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守年华🌞 今晚好大雪
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关注数: 363 粉丝数: 692 发帖数: 7,876 关注贴吧数: 22
谁染霜林醉——追忆张君秋先生(蓝天野) 我从幼时就看京剧,小时候懵懵懂懂,喜欢看热闹的。如:武打、花脸脸谱、盔甲、蟒袍,五颜六色吧!对于重唱工的青衣,没有过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听出了京剧唱腔的妙处,看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后来又涌现出了四小名旦,也都各有所长。我对张君秋先生的印象是:扮相出色、嗓音圆润、唱腔更是与众不同。 真正比较多看张君秋先生的演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张君秋先生从香港回到了北京,敬爱的周总理接见并鼓励他为祖国的京剧事业多作贡献。北京市为他组织了北京市京剧三团,1956年又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所在的剧团合并成了北京京剧团,由此为张派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土壤。这是北京戏迷的福音,马、谭、张、裘,北京京剧团所有上演的剧目我都看过,有些戏还看了不止一遍,张君秋先生的戏我看的更是不少。从传统戏《大·探·二》、《三娘教子》、《玉堂春》到新编戏《秦香莲》、《赵氏孤儿》,还有张君秋先生的看家戏《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等,他的声腔独特,既显大气,又具温婉。可以说,我是一路感受并见证了张派艺术的形成和成熟的历程。《年年有余》剧照 马连良(左)饰雷老四 、张君秋(右)饰刘金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