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爱好者6 公交爱好者6
关注数: 0 粉丝数: 87 发帖数: 1,821 关注贴吧数: 5
太谷的发展前景 太原都市区规划正式发布 未来布局发展4大看点 搜狐焦点太原 11-30 08:22:19 太原都市区是山西“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战略的“一核”。 为加快推进太原都市区空间协调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把太原都市区建成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先导区和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的驱动核心,今年以来,太原都市区规划编制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近日,《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2035年)》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山西发布的首个重要规划,也是指导太原都市区和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涉及发展目标和战略、总体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文化保护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6503平方公里、“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太原都市区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 【发展规模】 2035年人口770万建设用地845平方公里 《规划》显示,太原都市区规划面积6503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2035年达到77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035年控制在845平方公里。都市区规划范围为太原市六城区、清徐县、阳曲县,晋中市榆次区和太谷县,定位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都市,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根据发展定位,《规划》制定了都市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将太原都市区建设成为引领山西振兴崛起的动力引擎,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魅力独特的文化都会,山青水绿天蓝气爽的生态都市。《规划》显示,到2035年,都市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产业高地,山西农谷成为全国有优势的功能农业(食品)科创基地。都市区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空间结构,全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格局更加完善,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文明达到新的高度。 【城镇空间结构】打造“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模式 根据《规划》,太原都市区城镇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 “一主”即太原主城区,包括太原高速南环线以北集中建设区域。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商务中心,商业、文化、科教中心,国际开放平台与交往中心,产业转型和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 “一副”即太榆中心城区,包括太原高速南环线与规划迎宾路之间连片建设区域以及晋中市榆次区中心城区。定位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新兴产业集聚区、国际性低碳技术及煤基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宜居城市建设主体区。 “一区”即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由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太原工业园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山西科技创新城、山西大学城8个开发区、产业园区及其南北扩展区整合而成。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山西创新转型主引擎和改革创新先导区。 “多组团”即清徐、阳曲、太谷(农谷)、徐沟、西谷、修文、泥屯等多个产城融合组团。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围绕一条贯通南北的都市区中轴、两条联动东西的都市发展轴和汾河、潇河两条生态文化景观带有机组织。 在都市区公共服务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提升完善太原、晋中两个城市综合中心,重点构建汾东现代服务中心,大力培育清徐、阳曲、太谷(农谷)、徐沟、修文、泥屯、西谷等组团中心,同步优化提升迎新、下元、北营、晋源、朝阳、高校新区、榆次老城等片区中心,形成集中体现太原都市区对外开放水平、综合服务能级、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核心空间。 【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规划》显示,在工业发展布局方面,将遵循都市区“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空间格局,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为核心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以基地、集群为主要形态,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率先开展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其中,太原主城区工业布局将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老工业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疏解非都市工业产能,着力发展创意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服务、营销管理等环节和业态。