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娇子 雁北娇子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228 发帖数: 6,277 关注贴吧数: 60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 通讯员赵国恒 黄利芳)6月22日,记者来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 通讯员赵国恒 黄利芳)6月22日,记者来到应县下社镇辛圐圙村,看到当地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辛圐圙村党支部书记张大美告诉记者,去年村集体从98户村民手里流转了150亩土地,并成立村土地合作社,吸收村民参股,挣下钱村民分一半,合作社分一半,赔了钱全归合作社。经过一年努力,合作社将收获的谷子统一销售,全体农民共收入14万余元。 辛圐圙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喜人发展势头,正是朔州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之一。截至今年5月底,朔州市179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和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并初步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率达99.7%。 据了解,自2019年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朔州市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朔州市围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明确资产所有权、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制度、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等10个方面工作重点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责编:刘洋、_刘洋_)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乡镇及村名汇总 东城管理委员会 140621001 东城管理委员会 位于山西朔州山阴县。下辖:光明、兴隆、和顺、北街、南街、 西城管理委员会 140621002 西城管理委员会位于山西朔州山阴县。下辖: 广益、集贤、德望、幸福、惠丰、 玉井镇 140621100 113.5km2 山阴县辖镇。1958年设玉井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36公里。面积113.5平方公里,人口1.2万。镇府驻玉井。通公路。辖玉井、青…[详细] 玉井、水头、东庄、王老沟、水泉、南祖、北祖、王坪沟、口前、沈庄窝、青杨沟、董庄窝、老庄窝、米庄窝、盘道、千井、窝棚沟、史家屯、吴家坪、杨家岭、范家屯、宋家沟、一堵墙、马家洼、东石人坡、西石人坡、 北周庄镇 140621101  北周庄镇是山阴县的一个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工业强镇,境内208国道、大运公路,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西邻县煤炭生产基地,运煤专线岱马路东西横…[详细] 北周庄、棋道地、郑庄、二铺、辛留、安岸庄、新岱岳、下神泉、永静城、李家窑、白家堡、王家堡、郭庄、西杨庄、柏坡、张庄、贺庄、白殿沟、上神泉、燕庄、苑家辛庄、 古城镇 140621102 古城镇位于山西朔州山阴县。下辖: 古城、四里庄、王庄、胡町、上河西、西盐池、南盐池、快乐、芦岭、安居坊、洪济屯、小圪塔、马梁、杨、、西小河、东小河、中小河、东辛庄、北盐池、李珠庄、后射躲、前射躲、羊圈头、羊圈铺、前皇台、后皇台、 岱岳镇 140621103 164km2 山阴县岱岳乡位于雁门关外,山阴县城所在地及周边地区,东西横跨洪涛山与桑干河。同太公路、大运公路、山和线、北同蒲铁路贯穿全境。山、川、坡区结合,自然资源…[详细] 南大道、先进、化家岭、兰园、梁山、花园、堡子巷、阎家巷、安祥寺、小快乐、麻疃、刘家岭、解庄、北王庄、七里沟、夏家窑、上岱岳、王家涧、关岱岳、上沙河、下沙河、新大滩、甘庄、鸳鸯会、郭家窑、兰家窑、贾家窑、移民新、 吴马营乡 140621200 40km2 山阴县辖乡。1958年设吴马营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0.7万。乡政府驻吴-。援建路和元子河过境。…[详细] 吴马营、大洼、屯港、东短川、大坪、南屯、尖山、郭家窑、阎家窑、马家河、前榆林、黄草梁、后榆林、包家岭、西短川、 马营乡 140621201 马营乡位于山西朔州山阴县。下辖: 马营、上石井、下石井、观音堂、五家沟、张家堡、后石门、张家沟、南河、东水泉、腰寨、陆家窑、龙泉寺、偏岭、芍药沟、梁家店、山峡、庄窝、戈道、青杨岭、魏家沟、梁头、 区划代码 面积 简介 下喇叭乡 140621202 63km2 山阴县辖乡。1959年设下喇叭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0.3万。乡政府驻下喇叭。通公路。辖榆树洼、…[详细] 下喇叭、蓿麻沟、榆树洼、榆坪、罗庄、上喇叭、口子梁、冻牛坡、后山、双井、黑龙池、小庄窝、刘家窑、吴庄、吴儿城、上立羊泉、下立羊泉、柳沟、织女泉、 合盛堡乡 140621203 99.8km2 "山阴县辖乡。1958年设合盛堡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3公里。面积99.8平方公里,人口1.1万。乡政府驻合盛堡。通公路。辖合盛…[详细] 合盛堡、河头、来远、杨庄、康庄、黄巍、东双山、西双山、上小河、大虫堡、北郭庄、常辛、高山町、兴盛堡、贺家堡、陈家岭、 安荣乡 140621205 25km2 山阴县辖乡。1958年设安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6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0.6万。乡政府驻安荣。北同蒲铁路和大运公路过境。…[详细] 安荣、西沟、贺家窑、八步堰、安良铺、四铺、岳庄、泥河、大羊、小羊、下寨、西鄯河、河阳堡、东鄯河、 薛圐圙乡 140621206 100km2 山阴县辖乡。县奶牛生产基地,1958年设薛圐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0.6万。乡政府驻薛圐圙。…[详细] 薛圐圙、罗庄、西寺院、卢岭、辛兴铺、小、、豆庄、白坊、沙岭、庞家堡、河曲堡、老羊寨、西李庄、黑圪塔、双寨、双寨铺、曹庄、大营、老羊寨铺、 后所乡 140621207 124km2 山阴县辖乡。1958年设后所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雁门关外,翠微山脚下。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1.4万。乡政府驻后所。同太公路、应广公路过境。辖…[详细] 后所、南辛庄、辛立庄、西沙堆、后张堡、前张堡、辛兴庄、安乐庄、南洲庄、苏庄、水峪口、庙家窑、北万庄、南万庄、元营、帐头铺、 张家庄乡 140621208 91.4km2 山阴县辖乡。195
