86,930
发帖数: 8,309
关注贴吧数: 120
解惑金标五粮液 金标五粮液是55度,有人说金标五粮液和600年窖池关系很大,也一直好奇,前段时间有缘解惑了一下,并和其他五粮液做了对比。 五粮液老酒相比起来放香更强,有陈味,金标闻起来弱了很多, 入口,老酒喷性感强,中后段连绵持续 金标喷香感弱于老酒,中后段持续力不如老酒,后味犯苦, 后又拿出五粮液1618新酒,1618入口依然是喷香感强,有生塑料味,酒体不够细腻,但冲击力比较强,后味较短,再喝金标五粮液,老熟度高一些,整体偏平淡,说白了就是不香,没有1618脾气大,后味稍长,再喝老酒,入口依然是醇甜舒适,喷香感头段还没有1618强,但是咽下之后呼气间香气充满鼻腔口腔,回味连绵持续,,再喝金标,入口也是醇甜舒适,但是没有爆香,香气平平淡淡,整体层次和细腻度不如老酒,香气更是不如,这个金标五粮液确实令人失望,也令人疑惑 总结,五粮液老酒前中后基本上各个层面都能碾压金标五粮液,1618张扬香艳除了后味稍短酒体较新之外也都比金标五粮液好,金标五粮液太柔太软了,香气弱。此酒是一朋友寄的酒样,酒我看过是2011年的不跑酒。请喝过金标五粮液的朋友指正一下
四特国韵VS四特弘韵 闻香,国韵闻起来确实比较复杂,感觉浓、酱、清、芝麻香它全占了,还有点酒鬼酒的馥郁香在里面,可能这就是特型酒的“三型具备犹不靠”吧。但是并没有完全不靠,我觉得还是浓香味出头一点。弘韵闻起来就简单些,相比国韵也更轻浮一点,那种酱香焦香酱香的感觉会很弱,也并不感觉浓香露头。 入口:国韵基本上和闻起来是一致的,醇和醇厚醇甜。脂香焦香馥郁香混在一起,仔细感受的话其香味非常的丰富,真是堪当“特香型”白酒,口感柔和、持久度不错,感觉完全具备高端酒的格局,这时拿出普五做个对比,果然在口感浓郁度以及厚重感上,国韵还要超过普五。再喝弘韵,差距还不小,香气简单了,也不够凝练厚重,呈现出轻快的特点,那些重口味的焦香芝麻香非常弱,后味短了一些。味道甜但不腻。这时又拿出泸州老窖特区做比较,特曲还是比较稳的,除了味淡味短不够丰富之外也挑不出什么硬伤来,在泸特的对比下,感觉弘韵更甜更涩,酒液对口腔有收敛感,这一点在单喝弘韵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 总结一下,四特酒果然有其特色,弄出这么个香型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早是学习汾酒的大曲工艺,后又加入茅台酒曲培养接种,又采用浓香酒的部分窖泥发酵,又采用整理大米做原料。真是酒中奇葩,其香味自然也很有特色,所以后来才单独列出“特型酒”这一香型。作为东方韵系列的弘韵和国韵,现在已经不够坚持特型酒的风格特点了,呈现出了偏浓香酒的风味特点,酒厂为了适应大众口感,多卖酒不得不进行的改变吧,也不单单是四特,像西凤、酒鬼,现在的大部分产品都已经偏格了可以说,都表现出更像浓香酒的味道,只要能多卖酒对酒厂来说就是王道。风格特点,谁在乎?反正现在也不进行评酒大赛了
哪个是纯凤香型-墨瓶、绿瓶、旗帜青鼎 西凤酒,用高粱做原料,泥窖发酵,窖泥每年换新的,发酵周期11到14天,是国家名酒中发酵周期最短的,制曲选用清香型大曲的原料而不采用清香型大曲的培养工艺,采用高温培菌工艺而不选用浓酱大曲的制曲原料。作为老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在五届评酒会上大名鼎鼎,唯有在第三届评酒会报错香型(或者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香型,那是还没有细分出凤香型)而缺席了一届名酒称号!现在的西凤酒产品系列我深感搞不懂,各种香型风格兼来兼去,凤兼浓、凤兼酱、凤兼芝麻等等、其他名酒都有耳熟能详的、叫的上号的标杆产品。西凤酒呢?好乱
金榜题名对比红爵、爱我中华 这个金榜题名也是我无意中买到的,要不然就这造型儿,这配色,可能都不会列入购物清单。宣传上说的“造型如同金榜置于案头”,我TM联想了好几天愣是没和“金榜”、“案头”联系起来,还有几个55度的生命系列,都比这货好看,那就先拿丑的开刀吧
称心如意的重量、容量、空瓶重量及酒精度 称心如意,重量在1659的重量下,酒液的体积为1050毫升,还多给了50ml。称心如意空瓶重量为730。仅供大计参考
金榜题名的重量和容量及空瓶重量 金榜题名,重量在1715的重量下,酒液的体积为1050毫升,老窖一如既往的多给了50ml。金榜题名空瓶重量为765.酒液重量为950克。暂时还没发现拔插式瓶塞跑酒的1573(老的爱我中华除外)。
