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汉宝宝 懒汉汉宝宝
饱食以终日的一只死宅…
关注数: 36 粉丝数: 49 发帖数: 6,243 关注贴吧数: 13
from 微勃 “高考是目前国内最公平的机制”这句话对不对,对,但当你在一个几乎没有公平可言的地方遇到公平,会觉得这是一个幸运的偶遇么?你他妈转角遇到爱了?仅仅说明你在其它时候是被不公平的方式榨取,这回则被公平的方式榨取而已。更严重的是,这次你被榨取的可绝不只是整个青少年阶段的时间跟精力。 高考在某种程度上跟文革相似。在大多数人本应处于以“探寻”为关键词的年龄段时,直接以意识形态般的角色粗暴填充进“人生意义”的空档。这也就是很多高考的亲历者,正如文革的亲历者一样,即使自己当初被虐了千遍,回头想想依然百般怀念。原因很简单,人生若有共同的目标和意义,是值得怀念的。但当这些意义被撤走后,面临的往往是巨大且不自知的灾难。“公平”的创造者们从这种灾难中获取的回报之丰厚是难以估量的。当然你可能是反例,灾难只需以不同程度抛掷给大多数人就够了。 那身为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高考是不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是的。但首先好端端一家老小为什么需要“救命稻草”呢?(上大学后思政课老师暑期推荐读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学生:懂了)更重要的是给根稻草即稳住了你,又让我不错过任何一个潜在的优质螺丝钉,何乐不为。 纪录片《高考》中,基本不讲什么人性的毛坦厂高中毕业学生回校探访老师,饭桌上抢着感慨“还是毛中好,大学是最没劲的地方,整天睡到中午,醒来不知该干什么”。 对“命令”的需求是很难培养的,必须通过高考这种公平的机制。
from 微勃 今晚来点比较公知向的小科普:Bellum omnium contra omnes,拉丁文,意思是 "the war of all against all",所有人和所有人之间的战争。这是汤玛斯霍布斯的经典著作《利维坦》里描述的一个概念。他描述的人类社会自然状态中,由于资源有限而人欲无限,所以必然为了争夺资源而引起所有人对所有人的纷争和怨恨。 为了结束这个状态,他提出的利维坦概念,也就是社会契约论的起源,说的是人们为了终结这种无序的战争状态,自愿和某一威权(利维坦,可以是君主、贵族、或民主)签订契约,主动放弃一些权利,换取利维坦保证的国内核平,和对外来暴力的防御。 西方几百上千年来孜孜不倦,从政治哲学到大众读物中,都在念兹在兹如何确立个人的权利边界,如何约束利维坦的暴政。而你国特别有意思,把别人的警告当作提示,把别人的敌托邦当成操作手册。 於是造就了世界历史上前无古人的最凶最恶利维坦。 所以说为什么会出现魏则西事件?没有魏则西也会有魏则南魏则北,背后的百度-莆田-武警-卫生部-宣宣部的巨大黑幕,岂是你们这些蚁民能撼动的? 主页还有人点蜡烛,纪念那位因为20年前的烤瓷牙变色而被患者杀死的医生。这还是广州呢。还是大医院呢。怎么医生就要防患者甚于防狼了?另一方面我们要不要谈谈汹涌虚假医疗、泛滥的医生收取红包,还有苏州医生抗议月薪两千的事件? 如果你们还没意识到的话,我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些,所有人和所有人之间的战争,一个西方竭力避免的状态,正是你国秘而不宣的治国纲领。人民的互相合作,公民社会的形成,才是撼动你国体制的堤坝上的蚁穴。只有维持人民的原子化状态,只有确保长时间中低烈度的互不信任,才能确保人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这个一直在动刀子的利维坦。 我赌的是这个反人类的体制不可能永远存在,首尾相接的噬身蛇终将吞噬自己。让我们走着瞧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