火红六月里,建设正当时。在朔州迎宾大道(含高铁站站前广场)工 火红六月里,建设正当时。在朔州迎宾大道(含高铁站站前广场)工程施工现场,放眼望去,只见施工车辆来往穿梭,高高的钢铁巨臂上下挥动。工人师傅们赶工期、加进度,以时不我待的建设“加速度”推进工程建设。 据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按照“挂图作战”时间表,预计今年地下管网工程二期工程将全部按期完成,进而为明年工程竣工打下基础。“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我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快马加鞭保质保量推进迎宾大道工程建设。”谈起面临的困境和如今的工程建设情况,项目负责人显得很有信心。 迎宾大道位于朔州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园区,道路起于工业大道与朔州东环路交叉口,终点止于规划机场快速路,路线全长约13千米。道路红线宽度62米,采用主路双向六车道加辅路设计,主路设计速度60km/h。作为工程的配套项目,高铁站站前广场由站房平台、旅客车站专用场地、公交站点及绿化与景观用地四部分组成。项目用地30公顷。 截至今年5月底,迎宾大道工程进度分量“不轻”。其中,雨水、污水管道基槽开挖及回填13090米,约完成总体的53%;雨水管道铺设累计完成12875米,约完成总体的49.4%;污水管道铺设累计完成7952米,约完成总体的39.1%;特殊路基处理完成6700米,约完成总体的51.4%。 一个一个的数字刻度,标注着朔州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迎宾大道建设的步伐。 “朔州经济开发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尤其是在前期的融资和清表工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于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开发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现场督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积极商讨解决办法,为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扫除障碍。”山西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朔州迎宾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肖峰说。 作为朔州市对外窗口之一,朔州市迎宾大道建成后将成为连通朔州市区和朔州东站的快速通道。既可实现朔州市与高铁站的衔接,也使得朔州的对外交通更加便捷,为朔州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针对迎宾大道工程建设的下一步计划,朔州经济开发区创新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朔州经济开发区将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开发区还将继续加强与银行部门的对接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指标不落后,并按照责任书要求,做好今年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动态管理,对外树立朔州市政工程良好形象。 面对不利的外部经济形势,今年上半年,朔州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却实现逆势增长。对此,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麻祥表示,今年以来,朔州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争当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领头羊,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等一系列指标都领跑全市。 同时,随着朔州迎宾大道工程、起步区及外部连接道路、中小制造业产业集聚园项目等一批工程的稳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密的交通路网,进一步畅通朔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内循环”,为推动园区扩容提质,加快实现“九通一平”,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袁兆辉 池薇薇 来源:山西日报 版权归原 责编:付建慧
