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藏仙人 六藏仙人
六轮地藏随缘示,仙人指路度婆婆
关注数: 371 粉丝数: 606 发帖数: 20,303 关注贴吧数: 95
◣阿弥陀佛◥____梦回大唐,追忆玄奘 就在上周,一部反应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文明史上都不可或缺的行者的电影得以上映,相信有不少师兄也观看了这部电影,那就是《大唐玄奘》。 抛开演员、演技、以及剧情,就我个人来说,这部电影蛮不错了。 荒凉的大漠,连绵千里,唯有白骨点缀出格外的颜色;孤寂的烽火台,那是大唐边关将士们内心真实的写照。在这一切的寂寥之中,有那么一个孤独但坚强的身影,值得我们却敬仰,去膜拜,这个身影里,是我们凡人所无法理解的信念,决心,和大愿。 当步步艰辛难行的时候,当几乎眼前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困境下,当只有自己孤独的坚持着一个看似没有希望的信念时,如何靠愿力来达成自己的大愿,玄奘大师为我们现在的修行者做了最好的阐述。 时经四年,行程五万余里,途径一百二十八国,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千百年后,这伟大的旅程从历史走进了传奇,而又从传奇演变为神话,一个师父仨徒弟,白马万里向西去。
◣阿弥陀佛◥____再追圣踪~读《正见:佛陀的证悟》有感 《正见:佛陀的证悟》,这是我目前唯一读过的藏传大德的作品,借着霾师兄发帖的机缘,我这是第二次读。同样一个风景区,春夏秋冬,昼夜黑白,雪雨晴阴,你会看到不同的景色;好比我第二次看这本书,同样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但是,无论这风景区的风景是如何的各有特色,如何的变换莫测,但是却有着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时的风景不会一直不变,用一个我们学佛众熟悉的词语来讲就是,这变换的风景,只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无常。 回到这本书的题目上,《正见:佛陀的证悟》,正见,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为八正道之一,通俗的解释为,即正确的见解,即依佛法四圣谛。我们凡夫要学到佛的真本事,这正见是必然要树立的。因此我们师兄彼此赞叹中,称赞对方有正见,往往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肯定。众所周知,四圣谛第一为苦圣谛,刚好我写到这里喝了一口茶,口中略苦。当然,这人生的苦自然不是舌的味觉,而是~~~诸位师兄彼此的苦只有彼此知道,我也就不再把八苦再说一遍了。 佛陀的证悟之旅,我每年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回顾一遍,电影,文章,大儒的讲座,比如我最喜欢的是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教授对佛陀证悟之旅的讲座。至于为什么要回顾一下,自然是想感受一下佛陀当年走过的路,这一道回顾下来,都会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我远远没有摸着悟道的边缘;也因此坚定了我往生西方的念想。换一个想法,我感觉我很幸运,因为我起码知道了佛陀往昔走过的路,我的心,也能够随之走过,尽管我一时不能解决现世的烦恼,但未来的一时,也许就可以了。呵呵,谁知道呢?
【铸就传奇】净界法师开示2 人生,主要是来还债的,当然我们还债的同时,也在创造未来,但主要是还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只要跟生命的果报,结果有关系的,都跟业有关系,只是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而已。   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平常就要训练你自己不随境转,你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现这种功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法不讲无中生有,一定有因缘,你现在要栽培它,它以后才会出现,如果你现在的心,别人嘴巴一动、别人讲一句话,你的情绪就很严重,你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外境干扰,一定的!这是等流性嘛。你上游的水流是黑的,流到下游自然是黑的,除非你在过程产生了修学、产生了变化,否则你上游是什么、你平常是什么,你临终就一定是什么。   所以佛陀要我们不要把现在的假相看得太重,你要想一想,忆念真如、想想你本来面目,你本来是清净的、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既然人生只是个过程,你何必多事呢?弄得你通身的业力,弄得你临命终这么被动,因为你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   真正的觉悟,是你平常就必须培养的,我不相信你平常是颠颠倒倒的,临终突然间有正念,我不相信!这个不合乎佛教因缘观。那你那个正念谁给你的、你怎么有这个正念呢?上帝给你的,不可能!福报是可以,佛陀可以送你福报,福报可以透过回向,相互的受用,大家可以分享;智慧不能分享,智慧这一块不能分享、善根不能分享不能取代的。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铸就传奇】南怀瑾念佛开示 这样念佛、念经,念上一百天,保你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 ——南怀瑾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现在分述如下: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 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 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 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 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 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 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 第二种念佛,为微声念佛。 