高标准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同时推进北部地区转型升级。在太榆中心城区工业布局中,山西科技创新城将建成国际性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国家煤基产业科技中心;唐槐产业园区将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重装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集聚区;晋中汇通产业园区将壮大纺织机械产业集群;晋中新能源汽车园区则形成以甲醇汽车及电动汽车为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集聚区。 此外,在科技创新集聚区布局方面,将立足于打造区域转型试验创新驱动核心,着力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太原主城区南部文教科研区、省高校新区和山西农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四个科技创新集聚区。其中,山西农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将以国际视野、国家标准,聚焦功能农业(食品)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大核心功能,以山西农业大学为核心,按照“谷城融合、学园融合、校景融合”理念,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山西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研究院、国家级功能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综合交通系统】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 《规划》显示,将按照全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太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建成内畅外联、通江达海抵边的多层次、多模式、规范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都市区范围实现交通系统管理、运行的信息化,形成合理的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和交通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公交导向型交通发展模式;建成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支路系统协调发展的城市路网结构。 根据《规划》,都市区组团间快速路将形成“两环五横八纵”的快速路系统。两环为太原中环快速路、太原外环快速路(现状高速环线改造);五横为阳兴街、迎宾路-环城南路、小牛线、文源路;八纵为滨河西路、滨河东路、太茅路、坞城路-大运路、马练营路、综合通道、卧虎山路-建设路-汇通路、环城东路。 与此同时,大力建设组团间和组团内轨道交通,与城区轨道线网无缝对接,带动新区发展,支撑空间拓展。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阳曲等园区与都市区机场、车站等枢纽之间,以及示范区与太原、晋中中心城区和清徐等组团之间,率先探索磁悬浮等绿色交通技术的应用示范,并积极向忻州、平遥等地延伸。太原市轨道交通7号线延伸至清徐,轨道交通8号线延伸至阳曲,加强太原主城区与清徐、阳曲的联系。此外,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将与晋中榆次区轨道交通1号线衔接,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与榆次区轨道交通2号线衔接,太原轨道交通7号线与榆次区轨道交通3号线衔接,加强太原主城区与晋中榆次区的联系。 文章来源:黄河新闻网
地铁2号线 原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项目已办理报建且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的勘察、设计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和标段划分 2.1项目概况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为一期线路起点向南沿人民南路延伸,长1.94km;北段自西涧河站端向北至南寨站,长7.09km;南北两段共设车站7座,其中换乘站2座;总投资约68.6亿元。 2.2招标范围 本次招标包括总体总包、设计咨询、工点设计、工程勘察等,具体内容如下: 2.2.1总体总包招标范围包括:本条线路的总体设计、总包管理、勘察总体、单项设计、专项设计、总体协调、组织实施、接口管理、技术支持、各阶段成果审核与总成、成果评审与报批、施工配合(含联调联试)、直至竣工验收通过等全部服务。 2.2.2设计咨询招标范围包括:对本条线路的总体总包设计、土建工点设计、系统工点设计、工程勘察等进行技术咨询、文件审查、监督指导和勘察监理等全部服务。 2.2.3工点设计招标范围包括:本标段范围内的各工程或系统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招标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含联调联试)、直至竣工验收通过等全部设计服务。 2.2.4勘察招标范围包括:本标段范围内的各工程的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设计施工配合、直至竣工验收通过等全部勘察服务。 