清香型白酒香味成分贮存中的变化规律 白酒在陈放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酸酯酯降,且随着酒精度的降低越发明显,脂类是清香型白酒主要的呈香类物质,脂类水解带来的肯定是主体香味物质的减少,但这个过程中会生成其他的香味物质。汾酒老酒喝的少,八十年代的四十几度的汾酒喝起来已经难以下口了。低度酒不易久存。但是高度汾酒大家喝过的都是口感非常好,看来还是要看具体的口感,就我喝过的老茅台、董酒、浓香,只要是高度的,不跑酒的,口感都非常好,数据仅供参考,也让我们从原理上找到一些依据,比如说低度酒为什么不宜久存。
汾酒垂直对比:汾50、40、30…… 这几个酒几乎囊括了汾酒主要的酒体,放在一起来个纵向对比还是比较有意义的,一来了解不同档次清香酒的差异,二来也可以知道什么样的汾酒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青花汾酒:汾50(65度)是100ml的,2014年生产,此酒价高,一直舍不得解惑。青花汾酒40年(55度)是2011年生产,青花30(是2017年生产,青花20是2018年,老白汾酒和两个黄盖汾都是2017年生产。青花30.20.老白汾,小玻汾都是53度,大玻汾55度。
红袖添香对比称心如意、许燎原、国学 这几个酒三个60度,一个58度,又同是1573高端系列,放在一起对比喝一下也是可以的。 称心如意和红袖添香都是2013年的酒,号称限量两万瓶,话说也是真不争气,就20吨的量竟然六年没有卖完。国学是10年的,许燎原是18年的。
红袖添香重量和体积 满瓶重量1644g,对应容积1050ml,上次量的称心如意也是多给50ml,老窖实在
86年茅台珍品(1704)对比99年茅三十 1986年茅台珍品是第一个酒质高于普茅的产品(说错请指正),之前就只有普茅一个档次,所以解惑他还是很期待的,之前感受过大头茅十五的威力,所以对大头茅三十也是比较期待
品茅台30年年份酒 茅台的年份酒出厂价就很贵,市场价也算坚挺,年份酒有没有性价比啊,我觉得也有也没有。据我所知茅台只有六个酒体,茅八十、茅五十、茅三十、茅十五、陈酿、普茅。茅八十和茅五十没有喝过,茅三十、茅十五,陈酿,都没有让我失望,酒质都能对应上其级别,这些级别之间的差距也是明显的,所以说这是值的地方。不值的地方就是很简单了,一个字“穷”。
每当对酒有些失望,或觉得酒不好喝的时候,我就会倒上一杯国学,然后我对白酒的热情又接着燃烧起来
天热了 弄两杯大头茅十五和葵花透透
昨日几位大咖莅临深圳,忠源茶酒会蓬荜生辉!十瓶茅台最终全开了没喝完,喝了八斤左右,这种喝法详细评价就没有了,简单说一下感受:看似一桌子其实就是几个典型代表,95年茅台、10年茅十五、18精品、18陈酿,08五星、08出口。
黑云压城城欲摧珠江新城战鼓擂北国五三临羊城美酒佳肴今宵醉 黑云压城城欲摧 珠江新城战鼓擂 北国五三临羊城 美酒佳肴今宵醉
茅台镇大曲酱香基酒的银行评估价20块钱一斤,这能不能看出基酒的大概成本是多少呢?看了很多酒厂抵押的评估价都是20块钱一斤,图片是举个例子。酿酒和钱关系很大啊
习酒1988对比四个钓鱼台 1988闻起来有酱漆味,比较生涩,入口也是有些生涩味,醇甜舒适,酱香浓郁,焦香粮香协调,后味净而不长,挑不出什么硬伤,也没有突出的地方,整体还是稳啊! 钓鱼台十年这酒闻香就能感受到茅台镇普遍的镇酒味,然后是酱香焦香,喝起来也差不多,有镇酒味,其后酱香也算浓郁,焦香舒适,后味苦味比1988弱,若没有镇酒味,那也可以称为优雅细腻了 钓鱼台新贵宾,闻香也是有酱漆味,镇酒味略微有那么一点点,这个喝茅系为主的应该一下子也能感觉的到,正如郎酒的窖香!入口比1988偏甜,酱味稍弱于1988,整体协调优雅细腻,可以称为好酒,和1988比,两者难分高下。 老贵宾,除了有镇酒味,生涩感强,酱香弱,酒体单薄无力,与以上几种差距明显, 老国宾也是镇酒味
解惑酱香七个轮次酒 1轮次酒,闻香:我去,我还以为刚才倒了一杯汾酒,浓浓的清香酒的味道,细闻之下倒也有酱味,稍有酸味,但基本被乙酸乙酯的味道给压住了。入口品尝,还是浓浓的清香酒的感觉,有生梁味,有酸涩,涩感明显,有淡淡酱味。后味及回味不长。 以前喝汾酒总感觉有好似酱酒的味道在里面,有时候喝酱酒又能喝出汾酒的味道,一直困惑不解,其实原因就在这一二轮次酒,一轮次酒的乙酸乙酯含量很高,看来清香酱香还是颇有渊源的!
