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曦🌼 冰雪7343
关注数: 283 粉丝数: 491 发帖数: 42,511 关注贴吧数: 25
苏北引种常绿阔叶树的阶段 1.1995-2005:起步期,91/93寒潮过去不久,加上之前常绿风不普及,导致苏北引种香樟起步较晚,不过由于之前没有引种的经验,所以一开始香樟引种的不会多,只在部分公园小区有种植,常绿阔叶树还是以女贞广玉兰为主。 2.2005-2010:发展期,这段时期没有历史级别的强寒潮,之前引种的香樟长势不错,绿化部门已经逐渐展现出信心,香樟在小区公园已经全面普及,部分地段行道树已经不算少见。 3.2011-2015:高峰期,这段时期均温不断创下新高,冬天也在不断变暖,没有历史级别的强寒潮,再加上往南不远的本省中南部也在全面普及香樟,因此当地人误以为香樟适应了本地气候,不但小区公园全面推广,在绿化树木中占比较大,而且大面积将香樟作为行道树。连云港大部分香樟都是这个时候引种的。 4.2016-2020:转折期,16世纪寒潮是苏北香樟引种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告诉我们所谓的均温变暖和植物北移并不同步,不过因为只有一次,侥幸心理还存在,因此不少地方依然坚持选择香樟绿化,但是行道树种植已经明显减少。 5.2021-2025:寒冬期,21年是苏北香樟引种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挫折,且强度超过16世纪寒潮,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冻害(上世纪几乎没有引种所以再强的寒潮影响都不大),给园林部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严重打击了绿化部门和开发商的信心,等于在5年前16的基础上雪上加霜,自那以后不但行道树鲜有种植,小区公园单位种植量也大量减少。 6.2026- 未知,如果26冬没有超强寒潮,引种可能出现回暖,如果有,根据事不过三的原则,以后推广必然没有任何希望。 以上可以看出,苏北引种香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有论文表明现在处于冷周期末期,因此未来情况可能出现好转。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未来的路究竟如何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愿以后极端寒潮越来越少,气候能实现真正的变暖。
淮安和南京在植被上的20大区别 1.香樟在南京市区可以作为主要行道树大面积种植,而在淮安市区作为行道树存在不小的风险。 2.香樟在南京农村是仅次于杨树的存在,而在淮安农村几乎看不到。 3.加枣在南京市区可以少量存在,在淮安市区不能越冬。 4.华棕在南京市区可以少量存在,在淮安市区不能越冬。 5.苹果在淮安可以经济种植,在南京不能经济种植,只能零星种植。 6.南京可以少量种植橘子树,在淮安不能越冬。 7.南京有多年的柚子大树,在淮安看不到。 8.杨梅可以在南京少量经济种植,在淮安看不到(即使能看到也是个别存在)。 9.铁树在南京冬天不会冻枯,在淮安基本上每年冬天都会冻枯。 10.慈竹等丛生竹在南京冬天只有大寒年才会枯,在淮安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冻枯。 11.淮安是小麦数量多于水稻,而南京正好相反。 12.杜英在南京很多小区单位都有种植而且长势不错,淮安有零星存在且长势很差。 13.香橼在南京可以少量存在,在淮安不能越冬。 14.栀子花在南京有大面积种植,在淮安长势不好且很难看到,淮安最多的花是月季,属于北方植物。 15.山茶在南京可以正常生长,在淮安因为土壤偏碱不能正常生长。 16.白桦在淮安可以少量存在,在南京看不到。 17.布迪椰子在南京可以无防护越冬,在淮安不可能。 18.龙鳞榈在南京可以无防护越冬,在淮安不能正常生长。 19.南京可以看到很多高大的桂花树,而淮安比例就少很多。 20.含笑在南京可以正常越冬,在淮安几乎无法越冬。