2.3标段划分 本次招标标段划分为:设计11个标段、勘察1个标段,具体如下: (1)SJZT2201总体总包标段,工程范围:全线,投资金额686000.00万元; (2)SJZX2202设计咨询标段,工程范围:全线,投资金额686000.00万元; (3)SJTJ2203土建工点标段,工程范围:人民南路(不含)-小店南站-杜家寨站-终点(2站3区间),投资金额60767.80万元; (4)SJTJ2204土建工点标段,工程范围:南寨-迎新北三巷站-客运北站-光社站-太钢站-西涧河站(不含)(5站5区间),投资金额158437.23万元; (5)SJTJ2205土建工点标段,工程范围:南寨停车场、出入区间(1场1区间),投资金额48108.52万元; (6)SJXT2206系统工点标段,工程范围:通信系统、信号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投资金额12872.00万元; (7)SJXT2207系统工点标段,工程范围:通风空调与采暖、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扶梯及电梯系统、站台门系统,投资金额25942.47万元; (8)SJXT2208系统工点标段,工程范围:供电(不含动力照明系统),投资金额22800.39万元; (9)SJXT2209系统工点标段,工程范围:综合监控、FAS(火灾报警系统)、BAS(环境监控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安检及门禁系统,投资金额14999.60万元; (11)SJXT2210系统工点标段,工程范围:轨道系统,投资金额16313.87万元; (12)SJXT2211系统工点标段,工程范围:人防工程(含人防设备非标设计),投资金额3850.00万元; (13)GCKC2201工程勘察标段,工程范围:全线,投资金额267313.55万元; 此外太原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 也进入这一阶段
白圭 白圭,名丹,战国时期洛阳著名商人。其师傅为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得一“金书”,鬼谷子将里面的致富之计(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传于白圭。白圭曾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秦,也是一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汉书》称他是经营贸易发展工商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商场如战场,只有随机应变,巧用计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天激烈的商战中,商界仍以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为经典,奉“治生之祖”白圭为高人。 正在加载查看图片集 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必须通过社会交换互通有无,工商业的出现势在必然。古都洛阳作为政治、经济的中心,工商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这里就设有“泉府”作为金融管理机构,“空首布”作为货币广泛流通,表明商 业的发展相当繁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周室国力衰微,但洛邑的商业贸易繁荣,人员往来频繁。《史记·货殖列传》载:“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又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张仪列传》说:“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苏秦传》说:“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充分说明,当时的洛邑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全国性商贸中心。不少外地商人不远千里来洛阳经商,这里因此居住着大量的外地人口。所谓“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商,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商”,此时有名的富商巨贾弦高、白圭、吕不韦都曾往来、活动于洛阳。 经商如孙吴用兵,审时度势;如商鞅变法,顺应时机。白圭对经商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靠贱买贵卖获取利润。他在谷类成熟的时候收购粮食,出售丝织品、漆类;在蚕茧收获的季节,收购帛絮,出售粮食,并提出了著名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理念。白圭还认为真正的商人,不应惟利是图,应当有“智、勇、仁、强”四种秉性,具备姜尚、伊尹等人的智慧、计谋,方可成就大业。这一经营准则,直到今天仍为商界广为运用和提倡。 除白圭外,周代还出现了一批十分有成就、有影响的商人。郑国弦高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商人,弦高深知国家的安危对自己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国家的存亡非常关注。他赴洛邑经商,途经滑国、犒劳秦师、智退秦军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爱国商人的典型代表。 战国商人白圭正在加载战国商人白圭 白圭(前370年———前300年),(前463年———前365年), 名丹,战国时人,出生在东周的都城洛阳,梁(魏)惠王时在魏国为相,期间施展治水才能,解除了魏都城大梁的黄河水患,后因魏政治腐败,游历了中山国和齐国后,弃政从商。《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白圭通过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成丰歉的变化,奉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方法,丰收年景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用观察天象的经验预测下年的雨水多少及丰歉情况。若当年丰收,来年大旱,就大量收购粮食,屯积货物。想让粮价增长,就专买下等谷物;想让成色提高,就专买上等谷物。为掌握市场的行情及变化规律,经常深入市场,了解情况,对城乡谷价了如指掌。白圭虽为富商,但生活俭朴,摒弃嗜欲,节省穿戴,与他的奴仆们同甘共苦。 白圭经商速战速决,不误时机。他把经商的理论,概括为四个字:智、勇、仁、强。他说,经商发财致富,就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谋略,像孙子、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能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无资格去谈论经商之术了。 白圭的这些经商理论,为后世商人效法和借鉴。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为“商圣”。