解惑96度伏特加 首先这个酒就是为了尝尝纯酒精什么味道,然后做溶剂稀释单体香用的,网上的无水乙醇都是95度的,安全性也没有把握,这个96度的伏特加倒也合适。 闻香就是酒精味,纯酒精味,入口首先感觉到的就是甜,口感甘冽,有香气,具体还是难以描述,但是并不令人讨厌,气化感非常强,后味微苦微甜,后味短,也干净,整体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真的比很多垃圾酒强多了。大口喝的话,含在嘴里刺激性还是比较强的,下咽之后喉咙和胃都比较热,胸口有点发闷!这家伙只适合 小口尝尝,大口喝就真受不了。
解惑矿泉水及胡扯 北国南巡至鹏城 南国花俏暖意升 锐吧言说主精品 矿泉水出茅认怂
这个分酒器怎么样
简单聊聊对镇酒的认知 来茅台也有一个多星期了,参观了一些酒厂、尝了镇上各路酱酒,包括这次培训也有很多茅台本地的同学,有做勾调的有做销售的,也有自己做酒厂的,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及这段时间的观察,说说自己对茅台镇酒一点浅显的认知。 首先是市场决定生产,客户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客户喜欢什么口感他们就调什么口感,这里面的客户是指外地的酱酒经销商,客户要8块钱一斤的酒,怎么办那?就生产串香酒呗、客户要十几二十几的酒,那我顶多给你翻沙酒。如果客户愿意出150一斤的价格,他们会愿意生产糯高粱坤沙酒,还能保证储存几年再出厂。 其次从业人员很多局限性很大,对白酒的认知基本局限在茅台镇,一个自己酿酒调酒的人竟然没有喝过郎酒,习酒也没有喝过,也不知道武陵酒是什么东西,董酒听说过但完全不了解。这让我有点惊讶‼‼‼‼都想着照着茅台酒的口感去调,几乎每家酒厂都有号称调有茅味酒,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茅台酒最显著的特色在哪个轮次里体现的最明显,对每个轮次的特点及作用都不太了解,包括对调味酒的计量搞不明白,很多调味酒使用的量可能在万分之一,没有微量进样器是很难做到的,通过几天的学习茅台镇的同学纷纷表示想调出茅台口感太难了。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在酿造工艺上,从制曲到溜酒期间一百多道工序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酒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酿造工艺搞不好就没有好的基酒,没有好的基酒任他神仙也调不出来好酒,如果有好基酒,哪怕你厂里没有好的调酒师,说实话茅台酒厂就在边上,找个调酒顾问还不容易!那么多退休的勾调师,那么多国评,请到他们很难吗?不难,难的是你没有好基酒他不敢接你的活儿。今天一个同学拿个个酒样给老师品尝,老师表示基酒很不错,如果愿意可以帮忙联系基酒销售,那酒我也喝了,确实干净且年份够长,老师说这酒缺酸,然后中午他就再次勾调,我喝着有些像陈年的郎酒某些特征了,但还是不协调放香较强但酱香不够浓郁,焦香太弱酒显得后味偏短。有些小酒厂的调酒室非常简单,我见过一个,让我品尝我说这酒太涩了,他说这个好调然后用注射器在一个小罐子里取了调味酒勾了一下,再喝确实好了点,且茅味出来了,但涩味只是被掩盖了一点却依然涩。我说你加的什么酒,嘿嘿一笑说是老的茅台国宴酒!我吃了一惊,这也太简单粗暴了,我心想这么搞成本怎么控制。 昨天晚上应本地同学邀请去了他们家厂里参观,在酒库喝了号称20年的基酒,入口顺滑,醇甜感很强,酱香不是太浓但极其舒适,几乎没有酒精味,陈味也没有太浓郁,然后一大口喝下去那绝对是一个特别的体验,从没有喝过这么舒适的酒,不夸张的说就是比喝饮料还好入口,后来得知是三轮次基酒,现在是做调味酒用。晚上吃饭自然是喝他自家的酒,哎!还是镇酒味啊,同学都是好同学,这几天的学习大家也慢慢的熟络起来,感情还都挺好的,晚上喝酒就是个气氛,说实话喝的还是很开心的 业余的一点感受及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这标题有点大哈!其实是“游”“学”茅台才准确,此贴较长,接下来会持续更新,希望我分享的一些见闻大家能喜欢! 喝了差不多一年的白酒,还大言不惭的发了几个“品酒贴”,说着所谓的“醩味”、曲香,说实在的我连酒厂都没有去过,更别说闻到什么醩味了,大曲更没有闻到过!那我怎么知道这些味道的呢?臆想,对就是臆想出来的,哈哈哈。所以呢此行一定要去酒厂看看,要去车间看看,闻闻大曲、看看红条石窖池、看看脚丫子踩着酒糟 本着对白酒的热爱,本着对茅台的向往,经朋友推荐参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中国仁怀主办第十九届全国白酒品评勾调师培训,为期七天,时间是3月3号到9号。为了能多了解一下茅台镇和酒,我26号就到了茅台,提前几天就是为了多多了解一下赤水河附近的酒。
