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ainwang
Terrainwang
关注数: 86
粉丝数: 440
发帖数: 1,348
关注贴吧数: 28
君王死社稷,从商纣到永历 从夏到清,能做到死社稷的君王真心没几个,商纣第一个,牧野之战后见大势已去,遂自焚与露台(演义中为摘星楼);永历算最后一个,被缅甸出卖给了吴三桂,最后自缢而死(如果吴三桂当时搞一个狸猫换太子,康熙朝起兵说不定还能占大义名分)。 中间死社稷的君王还有以下这些 吴王夫差:勾践击败吴国,吴王请求臣服而不亡其国,被拒,夫差用袖掩面自杀; 冉魏武悼天王冉闵,以1万敌鲜卑14万,连杀三百余人后突围而出,坐骑倒地后,战至最后一人被俘,英勇就义; 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塘与契丹大军围于洛阳,无计可施,自焚而死; 金哀宗完颜守绪:宋蒙联军围金,完颜给南宋写信说宋金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南宋不予理睬,城破,自缢身死; 宋末帝赵昺:蒙古灭金之后攻宋,破之。宋残部崖山于蒙古激战,败,大臣陆秀夫背之投海自尽,时年八岁,算是给徽钦二宗赢回一丝颜面; 明思宗朱由校,闯军围城,自缢于煤山,死后已发掩面,无颜见列祖列宗;
每周几乎都能在五大联赛的头条里面看到日本球员的名字 先是香川真司帮助曼联赢得开门红,然后是清武弘嗣为纽伦堡打入世界波,这周轮到长友佑都为国米开启胜利之门
真心没想到贵州的宫指导居然有如此传奇的经历 百度一下之后吓了一跳
武磊VS鲁尼 鲁尼2002年出道,2004以3100万英镑的身价去到曼联之后,8年里为曼联打入了超过200个进球,艾佛顿靠着转会费几乎重建了整支球队,并大量投入青训,终于在2010年培养出了又一个金童,93年出生,被评为吉拉德接班人的巴克利。 要知道,鲁尼在艾佛顿虽然出场67次,但却只进了15球,到曼联时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19岁),大家想想,上港今年赞助东亚多少钱,如果武磊能卖3000W,那基本上后备梯队一年的开销都有了,明年如果把目标定位保8争6,只要在中超挖一个能进10球以上的机会型前锋过来即可。
昨天看个这个BY踢进了一个比Frank Lampard还漂亮的进球 姓名:清武弘嗣 生日:1989-11-12 球队:德甲纽伦堡队 身价:EUR 120w
不得不说,现在球员的素质差是全方位的 当年的申花队,有谢晖和吴承瑛这种家境殷实人家出来的,也有申思和祁宏这种读书成绩不错的,还有朱炯这种年纪轻轻就入党的,张勇这种体育学院教授的亲戚,毛毅军和吴兵这种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成耀东这种有威望的带头大哥,李晓这种年少成名的天才,更有范志毅这种10年不出一个的奇葩,再想凑出这样一个整容,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
张华昭会在伐清中出场么? 武当掌门卓一航的隔世弟子,天山七剑之一,天山大侠杨云骢的女婿,还有个便宜岳父豫亲王多铎,最主要的则是另一个身份,大明兵部尚书张煌言的儿子,这样的人物出场岂不是比闯营的富二代们更加精彩?