坐着念,念的声音只有自己的耳朵恰恰听到,旁的人如果没有挨得很近,是听不到的。嘴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字字清清楚楚,耳听得到,眼好像仿佛也看得到。 每连续念了十句,暂停一下再念。当念的时候,当然没有妄想杂念,偶有妄想,这是初学的人常有的事,不去管它,还是十句的念下去。 念了十句,休息一下再念。念时必需听得清清楚楚,到后来连自己身体都忘记了,到了这境界,既不散乱,也不昏沉,也可以得定。因为散乱和昏沉,多半为身体所障碍。 第三种念佛,为大声念佛。 但也不要大喊大叫,把气叫开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得定,而且没有好处。所以,要把声音归纳到身的内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等这口气念完了,闭起嘴巴,等一会儿,由鼻子吸气,待气吸得充满了再念。 这样念上一百天,保你身体都会健康起来,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不但如此,因为这是配合气来念,便是无上“气功”,所以念过一百天,把膀子一拉,可以发出劲来。 这种方法不但内心得清静,身体也会好。 但要注意一点,念时绝对要用鼻子吸气吸得饱满,如果念得上气不接下气,用嘴吸气,那不但不会得定,而且反有害处,身体会搅坏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当气不足,念不下去时,就得停,进行吸气后再念。 照这样念法,心身才会得到益处,而且容易得定。念到最后,你不想念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就是定。 这种念法采取大声念佛,同时会发出金刚之声,那是念的声音好像金石之声,这种声音,可以影响旁人,他们听到了也会清静,有这样大的好处。 还要注意一点:初步练习时,应当静静的念,嘴唇不过很轻微地动,牙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着,气由体内发出,这样身体才有益处,也容易得定。 作者:南怀瑾 (戈本捷、黄泽源二位居士记录)
【铸就传奇】净界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不要吃刀上蜂蜜,吃玻璃杯里的,多好呢! 解决问题不是靠行力,要靠善巧智慧;你要转识成智。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思惟苦谛,其实你心中的影像,虽然给你快乐,但是它也给你很多痛苦。它让你生生世世的轮回,让你每一世的轮回,都深受老病死的折磨,甚至于严重一点,它把你带到三恶道去,你付出的代价太多,你得到的快乐太少,你划不来的。 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到极乐世界,也是快乐的境界,而且快乐五尘也是有影像,不过这种快乐没有过失,你喜欢吃蜂蜜,这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吃刀上的蜂蜜,你吃玻璃杯里面的蜂蜜,多好呢! 所以我们要透过智慧,来化解心中的问题,你今天会坐在这里轮回,仁者心中,必有一物,这是六祖大师说的,你心中或多或少,一定有一个影像在牵引着你。在世间法说,这个是一种追求物质的动力——欲望。 他为什么辛苦的去读大学、他为什么辛苦的工作呢?他心中一定有个东西在支持他,就是一种妄想、一种影像,每一个影像不同;有些人要买房子、有些人是想干啥,这个都跟他过去的生活经验、他的遭遇有关系,可能今生也可能前生,但不管是怎么来的,已经不重要,重要是要把它消灭,这个要靠智慧。 你必须跟自己沟通,告诉你自己,放掉心中的影相,对你是有好处的!我们的心中要有寄托,这没有错,凡夫不能无住。但是你有更好的寄托,你可以把你的心,寄托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它也会让你快乐,但这个快乐没有过失,是不是?你不要把影像寄托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你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何必呢?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铸就传奇】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痛苦 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   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所以,根据这个道理,既然你还经常感到痛苦,说明你内心还有恶存在,还不是纯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认为是‘恶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恶人。一个人能快乐地活着,至少说明这个人还不是纯粹的恶人。”   我不服气地说:“我怎么会是一个恶人呢?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   师父说:“内心无恶则无苦,你既然内心有痛苦,说明你的内心就有恶存在。请你将你的痛苦略说一二,我来告诉你,你内心存在着哪些恶!”   