下飞机真是冷冷的,喝个小茅暖暖身子
这两天有没有去茅台的兄弟
酒鬼红坛对比紫坛 前有辉哥淫湿后有左手兄跟着湿,我这小手抖了几下……算了还是喝吧 闻香两者接近度很高,己酸乙酯的香气为主,还有类似于五粮液新酒的生涩气味、淡淡的药香和曲香复合的其他香气,说是馥郁香也勉强说得过去。 入口红坛,依然是浓香为主,兼有酱香有一些其他的复杂香气,甜度比较高,后味不长。再喝紫坛,整体气化感更强,浓香的感觉也更明显,整体感觉还不如红坛馥郁。今天整体喝下来,紫坛更偏浓香了,红坛味道更丰富。今天只论喜好的话,我更喜欢喝红坛! 难道现在的红坛紫坛都调有四川的浓香酒在里面?,仔细喝了很久感觉这种浓香酒的味道更接近于五粮液的多粮风格,还请大佬们不吝指教
近日有幸获赠一瓶天朝上品,这酒还算有些名气,大家一直对之调侃➕调戏,每次看到这货也都是一乐。大家基本也不屑于喝他,不过说实在的这酒基本并没有伤害我们,可能还带来些欢乐和话题。那今天就好好喝一下,并拿出标杆王子矫正口感! 闻香 酒精直往鼻子里钻的感觉,酒精味比较重,有焦香酱香,有茅台镇产区酱酒的味道,这味道在茅台酒和茅系酒里面是没有的。 入口整体感觉还是酱酒的味道,焦香糊香酱香都有,只是整体味道偏淡,且味道持续时间很短,酒体非常稀薄,有浮香,就是感觉香气不是从酒里散发而出,但是闻香的镇酒味反倒没那么明显了。倒酒在手心搓热,没干的时候酸味明显,搓干之后闻起来到没有不舒服的气味出现,反倒是醩香舒适!喝完之后嘴里也是醩香还挺舒适! 接下来喝茅台王子矫正口感,闻香刺激性应该比天朝上品还厉害,大曲味明显(应该就是说的酱漆味),酱香浓郁。入口酱香浓郁太多,味道持续相对也长了很多,***才是正宗酱酒啊,后味还是苦味明显。不过这也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王子了哈哈哈 总结一下天朝上品这酒确实偏柔,对于不懂酒也不怎么喝好酒的浓香区的广大非酱吧吧友来说这酒可能比王子等低端酱酒更好入口。因为王子苦啊、味道浓啊!而天朝确是柔,啥味儿都淡!对于不喜欢喝酒的来说可能获得好评! 知识有限,认知浅显不敢妄断天朝上品的酿造(生产)工艺,就今天对比王子的感受,以酱酒的标准来说,王子值100这天朝上品我觉得值20块钱吧! 也请了解的大神说说这酒怎么制造出来的,喝过的兄弟发表一下看法
近日有幸获赠一瓶天朝上品,这酒还算有些名气,大家一直对之调侃调戏,每次看到这货也都是一乐。大家基本也不屑于喝他,不过说实在的这酒基本并没有伤害我们,可能还带来些欢乐和话题。那今天就好好喝一下,并拿出标杆王子矫正口感! 闻香 酒精直往鼻子里钻的感觉,酒精味比较重,有焦香酱香,有茅台镇产区酱酒的味道,这味道在茅台酒和茅系酒里面是没有的。 入口整体感觉还是酱酒的味道,焦香糊香酱香都有,只是整体味道偏淡,且味道持续时间很短,酒体非常稀薄,有浮香,就是感觉香气不是从酒里散发而出,但是闻香的镇酒味反倒没那么明显了。倒酒在手心搓热,没干的时候酸味明显,搓干之后闻起来到没有不舒服的气味出现,反倒是醩香舒适!喝完之后嘴里也是醩香还挺舒适! 接下来喝茅台王子矫正口感,闻香刺激性应该比天朝上品还厉害,大曲味明显(应该就是说的酱漆味),酱香浓郁。入口酱香浓郁太多,味道持续相对也长了很多,***才是正宗酱酒啊,后味还是苦味明显。不过这也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王子了,哈哈哈 总结一下天朝上品这酒确实偏柔,对于不懂酒也不怎么喝好酒的浓香区的广大非酱吧吧友来说这酒可能比王子等低端酱酒更好入口。因为王子苦啊、味道浓啊!而天朝确是柔,啥味儿都淡!对于不喜欢喝酒的来说可能获得好评! 知识有限,认知浅显不敢妄断天朝上品的酿造(生产)工艺,就今天对比王子的感受,以酱酒的标准来说,王子值100这天朝上品我觉得值20块钱吧!