梁羽生的天山系列才是真正的武侠史诗 从万历年的白发魔女到嘉庆年的绝塞传烽,10来部小说就围绕着一个主题:反清,从一开始汉人反抗到后来回藏汉三族反抗满蒙,思路极其清晰,主旨也十分明确,清廷就是邪恶的代名词,其中又以<七剑>为最(另一部更出名的<云海>更像一部励志小说),对比金镛的碧血剑,鹿鼎记和书剑,只是欲拒还迎的点出满汉一家精神的伟大,差距不可以量记
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少数民族 个人认为应该是鲜卑族的拓拔氏,改名易服,全盘汉化,真正让北朝从战乱走向稳定,并带动慕容,独孤等鲜卑大族一起汉化。
大黑将志身价多少,怎么那么好用? 昨天绿城那个进球完全是靠禁区幽灵33岁的大黑自己拼出来的机会,典型的日本式进球,而就在两天前又是一个差不多方式的进球终结了申花,而且听说身价也不算贵,这样的球员来东亚会不会比澳大利亚高中锋更好用? 另外,同样技术出色但进球效率略逊一筹的玉田圭司和高原直泰,甚至于更老一点的柳泽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前场绝对可以给武磊更多地支持
话说中国足协史上鲜有的英明决定 就是禁用外籍门将,想当年甲A超过一半的球队都被外籍门将占了主力,国内门将只能坐冷板凳,当年禁用外籍门将后各队只能培养自己的守门员,这才有了李雷雷,杨智,曾诚,王大雷这批球员,但论门将的实力并不逊色于任何亚洲国家,而且中国完全有实力向其他国家输出守门员。 虽然说间接导致赌球卖球看似成本更低了,但至少这个决定本省是正确的
辽宁队是不是出了冠军外任何名次都有实力去争取? 感觉这支球队如果好好打,中超估计除了恒大,实力不下于任何球队啊,上半赛季靠实力抢分,下半赛季打假球赚钱,球员收入一点不比其他队少,有人说今年辽宁强是因为外援,但即使没有北埃神我感觉辽宁上班赛季一样差不到哪里去。
关于几部明穿越作品 虽然很久以前看过酒徒的大作<明>,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在早期穿越文中非常有思想深度的小说,特别是对于朱元璋父子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具雕塑或一幅画像;根据年代来推,第二部书是月关的<回明>,这部小说从商业角度来讲应该是最为成功的穿越小说,内容轻松诙谐,情节也非常引人入胜,后宫情节也是恰到好处,只可惜在思想性上差了一点;然后是三戒的<官居>,应该说书中的主角是我见过明穿中最最强大的存在(神一般的沈六首),党争情节独树一帜,对于大明朝风貌的展现也颇有独到之处,可惜”借鉴”了太多<明朝那些事>的内容,让人读起来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然后就是大爆炸(以熊猫为代表的集体创作班子)的<窃明>,此书绝对是明穿中不可不读的一本,直接后果就是之后基本没人赶在涉猎天启年至崇祯初年的题材;最后自然是老白牛<小兵>,对比上面几本书,属于绝对热血类的小说,而且尚未完本,还有无限的期待。
为何大黑将志这种已过巅峰期老将在中超依然可以呼风唤雨 没有过人的天赋和才华,仅仅靠敬业精神就能在中超站稳主力,由此可见三浦的奇迹发生的如此合理
关于顺治是否剃发的问题 网上看到顺治的画像,鬓角有明显的黑色,这在金钱鼠尾的清初基本是不可能的,难不成是画像被PS过?熊猫对这一点没有过考证么?
如果满清效法北魏,能坐稳江山么? 毕竟北魏孝武帝改革是史上最和平的一次民族融合,其伟大程度在于可以舍弃鲜卑人看来及其伟大的姓氏拓拔宏而改为汉姓元宏,满清说到底还是因为极度自卑导致的极度自负,但又汲取了蒙元的教训,才会如此阴险狡诈,丧心病狂
董鄂妃的前夫到底是谁? 满清秀女选拔年龄上限是16岁,董鄂妃18岁进宫显然不符合常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董鄂妃在入宫前已经嫁人,而且盛传她的前夫就是顺治弟弟11阿哥博穆博果尔,但根据记录博果儿在15岁岁去世了,按这个年龄来看董鄂妃不可能是他的福晋,所以董鄂妃的前夫应该另有其人。
为何明末就没有出现朱元璋、陈友谅这样真正雄才大略的人物? 纵观明末的这些反王和军阀,除了李自成后期还有点枭雄的影子外,其他人不要说与朱元璋和陈友谅相比,就是张士诚、方国珍这样的二流角色也比不上,难道真的是我中华无人了么?
