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9 宫廷9
关注数: 46 粉丝数: 165 发帖数: 4,699 关注贴吧数: 24
外媒:海南航母基地表明中国初期将装备4艘航母 三亚军港(资料图) 加拿大媒体揣测说,中国已经开始在海南岛建造航母基地,舰桥长600米,宽120米,足以停靠两艘航母。该基地与北方的青岛航母基地遥相呼应,展现出中国发展航母工程的雄心:初期至少将装备4艘航母。 “整个港湾都在施工”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称,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海军开始在海南岛建造一座新的船舶基地,很可能是航母基地,而且建造速度很快。目前从榆林潜艇基地对面的渔村乘船出发一路行进,可以发现整个港湾都在进行施工。 根据2012年10月的卫星图片,那里尚未出现舰桥;而2013年的最新卫星图片显示,海南岛出现了与青岛“辽宁”号航母基地尺寸相同的大型舰桥。该舰桥长600米,宽120米,足以停靠两艘航母。青岛基地的舰桥规模与海南岛基地的舰桥相当,这两座基地南北遥相呼应,可以看出中国海军建设航母舰队的雄心:初期至少将装备4艘航母。 值得关注的是,解放军为海南岛航母基地建设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在地下洞库中,至少有三四座大型弹药库正在建设之中;在岸上,配套的飞行员宿舍、司令部大院也在建设之中。其中飞行员宿舍与青岛“辽宁”号基地的宿舍相似,大约有12栋楼。另外,在海南岛基地还建成了新的地对空导弹阵地,以拱卫航母基地。导弹阵地到航母舰桥的距离小于3000米,整个阵地被绿化覆盖,可能部署了红旗-12中程地对空导弹。 “中华神盾”将大量进驻海南 《汉和》揣测,根据当初“辽宁”号航母和青岛航母基地的发展进程,可以推断中国国产航母的工程进度。2012年1月的卫星图片显示,青岛基地尚未建成航母舰桥,防浪堤也只建造了一半。而同年11月的卫星图片显示,航母舰桥已基本成型。这样看来,解放军建造一座航母基地的基础设施,大约只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整座基地只需约3年就可建成,包括地下洞库。另一方面,“辽宁”号航母的改装工程大约是从2011年开始的。现在既然海南岛航母基地已经开工建设,说明中国国产航母全面开建的时间不会晚于2014年,而其子系统的建造工程可能已经展开。 报道还称,2013年2月的卫星图片显示,1艘094型战略核潜艇、1艘093型攻击核潜艇停泊在海南岛亚龙湾基地。接下来,解放军可能将更多的“中华神盾舰”集中到海南岛基地,从而提前着手组建第二支航母舰队,它也是中国首支国产航母舰队。 从地下洞库判断航母动力 此前曾传出中国将发展核动力航母的消息,但《汉和》认为,至少中国的前几艘国产航母不会采用核动力,而是将采用常规动力。报道称,从海南岛基地的舰桥外形判断,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与“辽宁”号的设计和吨位相近,也就是说,基本上可以确定它是类似于“辽宁”号那样的常规动力航母,配备歼-15舰载战斗机。这一点从海南岛航母基地的地下洞库也可以看出端倪。海南岛航母基地的地下洞库配备了供油库专用的出口,这意味着驻扎在那里的航母需要用到大量燃油,可见它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而非核动力航母。 《汉和》称,在对于海南岛航母基地来说,仅有航母母港是不够的,还必须在陆上建造飞机基地,以供歼-15舰载战斗机平时的训练之用。下一阶段外界将关注解放军在哪里为海南岛航母舰队建造陆上机场。
贵州”县改市”老火 “县制”消亡危机 沉寂16 年之后,“县改市”借“新型城镇化”之名,再次高歌猛进,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据统计,至少有138个县酝酿撤县设市,广东、贵州、云南和陕西4 省就有60 多个县提出撤县设市。 “这是典型的政绩冲动,与加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对其中的胡作非为如不明令禁止,耽误发展不说,还会严重冲击农村社会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彭真怀严词指责。 “县改市”会不会重新启动虽然仍未可知,但过多的县改为市或区,将冲击以县制为基础的治理制度,这不仅会造成虚假城市化,更会为中国未来发展埋下无可挽救的隐患。 “县改市” 出政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域经济迅速壮大,相应地要求行政权力和管辖范围扩张升级,县升格为市一度成为切实可行而又风光无限的扩张模式。 对于县级单元来说,“县改市”之后可获得更高的税收返还比例、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收入,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工业项目、水资源占用量等好处,在当时客观上这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改市之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三个省占据。 “在特定时期,县改市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城镇化快速发展,就需要给中小城市放权,让他们有扩张和发展的欲望。如果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规划面积到位,财政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口聚集达到一定的能量,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幅度提高,就可以变成市,使农民就地变成市民。 然而这一轮的“县改市”风潮,被中央政府1997 年紧急叫停。