白圭“人弃我取”和“知进知守”的理财思想对现代人理财也有指导意义。以至于在现代,“白圭”仍然是财富的代名词。 早年为官 白圭正在加载白圭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新兴的封建地主制先后在各国确立。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上的商品量急剧增加,人民的消费购买能力也迅速增长。长期的兼并战争改变了过去小国林立、交通阻塞、市场分割的情况。在这一切因素的推动下,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越,工商界的天下,已经被新兴于春秋末年的自由商人占领了,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巨商大贾,而被后世尊为百代商人之祖的白圭,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 据说曾经在魏惠王初期担任魏国的相。那时,魏国都城大梁靠近黄河,经常遭受洪水之灾。白圭施展了他杰出的治水才能,解除了大梁的水患。白圭自称自己治水的本领比大禹还高超,他说,千里长的大堤,常常因为小小的蚂蚁窝而导致崩溃,于是,他治水的时候,派人沿着大堤检查,堵塞了所有的蚂蚁窝,于是,大堤固若金汤,水患也消除了。后来,魏国的政治越来越腐败,白圭看到这一情形,就毅然离开了魏国,到中山国和齐国游历。这两个国家的君主都想把白圭留下,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可是白圭却都婉言拒绝了。有人问他为什么,白圭回答说:“这两个国家没有必行之事,那么信用已经到了尽头了;不注重声誉,那么名誉已经到了尽头了;没有仁爱,亲情已经到了尽头了;旅行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食物,财力已经耗尽了;不能用人,又不能自己奋发图强,事功已经到头了。一个国家出现了这五种现象,一定会灭亡的。” 离开齐国之后,白圭曾经到过西方的强国秦国,当时正值商鞅变法之时,白圭对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很是反对,于是没有在秦国做官。白圭经过一番游历之后,对各诸侯国的政治局势看得更是透彻,也对政治产生了很深的厌恶,于是他放弃从政,转而走上经商之路。 弃政从商 战国商人白圭正在加载战国商人白圭 白圭的出生地洛阳自古商业就很发达,洛阳人善为商贾,致力于商业和手工业,追逐利润是洛阳人的传统。出生于此的白圭有极高的商业天分,很快成为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商人。战国时期,商业迅速发展,商人的队伍非常庞大,因此也鱼龙混杂,有的公平买卖,正当经营;可是也有很多商人囤积居奇,垄断市场,很多大商人还兼放高利贷,牟取暴利。于是,当时人们将商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诚贾”、“廉商”、“良商”,另一类称为“奸贾”、“贪贾”、“佞商”,而白圭正是战国时期良商的典型代表。战国时期的商人大都喜欢经营珠宝生意,大商人吕不韦的父亲就曾经说,经营珠玉可以获利百倍。但是白圭却没有选择这一当时最赚钱的行业,而是另辟蹊径,开辟了农副产品贸易这一新行业。白圭才智出众,独具慧眼,他看到当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敏感的意识到农副产品的经营将会成为利润丰厚的行业,提出“欲长钱,取下谷”的经营策略。白圭认为,“下谷”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较低,但是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胜,一样可以获取大利,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农产品、农村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大宗贸易为主要经营方向。 漆器正在加载漆器 白圭有一套独到的经商术,他把自己的经营原则总结为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具体的做法是在收获季节或丰年,农民大量出售谷物时,适时购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时比较宽裕的农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原料和产品。而且白圭所说的“与”,是予人实惠,当某些商品积压滞销时,一些奸商坐待价格贬得更低再大量购进,而白圭却用比别家高的价格来收购;等市场粮食匮乏时,奸商们又囤积居奇,白圭却以比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销售,满足人民的需求。白圭的这种经营方法,既保证了自己能够取得经营的主动权,获得丰厚的利润,又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个体手工业者以及一般消费者的利益。无怪乎白圭自诩为“仁术”。 战国商人白圭正在加载战国商人白圭 白圭为国理财,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嫌弃小惠小利,也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他将货物流通与发展生产联系起来,既能使经营生财,又使生产有利其发展,他认为只有以足补缺,以丰收补欠收,使全国各地物资互相支援才能在辅民安民的同时为国家理财致富。具体做法是:如果一个地方盛产蚕茧,就购进这些产品,而用谷物等其他当地缺少的东西去换。如果一个地方粮食丰产,就去购进他们的粮食,然后用丝、漆等类必需品去和他们交换。这样就使全国的货物得到流通,既利于人民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又利民。 白圭还很注重扶植农民的生产,以保证和扩大自己的商品来源。他曾经向农民供应优良的谷物种子,既为自己获取了利润,又帮助农民增加了产量,使自己掌握了更充足的货源。白圭把自己的商业经营建立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通过商业来促进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生产的发展来推进商业经营。这种经营理念是前所未有的,这比商鞅变法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无疑高明了很多。战国时期的商业,尤其是以权贵富豪为对象的珠宝经营利润极高。