关于熊猫书中人物的外号 以下外号皆为网友及好事者原创,请大家补充 首先是三大猪脚 邓名 邓香菇 许平 许少佐 黄石 史东黄
看到有人说恒大没底蕴,我实在忍不住了 1F给度娘
关于根宝,两段几乎被人遗忘的经历 前几天看纪录频道的几个关于根宝和上海足球的纪录片,谈到最多的还是94-96在申花,98-99在万达,02年的德比和在申花的下课,以及之后在崇明岛的10年磨一剑,但97年在松日的“三谢”和01年在中远的“一条腿冲A”却鲜有人提及,特别是后面一段,过程更是惊心动魄。 那支球队带给了最火爆的甲B球市,由马克,安德雷斯,成耀东,吴兵等老将组成的核心,加西亚,李彦,沈晗,陆炜等人辅助配成的整容,而高洪波,当时还是根宝的助教。
中国职业联赛历史上最强的4支球队 第一楼献给度娘
京媒:周挺动作不该被追罚 《新京报》表示,周挺的动作或许应吃红牌,但完全没达到追罚地步。纪委会成员多数是律师,对足球的认知谈不上专业。足总杯中阿圭罗暴铲比周挺严重很多,裁判没任何表示,英足总也表示不会追罚。一有激烈对抗就开罚单,纪委会不如改名叫"罚委会"。
源自于蒙古高原的灾难 过去1千年里,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灾难都来自于这个没有耕地,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区, 西汉初期,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百年,两国百姓死伤无数,最后以汉朝的胜利告终,而西汉的衰弱很大程度上也与大量投入汉匈战争有关 随后匈奴一分为二,一部分内附中原王朝,另一部分一路向西,成为了入侵欧洲的第一股来自蒙古高原的势力,现在他们已在欧洲定居下来,他们的国家被人称之为“匈牙利”;
转一个我在KDS上发的帖子,关于ZLP的成长,欢迎大家评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ub.pchome.net%2Fthread_1_15_7538135_1.html%23reply&urlrefer=bb2d147d72d691d7cedc018dc9e4ad7e
关于红楼梦与纳兰词 最伟中国近300年来最伟大的文学创作,如果因为香菇的逆袭而无疾而终实在太可惜了,而作为作者的曹雪芹和纳兰性德,其家族在顺治末年已经崛起,曹雪芹的祖父曹尔玉平定山西暴动有功,应该很快会来到南京,而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应该也已经入主内务府,所以还是希望熊猫手下留情,毕竟香菇也算是半个文化人,这点包容性还是应该有的。 跟上述两位大家相比,从文学上看,之后的袁枚也好,扬州八怪也罢,还是四库歪书总裁官纪师傅都望尘莫及的,而经历了文字狱和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朝之后,中国在文学上已经毫无亮点。
满清四代英主人让汉人亡国灭种 此帖是本人首发于其他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从崇祯到康熙这100多年满清政权的交替来解释汉人是如何亡国灭种的,反思民族悲剧是如何酿成的,大家有耐心的话就捧个场,内容不多,5段就能发完
关于明清两代的封疆大吏 明朝时期所有地方官最高职位是布政使,但真正掌握敌方实权的是巡抚,总督,经略,督师这些所谓的临时职务,没有对应的品级,巡抚的官位一般都挂有着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正四品)和副都御史(正三品)的头衔,而总督则一般挂着六部侍郎(正三品)和副都御史的头衔(嘉靖时期胡宗宪虽然管六个省,依然只是总督),而再上一级的经略和督师则需要由内阁的阁老和六部尚书(正二品)兼任。 而清朝除了顺治朝的洪承畴外,基本没有出现过经略和督师,总督加尚书衔就是从一品,和各部尚书平级,仅低于内阁大学士(正一品),高于军机大臣(正二品),到了晚清总督都兼任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地方和中央权力倒挂,导致最后崩盘。
弱弱猜一下,本书最后会不会是大团圆的结局? 窃明中史东黄的任务是驱逐鞑虏,拯救民族于危难;而虎狼则是苦苦寻找出路,打破2000年治乱循环的铁律, 伐清中邓香菇的出现是为了帮助,衬托和歌颂那些被人遗忘的南明英烈,如此看来似乎与题跋中的“上游”无甚关系,似乎还有进一步的深意,若若地想一下会不会出现民族和解的大团圆结局?在于《虎狼》结束差不多的年代中演绎出一个不尽相同,又藕断丝连的局面? 另外,一直感觉鳌拜被小玄子暗算最后幽禁致死很憋屈,作为一名将领死在战场上才是他应该有的宿命。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