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gtogcr2 msgtogcr2
做梦的猫
关注数: 26 粉丝数: 45 发帖数: 2,319 关注贴吧数: 8
出体之静观训练法(寻找临睡点) 实际上,这是对我一年前某个贴子的承诺,也算完成了一个心愿。。 http://tieba.baidu.com/p/2395332835 @枯坐黑夜 @1111星魂1111 @单双分不清楚 虽然对于上面几位来说这个方法可能已经早已掌握或过时,可当年的我却的确是一头雾水,深感对于一个好的方法来说,如果象星魂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是件多么可惜的事!所以,今天我想尝试把这个方法用尽可能平易的文字表达出来,以帮助更多和我当年一般的木灵根们,以下正文。。 对于希望达到清醒入梦的梦友来说,无论是采用太玄、梦屏,或是自己的某种方法,其实关键的关键还是对于临睡点的把握。何谓临睡点?就是清醒与梦境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能找到此点,就能够在清醒与梦境之间建立起一座直达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想要实现清醒入梦岂非水到渠成之事矣! 对于临睡点一词最早见于宇宙之铁吧(我猜是铁大在指导大树从梦屏转向清醒入梦时想到并使用的,并由次逐渐为广大梦友所知晓),尽管此词在梦友们的交流使用中已有基本共识,但对于如何寻找和把握的方法却比较散乱和纷繁,其景象正如我提到的这个贴子一般,各位有经验的老手其实早已在有意无意中使用这一方法,只是没有统一的说法,并把其看作是难以描述的意境。。 根据我这一年多来的练习过程,我想只要努点力,应该还是有可能把关于临睡点的问题描述得更清晰,更可操作一些的。首先,静观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入静,二是观察;由于睡眠是一种自然的入静过程,所以我们很幸运地省略了主动入静这一艰难的过程,只需要实现对某样东西的观察即可。 对于观察什么东西,我最开始接触到到的说法是--念头,所谓起心动念,朗朗观照之。但不妙的是,对于念头的定义没有明确的标准,找来找去各种解释还是不可名状,难道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么?不,我决心挑战这个文字障碍,既然没有明确的定义,那就让我来给它一个定义--潜意识的思维。我们知道,人在清醒的时候潜意识是陷藏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之下的,正常情况下我们不能察觉其存在;只有当人不是那么清醒的时候,才有机会一窥其形状。它往往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画面,但由于太快速使我们的显意识根本不会认真关注其存在,这些画面通常是随意的,表面上和你正在思考的东西没有关系,但有时却又能让你有种灵光一现的感觉。而在睡觉的时候,当你放松身心,放空头脑什么也不去想的时候,这些潜意识的画面会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但若你有意去追踪它,则立即又消失于无形。所以,对于它们,只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它的表演。。 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也就正在一步步地逼近临睡点,逼近清醒入梦的大门!梦屏是不需要用力的,否则你只能看到一片黑;太玄是不需要用力的,否则你必然失眠;静静地入睡,保留一点清明,默默地欣赏潜意识为你的表演吧。。
业余出体的条件就只有一个--时间 此文为本人门罗吧的第一贴,只是小儿科的东西,各位见笑了! 据本人一年的清明梦练习经验,认为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出体(假定门罗出体与清明梦出体相同)真的并不是太复杂。唯一需要的就是十个小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以上的连续睡眠时间,有了这个基于人体生理科学的基础条件,其它相关的技巧性东西都不重要。 为什么要十个小时,因为回笼觉(WBTB)的出体效应在越靠后的睡眠周期中出现的概率越大(也就是快速动眼期在越后的睡眠周期中时间越长原理),时间太短的话,会因概率较低而白吃苦头。 应用操作:在有睡意的时候上床睡觉,不想睡的时候就不要勉强了,否则打乱了节奏反是不美。在 4-6 小时的睡眠后让自己醒来(如果不能主动醒就借助闹钟)。起床活动,注意要把握好度,既让大脑基本清醒,但又不是太兴奋的状态(否则再次入睡的时间较长)。最后就是回笼觉了,这一阶段应该会经历多次半梦半醒状态,只需把握到一次即可成功,而且越往后的状态越容易引发出体效应,所以根本技巧就是一个字--睡;一直睡到感觉出来为止。 PS:为什么会有熬夜有助于出体的说法?其实就是因为碰巧应用了回笼觉的原理。因为熬夜之后很困,导致前几个睡眠周期的睡眠质量很好,基本无梦;然后应为某些原因,恰巧导致在 4-6 小时后醒来活动后又继续睡觉,此时已是白天,平常大脑此时已处于完全兴奋的状态,但熬夜导致身体因缺乏睡眠而仍希望睡觉,所以很好的实现了”精神警觉,身体疲劳“的出体基本原则,故而有此一说。