我说:“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时感到自己的工资收入很低,住房也不够宽敞,经常有‘生存危机感’,因此心里常常感到不痛快,并希望尽快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缠万贯,我感到不服气;像我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每月就这么一点收入,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的家人有时不听我的劝告,我感到不舒服……”就这样,我向师父述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师父点点头,不停地微笑,而且笑得更加慈祥,他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目前的收入足够可以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们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会流落街头,只是面积小了一点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为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为你内心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求心,所以就有苦。这种贪求心就是恶心,如果你已经将内心的这种贪求恶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会因为这些而痛苦。”   “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文化的人发财了,你感到不服气,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认为自己有了文化,就应该有高的收入,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恶心;认为有文化就应当有高收入,这是愚痴心,因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钱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种恶心!”   “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劝告,你感到不舒服,这是没有包容心。虽然是你的家人,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什么非要强求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会心量狭隘,心量狭隘也是一种恶心!”   师父继续微笑着说:“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痴心也好,心量狭隘也好,这些都是恶心。因为你的内心存在着这些恶,所以你就有和这些恶相对应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将内心的这些恶彻底去除,那么你的那些痛苦也会烟消云散。”   “要用快乐和满足的心态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你应当想想你根本不会饿死和冻死,而那些富人虽然也有钱,其实也只是没有饿死和冻死。你应当看到,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
【铸就传奇】苦创造人生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第二章 1.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何时,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稳定,受人盛情款待时,常会把心里话倾吐殆尽。特别是酒醉饭饱之后,最易吐真言:“咱们朋友一场,以你我多年的交情,今天我什么都没保留,全跟你说了,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说!”   俗话说:“秘密若从口里出来,就已出了大门了,以后会遍于全世界。”所以,过了两三天后,这个朋友又在别人面前,上演了同样一出戏---如此不能保守秘密,只会令信任自己的人彻底失望。因此,我们对于别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曾有一个人去某跨国企业应聘,来求职的人很多。面试一轮之后,进入笔试环节。   这些题对他来说都不难,他快速写着,却被最后一题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请写下你之前所任职公司的秘密,越多越好。”   他看看周围,发现其他的人都在奋笔疾书。他想了想,拿着试卷走到考官面前说:“对不起,这道题我不能答,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义务保守秘密。”   说完,他就离开了考场。   第二天,他收到这个企业的录用通知书,老板在通知书的末尾写道:“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正是我们需要的。”   可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何时,,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另外,有些事情即使不是秘密,但为了自己和他人,也还是应当尽量保密:   一、“隐秘自己之功德”。自己纵然具有很多功德,也不能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炫耀自己如何了不起。倘若自己宣说自己的功德,多半是我慢的一种显现,别人不一定对你生信心,反而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二、“隐秘他人之过失”。我们有时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身修行不够。其实,别人说我们的过失,我们可能闷闷不乐,当面说了不高兴,背后说了也不高兴,两三天都不想吃饭。那么 推己及人,自己又为何爱说别人的过失呢?   三、“隐秘未来之计划”。计划还没有实现之前,就四处宣扬的话,很容易遇到违缘,半途夭折。世间一切本是无常,所以,做事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处说。   这些教言是古大德的殊胜窍诀,文字看似简单,意义却相当甚深,望大家能牢记于心!