植物地域适生性简析 适生性等级归类对于植物而言,如果不考虑经济价值,它们在某地的抗寒适生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完全适应,基本任何年份都不会受到明显的寒害; 2.基本适应,少量植株在极寒年份有可能严重冻伤甚至冻死; 3.可试种,绝大部分植株在极寒年份会严重冻伤,并出现不低的死亡率; 4.基本不适应,寒年风险较大,累计死亡率高; 5.完全不适应,普通年份甚至暖年都会出现死伤。 对于城市绿化植物而言,如果要大规模布局,要求更高,因为即使植物没有死亡,严重的冻伤也会影响美观性,因此至少需要达到前两个等级。等级3对应的植物一般只能在条件较好的小环境少量点缀,不能作为绿化主力。等级4对应的植物一般极难出现或是个别耐寒基因强劲的个体抗过了自然淘汰而存在。等级5对应的植物则属于只要种了就是给苗木商捐款。即使考虑树种的周期性更换,乔木类植物或比较高大的棕榈至少需要安全存活15-20年,灌木、草本类植物或矮小棕榈至少需要安全存活5-10年,因此极寒年份的标准至少要为15-20年/5-10年一遇,普通寒年标准至少为5年/2-3年一遇。对于私人种植而言,植物数量较少,且可能受到精心维护,只要不出现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都可接受,因此也可以选择适当挑战一些适生性较差的植物。总之,“某地能不能种某某植物”的答案取决于提问者预期的标准。
说说郑州徐州淮安南京四市的绿化风格和常绿树引种趋势 1.郑州:作为北方省会城市的代表,再加上河南没有种植香樟的习惯,所以绿化一如既往的保守,即使新世纪以来基本上没有破-10也不愿意推广香樟,新城区常绿阔叶树依旧以广玉兰女贞为主,香樟只在部分公园小区单位有少量种植,走马观花看可能看不到香樟,香樟数量明显不如同纬度徐州连云港。 2.徐州:由于江苏重心偏南,徐州新城区香樟有大量种植,不少地方绿化甚至建筑风格都照搬苏中苏南,但是受气候限制整体上绿化风格和苏中苏南仍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16年以后香樟种的明显比之前少,部分小区和单位仍然在种,但是行道树和绿化带几乎不用,这是因为新世纪受寒潮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同纬度中西部城市,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动原因,老城区因为本底热量较差也看不到多少常绿树。 3.淮安:属于典型的自然北方人文南方的城市,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还有绿化风格偏激进的原因所以香樟损失率高于徐州,16年以后从原来的大量种植变成了少量种植,行道树几乎不用香樟,即使有也是原来冻死了补种的,绿化带香樟有少量种植,更多的还是落叶树和女贞,小区单位等小环境依然有种植,老城区和徐州几乎一个水平,因为引种时间都差不多。 4.南京:在江苏属于新老城区绿化风格差距最大的城市,由于历史文化原因老城区全是法桐,画风和苏北差距不大,但是新城区画风跳跃到苏南水平,香樟数量远超其他行道树,由于1621年的极寒天气香樟基本不受影响,因此这几年香樟也是越种越多,法桐依然以存量为主,和徐州淮安等苏北城市绿化差异也在迅速拉大。