扳机的训练强度,一个被忽视的关键因素 本不想这么早做这篇总结的,但见龙头兄三天两头发技术贴,不由得手痒,于是也来凑凑热闹。。 话说自从用太玄经入清明之门后,一直采用睡前暗示,WBTB 之类方法,虽不如最初第一个月那么用功,可练习还可谓刻苦,倒也从未间断或懈怠,可事实却是。。 经过头三个月大约十天一次的清明频率之后,后三四个月就难得一清明了,偶尔有之也多半不幸秒踢或给带回普通梦,此种状态一直持续至 12 月初,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练习方法的问题。。 如果说是练习强度不够,那么再加强的话,失眠必是难免的,此种方法虽有效,但代价太大,必不能持久。。但若不加强,目前的瓶颈期又实难突破。。左思右想之后, 一个我从未打算尝试的方法成了唯一选择。。扳机!在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梦中出现的人物频率后,我开始了练习,一遇到相关人物,我就立即捏鼻验梦。经过一个多星期之后,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曾经在梦中出场频率高的人物很少出现了,代之以之前较少出现的人物。。我意识到,这是小潜发飚了,可我也不是轻易认输的,于是我把验梦人物扩展到所有人, 也就是遇到任何我认识的人时我都要验梦。于是几十年从未有过的怪现象出现了,我竟然会经常梦到我在一个人独自编程,而有人物的梦却少了。。要知道,虽然我已编了十多年的程序, 但却从未在梦中思考过程序,甚至连计算机也从未出现过,虽然这点有些奇怪,但却是事实。。可是现在,竟然出现了!!我不得不惊叹。。小潜,你真的好牛!!可咱也不是好欺负的不是。。 逼得没退路了。。于是我也不去管什么场景频率的事了,没事就验梦,只要脑子里一有这个念头就验,万一手上拿了东西,就用心验,想想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我是从哪里到这个地方的, 宇宙之铁不是有一心法么“我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去,梦里我是谁,醒时谁是我”。 总之就是一句话,时时保持验梦的念头,最近十来天,基本上达到了每日验梦 300 次以上,效果终于显现,差不多隔一天就会出现梦中知梦的机会。。注意,是机会,不是每次都成功, 可能是因为有点牛不喝水强摁头的因素,小潜还不肯服输,全力对抗,之前从未失手过的捏鼻验梦竟然都出现失误了。。但,无论如何,角力的天平已经开始动摇,胜利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 在此,我向那些经过长久练习都不成功的木灵根朋友强烈推荐此方法--扳机!没有技术,只有强度;没有花哨,只有实用! 同时,也要感谢扳机流的开创者--红尘蚂蚁!
练习出体的另类方法--惊心睡眠法(仅适合怕黑的触觉敏感者) 本人练太玄不久即成功出体,但因其它原因,不久后即改练梦中知梦,有一个多月未再练习太玄。但某天晚上竟因偶然的环境影响再次出体,顿觉这其实也可算是一种出体的练习方法,决定写出来给各位吧友看看,说不定还有点价值也未可知啊。。。以下正文 前些日子天热,老婆带孩子出去玩了几天,于是晚上一人在家。睡觉的时候开着空调,那是个用了六、七年的老爷货,转着转着就会突然发出几下喀嚓喀嚓的声音。平时一家人睡在一起的时候倒也不觉得什么,也没什么特别感觉。但那几天就不行了,可能是一个人在家心里不踏实吧(其实就是一个人在黑乎乎的房间里有点怕,见笑),每当睡到迷迷糊糊的时候就会被那种喀嚓声惊醒,觉得特别刺耳,几乎没法睡着!每当那声音一响,心中就会被震得一惊,同时身体也会觉得紧张而发麻。。。如此反复到两、三点后才终于睡着。可我没想到的是,早上七点多的时候全身突然一阵过电感,也就是我之前熟悉的出体信号,于是立即清醒并滚动出体。 总结:之前练太玄的触觉,就是主动想象身体发麻之类,但较之此次被动的身体发麻,感觉强度是明显不如也。所以如果有出体体质的吧友,若练太玄日久亦未成功,不妨用此法一试,或可实现一睹清明梦境之愿。
1 下一页