青花汾酒40年对比30年、20年 前段时间喝汾酒来了感觉,自然是不甘心喝到汾30止步,于是就弄来了汾四十,上面还有汾50,但价格太贵了,暂时就不惦记了。 闻香40最为浓郁,有甜味和陈味,其次20清香也明显,汾30倒是味道最淡。 入口 先喝20,入口绵甜清香浓郁,整体较干净 后味短,尾味净(就是很快啥味儿都没有了)。再喝汾30入口更醇厚清香为主也浓郁 但会有更丰富的其他香气比起20竟有馥郁之感,中后段也更强 后味也长不少(就是多咂吧几下嘴也一直有味道)。回头再喝20还是味道更干净,甜度弱于30。 接着再喝30还是馥郁。 喝几口30适应一下 接着喝40,味道不同于前两者,这酒更有高粱酒的感觉,清香非常浓郁,味道也较30干净利落,老酒的比例较高,酒体更加粘稠,含在嘴里对口腔舌头刺激性竟然微弱,相比起来汾三十还是稍微有些涩。 总结,青花汾酒20、30、40三款酒区别还是挺大的,20和40风格接近,更加一清到底,差别是40更加浓郁,更像头锅原浆的味道,20浓郁度比40差多了。青花30这酒相对更加馥郁,不坚持一清到底的清香宗旨了,应该是通过延长发酵周期 从之前的28天延长到现在的49天.来获取更多香味物质和酒体老熟度。对汾酒还不太了解,欢迎大神指正。 汾20已有汾酒的风骨,汾三十进行了改良,味道更加丰富绵甜,汾40则回归清香的特点,但更加醇厚清香更浓郁! 我个人更喜欢喝汾三十,汾四十解惑即可
剑三十对比爱我中华 剑三十作为吧里号称的浓香巅峰,一直没看到酒评,搞得我心痒痒,鉴于之前喝46度剑十五的失望,所以搞了个52度的剑三十,别跟我说46度才是剑南春的精华,我个人还是觉得46度太低了容纳不了更多的香气物质。 闻香 爱我中华标准的泸味,窖香浓郁 脂香细腻带有泸州老窖的甜味。剑三十竟然没有老酒的那种感觉,曲香明显,有点冲鼻子,粮香也不舒适。 入口 先喝剑三十,入口甘甜爽冽,陈味舒适较淡,粮香舒适 ,层次也不似五粮液明显,有多粮风格却不失细腻,此时我觉得这剑三十真还很可以,由于喝过07年46度剑十五,所以对剑三十也没有抱多大希望,果然还是那种老酒的调调,接下来中后段一般般,尾味甘甜舒适却香气不浓,不知不觉已经喝了两杯,这酒没什么劲儿 好入口,至此 我是失望的,鼎鼎大名的剑三十,号称的浓香巅峰,竟然是这样的感觉,难道是假酒?不至于啊 假酒也不能做的这么好啊,还是明显比珍剑黄盖剑要好很多的! 接下来喝爱我中华,依然是熟悉的泸州老窖池的高端货的感觉,气质高雅前中后都有爆发,且连绵持续很久,若说不如剑三十的地方我觉得就是剑三十有优雅的多粮香 更丰富更有层次。 这个对比我觉得爱我中华是要胜过剑三十的,爱我中华格局更加弘大,酒体老熟度更甚剑三十,不知道是剑南春吹牛逼还是多粮酒不具备这些陈化潜力!两个酒都可以让你一直喝下去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虽说没有酱酒饮后的愉悦感 但品饮时的愉悦感那是爆棚啊! 开瓶剑三十不容易,接下来会继续对比其他浓香酒 还可以搞个剑南春垂直纵向对比!
爱我中华对比剑30 剑三十作为吧里号称的浓香巅峰,一直没看到酒评,搞得我一直心痒痒,鉴于之前喝46度剑十五的失望,所以我搞了个52度的剑三十,别跟我说46度才是剑南春的精华,我个人还是觉得46度太低了容纳不了更多的香气物质。 闻香 爱我中华标准的泸味,窖香浓郁 脂香细腻带有泸州老窖的甜味。剑三十竟然没有老酒的那种感觉,曲香明显,有点冲鼻子,粮香也不舒适。 入口 先喝剑三十,入口甘甜爽冽,陈味舒适较淡,粮香舒适 ,层次也不似五粮液明显,有多粮风格却不失细腻,此时我觉得这剑三十真还很可以,由于喝过07年46度剑十五,所以对剑三十也没有抱多大希望,果然还是那种老酒的调调,接下来中后段一般般,尾味甘甜舒适却香气不浓,不知不觉已经喝了两杯,这酒没什么劲儿 好入口,至此 我是失望的,鼎鼎大名的剑三十,吧里号称的浓香巅峰,竟然是这样的感觉,难道是假酒?不至于啊 假酒也不能做的这么好啊,还是明显比珍剑黄盖剑要好很多的! 接下来喝爱我中华,依然是熟悉的泸州老窖池的高端货的感觉,气质高雅前中后都有爆发,且连绵持续很久,若说不如剑三十的地方我觉得就是剑三十有优雅的多粮香 更丰富更有层次。 这个对比我觉得爱我中华是要胜过剑三十的,爱我中华格局更加弘大,酒体老熟度更甚剑三十,不知道是剑南春吹牛逼还是多粮酒不具备这些陈化潜力!两个酒都可以让你一直喝下去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虽说没有酱酒饮后的愉悦感 但品饮时的愉悦感那是爆棚啊! 开瓶剑三十不容易,接下来会继续对比其他浓香酒 还可以搞个剑南春垂直纵向对比!