彭真怀研究认为,中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县改市,冲击了县制为主要特色的传统行政管理系统,造成很多县级市出现“虚假城市化”弊病,比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等等。 “现在这些老毛病又发作了,简单把县一撤了之,搞硬生生的‘拉郎配’,甚至农民‘被上楼’,背离了新型城镇化的初衷。”他说。 如何释放县域经济的活力一直是行政区划改制的中心议题,不可否认,扩权强县无疑是城镇化的下一个增长点。“但我们要对新型城镇化重新理解,不能走入误区,甚至走向反面。”彭真怀表示。 “省管县”遇阻 “县改市”回潮 “县改市”暂时被冻结之后,县级扩权的冲动没有得到释放,转而通过“省管县”的方式探路突围。 浙江是最早推动强县扩权的省份之一。早在2002 年,浙江省按照“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将313 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20 个县市区,成为“省管县”浙江模式。 之后,中国许多省市开始推行财政“省管县”的单项试点,这被认为是强县扩权、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而在十年之后的今天,“省管县”已经处于胶着状态、踯躅不前。 虽然全国共有27 个省份1080 个县实行了财政省直管,但相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各地推进热情并不太高。从目前来看,具体的障碍就是地级市不愿放弃县的直接管辖权,不管是对经济发达县和不发达县都不愿放,都觉得管得越大越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省管县的试点主要是财政权限的试点,在“财权”上绕过了市里,这对地级市冲击很大。而矛盾之处还在于,人事、发改这些权力还归市里管,县领导仍然受制于市,放不开手脚。 强县扩权、省管县遇阻,县域转而寻求另外的方式来突破发展瓶颈,“县改市”再次进入视野。一些强县甚至准备了相关的上报材料,只待中央政府一声令下。 但“县改市”的闸门并没有完全解禁,直至2010 年,民政部只批复了云南蒙自、文山两个县撤县设市,江西德安县部分区域设立共青城市的申请。 但今年年初,民政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批准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县改市”名单,这一动作被看作是“县改市”全面解禁的信号。 加之,借助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东风,“县改市”风潮再起,引起专家学者的普遍担忧。 “很多人对新型城镇化缺乏常识性的判断,仍在片面追求城市空间扩张,大兴造城运动,借新城之名,行夺地、争地和占地之实,抬高房价和地价。”彭真怀说,如此放,,任下去,被严重扭曲的新型城镇化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县改区”矛盾重重 从1997 年以后,“县域”扩权并不是单线进行的,在“县改市”受困的情况下,撤县改区成了很多地方政府新的城市化突破口。 根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 年的787 个增至2011 年的857 个,县级市则从400 个下降到369 个。 今年年初,“县改市”可能开禁的信号,一度让很多经济强县兴奋,并与“县改区” 发生着强烈的冲突。 在县改区方式上,县级政府与地级政府显然存在不小的利益冲突,面对汹涌民意, “县制”的未来 中央政府力推新型城镇化之后,各地政府都在快马加鞭,把“县改区”、“县改市”变成抓手,借此寻求更大的发展权限、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者质疑,无论是撤县设市、设区都不能盲目推进,这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力行,研究了大量的县改市案例,他发现,尽管县级市相比于县,财政收入扩张更快,但在创造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方面,以及在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指标方面,县级市都没有明显胜过县。这说明,在民生方面,“县改市”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改观。 大量的县( 市) 改区,成为大中型城市扩张发展空间、获取土地的最好办法。一些本来自身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县(市)改为区之后,自身的发展动力也随之弱化。 “一窝蜂地撤县设市、设区,反映出地方政府除了盯着农民的土地,抠土地财政,已经没有心思搞农业现代化、工业信息化了。” ,i
神十飞天倒计时 本报东风航天城讯(特派记者万强)昨天上午,在北京飞控中心的组织下,“神十”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演练有序进行,飞船、火箭、发射场、航天员、搜救、着陆场、通讯等系统参练,旨在检验指挥系统和包括渭南、喀什、厦门、青岛、东风测控站在内的测控系统的准备情况。 合练开始,火箭试验队各岗位人员分头进行了加注系统管道的气密性检查、推进剂加注前的状态确认和调温温度计算、火箭各分系统的电池检查封盖及整流罩内温湿度监测。在此基础上,质量控制组进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全系统质量评审会,结果表明,火箭、飞船、发射场系统的准备较为充分,船箭塔组合体的状态良好。 与此同时,指挥大厅也与各参练测控站间联系畅通,画面显示清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神十”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称,若天气条件许可,将按原定时间加注推进剂,确保“神十”零窗口发射。