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y603 jdy60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804 发帖数: 49,540 关注贴吧数: 11
春季不杀虫杀菌,鱼一样健康的秘密(转) 2017年初,水温10度左右时,从广东长龙鱼场进了四条70cm以上的红白,一直单独饲养着。按照常规,开春后水温20度左右时,要预防性杀虫杀菌。但是,现在梅雨季都过去了,水温到了30度左右,我没用过杀虫杀菌药,鱼也很健康,状态很好。 在五月初连续几天下大雨之后,受大换水的刺激有三条鱼还产了籽,产籽后又连续三天大换水,依旧没有使用杀菌剂。 在自然环境下,鱼池中的菌虫一直都是存在的,如果想着依靠杀虫杀菌药把虫菌杀干净,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保持“鱼、虫、菌”和谐共处,鱼就不会生病。 是药三分毒的道理鱼友都懂。杀虫杀菌药对锦鲤鱼的肝脏、神经、脊柱有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停止生长、脊柱畸形,甚至死亡,这样的教训大多数鱼友都经历过。 既然杀虫杀菌药对鱼有伤害,那么能不能通过营造水环境,维护鱼、虫、菌的生态系统平衡,就可以不用杀虫杀菌药了? 去年我的案例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具体做法分享出来。但是,因条件和护理习惯不同,不建议模仿。 01 买 健 康 的 鱼 买鱼一定要到规范的鱼场去买,因为规范的鱼场平时防疫做的好,鱼健壮,抗病能力强,出场前又做了隔离检查,确定没有带病才出场的。 02 勤 换 水 每天必须底排干净污水。长流水顶排面水,水流像筷子粗细。大雨后或连续下雨要大换水,换水量20%左右。 03 定 期 洗 仓 每月清洗一次第一毛刷仓,特别是要吸干净仓底沉淀的黑色污泥。 04 培 菌 做 水 先把商品益生菌干粉活化(活化很重要!)定期加入滤仓里。一些特别时期,如:开春时,大换水后,大雨过后,洗仓后,杀虫杀菌后等有可能破坏了过滤仓中的硝化系统时,最好都要加入益生菌修补过滤生化系统。 05 食 疗 强 身 鱼身体强壮了,就很少生病。按照锦鲤鱼的生理特点和商品鱼粮的缺陷,改善鱼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长期使用EM菌液、维生素、蜂蜜等营养补充剂浸泡鱼粮,可以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穿插补充一些副粮如:苹果、胡萝卜、豆腐、大白菜、南瓜、西瓜皮,这些也各有各的效用,但是有些副粮要煮熟也不可喂多! 06 隔 离 新鱼一定要隔离寄养,隔离时间最好一个月以上。隔离有利于观察,密切注意变化,还能开小灶调养恢复的快,避免新老鱼的交叉感染。等待鱼的体力恢复了,身体状态调整好,天气又合适再转水合池比较安全。 07 提 醒 春、秋两季和梅雨季是虫菌高发期,尽量做到不捞鱼、不加鱼、不合池,减少应激和受伤,避免交叉感染。 总 结 能看懂鱼状态的人是高手,能看懂水状态的人,是高手中的高手。知道“养鱼先养水”的人很多,知道这句话的道理并做好水的人并不多。 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病就是鱼不适应环境的结果。当生存环境的变化大于鱼的适应能力时,症状就来了。所以,治病只是治表,治水才是治本 鱼病不是一下就到来的,鱼病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观察鱼病症状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一般情况下通过食疗,换水,加益生菌,加温,爆氧,加盐等非药物手段就能防治鱼病。 定期杀虫杀菌的目的不是要彻底杀灭虫菌,只是在虫菌高发期减少虫菌的数量,抑制菌虫在生长旺季时期的爆发,预防虫菌感染到身体较弱的鱼。 自己的鱼自己最了解,不要有病乱投医。究竟有没有必要定期杀虫杀菌,要视水情和鱼情而定,不是非要机械地操作不可
一款好的鱼粮,必须由优质新鲜的鱼粉生产而来。鱼粉一般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两类。白鱼粉一般由鳕鱼等冷水鱼加工得到,白鱼粉的粗蛋白含量可高达68%~70%,也有的在62%左右。白鱼粉主要用于特种水产饲料,如鳗鱼、甲鱼饲料等。白鱼粉的价格昂贵,一般都比红鱼粉高出20%以上,畜禽饲料用白鱼粉显然是不合算的。我国不能生产白鱼粉,白鱼粉的生产国主要在北欧和西欧。 红鱼粉主要原料包括鳀鱼、沙丁鱼、鲭鱼以及其他各种小杂鱼、鱼虾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等。畜禽饲料中用的主要是红鱼粉,红鱼粉的粗蛋白含量一般在62%以上,高的可达68%以上。国产鱼粉中,有些由于使用的原料、鱼的新鲜度和加工工艺的差异,蛋白含量有的在50%以下,这样的鱼粉价格虽然便宜,但质量不高。用这样的鱼粉,很难加工出高档饲料。 