尉迟恭擒海马的故事 关于尉迟恭的故事,在朔州一带流 尉迟恭擒海马的故事 关于尉迟恭的故事,在朔州一带流传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尉迟恭勇擒海马的故事。 相传,过去在马邑县司马泊村附近的金龙池内,出现了一匹人称"海马"的怪物,昼伏夜出,糟蹋百姓庄稼,害的百姓辛苦一年,颗粒无收。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却没有办法,只好当神灵供奉,经常往池中扔些好吃的东西,祈求海马不要糟害百姓的庄稼。 尉迟恭,字敬德,鲜卑族人,隋末唐初朔州鄯阳下无忌人也。铁匠出生,力大无穷,胆量过人。他听到这个事以后,决心擒此怪物,为民除害。一天夜里,尉迟恭召集了村里20多个年轻人,埋伏在附近的麦地里,等待着怪物的出现。约三更时分,深不可测的金龙池突然巨浪腾空,轰鸣如雷,紧接着,一匹巨马从水中跃动而出,抖擞精神,四蹄乱蹬,呼地一下飞上岸来,在岸上狂奔一阵后,缓缓走进麦田里,大口大口地吃起小麦来,不一会儿功夫,就吃掉半亩多小麦。 尉迟恭看的仔细,趁海马吃小麦之机,匍匐靠近,约摸离海马一丈来远时,便瞅准时机,飞身起跃,伸出巨臂,将海马的脖子死死抱住。这时海马大吃一惊,前腿蹬,后腿踢,鬃毛高竖,疯狂挣扎起来。尉迟恭紧抱马脖,用力把马头按倒,揪住马鬃,"噌"的一下跃上马背。海马那里肯服,驮着尉迟恭直奔海滩,眼看着就要到了池边,海马就要跳入池中,说时迟,那时快,尉迟恭急中生智两腿夹紧马背,左手紧握马鬃,腾出右手,稳稳地搂住了岸边的一棵大柳树。海马无法向水里逃窜,只好围绕大柳树狂乱奔转,结果三周转下来,粗大的柳树树杆被扭成了麻花。 海马出了一身大汗,精力大减,便扬起头来,调转方向,朝岸上麦田里狂奔出去,猛一跳便至一个村庄,后人称这个村庄为马跳庄。尉迟恭夹紧马背,拽住马鬃,信马由缰,海马长嘶一声,直奔洪涛山而来,到了山顶,再也跳不动了,于是驯服地听从尉迟恭的摆布了。 尉迟恭擒了海马以后,决定放弃原来的打铁生计,报国立功,后来他骑着这匹马,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据说,至今司马泊村金龙池畔的柳树树杆都是扭纹的,这些都是当年尉迟恭擒海马时扭弯的那棵大柳树的后代。 在朔州大地上还有许多地名的来历,据说都和尉迟恭擒海马的故事有关。诸如:司马泊、马跳庄、上马石、下马石、(即现在的上、下刘家窑村,据说尉迟恭曾在此上下马)、鞭庄村(据说尉迟恭在此村得钢鞭一对)、马鞍山、鞍子坪(据说尉迟恭在此二村得到马鞍)、歇马关、赶马道、勒马沟、马坊、马蹄沟等,都与尉迟恭擒海马有关。
朔州峙峪文化 朔州峙峪文化是指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峙峪村 朔州峙峪文化 朔州峙峪文化是指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峙峪村附近,我国考古学家于1963年在朔县(当时叫朔县)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经测定,它是一个典型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遗址有出土石器和动物化石数万余件,还有人类枕骨化石一块,装饰品一件以及烧制石和烧骨等物。 从人类枕骨化石的特征上分析,峙峪人早于山顶洞人,晚于山西丁村人,据今至少约有十万年的历史。这一发现表明,我们的祖先在十几万年前就开始在朔州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了。 峙峪文化遗址发现了少见的楔形小石核、斧形小石刀、石箭、石杵。楔形小石核的出现,说明峙峪人已用间接打击法剥落石片,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见到的间接打击石器方法的证据,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对打制小石片的技术有了新的提高。峙峪文化遗址出土了不少与皮革加工有关的细石器,表明当时人类已经用兽皮缝制衣服了。峙峪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有大型的蒙古野马、野驴、羚羊、马鹿、水牛、河套大角鹿等。其中蹄类动物占比最大,它们都是些比较喜欢干燥环境的草原动物。从这些动物生活的环境上可以反映出当时峙峪一带,主要为靠近山区的辽阔草原地带,有些地带还可能夹杂灌木林区,冬夏两季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又根据出土动物的化石数量来统计,最多的哺乳动物是野马约有120匹、野驴约80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峙峪文化属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人系。峙峪人系的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周口店第一地点,是旧石器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是产生华北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的基础。 峙峪文化遗址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现的一处较大的旧石器遗址,给我国考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为亚洲、美洲细石器时代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峙峪文化遗址的发现,也说明了人类在桑干河流域发展的昌盛,标志着我国史前社会的繁荣与进步。1965年,峙峪文化遗址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15日,从山西省科技厅传来消息,今年发布的21项重点项目 6月15日,从山西省科技厅传来消息,今年发布的21项重点项目已全部成功选定揭榜单位。这批项目的启动实施,对于进一步集聚国内外优势科研资源,助力我省提升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落实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推动“111”创新工程,山西省科技厅紧密围绕能源革命和制造业领域组织凝炼形成2020年度揭榜招标项目,并于3月27日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当天面向国内外张榜发布。揭榜通知发布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我省科技攻关项目揭榜。经评审论证、需求方满意度评价等程序,本批次21个项目全部成功选定揭榜单位,其中省外牵头单位有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4家,省内牵头揭榜单位7家;同时吸引了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省外单位、15家省内单位参与联合揭榜。   自2019年以来,山西省科技厅已成功立项实施3批共40个揭榜招标项目,正在探索走出一条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的山西模式。(齐泽萍) 来源: 山西省科技厅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