记昨日深圳郎酒聚会 论席间成文那还得是辉哥,我只能事后清醒了靠回忆记录一下,力求真实详实。一家之言大家权当参考。
09年汾酒青花30对比17年青花30
金沙摘要对比同价位酱酒 摘要这酒还算有点儿名气吧,虽说对这个名字实在不喜(摘个鸟啊)。奈何一直无缘解惑,前几日喝了两口感觉有点失望。今天 拿出几个价位相当的习酒1988、武陵香水和红十五 都是18年新酒 也都是近几天刚开瓶 正好对比一下
金沙摘要对比同价位酱酒 摘要这酒还算有点儿名气吧,虽说对这个名字实在不喜(摘个鸟啊)。奈何一直无缘解惑,前几日喝了两口感觉有点失望。今天 拿出几个价位相当的习酒1988、武陵香水和红十五 都是18年新酒 也都是近几天刚开瓶 正好对比一下
2018喝酒总结 2018年三四月份入吧之后对白酒有了大概的了解,最早看的就是酱吧和白酒品鉴吧,精华帖看的我如痴如醉,当然撸漏也是撸的不亦乐乎!直到618之后突然无漏可撸加上对新酒渐渐的兴趣也不大了,突然觉得浑身轻松,更专心的开始喝酒了,在这期间认识了不少的酒友 广州的东莞的深圳的,大家总是找机会喝酒聚聚,由于我是新人 、加上求知欲太强,总是早早到达战场 希望能多听大佬们聊天!当然大佬们也是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然后就是各种买酒 新酒喝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喝没有喝过的酒 ,购酒渠道也偏离了“渠道为王”的宗旨,咸鱼的 吧友的,总之都是“不靠谱”渠道,实在是靠谱渠道买不到啊!虽说绝大部分都是没问题的,但是保不齐也会有水货。这个实在是难以避免。后来我想写点喝酒感受的时候好像并不容易,要反复的喝,反复的确认,最终形成清晰的感受。由于水平有限,独自喝酒的时候不敢吃东西,觉得影响口感,后来渐渐的习惯了,习惯了独自喝酒从来不吃东西,也不想吃东西,一杯白开水足矣!发现写点东西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的感受和品尝其中滋味儿。 其实现在看来曾经的自己(几个月前而已)是多么的幼稚,那时候见车就上 逢漏必撸。现在看着一对乱七八糟的不太舒服(虽乱但还在大厂嫡系范畴内)。对各种香型的喜好也是一直有变化,从最开始的酱香,天天闻着酒香睡觉,后来发现金门高粱酒和汾酒也很好喝,那时极其不喜浓香酒(不喜欢窖泥味),尤其不喜泸州的。到后来一次喝五粮液喝出愉悦感之后,发现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大窗户,之后各种浓香、董酒 、酒鬼都能喝出个一二三来了!那心情是非常愉悦的。之后也开始了各种解惑。有惊喜也有失望。每次收到快递的窃喜、急不可耐打开品尝的冲动。都极大的丰富了生活。 随着喝的酒种类的增多,默默地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别人说起酒来感觉能说一整天都说不完,那是比较膨胀的,后来认识了很多酒友 天南海北的、见面不见面的、半夜喝酒隔空碰杯的、一聊很久相见恨晚的、传说中的大神走进生活的。我才意识到自己太有局限性了,各方面的,每认识一个新的酒友,都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见过喝过的太多了。甚至自己喝了假酒都不自知还夸夸其谈!想来实在是惭愧! 入吧以来真的是生活多了很多的开心,吧里各种人才层出不穷、跟帖回复妙语连珠、时让人捧腹大笑、时让人深刻思考人生!吧里各路大神小僧乐于分享的精神实在是让人由衷的赞叹,我一萌新也是备受激励,虽没啥水平但也是勇于尝试分享。大家伙批评指正也使我受益匪浅!再次表示感谢!