原料的新鲜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料的新鲜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粮的新鲜度和质量。 1、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是评价鱼粉蛋白质鲜度的主要指标。 新鲜的原料制成的鱼粉,其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值都低,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好;而鲜度差的原料制成的鱼粉,其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值高,蛋白质含量低且质量差。国标规定挥发性盐基氮(VBN)特级品≦110mg/l00g,一级品≦130mg/100g,二级品、三级品≦150mg/l00g。规定红鱼粉中组胺特级品≦300mg/kg、一级品≦500mg/kg、二级品≦1000mg/kg,三级品≦1500mg/kg; 白鱼粉中组胺≦40mg/kg。 2、酸价是评价脂肪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鱼粉的新鲜程度与其所含粗脂肪的氧化程度有关,鱼粉的水分、粗脂肪含量高及保藏条件差等因素都将影响油脂氧化酸败,导致产生不良气味,酸价提高,影响鱼粉的质量。通过对检验结果综合评价,该标准中规定特级品的酸价≦3mgKOH/g,一级品的酸价≦5mgKOH/g,二级品和三级品的酸价≦7mgKOH/g 。 一款好的鱼粮,应该是怎么样的? 气味 优质鱼粉做成的鱼粮,气味纯正清香,无异味,而变质、劣质鱼粉做成的鱼粮,常有怪味、臭味。新鲜的鱼粉,有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鱼油味,但不应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熟的焦味。一款合格的鱼粮,是人吃都没问题的,仅仅是它的味道跟人的喜好不同而已。 包装 关于鱼粮的包装问题,应尽量选择全密封避光的,因为饲料内含有一些增色元素,特别是色扬料,含有螺旋藻、虾青素等增色成分,这些增色成分如果长期面对光线直射,效果会流失很多,如果是全封闭避光的包装,就不会这样,有些饲料厂家为了吸引鱼友眼球,把包装弄的透明,瓶子做的很大,让鱼友看起来分量很足,吸引小白购买,这些对小白的误解是很大的,影响大家选择,对鱼儿效果也不好! 国内外一些大品牌饲料,没有一个是采用透明包装的,比如樱花、FD、神阳、鼎能、统一、海豚等,大家可以自己去查看,当然,有些鱼友觉得鱼养不死就行,增色啥的无所谓,那就不用在意这些。 关于喷油 各位鱼友,如果你现在百度,搜饲料是喷油还是不喷油好,肯定很多回答是不喷油好!可是问题来了,日本知名饲料樱花,FD,还有国产神阳巨鳞为什么表面看起来都是油油的呢?在日本锦鲤大赛冠军鱼,大多喂樱花饲料,樱花饲料都有油,那网上到处说不喷油好,是为什么呢? 首先,多喷一道油就多一道工序,有的知名厂家内喷油要求就更高了,小厂家做不到这些,就算做到成本也很高,如果做的不够精细,就会污染水质,所以一些小厂商就到网上宣传不喷油的饲料才是好饲料,说的人多了,网上见的多了,很多鱼友不明真相就信了! 既然养了鱼就要对鱼儿负责,选购鱼粮,一定要选知名的厂家生产的,做的越久的,证明越有实力,质量一定不会差。
关于锦鲤放生(转 ) 不要放生的锦鲤的理由跟鳄龟 食蚊鱼等外来物种不同 外来物种放生之后会因为没有天敌而疯狂繁殖 从而挤压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 甚至让原生物种绝迹 现在说得很多的像美国密西西比水系的亚洲鲤鱼泛滥成灾 还有澳大利亚的猫严重危害一些有袋类物种的生存 锦鲤对于我国来说 算不上外来物种 我国与之同种同属的鲤分布很广 不存在争抢生存空间的问题 或许还面临相同的天敌 不存在泛滥的问题 锦鲤放生最大危害是污染基因 我国幅员辽阔 分布着几大水系 各水系都有一定的独立性 亦因此造就鲤鱼分化和独特基因 这种分化受地理气候影响 以至其各有特色 近代以来 这种分化给我国培养高产高质的鲤鱼产品提供广阔的空间 像江西兴国红鲤就作为好几种培育品种的母本 产生了优良的后代 还有很多基因独立的品种 如荷包鲤 元江鲤 长鳍鲤 黄河鲤 湘江鲤等等 故 锦鲤放生最大的危害在于对我本土原生鲤鱼的基因污染 众所周知 锦鲤和我原生鲤鱼之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 也就是说锦鲤能跟原生鲤鱼产生后代 试想一下 黄河水系有人放生锦鲤 与此同时 珠江系也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若干年后 黄河系鲤鱼都有锦鲤基因 珠江系亦同 这样就严重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 更致命的是 各地基因库被污染后 再想找纯原生基因可能只能去养殖场了 万一这种物种还没来得及进养殖场 那就意味着这个物种永久的灭绝了 而且就算进了养殖场 再想恢复种群有多困难 看看大熊猫 江豚等物种便知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