《雍正王朝》结业试题(资深影迷版) 1.弘历称呼爷爷康熙为大清第一“ ”A.阿其那 B.小钢炮 C.小黑子 D.巴图鲁 2.雍正去江南筹款时在哪个镇受到羞辱?A.芙蓉镇 B.江夏镇 C.蓝田镇 D.江南真 3.狩猎大会上,康熙把太子的玉如意赏赐给了谁?A.归还太子 B.老四胤禛 C.八爷胤禩 D.胤禛的儿子弘历 4.江夏镇的庄主叫什么?A.江庄主 B.江宗主 C.刘八女 D.刘庄主 5.年羹尧第一次被贬时是什么将军?A.大将军 B.杭州将军 C.浙江将军 D.直隶将军 6.岳钟琪接任年羹尧时,第一个参拜的将军是谁?A.穆香阿 B.伊兴阿 C.图里琛 D.穆兴阿 7.雍正继位时第一个下跪的皇子是谁?A.大阿哥 B.三阿哥 C.八阿哥 D.十阿哥 8.十三爷胤祥被释放出来后,前往丰台大营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A.好吃的好喝的还不赶紧给爷备上!B.是我,皇十三子胤祥!C.是谁叛逆啊?D.毕力塔,爷想死你了! 9.四爷给宗人府太监秦草儿多少两银票?A.50 两 B.100 两 C.150 两 D.200 两 10.太子唱的那句“手持什么将你打”?A.棍棒 B.铁棒 C.钢鞭 D.乌龟 11.雍正当了多少年的皇阿哥?A.20 年 B.40 年 C.45 年 D.50 年 12.雍正为什么娶了邬思道喜欢的年秋月?A.为了拉拢年羹尧B.年秋月不喜欢邬思道C.雍正垂涎年秋月的美貌D.邬思道为了自保 13.十四阿哥名场面“难说”,是指什么难说?A.康熙能不能活到八十难说B.大清朝不听十四阿哥的就要亡国难说C.太子会不会谋反难说D.马国成会不会对田文镜~难说 14.下列四位皇子出身最卑微的是?A.皇三子胤祉B.皇八子胤禩C.皇九子胤禟D.皇十三子胤祥 15.整个电视剧中出现的人物,辈分最大的是哪位?
雍正王朝从99年开播就一直被拉踩碰瓷 1、还珠格格。还珠1是1998年夏天播出,那年最火的电视剧叫《水浒传》,“全国平均收视率”高达40%。还珠1不敢跟水浒传比,非要跟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比收视率。当时收视率有两套体系,央视和地方台。央视走全国网,地方台走城市网。只有央视一套二套播出的电视剧,才有全国收视率,而还珠格格只有地方收视率。所以1999年全国收视率冠军就是雍正王朝。但是还珠2开播之后,为了宣传就踩雍正王朝,说还珠收视率高于雍正王朝。当年记者们水平很差,全都不会数学,用地方收视率去跟全国收视率比,基数底盘都不一样,怎么比?还珠格格收视率洗脑包一直流传至今,甚至还编出个亚洲收视率,仔细想来都觉得搞笑。还珠的收视率,我查遍文献都没有查到一个可信的数据。2、康熙王朝。且不论这个鸡贼剧为蹭雍正王朝热度开播前临时改剧名,只说这康熙王朝2001年底央视八套首播的,央八收视率跟央视一套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个剧目前只能找到前13集的收视率和覆盖人口数,都找不到确切的完整的收视率报道。可是因为世纪初互联网平台刚刚兴起,假新闻盛行,多少人就信了这家粉丝的洗脑包。到现在还能看见一些人在吹康熙王朝更火,收视率更高。这怎么可能?不过该剧受众的智力水平也符合该剧的整体质量。3、大明王朝1566。我如果不上网就不知道这糊剧还有粉丝。我b站如果不发雍正王朝视频就不知道这剧粉丝仗糊横行到什么程度,可谓“历史剧圈第一ky精”。首播不到0.5%的收视率被芒果台雪藏,2018年为了卖剧雇一波水军写通稿,碰瓷拉踩经典老剧。这两年看雍正王朝火了,几乎每个热门视频下面都要找存在感。粉丝话术几乎一致:吹艺术性高,门槛高,有深度……我就笑了,什么叫艺术性?什么叫门槛?什么叫深度?从电视剧里找艺术性,看深度,这是多么low的人?怎么看个电视剧还看出自我优越感是吧?文艺为大众服务,这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一直不变的宗旨。而服务于精英键政小圈子的糊剧能不能独自美丽?大明王朝1566是不会独立行走的废物吗?非要雍正王朝背背抱抱才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