但是白圭选择的“下谷”等生活必需品的经营,面对的却是广大比较清贫的平民百姓,因此白圭奉行了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不提高商品的价格,而是通过加快商品流通、扩大销售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农副产品的经营受农业收成的制约很大,因此,把握时机,尤其是掌握年景丰歉变化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知识渊博 白圭具有高超的把握时机的本领,他根据古代的岁星纪年法和五行的思想,运用天文学、气象学的知识,总结出一套农业收成丰歉的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进行交易,丰年粮价低廉收购粮食,到歉年粮价上涨时出售,从丰年和歉年的价格差中可以获得成倍的利润。白圭的这套商情预测理论,其实就是一种农业经济循环论,这表现出白圭极高的知识水平和高远的眼光。 白圭在当时还很擅长观察天气变化,注意提前储备粮食物资来救灾救荒,辅民安邦。在丰收之年就趁粮价低时大量买进,等灾荒发生时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低价卖出,帮助人民度过灾荒。这样在辅民为民的同时,财富也成倍地增加。白圭还有一个让现代人汗颜羞愧的经商思想:“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意思是说如果为了省钱而买谷物自己吃,就买差一些的谷物,如果是为了做种子来年丰收,那就请买上等的种子。他不但为对方着想,还计划得合情合理,既要节俭,又要丰产,可谓将思想做到了家。这种经营思想和真诚为顾客着想的人在如今也是很少见的。许多商家如果真把顾客当做上帝来对待,就应该处处为顾客着想,而且要像白圭那样想在前边,这才是最有效的最让人钦佩的经商策略。 白圭创造性地继承、应用了前人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商业理论和经营策略。他曾经极为自负地说,他治理生产,经营买卖,就像古代的伊尹、吕尚运用谋略治理国家,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样。白圭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的经营,证明他是完全有资格如此自负的。 广收门徒 白圭是商业这个行业最早收授门徒的人,他通过严格的挑选,收了一些学生。“白圭招生的标准是很高的,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商人,要具备以下条件:要通权变,能够权衡利弊,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要勇敢果断,当机立断;要有仁爱之心,能够明白取予的道理,遵守“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原则;还要有耐心,有毅力,能够固守等待,不轻举妄动。在战国时期,虽然商人在古代“士、农、工、商”的行业划分中,位居最后一位,商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都是比较低的,但是白圭却将当时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来作为商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将经济的重要性等同于政治和军事,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他认为经商也需要大智大勇的素质,更要有仁义之心,这和治国统兵要求同样高,没有那么高的素质想向我请教也不会告诉你诀窍,可见白圭所要求的商人是一个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这和他以仁为本的经营理念是相合的。 白圭还强调商人要有丰富的知识,同时具备“智”、“勇”、“仁”、“强”等素质,要求既有姜子牙的谋略,又要有孙子用兵的韬略,否则经商是很难有大成就的。
没戏了? 山西省这5个县正在积极准备“撤县设区” 体验爱之旅 3小时前 1、大同县 大同县东接阳高、南连浑源和怀仁、北邻新荣、西依大同市区,属晋冀蒙交汇之地。大同县历史悠久,战国时属赵,汉置平城县,辽时从云中县分置为大同县。位于县城东部的册田水库(桑干湖)已纳入云冈、恒山国际旅游节的旅游景点之一;县城东北部的大同火山群是中国境内最典型的火山集中分布区,是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此外还有南山睡佛、土林奇观,采凉积雪、马铺山“白登之战”遗址、昊天阐寺、吕家大院等。 旅游景点:昊天寺、大同县火山群地质公园等。 2、泽州县 泽州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原为晋城市郊区,1996年改为现名。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太行山最南麓,晋豫两省交汇处,自古为三晋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泽州县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河流为沁河和丹河,泽州县是中国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源远流长。 旅游景点:玉皇庙,青莲寺,珏山、丹河、大月寺、娲皇窟、净影寺、峰林峡等。 3、清徐县 清徐县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交通便利。清徐县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中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家马泉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葡萄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 旅游景点:严香寺、千佛洞、清徐东湖、清徐尧庙、马鸣山、罗贯中纪念馆等。 4、长治县 长治县隶属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东迤壶关县,西邻长子县,南毗高平、陵川县,北连长治市郊区,为中国人口密集县份。长治县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面积达 242平方公里,储量34亿吨以上,素有“煤乡”之称。 旅游景点:南宋玉皇观、看寺正觉寺、南王庆龙泉寺、东呈古佛堂、八义法云寺、李坊洪福寺、原家庄的东泰山庙和八义瓷窑遗址等。 5、方山县 方山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段西侧。东屏关帝山与娄烦、交城接壤,西依汉高山与临县毗邻,北与兴县、岚县交界,南与离石县相连。方山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旅游景点:北武当山、南村古城遗址、张家塔村堡遗址、大武木楼、太和宫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