记昨日 深圳175批次实际对比 一没有无忌兄的湿人气质,二无锐哥的洒脱不羁,三无忠源兄的老道犀利…… 我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员。
97酒鬼 内参 紫坛对比 1997年酒鬼54度、2008年内参 2008年紫坛都是52度 闻香 97酒鬼 醇甜舒适熟悉的老酒的味道,最接近的嗅觉是闻黄盖剑,还有陈年汾酒的味道,至于酱酒的味道貌似也有 但是极其不确定,再闻内参和紫坛,几乎没什么差别 都是新酒的生味儿! 入口97酒鬼感觉酒体并不厚重,醇甜舒适 此时对一口三香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香气混杂在一起 并无分离之感,浓酱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中段也是波澜不惊的没有爆发 中段我感觉是以浓香为主,后味并不长!再喝内参 入口酒体醇厚之感更甚97酒鬼,且并无一般新酒的生涩之感。但味道简直相差太多,细品之下老酒鬼的一口三香变成新内参的浓酱混合,且能明显感觉到是以浓香为主 酱香为辅的体验。中段的爆发比较强烈,后味舒适悠长,内参 好酒啊!再喝紫坛 整体上就是内参的简化版,风格基本一样,前中后段都是非常舒适的感觉,紫坛 也是好酒! 再喝内参 整个就是紫坛的加强版,此时也更多的感受到了浓香酒的味道!再喝97年酒鬼,陈味浓郁 香味淡雅,说难听些就是味儿太淡! 总结一下 97酒鬼 确实风格独特,最好的感受就是闻香特别舒服!喝起来和现在酒鬼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单独喝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内参作为我能接受浓香酒的来说 ,内参真的很好喝,浓郁 酒体醇厚、中后段爆发持久,虽说更偏向浓香 但还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紫坛我觉得也是不错的! 喜不喜欢 自己喝了才知道!另外不用迷信老酒,超过10年以后、时间对很多酒都是把双刃剑,在我看来20年以上的老酒 除了情怀 就是解惑一下!关键是性价比不高!
97酒鬼 内参 紫坛对比 1997年酒鬼54度、2008年内参 2008年紫坛都是52度
茅十五对比精品 鉴于昨天盲品翻车 脸红之余还是要一探究竟。两者售价相差将近两千元 难道真就差不多?有人说盲品才是检验酒的真理 我也认同 改天我再盲品一下茅十五和精品,今日就明品一下二者优劣
记昨日深圳吧友聚会 一无无忌兄的文采 二无锐吧的风骚,一波来记个流水账
爱我中华-满堂红对比国学 昨天入手一对爱我中华 满堂红 瓶子猛一看比较艳俗,实则精美漂亮。很用心的设计,听说是国窖35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酿造,应该是不低于国学的。爱我中华系列有三款酒:中华坛60度,轩辕黄56度、满堂红53度!
暴力黄的97年半斤酒鬼
今天武陵王和琥珀到了,迫不及待打开 喝两口尝尝,今天比较浮躁改天再细品
古井26对比五粮液1618 最近被古26刷屏,对 就是容易被带节奏!我撸了两次,12号的588、13号的487.那就开个贵的尝尝吧,惭愧这是我第一次买古井喝古井(入吧以来)
汾酒垂直对比 汾酒对比一下
西凤酒 酒之源、泰斗级、青鼎、绿脖对比 我对西凤酒也是一知半解了解不多 喝酒感受简单写一下对比,做个记录也算有个参考 酒之源 闻香较淡,入口也是味道较淡 有冰凉清甜的感觉,好似喝的不是酒,有“水感”,但酒体还是很厚重的,接着下咽然后中后段的爆发并不强烈但是比较长,整体的香气结构是 凤香为主,兼有浓香的窖香及酱香,而且这种凤香比较含蓄不张扬有清新之感!整体架构有高档酒的气质! 国典凤香泰斗级,此酒较为特殊,闻香上 倒酒马上闻是凤香为主 夹杂着一点酱味,等醒酒二十分钟以后闻到的是酱香和凤香平分秋色,入口也是 马上入口和醒酒之后喝会有差别,马上入口还是以凤香为主,豌豆香 窖香明显,随后是酱香为辅 此酒前中段香味浓郁丰富,后味不长!醒酒二十分钟以后 入口竟是酱味浓郁(有点惊异),凤香窖香为辅的感觉! 青鼎 号称纯正凤香型,闻香明显区别于泰斗 青鼎是浓香兼清香的感觉,己酸乙酯明显 乙酸乙酯次之,入口也是这种感觉,但我怎么感觉西凤特有的那种豌豆香的味淡不是太明显,就比较甜,关于青鼎的甜 我对比过普五和1573,青鼎最甜。中段爆发感较好,香气浓郁细腻,后味不长! 西凤绿脖,此酒闻香识别性很强,明显的豌豆气息,这种豌豆气息像豌豆馅儿或者豌豆黄什么的食物,闻起来很想吃的冲动,非常舒服!入口也是那种豌豆气息,窖香不明显,整体香气不浓郁中后段也没有爆发,后味不长,整体算是比较平淡! 总结 这四个酒 都比较有特色。都明显的区别与其它酒,但我觉得最有特色的就是绿脖西凤, 其它酒兼香的意思比较明显,尤其是泰斗级 这酒在这四个酒里面最是香艳,味道浓郁且富于变化!酒之源最是清爽,甘之如饴、青鼎香甜 有点腻! 空杯闻香 酒之源香气非常复杂 有豌豆味儿 酱香窖香混合还有点臭,有嚼煲汤的花旗参的味道。泰斗就是浓香酱香混合的味道 ,青鼎 闻起来花旗参的味道最为浓郁。绿脖还是豌豆的味道浓郁 !