神十发射时间预判为11日17时37分59秒。 揭秘>>本报东风航天城讯(特派记者万强)昨天上午,在北京飞控中心的组织下,“神十”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演练有序进行,飞船、火箭、发射场、航天员、搜救、着陆场、通讯等系统参练,旨在检验指挥系统和包括渭南、喀什、厦门、青岛、东风测控站在内的测控系统的准备情况。 合练开始,火箭试验队各岗位人员分头进行了加注系统管道的气密性检查、推进剂加注前的状态确认和调温温度计算、火箭各分系统的电池检查封盖及整流罩内温湿度监测。在此基础上,质量控制组进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全系统质量评审会,结果表明,火箭、飞船、发射场系统的准备较为充分,船箭塔组合体的状态良好。 与此同时,指挥大厅也与各参练测控站间联系畅通,画面显示清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神十”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称,若天气条件许可,将按原定时间加注推进剂,确保“神十”零窗口发射。神十发射时间预判为11日17时37分59秒。
外星人真的来了吗 原标题:山东滨州警方称接到电死“外星人”报警专家未予确认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封欢欢)近日,山东滨州人李某发帖称自己三个月前在黄河边上碰到五个乘着飞碟的“外星人”,电死一个后,被他收藏在自家的仓库内。 今天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李某及当地警方。经了解,李某平日经营海产生意,偶尔会到黄河边铺电网电野兔。据李某介绍,今年3月9号,凌晨2时许,他在黄河滩查看自己铺设的电网时,感觉身后有一股亮光,而后看到“一个类似于UFO的不明飞行物悬挂在黄河滩边上,自己的自行车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飞碟的下面,还依次下来五个‘外星人’”。 其中有一个“外星人”被李某铺设的电网电倒在地。李某说,“其他的‘外星人’乘着外星飞船飞走了”。他发现被电倒在地的“外星人”死了,随之用车上的被子将它包起来带回了仓库,放入冰柜中。 李某告诉记者:事发第二天他向当地警方报警。警方到他家中及电死“外星人”的现场查看后表示“你电死的东西我们不认识,没办法下结论,所以就不处罚你了。但是铺设电网电野兔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后就不要这么做了。” 李某说,他向有关部门报告了这一情况。北京、滨州的一些专家曾到他家中来查看,并让他保密。现在三个月过去了,专家尚没有给他明确回复。他越来越担心会被其他“外星人”报复。 记者联系了当地警方,滨州公安局滨城分局告诉记者,三个月前,的确接到过李某的报警,当时值班民警曾查看过。昨天,也就是6月8日,李某第二次报警称电死“外星人”。民警经过认真查看后,对此事的真实度持保留意见。 警方表示,会对此进行进一步调查。
盘县改市难了 “县制”消亡危机 沉寂16 年之后,“县改市”借“新型城镇化”之名,再次高歌猛进,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据统计,至少有138个县酝酿撤县设市,广东、贵州、云南和陕西4 省就有60 多个县提出撤县设市。 “这是典型的政绩冲动,与加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对其中的胡作非为如不明令禁止,耽误发展不说,还会严重冲击农村社会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彭真怀严词指责。 “县改市”会不会重新启动虽然仍未可知,但过多的县改为市或区,将冲击以县制为基础的治理制度,这不仅会造成虚假城市化,更会为中国未来发展埋下无可挽救的隐患。 “县改市” 出政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域经济迅速壮大,相应地要求行政权力和管辖范围扩张升级,县升格为市一度成为切实可行而又风光无限的扩张模式。 对于县级单元来说,“县改市”之后可获得更高的税收返还比例、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收入,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工业项目、水资源占用量等好处,在当时客观上这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改市之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三个省占据。 “在特定时期,县改市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城镇化快速发展,就需要给中小城市放权,让他们有扩张和发展的欲望。如果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规划面积到位,财政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口聚集达到一定的能量,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幅度提高,就可以变成市,使农民就地变成市民。 然而这一轮的“县改市”风潮,被中央政府1997 年紧急叫停。彭真怀研究认为,中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县改市,冲击了县制为主要特色的传统行政管理系统,造成很多县级市出现“虚假城市化”弊病,比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等等。 “现在这些老毛病又发作了,简单把县一撤了之,搞硬生生的‘拉郎配’,甚至农民‘被上楼’,背离了新型城镇化的初衷。”