十种心念咒方有力量 【图片】用十种心来念咒,力量就大了 —— 宣化上人 念大悲咒的十种心,也适用于一切佛菩萨咒 1、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呐,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2、“平等心是”:什么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我对一切人,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我对我父母孝顺,我拿一切老人都当着我父母那么样看,那么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这平等心呢?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3、“无为心是”:无为,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4、“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你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有所染着,就不是念《大悲咒》。现在你们会念《大悲咒》的人,对这一段经文,都要注意! 5、“空观心是”:你这个心啊,要做一种空观。你有空观,就不会执着一切,一切法你都空观。 6、“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气,对一切都要恭敬。你看众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7、“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总要对任何人都谦恭,不要有贡高我慢的心。 8、“无杂乱心是”:你心里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杂乱的心。 9、“无见取心是”:见取,就是你见着,就有了惑;有见惑,就有所取。 10、“无上菩提心是“:你若发无上菩提道心,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道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说这十个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当知如是等心”:你应该知道,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即是陀罗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诵持《大悲咒》。
◣阿弥陀佛◥____认识到你最容易解决的一位寃亲债主 诸位同修、师兄,很长时间没有写一些东西了,最近看到我们地藏吧或官方群里不少同修,时常谈起自己的寃亲债主,或是恐惧不已担忧这些个寃亲债主对自己或家人不利益;或是虽不甚恐惧但也感觉似乎时常有人在看不到的地方盯着自己一样,很不舒服;或是想超度自己的寃亲债主却感觉无从下手,因为认识中的寃亲债主往往是非人无形的鬼道众生,这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所以究竟日常生活里,他们究竟干预了我们的生活与否?我们究竟超度了这些寃亲债主与否等等?成为了不少同修所思虑的问题。总之一句话,那就是寃亲债主,在困扰着我们。 实在讲,每一个人都有寃亲债主,这个成了佛也无法避免。不说佛陀在世时,人道里的提婆达多和诸多外道,欲界里的他化自在天天王,也就是魔王波甸,这些都是。佛涅盘后到现在,多少天魔外道或者附佛外道在扭曲佛法、诽谤佛法、破除佛法,这都是过去生里世尊的寃亲债主,他们放不下对世尊的怨恨,因为这个缘故,古往今来,诽谤辱骂世尊,乃至破除佛法者未有一刻可止,这些寃亲债主小者阻扰我们学佛众来学佛法,大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皇帝的灭佛行为。 为什么世尊讲我们娑婆世界佛法法运一万两千年?因为不仅仅是我们众生不修善业而不再有这个善缘,我们自己造业的寃亲债主来阻碍我们学佛,还有这些个世尊的寃亲债主,他们也在费尽心思的阻扰佛法的传播。当然,还有种种的原因,这里我一时也思虑不到。 有人讲世尊无上智慧,怎么可能度脱不了自己的寃亲债主?这里来说,世尊决定能度脱的了,而且最终化解怨仇,但是,不是一世的功夫啊。大家都知道悟达国师人面疮的故事,悟达国师十世修行,这个寃亲债主要等他十世去报仇。 讲到这里,走人会说,佛法无边不是么?没有解不了的怨仇不是么?的确如此,佛的智慧究竟圆满,但是大家都读地藏经,晓得那么一偈,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这一下子就把问题的症结说出来了。 我记得和一个同修聊天。他问我本人有没有寃亲债主,我说我不知道,他说绝对有。我又问佛有没有寃亲债主,他说没有,我又问没有的话为何有人破世尊传的佛法?他说不一样。
警惕有人为狂徒翻案 大家都知道,世尊告诫我们学佛人,不得赞叹诽谤佛法者,最低限度是只恭敬不赞叹。知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同修都知道,善财童子面对胜热婆罗门,甘露火王和一位淫女的时候,是只恭敬。不赞叹。赞叹行恶之人,那就是指责行善为恶。这个道理是最最基本的。这最基本的道理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无嗔无怒,都为破佛之人讲理了,这个人能是正信弟子嘛?我感觉这个道理很明显。 现在贴吧阳光在心9这个人,对于那么多护法的同修不赞叹,不支持,唯独赞叹魔行这个狂徒为大菩萨。赞叹一个组织人破坏佛法的人为菩萨,赞叹这个自称自己是波甸信徒的人为菩萨,还要为魔行的恶行解释为考验大家的修行。现在贴吧满目疮痍,这全是才狂徒魔行所赐。但此人依旧面对着自己的恶行不认错,依旧要诽谤护法的同修,一会儿说自己是波甸的信徒,一会儿说自己行菩萨道。 那些为魔行辩解的人,我无法忍受你丑恶的嘴脸。哪个菩萨教人组织人来破坏佛法?哪部经书提倡人去考验别人?自己都已经承认自魔弟子的身份,就是要破佛法的目的,却依旧有错不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就是事实,无论如何歪曲都无法改变。 奉劝称魔行为大菩萨的阳光在心9,如果你是学佛人,就请你遵守根本戒,不赞叹破佛之人,如果这你都做不到,就不要虚伪的用不执着,无嗔这种大道理掩饰自己为魔行及其狂徒开脱的目的。 我不记得哪部佛经教你去赞叹破佛人为大菩萨的,你要有就拿出来。没有就别故作高深,讽刺他人护法为执着。 大家都应该牢记白衣兄的努力成果。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