青羊牌全兴大曲对比国学 全兴大曲时间不详 应该是70年代的酒,国学08年的,都是60度的酒
古井26对比五粮液1618 最近被古26刷屏,对 就是容易被带节奏!我撸了两次,12号的588、13号的487.那就开个贵的尝尝吧,惭愧这是我第一次买古井喝古井(入吧一来)
非主流→→武陵上酱15对比永福老酱 几个月前刚入吧的时候 买过一个酒版 喝着还不错(那时候基本小白),上个月吧 对比过新的15酱 和15酱30版 觉得老酱又不咋滴了
西凤酒 酒之源、泰斗级、青鼎、绿脖对比 对西凤酒也是一知半解了解不多 喝酒感受简单写一下对比,做个记录也算有个参考
昨晚喝汾酒 也够量了,昨晚一点钟睡觉的,今早六点就醒了 除了口渴 毫无其他不适,脑袋异常清醒轻松! 86年老汾酒 48度的,味道特别 有点水 称不上好喝吧,玻汾没喝,10年紫砂汾(有没有叫错名字)有老酒的气息,缺点是中后段味杂一些,有苦味,汾10.20.30都是入口绵甜,要说区别 还是明显的,盲品基本都能分出,最好喝的就是青花30.最刺激的就是老白汾十年,青花30酒体醇厚有陈味,入口绵甜,清香优雅凝聚内敛不张扬,大口小口喝下去都是非常舒适舒服!真是好酒!老白汾就比较张扬了,味道层次感觉更丰富,骨架比较大,但粗枝大叶,相对于20.30就显得粗糙了,但老白汾更有喝酒的感觉! 青花20介于30和10之间吧,黑坛20由于是42度的,比较水!其它酒喝完黑坛拼酒合适了 汾酒10 20 30风格取向都不一样,越往上走汾酒的主体香乙酸乙酯的感觉越不明显,其他香味物质增多,10和30甚至感觉不像一种酒(有点夸张)!究竟哪个才有汾酒的风骨?恕难回答(喝汾酒太少)很多时候 汾酒都能喝出点酱酒的味道!某一天我可能喝酱酒特别苦,浓香也苦,这时候喝汾酒就可以,基本没有苦味
红十五、武陵上酱15对比1988 连着喝了三次上酱15了,第一次对比了10年红十五 觉得上酱15不错,昨天对比了1988和红十五,觉得上酱15镇酒味较长,今天又对比了一番。
茅台精品,普茅,武陵上酱30对比 三者都是2018年的新酒 都很新几乎烫嘴
担心精品重量的来看看吧 今天的精品拿到了 感谢z神
武陵上酱30喝起来有惊喜
我也水上一水
董酒1997和国密 四个董酒依次是 一九九七(2012年59°)、国密(2012年54°)、国密(2018年54°)、国密(2012年46°) 闻香:药味最浓的是1997,药香浓郁,醇和其它味道比较淡、其次药味浓的是46度国密,闻香极其舒适、然后是12年54度国密,这酒就能闻见酒精味儿了、最后是18年国密,药味很淡,清香酒的乙酸乙酯味明显! 入口 1997酒体醇厚 冲击力强,中药香浓郁,没有感受到有人说的腥味,中后段味长且强(好酒的共性)!这个1997买回来也快两个月了,当天收到就迫不及待打开喝了、当时就觉得这酒***劲大!三杯酒给我整蒙了!当时也比较失望,觉得董酒解惑到这也就差不多了。 闲言少叙接着喝2012五十四度国密,入口醇甜,明显没有1997厚重,药香也不错自然比不了1997,中后段也差不少。 2018年国密,入口的一瞬间以为喝的汾酒,转瞬即逝中后段还是药香为主夹杂着乙酸乙酯的味道,药香较前两者差远了,但酒体较前两者柔和了很多,前两者中段都有一股子劲儿往上顶,18国密几乎没有! 接着喝12年46度国密,先说感受,酒体感觉较水,酒味淡了不少,但是药香还是挺浓郁的,而且非常舒适,这个46度国密我平日也喝,经常有让人一杯杯喝下去的冲动,但就怕对比,和高度的一比就露怯啊! 我喝酒较杂,从酱香清香到浓香,酒鬼董酒现在都喜欢!董酒自成一派,平日里总有那么几天喝酱酒 怎么喝、喝什么酱酒都觉得苦,浓香也苦,这个时候喝董酒就觉得还不错,当然此时的汾酒才是最佳选择! 喝完浓酱清 或者无论喝完哪种酒 最后再来两杯董酒,都觉得挺好,可能这就是有人说的:董酒“接的住”! 说实话 平日里最喜欢的还是酱酒,董酒还只是调味剂,收尾喝两杯 美滋滋!
五粮液老酒对比黄盖剑 五粮液老酒(2012年56度) 黄盖剑(2001年52度)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