他说。 如何释放县域经济的活力一直是行政区划改制的中心议题,不可否认,扩权强县无疑是城镇化的下一个增长点。“但我们要对新型城镇化重新理解,不能走入误区,甚至走向反面。”彭真怀表示。 “省管县”遇阻 “县改市”回潮 “县改市”暂时被冻结之后,县级扩权的冲动没有得到释放,转而通过“省管县”的方式探路突围。 浙江是最早推动强县扩权的省份之一。早在2002 年,浙江省按照“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将313 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20 个县市区,成为“省管县”浙江模式。 之后,中国许多省市开始推行财政“省管县”的单项试点,这被认为是强县扩权、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而在十年之后的今天,“省管县”已经处于胶着状态、踯躅不前。 虽然全国共有27 个省份1080 个县实行了财政省直管,但相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各地推进热情并不太高。从目前来看,具体的障碍就是地级市不愿放弃县的直接管辖权,不管是对经济发达县和不发达县都不愿放,都觉得管得越大越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省管县的试点主要是财政权限的试点,在“财权”上绕过了市里,这对地级市冲击很大。而矛盾之处还在于,人事、发改这些权力还归市里管,县领导仍然受制于市,放不开手脚。 强县扩权、省管县遇阻,县域转而寻求另外的方式来突破发展瓶颈,“县改市”再次进入视野。一些强县甚至准备了相关的上报材料,只待中央政府一声令下。 但“县改市”的闸门并没有完全解禁,直至2010 年,民政部只批复了云南蒙自、文山两个县撤县设市,江西德安县部分区域设立共青城市的申请。 但今年年初,民政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批准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县改市”名单,这一动作被看作是“县改市”全面解禁的信号。 加之,借助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东风,“县改市”风潮再起,引起专家学者的普遍担忧。 “很多人对新型城镇化缺乏常识性的判断,仍在片面追求城市空间扩张,大兴造城运动,借新城之名,行夺地、争地和占地之实,抬高房价和地价。”彭真怀说,如此放,,任下去,被严重扭曲的新型城镇化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县改区”矛盾重重 从1997 年以后,“县域”扩权并不是单线进行的,在“县改市”受困的情况下,撤县改区成了很多地方政府新的城市化突破口。 根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 年的787 个增至2011 年的857 个,县级市则从400 个下降到369 个。 今年年初,“县改市”可能开禁的信号,一度让很多经济强县兴奋,并与“县改区” 发生着强烈的冲突。 在县改区方式上,县级政府与地级政府显然存在不小的利益冲突,面对汹涌民意, “县制”的未来 中央政府力推新型城镇化之后,各地政府都在快马加鞭,把“县改区”、“县改市”变成抓手,借此寻求更大的发展权限、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者质疑,无论是撤县设市、设区都不能盲目推进,这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力行,研究了大量的县改市案例,他发现,尽管县级市相比于县,财政收入扩张更快,但在创造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方面,以及在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指标方面,县级市都没有明显胜过县。这说明,在民生方面,“县改市”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改观。 大量的县( 市) 改区,成为大中型城市扩张发展空间、获取土地的最好办法。一些本来自身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县(市)改为区之后,自身的发展动力也随之弱化。 “一窝蜂地撤县设市、设区,反映出地方政府除了盯着农民的土地,抠土地财政,已经没有心思搞农业现代化、工业信息化了。” ,i
盘县改市难了 “县制”消亡危机 沉寂16 年之后,“县改市”借“新型城镇化”之名,再次高歌猛进,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据统计,至少有138个县酝酿撤县设市,广东、贵州、云南和陕西4 省就有60 多个县提出撤县设市。 “这是典型的政绩冲动,与加大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对其中的胡作非为如不明令禁止,耽误发展不说,还会严重冲击农村社会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彭真怀严词指责。 “县改市”会不会重新启动虽然仍未可知,但过多的县改为市或区,将冲击以县制为基础的治理制度,这不仅会造成虚假城市化,更会为中国未来发展埋下无可挽救的隐患。 “县改市” 出政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域经济迅速壮大,相应地要求行政权力和管辖范围扩张升级,县升格为市一度成为切实可行而又风光无限的扩张模式。 对于县级单元来说,“县改市”之后可获得更高的税收返还比例、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收入,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工业项目、水资源占用量等好处,在当时客观上这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改市之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基本都被这三个省占据。 “在特定时期,县改市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城镇化快速发展,就需要给中小城市放权,让他们有扩张和发展的欲望。如果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规划面积到位,财政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口聚集达到一定的能量,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幅度提高,就可以变成市,使农民就地变成市民。 然而这一轮的“县改市”风潮,被中央政府1997 年紧急叫停。彭真怀研究认为,中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县改市,冲击了县制为主要特色的传统行政管理系统,造成很多县级市出现“虚假城市化”弊病,比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等等。 “现在这些老毛病又发作了,简单把县一撤了之,搞硬生生的‘拉郎配’,甚至农民‘被上楼’,背离了新型城镇化的初衷。”他说。 如何释放县域经济的活力一直是行政区划改制的中心议题,不可否认,扩权强县无疑是城镇化的下一个增长点。“但我们要对新型城镇化重新理解,不能走入误区,甚至走向反面。”彭真怀表示。 “省管县”遇阻 “县改市”回潮 “县改市”暂时被冻结之后,县级扩权的冲动没有得到释放,转而通过“省管县”的方式探路突围。 浙江是最早推动强县扩权的省份之一。早在2002 年,浙江省按照“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将313 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20 个县市区,成为“省管县”浙江模式。 之后,中国许多省市开始推行财政“省管县”的单项试点,这被认为是强县扩权、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而在十年之后的今天,“省管县”已经处于胶着状态、踯躅不前。 虽然全国共有27 个省份1080 个县实行了财政省直管,但相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各地推进热情并不太高。从目前来看,具体的障碍就是地级市不愿放弃县的直接管辖权,不管是对经济发达县和不发达县都不愿放,都觉得管得越大越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省管县的试点主要是财政权限的试点,在“财权”上绕过了市里,这对地级市冲击很大。而矛盾之处还在于,人事、发改这些权力还归市里管,县领导仍然受制于市,放不开手脚。 强县扩权、省管县遇阻,县域转而寻求另外的方式来突破发展瓶颈,“县改市”再次进入视野。一些强县甚至准备了相关的上报材料,只待中央政府一声令下。 但“县改市”的闸门并没有完全解禁,直至2010 年,民政部只批复了云南蒙自、文山两个县撤县设市,江西德安县部分区域设立共青城市的申请。 但今年年初,民政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批准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县改市”名单,这一动作被看作是“县改市”全面解禁的信号。 加之,借助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东风,“县改市”风潮再起,引起专家学者的普遍担忧。 “很多人对新型城镇化缺乏常识性的判断,仍在片面追求城市空间扩张,大兴造城运动,借新城之名,行夺地、争地和占地之实,抬高房价和地价。”彭真怀说,如此放,,任下去,被严重扭曲的新型城镇化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县改区”矛盾重重 从1997 年以后,“县域”扩权并不是单线进行的,在“县改市”受困的情况下,撤县改区成了很多地方政府新的城市化突破口。 根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 年的787 个增至2011 年的857 个,县级市则从400 个下降到369 个。 今年年初,“县改市”可能开禁的信号,一度让很多经济强县兴奋,并与“县改区” 发生着强烈的冲突。 在县改区方式上,县级政府与地级政府显然存在不小的利益冲突,面对汹涌民意, “县制”的未来 中央政府力推新型城镇化之后,各地政府都在快马加鞭,把“县改区”、“县改市”变成抓手,借此寻求更大的发展权限、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者质疑,无论是撤县设市、设区都不能盲目推进,这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力行,研究了大量的县改市案例,他发现,尽管县级市相比于县,财政收入扩张更快,但在创造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方面,以及在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指标方面,县级市都没有明显胜过县。这说明,在民生方面,“县改市”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改观。 大量的县( 市) 改区,成为大中型城市扩张发展空间、获取土地的最好办法。一些本来自身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县(市)改为区之后,自身的发展动力也随之弱化。 “一窝蜂地撤县设市、设区,反映出地方政府除了盯着农民的土地,抠土地财政,已经没有心思搞农业现代化、工业信息化了。” ,i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